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发布部门】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1.23【实施日期】2018.11.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8年11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作如下修改:一、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作出修改(一)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已经围垦或者圈圩养殖的,批准湖泊保护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和恢复湖泊生态条件的需要,制定实施退田(渔)还湖、退圩还湖方案的计划。
湖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施退田(渔)还湖、退圩还湖方案的计划确定补偿标准,明确有关部门和沿湖乡镇人民政府的责任和分工。
实施退田(渔)还湖、退圩还湖计划所需的安置补偿资金应当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二)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围湖造地或者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圈圩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三)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湖泊禁采区内采砂、取土、采石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工具和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8•【字号】苏政办发〔2021〕84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8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8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一节“十三五”取得的成效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十四五”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加强源头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第三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第四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五节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第四章强化协同控制,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第一节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第二节加强VOCs治理攻坚第三节加强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和污染天气应对第五章坚持水陆统筹,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一节健全水环境质量改善长效机制第二节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第三节推动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扎实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第六章坚持系统防控,加强土壤和农村环境保护第一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第二节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第三节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第四节强化农业面源及农村环境治理第七章统筹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一节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第二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节强化生态空间监督管理第八章加强风险防控,保障环境安全第一节强化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管理第二节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第三节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四节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第五节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第九章加强共保联治,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第二节全面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第三节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第十章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第一节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标准第二节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第四节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第十一章加快补齐短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一节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第二节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支撑第三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第十二章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全民行动格局第一节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第二节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第三节推进生态环保全民行动第十三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细化评估考核第三节强化资金支持第四节加强宣传引导第五节实施重大工程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1.03.18•【字号】苏水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抓好落实。
江苏省水利厅2021年3月18日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行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区内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流域防洪保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和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江苏省防洪条例》,以及国家蓄滞洪区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江苏省加强行蓄滞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协调流域防洪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保护行蓄滞洪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因地制宜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确保流域防洪安全,确保行蓄滞洪区人民生命安全,促进行蓄滞洪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滨水空间生态修复,为安全江苏、美丽江苏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流域防洪规划,优化行蓄滞洪区布局,明确行蓄滞洪功能要求,实施行蓄滞洪工程建设,确保行蓄滞洪区有效运用。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根据各行蓄滞洪区洪水特点、风险特性、安全状况和开发利用状态,推进行蓄滞洪区分类分区管理,明确分类分区管控要求,实施居民迁建,制定防御洪水风险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26•【字号】苏政办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3月26日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态空间管控第三章修复与补偿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确保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是指《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批准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名录、范围。
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名称、范围发生调整的,以调整后的为准。
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管控措施制定、修复补偿、执法监管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生态保护红线应当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各类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已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优先执行其法律法规。
第三条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原则上不得开展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和调整。
对不同类型和保护对象,实行共同与差别化的管控措施;若同一生态空间兼具2种以上类别,按最严格的要求落实监管措施,确保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对划定并严守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工作负总责;设区市人民政府是严守本辖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责任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落地。
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和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四
五
六
七
农村环境整治
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创建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水源涵养及生态带建设
生活垃圾治理 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
治理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市 (州)、县(市、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创新基地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运行及
能力建设资金
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维 护
(六)以中省专项资金投 入为主,部分地方投入不足
地方投入不足 资金结余
(七)重分配轻监管,重建 设轻运维,投资效益难以发挥
缺乏项目实施过程监管 缺乏必要约束 缺乏长效运维机制
0
加强项目储备
5
的 几点经验和 建议
1 项目谋划抓重点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三)饮用水水源地 和地下水水污染防治 方面
与环境质量改善无关或环境效益 不显著
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严格 前期论证不充分,后期推动困难 发挥绩效不显著
(二)对污染防治攻坚支 撑作用不强
衔接不够紧密 重汇总,轻统筹谋划 乱打捆与割裂实施问题并存 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作用未充分发挥
