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过东郊故园追和(hè)家大人韵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①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
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
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欲填沟壑”写诗人饱经患难,行将就木的消极与无奈,尽显杜诗思想感情之“沉郁”。
2.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马【注】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泰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唐朝边境地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咏物诗”,本诗表现了诗人的“爱物之心”;又以独特视角,用第二人称抒情达意,将马人格化,生动而有情味。
B.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
交代了马与自己患难相依的关系,也写出了其老病的状态。
C.颈联写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D.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
4.如同闻一多借“红烛”来写自己,杜甫所写的“病马”也实为诗人自己。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材料一: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
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信仰习惯、神话传说,都是民俗涵盖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乡土民俗渐行渐远,如何活化乡土民俗,不仅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特别是乡土作家关注的焦点。
文学离不开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民俗。
民俗文化在乡土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乡土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并成功运用民间语言。
乡土作家通过文学叙事,在文本中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既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意趣横生,又有助于挖掘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遗产,探寻民俗文化的当下价值。
乡土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活化大体有三重路径。
在作品中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
传统民俗文化看似是一种过时的、陈旧的存在,但通过乡土作家的书写,就可能产生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通过这种审美趣味又产生了审美意味。
这种意味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有关,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汪曾祺对民间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刘庆邦、毕飞宇笔下的民间传奇人物等。
他们大多都没有拘泥于逻辑安排,而是根据不同民俗特性,彰显民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和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渗透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
乡土民俗作为村民千百年生活中习焉不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转化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产业转化的方式实现经济上的振兴,也可以通过挖掘其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
如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唐诗诗词鉴赏-《东郊》
唐诗诗词鉴赏-《东郊》《东郊》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久困官舍偶尔郊游时,面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春光陶然而醉的闲适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弃官归隐的念头,表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憎和对自由散淡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是平凡的事物和平常的景色,却蕴涵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人格和诗风都颇类陶渊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东郊》的唐诗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东郊》唐代:韦应物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译文及注释译文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
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
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
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
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
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
我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
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
我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
注释跼(jú):拘束。
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澹(dàn):澄净。
虑:思绪。
丛:树林。
憩(qì):休息。
缘:沿着。
涧:山沟。
还复去:徘徊往来。
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
斯,一作“期”。
慕陶,指归隐。
直,或作真,就。
庶,庶几,差不多。
鉴赏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
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
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
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
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译文及赏析《扫花游·送春古江村》是由吴文英所创作的,该词上片先写残春景象、后写入夏的景象。
下片另开意境,分三层写送春,最后说到自己送春时的情形,表达了孤苦寥落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扫花游·送春古江村》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扫花游·送春古江村》宋代:吴文英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
艳春过了。
有尘香坠钿,尚遗芳草。
步绕新阴,渐觉交枝径小。
醉深窈。
爱绿叶翠圆,胜看花好。
芳架雪未扫。
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晓。
柳丝系棹。
问阊门自古,送春多少。
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
酹残照。
掩重城、暮钟不到。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译文园中池水清澈透碧,一夜骤雨花落飘零,竟使林岛绿肥红消。
艳丽的春天过了,尚有金钿、遗落于香尘芳草。
漫步在初夏绿荫的小道,渐渐发现枝叶繁茂交错,路径越来越狭窄。
沉醉在这一片幽深的密林中,翠圆的绿叶招人喜爱,胜过三春赏花好。
花架下的落花还没有清扫,嗔怪佳人已是清晨仍然还在睡懒觉。
柳丝只系船棹不系春,阊门自古是送别之地,有谁知道送走了多少春天呢?疲倦的蝴蝶也懒得飞起,故意盯扑在簪花破帽。
黄昏里倾杯为春祭酹,城门重重紧闭,隔断那隐隐的钟声。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注释扫花游:词牌名。
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
古江村:在苏州西园。
林岛:指西园陂池中小岛及陆地上的花木。
深窈:深幽的树林。
阊(chāng)门:在今苏州市。
宋时西园所在处,亦即古江村所在处簪(zān)花:头上插戴的花。
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鉴赏《扫花游》,词牌名。
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
“水园”三句,写暮春园林景色。
“水园”,即荷池。
题曰“送春”,所以古江村的园中在遭到一夜的急风骤雨摧残后,岸上、池中小岛上的花木尽都凋零,水上飘满落英,只有池中长满的碧绿的田田荷叶更显精神。
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专项精编
(4)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专项精编[2024·九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叶梦得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3·四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①苏辙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
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频频风雨损伤,但诗人游园的心情并没受到影响。
B.颔联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贫等和芍药,也点出了游园的时节。
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D.路上杂乱地走着尽欢而散的人们,诗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满喜悦。
