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bbb90cb9f3f90f77c61b91.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2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 (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完整版)1-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概述
![(完整版)1-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590e36f551810a6f4248621.png)
走向银幕的活动幻象:1892年……
The first public performance to a large audience of moving animated projected images at Reynaud's 'Theatre Optique' in Paris 1892.
梅里爱与科幻电影:1902年……
古典主义艺术阶段 亚里斯多德:艺术源于模仿
技艺高超的画家 蒙娜丽莎(本人)
模仿 达·芬奇(艺术家)
蒙娜丽莎的微笑(绘画) 宫廷收藏 贵族欣赏 历史、传说、典故
理想主义 普世价值 宗教观念… 神秘化-神圣化
现代主义艺术阶段 本雅明:技术改变艺术
人人都是艺术家 摄影对象
机械复制 摄影者(普通人)
摄影作品 普通收藏 大众文化 无损耗复制
课程内容的线索与框架
01 定义 definition
04 历史 history
•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 •复合结构 composite structure •实践性 Practical
02 特征 features
•连结性 Convertibility •交互性 Interactivity •技术性 Technology •多媒体性 Multimedia
第1讲:数字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前言: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新媒体
1.有多少同学有手机? 2.有多少同学在使用微信、微博或Pair? 3.有多少同学在使用QQ聊天? 4.有多少同学有“爱疯”?干什么用?
信息产品:手机、电脑、笔记本、IC卡、软件…… 日用品与设施:数字高清电视、智能玩具…… 环境:数字娱乐、团购、淘宝、实名网络订票……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b6e50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b.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编号:02120610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Theory of Digital Media Arts学分:2.0 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教学目的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专为《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游戏和动漫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和主要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对象范围和分类、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西方科学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和数字媒体艺术造型语言等。
培养学生以当前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在平面设计、广告传播、动画制作、在线媒体和网络游戏方面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1.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4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1.5 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6 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7 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表现特征2、艺术与计算机的关系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与“新视觉艺术”的内容及本质区别2、创意思维的培养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2.1 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2.2 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2.3 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2.4 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蒙太奇、审美观念的改变与观众的视觉追求 2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教学难点:1、电影的特技效果与观众的受落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第三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3.2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3 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3.4 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3.5 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3.6 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3.7 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3.8 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3.9 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3.10 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教学重点: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2、数字信息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中的科学: 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2、Baohus的艺术理念与实际应用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4.1 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4.2 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4.3 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4.4 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 4.54.6 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4.7 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4.8 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4.9 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4.10 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教学重点: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2、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发展、前景教学难点:1、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内容2、新、旧媒体的开端与终止、两者的关系及发展的趋势第五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5.1 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5.2 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5.3 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5.4 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5 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2、中国的数字化产品与人才需求教学难点:1、两大发展模块:动漫产业与游戏开发,其本质内容及相互并存的关系2、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创作人才需求的定位第六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6.1 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6.2 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6.3 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 6.46.5 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6 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6.7 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6.8 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6.9 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6.10 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教学重点:1、视觉传达涵盖的内容2、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二维动画是否将被取代其位置,3、游戏开发的新领域,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到手机游戏教学难点:1、平面设计应具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2、完全地依赖计算机对新媒体的实现所造成的担忧3、高清,从前期到后期制作的技术跨越第七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7.1 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7.2 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7.3 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7.4 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教学难点:1、新媒体被大众所接受所必经之路三、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核方式:提交作品四、教科书、参考书[1] 《标志与设计》[2] 《空白与设计》[3] 《配色全攻略》[4] 《色彩设计》[5] 《创意漫游》。
数媒艺术知识点总结
![数媒艺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0c3a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a.png)
数媒艺术知识点总结发展历程数媒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
