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树立法制观念

合集下载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案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树立法治观念》教学案《树立法治观念》教学案知识要点知识要素能级要求识记理解运用树立法制观念 1.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2.公民树立法制观念 3 .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其作用 4 .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青少年必须认真学法课前预习:1、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是_________2、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以及的观念。

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才能4、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5、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的规则。

它既是公民_________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_________ 6、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特别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要,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也不能。

要敢于,寻求,依靠8、从 2006 年起,开始实施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法治宣传教育的对1 / 7象是 9、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养成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行使公民和履行公民的、维护。

复习提问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依法治国根本目的的是什么?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什么?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新课在国家层面,现代化建设中需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讲授新课公民必须守法一、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

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

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赏析:老师的家乡思考:1、我的家乡怎么样?2、谈谈分享一下你的家乡?【新课学习】结合老师家乡思考: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岭头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石灰岩资源丰富,村民靠开采矿石,建成水泥厂和砖窑,集体经济收入之高一度跃居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但随之而来的是粉尘蔽日,树林失色,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村民深受其害。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多年。

村里如果关停矿山、砖窑和水泥厂,集体经济收入将下降到20万元,村民收入锐减,村民情绪很大。

小组活动:我是村长作为村长,你深感本村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关头。

现已知本村的自然环境如下:该村地处太行山脚下,海拔100-200米,三面环山,有河流穿过村庄,村域面积5.7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000余亩(其中多为松柏林)、梯田面积580亩。

小组讨论:主题:岭头村的发展方式要求:前后桌就近组建村委会(4人),选出村长和记录员,村长负责发言,记录员记录讨论成果;活动时间:3分钟,发言1分钟发言要求:“发展方式”+“原因”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观看图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归纳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_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_4
此次修订,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 为追责处罚力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伤害,为开发利用自然做出必要补偿和修复。 而送货的快递车,只要是绿牌,随你送。 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绿色惠民举措吗?(展示课前调查结果)
交流分享
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绿色惠民举措吗?(展示课前 调查结果)
如今,塞罕坝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如今,塞罕坝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人民币。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环保责任意识;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我国有哪些做法体现了以上方针?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沙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 塞罕坝建场55年,拥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林木价值40多亿元,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 李某等7人犯滥伐林木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7万元;同时判决7名被告人补种造林面积63.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绿色惠民举措吗?(展示课前调查结果) 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人民币。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6.2 共筑生命家园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价值观(二)主题概述:本单元既是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的延续,又承接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的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分为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旨在使学生认识到: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守望精神家园”和“建设美丽中国”两个视角,展现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并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殷殷追求化作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但是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认识尚不够深刻,同时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传统美德还有一些误读甚至有些中学生认为自己不用高扬民族精神。

有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不深,不知道如何培育和践行。

另外,有些学生没有认清资源环境的现状,对一些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熟视无睹,也不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种种认识,学习本单元内容显得很有必要。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1.在精神文明方面,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解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生态文明方面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

