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品质管理之现场问题
品质管理问题点和改善建议

备注
序号
8
问题点
品质状态统计分析欠缺
9
新产品开发验证问题
10
原材料,辅料ROHS测试
改善建议
1、完善月度来料质量统计,所有供应商纳入考核体系,按月统计 结果进行评级,连续三个月C级供应商应取消资格 2、对每周生产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相关部门对前五项 重大问题制定改善对策并落实到位。 3、每月质量问题地蚝统计分析检查周改善措施有落实情况 4、生产部每日生产质量情况进行统计,确保生产直通率达到质量 目标,对达不到直通率要求的原因要进行分析再第二日早会时告 知所有员工。 5、每周对IPQC巡检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前五项重要问题进 行分析解决。 6、坏机的修理必须有记录和统计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来解决。 7、每月对QA抽检结果进统计找出前五项重要问题点进 行善。 8、对于客户投诉进行月度统计检查有无改善行动且是否达到果。
12
生产现场的标识区分问题
1、要制做统一的产品标识卡,标识的内容应当有半成品或成品 的BOM编码,名称、生产订单号,生产日期,制令单号,数量以 及箱数,生产工序。这些内容应与ERP系统,作业指导书对应确 保得到区分。
2、FQC检验后应作合格,不合格,返修的标识和按区域摆放, 避免混在一起,最好用不同颜色的胶箱加以区分。
不了解或没有完全撑握,出现低级的品质问题。 7.品质检验用的部分标准内容不全面,或重复,需要整理补充和精减。检验员经验欠缺。 8.对品质管理状态缺少分析总结和改善提案来应对。 9.新项目开发评估,验证、问题改善及效果确认不完整,导至量产还存在批量的问题。对关键元件符合性未做检查核对。 10.对于物料的ROHS检验及管理欠缺完整方案,且实施情况不太好。 11.检验、生产资料校对不完整,不同的资料指示的同一个项目内容不同,无法确认按哪种资料去实施。比如PO号,产品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现场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质量问题甚至是员工伤亡。
因此,对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现场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标准化。
在许多企业中,现场管理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管理方式不一致,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这就造成了生产流程中环节的混乱,甚至可能会出现工序重复、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现场管理标准,包括工序要求、作业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确保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其次,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责任不明确。
在一些企业中,现场管理责任并未明确划分,导致责任人不明、工作职责不清晰,缺乏监督和约束。
这就容易出现责任推诿、工作不负责任等情况,严重影响现场管理的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并规定其工作职责、权限和解决问题的授权范围,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连续性。
另外,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信息不及时准确。
很多企业在现场管理上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反馈不准确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错误等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同时,加强内部沟通渠道的畅通,提高员工对信息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培训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一些企业中,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不足,缺乏对现场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这容易导致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无法有效解决现场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同时,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管理人员学习和改进现场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现场管理的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法

现场管理的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法1. 引言现场管理是指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对相关事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在现场管理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如生产延误、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
本文将对现场管理常见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2. 问题诊断2.1 生产延误生产延误是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作进度延迟或生产计划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
常见的生产延误原因包括人力不足、设备故障、材料供应不足等。
以下是对生产延误问题的诊断方法:•人力不足:检查工作班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临时工等。
•设备故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材料供应不足:与供应商联系,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2.2 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是指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规定标准或客户期望的情况。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产品次品率高、服务质量差等。
以下是对质量问题的诊断方法:•产品次品率高: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问题或材料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服务质量差:通过客户反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客户满意度,找出服务不足的原因,加强培训和管理。
2.3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风险。
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等。
以下是对安全隐患问题的诊断方法:•设备故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报修和记录制度。
•操作不当:加强操作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备,如警示标识、紧急停机按钮等。