(四)资金执行进度偏慢
个别市县长期没有合适的入 库项目,导致资金长期滞留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央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0年度省级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的通知》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0年)》 《省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0年)》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0年)》
《关于加强生态环保资金管理 推动建立项目储备制度的通知》
省生态环保 专项 资金项目培训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7.06.29•【字号】苏国土资发[2007]234号•【施行日期】2007.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7〕234号)各市国土资源局:为加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8号)、《江苏省省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6〕76号)等的规定,制定了《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8号)、《江苏省省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6〕76号)等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山废弃地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专项工程,工程性质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四条项目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二)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三)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四)分级管理,各负其责。
第五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范围的项目管理和监督,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立项、设计审查和验收;市、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05.14•【字号】苏财规〔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20〕10号各设区市、县(市)财政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有关单位:为规范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74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5月14日附件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地质勘查、基础测绘、海洋执法监管和海洋科技创新等工作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遵循“体现公益、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相关管理职责。
(一)省财政厅职责:安排年度预算;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专项资金分配建议;会同省自然资源厅下达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等。
苏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0.01.14•【字号】•【施行日期】2020.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苏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主管部门: 为了贯彻《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实施细则》(苏府规字〔2015〕3号)和《实施第四轮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苏府〔2019〕8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市级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与管理,经商市有关部门同意,我们重新制定了《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苏州市财政局2020年1月14日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部门职责第三章生态补偿资金的申报、审核和公示第四章生态补偿资金的拨付、使用第五章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以下简称生态补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苏州市生态补偿资金是苏州市政府及各区政府对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补偿对象给予经济补偿而设立的资金。
第三条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权责一致、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工作,农业、水务、林业、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生态补偿工作。
第二章部门职责第五条市、区财政、农业、水务、生态环境、林业等主管部门分别履行以下职责: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工作;提出生态补偿标准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审核、确定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方案;负责生态补偿资金审核结果和分配方案的公示;负责制定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生态补偿资金会计核算和档案管理,组织开展生态补偿资金绩效管理,监督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做好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8•【字号】苏政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发〔2021〕2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1年2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土空间规划第三章国土空间准入第四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第五章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第六章空间形态与风貌引导第七章实施保障第八章附则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江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内从事各类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核心监控区,是指大运河江苏段主河道两岸各2千米的范围。
滨河生态空间,是指核心监控区内,原则上除建成区(城市、建制镇)外,大运河江苏段主河道两岸各1千米的范围。
第四条核心监控区涉及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和苏州市。
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历史河道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有条件的重要支流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具体范围以河道岸线临水边界线为起始线,以行政区边界、自然山体、道路、建筑物及构筑物外围界线等地形地物为终止线统筹划定。
第六条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应遵循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文化引领、永续传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滨河生态空间、建成区(城市、建制镇)和核心监控区其他区域(“三区”)予以分类管控。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2.04•【字号】苏政办发[2005]8号•【施行日期】2005.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0五年二月四日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2月)为加快废弃露采矿山环境的恢复整治,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景观,推进生态省建设,现就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实施以来,各地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划定了禁采区、限采区,并对禁采区的开山采石企业分步实施关闭,限制开山采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滥采乱挖山体资源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但是,关闭后的露采矿山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破坏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城市规划区、旅游风景区、交通干线附近的废弃露采矿山岩石裸露,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众多的露采矿山废弃地没有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部分废弃露采矿山还存在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内容,是打造“绿色江苏”的迫切需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国土综合整治、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列为实事工程,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抓出成效。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15•【字号】苏政办发[2009]139号•【施行日期】2009.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13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21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委〔2009〕252号),设立省国土资源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科技成果转化具体实施的职责交给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
(三)加强土地供需调控和总量平衡,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加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
二、主要职责(一)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全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
组织拟订全省国土资源发展规划,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全省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
参与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研究,拟订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和措施。
编制并组织实施全省国土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二)承担规范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起草国土资源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和开发利用标准。
