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奇妙的声音》大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声音》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声音实验器材(如鼓、铃、笛子等)、录音机、音响设备、实验记录表。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适合进行实验和观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声音的奇妙旅程》引入话题,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幼儿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过程,如敲鼓、摇铃等,引导幼儿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在空气、水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幼儿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 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特点:让幼儿用实验记录表记录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如音调、音量、音色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引导幼儿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声音的理解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活动,共同探索家庭中的声音现象,如电话、电视等。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声音主题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和探索声音。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解答幼儿的疑问。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3.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八、教学拓展:1. 声音与音乐: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
2. 声音与科技:让幼儿了解科技产品中的声音应用,如手机、电脑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章节为“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生活中的声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器材、实验器材(鼓、小锤、气球等)、PPT课件。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不同场景的声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1.2 教师邀请幼儿模仿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声音。
2. 探索声音的产生(10分钟)2.1 教师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声音的产生。
2.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产生的过程。
2.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3. 讲解声音的传播(10分钟)3.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3.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声音传播的实验。
3.3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4. 认识声音的特点(10分钟)4.1 教师播放不同音调、音量的声音,让幼儿辨别。
5. 生活中的声音(10分钟)5.1 教师展示图片,让幼儿找出生活中的声音。
5.2 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
6. 随堂练习(10分钟)6.1 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点4. 生活中的声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记录下一天中听到的声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早上闹钟的声音,刺耳、急促;中午炒菜的声音,热闹、丰富;晚上蟋蟀的声音,清脆、悦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2.了解螺丝螺旋上升的特性;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1.不同口径的饮料瓶、灯泡、螺口;2.不同自径的螺丝;3.钢笔、圆珠笔。
活动过程1.投放材料,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2.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好玩儿吗?”3.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这些材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能拧在一块儿。
都能扣紧)4.为什么能拧到一块儿?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盖上也有一道道的;灯泡上有圈一圈的纹,转着转着就上去了;这个圈套在螺丝上,一拧就拧上去了;教师向幼儿讲解螺丝的构造一由螺杆和螺帽组成。
5.幼儿讨论,总结答案。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丝的原理设计的,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盘山公路一样,是旋转上升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篇二」设计意图:在幼儿的生活中,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好多不同的声音,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大自然的声音,怎样来挖掘它实质潜在的教育资源呢?根据中班幼儿爱玩、好动的特点和已有的初步的科学探索经验,我想通过寻找声音、制造声音、分辨声音,避免一味的老师说,幼儿听的守旧模式,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奇妙,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噪音和乐音,懂得在生活中去避免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能够对探索周围世界感兴趣。
3.了解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点: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难点: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噪音。
活动准备:1.乐器铃鼓、三角铁、木鱼、碰铃等若干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2.乐音和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一、寻找声音(一)听声音,通过游戏激发对声音的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一、前言嗨,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科学活动讲师。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奇妙的声音”。
声音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东西,但是,你们知道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而且声音还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话题吧!二、活动内容1. 什么是声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产生的,是我们耳朵所能感受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这里,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听筒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一起感受一下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大家可以拿起手机,在不同的距离下唤醒Siri,感受一下声音的远近。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介质是一种能够传递声波的物质,比如空气、水、固体等。
3. 声波的种类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声波的种类。
声波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其中,机械波需要介质作为传播媒介,比如上文提到的空气、水、固体等。
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传播,比如光、电磁波等。
然后,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物品和动作来模拟不同声波的传播。
4. 声音的强度和频率声音的强度和频率也是需要了解的概念。
声音的强度可以用分贝来衡量,频率则是以赫兹来计算。
这部分可以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来举例,比如说交通工具的声音、家庭电器的声音等。
5. 声音的产生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所引起的。
并且,不同物体的振动还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这部分我们可以用乐器或者其他物品来展示。
三、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如何传播,以及声音的强度和频率等一些知识。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且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希望今天的活动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收获。
