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
幼儿培养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
幼儿培养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语言的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因此,通过有效的幼儿培养能够同时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
一、早期的语言发展在幼儿的早期语言发展中,他们通常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感官刺激来产生语言的意愿和表达。
例如,他们通过触摸、咀嚼、握住物品等方式来感知和了解物体的特性,进而形成对物体的命名。
同时,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环境也会对他们的语言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熟悉的家庭语言、亲密的语言交流以及对于幼儿发音的正确引导,都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是一对相互依赖的关系。
幼儿在语言发展的同时,也在认知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幼儿能够认知并理解事物的属性、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看法,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三、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1. 创设有益的语言环境:给予幼儿充分的语言刺激和机会,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如绘本、故事会等,以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词汇量。
2. 赋予幼儿有效的语言引导:幼儿在语言发展的初期,父母和教师应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型,帮助幼儿正确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引导他们逐渐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规则。
3. 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4. 开展语言游戏和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在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类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理
人类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理一、人类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理概述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认知和沟通工具,其习得过程涉及多个认知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
从婴儿时期的语言感知到成年后的语言运用,人类大脑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适应,逐步掌握了语言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人类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理,分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
1.1 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主要是指从出生到儿童早期这一时期。
在这一阶段,婴儿通过听觉感知语言,逐步发展出对语言音素的识别能力。
大脑的听觉皮层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处理和分析语言的声学特征,帮助婴儿识别不同的语音单位。
1.2 语言习得的中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进入语言习得的中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不仅能够识别语言的音素,还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大脑的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布洛卡区主要负责语言的产生和表达,而韦尼克区则主要负责语言的理解和接收。
1.3 语言习得的晚期阶段进入晚期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使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进行交流。
在这一阶段,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开始更多地参与语言的处理,负责语言的计划、组织和执行。
此外,大脑的颞叶和顶叶也在语言习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帮助处理语言的语义和句法信息。
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制语言习得的认知神经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和神经网络。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认知神经机制,它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音素识别与处理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位单位,音素识别是语言习得的基础。
大脑的听觉皮层通过处理语言的声学特征,帮助个体识别不同的音素。
此外,大脑的颞上沟也在音素识别中发挥着辅助作用,负责处理语言的音调和其他声学特征。
2.2 词汇习得与记忆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的海马体和相关的记忆网络在词汇习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词汇的编码、存储和检索。
语言学语言习得与语言变化的机制
语言学语言习得与语言变化的机制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代表了特定文化,也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方式和认知的机制。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中涉及到语言的习得和语言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语言习得和语言变化的机制。
一、语言习得的机制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日常交流和社会环境中自然获取母语的过程。
语言习得的机制与人类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在婴儿期,儿童会通过语音辨别的能力,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到特定的语言声音,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音系统。
同时,儿童具备了语法习得的潜能,他们能够从他们听到的语言中推测出语言的规则,并逐渐掌握语法结构。
此外,语义习得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儿童会通过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的语言信息,理解和运用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语言习得的成功与个体所处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儿童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语言丰富的家庭会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和交流机会,促进儿童的语言习得。
其次,婴儿和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语言发展产生影响。
在托儿所和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儿童会通过与同伴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
