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
论《华西都市报》的改革与成就
论《华西都市报》的改革与成就摘要:《华西都市报》,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报纸十强并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享有庞大的读者群和绝对的公信力。
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多次获得国内外媒体大奖,并且成为六大核心新闻传播学术刊物论文的研究次数最多的对象。
这对一份地方性都市报而言,可以说是巨大的成就,而它的成就始于其创始人席文举的早期改革。
改革后的华西都市报从市场需求出发,特色鲜明,定位明确,这不仅使该报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引发了国内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改革浪潮,对国内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就针对华西都市报的兴起,改革,特点,和成功做一下分析。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席文举,都市报,市场定位,市民报,改革创新《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因全面系统地创立了报纸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全新的竞争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一,华西都市报的成就与研究价值作为一家四川地区都市报类报纸,华西都市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发行量为115万份,是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享有庞大的读者群和绝对的公信力,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报纸十强。
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
并且多次获得国内外传媒大奖,仅2008一年就荣获“年度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7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的强势媒体30强”,“中国标杆品牌”等荣誉。
不但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良好的口碑,在学术研究上,《华西都市报》也一直是各大新闻传播学术刊物论文热衷于研究的对象。
众所周知,学术关注度大小是一家媒介社会影响力高低的最直接体现。
而据文献分析,2000年以来:在六大核心新闻传播学术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中国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界》、《新闻记者》中,华西都市报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都市报的定位
一、都市报的概念与定位在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益的今天,新媒体如网络等不断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传统媒体也在寻求新的变化和突破。
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锐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城市报纸的主力军。
关于都市报的概念,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也有人认为都市报是定位于服务城镇市民百姓、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包括早报和晚报;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给都市类报纸下的定义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报纸。
这些说法都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对都市报的概念有所阐述,一般认为,都市报是一种定位普通市民阶层,市场化程度高,突出新闻时效性,信息的综合性,生活服务性的报纸,它既包括传统的早报和晚报,也包括新兴的大型综合报纸如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
本文结合地缘特征,具体研究对象为湖南两家表现主流形态的都市类报纸:《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二、版面策略版面的沿革我国报纸的编辑形式长期受书籍的影响。
古代的报纸在幅面大小、编排形式上与书籍没什么两样。
即使是近代报纸,虽然报纸的幅面增大,但是在初期,它的编排形式依然没有书籍的窠臼。
版面只是简单地排列新闻,既无字号、字体的区别,也无栏的变化,报纸版面只不过是书籍的版式的放大。
就算只是往后推三、四十年,甚至都可以说报纸是没有版面设计的,新闻稿件就是按照一定的分栏把报纸排满,然后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加一个标题。
因为那时候的采编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如何在截稿期内把新闻采访好写好并印成报纸是大部分报社最关心的,而报纸的“外表”似乎并不太重要。
在这个时候,版面的能动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求得编排的秩序,使人阅读不至于发生技术上的困难,不费目力而已,人们还不能从版面的编排上了解内容。
这样的版面排印工人就能顺带完成,版面还没成为报纸的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工作。
除了采编技术和印刷技术以外,人们不太重视报纸“外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电子传媒尚未产生。
华西都市报营销策略设计
华西都市报营销策略设计1、计划概要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除党政机关报《四川日报》外,下辖《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两张子报。
成都地区都市类报纸的整合期由此拉开了序幕。
2 001年,通过行政手段,《商务早报》和《蜀报》先后于5月19日和20日停刊,与此同时,新成立的《成都日报》成为成都的市委机关报于6月1日试刊,而原先的市委机关报《成都晚报》正式定位为都市类报纸,并于7月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
同年秋季,《四川青年报》休刊,退出零售市场。
2002年9月26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包括《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
这一时期整个成都报业市场相对平稳,出现了整合趋势。
华西报成功开创都市类报纸模式后,商报立即对其进行“克隆”,一举由昔日的精英报突变为大型综合性日报,华西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商报就将其衍变为“读者至上”,前者以普通市民作为主要读者群,走主打社会新闻、都市新闻的路子,商报就“打成都版上大新闻”。
