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中医维持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医将恶性肿瘤的症状分为局部和全身症 状,局部症状包括肿块、疼痛、出血等, 全身症状则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 等。
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 等进行综合辨证,将恶性肿瘤分为气滞血 瘀型、痰湿凝聚型、热毒内蕴型等不同类 型。
中医维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治未病
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注重调节患者体 内环境,增强正气,防止疾病复发和转移。
辨证论治
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 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整体调理
中医治疗不仅针对局部病灶,更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节患者的饮 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减轻化疗副作用
01
中医药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身体的损伤,缓解恶心、呕吐
04
恶性肿瘤中医维持治疗的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和方法
01
生存率评价
通过比较患者接受中医维持治 疗前后的生存率变化,评估治
疗效果。
02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等工具 ,对患者接受中医维持治疗后
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03
肿瘤标志物变化
观察患者接受中医维持治疗后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 等)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
综合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 估,制定适合患者的中医维持治疗方案。
3
动态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中医 维持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恶性肿瘤中医维持治疗的 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
01
中药不良反应类型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PPT课件
恶性肿瘤的病因
超过80%的肿瘤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
肿瘤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 素所致。包括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病毒、饮食营养。
恶性肿瘤的膳食营养因素 饮食中诱癌因素
食品天然致癌物 食品污染物
饮食中保护因素
营养素 膳食纤维
加工过程产生
食品添加剂
肿瘤治疗可能引起的营养问题
营养不良的危害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危害 营养不良、恶病质是肿瘤病人死亡最常见原因;
• 内脏蛋白质丢失,组织结构、器官功能损害; •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伴发感染;
• 手术耐受能力降低,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 对放化疗的耐受能力降低。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意义 改善患者营状况:虽然不能完全维持氮平衡,但仍可减 轻负氮平衡状态;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TPN 可提高机体 Th/Ts 值; EN 配合 精氨酸、ω-3脂肪酸、核酸改善机体恶病质、提高免疫功 能; 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增 加 危 险 性 证 据 有 限 - 提 示
很 可 能 增 加 危 险 性
增 加 危 险 性 证 据 充 分
不 可 能 对 危 险 性 有 显 著 影 响
食物营养与癌症网络图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 1932年,外科学家Warren指出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 因是营养不良、恶病质。 发生率:恶性肿瘤病人术前营养不良可超过半数;体重 减轻超过 10%者达 45%,体重减轻超过 20%者约占 25% 。 发生率因肿瘤而异:乳腺癌、急非淋、软组织肉瘤、非 霍奇金病(约 31% ~ 40% );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肺癌 (约48%~61% );胃癌和胰腺癌病人发生率较高(达 85%)。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1. 未满18岁。 2. 是运动员。 3. 正在做重量训练。 4. 怀孕或哺乳中。 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7
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
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1987年发表,
能够较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缺乏筛查结果和临床结局的证据支持;
恶液质代谢调节剂:鱼油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二碳六 烯酸(DHA)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沙利度胺等可以适量使用;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21
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1.高血糖:小剂量胰岛素使用;
2.代谢性酸中毒:50%的高渗糖、氨基酸、小 剂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3.血钾异常:高血钾或低血钾;