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辅助,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乐创作等,从而开创了数媒艺术的先河。
1980年代是数媒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在音乐领域,数字合成器和音序器的出现使得音乐创作更加灵活多样;在视觉艺术领域,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的问世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创作工具。
19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媒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媒艺术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展示,同时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创作空间。
特点数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数媒艺术具有高度的技术性。
数媒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因此对艺术家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音乐软件等,同时也需要了解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展示技术。
其次,数媒艺术具有强大的互动性。
由于数媒艺术作品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在,因此观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移动设备等媒介与作品进行互动。
例如,在虚拟现实作品中,观众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与作品进行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在交互艺术作品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动作识别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
再次,数媒艺术具有高度的多样性。
由于数字技术的灵活性,数媒艺术可以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在虚拟现实作品中,艺术家可以利用立体声音、全景视频等技术创造出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在交互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可以结合声音、图像、触摸等多种媒介进行创作,从而打破传统艺术作品形式的束缚。
最后,数媒艺术具有强大的传播力。
由于数媒艺术作品的数字形式,它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
这使得数媒艺术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3da9d926fff705cc170a22.png)
《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1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b66303d08a1284ac95043a9.png)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概念:数字媒体艺术是指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构成:艺术层(视觉艺术和设计,后现代性),科技层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性,集成性,沉浸性),媒体层(大众传播,公共媒介,网络媒体,大众性,交互性,网络传播性),应用层(社会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
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四.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广泛的表现题材。
3. 作为数字工具创作的作品范围。
. 运用计算机,数字照相,数字摄像,扫描等手段创作数字图像;. 运用计算机和激光全息技术创作全息照相作品;. 运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和三维动画;. 运用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的艺术气氛,空间和环境. 运用计算机和合成器等创作音乐和声波艺术;. 运用计算机创作和编排戏剧,舞蹈;. 通过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
4. 根据英特网上的作品统计,数字媒体艺术最普遍的表现主题。
. 关注自我:心灵体验,梦,潜意识的觉醒和表现. 关注社会:种族,文化间冲突与对立, 平等与自由. 关注宇宙:哲学观,价值观和理性的沉思。
. 人与自然:启迪心灵,探索生命,环境,生态。
. 科技文明:科技,环境,生存代价和人文关怀。
. 宗教和神秘主义:人类信仰,迷信与宗教和神话. 历史和未来:时间之旅,永恒,梦幻和记忆。
. 女性与爱情:唯美,浪漫,温情;女权主义,性和道德。
. 战争与和平:贫穷和饥饿,恐怖和压抑。
. 抽象艺术:激光雕塑,音乐视觉化和幻想曲。
5. 根据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环境和软件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数字绘画和插图系统:如Corel 公司的Painter 软件,Adobe 的Photoshop,Illustrator 。
艺术学概论期末总结
![艺术学概论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2a4b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d.png)
艺术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导论艺术是人类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美感。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对艺术的综合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将对我在本学期学习艺术学概论的过程和收获进行总结。
二、学习内容本学期的艺术学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分类与发展、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审美、艺术的欣赏与评价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过程1. 艺术的定义与特征在学习艺术的定义与特征时,我了解到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媒介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还具有抽象性、审美性和情感表达性等特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交流。
2. 艺术的分类与发展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等因素进行分类。
主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学习艺术的分类与发展,我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密不可分,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传承。
艺术可以通过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观察,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社会也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需求和政治环境都会对艺术产生影响。
4. 艺术与审美审美是评价艺术的标准,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美感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激发观众的审美感受,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
通过学习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 艺术的欣赏与评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意义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进行欣赏和评价。
通过学习艺术的欣赏与评价,我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艺术学概论,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滨州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滨州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0b33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3.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注,可利用查找功能复制部分题干查询对应题目和解析.查找按键:Ctrl+F(超越高度)一、名词解释与填空1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其完整概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技术层面讲,蒙太奇就是剪辑。
其二,从艺术层面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
其三,从美学角度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3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艺术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4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5 .艺术评论:所谓美术评论,也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也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整体特色。
7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8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704f1027284b73f24250c3.png)
加拿大著名媒介大师 麦克卢汉 在其著名的 《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深刻指出“媒介即信息” 和“媒介是人的延伸”。
根据麦氏理论,口语、印刷、电子和数字文 化塑造了不同时代人类行为的特征,由此,媒介 文化开始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心态为人们所重 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3.媒体的全面融合
• 传统媒体发展趋向数字媒体形态(如报纸 开发了在线新闻、网络报纸、手机报纸、 电子报纸)
• 强调聚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破不同媒体的 界限,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 生产(如同一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 的充足和研发,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 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发挥媒介 本身的个性)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五、新媒体艺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模型?
