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可爱的大熊猫》教案模板范文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熊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大大的黑眼圈,短短的尾巴。
2. 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竹林中,喜欢吃竹子,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熊猫的外貌特征。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熊猫的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生活的环境。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生活环境:竹林、山地、高原等。
2. 熊猫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生活环境。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熊猫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饮食习惯。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食物:竹子、果实等。
2. 熊猫的饮食习惯:慢慢吃、不停吃。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食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食物。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饮食习惯。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食物的珍惜意识。
第四章:熊猫的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内容:1. 熊猫的成长过程:出生、成长、繁殖等。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成长过程。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成长需求。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第五章:保护熊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熊猫的原因:熊猫是国宝,数量稀少,需要保护。
2. 保护熊猫的措施:建立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等。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通用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三节《国宝熊猫》。
本节课主要详细介绍了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玩具、图片、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来一个熊猫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只可爱的动物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熊猫”。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熊猫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短小的四肢等。
接着,教师详细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竹子、爱睡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熊猫。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然后,教师播放熊猫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熊猫的生存现状,讨论如何保护熊猫。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熊猫的外形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短小的四肢等。
2. 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吃竹子、爱睡觉;减少人类活动对熊猫栖息地的破坏、加强法律法规保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熊猫的画,并写一段关于保护熊猫的文字。
2. 答案示例:画面:一只可爱的熊猫正在吃竹子,周围绿树成荫,生态环境优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引导幼儿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熊猫图片、视频、熊猫玩具等。
2. 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熊猫的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熊猫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观察熊猫图片,让幼儿说出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圆滚滚等。
b) 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如:熊猫喜欢吃竹子、懒洋洋的等。
c)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如:生活在高山森林里、喜欢阴凉的地方等。
d)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熊猫?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3. 巩固环节:通过熊猫玩具、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熊猫的特征。
4. 总结环节:让幼儿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熊猫的资料,增加对熊猫的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熊猫的特点。
2. 运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幼儿观察、思考,自主发现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熊猫。
七、教学步骤:1. 观看熊猫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外形特征。
3. 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性格等。
4.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如:高山森林、阴凉的地方等。
5.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熊猫,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可爱的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可爱的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讨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保护工作。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大熊猫保护的想法和建议。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发言,评估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大熊猫的外貌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大眼睛等。
2.2 教学内容: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估他们对大熊猫外貌特征的理解。
第三章: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吃竹子、懒洋洋的生活方式等。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食物来源、活动时间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理解。
第四章:大熊猫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参与保护工作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讨论保护大熊猫的意义。
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数据,向学生展示大熊猫保护的成果和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保护大熊猫的行动和建议。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活动和学生的发言,评估他们对大熊猫保护的理解和行动建议。
第五章:大熊猫的绘画创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
引导学生进行大熊猫的绘画创作,鼓励他们发挥创意,画出独特的大熊猫形象。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大熊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大熊猫的特征,以及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图片、视频、PPT、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并记录下来。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表,讨论大熊猫的特点,并进行分享。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合作完成一幅关于大熊猫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大可爱的熊猫2. 副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保护意义3. 板书内容:外貌特征: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短腿、胖身材生活习性:吃竹子、爬树、睡觉、玩耍保护意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熊猫2. 答案要求:形象生动,表现出大熊猫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大熊猫保护意识的培养,鼓励他们参与保护行动,如捐款、宣传等。
同时,可延伸至其他珍稀动物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可爱的熊猫是中班科学教案的主题之一,在儿童园的科学课堂上,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了解熊猫这一神奇的动物。
这篇文章将从教案的内容及反思等方面进行展示。
