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讲义:花类中药
花类中药
花类中药授课人:吴文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一)概念 花类(floris)中药是以植物花入药的药材总称。
以植物的花(flos)、花序、花的某一部分以及蕨类 植物的孢子作为入药部位的药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花的概念:不分枝的变态短枝。
花的形态及构造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花类药材的范围:己开放的花——洋金花、槐花 未开放的花蕾——金银花、丁香 完整的花序——款冬花、菊花 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花的一部分: 花冠——红花(不带子房的花) 雄蕊——莲须 花柱、柱头——番红花 花粉——松花粉,蒲黄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完整的花二、花类中药性状鉴定:(一)首先辨认入药部位及花的组成 单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利用植物学知识分清花的组成。
以花朵入药者:观察其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的数 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颜色、被毛与否、气 味等; 以花序入药者:除观察花朵外,还需注意花序类别、总 苞片或苞片等;菊科植物需观察花托的 形状,有无被毛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二)重点观察:形状、色泽、气味(1) 形状:注意完整药材的形状,花的各部分组成的形状(花萼、花冠、 雄、雌蕊等) 干燥药材:需放入水中浸泡后再观察。
雄蕊、雌蕊细小特征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或粉 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2) 颜色:为花类药材质量好坏的标志。
色泽变化可以标明内部质量有所变 化。
“老药工”以色、香、味来判断花类 药材的质量。
鲜艳的色彩,颜色较新鲜时稍有改 变。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3) 气味:花类药材气多清香,但味有较大差异,应注意辨别。
如丁香味 辣,野菊花味苦。
显著的香气,气味较新鲜时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三、花类中药显微鉴别 表面制片:撕片法, 整体封藏法 粉末片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1.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 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花类中药材》课件
结论
花类中药材拥有丰富的医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编写完善的参考文献列表,包括相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和出版信息。
金银花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和抗菌的作用。
花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1 舒肝解郁
花类中药材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和帮助 调节身体。
2 活血化瘀
某些花类中药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 痛和缓解炎症。
3 清热解毒
花类中药材具有清热、抗菌和解毒的特性, 适用于感冒和发热。
4 润肺止咳
某些花类中药材可以滋润肺部、止咳化痰, 对咳嗽和哮喘有益。
《花类中药材》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花类中药材》的分类、功效与应用、配方应用、药效安全性 以及开发前景,让您深入了解花类中药材的奥秘与价值。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探索花类中药材的医学价值,加深对中草药的认识与应用。 花类中药材的概念:介绍花类中药材的定义和特点。
花类中药材的分类
单味药
以一种花类植物制成的中药, 如菊花。
复方药
由多种花类中药材组合而成 的中药,如百合养生汤。
其他
介绍其他类型的花类中药材。
常见花类中药材
玫瑰花
玫瑰花被广泛用于美容、滋补和 治疗心血管疾病。
茉莉花
茉莉花具有安神、解郁和消炎的 功效。
牡丹花
牡丹花在中药中被用于补血、养 颜和活血化瘀。
菊花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和降压 的功效。
桔梗花
桔梗花可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 炎和肺病。
花类中药材的配方应用
百合养生汤
利用百合花的药效制成的养生汤,有益于补气养血和清热润肺。
夏桑菊饮
将夏桑菊花沏成饮品,具有降火解毒、清热解渴和抗菌的功效。
花类中药1PPT课件
加工方法
花类中药的加工主要包括晾晒、阴干、 烘干等。不同的花类中药需要采用不 同的加工方法,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 效 防晒等,以保持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有些花类中药还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如密封保存或定期晾晒等。
花类中药的质量标准与鉴别
质量标准
花类中药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性状、显微特征、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符合质量标准的花类中药 才能够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种常见的花类中药,具有理气解郁、和中 下气等功效。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茉莉花含有茉莉花精油、挥发油等成分,具有理气解 郁、和中下气、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腹泻 等症状。
总结词
总结词
茉莉花的花朵呈白色或淡黄色,香气浓郁。其茎多分 枝,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茉莉花在
夏季开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丹参
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 阻滞所致的心腹疼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疏肝解郁
茉莉花
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玫瑰花
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合欢花
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宁心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情志 抑郁所致的胸胁胀痛、心 烦失眠等症状。
菊花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类中药 ,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 等功效。
菊花含有挥发油、菊苷、黄 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疏 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 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 、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菊花的形态特征为花朵呈舌 状或管状,颜色多为黄色或 白色。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课件第9章 花类中药
3
【理化鉴定】
•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加甲醇,放置12小 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 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 溶液,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 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 (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含挥发油0.4-1.3%,油中主为西红花醛为 西红花苦苷的分解产物,次为桉脑、蒎烯 等。