6.2 交友的智慧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3

6.2 交友的智慧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3

一个人可以拥有许多“搭子”, 如“饭搭子”主打吃饭陪伴,“运动 搭子”便于组队健身,“考研搭子” 互相监督等。“搭子社交”实现了精 准陪伴,精准搜索兴趣,定向匹配搭 子。青年寻求何种搭子存在明确的目 的性,这也使得“搭子社交”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有的人可 以找到自己的“搭子”?
思考: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 慎重选择。
如何慎重选择交友?
①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们走好成长之路。 ②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 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探究与分享
昨天,我发现小刚不对劲,眉头紧锁,下 课发呆。凭我对他的了解,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放学时我向他打听,他支支吾吾不肯说。我决 定今天一定要问个明白,看怎么做能帮助他。 没想到,我刚问了几句,他就不耐烦地说: “你不要再问了,我不想说。”看他这样,我 非常生气!
③教训他人是违纪行为 或违法行为,会害人害 己,所以我会拒绝,并 予以规劝。
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会怎么做?
6.如何交友的过程中做到讲原则?
①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 接受的解决方式。 ②掌握基本策略: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 处理,勇担责任。
归纳总结
2.如何正确交友?P46-49
3.某班开展了以"交友的智慧"为主题的班会,下列同学们的分享符合该主题的
是C ( )
①小西不许我与其他人交朋友
②小北在朋友难过时主动关心询问
③小东认为朋友多会徒增麻烦
④小南面对冲突总会想到换位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6.2交友的智慧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6.2交友的智慧
1.“当你的朋友向你直抒胸臆时,你不要怕说出你心中的
B ‘否’,也不要瞒住你心中的‘可’。”这句话说明( )
A.朋友间要志趣相投 B.朋友间要真诚待人 C.朋友间要互相切磋 D.朋友间要互相宽容
课堂检测
2.“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
D 护理。”这启示我们( )
①交友需要真诚
晓莹
结合你和朋友交往的经过,你觉得晓莹同学应该怎么做?
课堂笔记
怎样建立友谊?
①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敞开心扉,主动表述,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只有抱着真诚 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我听了大家的意见,今天主动和班级里面和我有共同爱好的小红打招 呼。可是,小红的回应并不像我期待的那么热情,我有点灰心了。我 该怎么办呢?
既然有共同的爱好,可以尝试多接触几次,把自己的爱好找机会 和小红一起分享,这样就可以慢慢的成为朋友。
吃瓜网友
你赞同吃瓜网友们的意见吗?
课堂笔记
怎样建立友谊?
②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
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我已经和小红成为好朋友啦,可就在今天,班级里的小 军过来告诉我想和我成为好朋友,要我为他逃课、打架 打掩护,说这样才是共患难的“真朋友”,我该和他做 朋友吗?
可前两天我发现小红有点不对劲,她眉头紧锁,下课就沉默寡言, 也不理我。凭我对她的了解,她肯定是有什么心事。
放学后,我刚问了她几句,她就特别不耐烦地叫我不要再问了,她 不想说,然后跑开了。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很生气,心里也不好受, 我只是想关心她啊,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1、你觉得晓莹应该怎么做? 2、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
• 七年级上学期 道德与法治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政治 第六课 第2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政治 第六课 第2

做守法公民教学内容 6.2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了解公民学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关系。

3、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

教学准备编写教案、设计课堂问题、课堂作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境示标】情境再现:女学生王某在某镇中学附近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几十块钱。

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表妹的哭诉,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

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表妹补上了损失。

直到公安机关的传讯到他家时,他还浑然不觉:“我就是想把钱要回来,这也犯法?”设疑导思:请同学们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正确之处。

谈一谈三人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讨论畅谈:指导学生依据自身思考,自由讨论,合作探究,自由畅谈。

归结导入:这两句话说明了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我们必须切实树立法治观念,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第6课第二框题《树立法治观念》。

(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探究】公民必须守法感悟情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深刻感悟文本P76的案例情境。

设疑导思:◆这则案例给我们什么样深刻的启示?感悟畅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感悟,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

归结提示: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让我们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激疑再思: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有何重要意义呢?探究交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

归结板书:★涵义—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观念。

★意义—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才能…这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文章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文章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在当今社会,法治观念的树立和法治意识的增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

一、理解法治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指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治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公开,使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因此,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尊重法律的权威尊重法律的权威是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

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法律的规定,我们应该认真执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以任何理由逃避法律的制裁。

只有尊重法律的权威,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是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的基础。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规定和原则,掌握法律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

只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四、参与法治建设参与法治建设是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为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法治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推动社会公正、公平、公开发挥积极作用。

