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片剂的制备过程,通过了解片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提高学生对药物制剂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材料•主要药物原料•辅助药物原料•药品配方•制剂设备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首先,根据药品配方,准备所需的主要药物原料和辅助药物原料。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达到要求,并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称量和筛选。
2. 混合制备将称量好的主要药物和辅助药物原料放入制剂设备中,进行均匀混合。
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混合时间,保证药物原料的充分混合。
3. 加工制备经过混合的药物原料,进一步进行加工制备。
这一步骤包括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干燥等工艺。
制粒过程中需要掌握加液量、湿度和制粒时间的合理控制,保证制粒的质量和大小均匀。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制剂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
4. 造粒和压片经过加工制备的药物原料,进一步进行造粒和压片。
造粒是将制粒好的药物原料进行分级筛选,保证颗粒大小的一致性。
压片是将造粒好的药物原料放入片剂机中,通过压制形成片剂。
这一步骤需要掌握合适的压片力度和速度,保证片剂的质量和形状。
5. 表面处理制备好的片剂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片剂的外观和稳定性。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磨光、薄膜包衣等方法,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
6. 包装和贮存最后,制备好的片剂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保证片剂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贮存条件也需要注意,确保片剂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避免药物的变质和降解。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制备了一批片剂。
经实验测试,片剂的外观良好,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通过对片剂的制备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片剂制备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药物制剂原理和工艺知识,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2.不同药物原料和配方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剂设备和工艺方法,以保证最佳的制剂效果。
3.片剂制备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控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doc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片剂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片剂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它具有剂型稳定、便于携带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片剂的实验,探究片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片剂的制备主要包括混合、压片和包衣三个步骤。
混合是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压片是将混合物填充到模具中,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其成型。
包衣是在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和口感。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药物和辅料:根据处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物和辅料。
药物应粉碎并筛选,辅料应精细研磨。
2. 混合: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可以采用干混法或湿混法。
干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均为干燥粉末的情况,湿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中含有粘合剂或溶解性辅料的情况。
3. 压片:将混合物填充到片剂模具中,通过压片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混合物成型。
压力大小应根据药物和辅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4. 包衣:将压制好的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可以采用涂覆法或浸渍法。
涂覆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液或悬浮液的情况,浸渍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胶的情况。
5. 干燥:将包衣后的片剂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使其干燥。
干燥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6.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定、硬度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制备了一批药物X的片剂。
经过质量控制的检验,片剂外观无明显缺陷,重量符合规定范围,硬度适中,溶出度满足要求。
这说明我们制备的片剂质量良好,符合药物治疗的要求。
在制备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对片剂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一,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以保证药物和辅料的均匀分布。
压片是制备片剂的关键步骤之一。
最新片剂实验报告

最新片剂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新型片剂的制备工艺、物理性质、稳定性以及生物利
用度,以评估其作为潜在药物传递系统的可行性。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选取适当的原料药物、辅料,包括粘合剂、稀释剂、润
滑剂等。
2. 片剂制备: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将原料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加水制粒,干燥后整粒并压片。
3. 物理性质测试:对制备的片剂进行重量差异、硬度、崩解时限、溶
出度等测试。
4. 稳定性研究:将片剂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定期检测其外观、崩解时限、溶出度等指标,评估其稳定性。
5. 生物利用度评估:通过动物实验,比较新型片剂与传统剂型的生物
利用度差异。
实验结果:
1. 片剂制备:成功制备出外观均匀、无裂片的片剂,平均重量为X克,重量差异控制在±X%以内。
2. 物理性质:片剂硬度为X kg,崩解时限符合规定要求,溶出度测试显示X分钟达到X%的溶出率。
3. 稳定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片剂外观无明显变化,崩解时限和溶
出度保持稳定。
4. 生物利用度: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片剂的生物利用度较传统剂
型提高X%。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新型片剂在物理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传递系统。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进行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布洛芬片剂实验报告

1. 熟悉布洛芬片剂的制备工艺。
2. 掌握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布洛芬片剂的物理性质和药效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布洛芬片剂是通过将布洛芬原料与辅料混合、压片、包衣等工艺制备而成。