此外,个体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
三、语言变化的机制语言变化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演变的过程。
语言变化的机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一种解释是社会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变化和演化。
例如,语言的扩散和非正式交流往往会导致语言的一些变化,比如方言的演变和新词的产生。
另一种解释是语音感知机制,该机制认为语言的声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导致语言发音的变化。
此外,语法演变和词汇扩充也是语言变化的机制之一。
四、语言变化的影响因素语言变化的速度和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变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社会群体的选择和媒体的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语言的变化。
其次,地理因素也会对语言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及其认知基础的学科,它通过对人类语言能力的探究,旨在揭示语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基本假设,分别是言语认知、普遍语法和认知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这三个基本假设进行详细论述和探讨。
一、言语认知言语认知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它强调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人们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并且通过语言来组织和处理自己的思维。
言语认知假设认为,语言和思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解语言的过程也涉及到了注意、记忆、推理等认知过程。
在言语认知的研究中,语言的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现象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言语认知的观点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一套固有的语言结构和规则,这就是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假设认为,语言的规律和结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大脑中的一个内在系统。
普遍语法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结构的普遍性和语法的内在规则。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可以找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普遍语法的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习得和语言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并且对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认知语言习得认知语言习得是指人类通过认知过程来习得语言的能力和知识。
人类在早期儿童发展阶段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认知过程来习得语言。
在认知语言习得的研究中,重点关注语言习得的机制、过程和影响因素。
语言习得的机制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习得。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归纳和推理等认知活动来获取语言的能力。
此外,语言习得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和认知发展阶段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语言习得
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语言习得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在发展心理学中备受关注。
儿童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为流利的语言用户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和交流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理解和掌握儿童语言习得对于了解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在早期,婴幼儿通过听觉和运动经验来感知和理解语言。
他们开始注意到语音的差异以及语言的节奏和重复模式。
在此阶段,儿童还没有开始发出自己的语音,但他们已经开始认知和理解语言。
随着儿童的发育,他们逐渐开始使用单词。
一般在1岁左右,儿童开始试图模仿他们听到的语言。
通过观察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儿童学会将具体的事物与特定的单词相关联。
这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逐渐开始使用简单的语法结构,构建出更为复杂的句子。
他们开始学习和运用语言规则,包括词汇的形态、词序和语法规则等等。
这个阶段表明着儿童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并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
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和社会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环境的丰富性和质量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儿童在早期没有暴露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他可能会在语言习得上遇到挑战。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的互动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还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在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儿童语言习得还受到认知发展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例如,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的不同阶段会对语言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语言的认知和运用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促进儿童语言习得。
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表明,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对于帮助儿童充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交流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任何语言学理论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Tay - lo : 2002 : 4 ) : l )语言知识是什么?2 )语言是怎样习得的?3 )语言是怎样使用的?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就理论发展过程而言,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在生成语言学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背景下,批判性地发展起来的。
本文讨论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同时以生成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作为参照。