只有参与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法治意识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的意义、尊重法律的权威、参与法治建设,为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公开、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2核心素养目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2核心素养目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2核 心素养目标
2023-08-17
目 录
1.
引言
2.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解 析
3. 实 际 应 用 与 意 义
4. 培 养 方 法 与 策 略
5.
案例分析
6.
总结
1. 引言 02
1. 引言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讲座,我们将深入探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6.2核 心素养目标,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2. 核心素养目标解析 03
2. 核心素养目标解析
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目标6.2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 能力: 2.1 道德判断与决策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道德价值观背后的逻辑,培养他们在面 对各种情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决策的能力。 2.2 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培 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以及在社会中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2.3 团队合作与公共责任意识 通过团队项目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在社会中个 体的行为会影响整个集体,从而树立公共责任意识。
5. 案例分析 06
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困境 小明在课堂上发现同桌作弊,他陷入道德困境。他应该怎么做? 案例二:环保行动 学校发起环保活动,鼓励同学减少使用塑料。学生们该如何团队合作,为 环保贡献力量?
6. 总结 07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4. 培养方法与策略 05
4. 培养方法与策略
为了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4.1 案例分析教学法 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选择的后果,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道德 与法律问题。 4.2 角色扮演与讨论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辨能力和 合作意识。 4.3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参观法庭、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与道德义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一、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框题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

据此本课以时政素材“日本排污”为主线,设置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设置子议题:“聚焦问题怒日本排污之悲;深层分析悟人与自然之理;找寻对策商保护家园之行”让学生从议题任务“模拟外交发言人发言”“预判事件走向”“旅游、点赞”中感知日本排污危害、分析日本排污其他可行方案以及我国盐库察尔汗盐湖的生态保护措施,从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学情分析随着学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有所了解,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思维深度、社会经验有限,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是浅层的,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不够了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不足。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生态的家园,认同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基本国策法治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解日本排污不合法性,以及做到保护公共财产的基本义务责任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人与自然的理念、理解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政策五、教学过程导入: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2《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2《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2《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2《国家行政机关》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作用,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识尚浅。

通过生活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作用。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3.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关的真实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国家行政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行政机关?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

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国家行政机关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家行政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与老师面对面》说课稿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与老师面对面》说课稿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与老师面对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七年级上册 6.2《与老师面对面》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建立起尊敬老师的意识。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老师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增强尊敬老师情感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对老师有着天然的尊敬,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与老师产生矛盾。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老师的关系,学会用平等、尊重的态度与老师沟通,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老师,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内涵,提高尊敬老师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与老师沟通的思考。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分析他们的做法是否恰当,并提出改进意见。

3.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讲解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5.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尊敬老师这一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6.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尊敬老师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

法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关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在这一进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自觉性。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法治都是与特定的政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不能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

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的工作,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

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从严治党。

6.2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6.2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负责任的基本概念。负责任是指在面对任务或决策时,能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后果。它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负责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责任来源的多种途径和如何主动承担责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c. 寻找身边的负责任典型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思考如何向他们学习。
d. 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负责任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a. 负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
b.
a. 负责任
b. 责任来源
c. 做负责任的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负责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负责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我将运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负责任的含义、责任来源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关案例,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视频:选用一段关于负责任与不负责任行为的新闻视频,作为课堂导入材料,引发学生对负责任话题的思考。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 交友的智慧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 交友的智慧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 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集齐友谊徽章收获交友智慧一、教材分析《交友的智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第二框题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智慧交友的方法。

了解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需要慎重选择;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需要讲原则。

据此本课采用有趣的闯关活动教学,以国家的友谊勋章引出收集我班的友谊徽章,设置了有趣的四个闯关任务,分别对应四个徽章:真诚徽章、智慧徽章、分寸徽章、和谐徽章,让学生在不同闯关中收获交友要具备的不同品质,最后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非常在意同伴关系,也特别渴望得到纯洁的友谊,但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情绪波动较大等特点影响,不能有效开启一段友谊,对于交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有效解决办法。

