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湿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湿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湿病脉证并治1、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
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湿气造成的疾病,内外上下,四外流窜,随邪变化,病症各不相同,按法诊治,勿失纪纲。
湿气在上焦,主要是由雾露引起的,头痛,脖子僵硬,两侧额头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治。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湿气在下焦,主要是由于冷水引起,从腰以下沉重,两脚浮肿,脉沉而涩的,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治。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桂枝三两、茯苓四两、白术三两、细辛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3、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湿气在外,和风邪相搏,流传于经络之中,骨节烦疼,喜欢躺着不想吃饭,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微发汗,让风和湿都退去;如果怕冷,身体疼痛,四肢僵硬不灵活,脉浮而细紧,这是寒气入侵,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咀。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桂林版古本伤寒论方剂原文
桂林版古本伤寒论方剂原文展开全文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一.六经总纲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麻黄汤:麻桂杏甘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知膏甘粳大承气汤:厚枳硝大黄小承气汤:厚枳实大黄调胃承气汤:甘草硝大黄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柴夏芩参甘姜枣大柴胡汤:柴夏芩枳芍黄姜枣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芩术茯甘厚膏汤:芩术茯甘厚膏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芩连辛附汤:芩连辛附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蛔者,宜乌梅丸。
桂枝当归汤:桂芍甘夏归柏乌梅丸:乌桂姜附椒参归辛连柏传经变病入腑脏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大青龙汤加附子主之。
大青龙加附子汤:麻桂杏甘姜枣膏附子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脉时高时卑,时强时弱,宜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枳术茯甘黄膏汤:枳术茯甘黄膏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脉乍弦乍急,乍细乍散,宜当归附子汤主之。
当归附子汤:归参连柏附二.温病脉证并治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柴蒌芩参甘姜枣连丹知地连胶汤:知地连胶芩连膏甘汤:芩连膏甘芩黄地丹汤:芩黄地丹芩连芍栀丹汤:芩连芍栀丹汤猪苓加连丹汤:猪茯泽胶滑连丹连芩胶甘汤:连芩胶甘芩膏杏甘汤:芩膏杏甘秦柏茯地泽汤:秦柏茯地泽大黄香蒲汤:连蒲黄地丹茯苓术甘汤:茯茯术甘桂枝去桂加芩丹汤:芩芍甘姜枣丹皮调胃承气汤:甘硝大黄黄连阿胶汤:芩连芍胶鸡栀子汤:芩栀夏甘白虎加地黄汤:知膏甘粳地百合地丹茯夏汤:合地丹茯夏三.伤暑脉证并治竹叶石膏汤:竹膏甘粳参夏冬白虎加黄连阿胶汤:知膏甘粳参连胶百合地黄加牡蛎汤:合地黄蛎栝蒌茯苓汤:连蒌夏茯甘竹茹半夏汤:茹蒌茯夏白虎加人参汤:知膏甘粳参猪苓加人参汤:猪茯泽胶滑参一物瓜蒂汤:香瓜蒂催吐行皮水连夏膏甘汤:连夏膏甘白虎加参桂芍汤:知膏甘粳参桂芍人参石膏汤:竹连夏参膏四.热病脉证并治芩连泻心汤:芩连二味芩连半夏猪胆汁汤:芩连夏猪胆大黄厚朴甘草汤:厚甘大黄连夏膏甘汤:连夏膏甘地柏连夏汤:地柏连夏五.湿病脉证并治桂芪茯辛汤:芪桂茯辛桂术茯辛汤:桂术茯辛桂枝汤:桂芍甘姜枣麻黄汤:麻桂杏甘麻桂各半汤:麻黄汤桂枝汤六合茯厚术汤:茯厚术麻黄茯苓汤:麻术茯己赤理中汤:参术姜甘小青龙汤:麻桂芍甘姜夏辛味五苓散:猪茯泽桂术鼻塞方:蒲灰麻辛荚麻黄加术汤:麻桂杏甘术麻杏薏甘汤:麻杏薏甘防己黄芪汤:防己芪术甘姜枣桂枝附子汤:桂附甘姜枣白术附子汤方:术附甘姜枣甘草附子汤:桂术附甘六.伤燥病脉证并治竹膏杏甘汤:竹膏杏甘麻仁白蜜煎:麻仁白蜜栀翘蒌甘汤:栀翘蒌甘芩蒌夏枳丹汤:芩蒌夏枳丹白虎汤:知膏甘粳地柏茯蒌汤:地柏茯蒌根七.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小柴胡汤:柴夏芩参甘姜枣柴枳芍甘汤:柴枳芍甘芩连冬桔甘汤:芩连冬桔甘桂枝去桂加茯术汤:茯术芍甘姜枣厚枳术甘汤:厚枳术甘枳芍桔甘汤:枳芍桔甘枳芍桔甘加丹地汤:枳芍桔甘丹地柴胡桂枝汤:柴夏芩参甘姜枣桂芍八.寒病脉证并治桂枝加葛根汤:桂芍甘姜枣葛根姜术茯甘汤:姜术茯甘小柴胡汤(见伤风)柴夏芩芍甘汤:柴夏芩芍甘通脉四逆汤:参附姜甘甘草泻心汤:连夏芩参甘姜枣理中汤:参术姜甘枳术茯甘汤:枳术茯甘甘草干姜汤:甘姜二味枳桔夏橘姜甘汤:枳桔夏橘姜甘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 寒 杂 病 论汉 张仲景桂林古本,即经后人完整修订过的版本,修正了原 本中因传抄致误的地方,并作了少许增加,包括有杂病部分,对于入门学习伤寒的后辈,此本甚佳.