1998年9月,原新华社四川分社主办的《蜀报》改版,更是对华西报等报纸进行全面模仿,变为同华西报、商报风格几乎一致的都市类报纸;1999年,《商务早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相继加入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成都报业竞争进入白热化时代,模仿成为该时期最突出的特点。
通过相互模仿,各报在风格、定位、版面乃至新闻操作和广告模式都逐渐趋同,最终导致七报一面。
低价倾销、虚报发行量、广告杀价、盲目提高发行成本甚至在新闻报道上相互诋毁,这些恶性行为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愈演愈烈。
而《成都商报》一跃成为成都报业市场的领先者,抢占了都市类报纸中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挥集团力量,促成《华西都市报》的又一次飞跃,实现由市场竞争者向市场领先者的转变,是该营销策划的核心所在。
现结合市场营销学有关理论对《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市民气质”我为先--《华西都市报》超常规发展探秘
强化可读性——《华西都市报》一改日报过去硬梆梆的语言风格,以拉家常的口吻与市民平等交流,力求成为“通俗报”,力戒变成“精英报”;讲究报纸的通俗化,避免报纸的媚俗化。就拿其《街坊》副刊来说,果敢摒弃了传统副刊“名人写,写名人”的办刊思路,大胆确立了“凡人写,写凡人”的办刊方针。《街坊》副刊所设置的栏目,也尽显市民情调:小杂文、小言论的栏目名为“街头巷议”,介绍成都的历史沿革、市政街道、民俗民风、军阀土匪、神医国手、节日节气、趣闻轶事的栏目名为“盖碗茶”,探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的栏目名为“家经难念”……每一个栏目都瞄准了通俗化和可读性,人情味十足、贴心性极强。
为了充分凸现“市民生活报”的独特魅力,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以“导向正确让党和政府满意,贴近生活令市民百姓喜欢”为办报宗旨,努力做到:用市民的语言来反映市民的生活,用市民的话语来叙说市民的故事。基于这一办报方略,《华西都市报》竭力在实用性、信息性、可读性上下功夫。
突出实用性——《华西都市报》创刊俟始,在仅有的8个版面中,专门开辟了《生活服务》专版。当报纸扩版后,“实用”和“服务”的理念便成为各个版面的主题词,力求从每一个侧面为市民提供“到位”的服务。《华西都市报》的实用信息分为两个层面,一类是服务性新闻,帮助市民决定是否做某事,或者如何做某事;另一类是虽无新闻性,但很实用的服务性知识。时下,实用性内容已占报纸版面的1/4至1/2。
都市类报纸的“痛点”与出路
都市类报纸的“痛点”与出路作者:门立军来源:《传媒》 2016年第10期文/门立军1995年1月1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华西都市报》创刊,成为我国的第一张都市类报纸,并引来无数模仿者,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
而且都市报的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也加速了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都市报这一全新报种迅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
20年,经过创业的艰辛,不断地探索,都市报跻身主流媒体行列,并成为集团或母报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仅仅20年的时间,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与冲击,都市类报纸遇到了一个拐点,2014年,全国多家都市类报纸经营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5年年初各大媒体纷纷减薪、裁员甚至鼓励员工去创业。
不仅如此,2015年7月,《生活新报》休刊;9月21日,《长株潭报》休刊;10月1日,《上海商报》休刊。
对此,媒体人感到困惑彷徨。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只要抓住机遇,潜下心来,大胆进行探索突围,并非无路可走。
笔者认为只要重新调整好内容定位,提升服务意识,都市报仍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找准“痛点”现在媒体人大都爱说一个词叫找“痛点”,“痛点”本是营销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消费者在体验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原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或不满。
用在媒体上,简单地说,就是对用户的了解程度越高,越知道用户“痛”在哪里,由此知道都市类报纸迫切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当初都市类报纸的定位是“市民新闻报道”,根据读者需求采编稿件,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
报纸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全方位报道市民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可谓一报在手便知天下,而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移动端媒体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传播实效,读者所关心的新闻第一时间便在手机上获取,而报纸只能第二天才能把这些新闻刊登出来,新闻自然成了旧闻,肯定也就没了读者,都市报的传播力不断弱化甚至消失,传播力的失衡让都市媒体逐渐失去舆论主阵地。
华西都市报介绍
8
新潮版面
玩乐 周刊
房产 周刊
潮流 周刊
汽车 周刊
学习 周刊
健康 周刊
9
完成情况
11
站长之家PPT模板
LOGO
XX XX XX 公司名称
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报告人:XX
经验总结
13
规模不受众
1、读者规模
《华西都市报》是四川省七城市颇 具影响力癿报纸媒体,是各类广告 主实现各种营销目癿时进行广告投 放癿首选报纸。《华西都市报》癿 阅读率达到了26.6%,读者规模达 110万人。
李 鹏
华西主要人物
2002年成为华西总编辑,他 倡导华西应该用一种新癿姿态 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谈到如何 应对后来居上癿竞争对手《成 都商报》时,他说:“有一句 话叫做‘丌叫癿狗最会咬人’。 如今,华西正酝酿着变革,成 都报业市场其实就是活火山, 过去爆发过,现在正是休眠期, 谁都知道下一次喷发迟早要来, 熔岩癿活力和杀伤力谁都明 白。”
7
板块简介
体育新闻版 一是搞好重大 赛事癿报道; 二是在无赛事 期间,争取全 国报纸和体育 部门癿特约记 者来稿,建立 自己癿体育新 闻供稿网络。 国际新闻版 由两个小版块构 成。一是国际新 闻,对世界上发 生癿大事进行精 编;二是国际副 刊,介绍世界各 地癿知识,注重 知识性、趣味性 、可读性。 文摘版 荟萃全国各 地媒体癿知 识和信息精 华,加强同 读者癿贴近 性,进而形 成自己癿风 格。
刘为民
未来展望