6
【理化鉴定】
①水试: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物质成 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 无沉淀。柱头膨大呈喇叭状,完整者,三 分支,顶端近缘显不整齐齿状,内侧有一 短缝,下部有一段黄色花柱,在短时间内, 用针拨之不破碎。
4
【质量评价】
• 以花蕾多、色淡、质柔软、气清香者为佳。 •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10.0%。 •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 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绿原
酸 ( C16H18O9 ) 不 得 少 于 1.5%, 含 木 犀 草 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50%。
5
西红花 Croci Stigma
6
【来 源】
• 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7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 • 地下鳞茎呈球形。 • 叶片线形。 • 花顶生;花被片6,淡紫色;雄蕊3;雌蕊1,
子房下位,花柱细长,黄色,柱头3,伸出 花被筒外后下垂,深红色,顶端略膨大。 • 蒴果长圆形,种子多数球形。
中药化学讲义:花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讲义:花类中药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第一节花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花类常用中药辛夷(高频考点)(木笔花)【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产地】(了解)【化学成分】①含挥发油。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
③生物碱。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
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
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
体轻,质脆。
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2.显微鉴别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
①非腺毛甚多,散在。
②石细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孔沟不甚明显,胞腔中可见棕黄色分泌物。
③油细胞众多,类圆形,有的可见微小油滴。
④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
槐花(熟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芦丁(芸香苷)。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了解)2.显微鉴别粉末:黄绿色。
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具3个萌发孔。
②萼片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
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
③草酸钙方晶较多。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槐米优于槐花。
2.浸出物(了解)3.含量测定总黄酮: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总黄酮以芦丁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芦丁: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丁香(考点)【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主产于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岸国家。
【采牧加工】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主为丁香酚。
花类中药材PPT课件
了解药材特性
针对不同花类中药材的特性,采取 相应的保存与养护措施,以保证其 药效的充分发挥。
重视养护细节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问题, 如避免药材受潮、发霉、虫蛀等, 以确保花类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06
花类中药材的市场现状与发展 趋势
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花类中药材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效
花类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如感冒、咳嗽、月经不调等。
02 常见花类中药材介绍
金银花
总结词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详细描述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温病发热、外感风热等症状。 其性寒凉,味甘,归肺、心、胃经。
采收与加工
药材鉴别
金银花一般在夏季花蕾形成前采收,晒干 或烘干。
04 花类中药材的应用与配伍
单味药材应用
菊花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风热,头痛,
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 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
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玫瑰花
行气活血,疏肝解郁,美容养颜。 用于肝胃不和,脘腹疼痛,胸闷 呕恶,饮食减少,或腹泻;妇女 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面色萎黄,
生物鉴别
利用DNA指纹技术、生物芯片 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花进 行分子水平的鉴别,判断其真
伪。
选购要点
品种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品 种,如玫瑰花、菊花、
金银花等。
产地选择
选择来自道地产区的花 类中药材,以保证其品
质和药效。
花类中药——精选推荐
第12章花类中药第1节 概述花类(floris)中药是以植物花入药的药材总称,药用部位主要包括干燥的单花(flos)、花序和花的一部分。
完整的花多数药用花蕾,少部分为开放的花和花序;花的一部分包括柱头(stigma)、花粉(pollen)、雄蕊(stamen)、花冠、花萼(calyx)、总苞(involucrum)、花托(receptaculum)等。
一、 性状鉴别花类中药常因干燥、破碎等而改变了原有的形状,但一般均较特异,常呈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和粉末状等,水浸后展开可恢复原有的形态,并有明显的颜色和香气。
花是植物分类依据的主要器官之一,具有鲜明的鉴别特征,较易识别。
鉴别时主要注意下列特征:首先注意其是单花、花序或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
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花类中药显微鉴别方法与叶类相似。
重点观察各组成部分的表面特征,如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表皮细胞、毛茸和分泌组织等。
(一)组织特征花各组成部分的组织鉴别特点如下。
1.苞片 基本与叶的构造相同,分为表皮、叶肉和主脉。
花瓣化的苞片与花瓣构造类同。
少数苞片可见厚壁纤维状细胞或全部由厚壁性纤维状细胞组成。
2.花萼 构造与叶相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维管组织不发达,少分枝;机械组织不如叶的发达;质薄的萼片通常下表皮与表皮层紧贴无间隙。
3.花冠 构造与叶近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214起,下表皮细胞壁有时作波状弯曲,偶有少数气孔存在。
有时有毛茸,一般和同一植物叶上毛茸的形态一致。
有的可见到分泌组织。
4.雄蕊 包括花药与花丝,花丝由表皮、薄壁组织及贯穿其中的维管束组成。
花类中药鉴定讲课文档
