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 雪.doc
沁园春雪原文赏析
沁园春雪原文赏析沁园春雪1936年2月7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自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两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未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1.蜡象:蜡,作形容词,白色;蜡象:白色的大象。
2.红妆素裹:红装,妇女的艳丽服饰,也代指美丽的女子,此处两用均可。
素裹,素裹的倒装,裹,穿;素,洁白静美的服饰。
3.折腰:鞠躬。
效劳。
4.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指诗;骚,屈原作的《离骚》,代指《楚辞》。
5.汗,是可汗的省城,就是王。
6.风流英俊杰出,功绩,文采卓著。
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毛泽东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到达距离黄河仅二十来里的清涧县的袁家沟,准备东渡黄河,出兵山西,赴华北抗击日本侵略军。
二月七日,以飞了一天的鹅毛大雪仍在飘飘扬扬,漫天飞舞。
毛泽东素来爱雪,现在看到寥廓雄浑的北国雪景,纵目黄河上下,放眼长城南北,雪盖冰封,白茫茫浑无天际,心情十分振奋,诗兴如潮起伏。
当晚,在住处,一灯如豆,诗人伏在一张小炕上,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
词的上阙写景,起笔就大气磅礴。
包举字内,以“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审美视野,纵览北国河山。
长城黄河,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之以“莽莽”.“滔滔”谊染其气势,作为词的兴象,特别的显得豪迈与崇高。
群山.高原.不仅气胸为足,生机勃发,且表现出大无畏的抗战精神,要与高高在上的“天公”一比高低;一“舞”一“驰”,似乎已赢得挑战的胜利。
结局三句,诗人妙想奇发,搁笔云天雪景,去描绘云散天青冬阳暖照的晴天雪景。
沁园春雪原文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句注释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2、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3、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5、须:待、等到。
6、“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7、妖娆(ráo):娇艳妩媚。
8、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9、“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10、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11、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逊:差。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12、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13、“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识:知道,懂得。
雕:一种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白话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沁园春.雪》精心修订拼音版及译文
qìn yuán chūn xuě《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Běi guófēng guāng ,qiān lǐ bīng fēng,wàn lǐ xuě piāo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wàng cháng chéng nèi wai,wéi yú mǎng mǎng ,dà hé shàng xià,dùn shī tāo tāo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shān wǔ yín shé ,yuán chí là xiàng ,yù yǔ tiān gōng shì bǐ gāo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xū qíng rì ,kàn hóng zhuāng sù guǒ ,fēn wài yāo ráo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jiāng shān rú cǐ duō jiāo ,yǐn wú shù yīng xióng jìng zhé yāo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xī qín huáng hàn wǔ , lüè shū wén cǎi táng zōng sòng zǔ ,shāo xùn fēng sāo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yī dài tiān jiāo ,chéng jí sī hàn ,zhǐ shí wān gōng shè dà diā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原文
沁园春雪原文,全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译文一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沁园春雪解释及译文
有关《沁园春雪》的解释及译文
有关《沁园春雪》的解释及译文如下:
解释: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的课文。
该课文的主题是描写雪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该课文主要以描写沁园春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雪景的美丽和神秘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全文翻译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诗。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而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
这时的沁园春已经成为毛泽东的隐居之所,他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翻译:北国的景色如画卷一般展开,冰封着千里的大地,雪花飘扬在万里的天空。
望着长城的内外,只见一片苍茫;大河的上下,滔滔水流消失不见。
山峦犹如跳动的银蛇,原野上的骏马奔驰,宛如在与上天的神力竞争。
只需有晴朗的阳光,看那鲜艳的衣装以及洁白的覆盖,显得格外妖娆。
江山如此美丽妩媚,吸引着无数英雄竞相臣服。
虽然秦皇汉武等历史名望,在文采方面稍逊一筹;唐宗宋祖等历史人物,在风采和才华上有些逊色。
成吉思汗这位前任天骄,只懂得拉弓射大雕这等功夫。
这些伟人功绩已随风而去,而如今则是新一代的风流人物,他们引领潮流,打造时代。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雪》赏析一、《沁园春·雪》原作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二、题解及背景(一)题解《沁园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牌名,这自然要归功于毛主席这首大名鼎鼎的《沁园春·雪》,但是《沁园春》这一词牌却是历史悠久。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格外宠爱其第五女沁水公主刘致而赐建的陪嫁园田,故名沁水园田,又称沁园,外戚窦宪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沁水公主田园。
后来的文人墨客感叹其事,多咏叹之。
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于文人墨客笔下,并且被引作曲调名,成为诗词用韵题材。
2现在传世最早的《沁园春》词据考证当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但是这一首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之下无论艺术水平还是影响力均尚显薄弱。
所以后人再以《沁园春》词牌填词之时,多以苏词为参照。
(二)写作背景193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渐彰显,占领华北的图谋已经昭然若揭,使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遽上升了。
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
12月17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史称“瓦窑堡会议”。
3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一方面继续对东北军的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另一方面着手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东征山西抗击日军。
1936年2月5日清晨,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西清涧河口东渡黄河,在号称“黄河第一湾”的石楼县辛关镇登岸。
