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第1课时_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青岛版(五年制)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 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座位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位置。
2. 探究新知(1)认识数对a. 提问:如何用数表示座位的位置?b.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数对的表示方法。
c. 解释数对的含义,如(3,4)表示第3列第4行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a.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b.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师点评并总结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用数对表示组内成员的位置,并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7的练习题1、2、3。
(2)讨论:如何用数对表示地图上的位置?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教材P7的练习题4、5。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 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课堂练习及答案。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避免出现混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第一课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周明 第2行
张亮 孙芳
王艳
赵雪
第1行 第1列
李小冬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美好回顾
周明
张亮 孙芳
王艳
王艳在第3几列列,,第第4几行行。? 赵雪
李小冬
(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是 (3 ,4)。
美好回顾
王艳
周
张
赵
明
亮
雪
孙 芳
李小 冬
说一说
(2)数对( 6 ,4 )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 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4
陈光 苏醒 郭小凡 陈陈丽丽江江 陈琼
5
2.上题的教室座位用数对表示,李一军同学在( 2 ,3 ),
(2,5)是( 李军 ),(5,2)是( 陈丽江 )。 想一想,(5,2)与(2,5)表示位置一样吗?
美好交流
3.在我们班的座位表上,小红的位置第7列,第 5行,
用数对表示是( 7, 5 ),你自己的位置在第( )
5 王强
李军
赵东
周小伟
4 李红
王小丽
吴吴燕燕山山
方冬麦
3 黄花美
李李一一军军
赵要坚
梁梁大大成成
王二龙
2
王美丽
1
李数清 周小明
周游 赵燕来
王朝 周亮水
1
2
3
4
(1)李一军同学在第(2 )列第(3 )行,第4列第3行是(
第3列第4行是(
)。
陈光 苏醒 郭小凡 陈丽江 陈琼
5
),
(2)表示物体的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 列 ),横排叫( 行 )。
(√ )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一课时教案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20页,例题1 例题2授课人:蒙爱群五(13)班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高校区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件出事书本例1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2)揭题。
2.探索新知1)通过例1向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列行描述物体位置,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概念奠定基础。
3)课堂互动,进一步巩固运用列行描述物体位置。
4)认识“数对”(通过练习理解在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时应该注意列在前行在后等事项)。
5)对比学习,透过例题1教室具体情境图以及例题2动物园示意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把例题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便是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题2中。
6)逐步抽象,透过例题2 ,深化学习并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巩固应用1)完成书本20页做一做第一题。
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A(5,8)B(,)C(,)D(,)2)完成书本做一做第二题。
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B(2,1)C (9,6)D(1,6)E(8,1)3)订正答案,评讲练习。
4.课堂小结1)竖排叫“列”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
3)数对的表示(列,行)。
5.布置作业1)练习册14页第3题第4题。
6.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生活中,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50-51页信息窗1 红点1及52页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意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想不想到军营去看一看?(课件出示队列训练图。
)。
学生观看课件,感受军营的氛围和整齐的队列。
师:看,这是小强那个方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说出小强在队列中的位置吗?(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队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看图、说位置。
预设学生回答: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前面数第2排从左边数第3个;从前面数第2排从右边数第4排……2.教师引导,界定“列”和“行”。
师:同学们,这些方法虽然都能描述小强的位置,但不够简便,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把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小强在哪一列?(第3列),小强在哪一行?(第2行),在确定一个位置时,要先确定列,再确定行。
你能用列和行完整地描述出小强的位置吗?生:第3列第2行(师板书:第3列第2行)3.模拟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以教室作为军事基地,进行一次模拟队列演练,找找每个同学的位置,哪是列?哪是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预设:生1:(边做手势边说)竖着为一列,横着为一行。
生2:最左边这一列是第一列,最前面这一行是第一行。
师说一个示范:请第5列、第3行的同学起立(学生按老师的口令起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第1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第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推算出物体的大致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如何根据数对推算出物体的大致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根据数对推算出物体的大致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激发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 探索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1)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图中标有一个物体。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3)师生共同总结: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即(列,行)。
列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行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3. 推算物体的大致位置(1)教师出示另一张平面图,图中标有多个物体。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根据数对推算出物体的大致位置?(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根据数对推算出物体的大致位置。
(3)师生共同总结:根据数对推算物体的大致位置时,首先要确定数对中的列和行分别代表平面图上的哪两个方向,然后根据数对中的数值,在相应的方向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图中标有多个物体。
要求学生根据数对推算出每个物体的大致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练习结果,总结规律。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推算物体大致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同步备课】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1及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1)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1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学生各抒己见,如张亮在第2组第3排的位置;张亮在教室的第2列第3个的位置;张亮在第3排从左数第2个的位置……(2)都是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表示方法?有的同学是先看组再看排;有的同学是先看列再看排;有的同学是先看排再看列……2.引入新课: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由于观察方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没有统一标准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简单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认识行、列,确定规则。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组、排、列、行等词都是指明看的方式,竖着来看或横着来看。
为了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1)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找一找,什么是列?什么是行?①屏幕上的座位哪里是第1列?张亮的位置是在从哪边往哪边数的第几列?学生会说最左边的一列座位是第1列,张亮的位置是在从左往右数的第2列。
课件从左往右一列一列地出示座位图,并依次标出座位图的列数。
②这幅图上第1行在哪里?第4行呢?一共有几行?学生知道了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能较为容易地指出第1行和第4行的位置,并数出全部的行数。
