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程案例第15章祛湿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PPT课件:15-祛湿剂

《方剂学》PPT课件:15-祛湿剂

湿 热
膀胱
小腹急满


湿热内蕴──口燥咽干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药配伍]
滑 石 ---滑利窍道,清热利水通淋 君 木 通 ---清心火,利湿热以通淋
瞿麦 臣 扁 蓄 清热利水通淋
车前子
山栀子 ---清泄三焦湿热,导热下行
佐 大 黄 ---荡涤邪热,使湿热从大便而泄 (清源洁流)
[方药配伍]
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 君:炮附子 暖脾土以温运水湿
茯苓----渗湿健脾,利水气从小便去

白术
健脾燥湿,培土以制水 合附子温阳健脾化湿
生姜-----既助附子温阳祛寒
又助苓术行散水气

利小便以行水气
白芍
柔肝缓急止腹痛 养阴舒筋以解筋惕肉瞤
制附子之燥热伤阴
温阳利水
[临床运用]
本方是温阳利水法的主要代表方,用于阳虚水泛之 证,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脉沉细为 辨。
[方药配伍]
君:泽泻(用量偏重) ──利水渗湿 臣:茯苓、猪苓──助君利水渗湿
白术──健脾以运化水湿 培土以制水

外解太阳之表邪
桂枝 内以温阳化气 助膀胱气化 使气化则水行津布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解表健脾)
服法:药后多饮暖水,以助气化、解表之功。
治水湿内停证:
健脾化气 水湿泛溢肌肤----水肿 利水消肿
阳 虚阴 水水 肿
[治法]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配伍]
附子──温肾阳,助肾以
温肾暖脾

化气行水
扶阳抑阴 温
干姜──温脾阳助脾以运化水湿 以阳化水 阳
健 臣: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去 脾

方剂学之祛湿剂

方剂学之祛湿剂

方剂学之祛湿剂祛湿剂第一节燥湿化浊1、藿香正气散【组成】大腹皮(6g)白芷(6g)紫苏(6g)茯苓(6g)半夏(6g)白术(6g)陈皮(6g)厚朴(6g)苦桔梗(6g)藿香(9g)甘草(6g)【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第二节利水渗湿2、五苓散【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蓄水证。

②水湿内停证。

③痰饮证。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温通助气化, 利便解表烦渴清。

3、防己黄芪汤【组成】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炒白术(9g)【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气虚之风或风湿证。

【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第三节清热祛湿4、茵陈蒿汤【组成】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

第四节温化水湿5、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甘草(6g)【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内停。

【方歌】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悸眩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6、真武汤【组成】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9g)附子(9g)【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阳虚水饮停为患,悸眩瞤惕保安康。

方剂课程案例:祛湿..

方剂课程案例:祛湿..
头痛恶寒
外:湿热 内:湿
湿温
郁遏卫表 困阻脾胃 湿热交蒸
身重疼痛,肢体倦怠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
湿>热

苔白腻
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 君:杏仁:宣肺 白蔻仁 :芳香醒脾(温性) 苡仁:利水渗湿
宣上、畅中、渗下
❖ 臣:滑石、通草、竹叶:利水渗湿热 ❖ 佐:半夏、厚朴:行气化湿
相辅相成 相反相成
完善问诊资料
❖ 口渴,喜欢冷饮或热饮? ❖ 口渴是否治疗?服用什么中成药否?有效否? ❖ 二便?尤其是小便是否通利 ❖ 恶寒或恶热? ❖ 有无膝盖冷?
猪苓汤 Ⅰ类
《伤寒论》
主治:水热互结证
小便不利
外:邪气入里化热 内:水湿
水热互结
(阴亏)
身热,口渴欲饮 心烦 舌红,脉细数
水饮内停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小儿神经性尿频 ❖ 病因不明,可能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以
及焦虑、紧张、惊吓等精神因素致膀胱神经 功能失调有关
❖ 诊断依据: 有尿频、尿急,但无尿痛及排尿困难; 尿常规检查阴性 排除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等
春泽汤治疗小儿尿频的机理分析 ❖ 小儿生理特点: 肾气未充,下焦元阳虚衰,不能蒸腾水液 脾气亏虚,水液失制 肺气虚,肺主治节之力差 ❖ 春泽汤治疗尿频的依据 人参、白术、茯苓补肺气、健脾 桂枝温阳化气 泽泻、猪苓入膀胧,开气化之源。 ❖ 加味: 肾虚:六味地黄丸 脾虚:四君子 肺虚:玉屏风
清热,利湿
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 君:茵陈:先煎
❖ 臣:栀子
利湿与泄热并进
❖ 佐:大黄:化瘀;利胆;泻退热
通利二便,前后分消
辨证要点

方剂学PPT课件 治燥剂 祛湿剂 祛痰剂 消食剂 驱虫剂 涌吐剂

方剂学PPT课件 治燥剂 祛湿剂 祛痰剂 消食剂 驱虫剂 涌吐剂

(二)方 剂
二陈汤 [主治证病机]
上犯于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痰阻气滞──胸膈痞闷
脾失健运 痰浊中阻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湿 痰
聚湿为痰
清阳不升──头眩