2 .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产生的理论背景与理论基础目前,关于语言习得的本质问题的各种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种理论途径之间(Tomasello & Abbo 卜Smith 2002 ) :生成语言学的天赋论,认知功能学派的使用基础论(学得论)。
前者以成人语法为出发点,后者以儿童语言自身为出发点,是在对生成语言学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二者的对立是必然的。
2 . 1 理论背景:生成语言学关于以上三个问题的基本观点生成语言学认为:l )自然语言由一组统一的抽象的代数性规则组成,这些规则本身没有意义,各组成成分的意义对这些规则也没有什么影响,它是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即普遍语法;2 )词库包含有意义的语言成分,充当规则的变体。
语言能力指本族语中理想的说话者的理想的知识。
这一天赋的语言能力假说具有三层意义:l )儿童语言习得速度快且不费劲,因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有完备的语言能力,他们要学的是怎样把语言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2 )语言输入只起间接作用(诱发天赋的句法结构或设定参数); 3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语言都有创造性,因为它由抽象的语法生成。
为此,生成语法学家提出了“连续性假说”,认为儿童并不需要或根本不需要学习语言的抽象结构,因为它们作为天赋的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已经存在于语言器官中,即人类长有一个普遍语法。
Pinker ( 1984 : 7 )指出,如果没有截然相反的证据,儿童的语法规则应该来自与成人的语法规则相同的基本规则类型,而且应该由同一类的基本符号构成。
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
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标题: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引言概述: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个体的综合发展。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通过认知的提升,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反之亦然。
因此,深入了解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一、认知发展对语言发展的影响1.1 认知能力提升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语言信息,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儿童通过学习认知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
1.2 认知发展促进语言习得的速度研究表明,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加快儿童学习语言的速度。
当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更容易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则,从而更快地掌握语言技能。
1.3 认知发展对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的影响认知发展与词汇量和语法掌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语言发展对认知发展的影响2.1 语言能力提升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是认知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认知信息。
因此,语言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2.2 语言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儿童可以更清晰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3 语言发展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语言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儿童可以更快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关系3.1 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3.2 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对儿童综合发展至关重要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儿童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早期语言习得中儿向语的分析
儿童早期语言习得中儿向语的分析当今社会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小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孩子可以轻易掌握英语,这让有些家长想到为孩子创建一个英语环境,但他们的英语水平让他们望而却步。
本文力图为他们提供一些启示。
1 语言习得关键期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涉及社会、心理、认知、交际等方面。
而正常的儿童在几年时间内就可以学会母语,这引起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语言习得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接触到语言对习得尤为重要,有人称之为语言习得关键期。
语言习得关键期自1967年Lenneberg在《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中提出并认为停止于青春期以来,各国研究者都在努力探索。
其中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Werker课题组1989年在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儿童普遍主意分辨能力的测定为最突出。
这项研究测定出儿童的普遍语音分辨能力在12个月左右开始陡降,至三岁时已与成人相差无几。
这项研究将关键期年龄压到了几乎最低点,比较好地解决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问题。
2 非宏观语言习得理论简介语言习得的实现必须具备先天机制,同时也必须具备后天言语输入。
有限的言语输入可以产生无限的言语输出。
但这有限的言语输入应为多少却一直是个谜。
人们对于先天机制无能为力,但对于后天的言语输入却大有可为。
语言习得的实现必须具有语言习得者、语言、语言社群三个必要条件。
语言习得者和语言的概念自不必说,语言社群是指操同一种语言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语言社群可分为语言大社群和语言子社群。
子社群是处在语言大社群中的语言小社群。
当语言习得者所处之语言子社群所操之语言与该子社群所处之大社群所操之语言相同时,则其语言习得称之为宏观语言习得。
当语言习得者所处之语言子社群所操之语言与该子社群所处之大社群所操之语言不同时,则其语言习得称之为非宏观语言习得。
由定义可以推导出,当语言子社群的语言与其所处之大社群的语言的差趋向于零时,非宏观语言习得变为宏观语言习得。
认知与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的不同解释
认知与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的不同解释认知与语言习得密不可分。
认知制约语言,语言反映认知。
语言能力是人们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母语习得的最大区别是,二语习的是建立在已经掌握了的母语系统的基础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被看作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功能有关,把语言习得纳入人的基本认知能力的范畴。
作为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学习从一开始就受到认知的合理性制约。
语言具有符号性,语言符号既能反映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与关系,又能反映主观世界的各种意念与思想。