本书是在桂林古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附录了一些古中医常识和内经的几篇重点原文,以便学习Kf701 排版整理 已丑年丁卯月于合肥内容目录伤 寒 杂 病 论 (1)平脉法第一 (3)平脉法第二 (6)六气主客第三 (10)伤寒例第四 (11)杂病例第五 (17)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18)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21)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23)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24)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6)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7)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57)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6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64)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66)辨疟病脉证并治 (68)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70)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76)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78)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79)附录 河图洛书 (84)附录 天十地支五行 (84)附录 易卦 (85)附录 主客相得 (85)附录 十八反 十九畏 (86)附录 方药用量转换 (86)附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86)附录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87)附录 阴阳离合篇第六 (88)附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9)附录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99)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8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8【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文】: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罗按:“夏月盛热,欲著复衣”,这是一个外热里寒的情况;“冬月盛寒,欲裸其身”外寒里热的情况。
注家曰:人身之脉,阴阳相抱,荣卫如环。
伤寒病起之后,脉见阳微阴涩,知为医之所累,大汗大下,两伤其荣卫,以故恶寒发热无休止时,乃至夏月反毗于阴,冬月反毗于阳。
各造其偏,经年不复,其为累也大矣,即阳脉之微,以久持而稍复,而但阴脉迟涩,亦为亡血,以阴血更易亏难复耳,设其人平素脉微且涩,医误大汗大下,死不终日矣。
此论病时汗下两伤,所以经年不复之脉也。
成无已曰:微为亡阳,涩则无血。
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故曰:阳微则恶寒。
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故曰:阴弱则发热。
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不足,故知亡血。
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张令韶曰:夫血有淡渗皮毛、充肤热肉之血,有流行经络、荣周肠胃之血。
阴血虚少则脉微涩,然其本病,乃医汗下失宜之病也。
汗之则皮肤之血亡,下之则肠胃之血亡,亡于外则恶寒,亡于内则发热,寒热相继,尤休止时也。
夏月盛热之时欲着复衣,寒之极矣。
冬月盛寒之时欲裸其身,热之极矣。
又申言所以恶寒发热者,乃阴虚阳无所附,阳微阴弱之故也。
其所以阳微阴弱者,又医汗下之故也。
五月一阴生,阳在外而阴在内,故欲着复衣。
十一月一阳生,阴在外而阳在内,故欲裸其身。
独言胃中虚冷、胃中烦热者,四时以胃气为本也。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5.34】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5.35】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竹叶一把石膏半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仁白蜜煎方
麻仁一升白蜜六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麻仁,取一升五合,去滓,纳蜜,微沸,和合,令小冷,顿服之。
【5.36】燥病,口烂,气上逆,胸中痛,脉大而涩,此燥邪乘心也,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主之。
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连翘二两甘草二两栝蒌根四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7】燥病,目赤,口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主之。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
黄芩三两牡丹皮二两栝蒌实大者一枚(捣)半夏半升(洗)枳实二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8】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9】燥病,咽干,喉痛,少腹急痛,小便赤,脉沉而急,此燥邪移肾也,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