一、教案概述教案的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熊猫这一特殊的动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知识目标:讲解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性,以及其保护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各种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对熊猫产生兴趣和喜爱,培养他们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案内容分析1. 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熊猫的形象特征,如黑白相间的外表、圆圆的脸颊和圆润的身体等。
通过观察熊猫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组织熊猫手影戏:教师示范如何用双手做出熊猫的形象,然后指导孩子们逐步学习,通过手影戏的形式,引导他们观察、模仿和创造。
3. 制作熊猫手工:教师给孩子们准备好黑白纸和工具,指导他们用剪纸的方式制作熊猫的形象。
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加深对熊猫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4. 观察熊猫视频:教师准备一段关于熊猫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并记录他们看到的有趣事物。
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分享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性: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熊猫的生活环境,如喜欢生活在竹子丛中、擅长攀爬和游泳等。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们熊猫的饮食习性,如主要以竹子为食等。
6. 熊猫保护的意义:在介绍熊猫的时候,教师要向孩子们强调熊猫是珍稀濒危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7. 小组合作:组织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熊猫相关的主题进行创作,可以是熊猫的故事、熊猫的歌曲或是熊猫的画作等。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1、课件:幻灯片—熊猫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大熊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的第二章“我国的珍稀动物”,主要内容为详细学习我国国宝——大熊猫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熊猫,了解其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理解,保护意识的形成。
重点:大熊猫的生态特征,观察、表达、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模型、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大熊猫的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大熊猫的形象。
邀请幼儿分享观看视频的感想,引导幼儿关注大熊猫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生态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黑眼圈等)。
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物、生活环境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4. 互动环节(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大熊猫,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生态特征毛色:黑白相间脸型:圆圆的眼圈:黑眼圈食物:竹子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高山森林行为特点:懒洋洋的,善于爬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熊猫,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答案要求:形象生动,能体现出大熊猫的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大熊猫,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和了解。
鼓励幼儿向家长宣传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6. 互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7.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系统8.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启发性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围绕大熊猫展开,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熊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熊猫图片、视频、熊猫玩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接触过熊猫相关的事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熊猫图片,引发他们对熊猫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教师播放熊猫的视频,让幼儿观察熊猫的生活环境、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 教师讲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帮助幼儿加深理解。
c.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熊猫的特点。
d. 教师总结熊猫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到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 拓展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保护熊猫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b. 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保护熊猫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熊猫的特点,传递保护熊猫的意识。
2. 鼓励幼儿收集关于熊猫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熊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保护熊猫意识的培养情况。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熊猫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小熊猫”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熊猫馆,实地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
3. 开展熊猫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及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含反思!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活动准备:大熊猫图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1、请幼儿猜谜语:像熊又像猫,身体胖又圆,身穿黑白衣,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
)2、出示大熊猫图片或播放录像,请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向幼儿提问:你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过?大熊猫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认为大熊猫什么地方最有趣?大熊猫最爱做什么?进行活动时,可鼓励幼儿运用关键词,例如圆圆的、胖胖的、短短的、黑眼圈、尾巴、竹子、竹林等。
4、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同一首音乐,请幼儿挑选适合的节奏与动作来配合扮演大熊猫在竹林里散步、吃竹子和睡觉。
活动评价: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能用适合的音乐节奏与动作来表现熊猫的活动特点。
游戏反思:本次建构游戏活动《可爱的毛毛虫》。
首先我确定了活动的目标:1、会运用插接的方法将雪花片连成一条,成为可爱的毛毛虫。
2、学会轻拿轻放积木,养成良好的建构常规。
其次,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大、小雪花片若干筐;成品“毛毛虫”两个。
通过谈话导入本节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及要求,充分自由发挥想象,搭建出各种形态的毛毛虫。
对于搭建能力低的孩子,我引导他模仿成品“毛毛虫”的造型进行建构,并引导他们从颜色的搭配来构建出各种形态的毛毛虫。
总之,每个孩子搭建的毛毛虫造型都不一样,都别具一格。
活动结束,我又组织孩子们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自由讨论谁搭建的毛毛虫最可爱,表扬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孩子。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可爱的熊猫》。
主要内容为介绍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包括熊猫的食物、繁殖、栖息地、分类等知识点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增强对国宝熊猫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的介绍,以及保护熊猫的意义。
2. 教学重点:熊猫外貌特征、食物来源和繁殖方式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玩具、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熊猫玩具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熊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熊猫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知识点。