常州市人民政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31•【字号】常政发[2006]133号•【施行日期】2006.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常政发〔2006〕13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现将《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认真落实环保优先的指导方针,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快生态市建设进程,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各辖市(区)和市各部门在组织制订、调整、修编区域总体规划、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设、农业、畜牧业、林业、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已开展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园区,开发规模、范围作重大调整的,要修订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区域环境影响的回顾性评价。
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未进行环评或环评未经批准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相关部门不得批准实施。
凡产业定位涉及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项目的工业园区区域环评与环保规划,须经省环保厅批准。
(二)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
依据国家、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结合本市实际,市有关部门从规划选址、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明确工业项目的准入条件,严格控制化工、造纸、冶金、印染等行业的污染项目建设。
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建设项目,不得审批或核准,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给予贷款或以其他任何形式进行授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0.26•【字号】苏政发〔2017〕133号•【施行日期】2017.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发〔2017〕13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26日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快推动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的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本办法所称政务部门,是指政府部门、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本办法也适用其他依法经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
第三条本办法用于规范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包括政务部门间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和为其他政务部门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为。
第四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
各政务部门形成的政务信息资源原则上应予共享,涉及国家秘密和安全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需求导向,无偿使用。
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共享信息的部门(以下统称使用部门)提出明确的共享需求和信息使用用途,共享信息的产生和提供部门(以下统称提供部门)应及时响应并无偿提供共享服务。
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苏财建[2007]143号 苏国土资发[2007]39
![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苏财建[2007]143号 苏国土资发[2007]39](https://img.taocdn.com/s3/m/2785cef7ff00bed5b8f31d4e.png)
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7]143号苏国土资发[2007]391号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建[2007]143号苏国土资发[2007]391号各市县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规定,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制订了《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奖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意见的通知》,以及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是指为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投入,促进全省耕地总量平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省财政专项安排的资金。
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来源为:中央分配我省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我省省级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中计提的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其他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等。
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农田整理、动态巡查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基本农田管理信息化建设、保护标志维护以及日常监管等。
土地开发,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以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土地为对象,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进行整治、加工和配套建设,以达到可供利用的活动。
土地整理,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的通知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公布日期】2022.06.24
•【字号】苏财资环〔2022〕27号
•【施行日期】2022.06.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专项资金管理
正文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地
质勘查项目资金的通知
苏财资环〔2022〕27号有关市、县财政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20〕10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2〕67号),经研究,现将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资金下达给你们,支出列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200113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调查”,具体项目名称、金额详见附件。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财经制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在预算执行中,对照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请切实加快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进度,项目完成后及时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验收。
附件:
1.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汇总表
2.2022年江苏省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明细表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2022年6月24日
2。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26•【字号】苏政办发〔2023〕24号•【施行日期】2023.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科技合作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2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26日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外资企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外商投资结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设立研发中心,聚焦绿色低碳、新能源、数字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一、支持开放创新融合发展(一)落实科技创新政策。
开展外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税收政策资格核定,优化核定程序、简化申报材料、服务应享尽享。
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建设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支持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在综合保税区发展。
保障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享受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协定和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南京海关、省税务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鼓励开展基础研究。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及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解读[宝典]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及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解读[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caa9a3c8fad6195f302ba631.png)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及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解读[宝典]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及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解读资源综合利用处一、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支持资源综合利用,鼓励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现行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文件有:《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56号)、《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和《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文件。
二、现行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直接免税、税务部门即征即退、财政部门先征后退等方式。
(一)直接免税:直接免税是指对某些货物或劳务直接免征增值税。
