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卡铂皮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循证证据
·综述·卡铂皮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循证证据李克敏综述,尹如铁审校(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成都610041)【摘要】卡铂是一种对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细胞毒性药物,以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已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一线方案。
随着卡铂的广泛应用,其过敏反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如何安全使用卡铂,预测其过敏反应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卡铂皮试;卡铂过敏;脱敏治疗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379(2013)04-0336-03卡铂为第二代铂类化合物,1986年在英国上市,其生化特征与顺铂相似,同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其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尤其是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明显低于顺铂。
卡铂主要作用于DNA鸟嘌呤的N7和O6原子上,引起DNA链间及链内交联,破坏DNA分子,阻止其螺旋解链,干扰DNA合成,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随着卡铂广泛用于临床,其过敏反应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1-3]。
研究显示,可能与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有关[1]。
国外报道,卡铂皮试已广泛用于预测卡铂过敏的高危人群[4,5]。
现将卡铂皮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等做一综述,为其在我国的安全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卡铂过敏的流行病学随着卡铂在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所致的过敏反应也日渐增多,多数发生于用药超过5个或6个疗程的患者中[5]。
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明显上升。
Markman等[6]研究显示,首次接受卡铂化疗的患者,前5个疗程卡铂过敏发生率小于1%,第6个疗程升至6.5%,≥7个疗程者高达27%。
复发患者或累计≥8个疗程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显著上升,可达44%[7-9]。
但亦有研究显示,前5个疗程发生卡铂过敏者约0.92%,第6个疗程急剧上升到6.5%,≥7个疗程者高达19.5%,第9个与10个疗程发生率分别约11.7%和9.4%,随着疗程的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循证医学
3、对于就诊病人,应根据不同情况个体化 决定治疗方案。
6、EBM对临床研究质量评定
共分为8等5级: 1级:按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
量可靠的RCT后所作的系统评价和分析。 2级:单个足量样本的RCT结果。 3级:设有对照组但未随机方法分组。 4级:无对照组的病例观察。 5级:专家意见。
⑵、现病史七内容:[7]
简记法:起主因发伴治情
⑴、起:起病的情况及时间: ⑵、主:主要症状: ⑶、因:发病的原因和诱因: ⑷、发: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⑸、伴:伴随症状:
⑵、 现病史七内容㈡
⑹、治:既往治疗及结果: ⑺、情:目前病人的情况:包括: 简记法:神体食眠便
神:神志意识 体:力 食:饮食 眠:睡眠 便:二便
简记法:四方法: ⑴、直接诊断法: ⑵、除外诊断法: ⑶、鉴别诊断法: ⑷、治疗诊断法:
⑽、五大诊断内容:[5]
简记法:五内容: ⑴、病因诊断: ⑵、病理解剖诊断: ⑶、病理生理诊断: ⑷、并发症: ⑸、伴发病:
科学思维与临床诊断要点
简记法:
97890 35445
11、用EBM指导临床实践
2、循证医学的发展史
据报道,我国乾隆年间“考证”古代医 书是EBM实践的最早记载。
近代EBM首先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 Gordon Guyatt 教授1992 年提出,引起 全世界广泛关注。92年1篇文献,99年达 一千多篇,全球6种语言,6种期刊,发 行量超过175000份。
3、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
⑴硫化氢中毒: 勤学好问,学以致用: ⑵急性心包填塞症:马 x x 急绀休膜变高密 低小张阳速远奇 Ewart ⑶徐 x x: 一元论:
循证医学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 维是人们 认识 客观世 界求知 的两种 主要思维形式 , 肤病学是一 门以形态学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 皮 学科 , 且有很 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在对皮 肤病描述 、 名、 命 诊断和鉴别等方面 都离不 开形象思 维。传统 的临床 医学教 学模式强调 以传授知识 、 验和技 能为 目的 , 经 以培养 知识技
1 转变传统的医疗、 教学理念 , 引入循证 医学的新观念
证 医学知之甚少。因此 , 实施循证医学教育 的首要 工作是提 高教师对循证医学的认 识。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 是任何 医疗决 策的确 定都应基 于 客观的临床科学研 究为依据 , 要求医生应负 责、 明确 、 深思熟 虑地应用 已有的最佳临床证 据 , 为每一位患者制定 临床诊疗 方案。循 证医学是指 医生对 患者 的诊 断、 治疗 、 预防、 复和 康 其他决策应建立在当前 最佳 临床研究证 据、 临床 医师 的经 验 及患者的需求三者有机 结合 的基础之上… 。 因此 , 循证医学包括 3 个部分 : 第一是最佳 证据 , 也就是 指从临床、 基础研究 , 以患 者为 中心去发 掘和掌握 当前研究 的科学结论。第二是 医学专业知识技能 , 临床医生通过 临床 实践获得的知识 与判断力 , 即用以对患 者做 出临床 医疗决策 的能力 , 这就要求医生除 了有临床经验 和已掌握 的医学理论 知识外 , 还必须不断地更 新与丰富 自己的知识 , 掌握新技能 。 第三是根据患者的需 求及本人 对诊 疗方案 的不 同选 择和需
者 和主动者 。在 当今 知识爆 炸的时代 , 通过强 化记忆 , 不可 能掌握和更新所有 的知识 , 要培 养学生 注重学 习的最优化 ,
即在有 限的实践里 , 以临床 问题为基础 , 掌握那些最有用 、 最
EBM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EBM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孙健;李辛;杨冬梅【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22(14)14【摘要】目的探讨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利用网络平台采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0年1—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见习的6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医学生纳入对照组,其余30名在雨课堂平台下采用EBM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的医学生纳入研究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技能考核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研究组医学生认为EBM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等,对联合教学模式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医学结合“抽丝剥茧”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页数】5页(P9-13)【作者】孙健;李辛;杨冬梅【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Seminar结合EBM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2.