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准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四年级某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同学的座位),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排、从后面数第3排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怎么来表示张亮的准确位置呢?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互动新授1. 明确行、列的意义(1)师引导:用文字表示张亮的位置有点麻烦,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教师下讲台查看正误。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绘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准确的方法描绘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绘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的位置等)找几名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中其他几位同学的位置。
(学生练习)(3)理解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除了用文字表示我们还能够用“数对”来表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能够用数对(2,3)表示。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1—52页,信息窗1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红点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等活动,经历由具体到抽象思维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研究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
教具学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看,同学们英姿飒爽,多威武、多整齐!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提炼:小强在什么位置?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应该怎样描述小强的位置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友情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小强的位置。
2.你有几种表述小强位置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表示简便一些?3.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统一的方法来确定小强的位置呢?4.横着数,小强站在第几行第几个?竖着数,小强站在第几排第几个?横着数与竖着数表述的说法有什么区别?5.如果用一种简单的、统一的方法来确定小强的位置,你能用两个数字表示小强的位置呢?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哪一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小强的位置?1.明确行、列的意义。
(学生自由汇报小强的位置,不论学生从哪往哪数,只要学生表示出小强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对学生生成的有价值的信息抓住追问。
)横着数,小强在第2排(行)第3个,竖着数,小强在第3排第2个。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课件
四 培优训练
1.填空题。
(1)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 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 (列),再表示第几(行)。
2.大象用数对(2,3)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 他几只动物的位置吗?
猴子(1,2)
4
狐狸(3,1)
3
梅花鹿(4,4) 2
袋鼠(5,2)
1
大象(6,3)
12 3 45 6
五 课堂小结
1.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ɑ, b)中,ɑ表示列,b表示行, 先列后行,顺序不可错乱,中间用逗号 分隔开。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天每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第5行
第4行确定处于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 第数3,行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
第2行 第1行
是第2列、第3 行的同学。
张亮同学,你 有什么问题?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用数对(2, 3)表示。
第5行第4行第3行源自(2, 3)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2, 3)
2表示张亮在第2列; 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3表示张亮在第3行。
知识小结: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 确定的位置,这两个数就是数对。
第三列,第四行 第四列,第三行
(1)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4),赵雪同学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4)。3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案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行、列以及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定,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交流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具体情境和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还记得开学第二周的家长会吗?张亮同学所在的班级要求家长到校对号入座,瞧!(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告诉爸爸妈妈你所在的位置?生1:我会告诉妈妈我在……生2:我会告诉妈妈我在……师:很好,那么谁能帮张亮同学描述一下他的位置呢?生:……师:是的,由于同学们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描述同一个位置会有不同的说法,这样多不同的说法听起来感觉真乱。
那么怎样才能既简洁又准确地确定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列和行。
2.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3.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独立学习例1,并完成例题的问题(1)和(2)。
4.全班展示(1)王艳(3,4) 赵雪(4,3)(2)王乐同学坐在第6列第4行。
5.数对怎么读?怎么写?写时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字写前面,表示行的数字写后面,加上括号。
6.(0,0)、(1,1)是不是数对,各表示什么?三、课堂练习1.游戏:(1)根据“数对”猜朋友。
(2)根据朋友的位置写“数对”。
2.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第1,3,5题。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练习五第2,4题。
六、教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课件(共18张PPT)
第2单元 位置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认识列和 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 物体的位置。
2.在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3.让每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 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 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导入新知
张亮
合作探究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 可以用数对(2,3)表示。
(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4 ), 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 ,3 )。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 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应用知识
举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 位置的方法。 Nhomakorabea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再见
3.在同一平面中,A点( 3 ,5 )和B点( 4 ,5 ), ( B )点在( A )点的右面。 4.在同一平面中,A点( 4 ,2)和B点( 4 ,4 ), ( B )点在( A)点的前面。
归纳新知
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列数 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 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 后说行,表示情势为(列数,行数)
电影院里确定座位的 位置。
说明是第几排第几 号就能找到座位。
典型例题
1.通常情况下,竖排叫做( 列 ),横排叫做( 行 )。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左)往( 右 )数,确定第几行一 般从( 前 )往( 后 )数。数对的第( 2 )个数字代 表行,第( 1 )个数字代表列。
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课件
确定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数, 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
张亮
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张亮
我的位置是 第2列、第3 行。
可以用第几列和第几行 描述物体的位置。
张亮同学,你 在什么位置?
1.填一填。 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作( 列 ),横排叫作( 行 );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左 )往( 右 )数,确定第几行 一般从( 下 )往( 上 )数。
1.如图所示为学校附近的示意图。
(1)书店的位置是(5,2),可知华华家的位置是 ( 1 ,2 ),天天家的位置是( 6 ,4 ),典典家 的位置是( 3 ,1 )。
(2)数对(3,5)表示的是( 邮局 )的位置,数对(1,4) 表示的是( 电影院 )的位置。
(3)公园的位置是(2,6),请在上图中标出公园的
字是( 啼 )。
辨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列后行。
用数对表示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a,b)左列右行,中间用“,”隔开
作 业 请完成教材 练习五第1、2题。
(3,4)王艳在第几3列列,,第第4几行行。?