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肠外营养对血糖影响有差异,有研究证明,结直 肠手术后1~2天即开始进食水对吻合口愈合无影响;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16
营养治疗方式和特殊成份
管饲饮食于术后24小时开始;结直肠手术患者可以在数小时 后进水或清淡流质饮食;
5~10天以上不能进食或者营养不足的患者应当给予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作为首选; 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不必要增加营养;尤其是肠
外营养;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19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
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以认为是终末期患者; 恶液质的原因; 1.原因摄入减少;肿瘤直接侵犯消化道; 2.细胞因子或抑制食欲的类似物作用;
3.炎性因子、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和调节肽肿瘤脂质活动因子 (LMF)、蛋白分解诱导因子(PIF)、系统性炎性反应等;
头颈部手术下胃管鼻饲饮食;或胃造瘘手术营养患者;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7
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
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1987年发表,
能够较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缺乏筛查结果和临床结局的证据支持;
恶液质代谢调节剂:鱼油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二碳六 烯酸(DHA)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沙利度胺等可以适量使用;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21
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1.高血糖:小剂量胰岛素使用;
2.代谢性酸中毒:50%的高渗糖、氨基酸、小 剂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3.血钾异常:高血钾或低血钾;
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肠外营养对血糖影响有差异,有研究证明,结直 肠手术后1~2天即开始进食水对吻合口愈合无影响;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16
营养治疗方式和特殊成份
管饲饮食于术后24小时开始;结直肠手术患者可以在数小时 后进水或清淡流质饮食;
5~10天以上不能进食或者营养不足的患者应当给予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作为首选; 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不必要增加营养;尤其是肠
外营养;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
19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
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以认为是终末期患者; 恶液质的原因; 1.原因摄入减少;肿瘤直接侵犯消化道; 2.细胞因子或抑制食欲的类似物作用;
3.炎性因子、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和调节肽肿瘤脂质活动因子 (LMF)、蛋白分解诱导因子(PIF)、系统性炎性反应等;
头颈部手术下胃管鼻饲饮食;或胃造瘘手术营养患者;
肿瘤患者的合理营养治疗ppt课件
30g,苡米仁 30g。 具有健脾益胃,升血调元之功效。
22
放化疗食欲不振、纳少乏味者
山药扁豆粥: 山药30g,白扁豆30g,鸡内金10g,大米100
-150g 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23
放疗后口干烦躁,尿黄便结者
梨汁蔗糖葡萄露: 雪梨汁l份,甘蔗汁2份,葡萄汁1份(或用荸荠
汁)。 具有养阴、清热功效。
治疗的有效 性下降
20% 以上的肿瘤病人直接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
江志伟,黎介寿,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11(2):118-21.
4
见微知著—— 如何自己及早发现营养不良?
二问一测量
我最近有没有食量减少呀? 我最近为什么吃啥都不香、没胃口呢? 每周测量一次体重
如果有食量减少、厌食、体重下降,需要 及时向医生反应。
24
人体三大营养素是什么?___、___、__ 肿瘤患者应该采用高__、高__ 、低__饮
食? 能下床活动的患者 的能量需求量是
____kcal/kg/day? 出现___、___、____,可能存在营养问
题,需要及时向医生反应。
25
26
糖脂比以1-2:1为宜。可选用高脂低碳水化 合物的配方产品或肿瘤专用型配方产品。
15Hale Waihona Puke 中医中药话食疗16
忌口问题
有句俗语“三分吃药七分养”,对癌症 病人来说,尤其要把忌口贯串于整个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17
肿瘤病人的忌口
因病而异:如乳腺癌受体阳性的病人应该忌人参、蜂 王浆等含雌激素的补品
8
静脉营养
如果患者有黏膜炎或者有严重放射性肠炎, 推荐使用静脉营养。 不建议对放化疗患者进行常规的静脉营 养治疗。 静脉营养支持应该在不能耐受肠内营养 的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者预计患者将有7天 以上不能进食的情况时就开始使用; 当患者每日摄入能量低于每日能量消耗 60%且超过10天时,应开始使用补充性的静 脉营养。
22
放化疗食欲不振、纳少乏味者
山药扁豆粥: 山药30g,白扁豆30g,鸡内金10g,大米100
-150g 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23
放疗后口干烦躁,尿黄便结者
梨汁蔗糖葡萄露: 雪梨汁l份,甘蔗汁2份,葡萄汁1份(或用荸荠
汁)。 具有养阴、清热功效。
治疗的有效 性下降
20% 以上的肿瘤病人直接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
江志伟,黎介寿,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11(2):118-21.
4
见微知著—— 如何自己及早发现营养不良?