本实验主要研究布洛芬片剂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药效学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布洛芬原料(纯度≥99%)- 羧甲基淀粉钠(CMC-Na)- 硬脂酸镁- 糖粉- 液体石蜡- 乳糖- 胶囊壳(硬胶囊)2. 实验仪器:- 粉碎机- 搅拌机- 压片机- 药物含量测定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显微镜1. 原料准备:将布洛芬原料过100目筛,备用。
2. 辅料准备:将CMC-Na、硬脂酸镁、糖粉、液体石蜡、乳糖按比例称取,混合均匀。
3. 制备混合物:将布洛芬原料与辅料混合,搅拌均匀。
4. 压片:将混合物放入压片机中,调节压力,压成直径约7mm、厚度约0.5mm的圆形片剂。
5. 包衣:将压好的片剂放入胶囊壳中,备用。
6. 药效学性质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片剂中布洛芬的含量。
- 显微镜观察片剂的微观结构。
- 比较不同批次的布洛芬片剂的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布洛芬片剂的外观:制备的布洛芬片剂呈圆形,色泽均匀,无明显杂质。
2. 布洛芬片剂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片剂中布洛芬含量为99.2%,符合要求。
3. 布洛芬片剂的微观结构: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布洛芬片剂的微观结构较为致密,无明显的孔隙。
4. 不同批次的布洛芬片剂比较:- 外观:不同批次的布洛芬片剂外观一致,无明显差异。
- 含量:不同批次的布洛芬片剂含量均符合要求,无明显差异。
- 溶出度:不同批次的布洛芬片剂溶出度差异不大,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布洛芬片剂,并对其进行了药效学性质分析。
2. 制备的布洛芬片剂外观良好,含量符合要求,微观结构致密。
片剂制备限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编号:2021-0301一、实验目的1. 掌握片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了解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及其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3. 评估片剂制备的限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原料药:维生素C(纯度≥99.5%)- 辅助剂: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 稀释剂:乳糖- 粘合剂:淀粉浆- 包装材料:药用铝塑包装袋2. 实验仪器:- 搅拌机- 压片机- 粉碎机- 精密天平- 粒度分析仪- 烘箱- 真空干燥箱- 药物溶出度仪-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片剂处方:维生素C 100g,淀粉 50g,硬脂酸镁 2g,滑石粉 1g,乳糖 30g,淀粉浆适量。
2. 制备工艺:(1)将维生素C、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乳糖混合均匀,过100目筛。
(2)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适量淀粉浆,搅拌均匀,制成软材。
(3)将软材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软材均匀。
(4)将搅拌好的软材送入压片机,压制出片剂。
(5)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干燥、冷却、分装。
3. 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片剂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异物、无裂缝、无碎片。
(2)粒度检查:片剂粒度应控制在0.5-1.5mm范围内。
(3)溶出度检查:采用药物溶出度仪,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所有片剂均符合外观要求。
2. 粒度检查:所有片剂粒度均控制在0.5-1.5mm范围内。
3. 溶出度检查: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C片剂的溶出度应不低于70%。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片剂的溶出度均符合要求。
4. 含量测定: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C片剂的含量应不低于标示量的90%。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片剂的含量均符合要求。
五、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维生素C片剂,并通过外观、粒度、溶出度和含量等方面的检查,证明片剂制备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全浸膏片剂实验报告

1. 掌握全浸膏片剂的制备工艺。
2. 了解全浸膏片剂的质量控制要点。
3. 通过实验,提高对片剂制备和质量检验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全浸膏片剂是一种以中药浸膏为主要原料,通过制粒、压片等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
其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便于服用和携带,生物利用度高。
本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进行全浸膏片剂的制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 中药浸膏- 稀释剂(如淀粉、乳糖等)- 稳定剂(如硬脂酸镁等)- 润滑剂(如滑石粉等)2. 仪器:- 研钵- 粉碎机- 滚圆机- 干燥箱- 压片机- 天平- 粉筛- 显微镜- 紫外分光光度计1. 浸膏制备:- 将中药原料粉碎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提取。
- 将提取液过滤,得到中药浸膏。
2. 制粒:- 将浸膏与稀释剂、稳定剂、润滑剂等混合均匀。
- 将混合物加入滚圆机,制成球形颗粒。
- 将球形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干燥颗粒。
3. 压片:- 将干燥颗粒过筛,去除不合格颗粒。
- 将过筛后的颗粒加入压片机,进行压片。
4. 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观察片剂表面是否光滑,有无裂片、花斑等现象。
- 粒度检查:测定片剂中颗粒的粒度分布。
- 溶出度检查:测定片剂在特定条件下的溶出速度。
- 稳定性检查:测定片剂在特定条件下的含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制备的片剂表面光滑,无裂片、花斑等现象,符合要求。
2. 粒度检查:片剂中颗粒的粒度分布符合规定范围。
3. 溶出度检查:片剂在特定条件下的溶出速度符合要求。
4. 稳定性检查:片剂在特定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符合规定范围。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全浸膏片剂,并对其进行了质量检验。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全浸膏片剂外观良好,粒度分布均匀,溶出度符合要求,稳定性良好。
本实验为全浸膏片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制备浸膏时,要注意控制煎煮时间和温度,以保证浸膏的质量。
2. 在制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制粒工艺参数,以保证颗粒的均匀性。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片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片剂的性质和质量控制标准。
实验原理:片剂是由活性成分和辅料经过混合、压片、包衣等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
制备片剂的关键是控制原料的比例、颗粒度和压片工艺,以确保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按照配方准备好活性成分和辅料。
2. 混合均匀,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 调节颗粒度,通过颗粒度分析仪对混合物进行颗粒度检测,并进行必要的颗粒度调节。
4. 压片成型,将混合物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成型。
5. 包衣处理,对压制成型的片剂进行包衣处理,以增加片剂的稳定性和口感。
6. 质量检测,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指标的检测。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片剂。
片剂外观呈现圆形,色泽均匀,无明显瑕疵。