3. 解决方法3.1 加强沟通与协调在现场管理中,加强沟通与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各部门之间应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协调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建立协调机制等方式加强沟通与协调。
3.2 设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激励员工团队的积极性,促进工作的有效进行。
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对现场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生产、施工、服务、管理等领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损害企业形象和利益。
因此,我们要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满足客户需求,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一、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资金不足。
对于一些小型和初创企业来说,资金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购买先进的设备、生产原材料和雇佣高素质的工人。
这意味着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可能增加,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2.设备老旧。
由于时间的沉淀和资金的限制,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长期使用,已经老旧,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增加。
此外,老旧设备也可能滞后于技术进步和安全标准,威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3.员工素质差。
员工的素质是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技术精湛、热情高涨、团队协作多的员工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作成果,相反,素质差的员工则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和纠纷。
二、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施工安全问题。
在建筑行业,施工安全是企业必须重视和采取措施的一项工作。
在建筑高楼、桥梁、隧道等工程过程中,如果安全意识和措施不足,很容易导致伤亡和设备损坏,造成企业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2.效率低下。
施工工作的效率与技术水平、协调性、材料选择等因素有关。
如果施工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程进度容易延误和超支;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就会削弱工程的承受能力和寿命。
3.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材料、技术和人员都是影响建筑品质的因素。
如果材料选择不当、施工组织不好、文化素质低的工人参与其中,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机能。
三、服务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服务质量不佳。
对于服务行业来说,服务质量是企业保持客户忠诚度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现场改善方案

品质现场改善方案前言现场品质作为制造企业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客户评价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企业预计和满足客户的品质需求、加强品质管理和品质改进,提高品质水平和品牌竞争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现场品质改善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现状在目前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1.产品品质不稳定,存在较大波动。
2.现场操作人员不熟练,操作规范不统一。
3.机器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率较高。
4.现场管理不规范,缺乏品质意识。
问题1:产品品质不稳定在生产现场,我们经常会发现产品品质存在较大波动的情况。
有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而另一些时候,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并不好,同一批次的产品在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同时也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问题2:现场操作人员不熟练现场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负责设备操作和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
如果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不仅会出现操作失误,还可能影响产品的品质。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操作人员存在操作疏忽的情况,可能会让某些产品出现问题,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和产品成本等。
问题3:机器设备维护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维护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如果机器设备维护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机器设备故障、停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对产品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必须高度重视。
问题4:现场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发现在现场生产过程中,有时候操作规范不统一、现场管理混乱,有些操作员根据习惯操作或者因为管理不到位,而不按规定操作。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品质的稳定性和改进效果。
改善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以下改善方案:方案1:品质监控为了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加强品质监控环节,让每一个产品都能被全面地监测并记录。
针对具体的产品制造过程,需要细分并量化主要关键参数,确保过程符合产品品质要求。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在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问题整改过程以及常见的整改措施三个方面探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
一、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在施工现场中,对待质量问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应加强巡检和监督,及时发现潜在质量问题。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