二问一测量
我最近有没有食量减少呀? 我最近为什么吃啥都不香、没胃口呢? 每周测量一次体重
如果有食量减少、厌食、体重下降,需要 及时向医生反应。
24
人体三大营养素是什么?___、___、__ 肿瘤患者应该采用高__、高__ 、低__饮
食? 能下床活动的患者 的能量需求量是
____kcal/kg/day? 出现___、___、____,可能存在营养问
题,需要及时向医生反应。
25
26
糖脂比以1-2:1为宜。可选用高脂低碳水化 合物的配方产品或肿瘤专用型配方产品。
15Hale Waihona Puke 中医中药话食疗16
忌口问题
有句俗语“三分吃药七分养”,对癌症 病人来说,尤其要把忌口贯串于整个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17
肿瘤病人的忌口
因病而异:如乳腺癌受体阳性的病人应该忌人参、蜂 王浆等含雌激素的补品
8
静脉营养
如果患者有黏膜炎或者有严重放射性肠炎, 推荐使用静脉营养。 不建议对放化疗患者进行常规的静脉营 养治疗。 静脉营养支持应该在不能耐受肠内营养 的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者预计患者将有7天 以上不能进食的情况时就开始使用; 当患者每日摄入能量低于每日能量消耗 60%且超过10天时,应开始使用补充性的静 脉营养。
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护理课件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更新
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制定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并定期更新。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 的认识和技能。
跨学科合作
促进肿瘤科、营养科、护理科等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恶 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的发展。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01
02
03
04
总结词
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为患者 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静脉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需要,选 择合适的静脉进行输注。
营养液配制
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 配制营养液,确保营养成分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并发症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 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 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 响,为制定疼痛护理方案 提供依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 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 物治疗,如非处方止痛药 、麻醉止痛药等。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 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免疫力,保病房空气 清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
个体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者 的特殊营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
免疫营养
研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 能,降低感染风险,延长生存期。
心理与社会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网 络,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减 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存意愿 。
营养支持治疗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ppt课件
Aburustum对合并肠梗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进展姑息性化疗同时给予TPN的患者生存期 (平均89天)明显长于单用化疗的患者(平均 71天)
Aburustum NR, Barakat RR, Venkatraman E, et al. Chemotherapy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for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with bowel obstruction [J]. Gynecol Oncol, 2019,6
“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
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
中上臂肌围(MAMC)、
血洁白蛋白(ALB)及前清蛋白(PA)等。
3. 营养支持治疗的对象
肿瘤病人的营养形状与生存率有亲密关 系,20%的恶性肿瘤病人死于饥饿。因此,营 养支持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高患者的免疫 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抗肿瘤治疗 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降低并发症 的发病率。
三酰甘油
单聚饮食---含有已被水解的营养物+
短肽
链和长链脂
或游离氨基酸 +中
肪酸
肠外营养
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kcal/kg/d,其中
30%~50%由脂肪供能,氮0.15g~0.2g/kg/d,非蛋
白质热量105kJ/(kg.d),糖脂比6:4,并添加常规剂
放疗 :
Craighead等发现接受根治性盆腔放疗 同时接受营养支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其急性肠炎的发生率以及其严重程度、继 续时间均轻于无营养支持者。
Craighead PS, Young S. Phase Ⅱstudy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elemental supplements to reduce acute enteritis in patients receiving radical pelvic
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ppt课件
江志伟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9(5):357-358
如何对肿瘤病人实施营 养治疗
肿瘤病人需要的营养 物质
水 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 Vamin, Novamin & Dipeptiven ) 脂肪 ( Intralipid & Lipovenos & Steuctolipid &
Omegaven) 维生素 ( Soluvit & Vitalipid ) 电解质 ( Glycophose ) 微量元素 ( Addamel )
约有33%~75%的恶性肿瘤患者有厌食表现,进展期患者中高达80%
肿瘤患者在确诊之 约有30%~85% 的肿瘤患者发生癌性恶病质,最易发生恶病质的是胃癌、胰腺癌和食 管癌患者,约80% ;大肠癌患者中约为60%
前已经出现体重下 1. 黎介寿.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1-21 降。 2. F. Bozzetti, et al. Clinical Nutrition. 2009. 1–10
• 施行放疗、化疗,胃肠反应严重者; •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目 标