含量测定结果符合要求,溶出度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标准要求。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片剂制备过程的掌握,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片剂。
片剂的制备过程中,颗粒度的控制和压片工艺的优化是关键。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对片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药物制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改进: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压片工艺,提高片剂的成型质量;加强对包衣工艺的研究,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和口感;加强对含量测定和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学习,提高对片剂质量的准确评价。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制备片剂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原料的准备和混合,确保活性成分和辅料的比例准确。
2. 在压片成型过程中,要控制好压片机的压力和速度,避免出现片剂断裂或变形。
3. 片剂的包衣处理要均匀、完整,避免出现包衣不均匀或脱落的情况。
4. 对制备好的片剂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片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药物制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优化片剂制备工艺,提高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学制剂片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药学制剂片的制备过程,使学生掌握片剂的基本制备工艺,了解片剂的质量要求,提高学生对药学制剂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药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片剂的制备原理2. 片剂的常用辅料3. 片剂的制备工艺4. 片剂的质量检查5. 片剂的包装与储存五、实训过程1. 片剂的制备原理在实训开始,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了片剂的制备原理,包括片剂的压缩成型原理、粘结原理以及片剂的稳定性等。
2. 片剂的常用辅料了解了片剂的制备原理后,我们学习了片剂的常用辅料,如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并了解了它们在片剂制备中的作用。
3. 片剂的制备工艺接下来,我们进入了片剂的制备工艺实训。
实训步骤如下:(1)称量:准确称取主药和辅料,并按比例混合均匀。
(2)制粒: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湿法制粒,制成一定规格的颗粒。
(3)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进行干燥,防止颗粒结块和变质。
(4)整粒: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整粒,去除细粉和过大颗粒。
(5)压片:将整粒后的颗粒进行压片,制成片剂。
(6)包衣:根据需要,对片剂进行包衣处理。
4. 片剂的质量检查在片剂制备完成后,我们对片剂进行了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崩解度测定、溶出度测定等,确保片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5. 片剂的包装与储存最后,我们学习了片剂的包装与储存方法,以确保片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片剂的基本制备工艺,了解了片剂的质量要求,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几点体会:1. 片剂的制备过程要求严格,每个步骤都需要细心操作,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2. 在制备过程中,要注重辅料的选择和配比,以保证片剂的成型性和稳定性。
3. 片剂的质量检查是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4.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共同完成任务。
片剂实验报告

片剂实验报告片剂实验报告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片剂的制备、性质分析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合理使用片剂提供科学依据。
一、片剂的制备1. 原料选择片剂的原料选择至关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常用的药物成分A、B和C 作为示例原料,以便进行后续的制备和研究。
2. 制备工艺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和药效要求,我们采用了湿法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药物成分A、B和C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辅料D。
(2) 在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E,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
(3) 将溶液搅拌均匀,并逐渐加入粘合剂F,形成粘稠的混合物。
(4) 将混合物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并进行干燥处理。
(5) 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形成片剂。
二、片剂的性质分析1. 外观检查制备完成的片剂应具有一定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光泽等。
我们对制备的片剂进行了外观检查,发现其形状规整,颜色均匀,光泽良好,符合要求。
2. 药物释放性能测试片剂的药物释放性能对其疗效起着重要影响。
我们采用体外释放试验方法,通过模拟人体消化道环境,测定片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结果显示,片剂中的药物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逐渐释放,符合预期效果。
3. 片剂的物理性质测定片剂的物理性质包括重量、硬度、厚度等指标。
我们使用电子天平、硬度计和卡尺等工具对制备的片剂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片剂的重量均匀,硬度适中,厚度符合要求。
三、片剂的质量评价片剂的质量评价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采用了国家药典中规定的质量评价方法,对制备的片剂进行了质量评价。
1. 质量控制点的确定根据国家药典的要求,我们确定了片剂的质量控制点,包括药物含量、溶解度、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2. 质量评价结果经过对片剂样品的检测,我们得出了以下质量评价结果:(1) 药物含量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保证了片剂的疗效。
(2) 片剂的溶解度满足药物的吸收要求,确保了药物在体内的有效释放。
布洛芬片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布洛芬片的制备工艺。
2. 了解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3. 熟悉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片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粉末的制备、压制和干燥等步骤。
本实验采用湿法制粒法制备布洛芬片。
三、实验材料1. 布洛芬原料药2. 淀粉3. 糊精4. 硅藻土5. 碳酸钙6. 液体石蜡7. 聚乙二醇60008. 聚维酮K309. 硬脂酸镁10. 水为溶剂11. 压片机12. 干燥箱13. 天平14. 粉碎机15. 筛分器四、实验步骤1. 药物粉末的制备1.1 称取布洛芬原料药,加入适量的淀粉、糊精、硅藻土、碳酸钙等辅料,进行混合。
1.2 将混合物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直至达到所需的细度。
1.3 将粉碎后的药物粉末过筛,筛除不合格的粉末。
2. 湿法制粒2.1 称取适量的液体石蜡、聚乙二醇6000、聚维酮K30等辅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2 将制备好的药物粉末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2.3 将混合液置于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制粒。
3. 干燥3.1 将制粒后的湿颗粒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2 干燥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药物分解。
