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合集下载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作者: ————————————————————————————————日期: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发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考研院校评级

历史考研院校评级

历史考研院校评级
- 北京大学:作为国内历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府,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学校设有历史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历史学研究人才。

-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校历史学研究中心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研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科研平台。

-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学研究人才,在历史学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学术成果。

学校历史学研究生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以其优秀的教学与研究水平而闻名。

学校的历史学研究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有着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历史学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历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历史学知识储备和扎实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人才。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考研院校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学术背景以及个人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家对于具体的研究生院校排名也要有所了解,这关系着我们的院校选择。

那么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是怎样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历史学国家线趋势图中国史专业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返回目录>>>考研科普:国家线是什么考研国家线,是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地处一区、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分别为A类考生和B类考生。

考研科普:自划线是什么自主划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目前,只有34所高校有权自主划线。

34所自划线高校复试工作先于其他高校进行,可以将未通过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及时调剂至其他高校,使其他招生单位和考生的调剂更加主动。

考研流程、推免流程考研流程:9-10月:报名招生简章报考条件网上报名常见问题12月:初试初试时间初试科目分值设置考场规则3-4月:复试&调剂加分及照顾政策复试分数线调剂基本条件网上调剂流程4-5月:拟录取7月:录取信息公开推免流程:9-10月:网上报名推免政策推荐办法申请指南10月:填报志愿接收推免生章程推免资格注册专业目录10月:复试查看确认复试通知按要求参加复试10月:待录取查看待录取通知并在规定时间内确认1-2月:推免录取信息公开。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是考生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选择院校时,考生通常会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就业情况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历史学考研院校的介绍:
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学科的重要学术阵
地之一,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科之一,注
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拥有一批优秀的教授和学者。

3.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历史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
学术声誉,拥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资源。

4.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历史学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
学术底蕴,学科实力雄厚。

5.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
丰富的学术资源,是历史学考研的热门选择之一。

6.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历史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许多考生的备选院校之一。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条件。

以上介绍的仅是部分历史学考研院校,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学考研哪所学校好考

历史学考研哪所学校好考

历史学考研哪所学校好考历史学考研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的选择,也是进一步深造历史学领域的重要途径。

然而,面对众多的历史学研究生院校,很多考生都会犯愁,不知道选择哪所学校好考。

本文将从考试竞争程度、师资力量以及学科优势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

考试竞争程度历史学考研是热门的学科之一,考试竞争程度较高。

因此,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竞争程度的学校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目前,一些地区性的高校历史学硕士专业相对较好考,这些学校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历史学专业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录取难度也较大。

因此,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选择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可能更合适。

师资力量历史学考研的师资力量是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非常有帮助。

因此,选择具有一流师资力量的学校对于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有些高校的历史学专业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力。

一流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可以参考学校的教师队伍以及他们在历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学科优势学科优势也是考生选择学校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学校在历史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有所不同,学科优势也各有千秋。

一些高校的历史学专业在某个特定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文化史等。

如果考生对某个特定的历史学领域有较大兴趣或者想在某个领域深造,可以选择在该领域有学科优势的学校申请。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考学校的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

一些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

综合因素除了以上几点,考生在选择历史学考研学校时还应该考虑其他综合因素。

例如,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的就业情况、学费和生活费用等。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历史学中国史——院校分析报告(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院校报考)

历史学中国史——院校分析报告(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院校报考)

李竞成小伙伴院校分析报告学生情况:本科学的会计学,考研想跨考历史学,,本科是河南师范大学,然后主要现阶段想了解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这几所院校的情况,学生求稳,尽量难度小,可以考虑二区的学校!2018年历史学A区国家线315 B区305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专业,对于历史学这个专业,历史学在所有专业中无论地位还是难度都算冷门,但是近些年来因为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包括高中文科生增多的因素,历史学考研难度逐年增加。