• 非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
–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非治愈性的,预计生存
[ 10] Andrey HJN, Norman AR, Oates J, et al. Why do patients withweight loss have a worse outcome when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 J ] Eur J Cancer, 1998, 34(4) 5032509. [ 11 ] McMahon K, Decker G, Ottery FD. Integrating, p roactive 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 ractices to p revent comp lications and cost[ J ]. Semin Oncol, 1998, 25: 20227. [ 12 ] Ravasco P,Monteiro2Grillo I,Vidal PM, et al. Cancer: disease and nutrition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J ]. Support Care Cancer, 2004, 12: 2462252.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能量需求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因肿瘤类型、分期、治疗反应等因素,其能量需求存在差异,需进行 个体化评估。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需求
蛋白质需求增加
放疗期间,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 增强,合成代谢减弱,因此需要增加 蛋白质摄入量,以维持正氮平衡。
碳水化合物选择
放疗患者宜选择低糖指数(GI)的碳 水化合物食物,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胰 岛素抵抗。
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患者的耐受 力和免疫力,还可能增加放疗 并发症的风险。
营养治疗在放疗中的重要性
营养治疗是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综合治 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治疗还可以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 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 状况,提高免疫力和对放疗的耐受性 。
因此,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应重 视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并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 案。
05 放疗期间营养治疗注意事 项
消化道反应预防与处理
消化道反应是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处理消化道反应,可根据症状采取相 应措施,如恶心、呕吐可使用止吐药 物,腹泻可使用止泻药物,同时注意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预防消化道反应,建议患者在放疗前 避免进食过多或空腹,选择清淡、易 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
脂肪供能适宜
脂肪是放疗患者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高或 过低的脂肪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需求增加
放疗会影响患者体内多种维生素 的代谢和利用,因此需要增加维 生素摄入量,特别是水溶性维生
素和抗氧化维生素。
矿物质平衡
放疗患者需注意钙、磷、钾、钠等 矿物质的平衡摄入,以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不同患者因肿瘤类型、分期、治疗反应等因素,其能量需求存在差异,需进行 个体化评估。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需求
蛋白质需求增加
放疗期间,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 增强,合成代谢减弱,因此需要增加 蛋白质摄入量,以维持正氮平衡。
碳水化合物选择
放疗患者宜选择低糖指数(GI)的碳 水化合物食物,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胰 岛素抵抗。
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患者的耐受 力和免疫力,还可能增加放疗 并发症的风险。
营养治疗在放疗中的重要性
营养治疗是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综合治 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治疗还可以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 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 状况,提高免疫力和对放疗的耐受性 。
因此,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应重 视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并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 案。
05 放疗期间营养治疗注意事 项
消化道反应预防与处理
消化道反应是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处理消化道反应,可根据症状采取相 应措施,如恶心、呕吐可使用止吐药 物,腹泻可使用止泻药物,同时注意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预防消化道反应,建议患者在放疗前 避免进食过多或空腹,选择清淡、易 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
脂肪供能适宜
脂肪是放疗患者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高或 过低的脂肪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需求增加
放疗会影响患者体内多种维生素 的代谢和利用,因此需要增加维 生素摄入量,特别是水溶性维生
素和抗氧化维生素。
矿物质平衡
放疗患者需注意钙、磷、钾、钠等 矿物质的平衡摄入,以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特殊营养素在放疗中应用前景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 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放疗中具
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可以减轻放疗引起的氧 化应激反应,对保护正常组织细
胞具有一定作用。
免疫营养素
免疫营养素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 ,提高放疗耐受性,是放疗领域
的研究热点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评估患者肌肉力量、活动能力 、身体功能等,综合判断营养
状况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高危人群识别与干预策略
高危人群识别
结合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识别存在高 营养风险的患者,如头颈部肿瘤、消 化道肿瘤等放疗患者。
干预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营养干预效果,根据评价结 果及时调整干预策略,确保患者获得 最佳的营养支持。
干预策略制定
05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 疗方式探讨