4. 压片4.1 将干燥后的颗粒过筛,筛除不合格的颗粒。
4.2 将筛好的颗粒置于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5. 片剂质量检查5.1 检查片剂的外观、色泽、硬度和重量等。
5.2 对片剂进行溶出度、含量、崩解度等指标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的布洛芬片外观呈白色,色泽均匀,硬度适中。
2. 溶出度、含量、崩解度等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
3. 通过实验,掌握了布洛芬片的制备工艺,并了解了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湿法制粒法制备布洛芬片,成功掌握了片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药物粉末的细度应达到要求,以保证片剂的溶出度和含量。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易于储存、携带和服用的特点。
片剂的制备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方设计、制备工艺等多个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一种片剂,探究片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对药物溶解度、稳定性和释放性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药物:选择一种适合片剂制备的药物,如维生素C。
2. 辅料:选择适合片剂制备的辅料,如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3. 设备:天平、搅拌器、压片机等。
实验步骤:1. 药物与辅料的筛选: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辅料,并进行筛选实验,确定最佳的辅料组合比例。
2. 药物与辅料的混合: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搅拌器进行均匀混合。
3. 加入辅料溶剂: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溶剂,如水或乙醇,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4. 干燥: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或溶剂。
5. 制备片剂:将干燥后的混合物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制,制备出片剂。
6. 片剂的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控制,如测定片剂的重量、硬度、厚度等指标。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维生素C片剂。
在药物与辅料的筛选实验中,我们发现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比例为3:1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片剂质量。
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溶剂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片剂的药效。
经过质量控制,我们发现制备好的片剂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便于携带和服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维生素C片剂,并探究了片剂的制备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在片剂的制备中,药物与辅料的选择、配方设计以及制备工艺等因素都会对片剂的质量和药效产生影响。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片剂的制备提供了基础,也为药物剂型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片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2020,25(2):123-135.[2] 王五,赵六. 片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药物分析学杂志,2021,30(5):456-468.。
片剂的生产过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片剂生产过程实训,了解片剂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片剂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药品生产质量意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药厂片剂车间四、实训内容1. 片剂生产原理及流程2. 片剂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 片剂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 片剂质量检测与控制五、实训过程(一)片剂生产原理及流程1. 原料准备:将药物原料进行粉碎、过筛,确保药物粉碎细度达到要求。
2. 制粒:将药物与辅料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黏合剂或润湿剂,制成均匀的软材,然后进行制粒。
3. 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进行干燥,控制颗粒含水量,防止颗粒过干或过湿。
4. 整粒: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整粒,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确保颗粒均匀。
5. 压片:将整粒后的颗粒加入压片机,进行压片,调整压片机的压力和车速,确保片剂硬度、重量均匀。
6. 冷却:将压好的片剂进行冷却,防止片剂粘连。
7. 包衣:根据需要,对片剂进行包衣处理。
8. 质量检测:对片剂进行重量差异、崩解度、溶出度等质量检测,确保片剂质量符合要求。
(二)片剂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粉碎机:用于将药物原料进行粉碎,操作时注意调整粉碎机的转速和筛网孔径。
2. 混合机:用于将药物与辅料混合,操作时注意调整混合时间,确保混合均匀。
3. 制粒机:用于将软材制成颗粒,操作时注意调整制粒机的转速和进料量。
4. 干燥机:用于将湿颗粒进行干燥,操作时注意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5. 压片机:用于将整粒后的颗粒进行压片,操作时注意调整压片机的压力和车速。
6. 包衣机:用于对片剂进行包衣处理,操作时注意调整包衣机的转速和包衣液量。
(三)片剂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松片:原因可能是药物粉碎细度不够、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颗粒含水量过高。
解决方法:提高药物粉碎细度、增加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控制颗粒含水量。
2. 裂片:原因可能是压片压力过大、颗粒含水量过高。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片剂的制备实验,掌握片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技巧,了解片剂的性质和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原理:片剂是一种固体制剂,由药物和辅料经过混合、压片等工艺制成。
制备片剂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药物和辅料,控制好药物含量和粒径分布,以及良好的压片性能。
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药物和辅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并按照一定比例称取。
2. 药物和辅料的粉碎:将药物和辅料分别粉碎至合适的粒径,可以使用颗粒研磨机或者手工研磨法。
3. 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将粉碎好的药物和辅料放入混合器中,使用机械或者手工方法进行充分混合。
4. 混合物的筛分:将混合好的药物辅料进行筛分,筛除粒径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5. 片剂的制备:将筛分好的混合物放入片剂压片机中,按照一定的压片参数进行压片。
6. 片剂的检验:取出制备好的片剂,进行外观检查、质量检测等,包括片剂的硬度、厚度、重量等。
7. 片剂的包装:对合格的片剂进行包装,可以使用药品包装机进行自动包装。
实验注意事项:1. 仔细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配比。
2.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尘。
