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副标题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形象描述自己飞翔状态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韩愈《师说》中提到士大夫之族借地位、官职拒绝从师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 ,______ ”两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答案】【小题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小题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小题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故答案为:(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重点字:决)(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决、抢、榆枋、谀、携的写法。

《琵琶行》中的名句辑录:(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陆畅其一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2019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卷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

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

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

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

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

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美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

以此为背景,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

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

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

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一方面说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

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

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

当代的儒家伦理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中国儒家关于美、德关系的看法限定在个体化的人性养成方面,但事实上,它却具有家国天下的广远视野。

2019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回答阅读类主观题目请分要点答题,无明确要点序号标识该题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美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

以此为背景,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

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

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

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一方面说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

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

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成效,美国及其盟友的空袭效果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

B.在南京青奥会男子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浩然屏气凝神,目不交睫....地盯着靶标,丝毫不理会观众的叫好声。

C.关于帕特农神殿和守护神雅典娜的各种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希腊人有着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

D.不知是曾几何时....,微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抒发怀旧心情的文章,慨叹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不单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那些与文化格格不入、有口皆碑....的“奇怪建筑”,以后很难获准建造。

B.教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通行证,但总有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不足为训....,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放纵自我。

C.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其出生地却始终存在争议,可谓众说纷纭,风生水起....,难有定论。

D.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最美?是其自身独有的神秘美感,还是因为她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word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参考)

(word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参考)

(word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出题人:XXX 审核人:XXX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观涛先生发表了题为“反思‘人工智能革命’”的文章,文中表达的结论大致是今天面对信息文明高度繁荣的学者们的共识:科学与人文的隔阂甚至对立,对人类科技进步中社会性因素的忽视,导致了技术理性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的退化。

那个视角,从人工智能进展历史来看却大概别成立。

在人工智能研究史上,人们对智能研究的理论基础依然比较重视的,也有过多次重大的争议和讨论,别同研究领域具有强弱各别相同的立场,从而反映出它们在智能基础咨询题上的重大差异。

人工智能具有工程和科学两种别同的维度,前者并别以明白人类智能为前提,要紧是利用计算机、数据等资源经过算法加工来完成人类实践日子中的任务;后者则需要从人类智能原理动身来实现人工智能。

例如当前的类脑计算研究,是放弃传统的计算机,改为从结构上摹仿人脑来开辟芯片,从而希翼从结构仿确实功能涌现中来产生智能。

对人类智能的认识是科学家当今面临的难题,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原理的别了解,别得别在工程上举行简化,即别对智能做任何明确的定义,而是在利用人工智能探究智能行为机制的过程中来逐步了解和解释智能的本性,这是任何具有工程和科学双重性质的技术性科学中别得别采取的务实态度,没有这种务实态度,简单地将工程实践和原理在认识论上对立起来,也许会对知识的进步产生别利妨碍。

人工智能虽别是理论物理学那样高度成熟和形式化的科学,别具有严密的理论形式,然而其经验性定律及其使用的概念框架、假设也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

所以当这些定律和概念框架与常识知识中的表述别一致时,往往会形成冲突,但这种冲突能够经过对其定律、理论假设和模型的科学解释,来弥补表达日常经验的常识语言与其定律解释之间的差距,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理论的成熟。

(高考语文模拟)陕西省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陕西省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

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其应有的载体,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尽管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学、哲学角度研究经学,但和以西医的方式研究中医一样,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摧枯拉朽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晚清道咸以后,清朝的社会政治系统已经开始发生崩解,以皇权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经不足以因应困局。

虽然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所谓“同光中兴”,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文明却远远不够。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种新变不只是作为常道的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还是在为清代以来的历史补课。

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也是极有争议的,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的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人文学科,同时也包括杜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够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

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凤毛麟角。

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

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

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

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

2019年高考语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名师精选试题+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打印练习)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教师版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教师版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语文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信仰是宗教信仰,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度夸大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今天看来,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其中的情感主要应由审美来充实。

美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尔库塞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他强调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

