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_专题2_第3课__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_人民版必修1

从国内看: 历 史 意 义
……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 ……第一次完全胜利 捍卫了民族尊严……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世界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国民党 爱国官兵
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 ③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①工人罢工、募捐; 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
关内人民
行抗日宣传。(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 众运动)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组织抗日义勇军
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一二八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长城抗战——安德馨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
回顾近代日本侵华史实
• • • • • •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吞并琉球。 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强迫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1915年,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9年,利用巴黎和会攫取中国山东的权利。 1931年,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两者根本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民众。 2. 联系: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形成区别的根本原因: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胜利过程 (1)国府: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 ①1944春,局部反攻 ②1945.4-6,中共七大: (会议的时间、目的、内容、意义) ③1945.8.9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世界: 《波茨坦公告》;美国投掷原子弹; 苏联出兵东北歼灭关东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共48张PPT)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合作抗日序幕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核心)
东北抗联战士
杨靖宇(左)、周保中(中)、李兆麟(右)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 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 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Q2: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1)历史原因
(2)现实因素:地理位置;物产资源。
侵华日军的罪行
Q3:谈谈你所知道的日军侵华的罪行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 战争,战火遍及近 半个中国。给中国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工人:罢工、募捐
4)工商学各界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 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学生:一二九运动
5)国民政府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核心)
东北抗联战士
杨靖宇(左)、周保中(中)、李兆麟(右)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 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 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Q2: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1)历史原因
(2)现实因素:地理位置;物产资源。
侵华日军的罪行
Q3:谈谈你所知道的日军侵华的罪行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 战争,战火遍及近 半个中国。给中国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工人:罢工、募捐
4)工商学各界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 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学生:一二九运动
5)国民政府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人民版历史必修1全册课件:专题2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7年12月17日,从日军手中接受点心 和香烟,高兴得喊叫“日本军万岁”的 南京难民
9
1937年12月19日,日军士兵和可爱 的中国小孩在一起
10
日本军医治疗中国伤员
11
日本军官在给中国小朋友分发糖果
12
13
z.xx.k
14
15
16
17
18
z.xx.k
19
20
21
22
52
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 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 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 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英国《泰晤士报》当时发表社论称赞说:“中 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 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须知若 干中国军队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 持一日之阵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 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 有极大之影响。”
Z.x.x. K
——摘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秘密文件 ③中国内战的影响
5
(2)进程
6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7
(3)日军的暴行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 8
第三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1
近代日本侵华历史(20世纪30年代前)
1894—1895 发动甲午战争
1898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1901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 【课件17】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 【课件17】](https://img.taocdn.com/s3/m/24b63002581b6bd97f19ea6d.png)
历史不容忘却
(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
日本:颠倒历史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承受了中国从古代到现 在那么多的恩泽;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那样,带给 中国如此多的伤害与屈辱。 战争过去了那么久,可是他们不知悔改的嚣张姿态,依 旧在延伸…… (一)篡改历史教科书 (七)挑战东京大审判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
其他抗日力量
工商学 各界
①工人罢工、募捐; 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 队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 规模的群众运动)
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 蒙古抗日游击 少数民族 队
1、国内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工商学界 华侨 少数民族
2、1其他抗日力量
1、胜利原因:
2、胜利的历史意义:
历史的反思
结束语 我们可以淡忘历史的辉煌,但要深记历史 的耻辱;我们可以原谅忏悔的罪过,但不可放 过罪人的嚣张;我们可以忍受暂时的经济落后, 但不愿忍受任何一次国格和人格的丧失;我们 可以不断地更替流行歌曲榜,但坚守一支让我 们血液激荡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可以走 得现实一些,但决不忘记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 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记住自己的责任,我们 民族才有希望。
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 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 赶出察哈尔省。 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 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方针。 ④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 心)
1936. 12.12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60张PPT)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华列强侵华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结果和影响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英俄侵略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大举侵华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伟大的抗日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甲午海战台湾人民的反割台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1: 20世纪30年代,日 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 中国?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 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⑴根本原因: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 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 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 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 ⑵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 件 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 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 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39页《学习思考》