2. 公开透明: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相关方面报告,并向业主和监理单位公开透明,确保问题被及时知晓,并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3. 追究责任: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各参与方应明确责任,并进行追责。
只有追责到位,才能够对质量问题形成有效的震慑,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问题整改过程当质量问题发生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问题整改:1. 问题确认: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确认,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严重程度。
通过实地勘察和技术鉴定,确定问题的具体内容、影响范围以及相关责任。
2. 整改方案制定:在问题确认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应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期限等内容,并将其纳入施工管理计划。
3. 整改实施: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责任单位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整改工作。
整改过程应有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整改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
4. 整改验收:在整改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标准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由相关方面共同参与。
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阶段工作。
三、常见的整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整改措施:1. 技术调整:对于质量问题主要由技术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方案、修改工艺流程等方式进行整改,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2. 材料更换:当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合格材料,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现场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

现场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一、前言质量问题是家装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装修质量,甚至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现场质量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细致地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二、分析现场质量问题目前在现场,主要存在以下3种质量问题:1.工人施工质量不到位在家装施工中,如果工人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不够注意,就容易出现质量不到位的问题,例如:墙面贴砖不整齐、地面不平整等。
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小问题的累积却会影响整个装修的质量。
2.材料质量问题家装施工中往往涉及到许多材料,例如水泥、墙砖、地砖等。
如果购买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墙砖裂缝、水泥质量不达标等。
3.施工进度不合理工程的进度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进度规划不合理,就会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从而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开支。
例如: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后续施工进程的安排。
三、现场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为了改善现场的质量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整改:1.提高人员素质为了避免人员施工质量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工人的要求和培训考核。
每个工人都需要经过熟练度测试,达到一定技能才能上岗施工。
另外,我们还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和素质。
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素质,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
2.加强材料质量监管为了解决材料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加强采购的质量监管,保证采购的材料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
并且在施工现场建立材料清单,质量检测单,对每个材料进行检测标示——“合格”和“不合格”,如果材料不合格,及时予以更换。
3.优化进度规划施工进度的规划必须要严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计划和合理的安排,控制施工进度。
我们需要制定其他工程的信息清单,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对每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监控。
对于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增派工具或工人,加速施工进程。
品检现场管理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思路

品检现场管理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思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品检现场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品检现场管理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包括质量问题发现不及时、管理流程不规范、人员培训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探讨品检现场管理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思路。
质量问题发现不及时是影响品检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
并通过设立质量检查点、质量报告制度等方式,确保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2.加强品检人员培训。
培训是提高品检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关键。
通过培训,品检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质量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培训还可以提高品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
