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好的
心理学知识汇总
心理学知识汇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的汇总。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感知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步。
例如,视觉感知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世界,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但感知并非完全客观,会受到我们的期望、经验和情绪的影响。
注意则决定了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哪些信息上。
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不由自主地被某些刺激吸引,比如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有意注意则是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或对象上。
记忆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而长期记忆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
遗忘是记忆的常见现象,其原因包括干扰、衰退等。
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也是我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在儿童时期,身体和认知发展迅速。
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经历了从简单的单词到复杂句子的过程。
他们的道德观念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以自我为中心到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挑战,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阶段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成年后,个体在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继续发展和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在认知能力上有所下降,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和心理。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想法。
比如在街头看到一群人抬头看天,其他人可能也会跟着抬头。
社会认知涉及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判断。
刻板印象就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例如认为某个地区的人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性格特点。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相似性、互补性、外貌等。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人和动物心里现象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和思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是认知过程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等(3)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心理学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861年法国,布洛卡区与语言活动有关)(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技能的单位。
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神经中枢)。
心理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对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心理健康以及一些常见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的对象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行为。
2. 心理活动的特征心理活动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综合性、动态性、可塑性等特征。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和统计法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4.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每个分支学科都研究了不同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二、心理发展1.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期、运动期、操作期、形成思维期等阶段,他们在这些阶段不断地认知、情感和意志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
2.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他们需要面对自我认知、自我概念、情感管理等问题。
3. 成人心理发展成人时期的心理发展涉及到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需要积极发展自我的潜力和实现个性化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1.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适应能力良好、情感稳定、认知清晰等状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受到情感因素、认知因素、社会交往因素、生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情感稳定、自尊自信、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
4. 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从积极心态、合理情感表达、适当应激、良好社交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常见心理问题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原理。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人类信息处理、记忆、学习、决策等方面的机制。
其中,以下几个知识点值得关注:1.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选择性关注能力。
它影响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处理。
注意力可以分为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主动注意力是有意识的选择性关注,而被动注意力是对突发刺激的自动反应。
2.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经历过的事件、信息的储存和回忆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对刺激的短暂保持,短时记忆是对信息的短暂储存,而长时记忆是对信息的长期储存。
3.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习可以分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刺激关联来形成条件反射,操作条件作用是通过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来形成学习。
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1.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过程。
它包括人格特质的感知、他人行为的解读、社会角色的认知等。
社会认知对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和预测他们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 形成印象:形成印象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它受到外貌、言行、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形成印象的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印象和确认性印象两个阶段。
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力。
它可以通过顺从、归因、群体决策等方式产生。
社会影响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常见知识点总结归纳
心理常见知识点总结归纳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
了解一些心理常见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心理学的常见知识点。
一、人格与情感1. 五大人格特质五大人格特质指的是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些特质对一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好地和他人相处。
2.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一个人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不好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学会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3.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了解人际关系的一些心理学知识,比如交流技巧、冲突处理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二、心理健康问题1. 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帮助自己或他人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2. 压力管理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学会管理压力,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了解一些压力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3. 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一些睡眠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了解一些实验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知识。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之一。
了解一些问卷调查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调查研究。
3. 观察和访谈观察和访谈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了解一些观察和访谈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研究。
总结:心理学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上面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
以下是几个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的整理。
1.心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在过去的世纪里,心理学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学派的发展,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等。
理解心理学的历史和不同流派的观点是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理解它的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个案研究和脑成像等。
学生应该熟悉这些方法的使用和优缺点。
3.认知与感知: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和思维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
感知心理学研究关注人类从感觉输入中获得信息的过程,这包括对视觉、听觉等感觉的研究。
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
学生需要了解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心理上的发展和变化。
5.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独特特质、态度和行为模式。
该领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包括人格测试和个案研究等。
6.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它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态度、信仰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7.精神病理学:了解精神病理学对于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的定义和症状,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8.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学生应了解压力与应对、心理社会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促进的有效策略。