由中日国力、国情所决定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地少、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③日本发动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1: 20世纪30年代,日 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 中国?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 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⑴根本原因: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 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 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 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 ⑵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 件 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 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 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39页《学习思考》
由中日国力、国情所决定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地少、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③日本发动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伟大的抗日战争(共39张PPT)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国民党爱国 官兵
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长城抗战——爱德 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 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历史的转折
பைடு நூலகம்
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
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中正
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沉睡的中国因9·18而觉醒
东北抗日义勇军
9月18日,日军在行动
讨论:1931~1937年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影响
(①重(①日。1打3))本击原影大了因响举日:侵:本华在,东中北华民的族殖面民临统的治危,机揭空露前严了 ②日蒋本介吞石并对华日北本的侵阴略谋一味和妥企协图退灭让亡,中压国制的全国野 人心民。的抗日活动。 ③②中促国进共了产中党华的民号族召的、宣新传觉与醒领。导。 ③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推动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促使中国政局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 的转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归纳原因
1、蓄谋已久,既定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根本) 2、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需要,摆脱国内阶级矛
盾激化的需要。
3、国民党剿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日军侵华的罪行
㈠归纳1931——1945年日军侵华的罪行 罪行一:军事侵略长驱直入
伟大的抗日战争 PPT课件 课件13 人民版

9
18
日本侵华的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是 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 日本可乘之机。
1931.“ 九一八”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8.13“八一三事变” 1937.12.13占领南京 1938.10占广州、武汉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1937.7.7,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1937.8.①定13日因,八本素一侵)三略加事剧变,—中—日威矛胁盾已南成京为最主要矛盾(决 1937.8.②14全,国国民人民政抗府日发救表亡《运自动高卫涨抗,战迫声使明国书民政》府……
25天
▲如何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
①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②是各战场反法西斯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的; ③是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性质) 2.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 全胜利。(结果)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苏对日作战
1941年12月8日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13年11个月16天
•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高中历史 专题2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 人民版必修1

进犯,二十九军宋哲元等率部英勇抵抗; 进犯,二十九军宋哲元等率部英勇抵抗;国民党爱 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 国将领 冯玉祥 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 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军赶出了察哈尔省; 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军赶出了察哈尔省; 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 1935年 ;1936年12月 1936 一二·九运动 一二 九运动 年12月12 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序幕。 序幕。 合作抗日
问题思考 抗战中的两大战场是怎样的关系, 3.抗战中的两大战场是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存在有怎 样的意义? 样的意义? (1)联系 联系: 提示 (1)联系: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合作的有机 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存, 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总 目标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做 目标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 出了贡献,在战略防御阶段, 出了贡献,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 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 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敌后战场的迅 速发展,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速发展,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加速了抗 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2)意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意义: (2)意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互为依存 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在 抗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抗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 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分别开辟两大战 互相配合进行持久战, 场,互相配合进行持久战,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组织 保障。 保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3.抗日战争的结果: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如中国的民族解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4.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民族觉醒、国共合作等。
5.结合史料、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抗日战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史料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深入挖掘抗日战争的历史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变迁,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认识历史的发展脉络。
4.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共同探讨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2.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发展脉络。
2.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等。
3.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民族觉醒、国共合作等。
5.结合史料、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抗日战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史料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深入挖掘抗日战争的历史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变迁,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认识历史的发展脉络。