历史学这个专业比较适合对历史感兴趣,又喜欢读书的同学报考,如果不喜欢背书,那不建议考历史学。

历史学一半分为三个二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其中最热门的当属中国史,为什么热呢,因为相对来说历史学跨考生居多,相对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而且多少有基础,所以大部分会选择中国史,而且中国史招生的学校最多。

主要分为三个梯队:国内最难考的就是第一梯队大学,适合学霸报考,本科一本以上:热爱历史的同学,报录比一般在10比1左右,例如陕西师范,南京师范,暨南大学等都是比较难考第二档次普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院校,例如安徽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山东师范等,其中比较推荐东北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的历史学,报录比较低,学科实力也不错,报录比一般在4-5比1左右。

第三档次呢一般是适合基础很差,跨考的同学,一般可以报考江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安徽师范等等,报录比在3比1以上,很多院校经常招不满。

学校分析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招生人数还算是比较乐观20个,整体的报录比也差不多在3-5:1的样子,分数线超国家线几分的样子,性价比还是不错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2019届整体都只招收7个人,不太值得推荐。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整体招生差不多在23个左右,分数线有点偏高,因为是自命题,所以算比较正常,报录比也差不多在3-5:1左右,地理位置也比B区要好一点。

历史学考研统考院校介绍

历史学考研统考院校介绍

一、统考院校名单东北地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连大学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宁夏: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杨凌)、西藏民族大学(咸阳)青海:青海师范大学(西宁)新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山东:山东大学(985、211)、中国海洋大学(985、211)、山东师范大学(济南)、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河南:郑州大学(211 中国史)、河南大学(开封)安徽:安徽大学(211)、安徽财经大学(蚌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985、211)、华东师范大学(985、211)、东华大学(211)、上海财经大学(211/985创新)、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浙江大学(985、211)、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湖北:武汉大学(985、211)、湖北社科院,湖北大学(中国史、武汉)长江大学,它既可以选择自主命题的试卷又可以选择统考试卷。

四川:四川社科院重庆:西南大学(211/985创新)贵州:贵州大学(211)、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云南:云南师范大学(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福建:华侨大学(泉州、厦门)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广州、211),暨南大学(广州、珠海、深圳、211)、广东社科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广西民族大学(南宁)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海口)西北大学,它的历史学院和一些研究所是自主命题的,但是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中国史科目和部分研究所实行统考。

二、什么是历史学统考?历史学统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广泛的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解决之前历史专业考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增强历史学科各专业的通融性,以为今后历史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历史研究生选拔提供更为公平、有效的测试方式。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宋史院校分布——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选择建议

宋史院校分布——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选择建议

宋史院校分布——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选择建议康默发表于 2012-5-11 21:21:59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发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包伟民学术专长在于宋代社会经济史。

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硕士期间师从徐规先生,后北上北京大学,投入邓广铭先生门下攻读宋史获博士学位。

2017考研历史学全国院校分析大全

2017考研历史学全国院校分析大全

2017考研历史学全国院校分析大全历史学考研的院校分为三个类别,2007年以前所有学校都是自主命题的,我们不用管他,2007到2012年所有学校都是全国统考,2013年开始很多学校开始自主命题,2014年增加了一批,2015考研又有几所学校退出统考,进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为了让2017年考生对历史学考研院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的老师整理了历史学的统考院校和自主命题院校供大家参考。

一、统考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社科院、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广东社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社科院、西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还有2所学校比较特别,一个是西北大学,它的历史学院和一些研究所是自主命题的,但是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中国史科目和部分研究所实行统考。