中国癿都市报业经过90年代癿成长 、壮大和成熟之后,已经渡过了那段喧 嚣、炒作癿时期,大部分癿都市报都适 应了市场竞争癿模式,也有了准确癿自 身定位和较为稳定癿读者群,形成了一 定癿品牌效应。 作为中国都市报癿鼻祖,一向以张 扬、自信,有着奇思异想著称癿《华西 都市报》在2012年将强力启劢五大战 略:内容创新不升级战略、营销创新不 变革战略、全媒体平台构建战略、区域 市场深度拓展战略、人才储备秘结构优 化战略。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抢 抓新机遇,华西都市报将续写新癿传奇 ,再创中国报业新辉煌。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的《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因全面系统地创立了报纸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全新的竞争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
一、总体概述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诞生成都。
按照市场规律办报,依据读者需要采编稿件,第一次提出“市民新闻报”的定位,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和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
报纸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全方位报道市民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不仅为广大读者演绎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皆明的“都市新闻大看台”,而且为广大消费者排列名版广告荟萃各类信息应有尽有的“都市生活大百科”,使华西都市报迅速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报。
同时,自创“敲门发行学”,建立了三千多人的自办发行网络,使华西都市报迅速走进了四川盆地大中小城市的千家万户。
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十大名牌报纸,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之一,四川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也是中国西部最大区域组合城市媒体。
现发行量为115万份,成为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
自2004年以来《华西都市报》七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2009年以30.07亿元的品牌价值在四川乃至西部媒体中排名第一。
《华西都市报》为中国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李东东2009年在《60年,中国报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文中说“《华西都市报》的一举成功,引来模仿者无数,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
“都市报的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也加速了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可以说,都市报的兴起与繁荣是新中国报业60年发展史册上尤为辉煌的一章。
”《华西都市报》的理念是“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二、发展之路在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征程上,历史永远记住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1995年1月1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一纸风行、一路引领。
《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研究报告
《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研究报告作者:易萍张琼文来源:《商情》2011年第31期【摘要】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家都市报,一直发挥着强烈的新闻纸作用,是中国西部发行量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综合性日报之一。
本文从版面内容分析为入口,对《华西都市报》的版面设置、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对版面内容的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一、研究目的都市报业秉承“内容为王”,好的内容是大众媒介取胜的根本理念。
因而科学、定量、客观地对《华西都市报》进行内容分析,有助于总结《华西都市报》的内容特色,也为其在报业竞争激励环境下、报纸同质化严重的现状下提供一些创新的依据,为其它报业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华西都市报》版面内容进行分析。
过程大致如下:1、内容分析的对象为2009年9月1日至12月1日间华西都市报。
2、简单随机抽样。
以周为单位抽样,选择9月1日到11月30日共13周报纸,编码1至13,随机抽取3个编号为大样本,包括21个工作日华西都市报作为最终样本。
具体为:10月20日-26日、11月3日- 9日、11月24日-30日共21期华西都市报。
停刊则做缺省处理。
3、本文主要选择从报道议题分类上进行内容分析。
主要对以下议题进行了分析: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省内新闻;省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金新闻等。
并进行了编码。
4、运用计算机对全部编码内容进行统计。
主要统计方法是描述统计方法。
主要采用excel 软件,辅于SPSS10.0统计软件。
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数量概念,因而得出数据较粗略,可能并不具备精确统计学意义,但仍可供思考。
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分析统计结果本文对《华西都市报》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省内新闻、省会新闻、娱乐、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数据如右:得出如下分析:1.内容多样,信息量大。
《华西都市报》日均40.43版,新闻内容分为“要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都市新闻”、“蜀都新闻”、“成都新闻”、“新闻评论”,另有“专题报道“、“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证券新闻”、“理财新闻”、“新闻”、“证券新闻”、“财金新闻”、“教育新闻”、“健康知识”、“旅游讯息”、“购物资讯”、“时尚前沿”、“房产讯息”、“汽车信息”、“商品广告”等。
都市报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的发展趋向
都市报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的发展趋向【摘要】随着人口结构向城市化的发展,都市报进入新闻领域,它根据都市社会受众的需求和都市化发展的本身发掘新闻资源,扩大社会沟通渠道和信息传播空间。
都市报的大众传播实践证明新闻传播将由单向宣传向互动性转变,成为重新建构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