4.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1·八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思乡的诗句15篇
思乡的诗句15篇思乡的诗句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乡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乡的诗句11、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欧阳修《秋怀》2、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李白《关山月》3、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白居易《阴雨》4、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韦庄《章台夜思》5、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6、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7、衣懒换,酒难赊。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8、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薛逢《宫词》9、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10、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11、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李益《隋宫燕》12、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13、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转应曲边草》14、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5、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16、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
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17、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张炎《解连环孤雁》18、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1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1、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22、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23、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24、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25、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26、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2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草堂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草堂诗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崔氏东山草堂①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②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③,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释】①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
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辋川别业邻近。
②白鸦谷、青泥坊:地名,皆位于蓝田。
③王给事:指王维。
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辋川别业“柴门空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
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
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
D.前三联从所闻、所见、所食等多角度写山中生活,尾联发出感慨。
2.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归故园》(见下)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写到了“柴门关闭”。
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归故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①诸山刘长卿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
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
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
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
稍看林壑晚,佳气生重关。
【注】①衡霍,即衡山,衡山一名霍山,故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王处士家草堂里有一幅描绘衡霍众山的壁画,这首诗即为吟咏此画。
B.欣赏白墙上的画作,远在湖南的衡山如同近在眼前,群山也似举步可登。
C.画上有衡山青翠密林、飞来的方丈神山、将归的白云和远去云间的飞鸟。
D.面对这幅壁画,诗人感慨主人可以日日相对美好事物,生活能如此闲适。
4.王处士草堂壁画逼真传神、景物丰富,诗人是如何描写画作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①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南乡子 其二 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 注解
南乡子其二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注解《南乡子·野泊值小寒日》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所作,以下是该诗的注解:
野泊:指在野外过夜。
小寒日: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此时天气寒冷,气温逐渐下降。
家大人:指作者的父亲纳兰明珠。
韵:指诗歌的音韵格律。
诗句解释:
一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夜晚西风吹落了树上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我想寄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给你,但路途遥远,山高水阔,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去。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回望故乡,路途漫长无
尽,我的泪水不停地流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路上与你相遇时没有纸笔,请你代我向你的家人问好并告诉他们我平安无事。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长安春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长安春望》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①卢纶【唐】东风吹雨过青山②,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③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④。
【注释】①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期。
②“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③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1.首联“却望千门草色闲”中“闲”字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闲”有悠闲、闲适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2.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感时伤乱,在乱离中思家望归的诗人形象。
分析例1:颔联写自己不能回去,家只能在梦中出现,看到他人回归,自己不尽羡慕之意。
例2:在颈联中诗人远望家乡,却看到浮云缭绕,遥不可及,近看宫阙,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
此联表面写壮观之景,暗含衰飒之意。
例3:尾联写自己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无人怜悯。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意为: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
“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
卢纶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
“却望”,是回头望。
“千门”,泛指京城。
“草色闲”的“闲”字用得极为巧妙,“闲”为悠闲自在之意。
把“草色”人格化,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这是比较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加衬托了作者内心因为思乡产生的愁苦之情。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形象。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
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
示例: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人那时客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样繁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叹万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悲慨之情。