张亮
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4 )。
(3,4)
张亮
(4,3)
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 ,3 )。
(3,4)
张亮
(4,3)
王乐
数对(6,3)表示的是王乐的位置, 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吗?
(3,4)
张亮
(4,3)
王艳和赵雪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 位置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件
想一想 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
探究点1 行和列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李瑞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用教师:今天我们将在游戏中进一步学习有关位置的知识。
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坐的端正的同学到讲台上来。
(选择6名学生面向大家站成一排)备注:如果是奇数,可能会出现某位同学在这排最中间的情况。
教师:谁来描述一下某某同学在这排的什么位置?谁有不同的表述方式?预设:1、从左数第三(从右数第四)。
2、在某某同学的左边。
某某同学的右边。
(这样说的话,不认识咱们班的同学是不知道某某同学到底在什么位置的,引导学生用第一种说法表述)教师:刚才我们在描述他们的位置时,都只用了几个数字?预设:一个。
教师:现在请这些同学回到自己的位置,暂时先不要坐。
你还能仅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吗?预设:不能。
教师:那谁来描述一下某某现在的位置?预设:1、他在从左数第几排的第几个。
(从右数的第几排第几个)。
2、他在第几组的第几个教师: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吗?教师:无论我们怎么表述,都用了几个数字?预设:两个。
(板书:两个数)教师:为什么现在我们用两个数才能表述清楚呢?预设:刚才仅有一排同学,而现在有很多排。
(不止一排)二、结合实际探索新知教师:(指着板书)想一想,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预设:一个数代表第几组(竖排),另一个数代表的是这一组的第几个。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1列
小平 第2列
小芳
小芸 第3列
小月 小宇
小军 小林
第4列 第5列
小玉 第6列
小豆
小亮 第7列 第8列
(1)(3,2)表示的位置是第( 3 )列,第( 2 )排。
(2)小波的位置是第( 1 , 4 );小宇的位 置是( 4 , 2 )。
(3)( 小 芸 )的位置是(3,2),( 小 明 )的位置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98页例1)
小军坐
小军
在哪里?
竖着看
共6组
小军
小军坐在第 4 组第 3 个。
第 4组中从小前军往在后第数,4组小军是第3个。
横着看
共5排
小军
小军坐在第 3 排 第 4 个。
第 3排中从小左军往在右第数,3排小军是第4个。
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 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是(1,1) 。 (4)小玉的位置是(6,5),请在座位表上写上小
玉的名字。
五 课堂小结
数对能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1)“列”和“行”的意义:通常把竖排 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 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 行要从前向后数。
(2)数对的意义: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 数对能够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通常 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 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98页练一练) 1. 在上图中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
对表示是( 2 , 4 ) 2. (6,5)表示图中第 6 列第 5 行的位置。
提示:要注意两个数字的顺序。
2022年小学数学精品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1 用数对确定位置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50-51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提示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 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的“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本节课主要对这种经验进行提升, 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 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 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那么;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形结合, 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过程, 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体验数形结合、符号化思想, 感悟数学简洁、高效、准确之美.⏹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学生能够理解行与列以及数对的含义.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设境置疑, 产生需要1.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 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 快乐吗?〔播放课件:走进军营, 出示情境图〕看, 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 这一位是班长小强.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问题:小强在什么位置?〔指名学生答复〕3.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 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4.结合学生答复情况进行小结:刚刚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 有的横着看, 有的竖着数, 有的……由于看法和角度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数学是交流的工具啊!标准不一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不方便, 你想不想探讨一些简单又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军营队列训练的现实情境, 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 然后通过交流, 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的位置的需要.〔二〕互相合作、探究新知:1.认识行与列师:刚刚大家用不同的方法都准确的表示出小强的位置, 不过有的同学先从左向右数, 再从前向后数;而有的同学是从右向左数, 再从前往后数;最后的同学先从左到右数, 再从后往前数. 这么多的方法, 听了什么感受?生:确定位置的方法很多.生:方法很乱.……师: 正因为如此, 所以在数学上有统一的规定.师:〔课件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 通常叫做“列〞, 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 叫做“行〞, 通常从前往后数, 第1行、第2行…….师: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小强的位置吗?〔课件演示〕小亮和小明的位置怎么说?想好了, 说给同位听.指名同学说小亮和小明的位置, 教师板书设计意图:由生活中常用的“横排〞“竖排〞转换为数学上常用的“列〞和“行〞, 是本节课完成的第一次数学化. 