肠内营养治疗适应症及实施方法
适应症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同时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部分正常时,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治疗 。
实施方法
肠内营养治疗主要通过口服或管饲途径提供营养物质。口服营养补充是最简便、安全的方法,而管饲途径包括鼻 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等途径。在选择肠内营养剂时,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耐受情况,选择适当的肠 内营养剂类型和剂量。
采用少食多餐、增加流质食物等,以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减轻胃肠道
负担。
放疗后营养恢复与巩固措施
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放疗结束后,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和多样化。
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营养问题,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适当进行营养补充
专家共识ppt课件
Cruz-Jentoft A et al, Age Ageing 2010;39:412-23
诊断技术
衡量指标
肌肉质量*
肌肉力量 体能状态
研究
人体测量 CT MRI 钾 DEXA BIA
握力 膝关节屈/伸 (1RM) 呼气流量峰值
简易体能状况量表 (SPPB) 步速 6分钟步行 登楼梯 计时起立-行走
国外与国内差别
• 需要形成我国适用的,规范的临床肿瘤营养指 南,以指导临床
–基因背景不同 –饮食习惯差异 –经济水平高下:医学经济比 –患者对疾病认识的程度不一
编写流程
文献检索
一级数据库PubMed及中国生 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
近10年内的文献
证据评估定级 NCCN对证据和共识的分类
的各性别的均值
男性 女性
7.26 kg / m² 5.45 kg / m²
Baumgartner RN et al, Am J Epidem 1998;147:755-763
肌肉减少症的EWGSOP诊断
诊断的依据:标准 1 加 (标准 2或标准 3)
1 肌肉质量低 2 肌肉力量低 3 体能状态低
如:握力 如:步速
牛津推荐意见分级(OCEBM)
推荐意见形成 编写会议
定稿会
全体同意通过 顾问审阅
共识概况
• 主要分成五部分
– 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评定 – 非终末期手术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 非终末期化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 非终末期放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 每章由证据及推荐意见组成 • 推荐采用NCCN证据和共识的分类和牛津推荐意见分级
[1] August DA, et al.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9. [2] Bozzetti F, et al. Clin Nutr. 2009. [3] Braga M, et al. Clin Nutr. 2009. [4] Weimann A, et al. Clin Nutr. 2006. [5] Arends J, et al. Clin Nutr. 2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前口服低渗性碳水化合物饮料,有利于减轻术后胰 岛素抵抗、骨骼肌肉及分解,耐受良好,肌力恢复良好;
术前无法经口摄入者,术前可以按5mg/kg.min输注葡萄糖,可以减轻 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质分解保护心肌;
肠内营养比较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维持, 符合生理要求,术后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恢复胃肠营养;
(LMF)、蛋白分解诱导因子(PIF)、系统性炎性反应等; 恶液质分期:前期,体重下降<=5%,厌食、糖耐量下降;恶
液质期,体重下降>5%,BMI<20和肌肉减少的患者体重 减少2%;PS评分>=3或预计生存不足3个月的患者,为难 治的晚期患者; 营养原则: 1.减少或降低肿瘤负荷; 2.调理胃肠功能;合理补偿营养能量、代谢调理剂; 3.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功能,延缓恶液质,改善生活质量;
2.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手术的死亡率;
3.对于姑息性手术患者,合理营养治疗 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
长生存期;
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接受10~14天的营养治疗可以降低手术合并症和术 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术前10~12小时禁食水使患者较早进入分解代谢状态,不利于患者的术 后康复,目前许多国家的麻醉医师已经将择期手术患者禁食时间改为 术前6小时,禁水改为2小时。大手术患者术前夜800ml和术前2小时 400ml碳水化合物饮料未增加误吸危险;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ing tools,MUST):2002年英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多学科营养不良咨询小组 发布,适应于多个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的对象,筛查蛋白-能量不足患者;
NRS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由丹麦长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与2003年发表,被ESPEN(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推荐,作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表;客观、简便、 易行,被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推荐,为住院患者使用;不足之 处是患者因为卧床、水肿、胸腹水、昏迷、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受到一定 的限制;
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1.高血糖:小剂量胰岛素使用; 2.代谢性酸中毒:50%的高渗糖、氨基酸、小
剂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3.血钾异常:高血钾或低血钾; 4.脂肪超载现象:高血脂、脏器功能紊乱衰竭、
3.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治疗反应、各种合并症和 并发症造成患者营养丢失、亏损,发展为恶病质等;
4.肿瘤患者呈现高代谢状态,能耗异常,导致营养 不良和(或)恶液质发生,直接缩短患者生存期。
恶性肿瘤营养治疗正确观念
肿瘤患者入院后及治疗前需要营养评估;
肿瘤营养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相辅相成;增加营养 和肿瘤控制并不矛盾,增加营养不一定就促进肿 瘤生长;
营养治疗(nutritional therapy)途径:
1.经口的胃肠营养; 2.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 EN):大
分子聚合物和小分子聚合物(氨基酸、 短呔等)经小肠途径给以;
3.肠外营养:营养个要素经过静脉输液途 径给予患者
非终末期患者术后的营养
目的:1.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非终末期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和食管癌放疗引起的急性黏 膜炎,营养方案的介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治疗 体重下降和营养状况的恶化等;
