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是指由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导致的一组运动障碍和副作用,包括锥体束痛、肌强直、震颤、姿势不稳以及不自主运动等。

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限制了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抗精神病药导致的EPS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EPS的主要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药物治疗EPS的研究进展。

抗胆碱药物(Anticholinergic drugs)被广泛用于治疗EPS。

抗胆碱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减轻EPS的症状。

一项系统综述表明,抗胆碱药物对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效果是积极的,可以减少EP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抗胆碱药物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视觉模糊、口干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治疗EPS 时应权衡利弊。

第二种药物治疗EPS的方法是利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EPS的发生。

一项对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方法的系统综述发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治疗EPS的有效性是有一定证据支持的。

这些药物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和呕吐等。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用于预防和治疗EPS。

物理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锻炼和理疗等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一项对物理治疗在治疗EPS的研究发现,物理治疗在减少EPS症状方面是有效的,并且没有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一些研究也探索了其他治疗EPS的新方法。

某些研究表明,使用神经保护剂如舒曲昔布(Selegiline)可以预防和减轻EPS的发生。

一些研究还探索了使用肌肉松弛剂、改善锥体束功能的药物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EPS是目前预防和治疗EPS的主要方法之一。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引言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适。

目前,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研究得到了不断的进展,新的药物治疗方案也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机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影响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进而影响大脑的神经传导,从而引发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震颤、僵直、肌肉痉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和痛苦。

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进行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药物治疗在传统药物治疗中,通常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可以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影响,从而减轻肌肉僵直和震颤等症状;抗组胺药物可以减少组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肌肉痉挛等症状。

传统药物治疗存在疗效不佳、耐受性差等问题,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三、新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新的药物治疗方案也不断涌现。

以下将对一些新的药物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1. 沃布拉克星沃布拉克星是一种新型的脑内多巴胺释放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多巴胺的释放减轻锥体外系反应的症状。

研究表明,沃布拉克星在治疗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耐受性较好。

沃布拉克星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

3. CRTH2拮抗剂最近的研究表明,CRTH2拮抗剂具有一定的抗锥体外系反应作用。

CRTH2是一种与神经递质相关的蛋白质,在多巴胺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CRTH2拮抗剂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通路减轻锥体外系反应的症状。

CRTH2拮抗剂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

结论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适。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经常出现在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等时。

EPS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增加、震颤、僵硬、舞蹈样动作、面部肌肉痉挛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

对EPS的治疗研究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治疗EPS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抗胆碱药物是治疗EPS的首选。

抗胆碱药物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传导,减少肌肉张力和痉挛,从而缓解EPS症状。

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托吡酯、溴戊酮等。

研究表明,抗胆碱药物在治疗EPS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减轻EPS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些研究还发现,抗胆碱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方面,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EPS。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和康复训练。

电刺激疗法主要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调节神经传导功能,改善EPS的症状。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姿势训练、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等,通过促进肌肉的协调运动和力量训练,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EPS症状。

研究发现,物理疗法在治疗EPS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 EPS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其他治疗EPS的方法。

如使用β受体阻断剂、酮咯酸、谷氨酸盐等药物治疗EPS。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代谢和释放,减少EPS的症状。

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在治疗EPS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较多,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EPS,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抗胆碱药物是治疗EPS的首选药物,可以显著缓解EPS的症状。

物理疗法在治疗EPS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他药物治疗EPS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未来的研究还应重点关注药物的剂量和时机,以及不同患者群体的差异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锥体外系反应处理措施

锥体外系反应处理措施

锥体外系反应处理措施介绍锥体外系反应是指由于某些药物或疾病引起的一种不自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的抽动、颤动和不自主的姿势。

这种反应通常与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有关,因此被称为锥体外系反应。

本文将详细探讨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措施。

锥体外系反应的分类锥体外系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扭转痉挛:表现为肌肉的扭动和痉挛,常见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

2. 脉动性肌阵挛:表现为肌肉的快速收缩和放松,通常与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有关。

3. 肌强直性痉挛:表现为肌肉的僵直和痉挛,常见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

4. 意向性震颤:表现为肌肉的颤动,通常在运动时出现,可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锥体外系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措施:扭转痉挛的处理措施1.停止使用引发扭转痉挛的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是常见的引发扭转痉挛的药物,停药后症状通常会减轻或消失。