二语习得研究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语言输人与输出研究,习得者内部与外部因素研究和中介语系统研究。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这3个部分更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认知语言学主要集中于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来描述英语,汉语等具体的语言习得。
最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其研究成果不断的被应用于二语习得中来。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基本观点主要是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两方面进行讨论。
主要为:习得语言就像其他复杂的认知活动一样,从具体的食物中提炼出抽象结构或图式。
二语习得与其他知识一样,是通过经验学会的。
学习者从输入中接触到众多的形符,通过加工后作为类符储存起来。
而后通过归纳概括出高层次的类符。
在此过程中有两类因素至关重要,主观因素是学习者的动机和注意,客观因素是语言的频率。
因此二语习得应重视在具体语境的具体用法。
儿童习得常规结构和非常规结构的方式相同,都是通过一般的学习机制获得的。
儿童的语言发展依赖于人类共有的认知和社会过程,主要包括意图识别和文化学习,类比于结构映衬,结构合并。
二语习得也是如此。
二语习得本质上是与母语习得相同的,他们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频率,提示与结果关系的关联度,多个提示之间的竞争,凸显度,但除此之外,二语习得还受到母语知识的遮蔽和阻断等因素的影响。
二语习得要充分利用语言的动因着重从相似性和语言意识方面强调,要认识到语言的动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大脑发育和语言习得之间的联系
大脑发育和语言习得之间的联系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大脑发育和语言习得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
大脑的发育对于语言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言的习得又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发育。
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一直延续到成人年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脑的发育和语言习得的时间线。
大脑的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胎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
与此同时,儿童在最初几年内就开始了语言的习得,并在整个童年阶段不断发展和提升语言能力。
大脑的发育与语言习得之间最显著的联系是在语言区域的发展上。
大脑的左侧额叶和颞叶被认为是语言的主要处理区域,这里负责处理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语言要素。
这些语言区域的发育程度往往决定了个体的语言水平和能力。
在婴儿时期,大脑的语言区域需要通过刺激和经验来发育和成熟。
婴儿在与父母和其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接受到了丰富的语言刺激,这些刺激对于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在这个关键时期,婴儿大脑的可塑性非常高,它们可以更容易地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从而加强语言区域的功能和能力。
大脑的发育还与儿童的语言习得速度和能力密切相关。
在儿童早期,大脑的发育与语言习得的速度是高度一致的。
这意味着大脑的发育水平越高,儿童习得语言的速度就越快。
相反,如果大脑的发育出现了延迟或异常,儿童的语言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语言习得本身也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通过学习和使用语言,儿童可以不断练习和发展大脑的语言处理区域。
这些练习使得大脑的神经连接更加稳定和强化,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事实上,大脑的发育和运动、认知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也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大脑的发育和语言习得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作用的。
这意味着大脑的发育影响语言习得,同时语言习得也影响大脑的发育。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共同影响。
总结起来,大脑的发育和语言习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大脑的发育决定了语言区域的发展和功能,而语言习得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习得和语言处理的学科,它试图解释和理解人们在习得和使用语言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习得被视为一种认知过程,是通过个体对语言输入进行感知、解析、分类和组织,从而建立语言符号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言习得的观点,并分析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
首先,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
这意味着语言习得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语言输入,而是通过主观的认知活动来解析和理解语言。
个体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不断构建和调整语言的认知结构,将语言符号与具体的概念和经验相联系。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个体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处理语言。
其次,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
这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推理等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个体在语言习得中往往通过意识的注意力来参与语言输入的处理和理解,从而形成对语言的认知结构。
记忆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个体通过将语言输入进行记忆和归类,形成对语言结构和规则的概念。
思维和推理则帮助个体在语言习得中进行逻辑推断和语法解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此外,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语言习得的过程。
其中,语言习得的本质问题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将输入的语言形式映射到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的。
个体在习得语言时,通过不断地从输入中提取语言形式,对其进行分类和概念化,并构建起语言符号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个体就能够理解和使用语言。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语言的视觉表征模型。
该模型认为,语言的习得和处理不仅仅依赖于听觉输入,还受到视觉输入的影响。
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和情境来建立对语言的认知结构。
通过视觉输入,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支持认知语言学的观点。
例如,研究发现,语言输入的频率和重复对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述评(1)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05期(总第185期)No.05,2010Serial No.185收稿日期:2009-12-15;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0-3-10*本文系国家“211工程”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讯作者:匡芳涛,E-mail :ftkuang@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受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儿童从一出生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学习着本民族的语言,在入学前就掌握了复杂的语言系统。