皮肤镜技术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儿童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3.PBL结合EBM模式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应用4.结合EBM思维的P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5.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加上手术室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得不到患者的有效配合,则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因此,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分析在当前环境下,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手术室护理;应用前言:手术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其具有强烈的侵入性和针对性[1],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畏惧等负面心理情绪[2],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往往会使患者排斥手术和相关护理措施,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的必要场所,手术室护理方法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随着社会制度和医疗制度的逐渐完善,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手术患者的需求,因此新兴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这些需求[3],并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
1循证护理的产生背景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4]是由循证医学(Evigence-based medicine,EBM)[5]的观念衍生来的新型护理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手术患者的需求,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正逐渐成为现代护理学的主流。
如何去寻求低成本、高质量、最合适病人的护理方式成为循证护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护理研究论文逐渐增多,加上计算机的发展使医护人员能更加方便地查阅相关文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循证护理的产生和发展。
2循证护理的概念所谓循证护理,是指对病患人员的护理过程中[9],护理人员以科学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作为证据,与护理人员自身熟练的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作出的最合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
与传统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更加注重科学的研究证据以及病患的价值观和医院,既重视科学实证,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主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题库)模拟试卷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江南博哥)的报告后,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法定时限是()。
A.2小时内B.12小时内C.1小时内D.3小时内E.6小时内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②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③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④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单选题]2.为说明某医院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门诊病例中的比重大小,应选用的指标是()。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均数E.中位数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单选题]3.已知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8、10、12、15、16、>17,其平均潜伏期(天)为()。
A.8B.10C.11D.12E.15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常采用计算中位数的方法统计患者的潜伏期。
统计样本个数为偶数单位,计算居中的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如果统计样本个数为奇数单位,直接取居中间位置的样本。
本例为偶数单位,故去中间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即(10+12)/2=11。
[单选题]4.对一个地区全体居民进行调查,可计算当地的()。
A.高血压患病率B.高血压发病率C.高血压家庭续发率D.高血压病死率E.高血压罹患率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往往是通过对某一人群的一次检查或调查得到。
[单选题]5.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循证病因B.因果诊断C.确定病因D.寻找病因的线索,提出病因假设E.研究发病机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包括:①从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三个方面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②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临床路径在皮肤科的应用探讨
路径 “ a w y 起 源于工业 中关 键路 径 管理 技术 。 pt a” h 8 O年代 中 期 , 国 政 府 为 了遏 制 医 疗 费 用 的不 断 上 美 涨, 提高卫 生资 源 的利 用效率 , 实行 了以诊断相 关分组
效、 最有 序的进 行 , 而节 省 医疗 资源 , 从 缩短住 院周 期 、 减 低费用 , 加强 临 床治 疗 的 风 险控 制 。 目前 医疗 市 场
路径的实施为患者提供 医院 目前 的最佳治疗方案 , 并 在不 影响治 疗效果 的基 础 上 减少 医疗成 本 , 患 者少 使 花钱 , 好病 “ 。患 者 通过 患 者 版 临床 路 径对 医疗 看 过程有 一定 的 了解 , 一定 程度上满 足 了患者 的知 情权 ,
识 别 和清 除过 度或 无效 的行 为 , 临 床诊 疗 过程 程 序 使
化 , 免 了各 种原 因造成 的时间浪 费和资 源浪费 , 避 有效 降低住 院患 者的平 均住 院 日和住 院费用 J 。
量管理提供 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 , 有利于医疗
资源 的合 理配 置 、 有利 于提 高医 院整体竞 争力 、 有利 于 持续 提高 医疗服 务质 量 J 目前 , 内外 尚缺 少 临床 。 国 路径 在皮肤科 应用 研 究 的报 道 , 本 文 拟对 临 床 路径 故
增加 患者满 意度 。 2 皮肤科 实施 临床路径 相关 问题 的探讨
竞 争激烈 , 院必 须 通 过 提 高 医疗 质 量 , 医 降低 医 疗 成
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第 29卷 第 8期 2008年 8月
井 冈山 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学 )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V0I.29 No.8 Aug.2008
循 证护理在 临床 护理 中的应用
郑 桃 英
(井 冈 山 大学 附 属 医 院 ,江 西 吉安 343000)
【摘要】目的 掌握实践方法 ,遵循科学的原则 和依据 ,提高护理质量 ,对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加 以分析、整
