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 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从而达成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合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 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 0.5%碘伏, 棉签, 棉球, 镊子, 弯盘, 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1.进针法1.1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 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 夹住针身下端, 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 右手捻动针柄, 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合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 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重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 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重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2.1 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合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合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 即横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合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如头部。
2.2 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 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 宜浅刺;肌肉丰满者, 宜深刺。
2.2.2 年龄: 小儿及年老体弱者, 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宜深刺。
2.2.3 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儿科中医门诊规章制度
儿科中医门诊规章制度一、宗旨和目标1. 本门诊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供儿科诊疗服务。
2. 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优势,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二、诊疗规范1. 严格遵守医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2. 全面了解患儿病情,运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诊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运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
4. 注重患儿家属的沟通与指导,普及中医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
三、病历管理1. 认真及时书写儿科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2.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3. 保存好病历资料,便于查阅和统计分析。
四、学术交流与科研1. 积极开展儿科中医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2. 鼓励参与科研项目,促进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
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1. 重视儿科中医人才培养,选拔优秀青年中医师,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
2. 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诊疗效果。
六、特色服务与推广1. 发挥中医特色,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服务。
2. 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推广应用确有疗效的方剂。
七、患儿安全管理1. 确保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 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八、处方管理1. 医师根据患儿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
2. 严格处方管理,确保药物的正确、安全使用。
九、服务态度1. 对待患儿和家属要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2. 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十、环境与设施1. 保持门诊环境整洁、舒适,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2. 配置适当的医疗设施,满足患儿诊疗需求。
通过以上规章制度,我们旨在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诊疗服务,促进儿科中医事业的发展。
全体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小儿高热亦是儿科临床常见急诊之一。
患儿易出现神昏、惊厥、甚至死亡。
二、治疗方法
1.艾灸疗法
【主穴】肺俞(双)、足三里(双)。
【操作】暴露上述穴位,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固定在一定距离,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每穴5~7分钟,以皮肤红晕、湿润为度。
每日治疗1次。
2.推拿疗法
【主穴】天门、坎宫、太阳、足三里、涌泉等穴。
【操作】开天门,小儿取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蘸取爽身粉,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儿眉心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共20次;推坎宫,双手拇指蘸取爽身粉,拇指指腹自小儿眉心分别推向两侧眉梢,共20次;揉太阳,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太阳穴20次;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连续揉30次;推涌泉,用双手拇指指腹轮流自小儿足底推向足尖30次。
每日2次,连续治疗3天,体温可降至正常。
3.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青蒿50g,石膏50g,滑石30g,茶叶20g燕子泥50g,冰片20g。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加甘油和蛋白适量调成浆糊状,外敷于神阙穴。
盖以纱布,并经常注意敷药湿度,冬季气候寒冷可用鲜葱捣泥调敷,夏秋气候炎热可用鲜丝瓜藤叶捣泥调敷。
中医儿科治疗流程规范
中医儿科治疗流程规范1. 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医儿科治疗流程,提供指导医生和患者的方案。
中医儿科治疗流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伦理和患者权益保障要求。
2. 患者评估与诊断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应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与诊断,以确保针对个体病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2.1 病史收集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症状表现等相关信息。
病史的收集应细致入微,尽量了解患者的全貌。
2.2 体格检查医生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对患者的外观、神经系统、心肺、腹部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体格检查旨在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帮助做出正确的诊断。
2.3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中医儿科治疗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各种医疗设备进行。
根据个体病情的需要,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
2.4 诊断在患者评估和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应结合自身经验和中医理论,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信息。
3.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生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法、药物选择等内容。
3.1 治疗目标治疗目标应具体明确,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
治疗目标应合理、可行,并符合中医儿科治疗原则。
3.2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治疗方案中的关键部分,涉及到各种中医疗法,如针灸、草药疗法、推拿等。
医生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
3.3 药物选择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