儿童为何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复杂的语法规则、发音规则和庞大的词汇量,这引发了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有多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语言习得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研究儿童语言习得作为理解语言本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假说、语言习得过程、语言习得途径和语言习得关键期四个方面来论述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一、儿童语言习得四假说(一)刺激—反应论上世纪初,以刺激—反应模式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而不是主观能体验的知觉或意识。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作为人的整个机体行为的一部分,同人的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并可以经过强化、训练或模仿等方式而逐渐形成。
行为主义学派的语言学习理论在斯金纳(B. F.Skinner )1957年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 )一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他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过程,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习得语言的,儿童习得语言主要经由模仿—增强—重复—形成四个阶段。
儿童先是对周围的言语刺激进行模仿,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模仿作出反应,如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来强化儿童对语言的模仿。
经过不断地模仿和反复强化,儿童慢慢形成了一种言语习惯,从而习得言语能力。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1. 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产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产物,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人们通过认知能力来理解和表达语言,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反映了人类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2.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对世界的描述和理解有着不同的方式,这反映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3. 语言的习得与认知发展相关,认知语言学研究了语言的习得过程,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的。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展现出对语言规则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这反映了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4. 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依赖于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依赖于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推理和概念形成等。
人们在理解和表达语言时会运用各种认知策略和技能,这决定了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强调了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
通过研究认知语言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特点,这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认知语言学前语言启蒙课程幼儿园认知语言教育教案
幼儿园认知语言学前语言启蒙课程教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社交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3. 激发学生对阅读、讲故事等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兴趣。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词汇教学:通过图片和实物教学,教授常见的日常生活词汇,如食物、动物、颜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语音教学:重点教学中文拼音,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音组合规律。
3. 故事讲解:选择适合幼儿园学生的有趣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4. 歌曲活动:学唱简单有趣的中文儿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游戏式教学: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如幻灯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
3.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语言学习的互动性。
4. 师生互动:教师应多和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表达意见,及时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提高语言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平时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进行日常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语言作业,如跟读、朗读、句子拼接等,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定期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第五部分:教学环境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语言学习充满热情。
2. 规范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如多媒体教室、教学实物等,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 精心设计课堂布置,注重色彩搭配和环境整洁,让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联想。
第六部分:教学辅助1. 注重家庭教育,积极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语言启蒙。
语言学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与语言习得语言是人类交流与表达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学作为对于语言的研究和探索,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学科。
与此同时,语言习得则关注于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过程。
本文将从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探讨语言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
1. 语言学的定义和分类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对语言的科学研究,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其中,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和发音规律,语义学探讨语言的意义和词义的相关性,语法学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而语用学则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
