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思想_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的文化缘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总第58期)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No .12008年3月

Journa l of L i m i n g Voca ti ona l Un i versity

Mar .2008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廖荣榆(1982—),男(汉),福建安溪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黎明职业大学人文社科系助教,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8—8075(2008)01—0062—03

・其他・

大同思想———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的文化缘由

廖荣榆

(黎明职业大学人文社科系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大同思想是广大中国人民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这种理想追求始终活跃在中国人

的精神世界里。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有着重要的契合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大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契合点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巨史宏篇之中有着无数关于人类美好未来的设想和生动描绘,其中大同思想尤为突出。“大同”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社会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马克思主义是源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而20世纪初的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首先归结于其本身强大的感染力。其次,马克思主义必须取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的文化缘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在不同时期,以

各自独特的面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剥削程度的憎恨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与阶级矛盾、民族矛

盾的社会动乱时期相联系的,是从朦胧憧憬到鲜明的构想。

大同思想的萌芽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的过程中,《诗经》中的《伐檀》、《硕鼠》体现了广大奴隶和平民对奴隶主进行着艰难的反抗与斗争和对美好的未来这种憧憬与希望。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同思想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战乱的残酷现实使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言人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救世主张,精密地论证和设计各自的理想国方案。

道家的大同思想体现在老子对于“小国寡民”社会的构想上。在这种小国里,人口稀少,内无争夺,外无战伐,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互无往来,居民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们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

墨家学派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说到底也是一种乌托邦设计,他们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2〕

。这种学说在阶级对

第1期廖荣榆:大同思想———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的文化缘由

抗的社会中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与各家学派的大同思想相比,儒家的大同思想是最完美、最经典的。它的出现完整地规范了中国以后历代理想社会思想的发展轨迹。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曾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其内容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在两千年前生产力水平还极其低下的时期,儒家学派设想出一个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人类普遍幸福的大同世界。马克思对儒家的大同思想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其“不仅是超出现在,甚至是超出未来”〔4〕。

到了近代,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更加深重,中国人民对大同世界的追求和探索也就更加积极。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反映革命农民大同思想的最完整、最高体现。洪秀全设计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5〕的理想天国。洪秀全把广大农民群众长期的、分散的斗争要求,加以集中而制定,表达农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与此同时,在中国许多主张“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开始重新思索中国的发展道路,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理想相结合,纷纷提出“大同”理想。具有这种思想特点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在为争取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向往着中国在遥远的未来会出现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孙中山将毕生的心血奉献于倡导民众共同奋斗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将来世界总有和平之望,总有大同之日,此吾人无穷之希望,伟大的思想”〔6〕。在孙中山看来,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当时距大同社会还有很远的距离,三民主义是大同社会的低级阶段。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7〕,大同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三民主义里已经初露端倪,大同社会的曙光已经若隐若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博大精深,并设计出了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遗憾的是不能找到一条通往大同的正确道路,但这种理想追求却始终活跃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二、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的文化缘由

中国人是怎么从对“大同”理想的追求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呢?

可以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已涉及到20世纪初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对新信息的接收,是主体用既有的认识图式对新信息的顺应或同化过程,而前提在于认识图式与新信息有契合点。从文化的角度看,两种类型的文化接触,如系异质同构,则按同构原则相互吸收。作为文化主体兼载体的个人,以其思维图式通过顺应和同化两种功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契合。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8〕。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在心理层面上的契合点,是中国社会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社会,接受社会主义学说的深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的大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吴雁南等人曾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留下的精华,如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