品检现场管理中的流程不规范是导致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建立标准化的品检流程。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流程,制定详细的品检工作流程和标准。
并严格执行,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品检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2.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
通过采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品检现场的数据化、标准化管理。
例如,利用质量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质检过程的全程跟踪和数据分析,帮助排查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人员培训不足也是影响品检现场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措施可能是有效的:1.加强品检人员的专业培训。
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品检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行业素养。
这能够使品检人员更加熟悉质检要求和操作流程,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2.建立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机制。
通过定期组织品检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会议、知识分享会等,可以促进品检人员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这不仅能够提升品检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能够为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品检现场管理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思路可以从质量问题发现不及时、管理流程不规范和人员培训不足等方面入手。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分析修订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分析修订引言现场管理在各个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然而,许多企业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
本文将分析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企业实现更好的现场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问题1. 缺乏规范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在许多企业中,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这会增加工人的生产风险,并可能引发事故。
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是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员工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无法胜任工作任务,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
3. 通讯不畅现场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通讯不畅。
当现场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无法及时沟通和协调时,会增加问题的解决成本和时间。
4. 缺乏现场数据分析和监控很多企业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现场数据的分析和监控。
这会导致问题的及时响应变得困难,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1. 建立规范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解决缺乏规范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以及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现场人员的素质,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通过定期培训和技能评估,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奖惩,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3. 提升现场通讯效率为了解决通讯不畅的问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专业的对讲机或移动通讯设备,以确保现场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实时通讯和协调。
4. 进行现场数据分析和监控为了改善现场管理水平,企业应建立现场数据分析和监控系统。
通过采集和分析现场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同时,建立监控措施,如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用于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总结好的现场管理对企业的安全和高效运营至关重要。
现场质量问题的5种方法

现场质量问题的5种方法
现场质量问题是指在施工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五种常见的方法:
1. 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在施工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
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设置质量检查点,并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确保产品或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 建立正确认知:强调对质量的重视,并在员工中建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这可
以通过提供培训、知识分享和定期沟通来实现。
只有员工公认质量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工作。
3.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来提高质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
使用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来监测生产流程中的质量变化,以及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 实施质量改进计划:制定和执行质量改进计划,以解决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并预防未来类似问题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定期评估工作流程和制定改进措施来实现。
5. 严肃处理质量问题:对于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及时
整改、查找问题根源、追究责任等。
同时,还要及时向相关方沟通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场质量问题,并保证产品或工程的质量符
合标准和要求。