(2)讲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关于熊猫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的熊猫形象。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熊猫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基本信息外貌特征: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短尾巴生活习性:杂食性,以竹子为主食,喜独居生长环境:海拔10003000米的山区2. 保护熊猫的意义国宝级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生态系统的平衡调节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熊猫,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熊猫的定义、分类、分布区域、食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认识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熊猫的基本特征、保护意义。
难点:熊猫的分类、生长发育、繁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图片、熊猫科普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熊猫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熊猫的定义、分类、分布区域。
(2)讲解熊猫的食物、生长发育、繁殖过程。
(3)阐述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及保护意义。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包括熊猫),用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动物海报,展示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描述一下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说明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定义、分类、分布区域。
2. 熊猫的食物、生长发育、繁殖过程。
3. 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及保护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国宝熊猫”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描述熊猫的特点、保护意义及自己对熊猫的喜爱。
2. 课后实践:参观动物园,观察熊猫的生活习性,了解熊猫的保护现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活动、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熊猫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爱的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可爱的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知道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理解。
2. 大熊猫保护现状的深入认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动手制作大熊猫相关的手工制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完成相关练习。
Step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Step 4:实践环节动手制作大熊猫相关的手工制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Step 5: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进行反馈。
六、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生态环境。
2. 大熊猫的饮食习惯。
3. 大熊猫的繁殖特点。
七、教学过程:Step 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入新课。
Step 2:课堂讲解讲解大熊猫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
Step 3:案例分析分析大熊猫的饮食习惯,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食物来源。
Step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繁殖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繁殖的意义。
八、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知道大熊猫是我国国宝。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掌握保护大熊猫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大熊猫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纸质大熊猫模型、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3.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大熊猫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呢?2.基本环节(1)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师:大熊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有哪些特征?(2)游戏活动:大熊猫拼图将大熊猫图片剪成若干块,让幼儿合作拼图,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动手操作:制作大熊猫面具让幼儿用颜料、画笔等材料,在纸质大熊猫模型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大熊猫面具。
(4)环保教育师: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引导幼儿讨论保护大熊猫的方法,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等。
(2)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对大熊猫说什么?让幼儿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展示幼儿制作的大熊猫面具,评选最佳创意奖。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激发了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制作大熊猫面具的环节,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
3.环保教育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不足之处:1.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够,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
改进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大熊猫(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大熊猫(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大熊猫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脸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吃不完,怎么办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大熊猫一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大熊猫图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学习领域:形式:集体/小组1. 请幼儿猜:像熊又像猫,身体胖又圆,身穿黑白衣,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
)2. 出示大熊猫图片或播放录像,请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向幼儿提问:.你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过?.大熊猫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认为大熊猫什么地方最有趣?.大熊猫最爱做什么?进行活动时,可鼓励幼儿运用关键词,例如圆圆的、胖胖的、短短的、黑眼圈、尾巴、竹子、竹林等。
4. 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同一首音乐,请幼儿挑选适合的节奏与动作来配合扮演大熊猫在竹林里散步、吃竹子和睡觉。
活动评价.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能用适合的音乐节奏与动作来表现熊猫的活动特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脸二活动准备:1、小圆镜若干2、室内设置4个游戏区:“吹球”、“套圈”、“闻气味”、“听声音”,相应的游戏材料若干。
活动目标:1、进一步识五官,知道五官的正确位置,学会比较自己与同伴脸部的异同。
2、尝试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五官的用途。
3、能迁移已有经验,进行简单的音乐仿编活动,进一步提高探索五官的兴趣。
活动过程1、游戏活动指五官采用教师发指令,幼儿指五官的方式,加强幼儿对五官位置认识,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2、幼儿认识自己脸部的器官,比较自己与同伴的异同。
(1)每人拿小圆镜照自己的脸(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说说脸上有哪些器官。
(2)相互观看对方的脸,找找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逐渐引导幼儿发现细微或内在的不同点(如大眼睛、小眼睛、胖、瘦、眉毛粗细、长头发、短头发等)。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通用7篇)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篇1活动目标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幻灯片—熊猫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篇2活动目标:1、探索球体和椭球体的连接方法,尝试表现熊猫的各种动态。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插一插的方式探索表现熊猫不同动态的部位连接。