9.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获取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造主义等,并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育和培训中。
10.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评估和测量人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方法。
学生应了解不同类型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测试、人格测试和心理健康评估等。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感知、思维、感情和意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活动。
心理过程是指人类在感知、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方面的一系列过程。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既包括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包括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
4.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
它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和反映,而知觉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2.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认知和行为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记忆是指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保存、提取和再认。
3.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人类个体在面对特定事物或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动机是指人类在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时的内在驱动力。
4.认知与智力:认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智力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5.个体差异与个人发展:个体差异是指每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和倾向。
个人发展是指人类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过程和变化。
6.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
人际关系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互作用和交流过程。
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既包括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也包括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应用。
2.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帮助人类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科。
心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常考知识点总结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注意、学习等认知活动的科学。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理解和掌握。
1. 记忆记忆是人类智能活动的重要基础,记忆的类型有多种,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等。
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记忆的类型、机制以及影响记忆的因素等内容。
2. 学习学习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观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了解学习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
3. 智力智力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智慧,包括思维、逻辑推理、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表现。
智力测试、智力发展、智力结构等都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4. 注意注意是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注意的类型、分配、转移等内容。
在考试中,也经常会涉及到注意的内容。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变化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1.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儿童的感知、思维、语言、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察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2.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包括身体发育、自我认同、性别角色、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了解青少年发展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3. 成年期发展成年期是人生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包括早期成人、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发展。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涉及到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多个领域,是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互动、群体行为等内容。
1.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境的认识和理解,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表征、社会推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认知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探究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学分支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思维、研究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包括观念、态度、信念和群体行为等方面。
4.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态度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关注个体差异和特质的形成。
5.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心理问题,主要用于治疗和咨询等领域。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语言和动作等得出结论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形式。
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因果关系,从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具有高度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由被试者填写回答的方法,用于收集大量的主观信息和量化数据。
4.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或群体的深入观察和分析,通过详细记录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其特点和问题。
四、经典实验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变化,揭示了权威和社会角色对行为的影响。
2.小阿尔伯特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通过条件反射,研究孩子们对于特定刺激的恐惧和冲动反应。
3.皮格马利翁实验皮格马利翁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团体情境中的从众行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相互模仿和追随他人。
五、心理疾病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造成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会导致人体出现心悸、出汗和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六、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对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 分支: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二、主要心理学理论1. 结构主义- 代表人物:威廉·冯特- 主要观点:通过内省法研究意识的结构。
2. 功能主义-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 主要观点:意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适应性。
3.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约翰·华生、B.F. 斯金纳- 主要观点: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研究心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 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乔治·米勒、艾伦·纽厄尔- 主要观点: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语言和解决问题。
5. 精神分析学- 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强调无意识过程和早期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阶段: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四、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个体如何理解社会世界。
- 社会影响:群体如何影响个体行为。
- 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研究。
五、生物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 遗传心理学:研究遗传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影响。
六、认知心理学- 知觉:外界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 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
- 语言:语言的习得、理解和产生。
七、临床心理学- 心理评估: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
- 心理治疗:治疗心理障碍和促进心理健康。
八、应用心理学- 工业/组织心理学:工作场所的心理学应用。
- 教育心理学:学习过程和教育实践的心理学研究。
九、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相关研究- 定性研究十、当前心理学趋势- 正念和冥想- 跨文化心理学- 技术与心理学的结合以上是心理学知识点的简要汇总,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入探讨。
这个汇总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认知分析等方法,探索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群体心理等。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的过程,研究人类是如何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
主要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习和智力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变化的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
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四、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态度与行为、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群体决策以及社会认知有重要意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人格评估和人格发展等。
人格心理学对于了解人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有重要意义。
六、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帮助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