2. 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通过接触和使用语言逐渐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习得过程受到个体年龄、认知能力、环境暴露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习得的阶段,可以将语言习得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的语言习得。
3. 儿童期语言习得的特点和重要性在语言习得中,儿童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儿童在接触语言的早期,可以通过模仿和重复的方式学习和习得语言,他们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音感知的能力。
同时,儿童期的语言习得也可以对个体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第二语言习得的挑战和方法除了儿童期的母语习得,许多人在成年后需要学习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母语习得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可能面临着面临着认知机制的限制和习得资源的不足等挑战。
然而,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成年人也可以较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5. 语言习得的意义和应用语言习得不仅仅是个体能够有效交流和表达的基础,也是促进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习得不同的语言,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
语言学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到语法,从词义到语用,进一步完善我们对语言的认识。
而语言习得研究则帮助我们探索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习得的影响因素,为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探究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探究【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认知一、前言語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学好语言就应该具有相应的语言认知能力,只有认知能力的完备才能够让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而语言习得所牵扯的内容也是广泛的不仅与人的心理发展有关,还与人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二语习得则是除了第一语言之外的第二语言的学习,在认知语言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是从认知心理学方向对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的。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化产生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转换——生成愈发的过程。
在认知语言学中,将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纳入到了认识的范围之中,也就是说人学习语言其实是对语言产生认知的过程。
想要对语言产生认知就需要拥有对语言进行归纳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对语言学习的规律进行深刻的认识,之后就能够凭借此运用语言,达到习得的目的。
(二)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是除了学习第一语言之外的第二种语言,第二语言想要达到习得的效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对语言产生认知的过程。
我国对于第二语言的重视度非常强,其中第二语言的基础知识被视为重中之重。
三、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一共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语言的输出与输入、习得者的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中介与系统,这三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一)语言的输入以及输出在进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通过对那些水平较高的语言进行就受,然后通过对这些语言的理解,就能够轻松的领悟到相应的语言知识。
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不仅能够习得语言还能够将习得者将自己学习的领悟进行输出,这样就能够对语言的习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一开始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并不能保证语言习得能够往积极的一面发展,有时候会有争议发生,因此在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应该注重调整,利用互动协商来加强语言之间的交流。
(二)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二语习得是由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共同构成的,其中内部因素有认知风格,学习动机等,而外部因素则是教学方法以及各种外界环境。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言语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言语,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进一步理解世界。
在认知理论中,言语的发展与儿童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章将详细探讨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认知理论。
一、儿童言语的起源和发展1.1 儿童语言习得的阶段儿童语言习得分为预言期、单词期、句子期和成人期四个阶段。
在预言期,儿童开始发出来自于他们的语音口腔活动,但这些声音不具备特定的意义。
单词期是指儿童开始通过听到周围人使用的特定词语,从而学习将声音和特定对象联系起来。
句子期是儿童开始组织词汇形成更复杂的语句来进行交流。
成人期则是指儿童能够以成人的方式有效地进行沟通。
1.2 儿童语言习得的文化差异儿童语言习得不仅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接受到的语言刺激和教育方式存在差异,这将对其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在研究儿童语言习得时,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儿童言语的认知发展2.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传感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三个阶段。
在传感期,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开始感知和注意到语言的存在。
在前运算期,儿童逐渐理解并运用语言,但其思维仍然受限于具体的观察和经验。
在具体运算期,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语言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和激励,而言语作为社会文化工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果茨基强调了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对于言语和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言语交流,儿童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观点,进而促进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言语对儿童认知的影响3.1 语言对思维的引导作用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普遍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儿童的思维发展。