理。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相关最好 的研究证据,严格评价研究证 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做出护理决策 ,评价效
使广 大 护理 人 员 掌握 实践 方 法 ,我 科 室 在2007年 初 人 进 行冷疗 ,同时 将患 肢 抬高 15-20℃的护 理干 预 ,
就循 证 护理 在 临床 护理 实 践 中 的应 用 制定 方 案 ,探 观 察肿 胀消 退及末 梢血 运情况 。(5)评价 效果 :患肢
讨经 验并 收到 良好 的效 果 。现将 方 法介绍 如下 。
中 的问 题 ,即提 出 问题 ;(2)检 索 有 关 护 理 文献 ,即 据 所 查 文献 报 道 :当病 人 皮肤受 压 ,循 环 障 碍 时 ,如
收集相 关 的最 好 的研 究证 据 ;(3)根 据 流行 病学 和 果 病 房 内温 度 和湿 度 的升 高得 不 到有 效 控 制 ,可 因
可进 行手 术 ,不 仅增 加 了病人 的经 济 负 担和 护 理人 敷 ,连续 冰敷 24 h,在此 期 间注意 观察 局 部 皮肤红
两 天后 明显 消肿 ,疼痛 减轻 ,第 3 d可 以手术 。
循证医学在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决策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追踪 、 评价 、 修正 和
改 进 ,最 终 的 目的 即是 尽 可能 的完 善证 据并 通 过 此 过 程提 升 自身 的临床 医疗水 平 和技术 [ 从 网上可 得 9 1 。
到 C c rn oha e图书馆 服务 . 是 ht:w wcc rn . 网址 t / w . ha e p/ o
1 循证 医学 用于皮肤 科临床 实践的意 义和基本 方法
循证医学科学有效地校正了皮肤科学的一些理 念, 使得皮肤科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有效 的治
疗方 案 , 因此 , 肤科 的发 展 中循证 医学起 到 了重 要 皮 作用[ 皮 肤科 医疗 工作 者通 过深入 研究 循证 医学 的 7 1 。 基本 理论 和方 法 , 其观 点运 用 到临 床诊 疗之 中 , 将 如 在 门诊 、 房 、 病会 诊 、 查 疾 病例 讨 论 或学 术 研 究 等 活 动 中具体 实 践循证 医学 ,根 据 患者 的 实 际情况 及 合
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医疗实践 中,对患者的医疗决策
都 应尽 量 以客 观 的科 学研 究 结果 为 证据 ,即根 据科 学 客观 的研 究结 果 来 选择 疾 病 合 适 的治 疗 方 案 , 从
的 日常预防及治疗 ,改善皮肤病患者 的治疗效果及
其预 后 、 存质 量意 义重 大[ 生 3 6 。
合理 性 l 3 _ 。近 1 0余年来 随着循 证 医学 在 临床 医学 实
践 中 的应用 ,医师 的行 医模式 将逐 渐 由以经验 和 推 论 为基 础 的经验 医学 ,向客 观临 床最 佳证 据 的循证
o 。提供皮肤病系统评价的有诺丁汉英 国 C cr e r g oha n
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研究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研究应用及其临床意义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
循证医学已发展为循证卫生保健,不仅在医疗领域,而且在护理、公共卫生领域也发展了依据实证来决策的新理念。
循证医学的产生既发扬了西方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又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期待的重视。
循证护理(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循证护理”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亚洲唯一的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目前,循证护理在我国护理领域里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本文主要针对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讨论。
1 循证护理1.1循证护理的概念循证护理(EBN)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最好证据,评价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的方法。
完整的循证护理程序由相互关联的4部分组成,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以及应用循证4个阶段[1]。
全过程呈螺旋式动态发展,最终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通过收集循证,来验证这些依据,进而确立最佳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在特定范围内设计、实施、评估护理干预,然后进行客观鉴定,确认是否达到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它包含了3个要素[2]:(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
这3 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步。
同时,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积累也是护理实践不可缺少的财富。
整体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同样也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如果只注重统一化的所谓最佳行为,就会忽视个体化的护理。
低证据等级文献对疑难危重皮肤病诊疗的意义浅析
低证据等级文献对疑难危重皮肤病诊疗的意义浅析
张颂楠;陈智勇;赵启明;丁寅佳;毕新岭;顾军
【期刊名称】《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年(卷),期】2015(3)8
【摘要】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观念正迅速渗透临床医学各领域,包括皮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
疑难危重皮肤病是皮肤科医师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具有病例数少、诊断分类不易明确等特点,临床研究者通常难以收集足够的样本量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因而文献所见的疑难危重皮肤病常以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等低证据等级的研究形式存在。
【总页数】1页(P480)
【作者】张颂楠;陈智勇;赵启明;丁寅佳;毕新岭;顾军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310013 杭州,解放军117医院南京军区整形美容中心;310013 杭州,解放军117医院南京军区整形美容中心;310013 杭州,解放军117医院南京军区整形美容中心;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分级诊疗背景下三级综合医院疑难危重疾病目录制定实践探索 [J], 刘维;安书杰;朱嵘;肖妹;王宏斌;田妮娜;张珊红
2.《疑难皮肤病性病诊疗学》等专著优惠购书信息 [J],
3.《疑难皮肤病性病诊疗学》等书邮购信息 [J],
4.《疑难皮肤病性病诊疗学》等书邮购信息 [J],