不断改进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质量优先的理念,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现场常见问题点及改进

场。
定期对现场量具进行校准,减少测量误差;
质量经理
对标件,测量标准件放在现场,操作工每班生产前需
车间主任
14
量具存在偏差,检测的内孔不合格 对量具对标后才能检测。
编制《量具测量操作指导书》,对操作工进行培训,以 质量经理
正确、合理使用量具,减少量具的误差。
1、生产计划下发后,仓库按生产计划品种、数量将毛
车间主任
23
②总的料箱数量不足,造成装箱太满, 中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料箱,减少废品、呆滞产品等占用
班长
上面一筐对下面的产品压伤
料箱。
③有的料箱装几件产品,不知道里面产
③制定料框管理规定,明确料框装箱数量的要求,做
品状态,占有料箱
好产品的防护和管理,每周现场检查时作为现场管理的一
个项目。
班长对车间计时人员每班记录工作量(生产型号、工
①工装夹具分类不清,选用错误
21
及时归位。
班长
②扳手、工具的配用,现场丢失,互
员工开始顶岗时,按需要配置工具、刀具,工具,刀 操作工
相借用,影响生产
具磨损、损坏后以旧换新,对工具、刀具丢失需要补领,
给予丢失工具、刀具价格一定比例的考核。
编制《量具测量操作指导书》,对操作工进行培训,以
质量经理
正确、合理使用量具,减少量具的误差。
生产调度
以保证生产进度。
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班长需指定工作技能强、工作态
度好的老员工进行传帮带式的培训,培训项目包括安全生
新员工技能达不到要求,对产品质量的
带领师傅
18
产、设备调整、磨刀、产品换型流程、首件检验(自检)
影响
班长
要求、计量器具的使用等专项知识,班长应定期跟进新员
工程现场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及整改建议

工程现场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及整改建议1.资源管理不完善问题描述:工程现场存在着资源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包括材料、人力、设备等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管理不当,导致材料浪费和损耗增加;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设备管理不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整改建议: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施工人员的技能和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资源利用率。
2.施工质量问题严重问题描述:工程现场存在着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现象,包括工程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整改建议: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工艺的培训和督促,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描述:工程现场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包括施工人员违章操作、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风险。
整改建议: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时修复和完善安全设施,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4.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问题描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指挥不统一,配合不力,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影响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整改建议:加强现场管理,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环保意识薄弱问题描述:工程现场环保意识薄弱,造成大量废弃物和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害,影响整体环境。
整改建议: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污染物处理工作,并做好环境监测。
6.施工文明意识不强问题描述:工程现场施工文明意识不强,存在乱堆乱放现象,危险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置等问题。
整改建议:加强文明施工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文明素养,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乱堆乱放行为的查处,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现场管理的问题和难题解决

现场管理的问题和难题解决引言现场管理是指在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项目或活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然而,在现场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如人员不协调、设备故障、进度延误等,这些问题会给项目或活动的成功实施带来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难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人员协调困难在现场管理中,协调人员的行动和配合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员的个体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导致人员之间的协调困难。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工作重复、信息不畅通、责任不清等问题。
为解决人员协调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立明确的指导原则: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指南,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会议、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途径,及时发布信息和传递重要指令,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并协调相关工作。
•建立团队意识: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进团队间的相互了解,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问题二:设备故障和维护在现场管理中,经常会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来支持项目或活动的实施,如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等。
然而,这些设备存在着故障和维护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对项目或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设备故障和维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同时,对于常用设备,也要建立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修复故障:设立故障报修渠道或维修人员,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同时,在设备故障时,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项目或活动的顺利进行。