都市社会中的大众传媒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充分挖掘和体现自己有特色的传播功能,丰富、扩大了社会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都市都市报大众传媒受众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新闻传播业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各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以都市人为对象的都市报从市民受众需求和都市生活本身发掘新闻资源,充分表明社会转型背景当中舆论引导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可以看作是大众传媒从宣传工具走向社会纽带的积极尝试。
转型社会的建构过程和新闻信息的扩散过程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众传媒越是提供重要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受众就越依赖媒介;受众越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就越明显。
另一方面,当个人和集体的需要、利益和动机在社会活动中显现出来时,又反过来开始寻求来自大众传媒方面的满足感,表达对传媒强烈的反馈性。
凡是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新闻主题,往往容易得到受众的积极回应。
如果说以前的大众传媒定位观念更倾向于说“事”,而今后的大众传媒会更多地考虑到说人。
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从“接受什么”转变到“什么人在接受”。
从追求社会效果和市场效益的目的出发,都市报可在传播策略上采取下列对策。
1.贴近平民生活,从单向传播走向互动传播现今的社会人们渴望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都市报如何确立自己的报道品位,如何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精神状态,这就要看它是如何从信息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沟通都市社会,是否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平民的生存状态以及其中的喜怒哀乐,对都市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呼吸提供信息服务,从都市社会流动的心理现象出发来披露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秩序。
开栏语格式
开栏语的撰写一定要做到三问:一问位置的对面,追求对读者的吸引力;二问位置的旁边,确立对同行的竞争力;三问位置的根基,寻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力。
三力合一,就是一家报纸的综合实力。
“定位”一词,在新闻界越来越流行;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却又人言人殊。
与其在纯理论中兜圈子,不如解剖一些成功的定位实例。
好在我们面前就有一个,1995年元月由四川日报社创办的华西都市报,定位明确,效益显著,仅仅两年多,发行量突破30万份,被同行誉为“中国西部报林黑马”。
那么,它是如何定位的?该报总编辑席文举说:“报纸的定位,就是你的位置放在哪里,你的位置对面坐的是谁,你面对谁讲话。
”“华西都市报的读者对象,就是现代都市的广大市民。
我们在全省大中小城市发行,就是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市民。
我们重点在成都发行,重点是成都市的广大市民。
”华西都市报面对的是普通的中下层市民,要办成一张“市民生活报”。
问位置的对面,具体就是问读者是谁,如何吸引他们?按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论”,读者选中某个媒介是要获得满足。
尽管有人把受众可能获得的满足一口气列举出二、三十项,越琐屑越难于抓住要领。
大处着眼,媒介提供的满足实际是两种成份,有用和愉快的混合物。
既然如此,报纸要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不外乎两个指向:突出实用性,增强可读性。
实用性有深浅两个层次。
浅的就是服务性报道,它传递日常生活中“怎样”、“如何”的实用信息。
华西都市报创刊伊始,八个版面中就专辟了“生活服务版”。
扩版后更将“实用”、“服务”灌注到其他版面中。
它的实用信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服务性新闻。
为读者提供最新信息,帮助读者决定是否做某事,或者如何做某事。
另一类,缺乏新闻的基本要素,但仍是很实用的服务性知识。
如供电局通知哪些地方停电;如开通“服务热线”、“消费指南”,解答“买家电吃亏咋投诉”、“气表进水何处修?”等等。
这两类实用信息,实际上就是回答“怎么办”的“服务性报道”。
它是可供日常生活使用的“行为指南”,读者能从中得到“直接报偿”。
最新报纸版面策划方案(3篇)
最新报纸版面策划方案(3篇)报纸版面策划方案篇1《画室UNN》《画室UNN》旨在面向湖南全省内各个高中学生看的一份介绍长沙画室资料详实的实用性报纸。
美术培训、培训机构、高二、高三在校学生、高中美术老师等因素是整个培训的上中下的全部,这就决定了《画室UNN》从内容上、形式、可读性、发行等方面都要考虑培训机构经营者、学生、老师的获取信息的需要,资料详实丰富,囊括长沙85%以上的美术高考培训机构,成为培训机构宣传自己的平台,成为学生和老师全面了解长沙画室的工具读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多,各高校纷纷开设艺术院系,从而降低了进入艺术殿堂<u学习</u的门槛,另一方面上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造成残酷竞争的局面,有言道:“万人争过独木桥”。
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学习美术成为进入高校的一个“曲径通幽”的小路。
07年湖南约有75万多人进入美术培训班学习,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培训市场空间。
,美术学生源增多,很多人都会进入专业美术培训班学习,加上缺少市场监管、门槛低、灰色利润高、很多美术老师、甚至美术院校的学生都纷纷开办美术培训班,地址位置上这些美术班非常集中,长沙是美术培训的集中地,约有300多画室,35万人。
麓山南路黄鹤村一带形成了美术培训群,当地居民纷纷改田建房,供开班者需要。
人数之多,消费之大。
不仅带动了美术画材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周围第三产业的发展(模特公司、饮食、房屋出租、娱乐厅、网吧等),功能性、实用性,即以画室介绍类信息为主,新闻和化类信息、画材网购为辅。
省内画室培训机构、省内各高级中学。
高中学生、高中美术老师(领导)、学生长、培训机构经营者、读者阅读层次:由于目标市场的读者定位在学生、老师、培训班老师、长等,除长群体外,三者都有高中以上化水平,他们对报纸的版面设计要求高,对内容真实性有很大的识别能力,他们希望报纸有很强的可读性,内容丰富详实有用。
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
50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文/刘洁作为机关党报市场化探索的衍生物,都市报以其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社会热点为优势,以地域性市民服务为主要特色,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经历了繁荣时代。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华西都市报》把受众群体定位于普通市民圈层,强化“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的特色,坚定“市民新闻报”的定位,加强报端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开辟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时间成为风靡全国的报纸。