医生应依据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经验,选用适当的草药或中药制剂,配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4. 治疗过程与评估治疗过程应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4.1 治疗过程管理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告知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适情况。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1.进针法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
982016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儿科中医诊疗方案;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3儿科中医诊疗方案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55 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59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63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73 解颅病(小儿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77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85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90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94 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01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病》(20xx年版)。
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
肝脾常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
(3)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4)母子血型测定,以排除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综合症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2.西医诊断: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
(1)生理性黄疸特点:一般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25μmol/L(1.5mg/dl)。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诊疗规范(16个病种)
吴家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目录一、感冒二、咳嗽三、乳娥四、肺炎喘嗽五、哮喘六、泄泻七、便秘八、厌食九、腹痛十、痫证十一、儿童抽动证十二、遗尿十三、紫癜十四、五迟、五软、五硬十五、小儿肌性斜颈十六、胎黄感冒中医病名:感冒西医病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临床表现:(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因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二、辨证论治1.肺脾气虚证证候: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已,或愈后又作,面黄少华,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肉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质淡红,脉弱,指纹淡。
治法:补益肺脾。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山药、煅牡蛎、陈皮、甘草。
中成药: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证候:反复感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神疲乏力,平时多汗,口干喜饮,纳呆食少,肌肉松弛,咽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芪、防风、白术、沙参、麦冬、五味子、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
3.肺胃积热证证候:反复感冒,口渴,伴口臭或口舌生疮,夜寐欠安,纳差,大便干,咽红,舌红,苔厚或黄,脉滑数。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要点以发热恶寒 ,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
多兼咳嗽 , 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四时均有 , 多见于冬春 , 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自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 单核细胞增加。
二、中医辨证分型1 、风寒束表 : 发热轻,恶寒重 , 无汗 , 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
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 ,头痛。
舌苔薄白 ,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 : 发热重 , 恶寒轻 , 有汗或无汗,头痛 , 鼻塞流稠涕 , 咳嗽 , 咽红。
或目赤流泪 , 烦热口渴。
舌质红少津 , 苔薄黄 , 脉浮数。
3 、暑湿袭表 : 高热不退 , 或身热不扬 , 汗出不畅多头痛 , 倦怠 , 泛恶 , 鼻塞流涕 , 咳嗽。
舌尖红 , 苔白腻 , 脉数。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风寒束表 : 解表散寒 , 宣肺和卫。
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2 、风热犯表 : 硫风清热 , 解毒利咽。
以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
3 、暑湿袭表 : 清暑解表。
以新加香需饮加减。
4、外治:中药穴位敷贴、中药外洗、推拿等治疗。
〈二〉西医治疗1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 保持室内通风 , 适宜的温湿度 :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对症治疗 :(1) 发热:可给物理降温 : 体温≥°C 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酸、布洛芬等,或静注赖氨匹林。
如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 如既往有复杂性热惊厥史 , 体温≥ 38°C 即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3 、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1) 利巴韦林(病毒唑) , 疗程 3 一 7 天。
剂量为 10 -15mg/kg/ 日 ,分 3-4 次口服或、化吸入、静注。
(2) 中药 : 可选用感冒冲剂(院制)、小儿金翘颗粒、健儿清解液、减味紫雪口服液等。
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 , 常用者有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 疗程 3-5 日。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 (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主要症状:皮肤、黏膜浮现瘀斑、瘀点,对称分布;次要症状:常伴关节疼痛,腹痛,严重者可浮现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
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1)皮肤瘀点,多见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分批浮现、大小不等、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反复发作;(2)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呕血、便血;(3)可有关节疼痛,多为一过性,不留关节畸形;(4)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下降。
单纯皮肤紫癜者,称为皮肤型;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称为腹型、伴有关节症状者为关节型、伴有血尿和/或者蛋白尿者为肾型、伴有皮肤紫癜以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混合型。
(二)证候诊断1.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者有痒感。
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浮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者紫红或者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者有发热,或者伴腹痛,或者伴关节疼痛,舌红,脉数有力。
3.阴虚火旺证:皮肤有青紫点或者斑块,时发时止。
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者午后潮红,盗汗,伴有鼻衄、齿衄。
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
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热伤络证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防风、牛蒡子、黄芩、生地、玄参、赤芍、紫草、丹参、川芎、水牛角、地肤子、徐长卿。
2.血热妄行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丹参、川芎、地肤子、徐长卿、甘草。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