2.调整药物剂量:如果停药不可行,可以尝试调整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

3.使用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可以减轻扭转痉挛的症状,如苯海索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4.应用肌肉松弛剂:肌肉松弛剂可缓解扭转痉挛,如苯巴比妥和地西泮。

脉动性肌阵挛的处理措施1.调整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调整药物剂量,以减轻脉动性肌阵挛的症状。

2.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如果调整药物剂量无效,可以尝试其他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控制肌肉的脉动性收缩,如物理理疗和康复训练。

肌强直性痉挛的处理措施1.停止使用引发肌强直性痉挛的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是常见的引发肌强直性痉挛的药物,停药后症状通常会减轻或消失。

2.调整药物剂量:如果停药不可行,可以尝试调整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

3.应用肌肉松弛剂:肌肉松弛剂可缓解肌强直性痉挛,如苯巴比妥和地西泮。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控制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如物理理疗和康复训练。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ppt课件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ppt课件
12
.
经典抗精神病药致EPS比较表
吩噻嗪类
不良反应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二甲胺类 哌嗪类 哌啶类
急性运动 异常
静坐不能
﹢﹢ ﹢﹢
﹢﹢﹢ ﹢﹢﹢
﹢﹢ ﹢﹢

﹢﹢﹢

﹢﹢﹢
注:+:轻厦;++:中度;+++:重度
13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一)
氯氮平 给药剂量需个体化,由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用量,且 每日量应采取分次服用的原则,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植物神经 紊乱,几乎不产生 EPS,但也有大剂量服用氯氮平引起EPS的 个案报道,长疗程使用氯氮平的少数患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 碍,但是症状较轻,甚至不为患者察觉。因此,在使用氯氮 平过程中,出现EPS时,也要注意鉴别究竟是氯氮平的不良反 应还是疾病本身的表现。
16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四)
其他 帕潘立酮 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与奥氮平
相当,但是EPS发生率高于后者。 齐拉西酮 需要使用双环哌丙醇(Biperidone)来控制EPS的频
率更高。 喹硫平 EPS发生率较利培酮低。
17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EPS比较见表
不良反应
氯氮平
利培酮
奥氮平
给药初期,常见为肌张力增高、不安和震颤,偶见动眼危象 和急性活动障碍。通常减量或给予抗震颤麻痹药处理,临床 上一般不预防性地并用抗震颤麻痹药。 甲硫达嗪为吩噻嗪类的哌啶衍生物,作用与氯丙嗪相似,其 抗精神病尤其是治疗幻觉妄想方面不如氯丙嗪,但E二)
硫杂蒽类(噻吨类) 包括氯普噻吨、替沃噻吨和氟哌噻吨。其 中,氯普噻吨抗肾上腺素和抗胆碱作用较弱,锥体外系反应 较少,而氟哌噻吨在大剂量使用时,其EPS发生率显著增加, 而疗效并无相应增高,甚至有导致猝死的报道。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林琳;瞿发林;解放军第【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2(15)2【摘要】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use of an tipsychotics. EPS not only affects the efficacy and reduces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but also af fects the condition of the judge,and it is even life-threatening.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antipsychotic-induced EPS and its associated control.%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是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不仅影响疗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而且可以影响病情的判断,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抗精神痛药所致的EPS及其相关防治进行综述.【总页数】3页(P115-117)【作者】林琳;瞿发林;解放军第【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02医院,常州213000;解放军第102医院,常州213000;解放军第102医院,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冉海珍2.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相关因素调查 [J], 谢小兵;谢七零;吴清培3.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护理及分析 [J], 黄碧琴;蔡丽琴;吴秀珍4.乌梅丸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疗效评价 [J], 曾奕彬;刘赟;卢林生5.人细胞色素氧化酶2C19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性[J], 刘曼华;汪卫华;张露元;陈颖;李琰;缪丽;谢骏拯;赵彬;汪广剑;瞿发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一类药物。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导致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EPS),如震颤、僵硬和运动障碍等。

为了减轻或预防这些不良反应,研究人员不断探索药物治疗的新方法。

最常用的治疗EPS的药物是抗胆碱能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传递来减轻EPS症状。

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苯海索和安坦。

苯海索可以发挥抗胆碱作用,减轻震颤和肌肉僵硬等症状。

安坦则可以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传递来减轻运动障碍。

除了抗胆碱药物,一些其他药物也被用于治疗EPS。

贝隆周是一种特定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它在治疗EPS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一些研究还发现,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尼莫地平,也可以减轻EPS症状。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也开始引起关注。