•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 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 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属于广义 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 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 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 用学科。
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 表现形式和创作过程必须部分或全部使用 数字科技手段。
学科内容的设定
• 该学科主要涉及视觉艺术、信息设计、网 络传播、人机界面、多媒体、交互设计、 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方面。
新媒体艺术的学科依托和研究领域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六、 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属性
• 著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新媒体艺术 学者阿斯科特博士指出的:新媒体艺术最 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和互动性。
• 也就是说交互艺术先由作者制定规则→从事创 作→提供元作品→然后鼓励访问者参与→以改 变作品形态的方式作为对访问者的反馈。作品 形态的转变对互动艺术来说主要由访问者决定。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综合考试题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综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c860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5.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核综合试卷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xx 级《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综合考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 (5 题,每题 4 分共计 20 分)可在附加纸上回答1. 新媒体2. 交互媒体3. HTML4. 米歇尔•麦克卢汉5. 数字阅读【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10 题,每题 5 分共计 50 分)1.下列那种格式可以产生透明背景的数码图像:(A) PNG (B) GIF (C) TGA (D) JPEG2.下列哪种格式存储可以包含动画的图像:(A) TGA (B) GIF (C) JPEG (D) Photoshop ( PSD)3.数码影像或数字图像是指任何使用二进制数字来记录、存储、应用的影像文件,其中:(A) 矢量和点阵图像都属于数码影像 (C) 摄影图像属于数码影像(B) 矢量图形属于数码影像,而点阵图像不是 (D) 数码相机采集的摄影照片属于数码影像4.目前网页设计的分类和特征包括:(A)以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基于技术编程的网页(B)以页面视觉传达为主要特征,偏重艺术性的网页(C)介于二者之间的图文并茂的商业网站(D)所有的网页都是由表格(Table)组成的,5.在数字媒体中,下面哪种色彩模式的色彩范围最广?(A)灰度模式 (B) RGB 模式 (C) CMYK 模式 (D) Lab 模式6.“媒, 谋也。
謀合二姓。
从女某聲”。
(《说文解字》),以下关于媒体的正确说法是:(A) 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B) 承载信息之载体,即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C)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媒体就是充当介绍人的角色(D) 媒体又称新闻媒体或传媒,指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机构或大众媒介7.下面对矢量图和像素图描述正确的是:《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核综合试卷(A) 矢量图(Vector Image)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像素(B) 像素图(Raster Image)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Anchor Point)和路径(Path)(C) Adobe Illustrator CS 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Vector Image )(D) Adobe photoshop CS 是专门处理矢量图(Vector Image)的软件8.如果要用 Flash 创建移入后水波层层散开的动态按钮,至少需要哪几类元件?(A) 按钮元件和动画元件(B) 影片剪辑元件(C) 图形元件和按钮元件(D) 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9. 如图所示,将左图的位图制作为右图的褪底影片剪辑,需使用的方法是(A) 导入并分离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F8 键转换为元件(B) 导入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F8 键转换为元件(C) 导入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Ctrl+F8 键转换为元件(D) 导入并分离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Ctrl+F8 键转换为元件25. Flash 两个关键帧中的图像都是形状,则这两个关键帧之间可以设置的动画类型有:(A)形状补间动画 (B). 元件位置补间动画(C) 颜色补间动画 (D) 透明度补间动画【实践题】 (任选一题 30 分)可在附加纸上回答【百度百科】核泄露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事故。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61f380ba1aa8114531d944.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8805b9bd64783e09122bbf.png)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艺术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何伟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应用科学。
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不仅有艺术本身的魅力,而且其应用技术和表现手段,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3.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1)基于新媒体的先锋艺术前卫交互性沉浸体验虚拟现实(2)基于设计的大众艺术应用媒体大众娱乐性4.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5 算法式: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式艺术当属于分形艺术和非真实渲染。
6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内容:( 1 )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2)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的研究(3)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得研究,即对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规律的研究。
包括广告、影视、媒体公司的案列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
7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时基媒体设计领域交互产品设计领域互动娱乐设计领域传统媒体延伸领域8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艺术观念+媒体变革”的历史产物。