对于这样的“原生概念〞, 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竖排为“列〞, 横排为“行〞, 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那么, 有利于实现课堂的高效.2.尝试交流, 认识数对师:看来呀, 统一约定是一个不错的法宝, 这下有了统一表示方法了, 这么长一串, 太麻烦了! 能创造一种更简洁又准确的表示方法吗?生思考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咱们四人合作小组研究一下, 请组长组织, 并请同学记录在合作学习记录纸上, 最后把你们认为最简洁的表示方法写在小组结论位置处.生合作讨论, 先每个孩子都表自己的想法, 然后大家讨论比拟, 形成小组一致认可的表示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师:有结论的小组派同学把它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预设3-2 3、2 3列2行 3.2 2.3 ……师:孩子们比一比, 更简洁了吗?生:更简洁了.师:真不错! 可是,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表示方法吗, 会引起误会吗.生:见过, 3-2会想成3减2等于1.生:见过, 在语文书里, 3、2报得是两个数, 比方:3、2、1.生:是一个小数.生:可是3列2行并不特别简洁.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 数学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和你们一样,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孩子们比拟比拟, 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生:都有3和2.师:看来, 还得写上2, 32这样可以了吗?生:那就是32了.师:对, 看来我们还得思考用一个什么符号把3和2隔开.生思考.师:猜猜数学家用的是什么符号.生:逗号.师:我不得不兴奋的告诉大家, 数学家们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是逗号, 大家应试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刚刚那位同学.师:孩子们真了不起, 数学家也像你们一样, 经过反复的争论, 最后用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并且, 为了不引起人们的误会, 用一个括号把他们括起来表示为一个整体, 并且约定, 列数写在前面, 行数写在后面〔板书:先列后行〕. 还取了一个名字:数对. 〔板书:数对〕设计意图: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转换为用“数对〞表示学生位置, 是本节课要完成的第二次“数学化〞. 让学生独立尝试简化表示位置的方法, 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更充分地体验“数对〞的简洁性, 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智慧.3.抽象点子图, 加深对数对含义的认识.师:用数对表示位置很简单, 看这个队列图, 我们也能把它变得很简单. 现在我们把每个人的位置看作一个点, 整个队列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图. 〔课件出示点子图〕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师: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让学生指〕小亮的位置呢?看一看其他战士的位置, 你会用数对来表示吗?〔指名学生答复〕师:小强所在的第3列, 每个战士的位置你都能用数对来表示吗?指名学生答复, 课件出示数对.观察这一组数对, 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位置在同一列, 数对前面的数相同. 〕现在横着看, 要表示小亮所在的第3行的每个位置, 该用到哪些数对?〔指1名学生答复, 课件出示相应数对. 〕观察这一组数对, 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出:位置在同一行, 数对后面的数相同. 〕设计意图:把具体的“队列图〞抽象成“点子图〞是本节课要实现的第三次数学化, 也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 让学生初步知道“一个位置、一个点、一个数对〞三者对应, 是本节课数学思维的一次升华.〔三〕在生活中确定位置:1.师:刚刚大家一起参观了军营, 学会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吧! 在教室里我们仍然按照习惯的方法从老师的左边开始数, 第1列……依次往右数, 然后从前往后依次数第1行, 第2行……看一看, 数一数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 〔指生答复〕用数对把自己的位置写下来〔同位互查〕请同学们, 把你写的数对和你前后左右的比拟一下, 你发现了什么?2.游戏〔1〕猜猜他是谁?老师说数对, 请同学判断是谁的位置〔2〕数对接龙老师出示数对, 然后请坐在这个位置的同学起立.①依次出示:〔5, 1〕〔5, 2〕, 〔5, 3〕〔5, 4〕〔5, 5〕〔5, 6〕.生依次站起来师:孩子们观察, 你有什么发现?生:他们都是第5列的.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从站的位置可以看出来.生:这些数对前面一个数都是5, 列数都是5.②课件出示:〔, 2〕师:为什么站了这么多?补充板书:〔4, 2〕. 现在呢?老师请坐在〔4, 〕的同学起立. 〔第4列的同学全起立. 〕问: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起立了?小结强调:要确定一个位置, 数对中的两个数一个都不能少.设计意图:以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 让学生比拟数对的异同, 教室里的位置和点子图中的位置稍有不同, 所以教学中先进行了指导. 然后通过描述自己的位置、猜一猜、数对接龙游戏等活动, 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稳固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四〕达标反应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9, 7〕表示〔〕列〔〕行.2. 小明在教室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2〕, 他坐在第〔〕列第〔〕行.3.小芳和小敏一起看话剧, 在话剧院里她们的位置分别是〔4,7〕和〔3,7〕, 她们在同一〔〕上.4.数对〔〕和数对〔3,7〕是在同一〔〕上.答案:1. 第9 第7 2. 3 2 3. 行 4. 列〔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2.简单介绍数学家笛卡尔和有关数对知识的应用.3.谈话:不仅高科技领域要用到数对, 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数对, 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数对的知识, 把你的收获写到数学日记里.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笛卡尔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知识,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六〕布置作业1.竖排叫作〔〕, 横排叫作〔〕,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观察者的角度, 第几列从〔〕往〔〕数, 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2.五〔四〕班的张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 用数对表示为〔, 〕.3.小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5〕, 她坐在第〔〕列第〔〕行.4.数对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 后表示〔〕.5.用数对表示位置时〔3, 7〕表示〔〕.6.判断〔1〕数对〔6, x〕表示的位置都在第6行.〔〕〔2〕数对〔6, 9〕和〔9, 6〕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7.观察以下图, 写出各个字母的数对.a ( , )b ( , )c ( , )d ( , )e ( , )f ( , )g( , ) h( , ) i ( , )答案:1. 列行左右前后 2. 5 3 3. 3 5 4.列行第3列第7行6.