上凌于心————心悸
痰湿重着──肢体倦怠
湿痰---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配伍]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呕 臣:橘红──燥湿祛痰,理气和胃止呕
湿 热
膀胱
小腹急满


湿热内蕴──口燥咽干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药配伍]
木通、瞿麦、扁蓄
滑石
车前子
利水通淋 清利湿热
清 热


山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导热下行

大黄──清热降火,泻腑通便以


分消湿热

灯心草──清心利水,导热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淋痛
[主治证病机]
(4)治湿常需调理气机
气主运行布化水液 气滞则水湿内停
调理气机 气行则水行
湿为阴邪,重着粘腻 配理气药 气化则湿化 最易阻滞气机
4、分类: 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湿化
浊、祛风胜湿六类。 5、使用注意事项: 祛湿剂多由芳香苦燥或甘淡渗利之品为主组方,易耗
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 慎用。
(3) 脾虚挟湿者宜慎用。
二、方 剂
杏苏散
[主治证病机] 外感凉燥证
卫表不宣━━恶寒无汗,头微痛,苔白
外感凉燥 肺失宣降 咳嗽痰稀 袭于肺卫 津聚为痰 鼻塞,脉弦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祛湿剂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祛湿剂

【病机】湿邪与瘀热蕴结肝胆(湿、热、瘀)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解】
君: 茵陈蒿18g--清利湿热,利疸退黄
·祛湿剂·
茵臣: 栀子9g--清热利湿,通利三焦,导湿热自小便而出
陈佐:大黄6g--泄热破瘀,使湿热壅遏毒邪从二便而出

三药皆为苦寒,寒能清热,苦能除湿,泻热通腑, 通利二便,使湿热瘀毒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
藿 陈三农治制府王姓,感冒瘴气,寒热,胸膈饱闷, 香 头疼眩晕,恶心,脉数而洪。用藿香正气散加厚朴、 正 槟榔、羌活、防风、苏叶。一剂而寒热退,头不疼。 气 减去羌、苏、防风,加草豆蔻、半夏、枳壳,恶心胀 散 闷发热俱愈。
《续名医类案》卷6
【病例分析】
•李××,女,36岁。
藿•主诉:恶寒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

湿邪下注 常多自利或便溏
在·祛在湿剂· 体天 为为 阴湿 ,, 在在 脏地 为为 脾土 。;
【病机】湿滞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治法】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方解】
·祛湿剂·
平 君: 苍术-- 辛苦温燥,尤善燥湿运脾 苦辛温燥 胃 臣: 厚朴-- 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二药相伍,燥湿以健脾,行气以化湿,湿化气行则
香正•病史:患痛回者散家素后(具有即体胃感用炎恶药,寒不时,详有发)腹热一胀,次,头,纳痛病差,未。周好昨身转天酸,外痛今出,晨应自并酬服见,头胸

腹痞满胀痛,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头痛加剧,

微恶风寒,大便二次,如水样,舌淡,苔白腻,脉
浮弦。
•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处方:
第二节 清热祛湿
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十五章,祛湿剂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十五章,祛湿剂
恶寒发热,吐泻腹痛,舌苔白腻。
3,加减法: 表邪偏重,加——香薷。 气滞脘腹胀痛,加——木香,延胡索。
4,使用注意:服后宜温覆。湿热证忌用。
方名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化湿和中,治湿滞中焦,脘腹胀痛证
异 功效 理气化湿力强 且能解表和中
燥湿运脾力胜 无解表之功
病理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
藿香正气散(1)
[组成] 藿香,紫苏,白芷,半夏曲,厚朴, 陈皮,大腹皮,桔梗,白术,茯苓,生姜, 大枣,炙甘草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及山岚瘴疟。
[方解]
君:藿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浊,辟秽和中
臣: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降逆止呕
[重点,难点] 1,病机:湿困脾胃,中焦气阻,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 础方。
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3,加减法: 属湿热者,加——黄连,黄芩。 属寒湿者,加——草豆蔻,干姜。 湿盛泄泻,加——茯苓,泽泻。 4,使用注意: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用。
湿困脾阳 气机阻滞
主证 寒湿气滞之痛,吐泻 湿浊困脾之脘腹胀痞
方名 同
异 功效 用药 病机 主治
香薷散
藿香正气散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痛吐泻寒热
功偏祛暑解表
功偏健脾燥湿
简单
复杂
内伤湿滞轻
内伤湿滞重
病情简单 病轻偏表 夏季多用
病情复杂 病重偏里 四季均用
第二节,清热祛湿
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 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 泄泻、痿痹等病证。