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

这是一种自发的美育。

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发的审美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山东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旖.旎/绮.丽市侩./污秽.强.迫/倔强.复辟./辟.邪B.媲.美/包庇.殉.情/徇.私处.所/惩处.储.存/贮.藏C.驻扎./包扎.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D.舟楫./编辑.噱.头/戏谑.开拓./拓.本档.案/当.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伺候切蹉天然气突如其来B.安详振幅大拇指关怀倍至C.辩难剽悍养植业得鱼忘筌D.联袂遐思爆发力掉以轻心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题进行彻底__________。

②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已由新华社_________发布,文件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

③院内有雕龙画风,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曲径回廊___________各处,处处表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A.处治授权贯穿B.处置受权贯穿C.处置授权贯串D.处治受权贯串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9届高三语文盐城三模教师版

2019届高三语文盐城三模教师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十九)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________,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

时代所能挤出的一点点脑汁,多陷入学理的臃肿系统中________,多少________的繁文,一旦脱去了泡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仅几十字或一句话。

A.毋庸置喙不能自己洋洋万言B. 毋庸讳言不能自己鸿篇巨制C. 毋庸置喙不能自拔鸿篇巨制D. 毋庸讳言不能自拔洋洋万言毋庸置喙:指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

毋庸讳言:毋庸:无须,不用。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

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语言、内容。

由“面临”强调无法回避,选用“毋庸讳言”。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不能自拔: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由前文“陷”可见是选用“不能自拔”。

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文学艺术作品。

洋洋万言:洋洋:众多、盛大的样子;言:字。

形容文章写得很长。

由后文“有用的几十个字或一句话”,选用与数量有关的“洋洋万言”。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在保护湿地的众多标题和字眼中,我只看到“保护”湿地,而始终未见“敬畏”湿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当保护湿地的动作和欣赏、敬畏的情感牵手时②在精神上却对湿地无动于衷③我只看到湿地对于人类安全重要性的列举④这样的保护才真正深入人心⑤而始终未见对湿地的生命审美⑥人类的关切只是出于利己的安保考虑A.③②⑥⑤①④B. ③⑤⑥②①④C. ⑥②①④③⑤D. ⑥⑤④①③②我只看”与句“而始终未见”与横线前句式一致。

句“只是出于利己”与句“却对湿地无动于衷”语意上形成转折关系。

句“当…时”与句“才”对应。

3. 下列两段文字中都包含的意蕴是(3分)(.C)①浪迹天涯的游子最终又会思念故土,并在自己的茅屋内,在妻子的怀抱里,在儿女们的簇拥下,在为维持生计的忙碌操劳中,找到他在广大的世界上不曾寻得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山林是一个________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________的生活。

在春耕秋收中,与________的农夫相比,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A. 隐藏超然世外丰衣足食B. 隐藏置身事外自食其力C. 隐秘超然世外自食其力D. 隐秘置身事外丰衣足食2. 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 A )A. 远处的房子,只能看见黯黯的轮廓,近处的老屋,则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画,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着幽幽的光。

B. 身处暮色里的周庄,好像回到那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代,一边走一边用树枝划过苍老的墙壁,听着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 在一个沙丘的后面,有一股水沿着草地的中间缓缓流过,他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此时都仿佛有一种水意在清凉地弥漫着。

D. 仿佛是一种印证与神示,诗人们心里很快也有了不敢怠慢与轻侮的一种意识——觉得朝拜昆仑,一定得有某种庄严的仪式。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B )中国缺少创世神话,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宇宙发生说,也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思维认为宇宙是一永恒的存在。

________所以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化生出来的。

①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万物如果有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应该是自生、自然的。

②屈原的《天问》最明显地表达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对宇宙起源、构成的兴趣。

③天地万物如何产生、存在,也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④但天地万物的发生不是由一个外在于宇宙的人格力量创造出来的。

⑤如汉代道家宇宙论认为,天地是从虚空中逐渐生成了气,又由气的凝聚而生成天地。

⑥中国哲学的主流看法虽然认为天地万物不是永恒存在着的,而是有其发生历史的。

A. ③④⑥①②⑤B. ③②⑥④①⑤C. ⑥①③②⑤④D. ⑥③①②⑤④4. 下列各句中,对图表相关内容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D)A.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于通过课程来实现B. 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C.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核心素养D. 三方教育均需制订具体课程计划培养核心素养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游黄龙山记——袁枚壬寅四月,余游天台、雁宕毕,游处州之黄龙山。