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信息和社会服务、媒体文化和大众传媒四者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金字塔”四个侧面。
9 列夫·曼洛维奇《新媒体语言》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编码译码。
数字化不仅是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而且也代表了其美学特征。
10 尼葛洛庞帝认为数字媒介或者新媒体具备了超出媒介本身的更多的属性和功能。
11 沉浸交互式作品主要在艺术场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并多以“环境体验”或“多通道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式形式出现。
大一上学期末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知识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知识速查](https://img.taocdn.com/s3/m/4e0120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0.png)
大一上学期末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知识速查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涉及到多种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
作为一名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在学期末需要对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速查,以便更好地复习和巩固。
下面将对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知识进行速查总结,方便大家查阅复习。
一、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存储、传播和表现的媒体形式,它包括数字图像、数字视频、数字声音等多种形式。
数字媒体的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制作、复制和传播方便。
二、数字媒体的应用数字媒体广泛应用于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对于传播文化、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艺术设计基础知识1. 艺术元素: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空间、光影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艺术设计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想法和情感。
2. 设计原则:对比、均衡、重复、节奏等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艺术设计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实践这些原则。
四、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为艺术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还为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展示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五、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的未来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会对传统艺术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知识的速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也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速查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5248c2028ea81c759f57890.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A卷答案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3131884868762caaed5bf.png)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考试试卷(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共28分。
)1、数字媒体艺术(3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流媒体(5分):流媒体使之以流的方式在网络中传输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形式。
流媒体文件格式是支持采用流式传输及播放的媒体格式。
流式传输方式是将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
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非流式播放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后才能看到当中的内容,而是只需要经过几秒钟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计算机上利用相应的播放器对压缩的视频或音频等流式媒体文件进行播放,剩余的部分将继续进行下载,直至播放完毕。
3、Pr(2分):Professional,意译为“职业的;专业的”。
4、角色蒙皮(2分):对游戏中一切可活动的游戏角色进行模型和骨骼的匹配联结。
5、SD(2分):Standard Definition,标准解析度。
6、帧(2分):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
7、CG(3分):英文缩写,多指计算机图形。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
8、APPLE Ⅱ(2分):世界第一台有彩色图像的计算机电脑。
9、HD(2分):High Definition ,高解析度。
10、光效应艺术(5分):光效应艺术亦称“光学艺术”或“视觉艺术”。
它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
这种艺术是建立在对抽象派和波普艺术反叛的基础之上的。
数字媒体期末总结
![数字媒体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8132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png)
数字媒体期末总结一、引言数字媒体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媒体内容的一种形式。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媒体正迅速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特点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总结分析。
二、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数字媒体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音乐和艺术实验。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和存储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媒体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19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媒体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传、下载和分享各种形式的数字内容。
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开始融入到用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