〔1〕×〔2〕×7. a ( 2 , 4 ) b ( 1, 2 ) c ( 3, 1) d ( 6,3 ) e ( 5, 4)f ( 4, 5) g( 3, 3) h( 5, 1) i (8, 2)⏹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列左→右从观察者的角度看横排→行前→后小强第3列第2行〔3, 2 〕⏹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一、激趣引入师:比一比, 咱们班是男生棒还是女生更棒, 先看看谁的声音最响亮. 请男女同学分别读出前后两个词语. 出示多媒体课件事倍功半抛砖引玉重义轻利鹤立鸡群,事半功倍抛玉引砖重利轻义鸡立鹤群;师:男生女生精神都很足, 声音响亮打下平手, 那就看看谁的观察思考的能力更强. 读了词语后, 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生:词语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师:由此看来, 位置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响亮的读出词语, 提振孩子们学习的精气神. 同时以词语中字的位置的变化来渗透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既实现学科的融合, 又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更能体会生活中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为下一个教学活动准备了一个很好的情感根底和知识引入.〔二〕探究新知:1.用各自的方法确定位置.师:让一名同学来把我手中的这面小红旗放到刚刚读得最认真的同学的课桌上. 之后提出问题:请全班同学在你们作业纸上用你喜欢的方式准确的写出这面小红旗在教室的位置.教师巡视, 然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汇报.学生汇报预设生1:第3组第2个.生2:第5组第2个.生3:第3组第2排.生4:第3列第5个.……师:都对, 方法真多, 有的从左往右, 有的从右往左, 有的从前往后, 有的从后往前, 不过, 数学语言也是我们交流的工具! 如果你用你的写法, 他用他的写法, 交流起来就不统一了, 怎么办?生思考.生:共同约定达成共识.设计意图:教师的提问直奔主题:“看看小红旗在教室里的位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红旗的位置描述出来?〞将学生直接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 防止学生兜圈子, 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 并且强调由学生自己写出来. 这样就能防止受其他同学的干扰, 能够激活每个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实际体验.教学资源1.小明的位置在教室里是第3行, 第4列, 用数对表示是〔, 〕, 坐在他后面的同学用数对表示是〔, 〕, 坐在他前面的同学用数对表示是〔, 〕, 他的同桌用数对表示是〔, 〕.2.王明在教室的位置用〔3, 7〕表示, 他前面第二个同学应该用〔, 〕来表示.答案:1.〔4,3〕〔4, 4〕〔4,2〕〔3,3〕2.〔3,5〕资料链接数对的由来数对是笛卡儿创造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他也像我们一样, 想用一个好方法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 但是笛卡儿无论怎么尝试, 都无法用一个数来确定点的位置! 一次偶然的时机, 蜘蛛给了他启示. 他生病了, 躺在床上, 看到墙角有蜘蛛在织网, 蜘蛛网上有很多的交点, 这些点是横着和竖着的蜘蛛丝相交而成的. “有了〞他忍不住叫了起来, “用两个数不就可以将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了嘛! ! ! 〞于是, 经过思考, 笛卡儿最终创造了数对!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 笛卡儿还吧蜘蛛网化简成网格, 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平面坐标系了.4 近似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 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提示让学生深刻体会近似数的含义, 一个数与精确数相近, 有时不需要精确数, 用近似数更方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让学生在积累感性材料的根底上,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师: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万块石块砌成, 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占地约52900平方米. 太平洋里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深度约为11030米;太平洋总面积约为178680000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洋.通过了解世界之最知识大家知道了这些信息.〔1〕请学生说说对地球上世界之最知识的了解.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 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新知.〔2〕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大家搜集的关于世界之最的信息.多媒体继续出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生们边观察, 边交流数据信息.〔1〕提取数据信息“约230万块〞“约52900平方米〞“约为11030米〞“178680000平方千米〞.〔2〕根据数据信息, 提出自己的问题.〔3〕提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点?明确:学生能够通过看课本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似数的知识.板书:近似数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世界地理知识入手, 引导学生能经历体验和思考, 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 挖掘知识背后的联系和内涵, 效果更好.谈话导入师:我们班有56名同学, 有30名女生, 26名男生. 同学们, 你们说老师说的这些数字准确吗?老师这儿还有一组数据, 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信息窗4〕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师:读了这些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在比照中发现数据的特点, 抓住数据特点进行有效学习.自主学习的导入: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观察信息窗4, 你都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你想提什么样的问题?哪个同学愿意起来交流?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二〕探究新知:1. 认识近似数师: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 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师: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学生举例子师:同学们了解了近似数的意义, 那11030精确到万位是多少?178680000精确到亿位是多少?你能试着做做吗?师: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其他同学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见解.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汇报:求近似数的正确表达方法要用“≈〞号如:11030≈10000=1万178680000≈200000000=2亿你能说说理由吗?因为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 通过判断精确位数上的数大于5还是小于5来决定用四舍还是用5入法.师:你能把34108和95820精确到万位吗?能说出你的想法吗?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能把3456789精确到十万位吗?师总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叫做“四舍五入〞法.师:同学们知道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呢?