3.花梗细小。 4.体轻,手捻即碎。 5.气微,味微苦涩。
第30页,共119页。
化学成分: 含芦丁(即芸香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 乙素、槐花米丙素、桦皮醇、槐二醇等。
第31页,共119页。
【显微鉴别】
粉末:黄绿色。 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
②非腺毛1-3细胞 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草酸钙方晶少见。
第18页,共119页。
三、玉兰 1.基部枝梗较粗壮,皮孔浅棕色。 2.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
被片9,内外轮同型。
第19页,共119页。
第20页,共119页。
玫瑰花
• 来源:为蔷薇 科玫瑰的干燥 花蕾。
• 采收:春末夏 初即将开放时 分批采摘。
第21页,共119页。
性状鉴定
1.不规则团状
第32页,共119页。
芫花
来源: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
第33页,共119页。
第34页,共119页。
性状鉴定 1.常3~7朵簇生。单朵花蕾呈棒槌状,
多弯曲。
2.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 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 卵圆形。
3.雄蕊8枚,不具花丝;雌蕊1枚,花柱 极短。
4.质软。 5.味甘、微辛。
第27页,共119页。
3.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 蕊圆柱形,弯曲。
4.气微,味微苦。
第28页,共119页。
二、 槐米 1.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
2.花萼钟状,黄绿色,约占全长 的2/3,下部有数条纵纹,萼上
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呈 扁圆形,疏生白色短柔毛。
第29页,共119页。
显微鉴定
1.花粉粒黄色,球形或 三角形,外壁表面有 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 粒状雕纹,具3个萌 发孔。
中药鉴定学花类PPT课件
药材
横切面
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 5ml,振摇数分钟,滤 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丁香酚对照品,加 乙醚制成每1ml 含16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 油 醚(60~90℃)-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 酸溶液,于105 ℃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 4%(附录Ⅸ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 得过12.0%。
辛夷 Fios Magnoliae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本草拾遗》 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 毛,故曰侯桃,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 笔…。
《本草纲目》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 也…。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或武 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 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 梗,阴干。
【成分】 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约2 %,主要为 西红花苷、西红花二甲酯、西红花苦苷;另 含挥发油等。
西红花
药材Leabharlann 显微与理化鉴别(1) 本品粉末橙红色。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 微弯曲,有的外 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 约可见纤细纹理。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直径 26 ~56μm,表面有稀疏纹理。草酸钙结晶聚集于 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梭形 或类方形, 直径 2~14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讲义:花类中药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第一节花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花类常用中药辛夷(高频考点)(木笔花)【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产地】(了解)【化学成分】①含挥发油。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
③生物碱。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
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
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
体轻,质脆。
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2.显微鉴别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
①非腺毛甚多,散在。
②石细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孔沟不甚明显,胞腔中可见棕黄色分泌物。
③油细胞众多,类圆形,有的可见微小油滴。
④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
槐花(熟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芦丁(芸香苷)。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了解)2.显微鉴别粉末:黄绿色。
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具3个萌发孔。
②萼片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
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
③草酸钙方晶较多。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槐米优于槐花。
2.浸出物(了解)3.含量测定总黄酮: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总黄酮以芦丁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芦丁: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丁香(考点)【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主产于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岸国家。
【采牧加工】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主为丁香酚。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
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质坚实,富油性。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2.显微鉴别萼简中部横切面:(了解)粉末:暗红棕色。
①纤维梭形,两端钝圆,壁较厚。
②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③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完整、个大、油性足、颜色深红、香气浓郁、入水下沉者为佳。
2.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洋金花(考点)【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
【产地】主产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采收加工】(了解)【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类,如东莨菪碱、莨菪碱,并含去甲莨菪碱及阿托品等。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了解)2.显微鉴别粉末:淡黄色。