三、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数字媒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娱乐领域,数字音乐、数字影视和数字游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数字教育、电子图书和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资源。
在广告和营销领域,数字媒体的推广和宣传成为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和健康领域,数字医疗、健康监测设备和健身APP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在新闻和传媒领域,数字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
四、数字媒体的技术特点1. 可交互性:数字媒体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和反馈产生相应的变化和响应,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创造和传播中。
2. 可定制性:数字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和服务。
3. 多样性:数字媒体可以包含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使得信息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4. 可复制性: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复制和传输技术进行快速和高效的复制和传输,使得媒体内容可以在多个平台和设备上进行播放和展示。
五、数字媒体的未来趋势1.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使得数字媒体的交互体验更加丰富和真实,人们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手持设备与数字内容进行更为直接的互动。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868db7960590c69ec376b0.png)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艺术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何伟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应用科学。
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不仅有艺术本身的魅力,而且其应用技术和表现手段,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3.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1)基于新媒体的先锋艺术前卫交互性沉浸体验虚拟现实(2)基于设计的大众艺术应用媒体大众娱乐性4.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5 算法式: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式艺术当属于分形艺术和非真实渲染。
6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内容:( 1 )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2)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的研究(3)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得研究,即对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规律的研究。
包括广告、影视、媒体公司的案列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
7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时基媒体设计领域交互产品设计领域互动娱乐设计领域传统媒体延伸领域8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艺术观念+媒体变革”的历史产物。
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信息和社会服务、媒体文化和大众传媒四者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金字塔”四个侧面。
9 列夫·曼洛维奇《新媒体语言》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编码译码。
数字化不仅是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而且也代表了其美学特征。
10 尼葛洛庞帝认为数字媒介或者新媒体具备了超出媒介本身的更多的属性和功能。
11 沉浸交互式作品主要在艺术场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并多以“环境体验”或“多通道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式形式出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efdc6da417866fb84a8ede.png)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5.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突出表现:“数字绘画艺术”或“电脑美术”。
应用表现形式: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
6.本质和内涵: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
核心: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表现形式: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表达内容:多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媒体传播形式: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研究重点:如何应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即图形图像软件),根据人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或服务业产品,并基于数字媒体时空来延伸和发展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7.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三者的结合部分划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8.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分形,描述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或模拟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创作者和观赏者对硬件的依赖)//媒体依赖性(对传统媒介=五大媒介+移动媒介的依赖)//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9.网络艺术特点:短暂性、瞬时传播性(广泛性和快捷性)、虚拟性和可下载性、无限复制性(降低了网络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过目即忘)10.从业人员所需技巧:①熟练掌握软件技术+设计创意、设计语言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训练②压缩、解压缩技术,媒体转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虚拟现实③应用传播学和媒体技术学11.数字媒体成为主流原因:生活环境数字化,价值观的变化,影响传统艺术形态的存在。
12.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觉-想象艺术1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特征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数字化)谭力勤《数字与原始:北美原著民兽皮上的动画艺术》经过计算机设计完成后表现形式不一定是电子媒介,由计算机的手段来实现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交互性)1,用户决定作品的发展第一个运用人工只能概念的商业软件是1993年问世的Simlife2,作品结局的不确定性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集成性)“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2012)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2012)](https://img.taocdn.com/s3/m/a8594ddfb0717fd5370cdc23.png)