地黄六两黄柏三两茯苓三两栝蒌根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桂林古本原文伤寒杂病论序 (张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 (桂林左德序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 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 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
《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目录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序
•├─ 张机序
•├─ 桂林左德序
•《伤寒杂病论》
•├─ 平脉法第一
•├─ 平脉法第二
•├─ 六气主客第三
•├─ 伤寒例第四
•├─ 杂病例第五
•├─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 附: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
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
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肺咳,脉短而涩。
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
此肺咳之因也。
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脉大而散。
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散,知受燥邪;濡大而散,知受湿邪;此心咳之因也。
其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脉弦而涩。
假令浮弦而涩,知受风邪;弦紧而涩,知受寒邪;弦数而涩,知受热邪;弦急而涩,知受燥邪;弦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肝咳之因也。
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脉濡而涩。
假令浮濡而涩,知受风邪;沉濡而涩,知受寒邪;数濡而涩,知受热邪;急濡而涩,知受燥邪;迟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脾咳之因也。
其状则右肋下痛,隐隐引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脉沉而濡。
假令沉弦而濡,知受风邪;沉紧而濡,知受寒邪;沉数而濡,知受热邪;沉急而濡,知受燥邪;沉滞而濡,知受湿邪;此肾咳之因也。
其状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肺咳不已,则流于大肠,脉与肺同,其状则咳而遗矢也。
心咳不已,则流于小肠,脉与心同,其状则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也。
肝咳不已,则流于胆,脉与肝同,其状则呕苦汁也。
脾咳不已,则流于胃,脉与脾同,其状则呕,呕甚则长虫出也。
肾咳不已,则流于膀胱,脉与肾同,其状则咳而遗溺也。
久咳不已,则移于三焦,脉随证易,其状则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也。
咳而有饮者,咳不得卧,卧则气急,此为实咳,不能言,言则气短,此为虚咳,病多端,治各异法,谨守其道,庶可万全。
咳家其脉弦者,此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芜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匙,赢人服半钱匙,平旦温服之,不下,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一、太阳病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嗇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7. 太阳病,发X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8.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9. 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枝加白术茯苓汤主之。
10. 服桂枝汤,不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以其脚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与调胃乘气汤;若重发汗者,四逆汤主之。
1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13.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6.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17.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 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19. 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20.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21. 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原文】: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
联系条文: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经云:血偏衰者,则脉涩;气独胜者,则脉强。
大之意也。
时一弦。