随后,各地都市报纷纷涌现。
由此,都市报逐步完成了中国报业市场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且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始迁移,“读屏”日益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融媒体转型成为关乎都市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在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中,从《华西都市报》到破茧重生的封面传媒,为都市报在互联网浪潮中转轨新型主流媒体起到了启发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都市报所面临的挑战都市报的兴起、繁荣、衰退与媒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资源、媒介技术、竞争方式、受众需求发生巨变,“屏端”日益取代“纸端”,轻量新闻视频愈发比文字报道更具吸引力,纸媒都市报不可逆转地面临严峻挑战。
1.生存空间收缩发行量与广告营收是都市报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其内容水平、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与业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20世纪90年代末,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环境下,都市报凭借当时的潮流纸媒风口,精准填补了不断激增的市民阶层的信息需求。
《华西都市报》创刊仅一年就以月均1万份的发行增长速度震惊中国报业,截至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创刊两年便取得总发行量超50万份、年广告营收过亿的惊人成绩,《华西都市报》逐渐以行业巨头地位驰骋西南都市报业。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及网络新闻用户数量激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40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1],新闻阅读载体大规模迁移到“网端”,海量、迅猛、多元的实时交互资讯更加催生了“机不离手”的大众常态。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分析《华西都市报》是四川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是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1995 年1月1日创刊于四川成。
它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自2004年以来《华西都市报》五次进入全球日报发行100 强,其中在2009 年名列第66 位,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报纸;此外,《华西都市报》还曾四次入选“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在2009 年以30.07亿元的品牌价值在四川乃至所有西部媒体中排名第一。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报业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重要基础。
所以,《华西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成功的并且随时而变的市场定位是分不开的。
每一份媒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华西都市报》办的就是一张区域城市组合报,即立足成都和重庆,辐射周边市县的区域组合城市报。
希望它能够加强成都与重庆、与周边地区的新闻信息网的建设,从而推动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以及两个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
同时《华西都市报》的目标是办一张“市民生活报”,即其受众身份是“老百姓或市民”,这样的受众定位找到了受众的一个共性和空白点,即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市民”。
由于将报纸定位于广大市民,也使得报纸的广告市场得到拓展,因为提供市民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得报纸的有效发行大大提高,为报纸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提高广告收入,此外,《华西都市报》的市民生活报的定位为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对其后创办的很多都市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华西都市报》是如何确定市场定位的,它的方法值得其他媒体的借鉴。
首先明确竞争目标,确定自己的覆盖范围和经营领域,界定媒介的类型,制定具体的竞争战略。
《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出世前,通过调研确定:覆盖范围是全四川省,类型是市民生活报,竞争战略是“服务为宗旨”。
董天策:都市报崛起与当代中国报业创新(加图)
都市报崛起的背景
报业发展背景 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提 出“三个报业时代”: 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日报时代”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晚报时代” 90年代中期以来:“都市报时代”
都市报崛起的背景
报业发展背景
晚报的崛起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中国晚报“百舸争 流” : 1980年全国只有两家晚报,1983年上升到 15家,1989年38家, 1990年44家,1992年 66家,1993年71家,1994年猛增到128家, 1998年发展到144家。
都市报崛起的意义与价值
实行自主经营机制,推进了当代中国报 业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的办报模式,事实上使当代中国报业尝试现 代企业制度; 良好的经营业绩壮大了当代中国报业的社会 影响与经济实力,有效地推进了报业集团或 传媒集团的组建;从而为进一步的报业体制 改革奠定了基础。
都市报与晚报
都市报属于晚报?
刘富和张未民(2000): “由于有关部门规 定一个城市不能办两张晚报,所以这部分报 纸大部分叫都市报,如《燕赵都市报》《三 湘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但从其办报 的风格、内容来说,都属于晚报。”
“都市报除了出版时间上和严格意义的晚报 不同之外, 报纸风格、报道内容、读者对象 、发行区域和省级晚报相同,因此应该把都 市报归属于省级晚报。”
都市报与晚报
都市报不是晚报?