山皆磥磥大圆石,坻伏郁堙,各相跆藉,类东鲁峄山,与台、宕绝异。

壬寅年四月,我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后再游览处州的黄龙山。

山上都是很多的大圆石,潜伏滞塞,各自相互践踏着,很像东鲁的峄山,与天台山、雁荡山非常不相同。

人疑造物矜奇乃尔,予晓.之曰:此岂造物者之有意为哉?使有意为之,必不能成如是形;就成如是形,亦不能有此奇变。

惟其气化推迁,偶然而生,适然而成,正恐造物者有意不为之,而反有所不能。

何也?余幼时嬉戏,好置水盂,熔锡投之,沸然有声。

俄而立者、蹲者、卧者、叠为架倚者、巨而宏者、碎且杂者、欹侧而斜椭者、若相斗又相悦者,盖无弗备焉。

其状则为狮为象,为龙为马,为鸡虫杂物,为华岳、嵩、岱诸名胜,亦无不备焉。

是岂余之有意为哉?其倾之于水也,余之所知也;其成如是形也,非余之所知也。

问之锡,锡不知;问之水,水亦不知。

山之道,何独不然?有人疑惑自然崇尚奇特才这样,我告诉他们说:这哪里是大自然有意这样产生的呢?假使有意去做它,一定不能形成像这样的形状;即使形成像这样的形状,也不能有这样奇特的变化。

只有它随着阴阳之气的变化变易更换,偶然而产生,偶然而形成,正担心大自然有意不这样反而有不能达到的境界。

为什么呢?我小时游玩,喜欢摆放好水盂,把熔化的锡投入其中,发出水声喧腾的声音。

不久,站立的、蹲着的、卧躺的、重叠倚靠在一起的、巨大的、碎杂的、倾斜靠着的、好像相互格斗又相互取乐的,(各种形态)大概没有不具备的啊。

它们的形状就像狮子像大象,像飞龙像骏马,像鸡虫杂物,像华山、嵩山、泰山等各处名胜,也没有不具备的啊。

这难道是我有意这样做的吗?它投入水中,我是知道的事;它形成像这样的形态,不是我知道的事。

问锡,锡不知道;问水,水也不知道。

山形成的道理,为何独自不是这样呢?当玄黄未判.时,元气茫茫,山水土沙熔为一片,石如柔乳,羼和其间。

一旦天浮地沉,沙飞水归,风从而荡揉之,星横于天,石横于地,诡状殊形,或开辟即露,或俟.后人搜爬始露。

历年愈久,蕴畜.愈厚,山形愈奇。

今人见山顶有舡,有匣,有屋,此岂真有人焉飞上置之哉!所以然者,职此之由。

惜人形体小,年寿促,后天地生,先天地亡,不能坐而待之、瞭然视之耳。

然其理不过如是。

当天地未分的时候,万物处于混沌状态,山水土沙熔为一起,石如柔乳,掺杂混和那中间。

一旦天升上去地沉下去,沙飞水流,风随后反复震荡搓揉它,星横在天空,石横于地上,诡异奇特的形状,有的在天地之初开时就显露出来,有的等待后人搜寻才显露。

经历的年代越久远,蕴藏积聚得越深厚,山的形状越奇异。

现在人们看见山顶有舡,有匣,有屋,这难道真的有人飞上山顶放置在那里啊?形成这样的原因,主要在这里。

可惜人的形体小,年寿短促,后于天地而生,先于天地而亡,不能坐着而等待它、清楚地看见它罢了。

然而它形成的道理不过像这样而已。

或曰:是山说也,非山记也,于黄龙何与?曰:举一隅可知三隅,并可知千百万隅。

余因游黄龙而憬然有悟,故揭所见以书之;且游台、宕俱有诗,游黄龙无诗,记之,所以代游黄龙之诗也。

有人说:这是谈论山,不是记录游山的经历,对于黄龙山有什么关系?我说:举一隅可知三隅,并可知道千百万隅。

余因为游黄龙山而突然醒悟这个道理,所以揭示所见的道理来记下它;况且游天台山、雁荡山都有诗,游黄龙山没有写诗,记下它,用来代替游黄龙山的诗作。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 人疑造物矜奇乃尔,予晓.之曰晓:知道(告知。