论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对早期语言教育的启示
论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对早期语言教育的启示引言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的状况体现了儿童早期思维发展和语言交际能力,并将影响儿童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
因此,研究此问题,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儿童习得语言的本质,也有利于为儿童语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的重要理论目前,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大流派:先天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知相互作用论。
(一)先天决定论先天决定论,其代表观点有转换生成语言学学派创始人乔姆斯(n.chomsky)的“天赋主义论”和勒纳伯格(e.h.lenneberg)的自然成熟说。
乔氏提出的“天赋主义论”主要由他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发展而来,该理论基于观察到的这样一种事实: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受习惯的支配,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儿童这种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的能力就是语言的创造性。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行为和语言习得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儿童正是通过这种内部的机制来习得语言的。
lad是人类大脑结构中固有的,这种机制使得一切正常儿童只要稍许接触语言材料,就能在短短几年之内习得母语。
勒纳伯格(e.h.lenneberg)以生物和神经生理学作为理论提出了自然成熟说,他认为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语言是人类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当大脑机能成熟到一种语言准备状态时,只要受到适当外在条件的激活就能使潜在的语言结构状态转变成现实的语言结构,语言能力就会显现出来。
(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提出者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习得的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f.allport)提出了语言模仿说,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儿童的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新行为主义者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用操作条件反射解释语言习得,他强调环境因素,即当儿童习得语言时,当场受到的刺激和强化过程对语言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的声音 , 即音位产出 。雅克布逊对儿童语音的习 姨、 叔叔 , 具体名词如牛奶 、 车、 球, 动词跑 、 走等均是
得 规 律提 出假 设 : 人类 语音 中普 遍存 在 的共 有 的语 音 与儿 童 日常 生 活 接 触 最 密 切 的 词 语 。如 果 把 客 观 外 先 习得 , 母 语 中特 有 的语 音后 习 得 。如 , 无 论 儿 童 的 界环境看作是背景的话 , 那么这些词都是能刺激儿童
己 的感 官 不断 地与 客 观环境 相 互 作用 , 观察 和认 识 周 围的客 观世 界 。研 究表 明 , 儿 童能 在 1岁前 逐 渐 地 完
( 二) 原 型 范畴理 论 与儿 童早期 词 汇 习得
儿 童从 1岁左 右 的单 词 阶段 开 始 , 词 汇 量 不 断增
善 自己的 声 音 、 语音听辨能力 , 如 儿 童 可 以辨别 出 父 加 , 3岁 左 右发展 速度 最快 。国 内外 大量 的研 究表 明 , 母的声音 , 主动 地 寻 找 声 源 , 且 能 分 辨 出不 同感 情 色 儿童最先 习得 的词语是名词 , 其次是动词 , 都是 比较 彩 和不 同音 调 的 声 音 。儿 童 在 此 阶段 发 展 的语 音 感 具体 的、 接触较多的实词 , 抽象 的形容词次之 , 其他 的 知 能力 为儿 童语 音 的产 出 打下 了基 础 。 而后 , 儿 童 又 虚词则习得较晚 。并且在使 用已习得 的词语 时经 常 通过 视 觉 、 听 觉 认 知来 自客 观世 界 的语 音 输 入 , 通 过 会 出现词 义 扩 大 或 缩 小 的现 象 。认 知 语 言学 对 此 的 观察 并 结合 自己发音 器 官 的参 与体 验 , 逐渐地发出 自 解释 是 : 儿 童 最先 掌握 的人 称称 呼词 如爸 爸 、 妈妈 、 阿
孟繁旭 , 佟 晓辉
( 1 . 安徽科技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安徽 凤阳 2 3 3 1 0 0 ;2 . 沈 阳药科大学 外语部 , 辽宁 沈阳 1 1 0 0 1 6 )
[ 摘
要 ]认知语 言学在 强调认知的 同时坚持从体验性认 知的角度来解释语 言, 认为语言的意 义不能 限于语 言 内部 , 而
那些简单 的、 涉及发音器官少 的音位 , 而这些音位往
儿童从出生 时的第 一声啼哭 就开始 了他们 的语 往 在 发音 时有 明显 的嘴 型变 化 , 儿 童利 用 自己 的感 官 言习得过程 , 但儿童在 1 岁 以前发 出的声音 中, 有些 在与外界客观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先习得“ 看 没有特定 的意义 , 有些虽 然与个 人 的要 求或情 绪有 得见” 且“ 易模仿” 的音位 , 在体验发音 的过程 中随着 关, 但这种联系是含糊 的、 宽泛的, 这些音都不能成为 语 音 感 知 能力 的发 展 , 逐 渐 习得 复 杂 的音 位 , 并 纠 正 严 格 意义 上 的 语 音 ¨ J 。 但 这 个 时期 的 儿 童 能 通 过 自 自己错 误 的非成 人化 的类 型 _ 3 l / / 则 最后 习得 。这 就 是 为 什 么 说汉 语 的儿 童 总 是
儿童 如何 在 出生 后 短 短 的几 年 内 就成 功 地 习 得 先会 说 “ 爷爷” 而 后才 会 说 “ 姥姥” 和“ 姥爷” , 即使 姥 语言 , 这是 几 个 世 纪 以来 人 们 一 直 反 复 追 问 的 问题 , 姥、 姥爷每天都在身边看护。且儿童在语音产出的过 d / 替 换 清辅 也是学者们不断解释和讨论 的问题。语 言观影 响着 程 中还会 不 断 出现音 位替 换 。如 浊 辅 音/ 方 法论 , 不 同的儿童 语 言 习得 理论 对 儿 童语 言 习得 过 音/ k / 或是省 略 词首或 是 词尾 的辅 音 , 如, 说 英 语 的儿 程 中的不 同层 面和语 言 特征 有 着 不 同 的解 释 , 同时也 童在早期会出现把 s t a r [ s t a : ( r ) ] 读成 [ d a : ] , l i g h t 读 极 大地影 响着 儿 童语 言 研 究 的 方 法 和 结 果 。本 文 将 成[ 1 a i ] 等多种错误产出类型 。 尝试 用认 知 语 言 学 中典 型 的认 知 方 式 和核 心 思 想 来 解 释儿 童早 期 的语音 、 词 汇和 句法 习得 。
应主要 来源于主体与客观外界环境 的相 互作用。认知 学派 与其他 学派相 比 能更好 地解释 儿童的语 言 习得 。本 文将 尝 试 用互动体验 、 原型 范畴理论 和识解等认知语 言学常用的认 知方式来解释儿童早期 的语音 、 词汇和 句法 习得。 [ 关键 词]认知语 言学 ; 儿童语 言习得 ; 互动体验 [ 中图分 类号]G 6 1 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3 ) 0 1 - 0 1 5 7 - O 2 [ 收稿 日期 ]2 0 1 2—1 0—2 5
二、 儿 童早 期语 言 习得 的认 知语 言学 解释
( 一) 互动体 验 与儿 童早 期语 音 习得
认知语 言 学 对 儿 童 早 期 的 语 音 习 得 做 出 如 下 解
释: 儿 童语音感知能力的发展先 于其语音的产出, 并
成为 儿童 语 音 产 出 的前 提 条 件 。儿 童 首 先 习 得 的是
第2 9卷 第 1期
Vo l | 2 9
No . 1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N AL OF L AN Z HOU I NS T I T UT E O F E DUC AT I ON
2 0 1 3年 1 月
J a n .2 0 1 3
认 知 语 言 学 与 儿 童 早 期 语 言 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