另外一个是长江大学,它既可以选择自主命题的试卷又可以选择统考试卷。

这些学校历史学很好,并且非常值得一考的学校有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华南师大这些学校的历史学整体实力都非常好,报考人数也非常多,那么如果大家想稳一点,但是也希望学校不能太差,可以选择一些历史实力一般的211学校例如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等,另外河南大学、山东师大、辽宁师大、上海师范大学等虽不是211,但是对历史也挺重视,均有历史学博士点,至于其他院校如果大家以后决定考博可作为一个跳板,不然不建议报考!二、中国史世界史分科考试的学校(含只有中国史学校)北京地区:北京大学(历史学综合实力第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部分考古代汉语)北京联合大学(只有中国史)、中国政法大学(只有中国史)、北京语言大学(只有中国史)。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2)中国历代积累了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又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本学科方向着重研究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分支领域的重大成就、内在奥秘、原创机制以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状况,通过全面而系统、深入而准确的理解、诠释,总结和继承古代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为提升民族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为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供精神资源,储备专门人才。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吉林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
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成果的高级人才。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以上说的是历史学校的一个大概情况,具体问题问题分析,确实很纠结的同学先按照上面说的去了解一下,在根据复习情况合理选择选校,需要了解其他信息的同学可以直接在线联系我,篇幅有限,不能去分析各个院校的问题,如有疑问,欢迎联系Q2492250083

历史系考研上河北大学好吗

历史系考研上河北大学好吗

历史系考研上河北大学好吗
对于历史系考研来说,选择上河北大学是否好,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

首先,河北大学的历史系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声誉。

历史系教师队伍庞大,拥有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和副教授,在历史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该系开设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方向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

另外,河北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比较完善,有一定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供研究生使用。

其次,河北大学的学术氛围较为浓厚。

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有着较高的学术要求和研究氛围。

学校注重学术研究的推动,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同时,历史系也积极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和学术成长的机会。

此外,河北大学地理位置便利,交通条件较好,生活环境较为舒适。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周边交通发达,距离北京和天津都比较近,方便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

校内设施和学生生活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历史系考研选择上河北大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然而,选择是否适合自己还需根据个人的兴趣、学术发展和生活需求做出判断。

关于具体选择,可进一步了解该校历史系的
教学和科研情况,并与目标专业和个人规划进行匹配,以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中国古代史专业热点考研院校分析

中国古代史专业热点考研院校分析

中国古代史专业热点考研院校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拥有教育部规定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 个,硕士点8 个。

在职教授34 人,博士生导师29 名,在聘“985 ”项目教授10 人;副教授17 人。

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

现任院长为杨共乐教授。

中国古代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何兹全、黎虎、晁福林等著名学者,在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

北师大古代史较强的,21位老师里面有20个是博导和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又以先秦和明清以及社会史出名,比如何兹全教授、晁福林教授等。

师大的近现代也不错,拥有龚书铎、王桧林等著名学者,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对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

师大的世界史稍也拥有刘家和等著名学者,在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

另外,北师大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批著名学者。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辖历史系和文博系,以及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等八个院属研究机构,此外还设有历史艺术博物馆和资料室。

学院现有历史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博物馆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具备相当完善的历史学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其唐史专业很出名。

历史地理学属于西北环境发展中心,也属于历史学统考范围,有侯甬坚、王社教等著名学者。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

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梁方仲、刘节等。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山大学历史系设立了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所。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关建字摘要:硕导,导师,先生,博士,古代史,研究会,硕士,师从,方向,师范大学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10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开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能够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整体上而言是较为掉队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进展,虽大有后发先至之势,可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切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专门大进展,可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此刻挂靠河北大学;还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此刻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形,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进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份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份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许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散布。

1.北京大学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连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古代史专业热门院校:南开大学

中国古代史专业热门院校:南开大学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中国古代史专业热门院校:南开大学[摘要]凯程考研为大家整理分享了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热门报考院校,欢迎各位历史学考生参考关注!预祝各位同学考研成功!加油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下辖20个专业,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涉及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含:拜占庭学)、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四个研究方向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举足轻重,学术带头人王敦书先生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的理事长,史届泰斗雷海宗(解放前在清华大学与陈寅恪等大师齐名)的关门弟子,国内罗马史的权威。

拜占庭学在国内首屈一指,学术带头人陈志强先生(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博士),是国际拜占庭学会中国首席代表,成为中国冲击这一世界显学的支柱。