注家曰: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阴郁里热也,外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如脉加细数者,此云病向里发展也,诸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所云,病向外透为吉,向愈,向里而进为逆,为凶,故曰难治。
《千金方》: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者是也。
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
《义疏》曰:脉大而按涩,大为气强,涩为血痹,时一弦者,血行而时一凝结也。
此病机以缓而渐至,毒伏血分,故内无气血之争,外无寒热之状,此漫淫疮所致也。
凡先举脉而后举证者,示学者当平脉辩证也。
意谓既有此证,脉当如此,非谓先得此脉,预决必生此疮也。
浸淫疮,由湿邪流注下焦,蓄积而成。
每发由下焦浸淫于上,与今所谓梅毒者相似,但梅毒多由淫邪传染所致,久之多侵入肾,漫淫疮则不由淫邪传染致之,治法略同。
其证与他种痈疡不同,虽化脓亦外证不发寒热(若见发寒热者,表邪也)。
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谓细数为荣枯化热之诊。
凡病属血分有毒者,必血盛乃可化毒,故荣枯者证为难治。
【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
浮为腹满,紧为绞痛。
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罗按: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
陈修园云:肾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
注家曰:趺阳脉浮而缓为正常。
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
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
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
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伤寒杂病论繁体竖排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繁体竖排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太素。
伯禹疾,发热汗出而利止,身下重,医五日,复发热汗出而利止,重者四日,汗出不利,其人目下强眴,语言难,脉沉微者,此为伤寒。
伤寒者,汗出而渴者,此为晚食或饮有所傷也。
若渴不数息,心烦喜嘬,此为饮酒所傷也。
寒有伤于中,汗不出而发热,脉数者,此为三阳合病也。
若小便赤而利,不等,身有微热者,此为伤寒温化也。
太素。
伯禹疾,发热汗出而利止,身下重,医五日,复发热汗出而利止,重者四日,汗出不利,其人目下强眴,语言难,脉沉微者,此为伤寒。
伤寒者,汗出而渴者,此为晚食或饮有所傷也。
若渴不数息,心烦喜嘬,此为饮酒所傷也。
寒有伤于中,汗不出而发热,脉数者,此为三阳合病也。
若小便赤而利,不等,身有微热者,此为伤寒温化也。
伤寒之为病也,先发热,不恶寒,不患渴,其身或重,或痛,或鸣谵语,或小便不利。
不治者,七八日讫,以至十三日,但发汗利下,自愈者也。
所以然者,其外尚未入也。
合病者,有头痛,项背强急,咳而胸满,或腹中痛者,此为三阳合病。
咳而胸闷者,此为肺痹。
寒在阳经者,身热不恶寒,但头汗出者,名曰伤淤。
其脉浮大,而往来数止,心烦则欲呼,不欲言。
寒在阴经者,身冷不汗出,此为太阴病也。
若三阳合病者,手足温而身热,脉沉迟弱而不数,此为三阳复受寒也。
或身有微热,发潮热,微恶寒,头汗出,失溲,此为少阳病也。
伤寒除汗有二法:一法为饮食法,一法为药决法。
法者,十日之内,若不汗出而高热不退,当小建,启封,发汗为要。
药者,当两日一服,三服而发汗,不及三服,二日一服,其气力微弱者,三日一服,仍不及,再五日而复前后服之,必能汗出。
服药多者,汗亦多;少者,汗亦少。
少阳病者,令人固瘦;太阳病者,令人肌肉腐蚀;阳明病者,令人巨大而浮腫。
三阳合病者,令人足跼而不得屈。
十三日讫而自愈者,其身必被汗而表解也。
而浮者,必数泄而困而躁也。
夜半谵,言已交错,如语人,令人不知其所言。
伤寒愈后,不可久翕加温饮,慎食生冷,从容理发,以待恢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三)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三)桂林古本伤寒论-六气主客第三【3.1】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3.2】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
【3.3】问曰:司天在泉奈何?师曰:此客气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则为在泉,太阳为初气,厥阴为二气,司天为三气,太阴为四气,少阳为五气,在泉为终气;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则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终气少阴;戌辰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
【3.4】问曰:其为病也何如?师曰:亦有主客之分也。
假如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
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胁痛支满;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跗肿,血溢,疮,喑,喘咳。
太阴司天,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客胜,则首、面、跗肿,呼吸气喘。
少阳司天,主胜,则胸满,咳逆,仰息,甚则有血,手热;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踵,耳聋,血溢,内为瘛疭。