刘建明(1998): “都市报绝不是晚报”。 “认为都市报是晚报,或认为冠以都市报 名称是为了回避一市有两家晚报的忌讳, 是对都市报产生的模糊不清的认识。 都市报是一张清湛明快的市民新闻报,以 独特的新闻视角受到市民的惠爱,和晚报 的差别明显的突现出来。”
浅谈都市类报纸主流化
报 纸从强调人情 味、趣 味性发展到煽情和 感官刺激 ,甚至制
位 ,在新 闻报 道中更加强调媒体 的社会 责任,关注于对社会 报 》的诞生 ,出现 了我 国第一份 以“ 都市报” 命名 的报纸 。1 9 9 5 大事件 的报道 。 年 1月 1日, 《 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 ,采取与机关报 完 全 不同的市场化运作 ,到 1 9 9 7年发行数达到 5 0万份 ,在发
亿 元 。随着 《 华西都市报》 的成功 ,我 国迎来 了都市报 的大 发展期 , 全 国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都市类报纸 ,在大 中城市 , 同城一般会存在 几份都市类报纸 ,如 西安市的 《 华 商报 》、
我们通过对都 市类报纸主流化进行分 析可 以发现,其主要在 《 西安晚报》、 《 三秦都市报 》;北京有 《 北京晚报 》、 《 北 京 青年报》 、 《 京华时报》 、 《 新京报 》、 《 华夏 时报 》; 受众定位及 内容选择上 发生了较大变化 。 1 . 受众 定位 。都市类 报纸在主流 化过程 中,首 先将受众 广 州有 《 南方都 市报》、 《 羊城 晚报 》、 《 新快报 》、 《 信 2 - - 4 5岁之间 ,具有高 息时报》 、成都有 《 华西都市报 》、 《 成都商报》 、 《 天府 定位于社会 中的高端群体 ,即年龄在 2 等学历 ,以社会精英阶层及 白领 为主 。我们知道都市报创办 早报》和 《 成都 晚报 》 。一个城市 中多家 都市类报纸发行地 域 重叠 , 读 者及 广告市场极为有限 ,报纸问的竞争异常激烈 , 之初 ,其 定位 于普通市 民,那 么受众 定位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 其 中一些报纸在竞争 中选择差异化 战略 , 注重提高 自身质量 , 改变 ,主要 原因是普通市 民的消 费力 不强,导致都市报不能 调整报纸的定位与 内容选择 ,从而走 向主流 化。 吸 引更 多的广 告。在市场化 的引导下,都市类 报纸背离 了创
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
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作者:佚名转贴自:传播学论坛发布时间:2004-6-27 3:04:28 点击数量:1467]引子九十年代中叶,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的报林中突然飙起一匹黑马——《华西都市报》。
乍一出现,她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创造了创刊四年,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
一夜之间,蜚声报坛,成为中国报林群星灿烂的天幕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不仅她自己很快成为一张名牌报纸,而且还在全国各地掀起一阵阵“《华西都市报》冲击波”,迅速形成“都市报”这个新的报种,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都市报时代。
《华西都市报》创办人、总编辑席文举创造的一套全新的办报理论、思路和方法,对中国报业、以至中国传媒的影响都是相当大的。
席文举不仅善于实践、而且善于总结,在继自己创立的“市民生活报”办报理论一炮走红、泽被全国各地城市报纸以后,又从自己的办报实践出发,适时总结、与时俱进,先后提出了“主流媒体”理论、整合型媒介理论,不断地丰富、极大地完善了中国市场化报纸的办报理论,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大众报纸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的理论。
席文举的新闻思想对中国报业、中国传媒的贡献是很大的。
第一编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席文举创立《华西都市报》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他的三个重要讲话之中。
第一章创立的过程第一节第一次讲话(上)市场定位等办报方针诸要素的确立1994年冬,《华西都市报》的筹办已接近尾声。
10月20日,席文举在《华西都市报》编采人员培训班上作了题为《为创办一流城市报纸而努力奋斗》的讲话。
这次讲话,席文举对《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及其思维过程、以及《华西都市报》的办报宗旨、战术原则、报纸风格等办报方针诸要素作了详明的阐述——创办《华西都市报》的初衷1993年,作为“中国省报”四强之一、一直遥遥领先于成都晚报的四川日报社,当年广告收入却只有3000多万元,比成都晚报少了一半。
机制创新:打造报纸竞争力
心竞争力阶段 。我国报社 的机制设
计大致有以下三种 :
制创新 ,激活报纸竞争 力 ,形成 了
较好 的市 场 发 展 能 力 和 市 场 开 拓能
中国报业 20 .6 1 0 60 3
维普资讯
报业焦点 B O E I A A OD N YJ I A
化 、高 度 同质 化 的发 展 向 ,综 合
报 社 机 制 的 三 种 基 本 模 式
报社 的发展 ,既可采用外 生型
运 作 理念 ,开启 了 中 国 报 业 的都 市 报 时代 。至
此 ,以市 场 为 主导 的报
社机制开始确立 。报社的组织结构
以市 场为 导 向加 以设 计 ,在 保证 “ 以采编为 中心” 的前提 下 ,将 经 营部 门作 为报社组织 中的重要环节 加 以导入和强化 ,形成采编 、经营 高度整合 的报纸 运作机制 ,为我国 大多数报纸打开市场提供 了强有力 的机制保障。 竞争力主导 的机制模式 。近年 来 , 由于 报业 市 场竞 争 持 续 白热
式 。 19 95年 1月 1日 ,
我 国第 一 家都 市报—— 《 西都 市报》 在 四川成 华 都 破 壳而 出 ,它 以全 新
的市 民报 定 位 和市 场 化
~
#.一…莲端J .… ■■ … 删.■■ “ ~…■_ z — ’…麓d ¨ ■— ¨ I黼 ・撼 — 蕊戳
力 ,并成功进入 中国都市报竞争力
前 1 强。 O
经济体制 中脱颖而 出的 ,其新创 的 机制相对 于旧的机制具有较大 的灵 活性和创造力 。但是随着改革 的深 入发展 ,一方 面 ,报社 的内部机制 与高速发 展的市场经济产生 了不 少 的差距 ;另一方 面 ,由于报纸 注重 外部市场效益 的开拓 ,而疏于 内部 机制的健 全 ,导致报纸机制没有形 成 与市 场 同步 的 、动 态 的 跟 进过 程 ,更未形成超前 的制度设计 。报 纸的组织 结构 与基本 流程处 于停滞 不前的状 态。由此 ,报 纸机制部分 运作失调 、效益低下等 弊端在所难 免。 其次 .对 外部 市场 反应 迟缓 . 没有完全跟上市场节奏。过去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姓名:顾亚超班级:传播学班学号:32011060090谈《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概要:在当前媒介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任何一家媒介都不可能仅是凭借自身的力量为报业市场上的所有顾客提供服务,因此市场定位对任何一个想要取得成功的媒介来说都显得必不可少。