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定受体亲和性。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拉奇丁是一种D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它在减轻EPS症状方面比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一些研究还在探索免疫调节剂在治疗EPS方面的潜力。

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轻EPS症状。

一项研究发现,利用TNF-α抗体,可以显著减轻EPS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胆碱药物和一些其他药物,如贝隆周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如特定受体亲和性和免疫调节剂,也显示出潜力。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药物,它们常常会导致锥体外系反应(EPS),包括早发性不良反应(如帕金森样综合征、急性肌肉强直和痉挛)和晚发性症状(如固定性不良姿势、锥体外系病理性动作和扭转痉挛)。

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治疗依从性的下降。

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的重点。

目前,对于治疗抗精神病药导致的EPS,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治疗策略。

可以采用抗胆碱药物来缓解EPS症状。

抗胆碱药物可以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传递来减轻EPS症状,尤其是早发性症状。

长期使用抗胆碱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认知功能损害和口干症。

可以采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

肌松剂和镇静剂可以缓解 EPS 症状,但其治疗效果有限,并且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减轻 EPS 症状,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其安全性与疗效。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针灸、电生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 EPS 症状,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其长期疗效。

一些研究也发现,改变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方法可以减轻 EPS 症状。

降低药物剂量、改变药物组合和选择更有利的药物代谢途径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降低 EPS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是一个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治疗策略,包括抗胆碱药物和其他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的使用却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包括锥体外系反应。

本文将重点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一、什么是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干扰脑内多巴胺系统引起的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僵直、震颤、肌肉强直或痉挛、口齿不清和运动迟缓等。

二、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病机制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从而减少多巴胺活性。

然而,这种作用也可能干扰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如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系统。

这些药物对这些神经递质系统的干扰最终导致了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类型1. 偏头痛样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2. 环内动力不平衡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和直立性低血压。

3. 锥体外系肌肉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强直、痉挛和肌张力增高等。

4. 运动障碍症状:主要包括帕金森样症状,如运动迟缓、面部僵硬以及手脚震颤等。

四、锥体外系反应的防治措施1. 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是不同的,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使用适当的剂量:剂量过高是引发锥体外系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合理控制剂量可以降低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概率。

3. 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可以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锥体外系反应。

例如,抗胆碱药物可以减少肌肉症状的发生。

4. 注意早期干预:一旦发现锥体外系反应的早期症状,及时停药或减少剂量,有助于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5. 心理支持与康复治疗:锥体外系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五、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合理选择药物、控制剂量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其发生的风险。

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发生锥体外系反应(EPS)应急预案锥体外系反应(EPS)是传统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现或疑为EPS,护理人员应立即向有关医师报告,确诊为EPS,积极对症处理,若无效,可减药,停药、换药等。

同时积极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其信任和配合。

发生猝死、意外伤害按相应预案处理。

医护人员要及时做好各项记录,核对抢救医嘱及药物。

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如有纠纷或投诉倾向,要通知科主任、护士长。

锥体外系反应(EPS)临床表现与治疗:1、帕金森病:临床表现: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最初是运动过缓,写字越来越小。

严重者有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养脸,粗大震颤,流涎,皮脂溢出。

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减量,应用抗胆碱能药2、静坐不能:临床表现: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原地踏步等。

治疗:应用抗胆碱能抗帕金森药、安定、心得安治疗3、急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表现: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自主的奇特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扭曲等等。

治疗:东莨菪碱0.2mg口服,肌肉注射每次0.3mg。

加抗胆碱能药。

4、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特征。

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增加。

最早为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

治疗:ViE400-1200mg,ViB2β-阻滞剂,GAGB能药5、恶性综合征(NMS):临床表现:有严重的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高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出汗、意识障碍。

治疗:停药,支持治疗,DA激动剂(溴隐亭5-30mg/d),肌松药(硝苯呋海因100-400mg/d)发生锥体外系反应(EPS)应急预案流程图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医学PPT课件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医学PPT课件