本课通过学习交友的智慧,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提升其人文素养。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友谊勋章了解我国的对外关系,认同我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

道德修养:在交友的过程中,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做到文明有礼、诚信宽和、友善他人法治观念: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尊重他人隐私、平等待人,不违法。

健全人格:培养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互助精神、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交友的智慧教学难点:运用交友的智慧五、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友谊勋章吗?播放视频:7月5日,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向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颁授“友谊勋章”。

“友谊勋章”是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友人。

友谊勋章是我国颁发给我们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的。

不止国家,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但是交朋友需要多种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友谊大闯关,集齐不同的五枚徽章,最后召唤出属于我们的友谊徽章,收获交友智慧。

6.2夫妻地位平等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6.2夫妻地位平等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兴趣。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夫妻地位平等在婚姻家庭中的具体体现。
2.组织小组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五、案例亮点
1.真实案例导入:以真实的家庭纠纷案例为主线,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发学生对夫妻地位平等的思考。
2.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夫妻地位平等的内涵。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夫妻地位平等在婚姻家庭中的具体体现。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1.讲解夫妻关系的法律地位,明确夫妻地位平等的原则。
2.阐述夫妻地位平等的内涵,包括人格尊严、经济权益、家庭分工等方面。
3.分析夫妻地位平等在婚姻家庭中的具体体现,如共同决策、互相尊重、平等分担家务等。
4.结合实例,讲解夫妻地位平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强调其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夫妻地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让学生谈谈对夫妻地位平等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夫妻地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案例导入:讲述一个真实的家庭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夫妻地位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关注夫妻地位平等的法律依据,如宪法、婚姻法等,为讲授新知识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思考夫妻地位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夫妻地位平等的原则?”

6.2 树立法治观念(18)

6.2  树立法治观念(18)

6.2 树立法治观念
课型:新授课时:第18课时执笔:纪伏巧审核:政治备课组
一、课前预习
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2.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做?
3. .青少年为什么要认真学法?
二、课堂练习:
1.文明社会对公民起码的要求是()
A树立奉献精神 B 树立法治观念 C 树立合作意识 D 树立维权意识
2.(2008年威海市中考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说明()
①每个人都应增强法制观念②党具有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③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极为重要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九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1)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2)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依法治国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三、课后巩固
在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之年,我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为宣传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提升中学生用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他们设计了一期法制宣传专栏。

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专栏内容,为本期专栏设计一个主题。

(友情提醒:不得引用题中的原文。

答案填写在☆之后。

2分)
(2)请回答专栏里的问题(答案写在专栏内。

6分)
四、学习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法治观念?我们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呢?
■我的教材我来说:“公民必须守法”
【案情快递】自读文本P80案例,分组合作探究,并自由交流:
1、你认为不法少年、王某表哥以及王某行为有哪些不正确之处?
2、你觉得当王某受到别人敲诈时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你从这个案例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名句赏析】欣赏下列名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选择其中一句)。

1、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2、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来当回小主播:“守法必须懂法”
【法制剧场】阅读文本P82案例后,小组模拟实践帮教活动:
1、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根据三名同学的违法行为,你准备向他们宣讲哪些法律知识?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智力闯关】浏览文本P83的内容,快速搜寻圈点,并激情竞答: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
哪些?
2、“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
■我的人生我做主:“勇于用法维权”
【今日说法】介绍课本P81案例,小组合作探究,并畅所欲言:
1、女学生肖某有哪些失误?
2、肖某母亲代女儿打官司能胜诉吗?请说明理由。

3、从案例中可见,肖某的合法权利受到社会上的摄影机构侵犯,母亲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与维护她的合法权利,而她自身却选择了逃避。

据此,请同学们思考交流:要使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需要哪些努力呢?
【现场直击】八年级学生张华和李军在小学就是同学,两个人关系一直很好。