3. 严格控制药物和辅料的质量和含量,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在压片过程中,掌握好适当的压片参数,避免过度压实或破碎。
5. 在包装过程中,保证片剂的密封性和防潮性,避免影响片剂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制备实验,成功制备了符合要求的片剂,并经过外观和质量检测合格。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片剂的制备实验,我掌握了片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技巧,了解了片剂的性质和质量控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和辅料的选择、混合、筛分、压片和包装等环节的操作要点,才能制备出满足要求的片剂。
同时,片剂的质量检测对于保证片剂的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
片剂的制备 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片剂的制备方法;
2. 学习制备药物中的填充剂;
3. 熟悉片剂的成型工艺。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 片剂的制备方法
片剂的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
干法制备片剂时,药物与填充剂和压碎剂(如淀粉、木质素等)混合均匀后,通过压片机制成片剂。
湿法制备片剂时,药物与溶液(如淀粉糊、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混合后,通过成型工艺制得片剂。
2. 制备药物填充剂
在制备片剂时,药物通常需要添加一些填充剂来提高片剂的稳定性,保持其形状。
填充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需要与药物相适应,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流动性。
如淀粉、木质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三、实验步骤
1. 制备样品:
(1) 将淀粉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入几滴碘液,搅拌均匀。
(2) 取2g维生素C片,压碎并混合均匀,加入淀粉糊中搅拌均匀至成形状,制成一个大的球状。
2. 使用压片机制成片剂
将制成的填充剂与药物均匀混合,放入压片机中,调整压力,制成片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制得的片剂表面光滑,整体硬度适中。
填充剂的质量对于片剂的品质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药物制剂中,填充剂需要选用相应的材料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五、结论
本实验介绍了片剂的制备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填充剂的选择和成型工艺。
制备的片剂表明实验方法可行,成品的品质满足药品制剂的标准要求,同时也表明填充剂的选择和比例的合理性在片剂制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实验七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试验七片剂第一部分片剂制备与部分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阿司匹林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2.了解单冲与11 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片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除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之外, 多数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其制备要点如下:(1)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含量小或含有毒剧药物的片剂, 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2)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 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3)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 糖衣或薄膜衣.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为减少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或为延缓某些药物的作用, 或使某些药物定位释放, 可通过适宜的制剂技术制成控制药物溶出速率的片剂.1.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图7-1 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2.制备要点(1)原料粉碎混合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2)制软材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3)制颗粒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4)烘干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5)整粒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大.(6)颗粒质量检查颗粒质量检查包括颗粒含水量检查与颗粒中主药含量测定两部分.(7)计算片重片重计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a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b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 照此公式计算片重,投料时应计入原料的损耗.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8)压片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表7-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冲膜直径(mg) 湿粒干粒(mm)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3.片剂质量检查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1)外观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2)片重差异片重差异直接影响片剂的剂量准确性.片剂重量差异的限度规定如下:平均重量0.30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7.5%,0.30g或0.30g以上的为±5%.(3)硬度片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免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破碎或被磨损,以保证剂量准确.片剂的硬度与其贮运后外形的完整性有关, 生产厂家一般均将硬度片剂的内控指标之一.另外,一般还同时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4)崩解度片剂服用后,必须破碎成小颗粒,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利于药物的溶出.崩解是溶出的前提条件.(5)溶出度药物从崩解后的颗粒中溶出后才能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的片剂,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因此片剂的溶出度是体外和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指标.三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乳钵( 中号), 烧杯(400mi ) , 普通天平,电子天平,电炉, 搪瓷盘(31 ×41cm), 尼龙筛(80目,14 目与16 目), 烘箱, 单冲压片机, 冲头(12mm 和9mm),水分测定仪,片剂四用仪, 溶出仪等.2.实验试剂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非那西丁, 咖啡因, 淀粉, 滑石粉, 硬脂酸镁,乙醇, 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1.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处方(100 片用量)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7.0g酒石酸0.2g滑石粉q.s淀粉浆(15% ) q.s100片(2)制法:乙酰水杨酸粉碎过筛:乙酰水杨酸适量置研钵中用力研磨成细粉,过80目筛得乙酰水杨酸细粉.15% 淀粉浆的制备:称取酒石酸0.2g 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与15% 淀粉浆混匀.