)B. 当玄黄未判.时,元气茫茫判:分开C. 或俟.后人搜爬始露俟:等待D. 蕴畜.愈厚,山形愈奇畜:积聚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 黄龙山地处处州,山上堆积了很多大圆石,有的潜伏在山中,有的堵塞道路,与作者先前游历的天台山、雁宕山相比,地貌迥然不同。

B. 作者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联想到自己小时投掷锡壶的游戏,感慨有些事有意去做却劳而无功,无意去做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C.作者具体描写黄龙山在远古时山水土沙熔在一起的情景,说明由于大自然的变化,沙被风吹走,水也流出,才形成了现在山形奇特诡异的景象。

D. 这篇文章标题虽然为游记,但作者对山的风光描写只是寥寥几笔,而重在写游山时产生的感想,举一反三,从而表达出某种人生感悟。

(没有具体描写黄龙山远古时的景象,这里只是作者对山的形成统说。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分)假使有意去做它,一定不能形成像这样的形状;即使形成像这样的形状,也不能有这样奇特的变化。

(评分建议:“使”“是”“就”一点1分;语意通顺,2分。

)(2) 分)现在人们看见山顶有舡,有匣,有屋,这难道真的有人飞上(山顶)安放它们?形成这样的原因,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评分建议:“岂”“置”“所以”一点1分;语意通顺,2分。

)8. 分)(1) 顺应自然(惟其气化推迁,偶然而生,适然而成,正恐造物者有意不为之而反有所不能);(2) 珍惜光阴(惜人形体小,年寿促,后天地生,先天地亡,不能坐而待之);(3) 把握规律(举一隅可知三隅,并可知千百万隅)。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题友人草堂——张乔①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余。

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

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②。

【注】①张乔:晚唐诗人。

②子虚:即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文章极言帝王苑囿之美、生活之奢靡,以讽劝统治者节俭。

9. 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 环境特点:空寂、清幽;(2) 生活状态:清苦、闲适、安于自然。

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①对友人高雅志趣的赞美;②对归隐生活的仰慕;③对统治者奢靡误国的愤恨;④对能够劝谏统治者节俭、清静治国的期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2)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4)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5)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6) 箫鼓追随春社近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7)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8)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攀枝花之恋——李春雷1982年初春的一个周末,正在县城读初中的我,回到农村老家,补充给养。

那天下午,院中猛然涌进来一群兴奋的邻居。

后面,慢腾腾地尾随着一个外地姑娘。

邻居们匆匆地钻进屋里,交头接耳地说话,神神秘秘。

我有些纳闷。

霎时,猛然醒悟:这是一次相亲活动!那个姑娘,十七八岁模样,个头高高,眼窝微陷,面色黧黑,枯瘦娇弱,虽不算漂亮,却仍是俊秀,有一股文静之气。

她孤单单地坐在门外,仿佛一只小羊羔,听由命运宰割。

我便上前搭话。

她告诉我,来自四川省渡口市,名叫刘丽萍,家住大山深处,初中毕业,由于兄妹多,耕田少,干旱重,太苦累,便来到平原寻求生路。

我学过地理,知道渡口市临近云南。

而南方在我的心目中便是鱼米之乡,便是天堂啊。

我问:“你们在南方,还吃不饱饭吗?”她吃力地一笑,又摇摇头,没有作答。

我们简短的对话,就这样结束了。

从未走出故乡的小小的我,哪里知道外部世界的苦难与苦涩呢。

没想到,一刻钟之后,风云突变。

大家的目光,竟然齐刷刷地对准了我。

原来,她与男方见面后,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却又走投无路,便猛然提出要嫁给我。

我当时只有十四五岁,虽未恋爱过,却已对感情懵懵懂懂。

说实话,她的文静,是我喜欢的,但这也委实太突然了。

而且,我还要上学,我还有梦想。

未来漫长,难以遥望。

我别无选择,只能表示沉默。

沉默中的我,分明看到,几米之外的她,眼中泪花闪闪。

那一刻,我的心底,仿佛一枚精致的瓷瓶,“砰”地碎裂了,又好像一枚娇嫩的浆果,被一只脚掌粗暴践踏,哀艳艳,满地红碎。

一会儿后,人群散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