对于无进食障碍或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肠外营 养无必要;
肠内营养作为首选; 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不必要增加营养;尤其是肠
外营养;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
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以认为是终末期患者; 恶液质的原因; 1.原因摄入减少;肿瘤直接侵犯消化道; 2.细胞因子或抑制食欲的类似物作用; 3.炎性因子、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和调节肽肿瘤脂质活动因子
上述代谢异常最终导致恶性肿瘤患者能量需求增加约 10%~30%,氮需求增加约50%~100%。同时,由于蛋 白质分解代谢旺盛,血液中色氨酸和5-羟色胺水平增高, 作用于下丘脑进食中枢及脑组织,加上疾病引起的强大精 神压力等因素导致患者厌食。
控制肿瘤细胞对营养摄取是遏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
个重要环节,中和乳酸或抑制糖酵解可能抑制肿瘤 细胞生长
营养的风险筛查和评估
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是评估身高体 重比例的参考指数。它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 身高(m)的平方(BMI =公斤/m2)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 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 重和肥胖。由于BMI计算的是身体脂肪的比例,所以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上, 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营养过剩或超 重体重指数>25~30kg/m2;
肿瘤细胞代谢的特殊性
肿瘤使机体蛋白质分解、合成均加速,但以分解更明显, 导致负氮平衡。肿瘤组织对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需求、其旺 盛的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使血清氨基酸谱发生变化。
由于肿瘤组织或机体生成的脂解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及胰高血糖素等)水平升高和胰岛素耐受等因 素,机体内源性脂肪分解加速,体内游离脂肪酸与甘油的 转化和氧化加速。内源性脂肪因消耗而储备减少,同时外 源性脂肪利用较差。
1. 未满18岁。 2. 是运动员。 3. 正在做重量训练。 4. 怀孕或哺乳中。 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
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1987年发表, 能够较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缺乏筛查结果和临床结局的证据支持; 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大医院较少使用;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使用快速、简 便的方法判断对患者是否进行进行全面的营养评定、制定 营养计划;
营养评定(nutitional assessment):专业营养人员对患者 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制定营养计 划、预测适应症和可能的副作用;
CT/MRI诊断癌症恶液质标准:肌肉、脂肪量明显下降; 机体功能和组成的变化等可作为重要参考; 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可以考虑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 常用PG-SGA和NRS2002工具评价; NRS2002评分≥3分,具有营养风险,制定营养干于计划; NRS2002评分<3分,追踪观察,每周评价一次; 影像学、临床、营养学综合评定;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新认识
接近生命终点的恶性肿瘤患者,仅仅需要少量的食物和水以维持 患者的基本代谢需求,维持代谢平衡,防止精神和神经功能紊乱;
过度的营养可能加重患者的代谢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无论肠内还是肠外营养,均需要监测出入量维持平衡; 合理配方、个体化方案;
生命体征不稳和多脏器衰竭的患者原则上不考虑系统性的营养治 疗;血流动力学不稳患者、肝肾功能衰竭禁用营养治疗;
营养的几个基本概念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能量、蛋白缺乏及其他营养素 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的不良影响。
营养不足(nutitional insufficiency):蛋白-能量缺乏 (protein-energy malnutition)型特异性营养缺乏症状;
营养风险(nutition risk):现存在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 状况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负性影响如:感染、疲乏、无力。 住院日增加等;
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指标判断
病史:肿瘤病史;既往史,膳食习惯,药物史,社会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医疗保障,宗教、文化、经济状况等;
体检:肌肉、脂肪组织、皮肤、毛发、指甲、口腔黏膜、水肿等 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免疫功能 等;
机体测量:肌肉组织测量,如上臂围、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上臂 肌围、反应脂肪、骨骼肌储备等;
腹部大手术近端上消化道的患者可以下小肠营养管,开始滴 速10~20ml/h进行,5~7天达到营养量;
卧床患者20~25kcal/kg.d,下床活动的患者可以25~30cal/kg.d 计算,心、肝、肾、肠胃功能较差者பைடு நூலகம்适当调整营养方案;
围手术术前患者给予精氨酸、ω-脂肪酸、蛋白质、核苷酸治 疗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康复;有严重感染、危重患者则 不然;
白水平; 无论是否胃肠道肿瘤,还无证据表明营养可以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结
局; 对于营养评估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主张常规营养方案; 对于化疗反应引起患者食欲下降,每日摄入能量减少到通常60%时
且超过十天或者患者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建议补充理论和实际的差 额;如果可以尽量选择胃肠营养,也可选择短期的静脉营养;配方选 择标准; 大肠癌患者对多种维生素的摄入与复发和生存无关; 营养治疗促进肿瘤生长的证据尚无依据;有营养指征的建议使用;
营养不良:体重指数(BMI)<18.5kg/m2;
营养过剩或超重体重指数>25~30kg/m2;
关于体重指数计算器的温馨提示
1.体重指数: 19以下体重偏低 19-25 健康体重 25-30 超重 30-39 严重超重 40及40以上 极度超重; 2.特别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 的。 如果你属于有以下的情况,那么BMI指数对你不适用:
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价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PG-SG):根据 SGA修改而成,使用广泛,美国营养学会推荐作为肿瘤临床的粗筛查量 表的首选;
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MNA):1999年发表, 快速、简便、易操作;适用于营养筛查和评估,用于65岁以上老年及社 区和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