四、后续学习如果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兴趣,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深入学习:•了解音波的传播规律;•研究不同音高和音量的产生原理;•了解如何利用声音做出生活中实用的小工具等。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能够认识不同的声音,理解声音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对于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声音分类游戏。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录音设备–不同的物体,如铃铛、敲击乐器、玩具汽车等–画纸和彩笔2.环境准备:–教室内可以清晰听到声音的环境–教室内布置一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如响板、拍手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用录音设备播放一段包括不同声音的录音,调动幼儿的兴趣。
2. 感知不同的声音•教师用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让幼儿仔细聆听,并让他们分辨出声音的来源。
例如,用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用敲击乐器发出响亮的声音。
3. 认识声音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声音的特点,如响亮、清脆、柔和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4. 声音分类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物体。
•教师用录音设备播放不同的声音,要求幼儿根据声音的特点将物体分类,例如响亮的声音放一起,柔和的声音放一起。
•教师记录每个小组的分类结果,并与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分类方法。
5. 制作声音图•教师将画纸分发给每个幼儿,并鼓励他们用彩笔绘制出不同声音的图像。
•教师带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幼儿一起欣赏彼此的作品。
四、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更多地观察和体验不同的声音,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一些能够产生特殊声音的场所,如音乐厅、吹笛人等,让幼儿亲身感受不同的声音。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声音的重要性,认识了不同声音的特点,并掌握了声音的分类方法。
通过合作完成声音分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制作声音图,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频和实物的结合,让幼儿在听觉和观察的刺激下,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不同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的教学思路和方案。
一、活动目标1.认识声音的来源及基本特征;2.了解声音的分类及重要性;3.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4.训练幼儿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5.展示幼儿对音乐和声音的感性理解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内容一、启蒙活动:“声音从哪里来?”1.让幼儿尝试各种发声:摇铃、吹哨子、捏橡皮筋、小讲话、小歌唱等,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来源;2.挑选各种发声工具模仿声音,让幼儿猜测声音来源;3.打开窗户,让幼儿聆听窗外的声音,开展识别游戏。
二、经验活动:“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1.通过利用不同的声音经验(儿歌、故事、瑜伽),让幼儿认识声音的分类(有规律的声响、人声、动物声、机器声等);2.用不同的材料摆弄,让幼儿发掘各种音效与声音变化的关系;3.组织幼儿齐唱儿歌、模仿动物的叫声(驴子、猴子、鸟儿等),并加入造型表现(动作、表情、肢体语言)。
三、互动活动:“声音让我们成为音乐大师!”1.上演角色扮演活动:准备多种乐器,向幼儿介绍不同乐器的配合;2.尝试打击乐,教育孩子们三种基本节奏:一拍、两拍、三拍;3.组织幼儿利用实木板搭建“乐队”,指挥教室里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一首民乐。
四、创意活动:“我们自己创造声音!”1.分发一种色彩的质感画纸,让幼儿用彩色粘纸、丝带、点钞器、自己的手等制作产生声音效果的作品;2.设计制作个性化的口琴,小朋友都拿到口琴后,让他们自己选择表现的方法,单独或者协同演奏。
以上为教学方案的大纲,希望家长和老师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由发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听取意见给予更好的教育方式。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精选7篇)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精选7篇)《奇异的声音》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到处布满着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比如拿个勺子敲敲会发出当当的声音,用铃鼓碰碰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班孩子们喜爱这些声音,愿意表现这些声音,他们有了辩听、探究各种各样声音的能力,本次学习活动“奇异的声音”就是想在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孩子们有个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主动地探究自然中各种奇异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究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惊而产生。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惊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
3、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究兴趣。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供应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供应活动的条件。
因此我做了以下预备:1、各种声音的录音带。
(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2、供应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究。
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三、说教学方法纲要中指出: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随机性,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老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觉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在幼儿寻求声音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观察指导法,对他们在活动中消失的问题困难予以帮忙指导,完成活动目标。
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老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制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引导幼儿进行与声音相关的探索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声音相关的实物和教具。
了解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发展需求,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与声音相关的探索和创作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与声音相关的实物和讲述声音的特点,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
2. 听觉感知
引导幼儿聆听不同的声音,并进行简单的声音辨认和分类。
通过听觉感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3. 音乐欣赏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并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探索和创作
组织幼儿进行与声音相关的探索和创作活动,提供探索和创新思维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和评价
引导幼儿展示他们的探索和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活动,如声音游戏、声音绘画等。
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声音的实践和宣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精选13篇)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精选13篇)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篇1设计意图: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我设计了这节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奇妙,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噪音和乐音,懂得在生活中避免噪音,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1.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重点: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用具:碰铃、铃鼓、三角铁、玻璃瓶、纸、塑料袋、纸盒、橡皮筋、米粒。
2.教师操作用具:鼓、各种声音的录音,三个装水的玻璃杯子。
活动过程:一.游戏:“杯子会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如拍手、跺脚等。
2.引导幼儿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并感知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小实验《米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幼儿将米粒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米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声音好听?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是我们应该怎样做?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五.教师总结: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大班说课稿 奇妙的声音