〔三〕稳固新知: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四〕达标反应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1)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 一共花去了408358元.(2)我省今年共植树10500042棵.(3)某钢铁厂今年共炼钢400902吨.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5□499≈5万 8□300≈9万7□35≈7000 6□4≈7004.□里最大能填几?6□625≈6万 3□256≈4万5.1亿张纸有多厚?〔1〕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厘米, 也就是〔〕米.〔2〕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1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10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978 16968954301999999991206359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10万9690万20000万121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1亿2亿--------(1)41万〔2〕1050万〔3〕40万3.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1〕4, 3, 2, 1, 0 〔2〕5, 6, 7, 8, 9 〔3〕0, 1, 2, 3, 4 〔4〕5, 6, 7, 8, 94. □里最大能填几?〔1〕4 〔2〕95.1亿张纸有多厚?〔1〕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0〕厘米, 也就是〔1〕米.〔2〕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米, 1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0〕米, 10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00〕米, 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000〕米.〔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表达了一种“反思〞思想, 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 深化知识, 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 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缺乏之处, 为今后改良学习方法找到依据.(六)布置作业1.填空.6200000=〔〕万 900000000=〔〕万995900≈〔〕万 249999000≈〔〕万34□780≈35万, □里最大可填〔〕, 最小可填〔〕.2.判断.1. 40803069的三个0都在中间, 所以都要读出来. 〔〕2. 100000-1 < 99999+1. ( )3.149900000≈1亿. ( )4. 在数位顺序表中,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5. 最小的九位数与最大的八位数相差1. ( )答案:620、90000、100、25000x√√x√板书设计:近似数近似数——精确数11030≈1万178680000≈2亿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近似数的相关知识相关概念:有效数字:是指从该数字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到该数字末尾的数字个数〔有点绕口〕. 举几个例子:3一共有1个有效数字, 0.0003有一个有效数字, 0.1500有4个有效数字, 1.9*10^3有两个有效数字〔不要被10^3迷惑, 只需要看1.9的有效数字就可以了, 10^n看作是一个单位〕.精确度:即数字末尾数字的单位. 比方说:9800.8精确到十分位〔又叫做小数点后面一位〕, 80万精确到万位. 9*10^5精确到10万位〔总共就9一个数字, 10^n看作是一个单位, 就和多少万是一个概念〕.请判断以下题的对错,并解释.1.近似数25.0的精确度与近似数25一样.2.近似数4千万与近似数4000万的精确度一样.3.近似数660万,它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4.用四舍五入法得近似数6.40和6.4是相等的.5.近似数3.7x10的二次与近似数370的精确度一样.满意答复1、错. 前者精确到十分位〔小数点后面一位〕, 后者精确到个位数.2、错. 4千万精确到千万位, 4000万精确到万位.3、对.4、错. 值虽然相等, 但是取之范围和精确度不同5、错. 3.7x10^2精确到十位,370精确到个位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 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 它有几个有效数字;3.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培养学生把握数学文字语言, 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4.通过近似数的学习, 向学生渗透精确与近似的辩证思想.知识讲解1.一个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 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换句话说这个近似数最末一个数字所处数位就是它的精确度.如:是精确到百分位.2.对于一个写成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 那么看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中所在数位.如:所以精确到百位.3.确定有效数字应注意:〔1〕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起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 到精确到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从左起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左边的零不是有效数字, 而从这个数往右的零不管在中间还是末尾都是有效数字.如:有三个有效数字2, 5, 0.〔2〕以〔科学记数法〕形式写成的数的有效数字与数的有效数字完全相同.如:有2个有效数字:2, 5.4.取近似数, 应看要求精确到的数位的下一位数字, 然后按四舍五入的总原那么取近似值, 而不看其它数位上的数.如:精确到十分位是.5.科学记数法形式写出的数取近似值往往容易出错, 按四舍五入原那么取值后, 舍掉的整数位应补上0, 然后把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典型例题例1 判断以下各数, 哪些是准确数, 哪些是近似数:(1)初一(2)班有43名学生, 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2.5分;(2)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 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3)通过计算, 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是31.4cm;(4)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 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万个;(5)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7.8%.解:(1)43是准确数.因为43是质数, 求平均数时不一定除得尽, 所以82.5一般是近似数;(2)一万二千是近似数;(3)10是准确数, 因为3.14是π的近似值, 所以31.4是近似数;(4)80000万是近似数;(5)1999是准确数, 7.8%是近似数.说明:1.在近似数的计算中, 分清准确数和近似数是很重要的, 它是决定我们用近似计算法那么进行计算, 还是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的依据.2.产生近似数的主要原因:(1)“计算〞产生近似数.如除不尽, 有圆周率π参加计算的结果等等;(2)用测量工具测出的量一般都是近似数, 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3)不容易得到, 或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时, 只能得到近似数, 如人口普查的结果, 就只能是一个近似数;(4)由于不必要知道准确数而产生近似数.