982016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儿科中医诊疗方案;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3儿科中医诊疗方案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55 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59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63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73 解颅病(小儿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77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85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90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94 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01儿科中医诊疗方案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病》(20xx年版)。
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
肝脾常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
(3)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4)母子血型测定,以排除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综合症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2.西医诊断: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
(1)生理性黄疸特点:一般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25μmol /L(1.5mg/dl)。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儿童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
中医儿科常见病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食欲不振等。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一、感冒感冒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喉咙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邪气入侵体内,致使气血失调。
感冒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来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体质:以滋养肺脾为主要原则,用做法可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2.辛凉解表:在感冒初期可用辛凉解表,如荆芥、薄荷、藿香等,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3.清热解毒:感冒后期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黄芪、三七、柴胡等,消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4.根据症状加减方:根据感冒症状加减中药方剂,如感冒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可用麻黄汤加减等方剂。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特征是反复咳嗽,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的原因有风热、燥热、肺热等,调理方法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降火:咳嗽伴有发热症状时,可用清热降火的方法,根据体质加减用黄连、银翘、生石膏等中药配方。
2.益气润燥:咳嗽时喉咙不适,可用益气润燥的方法,如黄芪、麦冬、山药等,润肺益气,改善咳嗽症状。
3.理气和胃:咳嗽伴有胃痛、烧心等症状时,可用理气和胃的方法,如香附、柿子、茯苓等,缓解胃部不适,改善咳嗽症状。
三、发热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具体症状包括头痛、体温升高、出汗等。
中医认为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热毒、气虚体弱、营卫失调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里透:针对口渴、头痛、发热等症状,可用解表里透的方法,如桑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药物来清除热毒。
2.益气固表:当发热伴有脾虚、胃弱症状时,可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如党参、茯苓、黄芪等,调养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
儿科中医诊疗规范(2012版)
儿科中医诊疗规范(2012 版)感冒感冒,俗称“伤风”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疾病。
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气候变化时及冬春两季发病率高。
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及治法方药1、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或肿痛,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3、暑邪感冒: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或腻,质红,脉浮,此证多见于夏季。
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兼证:1、挟痰: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厚腻,脉象浮滑而数。
治法:宜解表药中加用宣肺化痰之品。
2、挟滞: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宜解表药中加消食导滞之品。
3、挟惊: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齿介齿,甚至出现惊厥,舌尖红,脉弦。
治法:宜解表之中佐以安神镇惊之中药。
A、一般类型上感一、诊断要点:1、主要症状:发热、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等,热度高低不一,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伴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2、体征: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以淋巴细胞为主,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多核细胞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升高。
4、胸片检查:正常二、治疗方案: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呼吸道隔离。
2、对症治疗:①高热:口服药物或酒精擦浴。
②咽痛剧烈者:含服咽喉片。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儿科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针对胎黄病(黄疸)的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包括以下内容。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及XXX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病》(20xx年版)。
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
肝脾常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此外,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肝功能可正常,但应排除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肝炎综合症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2.西医诊断可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XXX、XXX主编,XXX,20xx年)。
生理性黄疸特点:一般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25μmol/L(1.5mg/dl)。
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有五个:一是黄疸出现过早,即出现在24小时以内;二是血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需超过221μXXX(12.9mg/dl),早产儿需超过257μ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需超过85μmol/L(5mg/dl);三是黄疸持续过长,足月儿需超过2周,早产儿需超过4周;四是血清结合胆红素需超过25.6-34μmol/L(1.5-2mg/dl);五是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条,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在证候诊断方面,湿热内蕴证的特点是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
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
中医儿科科专业规章制度
中医儿科科专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儿科科专业的诊疗工作,提高中医儿科医生的素质和水平,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的中医医生、护士和相关医务人员。
所有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中医儿科科室应建立健全规范的治疗流程和医疗记录制度,确保患儿的诊疗过程可追溯、可核查。
第二章诊疗规范第四条中医儿科医生在诊疗患儿时,应遵循“四诊合参”、“辨病辨证”、“辩证施治”的原则,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因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五条中医儿科医生在明确诊断后,应及时向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解释疾病的病因、发展趋势、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第六条中医儿科医生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疗效。