阳明司天,主胜,则清复内余,咳,衄,嗌塞,心膈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金居少阳之位,客不胜主也。
太阳司天,主胜,则喉嗌中鸣;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也。
厥阴在泉,主胜,则筋骨徭并,腰腹时痛;客胜,则关节不利,内为痉强,外为不便。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热以酸,跗肿不能久立,溲便变。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原文】: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注家曰:阙庭,两目之中也。
用手推之,其色各异,此病在心;其色红,推而更红,病在小肠。
《义疏》曰:肝主色,入心为赤。
赤者心火之色也,心病则本藏之色独见,故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
赤而沉细者,心气内陷而络脉束也。
推之参差不齐者,手大指之推力,与络脉相动荡,则血行于络者乍进乍退,而现参差不齐之象也。
血以循环为用,故不能推之不移。
推之不移,则血死,血死则色黑矣。
赤如横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横戈以象形言,赤色宽大而横见眉间,色之抟聚者也。
推之愈赤,为络盛血瞒,色见于外。
以内外分府藏,故曰病在小肠。
在府在藏,仍当合脉证辨之。
盖心气不可外溢,外溢则精华浮越,病不可为。
虚劳内损,每见面似微酣,色泽愈美,此心气外溢之候,经所谓营气霈然者,病在血脉,精微象见,其寿不久矣。
【原文】: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注家曰:阙庭者,两目之中也。
色黄者脾之本色也。
脾胃者,表里也,推之如水停留,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义疏》曰:黄为土,主运化之色,血水相和之色也。
色黄则血淡,病由中气运化之力不足,故黄色之见,属于脾胃。
推之如水停留者,推力与脉络相荡,其血气之流行也缓,故象如水停留,主病在脾,脾病则运化力弱而气行缓也。
推之如水急流,则络气满而力充,旋推旋复,故见如水急流之象,主病在胃。
此条脾胃同主运化,盖以中州之虚实有余不足分府藏,以脾病多虚而不足,胃病多实而有余。
色黄以明润者为佳,黄而微赤者为实、为热,黄而色淡者为虚、为寒。
若色黄如土,推之不移,中气绝矣。
【原文】: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注家曰:阙庭者,两目之中也。
色白者,肺之本色也。
肺与大肠相表里也,表病必及里,是以肺色白,或病在大肠。
《义疏》曰:白为肺金之色。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3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3【原文】: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伤于风者,变为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者,变为温毒。
温毒,病之最重者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者,变为温疫。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注家曰:此异气者,一说,所谓感异气者,行流时气也,感之则成坏病证,即诸如“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我觉得应当是泛指引起疾病的诸多因素,包括饮食不节,房室内无度等等。
“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和“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相通,大意就是依据脉证,按本书所说的坏病的治法去治。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成无己曰:脉阴阳俱盛者,伤寒之脉也。
《难经》云: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
则为前病。
热未已,再感于寒,寒热相搏,变为温疟。
王三阳曰:阴阳俱盛者,伤寒脉也。
十三日以上,寒已传里,变为热病矣,脉当沉数,今复见伤寒脉,岂非重感于外寒乎?寒热相搏,故曰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伤于风者,变为风温”。
成无己曰:此前热未歇,又感于风者也。
《难经》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风来乘热,故变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之最重也”。
成无己曰:此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
阳主表,阴主里,洪数实大皆热也。
两热相合变为温毒。
以其表里俱热,故为病最重。
王朴庄曰:此温毒与《金匮》阳毒阴毒同。
洪数者,气之热;实大者,血之热。
温热之气挟毒戾而入阳明变为温毒,凡一切斑疹皆其类也。
毒之陷伏者即不治,故云为病最重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王朴庄曰:温疫,即湿温。
(按湿温,即湿温时疫,非《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之湿温也)时行之气,不外寒、热、燥、湿四者。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4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4【原文】: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
成无已曰: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
在右者,在脐之右也。
《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肺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右也。