4.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共同探讨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2.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发展脉络。
2.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等。
3.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60张PPT)

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而中国国民政 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1933年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2、主要过程(主要事件) 3、侵华日军的罪行
问题探究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 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 野蛮的侵略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日夜孤舟入帝乡 本来银汉是红墙 无人为决天河水 耻为凡生冀明良
我们要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死 灰复燃、重新抬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抗战
(局部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是日本
全民族抗战是以侵国华共后中共与爱国民主人
1931年—合战—作线—为的—基领—础导—抗下1日,93民全7年族中士的—统华、旨—一民国在—民抗—党击—爱日—国本19将侵4领5略年掀者起、
社社会会的舆主论的要强矛大盾压力下, 1935年华
1933.4蒋介石对第四次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围剿红军的军官训话首 次提出
1937年南京大屠杀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 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侵华初期长驱直入的主要原因何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
中共
坚决反抗日本侵略(“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东北军民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国民党 ⒈蔡廷锴、蒋光鼐(十九路军);安德馨; 爱国将领 宋哲元(二十九军);冯玉祥等英勇抗战
1933年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2、主要过程(主要事件) 3、侵华日军的罪行
问题探究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 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 野蛮的侵略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日夜孤舟入帝乡 本来银汉是红墙 无人为决天河水 耻为凡生冀明良
我们要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死 灰复燃、重新抬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抗战
(局部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是日本
全民族抗战是以侵国华共后中共与爱国民主人
1931年—合战—作线—为的—基领—础导—抗下1日,93民全7年族中士的—统华、旨—一民国在—民抗—党击—爱日—国本19将侵4领5略年掀者起、
社社会会的舆主论的要强矛大盾压力下, 1935年华
1933.4蒋介石对第四次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围剿红军的军官训话首 次提出
1937年南京大屠杀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 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侵华初期长驱直入的主要原因何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
中共
坚决反抗日本侵略(“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东北军民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国民党 ⒈蔡廷锴、蒋光鼐(十九路军);安德馨; 爱国将领 宋哲元(二十九军);冯玉祥等英勇抗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共44张PPT)

1937年12月15日,南京,日本兵在吃水餃
1937.12.20,南京日軍野戰醫院,養傷的中國傷兵
1937年12月17日,從日軍手中接受點心和香煙, 高興得喊叫“日本軍萬歲”的南京難民
1938年1月16日,日本軍官在給中國小孩分發糖果
日本兵和中國小孩一起玩玩具
伟大的抗日战争
要求
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 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1)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统一战线
(2)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正式建立
(3)中共部队接受改编 (八路军、新四军)
实现了全
(4)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
民族抗战
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 国共合作的典范。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 抗战以来取得最大一次胜利。血战台儿庄 武汉会战: 标志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 、徐州 、武汉四大会
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4.中共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洛川会议制订了全面抗战路线。 5.抗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为 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
屠杀中国百姓
二、中华民族的抗战
请 您 思 考 想一想说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 上升为主要矛盾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 倡议、主导和促成 形成过程:
抗日民族
1937.12.20,南京日軍野戰醫院,養傷的中國傷兵
1937年12月17日,從日軍手中接受點心和香煙, 高興得喊叫“日本軍萬歲”的南京難民
1938年1月16日,日本軍官在給中國小孩分發糖果
日本兵和中國小孩一起玩玩具
伟大的抗日战争
要求
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 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1)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统一战线
(2)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正式建立
(3)中共部队接受改编 (八路军、新四军)
实现了全
(4)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
民族抗战
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 国共合作的典范。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 抗战以来取得最大一次胜利。血战台儿庄 武汉会战: 标志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 、徐州 、武汉四大会
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4.中共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洛川会议制订了全面抗战路线。 5.抗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为 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
屠杀中国百姓
二、中华民族的抗战
请 您 思 考 想一想说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 上升为主要矛盾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 倡议、主导和促成 形成过程:
抗日民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共24张PPT)

——(《国策基准》,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通过)
史料八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部名为《陆军登户研究所》
的纪录片近期在日本上映并引起较大反响,将日本第二次世界 大战时期一处秘密武器研究所重新置于公众关注下。这处研究 所不仅制造过企图袭击美国的炸弹,还伪造过中国货币配合对 华“经济战”。
日本学者中野胜也在《东北史地》2004年第10期发表了 《秘密战基地“陆军登户研究所”》一文,其中有下列内容: “在日本国内曾更有系统地更大规模地进行过包括生化武器的 特殊武器的研究。其基地就是我这里所提的‘陆军登户研究 所’……制造假币可以说是经济谋略。主要是中国币,制造总 额达45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币印行量总额的0.7%。 1942年夏季送到上海每月1亿到2亿元, 其途径如下:①民华公 司②广州的松林堂③杭州的梅机关④对日本海军的贷款。”
史料九
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冒 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 平民的照片之一。
史料十 (1937年)12月18日阴寒冷。举行慰灵祭。山田旅
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其——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西原一策的“作战
日志”
1937年12月21日。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座灰色大建
史料三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 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 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史》 在1938年—1940年底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 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 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抗 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 后,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 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决的。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件:2.3《伟大的抗日战争》3

7
目标导 航
预习引 导
一 二 三 四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交流