取乙酰水杨酸细粉与3g淀粉混匀, 加适量淀粉浆制成软材, 过16 目筛制粒, 颗粒于40~60 ℃干燥后, 再经14 目筛整粒, 将此颗粒与剩余的4g干淀粉和滑石粉(5%)混匀后压片( 用12mm 孤面冲头) .(3)用途: 解热镇痛药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复方阿司匹林片) 的制备(1)处方每片用量(g) 300 片用量(g )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0.2268 68.04非那西丁( 细粉) 0.1620 48.6咖啡因( 细粉) 0.0350 10.5淀粉0.066 19.8淀粉浆(17% ) 0.088 约26.4滑石粉0.04 12.0(2)制法将非那西丁,咖啡因与7.8g 淀粉混匀, 加淀粉浆制成均匀的软材,通过l4~16 目筛制粒, 湿粒70 ℃干燥, 测定含水量, 干粒过14 自筛整粒.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结晶混合,加剩余的12g 干淀粉和滑石粉后, 充分混匀, 压片( 用12mm 平面冲头) .(3)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等.3.干颗粒含水量测定本实验用红外线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干颗粒含水量.颗粒含水量对片剂成形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通常所含水分应在1-3%.4.压片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调试单冲压片机是实验室常用的小型压片机械, 构造简单, 使用方便, 其安装与调试过程如下:首先装好下冲头, 旋紧下冲固定螺丝.旋动片重调节器, 使下冲在较低的部位.再将模圈装入模板, 旋紧模圈固定螺丝, 然后仔细地将模板固定在机座上( 冲头的周边锋利部位容易因碰撞而损坏, 故在整个装拆过程中都应小心) .调节出片调节器, 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相齐平.再装上冲并旋紧上冲固定螺丝, 转动压力调节器, 使上冲处在压力低的部位, 缓慢地用手摇转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逐渐下降, 观察其是否正好在冲挠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 应上升上冲头(不得将上冲强制地冲入模孔,更不应使上下冲相撞),稍微松动一点模板固定螺丝,移动模板位置直至上冲头恰好阿在模圈模孔的中心位置.旋紧固定螺丝,装好饲料靴和加料斗,加入颗粒.用手旋转轮,如感到不易旋转时,不得用力硬转,应小心倒转少许,然后旋转压力调节器使适当上升减小压力.称其平均片重,调节片重调节器,使压出的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在上述一切操作均较顺利后,开动电机进行试压,检查片重和崩解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片.图7-2小型单冲压片机图7-3 压片机主要组成小型单冲压片机是一种台式电动连续冲压机(无电时也可手摇压片),能将各种颗粒状,晶体状或者流动性好的粉状原料压制成圆片状,圆柱状,球状,凸面,凹面和其他各种几何形状的产品(如方形,三角,椭圆,囊形等),还可压制带有文字,商标,图案的产品,本机只装一付冲模,物料的充填深度,压制厚度均可调节,也即是产品的重量,厚度及硬度均可调节,只要更换不同的模具就可压制不同的产品. 主要技术参数(YP-1.5型):最大压制压力1.5吨,最大压制直径14毫米,最大充填深度12毫米,最大生产能力6000片/小时,电机功率250瓦(1400转/分),220伏(380伏)/50赫兹,外形尺寸580×450×625毫米,重量:70公斤.压片机主要组成如下①加料器——加料斗,饲粉器;②压缩部件——一副上,下冲和模圈;③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片重调节器,推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连在上冲杆上,用以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下降越深,上,下冲间的距离越近,压力越大,反之则小;片重调节器连在下冲杆上,用以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从而调节模孔的容积而控制片重;推片调节器连在下冲,用以调节下冲推片时抬起的高度,使恰与模圈的上缘相平,由饲粉器推开.单冲压片机的压片过程:上冲抬起,饲粉器移动到模孔之上;下冲下降到适宜深度,饲粉器在模上摆动,颗粒填满模孔;饲粉器由模孔上移开,使模孔中的颗粒与模孔的上缘相平;上冲下降并将颗粒压缩成片,此时下冲不移动;上冲抬起,下冲随之抬起到与模孔上缘相平,将药片由模孔中推出;饲粉器再次移到模孔之上,将膜孔中的片剂推开,同时进行第二次饲粉,如此反复近行.压片机有一定转向,不得反向运转,否则将会损坏机件.单冲压片机压制的硬度不高,切忌为提高硬度而盲目增加压力,在过高压力下,压力调节器中心活动螺旋杆很容易弯曲损坏.压片机的保养压片完毕,用毛刷刷去药粉,用废纱头揩拭机件,使压片机干燥清洁,最后加好润滑油.下次使用前仍应用手缓缓转动转轮,仔细观察压片机是否有故障,当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启使用.若需拆卸时,拆下的次序与安装的次序恰好相反.(4)压片圆形片剂直径5-12mm的糖衣片,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普通冲模.圆形片剂直径小于5或大于12mm的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特殊冲模.任意圆形片剂直径的单双面刻文字,图形,商标冲模.非圆形的几何形状片剂冲模(如椭圆形,囊形,菱形,心形,三角形,月牙形,动物形状,水果形状等).图7-4片剂冲模图7-5异形片剂冲模图7-5 各种形状片剂6.片剂质量检查本实验检查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1)重量差异检查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见表7-2)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结果列于表1. 表7-2 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0.30g或0.30g以上±7.5%±5%(2)硬度检查法: 片剂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破碎或磨损,因此片剂硬度是反映片剂生产工艺水平,控制片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反映和测试片剂硬度,对于片剂的生产和科研,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指导意义.硬度检查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智能硬度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结果列于表2.图7-6 YD-20智能硬度仪YD-20智能硬度仪是用于测量片剂硬度的一种药检仪器,测量范围: 硬度10~200N;分辨率0.1N;精度±1.5%;直径2.0~25.0mm;分辨率0.01mm;精度±0.06mm;度量单位: 硬度N; Kgf(Kilopond,1Kgf=9.81N);Sc(Strocobb1Kgf=1.43Sc);测量方式: 手动单片/自动连续(测量片数最大为100片)(3)脆碎度检查法: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列于表3.检查方法及规定如下: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4)崩解时限检查法:应用片剂崩解测定仪进行测定.测定装置崩解仪的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和下端镶有金属筛网的吊篮,并附有的塑料挡板.吊篮内置 6 支玻璃管, 玻璃管长77.5mm, 内径21.5mm, 壁厚2.0mm筛孔内径 2.0mn, 挡板直径为20.7mm, 厚9.5mm, 相对密度 1.18~1.20 . 采用吊篮法,方法如下: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片,开动仪器使吊篮浸入37±1.0℃的水中,按一定的频率(30-32次/min)和幅度(55±2mm)往复运动.从片剂置于玻璃管开始计时,至片剂破碎并全部固体粒子都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Φ2mm)为止,该时间即为该片剂的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一般压制片为15min).结果列于表4.另有规定外, 取药片 6 片, 分置吊篮的 6 支玻璃管中, 启动升降机件, 各片均应l5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成碎粒, 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 应另取 6 片复试, 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一块,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糖衣片,浸膏片或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 按上述方法检查, 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崩解并通过筛网.如有l 片不能全部通过筛网, 应另取 6 片复试, 均应符合规篇二:安乃近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西南大学药学院)安乃近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李昀松樊洁(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目的研究安乃近片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安乃近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片剂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片剂的制备 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片剂的制备是通过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混合,并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得。