一天,张华看见李军头上用纱布裹着,便上前询问。

原来是昨天放学时候,李军在校门口被几个外校学生拦住,逼他出钱请客吃饭,因为与他们素不相识,扭头便走,谁知这几个人出言不逊,还将李军扁了一顿。

李军见到张华后便说:“这口气我一定要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找他们算帐。

”听了李军的话,张华感到十分为难。

(《张文中多处穿插的加黑楷体文字为学生课堂活动中可能的学法指导和渗透,请参考使用。

此案例分析题为上一学年中考试题,课内如果没有时间展开讨论分析,可以留待课后让学生自主解决,
华的抉择》)
请你参与:
1、出谋划策:请你帮张华想出至少两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法律援助:请你帮张华列出可能用到的至少三部维权法律。

3、网络搜寻:请你帮张华搜寻三个有关青少年维权咨询的网址或电话。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每题1分,共4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指 ( )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
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当你在放学或外出路上遭到流氓骚扰时,最好的办法是 ( )
A、找几位同学一起扁他一顿
B、忍气吞声,不予理睬
C、告知学校或派出所,寻求处理方法
D、应该答应与他们交往
3、“六一”前夕为测试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某报社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

结果发现、85%的儿童相信陌生人,愿意跟他走;10%虽持怀此题设计为了着力帮助学生培养公民教育实践能力,应好好利用,切勿敷衍!
疑态度,但最终还是跟陌生人走;只有5%完全怀疑陌生人,不跟他走。

这说明( )
A、未成年应强化自保意识以及能力
B、未成年人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C、未成年人未得到有效的家庭保护
D、国家法制不健全,机关执法不严
4、我国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法制宣传日”。

我国确立“法制宣传
)
A、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确保国家各个领域都有法可依
C、增强人们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
D、提高人们的思想以及文化素质
(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6分)
2012年12月4日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后的第四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主题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2013年12月4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出谋划策:假如你是策划者,请你为这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计几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2分)
2、风采展示:假如你是组织者,请你谈谈学校开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2分)
附录参考答案:
第2框 树立法制观念
一、学习导航:
1、法 树立法治观念。

2、法治观念、守法用法。

3、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婚姻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等。

5、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③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维权;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二、探究交流:
■我的教材我来说:“公民必须守法”
【案情快递】
1、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王某表哥以同样手段违法是错上加错;王某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主动寻求法律保护,对表哥行为又不制止也是不对的。

三人的行为表明他们都没有法治观念,应学法、知法、用法。

2、寻求家长、学校社会、司法的保护,如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或报警。

3、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依法自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依法行事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名句赏析】略
■我来当回小主播:“守法必须懂法”
【法制剧场】
1、(1)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赌博; (2)未成年人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 (3)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

2、守法必须懂法。

【智力闯关】
1、宣传对象是:一切有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重点对象有: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2、主要内容有:宪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法律法规。

3、重要意义有: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意义十分重要。

■我的人生我做主:“勇于用法维权”
【今日说法】
1、不应随意答应老板拍摄婚纱照的要求;与别人签订协议时,没有阅读、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权利遭受侵犯后,不应通过出走选择逃避。

2、能,课本88页:肖某15周岁,属于我国法律上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拍摄婚纱照这一行为显然与其年龄、智力特征不相符合,属于无效行为。

3、(1)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现场直击】
1、记住那些人的相貌,拨打“110”报警;告诉老师或父母,请学校或家长出面解决。

2、《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
处罚法》等。

3、中国青少年维权网:http://12355。

Youth。

cn/,此网可进行法律法规咨询;当地青少年维权“阳光热线”和“阳光电子信箱”,此线可投诉。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D 2、C 3、A 4、C
(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
1、如:法制报告会、主题班会、板报、手抄报、社会调查、小论文、知识竞赛等
2、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青少年养成守法习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3、从学法、守法、用法三方面来回答,如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决同一切违法行为做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