临床心理学对于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心理疾病和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七、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旨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评估和咨询等。
教育心理学对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有效教学和改进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八、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是研究工作环境和组织中的个体心理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体满意度为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选择、人员招聘和选拔、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等。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对于企业管理和员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促进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定义。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如通过眼睛看到红色(视觉),通过耳朵听到声音(听觉)等。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例如把苹果的红色、圆形、甜味等个别属性综合起来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
-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例如,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高兴(积极情绪),当失去重要东西时会感到悲伤(消极情绪)。
- 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学生为了考上理想大学,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坚持每天学习。
-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
例如,人有对食物的需要(生理需要),也有对尊重的需要(社会需要)。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由需要转化而来。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等。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如诚实、勇敢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例如,在幼儿园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来研究儿童的社交发展。
- 实验法。
-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完整版)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第⼀章⼼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1、⼼理学——⼼理学是研究⼈的⼼理现象发⽣、发展规律的科学。
2、⼼理现象——⼼理现象是⼼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理过程和个性⼼理特征的统⼀体。
3、⼼理过程——是指⼈的⼼理活动发⽣、发展的过程,具体⽽⾔,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下,在⼀定的时间内⼤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理特征——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理特点,包括能⼒、⽓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个统⼀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产⽣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①⼈的情感对意志⾏动有⼀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的情感。
7、⼼理学真正成为⼀门独⽴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理学家冯特在莱⽐锡建⽴⼼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理学是⼀门与⾃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的⼼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的⼼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如体温的⾼低或饥渴等等;③⼼理因素,即⼼理对⼼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的⼼理对今天发⽣的⼼理的影响。
10、⼈的⼼理实质:⼈脑是产⽣⼼理的器官,⼼理是⼈脑的机能。
⼈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1、⼼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理学规律。
2、⼼理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主义做⽃争;⼼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定的理论意义;⼼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
心理学知识总结
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感觉和知觉1.区别与联系区别:(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的产生不依赖经验,而经验在知觉产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联系:(1)感觉与知觉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2)感觉产生后会迅速升华为知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度觉、触压觉、痛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3.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产生感觉的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4.知觉的特性(重点):(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会把感觉的东西分为对象和背景(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二、记忆1.定义: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是一个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分类: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记忆加工和保持时间长短的分类: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记忆包括的环节:识记、保持再现识记: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是记忆活动的开端,是其他环节的前提和开端;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5、保持:对识记的内容进行积累、加工和巩固的过程6、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的再现。
记忆规律(重点)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遗忘的机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来理解人类行为。
以下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约翰·华生和伊万·帕夫洛夫- 理论要点: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行为才能了解心理过程- 常用实验方法: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刺激-反应关系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下是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乔治·米勒- 理论要点:强调人类的思维和记忆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来理解世界- 常用实验方法:信息加工实验、记忆实验、问题解决实验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理解、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以下是社会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 理论要点: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行为来研究和适应社会- 常用实验方法:观察实验、模仿实验、行为预测实验4.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让·皮亚杰- 理论要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为个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特点- 常用实验方法:长期追踪实验、观察实验、横断面实验5. 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理论要点:强调个体内心冲突和潜意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格是由生物、社会和个体内心经验共同塑造的- 常用实验方法:自我报告实验、投射法实验、关联实验以上是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的精选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理论解析和实验研究,请参考相关的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不同,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规律包括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等。
(二)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4、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四)思维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试图理解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一些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感知觉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我们通过眼睛看到颜色、通过耳朵听到声音、通过皮肤感觉到温度。
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它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在一起,让我们能够识别出物体、人物和场景。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时,眼睛感受到的红色就是感觉;而我们能够认出这是一个苹果,并且知道它可以吃,这就是知觉。
感知觉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会受到我们的经验、期望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饥饿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食物看起来更加诱人。
二、记忆记忆是我们存储和提取过去经验的能力。
它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感觉记忆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通常只有几秒钟;短期记忆能持续几分钟,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长期记忆则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甚至终身,其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起来;提取是在需要时将存储的信息恢复。
遗忘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遗忘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比如干扰说认为新学习的内容会干扰旧内容的回忆,而衰退说则认为记忆痕迹会随着时间自然消退。
三、思维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进行思考,比如设计师在构思作品时常常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则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如科学家在解决问题时更多地使用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个重要应用。
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定式和功能固着有时会阻碍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比如突然的喜悦或愤怒;情感则相对稳定和持久,如深厚的爱国之情或亲情。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学科性质)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