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42~65μm,表面有条形状雕纹。
花萼、花冠薄壁细胞中有细小草酸钙砂晶、方晶及簇晶。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朵大、不破碎,花冠肥厚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9.0%。
3.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碱,不得少于0.15%。
金银花(附:山银花)(高频考点)(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忍冬主产于山东、河南。
【采收加工】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化学成分】①有机酸类成分,如绿原酸。
②黄酮类成分,如木犀草素。
③挥发油类。
绿原酸、异绿原酸为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2.显微鉴别粉末:浅黄色。
①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
②腺毛有2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另一种头部呈倒三角形。
③非腺毛为单细胞有2种。
④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⑤柱头顶端表皮细胞呈绒毛状。
3.理化鉴别(了解)【安全性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花蕾大、含苞待放、色黄白、滋润丰满、香气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绿原酸: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木犀草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0%。
【附】山银花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款冬花(高频考点)(火炬花、连二朵、连三朵)【来源】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
【化学成分】①含三萜类和倍半萜类成分,如款冬酮、款冬二醇。
②黄酮类成分,如芸香苷、金丝桃苷等。
③另含皂苷、挥发油、鞣质及黏液质等。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药材呈长圆棒状。
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
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
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气清香,味微苦而辛。
菊花(熟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
【化学成分】①绿原酸;②挥发油;③生物碱;④ 黄酮类【真实性鉴定】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状。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
杭菊:碟形或扁球形,常数个相连成片。
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黏连。
红花(考点)【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产地】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云南等省。
【采收加工】5~7月间花冠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化学成分】①黄酮类成分,如红花苷。
②色素类,如红花素。
③脂肪酸,如棕榈酸。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2.显微鉴别粉末:橙黄色。
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外壁有齿状突起,具3个萌发孔。
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花冠长、色红而鲜艳、无枝刺、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2.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冷浸法),药材不得少于30.0%。
3.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不得少于1.0%;含山柰素不得少于0.050%。
蒲黄(考点)【来源】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
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化学成分】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如香蒲新苷、芸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等。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蒲黄:为鲜黄色粉未。
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
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
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粉末:黄色。
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草蒲黄质次。
2.浸出物(了解)3.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西红花(高频考点)【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产地】主产于西班牙。
我国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或40~50℃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
【化学成分】①西红花苷、番红花酸、番红花苦苷。
②挥发油,油中主为番红花醛。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
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
干燥后质.脆易断。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2.显微鉴别粉末:橙红色。
①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
②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表面有稀疏纹理。
③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梭形或类方形。
④花粉粒少见,呈圆球形。
3.理化鉴别化学定性鉴别: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加硫酸1滴,酸液显蓝色经紫色缓缓变为红褐色或棕色。
(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了解)2.纯度检查:①干燥失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2.0%。
②总灰分:不得过7.5%。
3.浸出物:(了解)4.含量测定:含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总量不得少于10.0%。
【附注】伪品本品多为进口药材,价格昂贵,曾发现伪品或掺伪。
如花丝、花冠或纸浆条片等染色后伪充;若掺有合成染料或其他色素,则水溶液常呈红色或橙黄色,而非黄色;淀粉及糊精等的掺伪,可用碘试液检识;若有矿物油或植物油掺杂,则在纸上留有油渍;若有甘油、硝酸铵等水溶性物质掺杂,则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增高;掺杂不挥发性盐类,则灰分含量增高。
常见伪品:1.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雄蕊经染色仿制而成。
2.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雄蕊。
3.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柱头及花柱经染色仿制品。
4.用纸浆、染料和油性物质加工而成的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