•培训人员技能:对于常用设备,培训现场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维护知识,提高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问题三:进度延误在现场管理中,进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在任何一个项目中,现场管理就像是调料,放得好,能让整道菜色香味俱全;放不好,呵呵,简直就是毁了大餐。
说到现场管理的问题,那真是层出不穷,像是滔滔江水,没个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顺便想想怎么把它们改进,避免“火上浇油”的尴尬。
1. 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1.1 沟通不畅首先,沟通不畅这事儿,真的是个老大难。
现场的工人、管理人员,甚至是供应商,大家都像是“各说各话”,最后弄得鸡飞狗跳。
一个小小的指令没传达清楚,结果人家在那儿忙活,结果做出来的却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样一来,时间、资源浪费得不说,情绪也跟着高涨,真是火上浇油,谁都不乐意。
1.2 资源配置不合理再说说资源配置的问题。
有时候,材料缺得让人抓狂,工人等得心急火燎;有时候,又是多得“堆积如山”,根本用不上。
你想啊,现场就像是一个大型拼图游戏,但总有人少了一块,搞得大家心慌意乱。
结果就是“诸事不顺”,原本顺风顺水的工程,硬是给拖了后腿。
2. 改进措施2.1 加强沟通机制要想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首先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
可以考虑每天早上开个简短的晨会,大家伙儿聚在一起,把今天的工作安排和遇到的问题都说一遍。
这样一来,大家心里有数,分工明确,干起活儿来也能省心不少。
再加上用点现代科技,比如微信群、Slack这样的工具,随时随地都能保持联系,真是一举两得!2.2 优化资源管理至于资源配置嘛,咱们得上点心。
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资源计划,清晰标明每个阶段需要的材料和人力资源,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定期检查库存,提前预判,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窘境。
再者,咱们也得学会借用一些信息化手段,像是项目管理软件,这些工具能帮我们把资源分配得妥妥的。
3. 提升团队凝聚力3.1 增强团队建设最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一个团结的团队才能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可以考虑定期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比如户外拓展,大家一起流汗、一起吃饭,增进感情。
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

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一、现场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 安全隐患:现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未按规定摆放危险品等。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并对工作人员和客户造成伤害。
2. 设备故障:部分设备存在功能异常或性能下降的情况。
不及时修复或更换这些故障设备会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甚至引起连锁反应。
3. 卫生状况欠佳:有一些地方缺乏清洁和消毒工作,内外墙面有灰尘和污渍。
这不仅给顾客带来负面印象,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并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4. 员工服务态度不足:个别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态度不够友好且缺乏耐心。
他们没有主动询问客户需求、提供帮助或解答疑问,给顾客留下了差劲的体验。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 加强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监督,确保每位员工都能遵守规章制度并使用防护设备。
同时,增加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提醒标识以引导人员正确行动。
2. 设备维护与修复: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并及时处理故障。
对功能异常或性能下降较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以确保生产或服务正常运作。
3. 提升卫生水平:制定清洁消毒流程标准,并加强清洁人员培训和管理。
要求每位员工严格执行卫生要求,在办公区、厕所、餐厅等公共场所增加定期消毒频率。
4. 服务态度改善:通过开展员工培训活动来提高服务意识与专业素质,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积极表现。
同时设置相应反馈渠道供顾客提出意见或投诉,并及时回应解决问题。
三、效果预期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在现场存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将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 提升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并提高员工和客户的安全感。
实施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能够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降低事故损失。
2. 提高工作效率:设备维护与修复的及时进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使整个生产流程不受干扰。
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并节约成本。
品管如何提出现场的问题点

如何提出现场的问题点1.维实与改善1-1维实有保持现状、维持效果的功效;而改善则有打破现状提高效果之功效。
1-2品管圈活动是要使维实与改善能平衡进行的活动。
2.现场的问题点2-1 问题点的种类(1) 日常的问题:与基准、规则、标准、有差异而发生的问题,例如不良发生、机械故障……等日常会发生的问题。
(2) 寻找的问题:稍有问题的微候,已有一点牙发出,根据这些微候,可找出真正的问题点。
(3) 作出的问题:现状是否顺利,提出有无浪费、勉强、不均等怀疑现状,追求问题点。
2-2现场的问题点:2-3发现问题点的机会(1) 日常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点a、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b、事故、故障经常发生并且不良品很多时。
c、操作困难而费力。
d、经常发生困扰。
e、无法完成工作。
f、产生不安的感觉。
g、觉得是浪费(劳力、金钱、物品、时间等)。
h、很费时间。
i、前后作程、他部门有要求或抱怨。
j、无法达成生产计划。
k、课、组的管理项目、基准无法达到目标。
(2) 交谈中发现问题点:a、全员利用脑力发掘问题,将类似问题加以层别引发。
b、把一天工作的困难点、不便处、缺陷、不顺手处,自由提出交谈。
最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问题点都要提出来讨论。
c、身边共同的问题点,如工厂美化、环境卫生等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d、将本身有关问题向上司做具体的请示,尽可能微询上司期待的效果作为活动目标。
(3) 从作业的结果、反省中发现问题点:a、由日常现状的变化,收集一目了然的数据。