另外改方向组建了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汇集了国内相当丰富的有关拜占庭的英文、希腊文等外文研究资料和检索系统,为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全安教授主要指导阿拉伯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逐渐转向中东地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伊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研究。

请广大考研同学密切关注凯程教育论坛,及时了解2015年考研复试国家线的相关信息。

2015年考研复试线公布之前,考生可参考历年考研分数线,做好考研准备工作。

凯程老师通过综合考研辅导名师、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专业导师,及往届高分学员、职业经理人的意见,为有意向报考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专业的考研论坛的数学经验分享。

下面凯程老师为同学们分析一下凯程王老师就很推崇这种方法我当时候是问的凯程老师,他们给我详细解答了XXX专业的情况,觉得比较靠谱,就报名了他们的全程班(半年班,集训营),确实受益很大,自己在哪里琢磨,进度是在是太慢了.。

中国史考研排行榜

中国史考研排行榜

中国史考研排行榜
根据中国历史考研的排名情况,以下为一些常见的中国史考研排行榜:
1.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之一,该所的中国史研究方向在考研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

2.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学院之一,该学院的中国史研究方向在考研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3. 清华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历史系也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研究学院,该系的中国史研究方向在考研领域也有较高的声誉。

4.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是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学院之一,该系的中国史研究方向在考研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5.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该系的中国史研究方向在考研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考研排行榜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年份、研究方向和评判标准等因素有所变化,此处列举的仅为一些常见的历史学研究机构和学院,具体排行情况请参考相关的权威机构发布的考研指南或调研报告。

考研历史学专业名校推荐

考研历史学专业名校推荐

考研历史学专业名校推荐在中国,考研是许多大学生为了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历史学作为一门广受欢迎的专业,吸引了很多学子的关注。

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历史学专业名校开始成为考生们追逐的目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所在历史学专业方面具有很高声誉的名校,供有志于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同学参考。

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位于北京,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历史学领域最为知名的学府之一。

该校的历史学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师资力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历史学科之一,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声誉。

学校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基地和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研究的机会。

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历史学专业的声誉也是非常卓越的。

清华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拥有一流的学术团队和丰富的研究资源,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历史学专业人才。

该校历史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扬实事求是、批判求真的学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

三、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其历史学专业也是国内最为知名的之一。

该校的历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作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环境。

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学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项目和实践机会。

四、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作为江苏省内历史学科的主要研究机构,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开设了多个学科方向供学生选择,课程设置合理且内容丰富。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提供了很多机会与国内外知名历史学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五、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华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之一。

学校除了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特长。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发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包伟民学术专长在于宋代社会经济史。

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硕士期间师从徐规先生,后北上北京大学,投入邓广铭先生门下攻读宋史获博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发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第 1 页共14 页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 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包伟民学术专长在于宋代社会经济史。

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硕士期间师从徐规先生,后北上北京大学,投入邓广铭先生门下攻读宋史获博士学位。

李全德,师从邓小南,宋史方向的硕导,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史;皮庆生应该有带硕士(存疑),研究方向为宋代民间信仰、礼制和文献学。

第 2 页共14 页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游彪。

游彪是河北大学的硕士,师从漆侠先生;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师从王曾瑜先生。

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日本宋史学者近藤一成先生。

北师大研究宋史的还有罗炳良、汝企和等人。

罗炳良是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的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汝企和是历史文献专业的导师。

4.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华瑞,现任宋史学会副会长。

李华瑞是河北大学漆侠先生的博士。

学术专长为宋代社会经济史与西夏史。

5.南开大学 厦门大学的宋史导师刁培俊今秋将调入南开,明年(2013年)不知是否招宋史的硕士生。

刁培俊是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的硕士,漆侠先生的关门弟子;南开大学的元史博士,师从李治安、邓小南。