在文章里简要介绍了《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以及为了应对各种挑战《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的沿革过程。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沿革《华西都市报》是四川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是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1995年1月1日创刊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自2004年以来《华西都市报》五次进入全球日报发行100强,其中在2009年名列第66位,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报纸;此外,《华西都市报》还曾四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在2009年以30.07亿元的品牌价值在四川乃至所有西部媒体中排名第一。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报业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重要基础,所以,《华西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成功的并且随时而变的市场定位是分不开的。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所选的目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本身条件,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特色、个性及形象,塑造一种产品在市场的位置,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和偏好。
但是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定位不可能一劳永逸,唯有依据变化不断做出正确的定位调整,以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读者的差异化需求为出发点,寻找竞争对手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市场空间,选择具有经营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市场空间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一家企业才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存下去。
自1995年创刊以来的将近十八个年头中,面对诸多的挑战以及与市场的不协调,《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也相应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华西都市报》的办报宗旨和战略目标《华西都市报》的办报宗旨是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
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华西都市报》根据报业市场的竞争态势,结合自身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打造“西部一流传媒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就是在5年内把《华西都市报》打造成企业制度一流、市场竞争领先、市场实力强势、市场影响权威的现代传媒企业,这可以说是《华西都市报》之后市场定位制定的重要参考标准。
①把打造“西部一流传媒企业”当做市场定位的参考标准无可厚非,但是它的办报宗旨我认为只是《华西都市报》前期市场定位的参考标准。
因为,作为党喜欢的报纸应该更加注重宣传,更多的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而面对人民,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对此宣传不仅不会带来有益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随着报纸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华西都市报》应时刻以满足目标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宗旨,因为报纸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其运行的关键在与它的第二次“售卖”。
2、《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历程2、1求生存,对中国报业市场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在1995年1月1日诞生之初,按照市场规律和读者的需要,第一次提出了“市民新闻报”的定位。
《华西都市报》该市场定位的提出,我认为应该受到了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就是改革开放的兴起。
1992年初,邓小平在上海等地视察期间发表①根据王利华《华西都市报竞争战略选择》内容整理的南巡讲话,消除了当时人们思想上对于改革所存在的疑虑,使改革开放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改革开放使得西方先进的报业经营理念与模式传入中国,拓展了当时中国报人的眼界,使得对报纸新形式的探索成为了可能。
第二个因素是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城市化与现代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从1994年起,我国的人口结构开始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到了1995年的6月,我国城市总数达到了622个,全国城镇人口达3.7亿,城市人口包括从事第三产业和到乡镇企业从事工作的人口已达6.3亿,从事城市性工作的人口已经超过从事农业的人口。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促使精英社会走向没落,普通大众走上了社会的前台,大众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来。
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受众,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则为中国报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根基。
第三个因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策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四个重要因素。
我认为经济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体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制度,还有一个就是人民经济生活的发展水平,因为这是消费者消费的基础。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总的趋势是呈上升趋势的,并且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是呈不断上升趋势。
下面两幅图展示的是我国在九十年代城镇1992~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992~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为读者购买报纸提供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也会提升人们对于汽车、化妆品、保健等高消费产品的兴趣,进而提高报纸相应版面的关注度。
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上升,也对《华西都市报》初期市场定位的形成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阅读一些知识性较强的报道和内容,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使得人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另一方面报纸有关娱乐消遣的版面也有了潜在的受众。