5.反常性痤疮的中文期刊文献证据等级评价 [J], 张颂楠;陈智勇;赵启明;丁寅佳;毕新岭;顾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白疕寻常型银屑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紫外光照射13例100%;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和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白疕;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2例%,体征改善12例%,好转12例%;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以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失,n≥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n≥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2以皮损症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2、评价方法1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分表1表1:PASI评分表PASI评分=头部面积分×头部严重程度分D+I+E×+上肢面积分×上肢严重程度分D+I+E×+躯干面积分×躯干严重程度分D+I+E×+下肢面积分×下肢严重程度分D+I+E×2、中医证候的改善,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表2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制定;表2.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3.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皮损变薄,红斑颜色变淡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3例患者中皮损消退≥70%的11例%;70%≥皮损消退≥50%的2例%,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于某,男,48岁;主因“全身红斑脱屑反复发作30年,加重1月余”入院;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丘疹、脱屑,后累及四肢、躯干,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于治疗,病情缓解,患者自述本病冬重夏轻,1月前因过敏导致本次病情加重,皮疹泛发于全身,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及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皮科情况: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皮损呈斑块状,中度浸润,上覆糠白色鳞屑,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指、趾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白疕血热证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进入路径后立即复方甘草酸苷静滴,中药熏洗,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给以犀角地黄汤口服,治疗17天后皮损消退80%以上,仅有双胫前小块皮损;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白疕临床治疗难点分析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临床医生颇感棘手;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力物力都投入不少,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突破;难点之一:病因方面银屑病的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路径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殖;但迄今为止,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难点之二:治疗方面银屑病的治疗进展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为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等;部分药物疗效好,但存在极大毒副作用而临床无法推广用之;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结合,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但疗效缓慢,疗程长,且缓解病情者多;总之,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药,没有根治手段;难点之三:复发问题银屑病不是不治之症,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我们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能很快能够达到临床治愈,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预防银屑病的复发;这是本病难点中的难点;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深入研究,只有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到治疗上和预防复发的突破;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扬长避短,取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等有机结合,研制一批安全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目前疗效肯定的中药验方、复方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防治认识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合作,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饮食调节,工作量力而行;治疗上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性措施,避免感染因素,避免用药不当、不慎而造成红皮病或脓疱型银屑病等的发生,合理恰当用药,力求简单有效,仔细观察病情,避免诱发因素;实验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即使在临床治愈后,其实验室检查亦存在异常,如免疫方面仍存在表皮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皮肤损害消退处的微循环虽有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电镜发现治愈病例个别棘细胞核仍较大,线粒体聚集仍存在,线粒体嵴模糊;所有这些都说明经过临床治愈的病例,表皮组织的显微结构仍保留着治疗前病变细胞的特点,表明表皮细胞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本病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减轻了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1.清热凉血消斑,迅速改善进行期的症状,防止皮损进一步蔓延;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速度,进入本路径的血热证患者经过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配合清热解毒消斑的中药湿敷,紫外光照射,5-7天阻止皮损扩散,无新发皮损;2.活血化瘀,促进斑块消退;在银屑病进入缓解期或是静止期,皮损基地已不是鲜红色,再用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治疗已基本无疗效,这时需加入活血化瘀或是破血逐瘀药物,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快皮损消退,对于斑块型银屑病尤为明显;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自拟“康银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患者长期寒凉中药,损伤脾胃,以致银屑病经久不愈,我科根据老中医经验,以凉血活血,健脾除湿为治则,创制协定方“康银胶囊”,能有效缩短静止期和缓解期的时间,延长复发周期;附协定方“康银胶囊”地黄20g丹皮15g赤芍15g知母6g拳参15g紫草15g玄参15g白茅根15g槐米12g大青叶15g土茯苓20g茯苓10g防风6g蒺藜6g 