第 3 页共14 页 6.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当今国内宋史研究的重镇,中国宋史研究会的秘书处自1992年一直挂靠于此(此前秘书处一直挂靠上海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由漆侠先生一手创立,该中心是国内宋史研究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当今国内宋史研究的主要学者相当部分出自此中心。

宋史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宋代经济史、宋代政法史、辽夏金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

该中心现在招宋史研究生的导师有姜锡东(中心主任、宋史研究会秘书长)、郭东旭(中心原副主任,已退休)、刘秋根、汪圣铎、王菱菱(中心副主任)、闫孟祥(硕导)、肖爱民(辽金元史方向,硕导)。

研究中心的王善军、王晓薇、贾文龙、丁建军不清楚是否招硕士,存疑。

宋史研究中心主办有《宋史研究通讯》(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刊,半年一期)、《宋史研究论丛》(每年一辑,现任主编为姜锡东教授)、《宋史研究丛书》。

7.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的宋史研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河南大学老一辈的宋史研究者有王云海、姚瀛艇、周宝珠等。

河大有宋代研究所,所长程民生教授。

河南大学宋史导师有程民生、苗书梅、贾玉英、张德宗、陈景良(中国法制史,偏重于唐宋法制)、刘坤太(硕导)、第 4 页共14 页张明华(硕导)、马玉臣(硕导)、孔学(硕导)、郑传斌(硕导)。

河大出版过《宋代研究丛书》两批。

其中程民生、苗书梅、贾玉英、马玉臣四人均是漆侠先生的博士。

8.郑州大学 郑大的宋史导师有安国楼,他是浙江大学徐规先生的博士。

9.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王育济(宋元明清文化史方向)、范学辉(主要研究秦汉史和宋史,不知道他是哪个方向的导师)、张熙惟(宋元明清文化史方向)、葛焕礼(学术专长是唐宋学术思想史、《春秋》学学术史)。

除王育济是博导外,上述其他导师均是硕导。

10.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宋史研究由张家驹先生和程应鏐先生开创。

张家驹先生提出著名的中国社会重心南移说。

上海师范大学的宋史前辈学者还有朱瑞熙,已退休。

上海师大招生宋史研究生的单位有历史系和古籍所。

历史系宋史导师有黄纯艳,他是云南大学李埏先生的博士弟子。

古籍所的宋史导师有虞云国(师从程应鏐先生,现任宋史研究会理第 5 页共14 页事)、戴建国(古籍所所长、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汤勤福、程郁(硕导)。

戴建国先生主要研究宋史和中国法律史,他同时是法律史专业(属于法学类)的导师,貌似也是民俗学专业(属于法学类)的导师。

上海师大的范荧也治宋史,她是专门史和民俗学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民间信仰史。

11.华东师范大学 裴汝诚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宋史研究的前辈学者,主要研究宋代历史文献,已退休。

华东师大现在的宋史主要做历史文献方面的研究(在历史文献学招生,没在中国古代史招生),导师都来自古籍所,有顾宏义(硕导)、戴扬本、严文儒(已退休)、李伟国(兼职教授,硕导)。

12.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宋史导师有历史系的余蔚,硕导。

余蔚是复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博士,师从周振鹤教授,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史。

1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宋史研究由张荫麟、陈乐素两位先生开创,继其后的徐规先生等人发展壮大了浙大的宋史研究。

今天浙大的宋史导师有古籍所的祖慧、方建新,历史系的吴铮强(硕导),经济学院的周生春等。

第 6 页共14 页历史系的宋史导师杨渭生、梁太济、何忠礼,古籍所的龚延明皆已退休。

浙大的宋学研究中心中心下设“文化史”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宋学”为专业学科招收硕士、博士与博士后,培养宋学研究人才。

14.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宋史导师是李昌宪,已退休。

15.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的徐东升,不知是硕导还是博导,学术专长唐宋经济史,他应该是在专门史的中国古代经济史方向招生。