第七条中医儿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患儿温馨的护理,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
第八条中医儿科医生应积极配合其他医疗科室,进行患儿的综合治疗,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第九条中医儿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儿的隐私,不得擅自泄露患儿的病情信息。
第三章用药管理第十条中医儿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特点,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控制药量和疗程。
第十一条中医儿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药物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第十二条中医儿科医生应认真记录患儿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频次等信息,确保用药过程可追溯、可核查。
第十三条中医儿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
第四章术前准备第十四条中医儿科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儿的身体状况、病史、实验室检查等。
第十五条中医儿科医生应向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护理等事项,征得患儿家属的同意。
第十六条中医儿科医生在术前应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器械、消毒器械、麻醉药品等。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中医儿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关注儿童的整体健康。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对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供医务人员参考和遵守。
2. 术前准备在进行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确认患儿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准备必要的诊疗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消毒;•细心查阅患儿的病历资料,了解病情和家族病史;•根据患儿的症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操作步骤3.1 问诊问诊是中医儿科诊疗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患儿及家长的交流,收集病史和症状信息。
操作人员在问诊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礼貌地向患儿及家长问好,并引导其坐姿适合、心情平和;2.详细询问患儿的症状,包括发病时间、病程、疼痛情况等;3.关注患儿的生理特征,如体温、呼吸、饮食、排泄等;4.了解患儿的个人习惯和饮食情况,并询问有关家族病史;5.根据患儿的回答,综合判断病情,并进一步深入询问相关症状。
3.2 望诊望诊是通过直接观察患儿的外在表现、肤色和舌象等,来判断病情的诊疗技术。
使用标准的望诊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1.观察患儿的面色、神情、体态等,了解其整体状况;2.注意观察患儿的舌苔、舌质、舌体的颜色和形态特点;3.观察患儿的眼神、声音、语气和行为表现,了解其情绪状态;4.注意观察患儿的肢体运动、呼吸和皮肤变化等;5.根据观察结果,结合问诊和其他检查方法,进行初步的诊断。
3.3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儿的声音、呼吸等,来辅助诊断的技术操作。
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闻诊:1.仔细聆听患儿的呼吸声、咳嗽声和语音,注意听出其中的异常情况;2.了解患儿的大便、小便等排泄物的情况,并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气味;3.注意闻诊过程中患儿的呼吸规律和频率,了解其呼吸道情况;4.根据闻诊得到的信息,结合其他诊疗技术,提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中医儿科操作规程一、概述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推拿、针灸等传统方法,治疗儿童疾病。
为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人员要求1. 具备中医儿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执业资格。
2. 熟悉儿科疾病特点,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关爱儿童,具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三、诊疗流程1. 询问病史:详细询问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2. 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舌象、脉象等,全面评估病情。
3. 确诊:根据病史、四诊合参,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4. 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注意药物配伍、煎煮方法、服药时间等。
(2)推拿治疗: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注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损伤皮肤。
(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选取穴位,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注意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
(4)其他治疗:如拔罐、敷贴、耳穴压豆等。
5.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用药等。
四、操作规范1. 环境要求:保持治疗室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 诊疗器械:确保诊疗器械清洁、消毒,一人一用一消毒。
3. 询问病史: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确保病史准确、完整。
4. 四诊合参:准确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全面评估病情。
5. 中药治疗:(1)严格按照处方配药,确保药物质量。
(2)煎煮中药时,注意火候、时间,确保药物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3)患者服药时,告知注意事项,如服药时间、方法等。
6. 推拿治疗:(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2)手法轻柔,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7. 针灸治疗:(1)选择合适的穴位,确保穴位准确。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
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
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长程阳性。
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
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1)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s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3.分期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将哮喘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连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
主要症状:皮肤、黏膜出现瘀斑、瘀点,对称分布;次要症状:常伴关节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
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皮肤瘀点,多见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反复发作;(2)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呕血、便血;(3)可有关节疼痛,多为一过性,不留关节畸形;(4)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下降。
单纯皮肤紫癜者,称为皮肤型;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称为腹型、伴有关节症状者为关节型、伴有血尿和/或蛋白尿者为肾型、伴有皮肤紫癜以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混合型。
(二)证候诊断1.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
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发热,或伴腹痛,或伴关节疼痛,舌红,脉数有力。
3.阴虚火旺证: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
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伴有鼻衄、齿衄。
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
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热伤络证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防风、牛蒡子、黄芩、生地、玄参、赤芍、紫草、丹参、川芎、水牛角、地肤子、徐长卿。
2.血热妄行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丹参、川芎、地肤子、徐长卿、甘草。
3.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活瘀。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柏、知母、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丹参、川芎、紫草、旱莲草。