苍术12g白术15g党参10g当归6g白芷6g山药15g丹参6g萆薢12g白鲜皮15g甘草6g黄芩12g陈皮12g枳壳9g板蓝根15g牛膝12g双花炭15g;共10付浓缩提纯后灌胶囊,共服用2个月;2013年10月25日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蛇串疮带状疱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例,完成9例,平均住院日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半导体激光照射、针刺、拔罐、中药湿敷、火针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22%,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9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例2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针刺2例22%,半导体激光照射15例100%;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半导体激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针刺和其他疗法;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刺方法,适用于疾病后期疼痛较重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9例患者中,100%患者痊愈后出院,疱疹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临床痊愈占病例总数的100%;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临床痊愈;皮疹结痂,疼痛消失, n≥95%;显效:皮疹大部分结痂,疼痛明显减轻,n≥70%;有效:皮疹部分结痂,疼痛减轻,30%≤n<70%;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n<30%;疗效指数n=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疗前积分三评价方法1、时间指标:新丘疱疹/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丘疱疹/水疱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问、疼痛完全消失时间;2、症状指标1丘疱疹/水疱0分:无丘疱疹/水疱;1分:丘疱疹/水疱数目<25个;2分:丘疱疹/水疱25~50个;3分:丘疱疹/水疱>50个;2糜烂0分:无糜烂;1分:1~3处糜烂,或糜烂直径<5mm;2分:4~6处糜烂,或糜烂直径5-10mm,中度渗出;3分:>6处糜烂,或糜烂直径>10mm,重度渗出;3红斑/水肿0分:正常肤色;1分:皮肤淡红;2分:皮肤潮红,中度肿胀;3分:明显的潮红、肿胀;4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V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长度为10cm的标尺两端0-10,每1cm代表1分;0为无痛,10为剧痛,分别代表最好和最差,让患者取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读出分数;四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疼痛改善、皮损消退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9例患者中疼痛消失、疱疹消退100%,疼痛、疱疹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刘某,男,53岁;主因“右下肢疱疹伴疼痛5天”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无腰痛,无腿麻,诊于新汶矿务局中心医院,腰部CT检查示无明显异常,未处理;继而右下肢内侧皮肤出现红色疱疹,伴阵发性刺痛,影响患者工作. 既往身体健康,患胆囊结石3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皮科情况:右下肢内侧见散在红色丘疱疹,呈带状簇集性分布,无糜烂、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郁热西医诊断:带状疱疹进入路径后立即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半导体激光照射,中药涂擦,给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治疗9天后疼痛消失、疱疹消退,仅留有褐色素沉着斑;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五、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蛇串疮临床治疗难点分析蛇串疮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尤其是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疗效;难点之一:病因方面蛇串疮的病因较明确,是由于人疱疹病毒3型感染引起;中医方面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但我们通过临床发现年老体虚发病者较多,而且往往引不起足够认识,病程拖延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下一步重点观察体虚年老患病者病因形成机制;难点之二:治疗方面蛇串疮气滞血瘀证相当于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为维生素类、营养神经类及止痛药等;药物疗效甚微;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结合,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针刺、拔罐也有较好疗效;但疗效缓慢,疗程长;总之,本病本证型的治疗缺乏特效药;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辨证准确,用药要灵活;②扬长避短,取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等有机结合,研制一批安全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目前疗效肯定的中药验方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防治认识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合作,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休息;治疗上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性措施,让患者重视本病,得到及时的治疗,才能有较好的疗效;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及早消除了患者疼痛,改善了临床症状;具体分析如下:1.清肝火解热毒,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进入本路径的肝经郁热患者经过中药清肝火解热毒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配合针刺及半导体激光照射,3天内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2.理气活血,重镇止痛;由于很多患者对本病认识不够,导致病情拖延,来院时疱疹已消退,但疼痛不止;西医已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活血化瘀、重镇止痛的中药配合针刺拔罐治疗,疼痛改善明显,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六、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本方案治疗比较全面,效果比较理想,我们在临床上未采取本方案以外的中医诊疗技术2013年10月28日粉刺痤疮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粉刺痤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门诊患者共有76例,完成73 例,肺经风热证平均治疗时间<28天,脾胃湿热证平均治疗时间<56天,痰淤互结证平均治疗时间<84天,冲任不调证平均治疗时间<84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药面膜,红蓝光照射、针刺、皮损内注射、中药涂药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15%,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3例100%,外用中药面膜38例52%,红蓝光照射15例%,针刺3例4%,皮损内注射5例%,中药涂药61例%;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药面膜、中药外涂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红蓝光照射和针刺;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中药面膜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临床观察对皮肤美白也有较好作用;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经济水平的影响,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红蓝光照射一次费用较高,应用上受到了限制;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73例患者中,68例患者痊愈,临床痊愈占病例总数的%;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疹总评分一治疗后皮疹总评分/治疗前皮疹总评分;痊愈:皮疹消退率≥95%显效:95%>皮疹消退率≥70%,或疾病严重程度减低2度以上好转:70%>皮疹消退率≥30%,或疾病严重程度减低l度以上无效:皮疹消退率<30%,或皮疹反见增多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皮损加其他症状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加其他症状评分的总降低率作为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_痊愈:总评分降低率≥95%;显效:95%>总评分降低率≥70%好转:70%>总评分降低率≥30%无效:总评分降低率<30%2.