5
静坐不能
• 临床表现: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不能坐定,来回走动。 重者可出现焦虑,易激惹,与精神症状加重难以区分。 • 发生时间:早于类帕金森氏反应,晚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 治疗:抗胆碱能抗帕金森药如苯海索、安定、普奈洛尔。
6
急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表现: • 咀嚼肌受累--下颌不能闭合 • 面,颈和舌肌受累--口眼歪斜,眼球向上凝视(动眼危 象),斜颈,伸舌卷舌,张口,扮相
19
EPS的防治 (一)
使用EPS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 硫平等的EPS发生率较低,同时,结合其引起高催乳素血 症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而选择最适当的药
锥体外系反应
1
概念
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symptoms,EPS)是抗精神病 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不仅影响疗效,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而且可以影响病情的 判断,甚至危及生命。
2
机制
• 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抗精神病药阻断黑质一纹 状体通路多巴胺D2受体,引起多巴胺系统功能降低和乙 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增强有关。 • 也有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机制或DA/NE功能失衡有 关。通常有类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4种表现形式。
14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二)
• 利培酮 对阳性症状(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猜疑)与 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会退缩、语言贫乏)均有疗效。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EPS、焦虑、失眠、高催乳素血症等。 • 1—3mg为青春期患者最理想剂量。
15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三)
• 奥氮平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也可缓 解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 重增加、嗜睡、口干、便秘、头晕等,也可发生EPS,但 发生率较低。

简述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和处理

简述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和处理

锥体外系反应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经常发生的一种药物副反应,其表现和处理方式如下:
一、表现:
1. 急性肌张力障碍: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扭曲、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2. 静坐不能:表现为无法安静坐或卧位休息,需要不断起来走动,精神兴奋、躁动、有一定的攻击倾向。

3. 类帕金森症: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可能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但主要以肢体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为主,少见肢体震颤。

此外,患者还可能有典型的姿势和步态异常,如躯干前倾和慌张步态等。

4. 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肢体、口舌颊不自主运动,全身躯干不协调等。

二、处理:
1. 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肌注东莨菪碱或盐酸苯海索等抗胆碱能药物。

2. 静坐不能: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地西泮、美托洛尔等。

3. 类帕金森症: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如盐酸苯海索、普鲁本辛等。

4. 对于所有类型的锥体外系反应,如果副反应较重,可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

对于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1。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引言: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但它们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是一种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

这些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治疗的中断。

因此,了解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其防治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机制锥体外系反应主要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系统的不良影响所导致的。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来减少多巴胺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病症状的目的。

然而,这种抑制多巴胺D2受体的作用也会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如乙酰胆碱系统。

多巴胺D2受体的抑制导致了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之间的失衡。

这种失衡反应会导致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等锥体外系反应的症状。

此外,抗精神病药物还可能对其他神经递质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

第二部分:锥体外系反应的防治方法1. 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有所不同。

一些药物可能比其他药物更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应该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降低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

2. 使用辅助药物:针对锥体外系反应,医生可以采用辅助药物的方式来减轻症状。

例如,抗胆碱药物可以减少乙酰胆碱活性,从而缓解部分锥体外系反应的症状。

3.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这可以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改变用药时间和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来控制锥体外系反应。

4.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监测患者治疗进展、评估药物效果和副作用的重要环节。

医生应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或加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5. 心理支持和康复:锥体外系反应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ppt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防治.ppt
锥体外系反应
概念
锥体外系症状 (Extrapyramidalsymptoms , EPS) 是抗精神病 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不仅影响疗效,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而且可以影响病情的 判断,甚至危及生命。
机制

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抗精神病药阻断黑质一 纹状体通路多巴胺 D2 受体,引起多巴胺系统功能降低 和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增强有关。 也有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机制或 DA / NE 功能失衡 有关。通常有类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 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4种表现形式。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中医理论认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从以下 3点 做起:①守法守方,疗程长;②补肝肾药大多滋腻,长 期应用须加陈皮、麦芽、木香等醒脾健胃药;③重视精 神调养,这样更符合生物一心理.社会一环境的新医学 模式的要求。 但是,按照辨证论治的思想,中药处方不能对每个患者 都固定不变,这样就给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 照临床试验增加了难度。
EPS的防治 (三)
注意剂量和疗程