暮冬还寒,大雪纷飞,兼之毛泽东正率军从陕北跨过山西,漫天雪景更激发了诗人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7日红军宿营于义牒镇,毛泽东怀着对革命的必胜信念,挥毫提笔写下了这首至今读来都令人酣畅淋漓的快意之作——《沁园春·雪》。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哲学思想——以《沁园春·雪》为例.doc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哲学思想——以《沁园春·雪》为例从小就喜爱哲学的毛泽东一生思考和研究哲学,其诗词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对他的诗词做哲学思想方面的研究,将其哲学思想融于中学哲学与生活的教学中,能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给思想政治课展现一种全新的视角,且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思辨力。
一、毛泽东诗词的特点1.哲理思维。
毛泽东诗词深深地植根于我国革命土壤中,与近现代历史息息相关,是毛泽东思想的物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毛泽东理论思维的精华。
他诗词的特征一是体现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
如《采桑子·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一个“老”字,将其辩证法思维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易老”一个“难老”,在“难老”和“易老”的矛盾面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是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论为基础。
如《西江月·井冈山》,尽管他写出了“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但他认为不能全盘照搬苏联的革命模式,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于是他将部队带到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2.创新思维。
毛泽东是一位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其诗作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有对历史的创新。
如《沁园春·雪》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个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英雄历史人物一笔带过,转向他所处的时代,点出全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这是他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观的批判,以及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观的肯定。
3.丰富的想象。
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七律·答友人》是运用想象构思和抒情的经典之作。
电子课文·沁园春雪 雪.doc
电子课文·沁园春雪雪电子课文·沁园春雪雪[1] (1936年2月)毛泽东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
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北国[2]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3];大河上下[4],顿失滔滔[5]。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6],欲与天公[7]试比高。
须[8]晴日,看红装素裹[9],分外妖娆[10]。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1]。
惜秦皇汉武[],略输[13]文采[14];唐宗宋祖[15],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16],成吉思汗[17],只识弯弓[18]射大雕[19]。
俱往矣[20],数风流人物[21],还看今朝。
研讨与练习一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二仔细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三下面这首词的内容也与雪有关。
反复朗读这首词,说说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
如有条件,课外抄录或背诵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与同学交流心得。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毛泽东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读一读,写一写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娇<P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沁园春,词牌名。
<P 〔北国〕指我国北方。
<P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P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P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P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蜡象,白色的象。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P 〔天公〕指天<P 〔须〕等到。
<P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沁园春雪原文(加拼音)
沁园春雪原文(加拼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里的冬天非常严寒,整个地区都被冰雪覆盖。
望长城内外,只见一片荒凉。
大河上的水流已经凝固,失去了往日的浩荡。
山间银蛇般的雪蟒在舞动,原野上骑着蜡象的人们在奔跑。
他们试图与天公比高低。
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才能看到装扮华丽的女子们,显得格外妖娆。
这片江山虽然美丽,但也曾被很多英雄豪杰争夺。
他们为了争夺这片土地,不惜折腰。
即使是XXX这样的天才,也只会弯弓射大雕。
他们的功
绩已经被历史铭记,但他们的文采却略逊一筹。
1沁园春雪
准 备 飞 往 重 庆 的 毛 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时的合影 泽 东
发 表 背景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 8月。当时抗战胜利,蒋介石 假意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和平 谈判。毛为了争取和平,不 顾个人安危,与周恩来飞抵 重庆,与蒋谈判。期间,诗 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 毛就把10年前写的《沁园春. 雪》抄给他,不久《新民报》 发表了毛词,引起各方关注 和反响,迅速在人民当中传 颂,极大年2月。毛泽东率领 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又领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 战争。在陕北清涧县,毛 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 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 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 赏“北国风光”,过后写 下了这首词。写景,纵横 千万里,气势磅礴,旷达 豪迈;议论,纵贯古今, 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
《沁园春·雪》诗词鉴赏
《沁园春·雪》诗词鉴赏《沁园春·雪》诗词鉴赏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沁园春·雪》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被公认为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诗词作品。
这一点,与作者在政治上的巨大成就无关。
本词尽显作者前无古人的巨大胸怀与气魄,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任谁读了都会不自觉地生出臣服之意来。
在这首词中,毛泽东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优美的江山常引来各种政治力量的争夺,其中不乏成功者。
但他们还称不上“风流人物”。
真正的风流人物,他不应该仅仅懂得争夺江山,而更应懂得如何去建设江山,使之更加美丽富饶!愿为江山添砖加瓦、增添秀色的伟大胸怀,正是本词冠绝古今的焦点所在。
但非常可惜的是,国内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并未将这种意味阐发出来,而别眼于对“文采”——文学成就、文化贡献的叙说。
这是一种遗憾。
其实,本词“争夺江山、增之娇色”的主旨并不难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与“江山”相关的三个关键词是娇、英雄与折腰,英雄者莫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古代帝王,折腰便是争夺。
而争夺江山与文学成就、文化贡献无关,那么“惜”从何来?这样,我们就只有一个解释: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并未使江山增色!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我们可以将本词大致翻译为如下现代汉语:冬日里北国的美丽风光是冰雪妆扮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