(4分)【小题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制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请说说诗人在此联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分)【答案】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周邦彦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
借指人世的江河。
②浴凫飞鹭:凫:野鸭。
鹭:白鹭。
③浪发:滥开。
【小题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术?请简要分析。
(6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小题2】这首诗采纳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解析】【小题1】4.(14届湖北武汉部份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陈七赴西军孟浩然吾观超级者,碌碌在目前。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4.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宋·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描写思乡的诗句15篇
描写思乡的诗句15篇描写思乡的诗句1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思乡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思乡的诗句1【关键词】诗词名句,抒情,思乡【名句】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出处】唐·卢纶《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注】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说明】《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
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
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赏析】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
诗的首联点题“春望”,写所望见的景物。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作者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
回头再望长安城时只见“千门草色闲”,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在写景之中,流露出作者复杂的感情。
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思乡盼归之情。
作者有家难回,只能从梦中看到家乡,当他看到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时,心中起了羡慕之意。
随即又从羡慕回归到残酷的现实:虽然船只密布,但又有多少人得以回家?大多数人不过像自己一样罢了,只能望乡而已。
这两句描写作者因思念家乡而生出的复杂心理,他既有艳羡嫉妒之心,又有与天下游子同病相怜而产生的慰藉之情。
诗人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悯,那悲哀之情是人人皆有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突出家乡的遥不可及。
尾联收束思家盼归的主题,突出自己的孤独无依的处境。
诗歌翻译及鉴赏(试题示例)
【思路点拨】 这道试题角度“任选”,开放度大,可以说是题目的最大亮点。 这些角度大致有四个: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 在每一个角度中又按不同标准,可分若干小角度。
1.语言:(1)分析总体风格;(2)品味锤炼字句, 分析“满”“过”“知”等炼字的精当。 2.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3.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角度, 联系写景 状物进行分析; 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4.内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 “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小重山
清· 宋征舆① 春流半绕凤凰台②。十年花月夜,泛金杯。玉箫 呜咽画船开。清风起,移棹上秦淮。 客梦五更回。清砧迎塞雁,渡江来。景阳宫井③ 断苍苔。无人处,秋雨落宫槐。 [注]①宋征舆,明末诸生(秀才),明亡后先后 考中清朝进士,仕清。 ②凤凰台,在南京秦淮河附近的凤凰山上。 ③“景阳宫井”又名胭脂井,故址在南京。隋兵 攻占南京,陈后主入井避难,后被活捉。
1 2 3 4 5 恬淡闲适 华美艳丽 清新自然 孤寂冷清 雄伟壮丽 安谧恬美 明快活泼 空灵悠远 空寂寥落 辽阔苍凉 优美宁静 热烈欢快 朴素自然 萧瑟凄冷 深远辽阔 宁谧悠远 生机勃勃 清新明丽 荒芜空旷 雄浑悲壮
2.词的最后两句写“无人处,秋雨落宫槐”
有什么作用?(6分)
答: ①“无人处,秋雨落宫槐”与上片“十 年花月夜”的盛景形成强烈的今昔盛衰对比 ,表达了对亡国教训的的检讨与反思;②以 景传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亡国之 痛于冷落之景中。景阳宫中不见人迹,满目 萧疏,一派荒凉,只有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 着寂寞的宫槐,烘托出作者内心对故国衰亡 的凄伤。
溪上作
【注】
解析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蕴含的诗歌理念
解析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蕴含的诗歌理念解析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蕴含的诗歌理念解非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赏析:元好问认为汉乐府民歌与建安诗歌是对《诗经》的风雅传统“正体”继承与发扬,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而宋金诗坛上“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得不到弘扬,迫切需要有“诗中疏凿手”出世来正本清源,引领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诗中疏凿手”就是我们今天的“诗评家”。
且由诗评家来分开泾水、渭水这样一清一浊的诗歌之流。
这组诗:论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
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赏析:元好问用形象的比喻来推崇曹植和刘桢为建安诗人的“两雄”,诗歌风格“啸虎生风”,具有骨气奇高,真骨凌霜之美。
这也是肯定了风骨刚健、风神飘逸的建安文学的风骨论。
而西晋诗人刘琨的“雅壮而多风”和“清拔之气”(《诗品》)可比建安风骨。
这组诗:论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三首: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赏析:元好问认为建安文风西晋时期的诗人继承的很多,建安风骨的影响比较大,真的就是:“壮怀犹见缺壶歌”。
但是,诗歌绮靡文风也已经潜滋暗长了,他以张华为例子,指出张华的诗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钟嵘评张华诗语)以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
而这样的绮靡婉艳,文字妍冶的诗歌是不利于诗歌的发展的,虽然诗人的名气高,也不过一时罢了,缺乏豪壮慷慨之气的诗歌无建安的风骨,而风骨才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品,所以“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强烈不满之情绪。
这组诗:论诗人的品格。
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赏析:这首诗是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无人工雕琢粉饰的痕迹,清新真淳而无矫揉造作诗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是那么的自然质朴,剥尽铅华,独见真率,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诗艺魅力。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天天练40 Word版含答案
天天练40诗歌鉴赏(情感态度篇)[基础过关]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谷园【注】[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落花二首(其一)[宋]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金谷园:西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
石崇有歌女名绿珠,在石崇因她获罪时,跳楼自殒。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二首诗的首联和颔联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写到了落花,但寄寓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杨万里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1)诗歌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本诗最后两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辛弃疾《阮郎归》赏析
辛弃疾《阮郎归》赏析辛弃疾《阮郎归》赏析辛弃疾是北宋大词人,一生写过很多重要的诗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以下是阮郎归辛弃疾赏析,大家可以通过赏析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下面是原文以及翻译和阅读答案,欢迎参考~!原文: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作者: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阮郎归辛弃疾拼音:shān qián dēng huǒ yù huáng hūn ,shān tóu lái qù yún 。
zhè gū shēng lǐ shù jiā cūn ,xiāo xiāng féng gù rén 。
huī yǔ shàn ,zhěng lún jīn ,shǎo nián ān mǎ chén 。
rú jīn qiáo cuì fù zhāo hún ,rú guàn duō wù shēn 。
一:阮郎归辛弃疾阅读答案1.词的上阕营造了的意境?请简要析。