3、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感受建构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024年可爱的大熊猫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可爱的大熊猫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中的第三节“可爱的动物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以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生长环境,培养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其明白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长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图片、视频、PPT、观察记录表、画纸、画笔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熊猫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长什么样子?”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
结合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大熊猫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哪些是大熊猫的食物、生活环境等。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为大熊猫设计家园”的活动,让幼儿为大熊猫设计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并分享设计理念。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动物。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滚滚的身材,短小的四肢,圆圆的脸上有两个黑眼圈。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以竹子为主食,喜欢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中生活。
3. 保护大熊猫:不乱丢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公益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大熊猫的画,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幼儿画的大熊猫需符合实际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圆滚滚的身材等。
2024年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第2节,内容主要围绕“可爱的熊猫”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以及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图片、熊猫玩具、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熊猫图片,引导幼儿描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熊猫玩具和图片,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画一幅关于熊猫的画,并剪下来贴在画纸上。
4. 视频观看(5分钟)播放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熊猫。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保护熊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熊猫。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圆的脸,短小的四肢。
2. 熊猫的生活习性:吃竹子,喜欢睡觉,喜欢爬树。
3. 熊猫的生长环境:高山森林,竹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熊猫的画,并写一段关于保护熊猫的话。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表达、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熊猫,让幼儿亲身体验熊猫的可爱,增强保护熊猫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一、教学难点解析:让幼儿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1. 视频观看:选择生动有趣的熊猫生活视频,让幼儿感受到熊猫的可爱,从而激发保护熊猫的意愿。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可爱的大熊猫》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可爱的大熊猫》。
你们知道大熊猫吗?那可是一种非常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长得像一个大大的黑白相间的球,而且它们的动作特别慢,走路的时候就像在摇晃一样。
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玩这个游戏吧!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大熊猫是属于熊科的,但是它们的饮食却和猫科的动物很像,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熊猫”。
你们知道吗?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们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高山竹林里。
它们的身体非常强壮,但是它们的生活却非常懒散,每天除了吃竹子就是睡觉。
所以呢,大熊猫还有一个外号,叫做“竹熊”。
现在我们来玩第一个游戏,叫做“找熊猫”。
我要给你们展示几张大熊猫的照片,然后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最快地找到这些照片里的大熊猫。
我先放一张照片出来,让你们看看。
哇,这张照片里的大熊猫真的好可爱啊!它的耳朵像两个大大的三角形,眼睛周围都是黑色的,就像戴了一副墨镜。
它的鼻子也是黑色的,而且还有两个小小的鼻孔。
它的身体是白色的,上面有很多黑色的斑点。
它的四肢都是黑色的,而且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
我已经放完照片了,你们开始找吧!哎呀,我发现一个小伙伴已经找到了大熊猫的照片,他真是太厉害了!接下来我们再来一张照片吧。
这张照片里的大熊猫正在吃竹子呢!它的眼睛紧紧盯着竹子,好像在说:“我要吃掉你!”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它的手指也伸得很长,好像在抓竹子一样。
它的身体坐在地上,看起来非常懒散。
我也放完照片了,你们继续找吧!哇塞,我们的小伙伴们真的太厉害了!他们都能很快地找到大熊猫的照片。
接下来我们再来一个游戏吧,叫做“模仿熊猫”。
我要请一个小伙伴上台来,然后让他模仿一下大熊猫的动作和声音。
我请上来了!他要开始表演了哦!哇塞,我们的小伙伴真的太棒了!他的模仿动作和声音都和大熊猫一模一样,让我们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来我们的小伙伴真的是个天生的小演员呢!今天的游戏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玩得开心!下次再见啦!。
2024年可爱的熊猫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可爱的熊猫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可爱的动物”,具体内容为“2024年可爱的熊猫”。
详细内容包括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外貌特征、食性以及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培养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
2.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和食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说出熊猫的特点。
2. 讲解熊猫知识(10分钟)(1)播放熊猫视频,让幼儿观察熊猫的生活环境和外貌特征。
(2)教师结合视频,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3)讨论熊猫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保护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熊猫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用画纸、彩笔描绘熊猫。
5. 小组合作(10分钟)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用彩笔、剪刀、胶棒制作熊猫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生活环境2. 熊猫的外貌特征3. 熊猫的食性4. 熊猫的保护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熊猫答案要求:正确描绘熊猫的外貌特征,可适当添加背景。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熊猫的其他知识答案要求:记录查阅到的熊猫相关知识,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熊猫,加深对熊猫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向家长、同学宣传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教学重点: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和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可爱的大熊猫》教案模板范文.docx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大熊猫图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猜谜语:
像熊又像猫,身体胖又圆,身穿黑白衣,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
)
2、出示大熊猫图片或播放录像,请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向幼儿提问:
你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过?
大熊猫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认为大熊猫什么地方最有趣?
大熊猫最爱做什么?
进行活动时,可鼓励幼儿运用关键词,例如圆圆的、胖胖的、短短的、黑眼圈、尾巴、竹子、竹林等。
4、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同一首音乐,请幼儿挑选适合的节奏与动作来配合扮演大熊猫在竹林里散步、吃竹子和睡觉。
活动评价:
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能用适合的音乐节奏与动作来表现熊猫的活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