评价方法1、皮疹评分方法:皮疹类型0分:无;2分:仅见粉刺4分:粉刺、丘疹、脓疱并见6分:粉刺、丘疹、结节并见8分: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并见皮疹数量0分:无;2分:<30分4分:31-50个6分:>50个8分:>100个2、其他症状评分方法:皮疹痒痛0分:无1分:有颜面色红0分:无1分:有口渴喜饮0分:无1分:有尿黄0分:无1分:有便秘0分:无1分:有三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皮损近期改善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68例患者中皮疹消失,皮疹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王,男,19岁;主诉“面部皮疹1年余”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色皮疹,散在分布,无瘙痒,轻微触痛;未诊疗;既往身体健康;皮科情况:面部见散在数十个红色米粒至豆粒大小丘疹,无糜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粉刺肺经风热证西医诊断:痤疮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以枇杷清肺饮加减口服,面部红蓝光照射、中药面膜外敷等治疗,10天后复诊,见面部皮疹颜色明显变淡,部分已消退,继续上方案治疗10天后,皮疹全部消退,部分留有淡褐色斑;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粉刺临床治疗难点分析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给广大青年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尤其是青春期,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疗效;。
循证医学在皮肤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的转变 ,反映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 ,代表了现代 医学 的前进方向,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个 崭新的领域 。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 的方法学 ,为临 床教学提供 了一种全新 的方法。从临床 医学教育角 度看 ,循 证 医学 既是 一 种新 的思维 方式 ,又是 在这
种认 识方 式 指导 下 为 临床研 究 和实 践 提供 科学 依据 的方 法论 。同 时也是 一 种 与传 统 医学教 育 模式 不 同 的教 学方 法 ,是 一种 新 的临床 医学 教育 观 。其 实质 是一 个新 式 高效 的终 身 学 习和 主 动学 习 的临床 医学
教 育 模式 。循 证 医学 以问题 为先 导 ,循 证 、评价 、
世纪9 年代初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许多 0 国家已将他们的经验引入医学教育中,用循证 医学 的原理 和方 法 指导 医 学教 育 ,为 培养 医学 生成 为一
名合 格 的 医师 ,规 范 医疗 实践 行 为奠 定基 础 。如何 根 据 当代 医学 发 展 的潮 流 适 时 引 入 循 证 医学 的概
必 须在 临床 医师 中进 行循 证 医学 的 师资 培训 。这种 培 训 至少包 括 以下几 方面 的内容 :① 认识 循 证 医学 的本 质 、意 义 、 值 ,提高 实践 循证 医学 的 自觉性 ; 价 ② 熟悉 循证 医学 的基 本 内容 、 本精 神 和主要 程序 ; 基
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任
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近年推崇的以问题为 中心 ,启发 式 理 论教 学 ,创 新设 计 型实 验教 学 等现 代教 育思 想 相吻合。它不仅强调要将既往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
生 , 重要 的是应将 严谨 的思考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更
王思农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期 -123-采取分期或分次手术的方法,通常先做严重的一侧,1周后再做另一侧。
实践表明,分侧做,因手术量减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清除彻底,患者痛苦减少,术后恢复更快。
实践证明,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术后积极应用抗生素、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苍耳子散加减方及泼尼松片,可使鼻腔息肉样组织明显缩小,炎症和水肿减轻,出血减少。
术中术野清晰,加快了手术进度,明显减少出血量。
术后鼻腔反应减轻,鼻腔清洁时间明显缩短,使术后黏膜再水肿反应较轻,囊泡、小息肉、肉芽生长较少,有效控制局部感染及变应性因素,缩短术腔上皮化时间,大大提高治愈率。
而减少术后鼻腔处理次数,也显著减轻了痛苦及经济负担。
因此,鼻腔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布地奈德喷鼻剂)、苍耳子散加减方及泼尼松片是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治疗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1]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195.[2]骆松明,罗德峰,赵纪余.鼻-鼻窦常规手术与内窥镜手术的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110-112.[3]孔维佳.耳鼻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4]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2-96.[5]孟照莉,白玫,梁传余.鼻腔局部应用类固醇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 4(8):563-565.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428244(修回:2017-01-17)王思农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Professor Wang Sinong’s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skin disease withthe Xiaochaihu decoction顾召王思农*肖佼(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2-0123-证型:IBD【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思农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辨治经验。
5.中医皮肤科外治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
5.中医皮肤科外治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中医皮肤科中药浴、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离子喷雾技术操作规范:ZYS-5月18日,XXXX 1《中医皮肤科中药洗浴、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离子喷雾技术操作规范》汇编表明,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皮肤科,中医外治法具有直达患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优点,避免了口服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的多环节失活和某些口服药物引起的一些毒副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中医外治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中医皮肤病学和人类健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目前中医皮肤科的许多外治法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操作随意,影响了疗效,损害了患者的利益,降低了中医的声誉。