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抗战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战的区 别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提示:主要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②抗战坚决程度不同;③依靠的武 装力量不同;④战场范围不同;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⑥战略地位不同。
相互关系:①两个战场是国共合作抗日的体现,它们互相依存,互相 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贡献;②两个战场贯穿抗战始终。
8
目标导 航
预习引 导
一 二 三 四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 (1)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 月 9 日,中国政府正式对 日、德、意宣战。 (2)1942 年 1 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 帅部成立。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 (1)背景:1944 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 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5.青年学生:1935 年的一二·九运动,促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成 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5
目标导 航
预习引 导
一 二 三 四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周恩来评枣宜会战牺牲之领张自忠:“……其忠义之 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抗战军人之 魂”。
两个战场的特点
两个战场的关系
《毛泽东文集》:八路军 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其中发挥的协作是明显的, 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 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 后的游击战,没有处于敌 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 得到这样的成绩。八路军 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 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 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 援助与忠诚鼓励的友军将 士。
超越战争本身,对战争进行深层次思考
世界的和全球的联系方法
团结就是力量
——领袖们眼中的民族抗日来自导入史事再现:从“九一八”到“七七” 从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 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对芦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蒋中正) “从卢沟桥事变以来……八个月来,陆空两军都做了英勇的 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 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神圣任务当中光 荣地壮烈地牺牲了。 ——《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 士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中日双方战前实力对比
壹
国共双方态度的变化
国共合作的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中日国力、军力对比
对日态度的变化 蒋介石:
“和平未到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 决不轻言牺牲。”(1935年11月)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1937年7月)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 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和汉 奸卖国贼的任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 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 (1935年12月)
(3)(中国与世界)中国从此站了起来!
罗斯福: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 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 打下印度……
肆 对战争的其它思考
个人、党派与民族 世界的联系的方法
超越战争本身,对战争进行深层次思考
(个人、党派和国家)个人、党派的利益要服从于国家的利 益 西安事变后,13日毛泽东致共产国际书记处电文“要求南京罢 免蒋介石,交人民审判”。 :
主要的抗战史实
贰 国共团结抗战
两个战场的特点和关系 其它各阶层的抗战 抗战的胜利
国共团结抗战
共赴国难
抗战初期蒋介石致八路军方面的战斗嘉奖电
1、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蒋介石贺电:“有日(9月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 报南来,良深嘉慰。”蒋介石贺电:“电悉,接诵捷报无任欣慰,着即传谕嘉奖。” 2、1937年10月,阳明堡战斗。 蒋介石致嘉奖电。 3、1939年11月,黄土岭战斗。蒋介石致朱德贺电:“据敌皓日(19日)播音,敌 迁村部队本月江日(3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4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 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希饬将上项 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 4、1940年8月,百团大战。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 击,特电嘉奖。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 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2)(国民精神)抗战让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 力和旺盛生命力
在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 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 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 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 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 创新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 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胡锦涛
双方相互态度的变化: 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 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 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 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 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 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摘自(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 电》1935年冬,蒋介石亲自对苏联大使鲍格莫托夫说:“如果 苏联政府能够促进达到(国共)团结,我将感到高兴。”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 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 与中共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 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 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 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
学术研究的新动态
(1)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角度研究与撰写抗 日战争史,是近年来抗战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 (2)把研究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作为抗日战争史 研究的主要方向 。 (3)在研究中强调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 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8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中央电文:“援救蒋氏个人,亦非 武力所能解决。武力的讨伐,适足以杜塞双方和解的余地。 故本党认为,为国家民族计,为蒋氏个人计”,国民党中 央“必须毅然决然立刻实行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本党 相信, 如贵党能实现上项要求, 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 即 蒋氏的安全自由亦当不成问题。”
共产党领导人对国民党抗战及其将领的评价
(1)毛泽东:“自芦(卢)沟桥事变以来,我国军民在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先生的领导下,对暴敌已经进行了五个半 月的英勇抗战……五个月英勇的抗战,表示出我中华民族空前未 有的觉醒,造成了我民族力量空前未有的团结……
(2)朱德称卫立煌为“在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
其他战场:各阶层的抗日斗 争
近代中国由屈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叁
近代民族自尊、自信的重要起点
抗战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开始
用不同视角的材料来说明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 (民族的命运)正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从全 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 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全中国人民都欢喜得发 疯了!这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半世纪的愤怒,50年 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 苦难艰辛,在今天活得了报酬,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了战 败的日本法西斯面前,接受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谁说我们 不应该喜得发疯?