发汗则动肺气,肺主气,开窍于鼻,气虚则不能卫血,血溢妄行,随气出于鼻为衄。
亡津液,胃燥,则烦渴而心苦烦。
肺恶寒,饮冷则伤肺,故饮即吐水。
张隐庵曰:高子曰:伤寒动气,乃经脉内虚,必内伤而兼外感也。
钱氏曰:动气一证,皆见于脐之上下左右,故谓之脐间动气,但仲景六经证治中,全不吐露半字,而独于叔和诸“可与不可中”见之,何也。
想仲景氏本无此名,自叔和始创立其说耳,所谓动气者,即仲景所谓心下悸,脐下悸脐旁悸是也。
注家曰:动气在右,肺气之郁,汗泄肺气,则收敛失政,衄血作渴,心中苦烦。
阳虚里寒,故饮即吐水。
《义疏》曰: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血流有质。
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则为动气。
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
但气之动也,其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
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亦无由动矣。
今曰动气在右者,乃肺气之内动也。
动气之证,多见于腹部脐之四旁,有气筑筑然冲动而痛,各有畔界,各有形状,或大如覆杯,或小如李实(亦有不甚痛者),时聚时散,乍缓乍剧,聚则有形,散则无迹。
盖由津液汁沫,乍而结聚,气涩不行,迫欲强通,冲激于聚沫之界,因见气动奔驰之象。
其动皆在藏府之外,胸腹之郭,荣为乍留,卫乃标疾,亦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之所为也。
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其变证无穷,各随藏气所主之畔界而异。
故发动气在右之汗,必引肺气上冲,气动迫血,出鼻为衄。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原文】: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
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
注家曰:阴阳俱弦,应为轻取为弦,重按亦弦也。
我以为寸关均为弦,是为阴阳俱弦。
脉浮取而弦,饮在皮肤,是言在表;中按为弦,饮在经络,未入于内;沉取为弦,则饮在箬肌肉;若寸脉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也。
《义疏》曰:此言阴阳俱弦,即浮沉俱弦。
以弦为血凝其气,主病不一。
如沉弦在肝,经属厥阴;浮弦在胆,经属少阳;虚弦为三焦之伤;双弦为中寒之候(两手弦,为双弦)。
如浮弦而寒热者,少阳;沉弦而寒热者,厥阴;发热不恶寒而浮弦者,病温(风温春温,皆浮弦而数);形冷恶寒而虚弦者,三焦伤也。
若病无外证,中风(此非外感之中风也)头眩,筋肉瞬掣而脉弦者,弦为风发之诊;若病无外证,腹痛里急而脉弦者,弦为克脾之候(木克土也);若见精气虚少之证,脉浮而弦者,又为肾不足也(经云: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
故知脉证相关,不可偏断,必先合脉证,互印其理,而后乃可以分部之法,定其邪之所舍。
经云,“平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久久成病,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
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弦,脉沉弦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是弦为病饮之脉也,然伤寒之脉阴阳俱紧,与病饮之脉阴阳俱弦者相似,阳明病脉亦有弦紧者,发热不恶寒,少阳病脉弦细,而往来寒热,故诊得弦脉,必审其无恶寒发热之三阳证,始可断为病饮也。
再察其弦脉,若在浮部,知饮之外流皮肤也。
若弦脉在中部,知饮之流于经络也。
若弦脉见沉部,知饮之流于肌肉也。
若寸脉弦,饮在上焦。
关脉弦,饮停中焦。
尺脉弦,饮在下焦。
在表者,汗而发之;在中者,温而散心在内者,利而渗之。
在上焦则吐之,在中焦则导之,在下焦则利之。
是在临证者消息尔。
【原文】: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栝蒌根四两黄连三两牡丹皮四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地黄八两知母四两黄连三两阿胶一两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石膏半斤碎(棉裹)黄连三两黄芩四两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黄芩三两地黄四两牡丹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栀子十四枚(劈)牡丹三两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欧阳化创编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
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又称《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以下是对该书几个重要章节的原文摘录:
1. 伤寒论其一
夫病有时一日发者,有时两日发者,有时三日发者。
发热而病渴,此为太阳也。
发汗,自汗出者,此为汗出,不发热也。
未欲解也,而嗜卧者,此病初起也。
2. 伤寒论其二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解者,名为发汗。
发汗后,身凉而下利者,此为亡阳,故利也。
3. 伤寒论其三
太阳病,自发汗已,身灼热而渴者,此为恶寒也。
服汤药已,微利者,身灼热而渴者,此为重发汗也。
以上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原文摘录,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伤寒等病症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古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