鉴于此,规范中医皮肤科的外治法迫在眉睫。
本研究的范围包括采用中药浴、中药熏蒸、中药贴膜和中药离子喷雾四种技术治疗相关皮肤病的技术操作规程项目成立后,项目组在文献研究、方案梳理、专家讨论、运营商和用户评价、方案专家论证和修订、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药洗浴、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离子喷雾等中医皮肤病学技术操作规范》四个标准草案。
四个标准草案已经过专家的审查和批准,形成了最初的最终草案,操作规范已经被拍摄成教学影片。
本说明介绍操作规范的编制。
一、工作概况(1)任务的来源和完成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程序、方法和结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0月在XXXX制定了《中药洗浴、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离子喷雾技术操作规范》,作为《XXXX-XXXX国家服务业标准发展规划》(编号:ZYYS-XXXX)中的中医药服务标准项目。
该项目的研究任务现已完成,四个标准已初步定稿。
将征求专家的意见。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管辖。
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
合作单位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沈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循证医学在骨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表1 显示 , 组体 质量 、 型恢复 率显 著优 于对 照组 (2 观察 体 )= (
[ ] 周 凤 英 , 杏 珍 . 产 妇 产 后 家 庭 保 健 状 况 及 其 影 响 因素 的 研 3 赵 初 究[] J .护 理学 杂 志 ,0 5 2 (2 : 2 0 ,0 2 )3—5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7 1 O
循 证 医 学 在 骨 科 护 理 领 域 中 的 应 用
郁 、 未 来 缺 乏 信 心 等 。 观察 组 不 但 注 重 产 妇 身 体 的恢 复 , 对 还 注 重 心 理 指 导 , 进 心理 状 态 的 良好 调 适 [ , 强 了产 妇 恢 复 促 增
著增加 。观察组满意率 9 %, 8 显著 高 于对照 组的 7 %(2 8 )= (
杨 锦 霞 ( 浙江省 台州 医院路桥 院区 , 浙江 台州 3 8 5 ) 1 0 0
[ 键 词 】 循 证 医学 ; 科 ; 理 关 骨 护
[ 图 分 类 号 】 R 7 . 中 4 36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8 1 文 0 8 8 92 0 )7—2 0 7 5—0 2
皮 肤 保 养 尤 其 是 面部 皮 肤 的 护 理 , 化 了 色 斑 , 产 妇 维 持 良 淡 让 好 的 外 貌 形 象 , 产 妇 个 人 卫 生 良好 率 及 皮 肤 保 养 良好 率 2组
产妇 给出个性化的休养方案 , 及时解决产妇遇到的各种问题 ,
循证医学与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护理课件
皮肤美容的循证指南
去斑
选用安全有效的美白产品,避免 使用含有激素和重金属的化妆品。
抗衰老
推荐使用含有抗氧化剂和滋润成分 的护肤品,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提拉。
瘦身
根据个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减 肥方法,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
CHAPTER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实践
循证护理的概念
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实证的护理方法, 强调利用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来 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皮肤科医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进行评估。
CHAPTER
新的循证治疗方法与技术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循证治疗方法和技术将不断涌现,为皮肤科疾病的治 疗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详细描述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治疗遗传 性疾病和癌症;此外,新型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也在皮肤科中展现出巨大 的潜力,为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个体化与精准化治疗的循证实践
总结词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个体化与精 准化治疗将成为皮肤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分析, 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从而制定出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
循证护理实践的优点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 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 用证据和后效评价。
皮肤护理的循证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医院皮肤科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循证医学与皮肤病学教育
重要疾病。
据!"""年中国卫生年鉴公布心血管(包括脑血管)病死亡率城市为!#$%"&’("万人口,占#&%)*+;农村为(&$%*$’("万人口,占#"%,,+,均列首位。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病。
可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紧迫性。
循证心血管医学(-./0-12-3456-02570/8.5629:57;-0/2/1-)是循证医学中最活跃,发展最快,内容最丰富的部分[#]。
众多临床试验循序推进,不断为更新指南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证据,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翻开现今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无处不在。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不可否认,循证医学模式的直接受益者是病人,但要让循证医学模式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并服务于广大患者,必须重视医学教育,把循证医学理念尽快引入到医学教育领域并融于医学教育过程中。
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还不多,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或知之甚少,不少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需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医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依然靠陈旧的知识和有限的个人经验或所谓权威论断进行医疗决策,有的了解一些,但应用时畏首畏尾抑或是片面的应用,致使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案未能被应用于临床治疗。