4.气不摄血证治法:益气健脾摄血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丹参、川芎、紫草等。
(5)兼证加减A.血瘀明显:加积雪草、丹参、红花、水蛭、桃仁、泽兰等。
B.兼湿热:加蒲公英、石韦、车前子、萹蓄等。
C.兼湿浊:加黄连、大黄、蒲公英、附子等。
D.腹痛者加佛手、香橼皮、白芍、砂仁、木香等。
E.关节肿痛者加:秦艽、忍冬藤、牛膝、桑枝等。
(二)辩证选择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药注射液、中成药。
1.丹参制剂:有血瘀表现者丹参制剂(复方丹参、丹参酮、香丹、丹红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
2.清开灵、穿心莲内酯或热毒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适合于兼有发热症状者。
3.中成药:血瘀明显者可使用复方丹参片;胃肠道有出血者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有风热证者可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清热宁口服液等。
紫癜反复发作者可选择雷公藤多苷片。
(三)中药熏洗疗法可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选择不同的方药。
参考用方如下:1.血热妄行和阴虚火旺型可选用: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当归、地肤子、苦参、红花。
2.风热伤络型可选用:苦参、百部、赤芍、当归、荆芥、防风、地肤子、红花。
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设定适宜温度和时间。
(四)儿科基础治疗1.营养支持疗法可选用维生素、电解质等。
2.合并感染时治疗:可短期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支原体,抗病毒药物等。
(五)护理1.一般护理:包括房间、床铺、生命体征的测量等。
2.饮食护理: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和煎炸、炙烤、油腻、硬固之品;根据患儿体质制定饮食计划。
3.情志护理:向病人介绍本病知识,减轻紧张及恐惧心理,保持心态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疗效评价1.中医症候学评价通过中医四诊信息动态分析,观察中医症候改变。
2.疾病变化评价临床缓解皮肤紫癜消失,关节疼痛、腹痛消失,评价之前一周无反复。
显效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
有效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减少30%~50%。
无效紫癜仍反复发作,出现次数、数量与治疗前减少小于30%或较前加重。
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
儿科中医诊疗规范(2012版)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疾病。
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气候变化时及冬春两季发病率高。
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及治法方药1、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或肿痛,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3、暑邪感冒: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或腻,质红,脉浮,此证多见于夏季。
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兼证:1、挟痰: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厚腻,脉象浮滑而数。
治法:宜解表药中加用宣肺化痰之品。
2、挟滞: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宜解表药中加消食导滞之品。
3、挟惊: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齿介齿,甚至出现惊厥,舌尖红,脉弦。
治法:宜解表之中佐以安神镇惊之中药。
A、一般类型上感一、诊断要点:1、主要症状:发热、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等,热度高低不一,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伴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2、体征: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以淋巴细胞为主,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多核细胞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升高。
4、胸片检查:正常二、治疗方案: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呼吸道隔离。
2、对症治疗:①高热:口服药物或酒精擦浴。
②咽痛剧烈者:含服咽喉片。
3、病毒感染宜选用:病毒唑,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宜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若系支原体感染,宜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
B、特殊类型上感一、疱疹性咽峡炎诊断要点:1、症状: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2、体征: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治疗方案:同一般类型上感。
二、咽-结合膜热诊断要点:1、症状: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等症状。
2、体征:咽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治疗方法:同一般类型上感。
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症。
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二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一、中医治疗1、伤食泻【症状】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暖气酸馊,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丸2、风寒泻【症状】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
【治法】疏风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3、湿热泻【症状】泻下稀薄,水份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4、脾虚泻【症状】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5、脾肾阳虚【症状】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法】补脾温肾【方药】附子理中汤二、诊断重点1、根据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以及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多于4次即可诊断腹泻病。
2、病程:①2周以内为急性。
②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
③2个月以上为慢性。
3、严重程度:①无脱水,无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少于10次者为轻型腹泻;②轻度和中度脱水或有轻度的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多于10次者为中型腹泻;③重度脱水或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者为重型腹泻。
4、脱水评估(1)轻型:一般情况良好,眼窝正常,有眼泪,口舌湿润,无口渴,皮肤弹性好,诊断为无脱水征。
(2)中型:中、轻度脱水和轻度中毒症状表现为烦躁,易激惹,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口舌干燥,皮肤提起后回缩慢,丢失水分占体重的5%~10%。
(3)重型:有明显的脱水和中毒症状,表现为嗜睡或昏睡,体弱无力,眼窝明显凹陷,无眼泪,口舌非常干燥,只能饮少量水或不能饮水,皮肤提起后回缩很慢,丢失水分占体重的10~15%。
三、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继续喂养,采用易消化饮食。
2、药物治疗:(1)口服药物:①胃蛋白酶合剂,用法:5~10mL,一日3次,口服;②思密达3.0×10包,用法:1/2包~1包,一日3次,口服;③口服补液盐,用法:每包加凉开水至500mL,每次50~100mL,分次口服。
(2)有肠道内外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用法,50~100mg/kg·日,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分2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
(3)脱水者用10%葡萄糖注射液加复方醋酸钠1/3张液体,补充量,轻度脱水6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以发热咳嗽,气急鼻删,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主要临床主症。
(一)中医治疗常证:1、风寒闭肺【证侯】恶寒,发热,无汗,呛咳频繁,痰白清稀,甚则呼吸急促,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胀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2、风热闭肺【证候】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或黄,咽充血,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
重证可见高热烦噪,咳嗽剧烈,痰多黏稠,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浮数而滑,指纹紫滞。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闭肺【证候】发病较急,发热,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烦燥不安。
重证颜面口唇青紫,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红苔黄,脉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