本实验旨在探究片剂的制备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片剂质量的评价。
二、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配方比例准备所需材料。
2. 混合:将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 压制成型:将混合物放入片剂机中,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得片剂。
4. 干燥:将制得的片剂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失去水分,提高稳定性。
5. 包装:将干燥后的片剂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质量和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片剂。
经过质量评价,片剂外观整齐,无明显裂纹和破碎,符合片剂的要求。
片剂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厚度、硬度、重量和溶解度等指标。
四、讨论1. 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片剂的制备过程中,药物活性成分的选择、辅料的配比、压制成型的压力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对片剂的质量产生影响。
合理选择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准确控制压制成型的参数,可以提高片剂的质量。
2. 片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性:片剂质量评价是保证片剂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片剂外观、厚度、硬度、重量和溶解度等指标的评价,可以判断片剂的制备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片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3. 片剂的优点和应用:片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具有便携、易服、剂量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片剂可以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便利性。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片剂,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
片剂的制备过程中,药物活性成分的选择、辅料的配比、压制成型的参数等因素对片剂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片剂的质量评价是保证片剂质量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外观、厚度、硬度、重量和溶解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片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具有便携、易服、剂量准确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药物治疗领域。
它具有易于携带、剂型稳定、剂量准确等优点,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实验旨在探究片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片剂的制备方法;2. 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片剂质量的影响;3. 分析片剂的理化性质。
三、实验方法1. 原料准备:按照处方要求,准备所需药物及辅料;2. 材料研磨: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研磨,使粒度均匀;3. 湿法制粒:将研磨后的材料通过加入适量的粘结剂和溶剂进行湿法制粒,形成颗粒状物料;4. 干燥:将湿法制粒后的颗粒物料进行干燥,去除溶剂;5. 筛分:将干燥后的颗粒物料进行筛分,控制颗粒大小范围;6. 包衣:将筛分后的颗粒物料进行包衣处理,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控释性;7. 压片:将包衣后的颗粒物料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8. 包装:将制得的片剂进行包装。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片剂质量:根据实验条件和工艺参数的不同,制备得到的片剂质量也有所差异。
通过称量和计算,可以得到不同批次片剂的平均质量和相对标准偏差,以评估制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片剂外观:片剂外观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片剂的颜色、形状、表面光滑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制剂的制备工艺是否合理。
3. 片剂溶解度:片剂的溶解度是评价其溶解性能的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适当的溶剂,测定片剂在一定时间内的溶解度,可以评估片剂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是否满足治疗要求。
4. 片剂释放度:片剂的释放度是评价其释放性能的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适当的释放介质和释放测试仪器,测定片剂在一定时间内的释放度,可以评估片剂的控释性能是否满足治疗要求。
五、实验结论1. 片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制剂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原料、控制研磨颗粒大小、调整湿法制粒条件、合理包衣等步骤可以提高片剂的质量。
2. 片剂的外观、溶解度和释放度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片剂实验报告

片剂实验报告片剂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探讨片剂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用材料包括药品原料、辅料、溶剂等。
2. 方法:首先,按照处方要求,将药品原料和辅料称量并混合均匀。
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制粒机进行湿法制粒。
制粒完成后,将制粒物干燥,并进行筛分。
最后,将干燥后的颗粒与适量的辅料混合,并压制成片剂。
三、结果与讨论1. 片剂外观:制备的片剂外观整齐,无明显裂纹或破碎现象。
2. 药物释放度:通过体外释放试验,测定片剂中药物的释放度。
结果显示,片剂的药物释放度符合药典标准,达到预期效果。
3. 片剂硬度:通过硬度测试仪测定片剂的硬度。
实验结果表明,片剂的硬度符合药典标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4. 片剂溶解度:通过溶解度试验,测定片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
结果显示,片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差异较小,表明片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5. 片剂稳定性:通过稳定性试验,测定片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结果显示,片剂在常温下保存一定时间后,药物含量变化较小,表明片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片剂制备工艺对片剂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药物特性和制剂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 片剂的外观、药物释放度、硬度、溶解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药典标准,达到预期效果。