例如:一项对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的调查显示[*],利尿剂及地高辛的使用率最高,而?<@抑制剂、!3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较前两者低,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应用?<@抑制剂、!A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其达到靶剂量的不超过!+。
由此可见加强循证医学教育的迫切性。
一名的临床医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专业基础与经验技能,而且还应善于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最佳的循证医学客观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4
EBM与传统医学的区别:
传统医学:依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高年 资医生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 刊上零散的科学研究报告来处理 患者。
不足—可能忽略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而滥用 一些从理论上推断有效但实际上无效甚至有 害的疗法。
医学PPT
5
EBM: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将临床经验、患者要求, 与当前最佳科学证据有机结合。
三级:证据来自非随机但设计很好的试验。 四级:证据来自多个中心或研究小组但设计很好的非
试验性研究。 五级:专家意见。 六级:别人曾告诉的经验。
医学PPT
10
EBM的证据来源:
Cochrane图书馆。 光盘或软盘形式发表的一种电子出版物。每 年4期,在因特网上可免费获得摘要。
医学PPT
11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医学PPT
8
循证医学的证据:
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包括病因、诊 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遵循证据是循证医 学的本质所在。
医学PPT
9
医学证据分为6级:
一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设计很好的RCT的至少一篇 系统评价或荟萃(Meta)分析。
二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适当样本量的至少是一个合 理设计的临床对照试验(CCT)。
7
循证医学常使用的方法:
系统评价(systemic review,SR)是按特 定病种和疗法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能受到的 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联合起 来进行荟萃(Meta)分析,得出简明、扼要 的综合可靠的结论。
其本质是有效的信息合成和将合成后的信息 提供给临床医生、医疗机构、患者及卫生决 策者。
医学PPT
15
治疗药物:首选阿莫西林,其次为红霉 素,也可选择林可霉素和阿奇霉素,以上 药物对胎儿没有影响。 3、评价证据:用治疗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检 索出的研究报告评价,认为文章的真实 性、可靠性好,结果重要。 4、应用证据:
医学PPT
16
Hale Waihona Puke 皮肤科医生如何参与循证医学
1、必须接受循证医学的继续教育,接受临床 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本知识的培训。
医学PPT
14
例二: 1、问题: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合并妊娠,是否必须 治疗? 2、收集证据:妊娠、衣原体、随机对照试验 (RCT)。在因特网上检索:共有11篇 文章。系统评价结果: 提示生殖道衣 原体感染合并妊娠应该治疗,如不治 疗,生产时可能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婴 儿发生新生儿肺炎和眼炎,产妇产后出 现宫内膜炎。
1997年,在四川华西医学大学正式成立中国 Cochrane中心。
地址:成都市外南国学巷37号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信息楼7楼。
邮编:130041 网址:
通过该网址连接到世界各地的Cochrane中心及获
得循证医学信息,包括免费的Cochrane图书馆摘 要。
临床经验:是医生长期积累的对个体患者的诊断 及治疗经验。
患者要求:指患者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特殊选择 和要求,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最佳科学证据:主要指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诊断、 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真实、可靠、重要与实 用的研究成果证据。
以上三方面紧密结合,患者将获得最佳的临床预 后和生活质量。
医学PPT
3
临床实践为什么需要循证医学?
1、对同一疾病不同地区和医生采用的方法差异极 大,超过能解释的范围。
2、医疗费用的问题:高额的医疗费用买来的却是没 有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
3、病人期望值增高,要求医疗服务质优价廉。 4、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重新定义疗效。
EBM能帮助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病人受益。 EBM能帮助你当好一个临床医生或临床研究人 员。
循证医学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李福秋
医学PPT
1
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1、循证医学的概念—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 核心思想;任何医疗政策的确定都应尽量 以客观的临床研究为依据。
医学PPT
2
2、循证医学的背景 1992年—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David 及同事正式提出EBM概念。 1992年—英国牛津的Iain Chalmers等成立 了英国的Cochrane中心,为循证医学实践 提供证据,从此循证医学在全世界范围迅速 兴起。
医学PPT
6
循证医学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研究病因与危险因素而认识与预防疾病。 2、通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通过研究选用有效的措施而正确合理地治疗疾
病。 4、通过对疾病预后的判断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
量。 5、通过合理用药而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有效的
应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医学PPT
2、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 悉Cochrane图书馆。
3、将循证医学的观点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4、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水平。
医学PPT
17
对大多数皮肤科医生而言,通过对循证医 学概念的理解,接受循证医学的观念,并 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指导临床工作。
医学PPT
18
医学PPT
19
医学PPT
12
循证医学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寻找科学依据:Cochrane图书馆、
Medline及其他资料库。 3、评价证据—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进行
评价。 4、应用于具体的个体化病人。(最佳的研究
证据)
医学PPT
13
EBM在皮肤科的应用
例一: 1、问题:银屑病是否能彻底治愈? 2、收集证据:因特网上检索:结果提示要用全 身系统治疗的方法和光化学疗法可有效控制 ps,但无文章报导可彻底治愈。 3、评价证据:用治疗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检索 出的研究报告评价后,认为该文章的真实性 和可靠性好,结果重要。 4、应用证据:将最新研究结果告诉患者,患者 不再追求根治,决定采用系统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