利培酮的随机双盲试验提示,1~3mg/d对青春期患者 较为理想,增大剂量并不增加疗效,反而增加EPS的发 生率。
EPS的防治 (四)
对症治疗

在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出现 EPS 时,除了换用 EPS发生 率低的抗精神病药,还可以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或者普萘 洛尔等对症治疗。苯海索(安坦)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而 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乙酰胆碱作用,抗震颤效果好, 也能改善运动障碍和肌肉强直,对僵直和运动迟缓效果 差,不良反应较阿托品轻。苯扎托品(苄托品)的机理类 似阿托品,还具有抗组胺和局部麻醉作用,可用于治疗 药物引起的类帕金森病症状,外周反应轻。

2021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及预防(全文)

2021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及预防(全文)

2021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及预防(全文)2021年初,日本临床神经精神药理学会(JSCNP)组织相关专家,对文献未能充分回答的有关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反映及指导真实世界临床实践。

2021年8月12日,JSCNP正式发布2021年版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指南,旨在把握临床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新指南以问答形式编排,分为首发精神病(CQ1)、复燃与复发(CQ2)、维持治疗(CQ3)、难治性(CQ4)、其他临床问题(CQ5)五个章节,每个章节下设置4-8个问题。

每组问答及参考文献高度独立,对临床高频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

相比于西方指南,日本指南对于国内临床实践可能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如作者提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是:「有效面对症状与疾病,努力实现个人想要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医患协作找到个人独特的生存之道」。

以下介绍该指南针对CQ5-6的核心建议,即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症状(EPS)的处理及预防。

推荐等级包括两类:1. 强烈推荐/强烈不推荐;2. 弱推荐/弱不推荐。

证据级别及描述见下表:一、EPS的处理与其他一些药物副作用类似,一旦出现EPS,一般原则是降低相关药物剂量,严重时应停用(1D)。

然而,如果打算减停的药物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则需权衡利弊。

1. 药物所致帕金森征(1)如果EPS发生在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s)时,应换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后者导致帕金森征的风险相对较低(1A)。