应用物理学
现代数学
计算机网络
艺术
主观 世界
设计学
控制论
科学与技术
电子计算机 行为 科学
图形几何学
算法语言
可视化 绘图软件
非欧氏 几何学
分形算法
网络媒体
包豪斯 现代艺术 超现实艺术
技术美学
电脑AI研究
2020/2/22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CAD CAM
1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亚里斯多德 毕达哥拉斯 达 芬奇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简洁性、对称性与大自然美学
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1834 -1919)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比如单细胞生 物中的放射虫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海克尔擅长版画和插图,尤其著 名的是他画的浮游生物和海母的画,这些图画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世界的美。在 其1896年发表的巨著《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含有数百幅非常细腻的植物、花卉 和放射虫的骨骼的插图。他的插图生动地体现出了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绝妙的对 称结构。
2020/2/2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
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艺术中的技术与技术中的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1)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技术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指艺术品、艺术现 象。 (3)在设计中,艺术与技术应是统一互为关系,犹如一张纸的两面,分离的属性,或者说艺术是 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万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并进,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 术也是在技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文明史上和艺术史上的一些伟大杰作,如金字塔、巴特农神 庙、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哥特式圣殿等都是伟大艺术的典范,又都是当时最新技术、伟大技术 的产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彩陶、蛋壳陶、青铜器、瓷器、丝绸等,也都是杰出的艺术品,同 时又都是当时科学技术的结晶和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第一章1、媒体的定义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14、媒介发展的6个阶段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⑥以因特网、宽带、Web2.0、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7、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五种类型数字会话和插图系统①②动画设计软件系统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③虚拟环境和交互界面设计系统④网页和多媒体交互创作系统⑤和iPad的出现改变了人的哪些艺术行为?对未来的艺术教育有哪些影响?iPhone8、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面都产iPhone以苹果和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控智能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出现,iPad欣赏艺术作品;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书籍,学习上,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看电听音乐、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上,娱乐上,影、玩游戏这种娱乐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21、使视觉信息更加丰富。
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不是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图文以及动态的影像,让学习者在愉悦的观察中感受艺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艺术设计创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各种应用软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手段,它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其艺术作品进行权衡、修改。
3、使教育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创造了一种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加强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第二章1、超现实主义拼贴艺术拼贴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绘画里,更多是意念上的拼贴。
超现实主义者以拼贴不同平面不同空间的现实,来呈现日常现实生活之外的现实,一种超级的现实。
另一方面,超现实主义比达达主义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境等,就是思想的真实,它比社会表明的形态更能反映出社会的实质。
超现实主义者将外表不相干、意义断裂的意象链接,目的是要使人们以一种新的语言呈现断裂意象之间内在的情感联系。
2、尤思曼“成像后合成”美学尤思曼是20世纪60年代“成像后合成”摄影的开创者,所谓“成像后合成”是针对“成像前”摄影而言的。
“成像后合成”摄影打破了摄影者根据按动快门前的预先过程创作的传统摄影美学,这反映出60年代中期,西方摄影从单纯“照片”向“图像”概念的过渡。
弥足珍贵的是,尤思曼制作的这些图片并非依靠现今习以为常的电脑技术合成,而是出自传统的暗房制作技法,通过多架放大机将不同底片上的影像叠合在一张画面上,制作形成了“纯手工蒙太奇”的艺术图像。
尤思曼的摄影主要有岩石、树木、河流、船只、人像和静物等元素组合而成,创造出了一个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
3、PS虚焦法PS虚焦法是当下艺术家所使用的较为常见的表现策略,它主要显现为意象的模糊化效果。
由它产生出来的效果使画面的物象迷失在一片眩晕的假定性之中,其不确定性与模糊效果造成了审美体验无限的疏离效应,强化了图像的虚幻感。
这种现实与超现实的交织,恰恰契合了后现代“幻像”迷离的审美诉求。
PS虚焦法在影楼照片修版和美化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数字媒体艺术多样性的体现方式p104①时空反转②意识与潜意识③拼贴重组④制造矛盾和荒诞⑤幻觉和真实⑥抽象的意象⑦影响解析和表现5、数字技术与电影业联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致力于创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为主要目的。
这时期的以影片《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2》为代表。
第二阶段:注重看不见的特效,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像《泰坦尼克号》的数字生灵和数字海洋。
第三阶段: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像《美国美人》中飘飞的玫瑰花瓣、《精灵鼠小弟》中可爱的动画老鼠、《阿甘正传》中飘飞的羽毛。