刁培俊也是厦大研究宋史的学者,今秋将调入南开大学。

16.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的宋史学科由陈乐素先生创建,他是中国宋史学会的创会副会长。

陈乐素先生是陈垣先生的长子,家学渊源,其研究和学术成就集中于宋代文献(陈乐素先生的长子陈智超也主要研究宋代文献)。

陈乐素先生创立了暨大的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古籍所),其弟子张其凡曾任所长。

古籍所的张其凡,是宋史研究会的副会长、岭南宋史研究会的发起者(研究会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主要研究宋代政第7 页共14 页治史和宋代文献。

他在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历史文献学唐宋历史文献方向招生(历史文献只招硕士生)。

暨南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导师郭声波也研究宋史。

17.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宋史导师有曹家齐、易素梅。

曹家齐,博导,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的博士,师从徐规先生,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岭南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宋代交通史、政治史等。

易素梅,硕导,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游学美国,拜入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的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教授门下攻读中古史,获博士学位。

易素梅主要研究唐宋妇女史,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应该是宋史方向的)。

18.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早期的宋史研究者是关履权,其硕士弟子王棣(貌似又是徐规先生的硕士)如今是该校的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导师,主要研究宋代经济史。

19.武汉大学第8 页共14 页 武汉大学的宋史研究由李涵教授开创,她主要研究辽宋金元史,其丈夫是历史地理学学者石泉教授。

李涵指导的硕士杨果,后投入石泉门下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

杨果是今日武汉大学的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导师。

20.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的宋史研究者早期有王瑞明,其弟子张全明主要研究宋史和历史地理,现在是华师的中国古代史宋史导师,也是历史地理学的导师。

21.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研究所招收专门史的研究生,其中研究宋史的学者罗家祥,招收国学、中国政治文化史这两个方向的研究生;雷家宏,在中国民俗文化史、历史文化与旅游这两个方向招生。

22.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的宋史导师是葛金芳,已退休,硕士期间师从兰大的赵俪生先生。

第9 页共14 页 23.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大有李裕民先生研究宋史,已退休。

李裕民先生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师从徐规先生,毕业后旋即考入北京大学师从邓广铭先生攻读硕士学位。

李裕民先生是邓广铭、陈乐素等人之后第二代有影响有成就的学者。

同城的西北大学陈峰教授在陕西师大招收宋史博士。

24.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陈峰(文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宋代军事史,是漆侠先生的弟子。

现在应该是宋史研究会的副会长。

25.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的李蔚先生从事宋史和西夏史的研究,已退休。

现在兰州大学的中国古代史宋史导师是铁爱花,硕导,博士期间师从武大的杨果教授。

铁爱花目前关注唐宋性别史、旅行史与社会生活史。

26.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大早期治宋史的学者有陈守忠、李清凌等人。

现在西北师大的宋史导师是何玉红,硕导,主要研究宋史及西北史。

硕士期间第10 页共14 页师从西北师大的李清凌教授,后拜入四川大学刘复生教授门下攻读宋史博士。

27.四川大学 川大早期研究宋史的学者有蒙文通先生和吴天墀先生。

吴天墀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刘复生、蔡崇榜,现在皆为川大的宋史博导。

川大的宋史导师还有粟品孝(硕导,胡昭曦的博士)、韦兵(硕导,刘复生的博士)。

川大的胡昭曦先生主要研究晚宋史、宋蒙(元)关系史,已退休。

李勇先,历史地理学专业的硕导(之前是古代史宋史方向的硕导),研究偏向于宋代,他是黄永年的硕士、徐规的博士。

28.四川师范大学 张邦炜先生,是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宋史的前辈学者,已退休。

现在四川师大的宋史导师均是硕导,有魏华仙,首都师大李华瑞的博士,在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经济史方向招生;王化雨,北大邓小南的博士,今年(2012年)开始在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政治史方向招生;成荫,今年刚博士毕业,川大刘复生的博士,不清楚他今年是否要带研究生,从事宋代社会生活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