如果使用SGAs仍出现相同副作用,可考虑换用氯氮平、喹硫平或奥氮平(2D)。

(2)应在谨慎评估精神症状的前提下,降低口服抗精神病药的剂量(1D)。

(3)如果实际情况下无法选择(1)和(2),或仅调整抗精神病药剂量无效时,可联用抗胆碱能药(比哌立登和苯海索)或抗帕金森药(金刚烷胺)(2D)。

2. 急性肌张力障碍(1)可口服抗胆碱能药(比哌立登和苯海索),抗组胺药(异丙嗪),或肌注抗胆碱能药(2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四)
其他 • 帕潘立酮 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与奥氮 平相当,但是EPS发生率高于后者。 • 齐拉西酮 需要使用双环哌丙醇(Biperidone)来控制EPS 的频率更高。 • 喹硫平 EPS发生率较利培酮低。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EPS比较见表
不良反应 氯氮平 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EPS 0,± 0 0 ﹢ ﹢﹢ ? 0,± 0,± ? 0,± 0,± ? 阿立哌 齐拉西 唑 酮 0,± 0 ? 0,± 0 ?
锥体外系反应
概念
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symptoms,EPS)是抗精神病 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不仅影响疗效,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而且可以影响病情的 判断,甚至危及生命。
机制
• 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抗精神病药阻断黑质一纹状 体通路多巴胺D2受体,引起多巴胺系统功能降低和乙酰胆 碱系统功能相对增强有关。 • 也有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机制或DA/NE功能失衡有关。 通常有类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 性运动障碍4种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通常有4种表现形式: • 类帕金森反应 • 静坐不能 • 急性肌张力障碍 • 迟发性运动障碍
类帕金森反应
• 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直;震颤;植物神经功能混乱。 • 临床表现:动作笨拙,迟缓,少动,肌肉僵硬,面具脸, 拽行步态,静止性震颤和流涎,多汗及皮脂溢出。 • 发生时间:一般于治疗数周至数月发生,但也可能发生较 早。
经典抗精神病药致EPS比较表
吩噻嗪类 不良反应 急性运动 异常 静坐不能 二甲胺 类 ﹢﹢ ﹢﹢ 哌嗪类 ﹢﹢﹢ ﹢﹢﹢ 哌啶类 ﹢﹢ ﹢﹢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 ﹢ ﹢﹢﹢ ﹢﹢﹢
注:+:轻厦;++:中度;+++:重度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一)
• 氯氮平 给药剂量需个体化,由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用量, 且每日量应采取分次服用的原则,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植物 神经紊乱,几乎不产生 EPS,但也有大剂量服用氯氮平引 起EPS的个案报道,长疗程使用氯氮平的少数患者出现迟 发性运动障碍,但是症状较轻,甚至不为患者察觉。因此, 在使用氯氮平过程中,出现EPS时,也要注意鉴别究竟是 氯氮平的不良反应还是疾病本身的表现。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一)
吩噻嗪类 此类药物应用最广,又分为二甲胺类(如氯丙嗪、 三氟丙嗪)、哌嗪类(如奋乃静、氟奋乃静)和哌啶类(如甲 硫达嗪、哌普嗪)。 • 哌嗪类的抗精神病作用较强,无明显镇静作用,但EPS明 显,其中,氟奋乃静的EPS发生率高达80%; • 哌啶类的抗精神病作用较弱,镇静作用较明显,EPS相对 少见; • 二甲胺类的作用介于上述两类之间。氯丙嗪的EPS一般发 生在给药初期,常见为肌张力增高、不安和震颤,偶见动 眼危象和急性活动障碍。通常减量或给予抗震颤麻痹药处 理,临床上一般不预防性地并用抗震颤麻痹药。 • 甲硫达嗪为吩噻嗪类的哌啶衍生物,作用与氯丙嗪相似, 其抗精神病尤其是治疗幻觉妄想方面不如氯丙嗪,但EPS 少见。
E3;:轻度;++:中度;?:未知
其他抗精神病药
• 舒必利属苯甲酰胺类,用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及难治性病 例,对中脑一边缘系统的D,受体亲和力高,而对纹状体 的亲和力较低,其EPS较少见。 • 洛沙平(克塞平)和吗茚酮(吗啉酮)的EPS类似氯丙嗪,均 不常用。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二)
• 利培酮 对阳性症状(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猜疑)与 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会退缩、语言贫乏)均有疗效。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EPS、焦虑、失眠、高催乳素血症等。 • 1—3mg为青春期患者最理想剂量。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三)
• 奥氮平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也可缓 解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重 增加、嗜睡、口干、便秘、头晕等,也可发生EPS,但发 生率较低。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二)
• 硫杂蒽类(噻吨类) 包括氯普噻吨、替沃噻吨和氟哌噻吨。 其中,氯普噻吨抗肾上腺素和抗胆碱作用较弱,锥体外系 反应较少,而氟哌噻吨在大剂量使用时,其EPS发生率显 著增加,而疗效并无相应增高,甚至有导致猝死的报道。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三)
• 丁酰苯类 包括氟哌啶醇、三氟哌多和氟哌利多等,此类 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EPS。 • 其中氟哌啶醇的EPS发生率高达80%左右,以急性运动障 碍和静坐不能最为常见。氟哌利多具有安定和止吐作用, 在麻醉科也广泛应用 。氟哌利多可阻滞纹状体中的多巴 胺受体,使兴奋性递 质乙酰胆碱的效能占相对优势,从 而引起EPS,包括肌张力的变化和不自主运动。所以对于 氟哌利多所引起的EPS,通常应用具有中枢抗胆碱能药, 如安坦、苯甲托品、东莨菪碱等,恢复多巴胺与乙酰胆碱 递质之间的平衡。
EPS的防治 (一)
使用EPS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 平等的EPS发生率较低,同时,结合其引起高催乳素血症 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而选择最适当的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 临床表现:颊-舌-咀嚼综合征,表现为吸吮、舔舌,鼓腮, 躯干或四肢舞蹈或指划样运动。 • 发生时间:服药,减药或停药时均可出现,老人和有躯体 病者为高危人群。 • 治疗:机制不明,目前无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 TD应立即换药或停药。
引起EPS的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a) 经典抗精神病药 b)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静坐不能
• 临床表现: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不能坐定,来回走动。 重者可出现焦虑,易激惹,与精神症状加重难以区分。 • 发生时间:早于类帕金森氏反应,晚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 治疗:抗胆碱能抗帕金森药如苯海索、安定、普奈洛尔。
急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表现: • 咀嚼肌受累--下颌不能闭合 • 面,颈和舌肌受累--口眼歪斜,眼球向上凝视(动眼危 象),斜颈,伸舌卷舌,张口,扮相 • 喉肌受累--言语、吞咽困难 • 四肢、躯干肌受累--角弓反张,扭转痉挛,步态不稳。 • 发生时间:治疗一周内或第一次用药后出现,以儿童和青 少年较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