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寺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浅论鲁迅笔下“看客’’形

。李楠

象的悲剧意蕴

摘要:看客是鲁迅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人物形象,在看客身上表现出深厚的悲剧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人性毁灭的悲哀;民族历史的悲哀;特定时代的悲哀。

关键词:鲁迅看客悲剧意蕴

“假如一问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

一些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火,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人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

几个人,使这不幸但是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苦楚,你倒以

为对得起他们吗?”nI这是在面对钱玄M先生“做点文章”

的邀请时,鲁迅做出的网答。尽管如此,经过深思熟考虑,

鲁迅还是拿起了手中的笔,从此直到1936年离世,他的生命

再也没有l叫推翻这个“铁屋子”的努力和台战分开过。尤其

是1918年N1925年,这期问鲁迅创作的26篇小说结集为《呐

喊》和《彷徨》,成为他小说的代表作。这些小说主要是以

辛亥革命前后中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为主题,但是很少

描绘社会生活的外在情状,而是直指人物内心,他的小说

“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

起疗救的注意”【2】。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他着力于揭露阴

暗的闭民性,看客便成为了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物形

象。在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6篇小说中几乎三分

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着攀地勾勒、描画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

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落,具有泛指

意义。鲁迅在小说中,用几近残忍的笔触,白描看客形象,

勾勒看客灵魂,从而揭示了深刻的悲剧意蕴。

一、表现了人性毁灭的悲哀

对于看客,鲁迅曾经F过一个悲观性的结论:“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卜场,如

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扎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

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

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

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31对这遍地

皆是的麻木看客,鲁迅可谓痛心不已。麻木之外,这些看客

似乎更热衷于从别人的悲哀巾plt,爵快乐,这更是人性毁火的

悲哀了。《祝福》中,祥林嫂第一二次网剑鲁镇,逢人便讲述

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

寻来,要听她这。。段悲惨的故事。直剑她说得呜咽,她们也

就一齐流卜.那停在跟角上的眼汨,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

~面还纷纷评论着。”祥林嫂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悲惨遭遇并

没有引起这些看客的同情,她们来只是为了在晶评豁赏祥林

嫂的悲惨遭遇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不但如此。当阿毛的故

事被咀嚼成为渣滓后,这些看客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在祥林嫂

身卜寻找新的看点。善女人柳妈提出了祥林嫂额角【:的伤疤

的问题:“你额角}: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吗?”“你

那时后来怎么竞依了呢?”并且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I'uJ

题:“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

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

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正是善女人柳妈提出的这个

问题,使得祥林嫂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精神崩溃,

走上了死产的道路。在《祝福》中,看客们仿佛已经丧失了

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同情心和人性美,他们齐心协力地把祥林

嫂推上了死亡的道路。当这些看客以个体的面i=t在作品巾浮

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内在欲望便凸现了出来。与《祝福》

不同,(Ij口JQ正传》中的看客,多是以”。利·嘲讽,戏谑的形象

出现的。对于阿Q的疤癞头,未庄的人们一见面便假做吃惊地

说:“哙,亮起来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直到阿

Q被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

地得胜走了。阿Q成了一个类似于小丑的角色,但间时,阿Q

也是作为看客而存在的。在城里看了杀革命党之后,阿Q到未万方数据

庄眉匕色舞唾沫横匕地讲述:“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因为这一节,“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中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了。”富有戏剧性的是,阿Q最终也成为了被杀头的人,而I=I.围着阿Q观看的人并不理解阿Q何以要被杀头,也没有任何人同情阿Q,他们只是拿他的杀头当一出戏看,听到阿Q说出半句话来便喊好,而城里人还“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在看客身上,丝毫看不到人性的光辉,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看客的是非感、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缺乏,甚至是类似于野兽的野蛮习性,他们不但会咀嚼人们的肉体,而且会吞噬人们的灵魂。

二、再现了民族历史的悲哀

国民性的形成必然有其漫长的过程,看客行为也是如此。因此鲁迅描写看客群落的悲剧并非仅停留于人性毁灭的悲哀的揭示七,而是从更深更广的历史角度,表现了一个民族历史的悲哀。在漫长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中,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使用儒家思想来实行愚民政策,加上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民众形成了一种麻木不仁无聊散漫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民众精神生活的极端空虚和无聊,在这种情况下,稍有可看之事物,民众们就会蜂拥而至。除此之外,历史上长期的愚民政策也使得国民产生了强烈的盲从心理,鲁迅举例说:“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几唾沫,自己蹲F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卢,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人批的看客。于是就有了《示众》这样一篇专门表现看客众生相的小说。一囚犯被警察牵着在街上示众,立刻引来无数看客围观。最先发现的是一个叫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他“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码路那边了”。紧接着其他人也很快围了过来,霎时1.口J就围了几层的看客,水泄不通,“续到的便只能JHi在第一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仲进脑袋去。”这些人围在一起,初为看凶犯,很快便互看起来。看客们看相T1陋,“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而正当这帮人看得无聊之时,不远处一个车夫摔了个跟头,竟引来几个人同声喝彩:“好!”“连巡臀和他的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车夫成了新的看点,很快,车夫离开了,“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这就是小说《示众》的主要内容,整篇小说没有情节没有主角,所展现的只是看与被看。在看客中,有卖馒头的孩子,有小学生,有老头子,有胖人汉,有工人,甚至还有抱小孩的老妈子,可以说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

守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由此,“看”便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显示出看客这一群

体牢固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三、揭示了特定时代的悲哀

人物形象之所以鲜活,是因为这些人物具有时代的特

色。鲁迅在再现看客的历史悲剧意义的I司时,也表现了那个

特定时代的悲剧内容,特别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悲剧根源在这

些看客身上表现得相当鲜明突出。在《药》里,革命者夏瑜

抱着解放群众的心愿而被杀戮,但他的牺牲非但没有得到民

众的同情和理解,反而成了被赏玩被谈论的对象。《药》中

的看客们为了看杀革命党夏瑜,天不亮就聚集在一起,“一

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捌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

人,也忽然合作,。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

然屯住,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对这些看客聚光灯似

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看客是多么的愚昧落后,他们不仪不对

刽子手投以仇恨的目光,不仅不对革命者报以同情和理解,

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更令我们感到悲

哀的是革命者的血最终被自己想要拯救的对象——愚昧的民

众当作药给吃了下去。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身体上

的屠杀,那看客们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另外,

还有《风波》里许多不知名的人对革命的迷惑,《阿Q正传》

里许多看客对革命的看法,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悲剧内容。正

因为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封建势力,没能看出革命的

真正力量,革命只能是一个“无根的花环”,革命以后“招

牌虽换,货色依旧”,因而悲剧也就势所必然。看客的麻

木、无知正是这一时代悲剧内容的鲜明表现。

看客群体是鲁迅向中国文学画廊贡献的。一群生动深刻的

形象,通过鲁迅笔下的看客,我们深切地了解到了中国时代

的悲剧。这不仅仅在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现在,我们仍然

可以从鲁迅笔下的看客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有看客不存

在了,中国人的人性才能算是真正的升华了。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

社,1998年版,第419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

社,1998年版,第512页。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3】鲁迅:Ⅸ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文集(第二卷)》,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4】鲁迅:《一思而行》,Ⅸ鲁迅丈集(第五卷)》,黑龙江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李楠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入文系255100)

2卿.02

75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