两个战场的特点
两个战场的关系
《毛泽东文集》:八路军 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其中发挥的协作是明显的, 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 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 后的游击战,没有处于敌 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 得到这样的成绩。八路军 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 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 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 援助与忠诚鼓励的友军将 士。
超越战争本身,对战争进行深层次思考
世界的和全球的联系方法
团结就是力量
——领袖们眼中的民族抗日来自导入史事再现:从“九一八”到“七七” 从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 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对芦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蒋中正) “从卢沟桥事变以来……八个月来,陆空两军都做了英勇的 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 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神圣任务当中光 荣地壮烈地牺牲了。 ——《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 士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中日双方战前实力对比
壹
国共双方态度的变化
国共合作的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中日国力、军力对比
对日态度的变化 蒋介石:
“和平未到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 决不轻言牺牲。”(1935年11月)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1937年7月)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 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和汉 奸卖国贼的任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 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 (1935年12月)
(3)(中国与世界)中国从此站了起来!
罗斯福: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 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 打下印度……
肆 对战争的其它思考
个人、党派与民族 世界的联系的方法
超越战争本身,对战争进行深层次思考
(个人、党派和国家)个人、党派的利益要服从于国家的利 益 西安事变后,13日毛泽东致共产国际书记处电文“要求南京罢 免蒋介石,交人民审判”。 :
主要的抗战史实
贰 国共团结抗战
两个战场的特点和关系 其它各阶层的抗战 抗战的胜利
国共团结抗战
共赴国难
抗战初期蒋介石致八路军方面的战斗嘉奖电
1、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蒋介石贺电:“有日(9月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 报南来,良深嘉慰。”蒋介石贺电:“电悉,接诵捷报无任欣慰,着即传谕嘉奖。” 2、1937年10月,阳明堡战斗。 蒋介石致嘉奖电。 3、1939年11月,黄土岭战斗。蒋介石致朱德贺电:“据敌皓日(19日)播音,敌 迁村部队本月江日(3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4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 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希饬将上项 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 4、1940年8月,百团大战。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 击,特电嘉奖。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 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2)(国民精神)抗战让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 力和旺盛生命力
在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 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 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 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 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 创新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 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胡锦涛
双方相互态度的变化: 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 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 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 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 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 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摘自(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 电》1935年冬,蒋介石亲自对苏联大使鲍格莫托夫说:“如果 苏联政府能够促进达到(国共)团结,我将感到高兴。”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 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 与中共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 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 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 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
学术研究的新动态
(1)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角度研究与撰写抗 日战争史,是近年来抗战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 (2)把研究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作为抗日战争史 研究的主要方向 。 (3)在研究中强调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 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8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中央电文:“援救蒋氏个人,亦非 武力所能解决。武力的讨伐,适足以杜塞双方和解的余地。 故本党认为,为国家民族计,为蒋氏个人计”,国民党中 央“必须毅然决然立刻实行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本党 相信, 如贵党能实现上项要求, 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 即 蒋氏的安全自由亦当不成问题。”
共产党领导人对国民党抗战及其将领的评价
(1)毛泽东:“自芦(卢)沟桥事变以来,我国军民在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先生的领导下,对暴敌已经进行了五个半 月的英勇抗战……五个月英勇的抗战,表示出我中华民族空前未 有的觉醒,造成了我民族力量空前未有的团结……
(2)朱德称卫立煌为“在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
其他战场:各阶层的抗日斗 争
近代中国由屈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叁
近代民族自尊、自信的重要起点
抗战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开始
用不同视角的材料来说明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 (民族的命运)正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从全 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 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全中国人民都欢喜得发 疯了!这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半世纪的愤怒,50年 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 苦难艰辛,在今天活得了报酬,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了战 败的日本法西斯面前,接受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谁说我们 不应该喜得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