答案: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
“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写出了意境凄冷,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
2.下阕运用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运用对比或用典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与郁愤。
二:问题及答案【注】①张处父,词人好友。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
③借用杜甫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作析。
石家庄二模古诗文讲评
赵杏芬
• 援笔而成,辞甚伟。
• yuán • ①<动>拉拽;攀援。《游黄山记》:“石崖侧削则 援岩。” • ②<动>持;执拿。《国殇》:“援玉枹兮击鸣鼓。” • ③<动>提出。《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 ④<动>引用。《柳敬亭传》:“援古证今,极力为 之。” • ⑤<名>帮助;援助。《六国论》:“盖失强援,不 能独完。” • 【援引】引证。推举;引荐。
•
•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结合诗句 分析 • ①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昔年在 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 由盛而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②对亲人的 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三世仅 传十亩之地,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之下吟咏出歌 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自己也已 成为两个朝代的人。
雨中花•岭南作①[宋]朱敦儒
•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 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 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②。空漫 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 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 注 ①1126年,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渡,朱敦儒 ①上片追述了承平岁月中胜景狂游的盛况;下 不得不随着逃难的人流离辗转来到岭南,在粤西泷州 暂住下来。②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应刘: 片描述了沦亡生活的痛苦,报国有心、请缨无 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璩兄弟与刘桢。 路的悲叹。②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 • “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 • 购:gòu • ①<动>悬赏征求。《荆轲刺秦王》:“今闻 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指南录 >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②<动>买;购买。《病梅馆记》:“予购三 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 ③<动>通“媾”,讲和。《史记· 韩世家》: “将西购于秦。” • 【购求】⒈悬赏缉捕。 • 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 马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耀。
2024届新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3 古代诗歌鉴赏(二)课件(49张PPT)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即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楼伤情,思接 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B.“吴京”一词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作眺望中的古都南 京,抒发了对南宋朝廷的牵挂。 C.颈联叙述诗人身处条件恶劣的地方,疾病缠身,生活困窘, 叙事中渗透着感伤和无奈。 D.尾联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同时表达 了垂老的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
1234 567 8
题组 2 边塞征战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 分)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1234 567 8
【注】 ①部曲:部属,属官。②符:这里指军中移文。③薏 苡(yìyǐ):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 入药。“薏苡明珠”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 受诬谤的人。④於菟(wū tú):楚人称虎叫於菟。
1234 567 8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 分)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234 567 8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 乡间清新的风貌。 B.“花气袭人”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 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 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初春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联表现了诗 人田园生活的乐趣。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1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①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
①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②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找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一、二句写出“雨”怎样的特点?(2)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诗歌第二句“芙蓉向脸两边开”用了衬托的手法,明写________,实则为了衬托出________之美。
(2)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诗歌鉴赏古诗赏析即事①宋·徐侨②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
②徐侨:南宋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1)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________(2)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象,请你找出两个体现这一季节特征的物象。
(2)历来诗评家认为第三四句中“羡”“醉”二字用得好,请你选自己最有感觉的一个说说其表达效果(可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考虑)。
5.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画面。
(2)通读全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风存”的具体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东郊故园追和(hè)家大人韵
作者:沈绍姬(浙江钱塘人)
昔年亭馆筑城闉。
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注释】
1、故园:旧家园;故乡。
2、家大人: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
3、和(hè)-----韵:(hè-)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
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
4、闉yīn 古指瓮城的门。
5、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承受父亲的教诲。
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鲤,孔子之子伯鱼。
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6、分彩笔:分写诗的任务。
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晩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
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
后人因以"彩笔"指词藻富丽的文笔。
【简析】
1、作者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
很明显,从作者的生平看,这首诗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以过往景色和如今对比,表现出对改朝换代,时光飞逝的感慨。
同时也用了托物言志,2、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借青山的不忘旧邻来表达自己对旧朝的不忘,对故乡、对已逝亲人的怀念。
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门前碧草埋荒径”,由盛而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
3、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三世仅传十亩之地,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之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自己也已成为两个朝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