纳税人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税务部门即征即退:税务部门即征即退是指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增值税,再将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增值税税款由税务部门定期退还给纳税人,有即征即退50%、80%、100%。
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照常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三)财政部门先征后退:财政部门先征后退是指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增值税,再由财政部门将已征税款全部或部分退还给纳税人。
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照常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三、现行有效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的具体规定(一)免税(1)再生水;(2)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3)翻新轮胎;(4)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
(5)对销售自产的以建(构)筑废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8月1日起执行,财税[2011]115号文件规定)。
(二)即征即退100%的项目1、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2、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包括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生产销售的电力或者热力;3、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4、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13•【字号】常政办发〔2021〕107号•【施行日期】2021.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
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事关广大农民居住权益,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农办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农经〔2020〕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市县主导、镇级主责、村级主体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完善宅基地管理政策规定和制度办法,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级组织”)依法依规履责,统筹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安排,健全宅基地违法用地查处机制,加强对镇(街道)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
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承担起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日常监管职责,制定实施细则、充实力量、健全机构,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宅基地审批接得住、管得好;指导村级组织完善宅基地民主管理、健全宅基地申请审核有关制度,公平、公开、公正使用宅基地。
村级组织要健全宅基地申请审查有关制度,依托网格化管理载体,发挥村级网格员资源优势,建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制度,协助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公布日期】2022.09.30
•【字号】苏财资环〔2022〕61号
•【施行日期】2022.09.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2年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
苏财资环〔2022〕61号有关市、县财政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0〕26号),为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经研究,现将2022年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省级补助资金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列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2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级专项资金对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行一次性补助,同时根据补助金额由省自然资源厅直接统筹相应的补充耕地指标(详见附件)。
二、请你们及时将项目所需地方资金落实到位,并按照《江苏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苏自然资发〔2020〕122号)要求,加快项目实施,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请你们按照《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
〔2020〕11号)要求,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附件:2022年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省级补助资金明细表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2022年9月3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为规范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苏财规﹝2020﹞11号)。
现就有关问题做如下政策解读。
一、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是什么
答: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一是土地综合整治,主要支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耕地开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二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要支持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问题突出区系统性、整体性修复,开展历史遗留和责任灭失的废弃矿山整治及矿地融合项目等;三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主要支持开展海岸带、海域、海岛修复整治和海洋生态保护等;四是国家和省确定的其他重点项目。
二、专项资金分配方式是什么
答:专项资金采用因素法和项目法相结合方式进行分配。
采用因素法分配的资金,按照项目工程量、投资额、项目绩效等因素,结合各地财力和债务情况进行分配。
三、专项资金分配程序是什么
答: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年度预算规模、分配因素及权重和入库项目情况提出专项资金分配建议,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分配建议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会同省自然资源厅下达专项资金。
采用因素法分配下达的专项资金,由市县自然资源、财政部门在省级项目库中择优确定支持项目,并将资金安排方案报送省自然资源厅。
四、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专项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办理,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规定执行;二是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经费支出应严格控制在预算核定的额度内,按规定的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对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不得虚列、多提、多摊费用,不得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三是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实施方案,确需变更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方案的,一经发现,涉及的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收回;四是项目因不可抗力中途撤销或终止的,项目承担单位依据完成的工作量和规定的预算标准进行财务清算,按规定报批后,将剩余专项资金按原渠道缴回;五是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组织项目财务决算,并报请验收,验收后有结余资金的,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五、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间职责分工如何划分
答:(一)省财政厅职责:安排年度预算;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
核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专项资金分配建议;会同省自然资源厅下达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等。
(二)省自然资源厅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配合省财政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组织项目的申报、审批、验收和项目库管理;提出专项资金分配建议;配合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资金;监督项目实施;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等。
(三)各市县财政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职责:由各市县依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参照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的职责分工,具体落实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管理、绩效管理等责任。
(四)项目承担单位职责:根据申报指南做好项目申报,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负责;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按期完成项目实施;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主动接受和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的绩效评价、考核验收、监督检查和审计等工作。
六、专项资金绩效与监督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一是各级财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及时跟踪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实现专项资金全过程监管,同时,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做好绩效目标编制和完工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是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加强资金核算和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存在虚报、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七、专项资金实施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专项资金实施期限为5年,具体为20202024年。
实施期满后,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结合全省自然资源工作需要评估确定继续实施和延续期限。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