3. 片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溶解性能,适用于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研究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对片剂的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片剂的质量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片剂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姜黄素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姜黄素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魏纤张雪(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片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姜黄素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方法以姜黄素为主药,淀粉、糊精作为稀释剂,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姜黄素片剂;然后对所制得的片剂进行外观、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及崩解时限检查。
结果姜黄素片剂的外观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硬度不均一;片重差异检查时1片超出限度要求,脆碎度检查时减少质量为0.7%,6片姜黄素片15min全部崩解。
结论姜黄素片剂的外观及硬度不符合规定,脆碎度、片重差异及崩解时限均符合规定。
制备的姜黄素片质量不符合XX年版《中国药典》。
关键字姜黄素;片剂;湿法制粒压片法;质量检查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可以根据应用的目的和制备方法,改变其大小、形状、片重、硬度、厚度、崩解和溶出的特征及其他特性。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两部分组成。
辅料为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
压片所用的药物一般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出、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但实际上很少有药物能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另行加入辅料或适当处理后使之能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1]。
片剂质量直接影响其药效和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在片剂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分为:外观、硬度与脆碎度,片中差异与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微生物的限度检查等。
本实验通过考察姜黄素片剂的外观性状、硬度与脆碎度、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对制备的姜黄素片剂质量进行评价,进而分析辅料种类及用量对姜黄素片剂质量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马头牌jyt-1架盘药物天平(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lb-812a型六管崩解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cs-2脆碎度测试仪(天津市新天光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ypd-XXc型片剂硬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ja5003a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zp-19旋转式压片机(江苏黎明制药机械有限公司);dhg-9145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姜黄素;玉米淀粉;糊精(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成都市科龙化工制药长ar);滑石粉。
2 方法2.1 姜黄素片剂的制备将羧甲基纤维素钠1.0g溶于适量纯化水中成澄明胶状液。
按表1处方取姜黄素、淀粉、糊精,按等量递加法将淀粉与糊精加入姜黄素中,混匀后转移至乳钵中,加入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软材,用挤压的方法将制得的软材通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
将湿颗粒在纸上铺成薄层,放入烘箱中,55℃下干燥5h。
表1 姜黄素片剂处方组成处方用量姜黄素/g0.1淀粉/g 12.7 糊精/g 4.8 羧甲基淀粉钠/g0.8 羧甲基纤维素钠/g1.0 滑石粉/g0.62.1.2 压片将干颗粒过14目筛整粒,得粒径较均匀颗粒。
按表1处方取羧甲基淀粉钠与干颗粒混匀后再取相应量的滑石粉加入,充分混匀。
用旋转式压片机进行手动压片制得姜黄素片剂。
2.2 姜黄素片剂质量检查 2.2.1 外观性状检查观察姜黄素片剂的片型是否一致,色泽是否均匀,边缘是否整齐,有无松片、裂片现象。
2.2.2 片重差异检查取供试品20 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无标示片重的片剂,与平均片重比较),按表2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表2 片重差异限度标示片重或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g 以下±7.5% 0.3g 及0.3g 以上±5%2.2.3 片剂硬度检查分别取3片姜黄素片侧立于片剂硬度检查仪的固定底板和一个可通过弹簧加压的活动柱头之间进行硬度检查,观察并记录姜黄素片所能承受最大压力。
2.2.4 脆碎度检查使用片剂脆碎度检查仪,检查时,片重为0.65 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约为6.5 g;片重大于0.65 g 者取10片。
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
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质量不得超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本试验一般仅作1次。
如减失质量超过1%,可复检2次,3次的平均减失质量不得超过1%。
并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2.2.5 崩解时限检查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5分钟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3 结果3.1湿颗粒、干颗粒性状观察结果观察湿颗粒、干颗粒的颜色、气味、均匀度及颗粒形状,具体如表3。
表3 湿颗粒性状观察结果颜气均匀度颗粒色味形状湿橙无不均一,圆柱颗红味可见粉末形粒色干橙无不均一,圆柱颗黄味可见粉末形粒色3.2 姜黄素片剂外观性状观察结果所得姜黄素片剂的片型较一致,厚度较均一;片剂色泽不均匀,可观察到明显的橙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而且无光亮感,片剂表面有麻点;部分片刚压制出来时已有裂片现象,表面可观察到缺损,边缘不整齐。
3.3 姜黄素片重差异检查结果取20片姜黄素片,测得其总重为5.86g,则平均片重为0.293g。
将各片与平均片重进行比较求出重量差异,则可得出:有1片超出重量差异限度,0片超出限度1倍,符合规定。
具体见表4。
表4 姜黄素片重差异检查结果编号片重/g 重量差异/% 1 0.308 5.12 2 0.289 -1.36 3 0.289 -1.36 4 0.305 4.10 5 0.287 -2.05 6 0.301 2.73 7 0.281 -4.10 8 0.287 -2.05 9 0.312 6.48 10 0.266 -9.22 11 0.288 -1.71 12 0.309 5.46 13 0.289 -1.36 14 0.284 -3.07 15 0.274 -6.48 16 0.314 7.17 17 0.306 4.44 18 0.298 1.71 19 0.294 0.34 200.279-4.78*姜黄素片1-6来自魏纤和张雪;片7-20来自胡益杰和唐永利,其处方组成为姜黄素0.1g,淀粉15g,糊精8g,蔗糖0.5g,羧甲基纤维素钠0.5g,羧甲基淀粉钠0.3g,滑石粉0.1g。
3.4姜黄素片剂硬度检查结果3片姜黄素片中只有1片在21n力作用下发生裂片,另两片在最大压力为31n和22n时均完整。
3.5姜黄素脆碎度检查结果取6.493g姜黄素片剂,用片剂脆碎度检查仪检查,无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吹去粉末后称重为6.488g,减少质量为0.7%,未超过1%,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