例2 以下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8200 (2)0.040 (3)20.05000 (4)4×104分析:对于一个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如果是整数, 如38200, 就精确到个位;如果有一位小数, 就精确到十分位;两位小数, 就精确到百分位;象0.040有三位小数就精确到千分位;象20.05000就精确到十万分位;而4×104=40000, 只有一个有效数字4, 那么精确到万位.有效数字的个数应按照定义计算.解:(1)38200精确到个位, 有五个有效数字3、8、2、0、0.(2)0.040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有两个有效数字4、0.(3)20.05000精确到十万分位(即精确到0.00001), 有七个有效数字2、0、0、5、0、0、0.(4)4×104精确到万位, 有一个有效数字4.说明:(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 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如20.05000的有效数字是2、0、0、5、0、0、0七个.而20.05的有效数字是2、0、0、5四个.因为20.05000精确到0.00001, 而20.05精确到0.01, 精确度不一样, 有效数字也不同, 所以右边的三个0不能随意去掉.(2)对有效数字, 如0.040, 4左边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 4右边的0是有效数字.(3)近似数40000与4×104有区别, 40000表示精确到个位, 有五个有效数字4、0、0、0、0, 而4×104表示精确到万位, 有1个有效数字4.例3 以下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70万(2)9.03万(3)1.8亿(4)6.40×105分析:因为这四个数都是近似数, 所以(1)的有效数字是2个:7、0, 0不是个位, 而是“万〞位;(2)的有效数字是3个:9、0、3, 3不是百分位, 而是“百〞位;(3)的有效数字是2个:1、8, 8不是十分位, 而是“千万〞位;(4)的有效数字是3个:6、4、0, 0不是百分位, 而是“千〞位.解:(1)70万. 精确到万位, 有2个有效数字7、0;(2)9.03万.精确到百位, 有3个有效数字9、0、3;(3)1.8亿.精确到千万位, 有2个有效数字1、8;(4)6.40×105.精确到千位, 有3个有效数字6、4、0.说明:较大的数取近似值时, 常用×万, ×亿等等来表示, 这里的“×〞表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而它精确到的位数不一定是“万〞或“亿〞.对于不熟练的学生, 应当写出原数之后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例如9.03万=90300, 因为“3〞在百位上, 所以9.03万精确到百位.例4 用四舍五入法, 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以下各数取近似值.(1)1.5982(精确到0.01) (2)0.03049(保存两个有效数字)(3)3.3074(精确到个位) (4)81.661(保存三个有效数字)分析:四舍五入是指要精确到的那一位后面紧跟的一位, 如果比5小那么舍, 如果比5大或等于5那么进1, 与再后面各位数字的大小无关.。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课件苏教版
小军坐在第 4组第3个。
小军坐在第 3排第4个。
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
1
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小试牛刀(教材P 98练一练)
(1)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 (2,4)、(4,3)、(4,5)、(6,2)、(6,4)、
(6,6)、(8,3)、(8,5)、(10,4)。
(2)你能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吗? 略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203×23
25×75×4
=(200+3)×23 =25×4×75
=200×23+3×23 =100×75
7. 下面是某校传达室各个班级心想示意图。
(1)说说各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用数对表示各年级(从低到高)二班的位置分别为(2,1)、 (2,2)、(2,3)、(2,4)、(2,5)、(2,6)。
(2)如果学校传达室把寄给王洁的新建放在了( ,4) 的信箱里,王洁是几年级的学生? 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2. 根据下图填空。
(1) 书包在第( 1 )列第( 4 )行,用数对表示是 ( 1 ,4 )。
(2) 练习本在第( 3 )列第( 2 )行,用数对表示 是(3 ,2 )。
(3) 位置在(3,4)的物品是(钢笔)。 (4) 有一个物品的位置在(2,x),它可能是
(文具盒、直尺、玩具飞机、篮球)。 (5) 把位置(4,1)的物品用笔圈出来。
(讲解源于《点拨》)
夯实基础(教材P100练习十五) 1. 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反思 位置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几点遗憾之处,首先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以至于本节课教学过程显得有些仓促,在练习时应找多名同学说,在一名同学没回答对时,找另一名同学纠正,多给同学们留思考空间。
再有是当学生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时,如果先不去统一观察者角度,让学生直接确定在第几列,由于数的方向不同,
一定会出现异议,这时候再向学生强调是站在讲台的位置,让学生明白确定位置要先确定观察者的位置,才便于统一确定位置。
这样可能会使学生解决问题时更主动,掌握知识更扎实,也使教学更加严谨。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放手再大胆些,让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知识。
第1页共1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第一课时文字实录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实录【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师:同学们都不认识我吧,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吧,我出示一个数字,大家告诉我你见到它后第一个感觉觉得它是什么:607[出示第二个数:12.18]师:看到这个图,你想到什么?师:要想学习好,想象力很重要。
【上课】一、教学例1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下我们班同学,数学王子就坐这里,仔细观察,他坐在哪个位置?生1:三行正数第二列生2:三行正数第四列生3:三行二列生4:右数第二列第三行生5:左数第三行第三列生6:后面数第四列师:为何同一个同学位置却有这么多表示方法?生1:师:观察的角度、方向不一样,就得出不一样的位置表示方法。
师:有没有办法一下子知道你说的就是数学王子。
2.认识列、行,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师:刚才有同学用了一个词:列和行,什么叫列和行?生1:一竖叫列,一横排叫行。
师:一般情况下,以观察者为准,从左往右的一竖行叫第一列,从前往后的第一横排叫第一行。
师生:这是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师:数学王子的位置用列和行来表示是什么呢?生1:第四列第三行。
师:先可以表示为第三行第四列。
一般用列行表示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
所以数学王子的位置是第四列第三行。
师:用列行说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生1:第二列第五行生2:第四列第四行生3:第五列第二行生4:第二列第二行师:用列和行很快确定了一个同学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师板书:确定位置)师:现在我们的位置也用列和行来表示,请第一行的同学点点,第三行的同学微笑,第三列的同学掌握鼓励一下。
[学生们犹豫着,师巡视,把话筒递给学生]师:是你吗?[生迟疑]师问第二个学生:第三列是你吗?[生还是犹豫]生:我不知道是从哪一边开始。
师:噢。
原来这样,刚才我们介绍过,列一般是从观察者的左边数起,分别是第一列、第二列……现在老师是观察者的位置,左起第一列便是第二列的同学站起来,第五列的同学挥挥手。
第六列的同学露出六颗牙齿的微笑师生:说行的时候,从观察者的从前往后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体会数对的广泛应用,并能正确使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小军的班级,(适时出示教材第98页例1场景图)你能说一说小军坐在哪儿?