第四个因素是报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报业市场是党报的天下,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报业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报业开始从总体上走向市场化运作,大众报纸开始繁荣,党报有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趋势,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党报开始创办以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的城市报纸,就是都市报。
比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青年报》便是这种情况。
2、2求发展,定位于“主流报”《华西都市报》“主流报”定位是在“七报一面”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七报一面”的激烈竞争是由成都商报的一个市场定位引起的:1995年的8月,成都①表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数据绘制商报确立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引起了成都众多报纸的跟风,从而引发了报业趋同化的开始。
成都报业的这种趋同化竞争到1998~1999年间达到最高峰,报纸的各方面比如新闻的风格定位、版面设计、受众以及广告模式都逐渐趋同。
这种千篇一律的状况不仅不利于对受众市场的充分利用,还不利于报纸的市场扩张以及新生报纸的成长。
为了摆脱这种情况,《华西都市报》对市场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位。
在对报业市场、广告商以及受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观点,将报纸的市场定位于主流人群“高端市场”。
这一定位,解决了《华西都市报》多年以来的痼疾,更新了办报理念,为以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3求价值,定位于“整合性媒体”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
报刊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了生存问题、树立了品牌形象之后,还应该帮助社会构建一种先进的价值形态,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署前署长石宗源在2000年全国新闻出版局报告上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和宣传舆论阵地是我国报刊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
我国的报刊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担负着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在事关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上,在舆论导向上,绝不能半点偏差。
”其次,报刊对于经济也有促进作用。
媒介企业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报刊主要是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来进行二次售卖,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广告的刊登和接触环节、保持环节和提升环节等环节来引导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报刊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社会层面上的功能,2000年,《华西都市报》提出“向整合性媒体跨越”的定位创新。
在构建、实施了与以往不同的市场定位之后,《华西都市报》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2年广告突破3亿,利润达到8000万;2003年广告突破4亿,发行量稳居西部平面媒体首位;并于2004年6月,跻身世界日报发行量100强,中国报业20强。
3、《华西都市报》现在所面临的挑战①发展到今天,《华西都市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来自行业外部的挑战导致报纸整体表现欠佳。
四川省2005~2007年间报纸、期刊、电视和广播四种传播媒介的生产能力状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报纸总印数在2004到2005年小幅增长到15.62亿份后,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都呈现为负增长,其他三种则均为正增长,其中期刊的增长率在2004~2005年间甚至达到了27%。
总体而言,在2004~2007四年间,就四种媒体的增长活力来看,期刊最为活跃,而报刊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并且,在2006~2008三年间,成都市每天对报纸的时间消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是来自行业内部的挑战。
《华西都市报》是一家以成都为核心、辐射川渝二十个大中城市的综合性日报,但是近几年来,《华西都市报》在川渝地区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重庆市全国报业竞争较为激烈的城市之一,在重庆零售市场上,《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进入2010年以来,《重庆晨报》的销量处于领先位置,《重庆时报》紧随其后,《重庆晚报》排名第三,《重庆商报》排名第四,《华西都市报》则排名第五,在2010年下半年仅占重庆综合类报纸8.2%的市场份额,远低于第四名《重庆商报》的15.1%。
在成都综合类报纸的零售市场上,虽然《华西都市报》在市场份额的排名中占据第二的位置,但是仅排名第一的《成都商报》一家就占据了57%①该节所有数据均来自《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的零售市场份额。
可以说,《华西都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穷则变,变则通。
我认为《华西都市报》应该修正自己的市场定位以求得事业的“第二春”。
今天,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得信息变的越来越便捷,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不断更新使人们对报纸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因为通过这些人们能够更快的获得新闻,并且获得比报纸上更多的新闻。
因此,在今天,报纸如果仍想以新闻的时效性或大量性来立足似乎已经变得不太现实,我认为现在的报纸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加强对新闻深度的挖掘。
因为,虽然网上的信息很多并且更新速度很快,但是海量的信息也使人变的无所适从、变的没有耐心,并且网上的信息只是对新闻事件的复述而已,而缺乏对事件内涵的挖掘,从这方面来说报纸加大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在报纸版面中所占的的比重应该是一个可行之路。
另外,舆论监督也是报纸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现在鲜有媒体能够做好这一点,报刊在报道事件背后的故事的同时还加强自己的舆论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