借助最新的三维动画技术和电脑视觉特效,数字特效帮助打造 4了巨猿、霸王恐龙等“虚拟角色”,制造了电影《金刚》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丛林的惊险打斗场面。
第四阶段:数字技术由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介入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
此时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制造电影特效,它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每一领域。
从剧本创作、故事板设、形象化预审视、三维场景模拟、演员和场景数据库,到实际拍摄中的运动捕捉、道具和摄影机控制,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计算机图像合成,最后到传播领域的数字传输与播映。
今天,数字技术已经前面深入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它必将对传统电影美学、观众观影习惯、影视制作流程、影视剧组构成、演员表演基础、电影成本计算及发行传播渠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6、为什么说《阿凡达》是电影工业历史上的一场革命?3D电影对未来有哪些影响?因为其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部电影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技术是全新的,所有的设备都是为这部电影而打造的。
①使用了自行研制开发的与人眼无限接近的3D摄影机,小巧轻便,能够根据导演需要随意移动,使画面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被摄物的方位。
②使用可以“无中生有”的虚拟摄影机,这又是卡梅隆的一大发明。
它其实是一台带有LCD屏幕的监视器,这个可任意移动和旋转的监控器里可以在拍摄演员的表演时,同步预览到由电脑生成的即时CG画面。
③使用升级版的动作捕捉技术,使得演员的动作全部被输入电脑中,真正实现了演员表演而不是后期合成制作。
④使用表情捕捉技术,让CG人物的表情达到真人水准,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对未来影响:①《阿凡达》掀起了一场3D革命,受此影响,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3D电影问世,使之成为一种主流②随着越来越多的3D电影上映,家庭娱乐产业也将面临3D革命;③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不需要佩戴3D眼睛,放映设备能够自动生成3D影像④将会带来电影创作方面的巨变。
每一次电影的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繁荣,从2D到3D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纬度,但对摄影、构图、讲故事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一次颠覆,将给导演带来巨大的挑战并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5第三章1、如何理解李政道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说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工作。
科学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体现,是人类改造探寻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艺术则是人类形象思维的表现,是人类创造形象激发情感的最高形式。
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达芬奇是一个在艺术、科学、技术领域都有超凡表现的人物?(自己再稍加总结)艺术领域: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达芬奇,不顾教会传统,对尸体加以解剖,对人体构造有着精确的认识。
他的解剖图不但精细正确,而且是真正的美术作品。
科学技术:他的艺术追求还把他带到另一个科学问题,即眼睛的构造与其活动的方式并制作了一个眼睛的视觉部分的模型。
他不仅是第一个解剖大脑并描述身体肌肉与功能的人,而且是弄清子宫构造、理解胎盘发育等人类自身重大问题的先驱者和科学巨匠。
此外,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公认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
3、潜意识心理学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有哪些影响?试分析达利绘画的表现手法。
根据佛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
而超现实主义受此影响,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
达利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爆炸的“静止”瞬间,这种由曲面弯曲形成的时空关系令人感到又荒诞又神奇,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就会惊讶于达利以其超人的视觉想象力为现代物理学作了一个精彩的图注。
6第四章1、简述伊凡·苏泽兰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贡献设计了一个交互设计系统,能够处理、显示二维和三维线框物体。
利用该系统可以创建、旋转、移动、复制并存储线条或图形,并允许通过线条组合来设计复杂物体形状。
“画板”软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其中的许多“亮点”包括利用内存在村处对象、曲线控制、高倍放大或缩小画面等概念可以说是如今所有图形设计软件的基础。
苏泽兰的互动式电脑制图的构想犹如给全世界投下了“一枚炸弹”。
画板是一个实时的交互系统,使用者可以利用“光笔”,直接和电脑屏幕进行互动式交流。
这个成就开创了电脑互动的技术。
2、为什么说苹果Macintosh的出现代表了信息产业的一场革命?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与当时采用DOS命令行纯文本用户界面的IBM PC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如今大家所熟知的PC延用着Macintosh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窗口、鼠标、桌面、点击、下拉菜单…,甚至连桌面上的“垃圾桶”都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Macintosh。
因此说Macintosh的出现引发了一场计算机世界的革命。
3、简述工业光魔公司的发展成就①1977年,在《星球大战》中使用“动作控制摄像机”拍摄,这一机械装置可以把实拍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外ILM公司还率先采用计算机非编系统对《星球大战》进行后期数字编辑和剪辑,之后该系统被多家好莱坞电影公司采用。
②1985年,在《年轻的福尔摩斯》中,ILM公司设计了一个完全由电脑控制的角色——玻璃教堂上一个会动的骑士。
这是“电影业光化时代的结束、数字时代的开始”。
③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ILM公司以其出色的CG视觉效果工作赢得了10个奥斯卡视觉效果金像奖。
④1988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采用了最新手段将真人与卡通角色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卡通电影新的纪元,并因此电影的出色特效开始在电影特效行业建立了标准。
⑤1989年《深渊》为电影特效的发展树立了两个里程碑,一是尝试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二是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生成影像。
(ILM龚瑟的成功显著地影响整个CG电影行业,ILM公司通过其创新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创造了20世纪80年代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视觉器官,ILM公司由此提升了电影特效在整个电影制作业的地位和影响,这使得好莱坞电影渐渐被CG特效制作所支配。
可以不夸张地说,ILM公司为整个20世纪末期的CG行业培养了人才并树立了CG的标准,这些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的CG电影特效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