学生小组内交流,预设:小军在第4组(排)第3个;小军在第3排(组)第4个……
质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介绍列与行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结合场景图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向右数(生数共有几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生数共有几行)。
师:现在你能说说小军的位置了吗?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预设: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师:其他同学的位置呢?
同桌一人指一个,相互说一说。
(2)师:如果每人的座位用圆圈表示,你能画出这个班的学生座位平面图吗?你打算怎样画?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学生绘制班级座位平面图并按要求标出列数和行数。
2、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1)谈话:现在你能在绘制的平面图中找到小军的位置吗?请给他的座位图上红色。
师:有没有更简洁明了的方法记下这个位置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想出的方法:3
4;4,3;4列3行,43…… 师:大家创造的方法可真多啊,仔细观察,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每种方法都有4和3。
(2)教师介绍数学家的方法。
[板书:( 4 , 3 )]
请学生说一说这里的4、3分别表示什么。
师:如果只给出第4列或者这列3行,你能确定小军的位置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强调:列数和行数缺一不可。
介绍: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作“数对”。
(同时板书)数对有两个数,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中间用逗号隔开,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
师:刚开始我们用“第4列第3行”来表示小军的位置,你感觉怎么样? 预设:繁琐。
现在用数对(4,3)呢?
预设:简单。
板书:“繁”、“简”。
(3)对比:出示(3,4),并手指着(3,4)和(4,3),这两个数对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平面图上找到(3,4)的位置涂上黑色,验证理由。
(4)小结:数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表示是什么?它们在数对中的顺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应用数对表示人或物体位置时,这一点要特别弄清楚。
三、巩固应用
(一)预习答疑
对课前预习的习题,让学生先在组内相互答疑,对于有难度的汇报到全班,教师有针对性地答疑。
(二)教材习题
笛卡尔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但他头脑一直没有休息,还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呢?突然,他看见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边左右拉丝。
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蜘蛛的每个位置就能用一组数确定下来。
于是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直角坐标系。
他本人也受到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5.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身边的任何一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相对的位置,而这些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你感觉数对对我们的贡献大吗?(太大了)你认为学习数学重要吗?(重要)数学知识既然这么重要,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谈感想)希望同学们能把握勤奋和努力这两条线,确定好自己的人生位置,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栋梁之才。
板书设计: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数对(3,2)位置
特征:
1.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一
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简称:前列后行)。
一
2.数对中的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对
3.两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它们是应
一个整体,表示物体的位置(一个点)。
写出数对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选取建国60周年阅兵方队视频为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课堂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时代气息。
(2)教学环节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了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课堂以小强的位置为例,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的位置,然后界定“列”和“行”,再让学生重新写出小强的位置;根据学生不同形式的作业展,由此作出“列”和“行”的统一规定;当学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出某一位置后,可以让学生逐步简练到只留下数字表示位置,从而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
当学生理解了数对后,仍然利用情境巩固学生对数对的认识。
而在巩固学习数对时,分层次教学:普通数对、两个数字相同的数对、颠倒数字位置的两个数对,逐层
深入,进一步理解数对中各个数字的意义。
每个教学环节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了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内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本节课中,主要渗透的是符号化思想、坐标思想和对应的思想。
在教学中运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位置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学生通过画图确定位置,解释恰当,渗透坐标的思想。
以后学生学习在平面内确定一点的位置,就是先找到这点在横轴上的位置,再在纵轴上找到位置,用数对就能确定它的位置了。
通过这样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做好了有效的铺垫。
例题以情境为主,学习了普通数对,两个数字相同的数对,颠倒数字位置的两个数对,使学生感受到平面内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学生意识到平面内一点(一个位置)只能用一组数对表示,一组数对只确定一个点(一个位置),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4)题目设置多样化。
在巩固应用,拓展提高这一环节,题目涉及到生活中许多情境,题目的设置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取小步伐,螺旋式知识构架,然后延伸到课外,了解著名数学家笛卡尔,知道了数对的产生过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
同时对学生进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学习,成为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思想教育。
2.使用建议。
本节课是概念教学课,可否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师设置自学提纲,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需破解的问题。
(1)从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数对,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是否渗透方格图,方格图学习到什么程度,还需再深入思考。
(2)学生“说数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会说、说的简洁明了才是真的理解了。
相关联接: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第50——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