第十五部分祛湿剂

第十五部分祛湿剂
助蔻仁以畅中和胃
佐滑石、通草、竹叶 ――渗利湿热
三仁汤
配伍特点 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
三仁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 热之证。 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 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三仁汤
加减变化
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加藿香、香薷
寒热往来:加青蒿、草果
三仁汤
温热初起之“三戒”
第十五章
祛湿剂
1、定义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等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一 类方剂,统称祛湿剂。
祛湿剂
2、适应病证
水湿病证。
湿浊所致病证较为复杂,治疗湿病则方 法各异。大抵湿邪在上在外者,可表散微 汗以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以化 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从寒化者,宜温 阳化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体虚湿 盛者,又当祛湿扶正兼顾等。
每服6g,姜枣煎汤送下。
[功 用 ]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湿滞脾胃证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脾失健运-不思饮食,口淡无味 湿气 滞机 脾壅 胃滞
升降失,肢体沉重
病机
苔白腻而厚,脉缓
平胃散


君 苍术(辛苦温燥 ) 燥湿运脾,降浊和胃
第二节 清热祛湿
祛湿剂
湿热证治疗思路
外感湿温
湿重于热
热重于湿 肝胆湿热 宣上
分消湿热
黄疸
畅中
渗下 退黄 和胃+利湿 利水
湿
阴 邪

阳 邪

湿热内蕴
脾胃湿热
膀胱湿热
吐泻
淋证
温 燥 药 以 祛 湿
寒 凉 药 以 清 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伍特点: 宣上、畅中、渗下,祛湿为主。
辨证要点: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 。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甘露消毒丹
湿温时疫 邪在气分 湿热并重
利清 湿热 化解 浊毒
甘露消毒丹 --方义分析
黄滑茵藿菖白木连射贝薄
芩石陈香蒲蔻通翘干母荷




甘露消毒丹
配伍特点: 清上、畅中、渗下,清热为主。



佐 佐、使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医学启源》
当归拈痛汤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治法: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当归拈痛汤
羌茵猪泽黄苦防升葛白苍人当知炙 活陈苓泻芩参风麻根术术参归母甘




使
二妙散
《丹溪心法》
二妙散
主治: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燥湿
第三节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伤寒论》
五苓散
头痛、发热(恶寒),脉浮



烦渴饮水,水入口即吐
阳 经 腑

小便不利
同 病
五苓散
桂枝 泽泻、二苓 白术
温阳化气 利水渗湿 健脾燥湿
五苓散
辨证要点 : 小便不利,苔白、脉浮或缓。 利水消肿的常用方。
加减变化:
猪苓汤
《伤寒论》
五苓散
水热互结 热邪伤阴
利水 清热
茯苓、猪苓、泽泻 滑石
养阴
阿胶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防己黄芪汤
身重、浮肿 小便不利 汗出恶风
脉浮
表虚湿滞 风郁肌腠
舌淡、苔白
防己黄芪汤
黄芪 防已

益气健脾 白术

祛风利水
生姜 大枣

甘草
使
防己黄芪汤
辨证要点 : 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风水、风湿属表虚证的常用方。
第四节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汤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治法: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加减: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平胃散
燥行 湿

湿气
脾 胃
运和
脾胃
苍术 厚朴 陈皮 生姜、大枣 甘草
平胃散
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苔白腻而厚。 湿困脾胃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
第二节 清热祛湿
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三仁汤
治法: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方义分析:
杏白薏滑通竹半厚 蔻苡石草叶夏朴
仁仁仁



三仁汤
沉。 温阳利水之基础方 、常用方。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实脾散
温行 阳气 健木瓜、草果
厚朴、木香、大腹子(槟榔) 佐
生姜 、大枣 甘草
佐、使
第五节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羌活胜湿汤
主治:风湿在表 之痹证。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祛风 胜湿 止痛
羌活胜湿汤
苓桂术甘汤--方义分析
茯桂白炙 苓枝术甘
草 君 臣 佐 佐、使
苓桂术甘汤--应用
辨证要点 : 胸胁支満,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加减: 喘咳痰多,加半夏、陈皮; 心下痞,枳实、生姜。
真武汤
《伤寒论》
真武汤
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



真武汤







附子
茯苓 白术 生姜 白芍
真武汤
辨证要点 : 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
羌活 独活

藁本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甘草
使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汤
痹肝气 证肾血 日两不 久虚足
祛风湿 独活 防风 秦艽 桂心 细辛 止痹痛 川芎
益肝肾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补气血 人参 茯苓 甘草 地黄 当归 芍药
独活寄生汤
辨证要点 :
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 苔白,脉细弱。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第一节 燥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散--方义分析
苏叶
白芷
解表
藿香

半夏

白术

茯苓
除湿(化、燥、渗)
气 散
陈皮 厚朴 大腹皮
行气
桔梗
生姜
大枣
和中
甘草
藿香正气散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
辨证要点: 身热困倦,胸闷,苔黄腻,脉滑数。
甘露消毒丹
与三仁汤的区别
茵陈蒿汤
《伤寒论》
茵陈蒿汤
主治:湿热黄疸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方义分析
茵栀大 陈子黄
君臣佐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八正散
主治:湿热淋证
治法:清热利水通淋
八正散--方义分析
滑木萹瞿车栀大甘 石通蓄麦前子黄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