从比较数据中发现相关的问题。
b、残余的问题是什么?c、直接由前后作程的抱怨、要求点察知,而进行调查活动。
d、方针、实施计划的困难点,是否在本身工作中存在的检讨。
2-4提出问题点的要领(1) 利用列举法:逐条列举现况的问题点,然后分门别类再按重要程度A项、B项、C项,然后由A项开始逐条讨论。
(2) 利用K J法:将零乱不整之构想或资料写在一张张卡片上,按照一定之次序编成大、中、小各群,然后以图形解说,最后根据图解考虑和讨论。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方法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方法现代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格工艺、不良材料使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材料质量问题的排查与解决施工现场常常会遇到材料不合格或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1. 引入供应商筛选机制:施工方应该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且在引入新的供应商之前,应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以确保所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2. 建立材料验收制度:施工方应该制定严格的材料验收标准,对每批次进场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测和测试。
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才能够使用于施工现场。
3. 开展质量追溯:施工方应该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追溯体系,追踪材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确保材料的质量可溯。
二、工艺质量问题的排查与解决在施工现场,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
一旦出现工艺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排查和解决工艺质量问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1. 加强工艺指导:施工方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施工方还应该加强对工艺文件的编制和更新,确保其科学合理和易于操作。
2. 建立质量把关点:施工方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建立质量把关点,对关键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强化工序检查:施工方应该加强对每个工序的检查,确保在进入下一个工序之前,前一工序的质量问题已得到消除。
同时,还应该定期进行工序间配合的检查,解决可能出现的协作问题。
三、安全质量问题的排查与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安全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品质管理之现场问题、制程管制
1、现场的问题种类
➢∙∙P-工作效率不佳
➢∙∙Q-产品品质不良
➢∙∙C-交期延误
➢∙∙D-成本高又不能控制
➢∙∙S-设备保养不落实
➢∙∙M-员工士气低落
2、现场常见的品质问题
➢∙∙设计品质不良的原因
(1)错误不良的设计,不可能有质良易销的制品。
(2)复杂的设计,导致更多的成本与不良机率。
(3)经常的设计变更,使制程紊乱,易造成混料。
➢∙∙生产技术品质不良的原因
(1)不正确或不适合的作业标准
(2)缺乏作业标准以致品质不一
(3)缺乏正确可信赖的生产工具
(4)缺乏正确的检验标准
➢∙∙制程品质不良的原因
(1)不会做:新进员工不适任、教导不良。
(2)疏忽做错:缺乏正确的工具、用错了作业标准、纯粹的疏忽不注意。
(3)冤枉做错:进料不良、前制程不良、机台精度的偏差、错误的工作指令与标准。
(4)不愿做好:领导统御的问题、组织的问题、缺乏激励或压力。
➢∙∙管理品质不良的原因
(1)进料检验不落实
(2)生产计划粗糙
(3)物料需求计划疏忽
(4)仓储管理不当
(5)领导统御方式不佳
3、现场品质问题的改善对策
➢∙∙不会做:派工予适任人选、给予作业标准、做好工作教导。
➢∙∙疏忽做错:工作标准化、运用防呆式的工具。
➢∙∙冤枉做错:防止不良品进入生产现场、及早检出机台偏差予以修护或干脆不派工、使前制程不良不会流入次制程。
➢∙∙不愿做好:执行品质绩效考核制度、运用QCC活动、针对现场主管的领导技巧予以训练、有效运用奖金制度。
4、如何有效执行制程管制
➢∙∙制程管制的步骤
(1)确定制造流程—制造流程图
(2)制造流程解析—5W2H
(3)决定管制项目—品质工程表
(4)实施作业标准化—实施教育与训练
(5)管制图表的运用—依据检验记录
(6)制程能力解析—是否符合规格或顾客的要求
(7)问题分析解决—寻找异常原因,采取改善措施
(8)制程之继续管制—延长管制界限
➢∙∙制程管制的依据
(1)作业指导书
(2)制程检验规范
(3)制造通知单制程管制的步骤
➢∙∙制程管制的方法
(1)首件检查(每制造批第一件产品须经制造及品保部门检验认可后始可继续
生产,并将检验结果填入「首件产品检验记录」。
)
(2)自主检查(亦即作业人员本身应实施之检验,作业人员应依据『作业指导
书』,查核其本身工作,如发现不良品无法立即修复或无法自行排除者,需将该物品放置于红色【不良品盒】中或标示不良。
若连续发生不良,应立即向主管报告,经改正后始可继续生产。
)
(3)检验站检查(在制程中设置重要检验站,由作业人员依据『制程检验规范』
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制程检验记录」。
)
(4)制程巡回检查(制程品管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到各工作站、检验站稽核作业
人员之使用材料、作业方式及仪器设定是否正确,同时抽查产品以随时了解制程质量状况,适时发掘问题,做好防治不良作业,并且将检查结果填入「制程巡回检查记录」。
)
(5)重点制程管制(对于影响质量关键点应设置管制图表,并悬挂于适当位置,
以使作业人员及制程品管人员易于判定制程的变异情形,以达到预防的功效,并作为改正措施的参考。
)
➢∙∙制程异常的处理
(1)作业人员发现异常(连续发生不良)时,应立即向其主管反映,经改正方
始可继续生产。
(2)制程品管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将异常情况填入「异常处理单」,依据『异
常纠正与预防措施作业程序』办理,必要时要求制造部门主管下达停止生产指令,待改善后再行生产。
➢∙∙在制品(WIP)的管制
(1)备用材料、在制品必须放置于定位,标识其情况、数量,并加以适当的防
护。
(2)待验批、合格批与不良品应分开存放并清楚标识。
(3)机种结束生产时,应将余料退回仓库,并定时做呆废料之处理。
➢∙∙制程品质分析
制程品管人员每月应将制程检验记录汇总统计后,填入「不良原因分析图」,计算出月不良率,并绘制柏拉图,同时将主要不良项目作要因分析,并研究改善对策。
5、制程改善的技巧
➢∙∙制程改善的着眼点
(1)就教于工程技术专家;
(2)就教于品质与IE专家;
(3)浏览有关的书籍杂志与改善案例;
(4)多参加品管圈成果发表会。
➢∙∙制程改善的对象(5M)
(1)人:Man
(2)机:Machine
(3)料:Material
(4)法:Method
(5)量:Measurement
➢∙∙防呆式生产作业的设计
(1)防止制造量过剩的功能;
(2)防止错误与不良投料的功能;
(3)防止作业条件偏离标准的功能;
(4)防止多装与短装的功能;
(5)防止定位失误的功能。
➢∙∙作业标准书的建立
(1)作为训练现场作业员的基准
(2)作为现场作业员自我检核的工具
(3)作为制程稽核的工具
(4)作为制程改善的分析要项
➢∙∙工作教导的实施
(1)给予学习者适当的心理准备
(2)传授作业
(3)让学习者试着做
(4)考验成效
➢∙∙制程品质稽核的落实
(1)作业前的作业标准稽核
(2)作业中的作业标准稽核
(3)初批品检稽核
(4)作业中的品质抽样检验
➢∙∙六个标准差的运用
(1)6 Sigma 就是统计学上的6σ,也就是6个标准差。
(2)统计学上将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使其缺陷或过失发生机率为
「100万分之3.4」的水准定为6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