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
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传统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⑥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
⑦ .认知心理学派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7.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
8.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①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前意识、潜意识。
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年节律:②.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好的(心理学复习知识点.《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绪第一章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1. 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是对作用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互促进的,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是指一个人在生活、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独特的稳定的结合,就构成了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
心理的实质第二章一、唯物主义的心理观P:23~(24)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P:38~44)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4.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2社会历史制约性目的性:人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自觉性:人对客观世界是能够认识的就心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来说,它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而能创造性:动性、创造性的特征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反映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是周围现实的积极活动者,他一旦认识了事物的特性,掌握了社会的经验,就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来改变现实和改变世界。
通过词的概括,②人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能把在现实中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并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经过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能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总之,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所以,这种反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主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进行的,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感觉与知觉第三章一、感觉的类别 48)(P: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所进行的分类: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1.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和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2. 根据临床需要: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3. 体表感觉: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内脏感觉二、感觉的规律)48~52(P:(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够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E=1/R 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E与绝对阈限R 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
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三)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四)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六)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七)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3三、知觉的种类 56)(P:53~ 1.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即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的知觉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空间知觉:(1 头脑中的反映。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2(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运动知觉: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3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2.①对他人的知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②自我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知觉。
③人际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的知觉社会知觉效应:Ⅰ。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Ⅱ。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总“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
Ⅲ。
刻板印象,或刻板化,也叫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Ⅳ。
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四、知觉的特性):57~59(P(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四)知觉的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第四章注意一、注意概述~71)(P:69(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基本特性 3.调节和监督功能(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1.适应性动作的产生:表现为身体和感官微微地朝向注意对象(三)注意的外部表现无关动作的停止:当注意集中时,一个人会自动地停止与注意无 2. 关的动作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不仅多余动作停止,而且呼吸变3. 得轻微而缓慢二、注意的规律及应用):72~77(P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概念: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1. 意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2.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强度知识经验与期待情绪和精神状态②人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概念: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4抗干扰的能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力 1 ()采取措施,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培养坚强的意志,发展自我控制能力(2 有意后注意 1.有意后注意概念: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2.三、注意的品质 77~81)(P: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的内涵: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1. 数量 2.影响注意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范围因注意对象的特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的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不同③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越具有内在联系,越为个人经验所熟悉,注意范围就越大3.研究注意范围的现实意义:扩大注意范围,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注意的稳定性内涵: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注意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1. 特性。
它反映的是注意的品质的时间特征。
注意方法主体的状态 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分配内涵: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1. 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2.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注意分配的意义: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从事复杂劳3. 动的必要条件注意的转移 1.注意转移的内涵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是心理活动随意性、主动性、灵活性的表现。
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①先前注意对象的专注度②新注意对象的特点③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第五章记忆一、记忆的概念(P:82):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二、感觉记忆(P:87~88):又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
它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1.感觉记忆的容量2.感觉记忆的特点:①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存的时间非常短,如果没受到注意或加工会很快消失②感觉记忆的信息是鲜明、形象的,未经加工的③感觉记忆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或加工就会进入短时记忆三、短时记忆的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P:88~90):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四、长时记忆(P:92~96):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1.长时记忆的编码:语义编码和视觉编码5长时记忆信息的储存:双重存储系统、层次网络模型2. 保持量的测量3. 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4. ①长时记忆提取的形式再认: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时,可以识别和确认回忆: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重新复现,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直接回忆:指不依赖任何中介和线索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信息间接回忆:指通过一系列中介性联想和提示线索才能达到的回忆有意回忆:指有预定的回忆目的和任务,自觉主动地进行的回忆无意回忆:指没有明确的回忆目的和意图,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②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人格差异干扰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情绪、兴趣对信息的组织时间间隔五、遗忘的规律、系列位置效应):100(P遗忘的规律:识记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材料随时间的前进是递减的,这种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即遗忘较多,随时间的进展,保持量是渐趋稳定地下降,遗忘的速度也缓慢下降,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这也是记忆的遗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