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前言:声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带给我们愉悦的音乐,传达信息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
在大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声音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本篇说课稿将着重介绍如何运用奇妙的声音来开展一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音乐活动。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2. 学习感知和表达声音所带来的情感;3. 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用于播放相关视频);3. 遥控器或鸣笛器等发声道具。
三、活动流程本课程安排如下:1. 热身活动:声音的猜猜乐(1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我们将开展一个声音的猜猜乐的热身活动。
我们会播放一些不同的声音,让学生们猜测声音背后的事物。
比如,我们可以播放风吹树叶声、钟摆摆动声和汽车刹车声等,学生们会竞相举手回答。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感受不同声音所带来的情感,并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2. 主体活动:声音的故事(2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向学生们讲述一个奇妙的声音故事。
通过利用音乐、语言、图像等多种媒介手段,我们将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们。
在故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奇妙的声音,比如鸟叫声、海浪声、闹钟声等。
学生们将被鼓励积极参与,模仿这些声音,感受并表达所带来的情感。
我们还将利用投影仪或笔记本电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声音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声音的理解。
3. 创作活动:发声的乐器(3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鼓励学生们自行制作简单的发声乐器,如手拍、口哨和水杯鸣笛器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亲身参与到声音的创作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制作完成后,我们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场“声音合奏”的表演,让他们亲自体验音乐的魅力。
4. 结束活动:声音的分享(10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们将邀请学生们与我们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声音,并表达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个声音。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 学会通过声音表达情感1.3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语言的兴趣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材料(如振动的音叉、电话等),音乐播放设备,故事书《奇妙的声音》2.2 环境布置:安静且舒适的活动室,音响设备正常运作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声音实验,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奇妙,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3.2 主体活动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2.1 教师向幼儿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看到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2.2 教师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声音,如拍手、拍桌子等,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传播3.3 主体活动二:通过故事《奇妙的声音》让幼儿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3.1 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情景3.3.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认识到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4 主体活动三:音乐活动3.4.1 教师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带来的情绪变化3.4.2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拍手、跳舞等第四章:活动总结4.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所学内容4.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关注和兴趣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声音表达情感,记录幼儿的表现,与教师交流反馈5.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关于声音的元素,如音乐玩具、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图片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和了解声音第六章:活动准备6.1 教具准备: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材料(如振动的音叉、电话等),音乐播放设备,故事书《奇妙的声音》6.2 环境布置:安静且舒适的活动室,音响设备正常运作第七章:活动过程7.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声音实验,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奇妙,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7.2 主体活动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7.2.1 教师向幼儿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看到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7.2.2 教师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声音,如拍手、拍桌子等,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传播7.3 主体活动二:通过故事《奇妙的声音》让幼儿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7.3.1 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情景7.3.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认识到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7.4 主体活动三:音乐活动7.4.1 教师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带来的情绪变化7.4.2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拍手、跳舞等第八章:活动总结8.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所学内容8.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关注和兴趣第九章:活动延伸9.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声音表达情感,记录幼儿的表现,与教师交流反馈9.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关于声音的元素,如音乐玩具、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图片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和了解声音第十章:教学评价10.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对音乐的表现力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活动的掌握程度10.2 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庭中对声音表达的实践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详细阐述了一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共十个章节。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2)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2)
一、活动背景
声音是我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有趣的声音体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他们对声音的认识和理解。
二、活动过程
1. 神奇的声音盒子
在班级里准备几个不同的盒子,并在盒子中放入不同的物品,如鼓棒、小球、石头、沙子等。
幼儿们模仿教师操作,摇晃盒子并听声音,然后猜测盒子里的物品是什么。
2. 谁说话了
将幼儿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一片布幕后面,另一组在布幕前面。
教师通过麦克风将一些单词说出,并让幼儿们猜测是哪一组的同伴说的。
3. 聆听歌曲
听歌曲是一种训练幼儿听力的好方法。
在这个环节,幼儿们和教师一起听经典童谣《小白兔乖乖》,并跟随歌曲一起唱。
4. 声音拼图
将一些发音相近但字母不同的单词写在拼图板上,幼儿们试图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例如:cat、bat、hat等等。
5. 锣鼓声
在环节中,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根鼓棒,然后一起敲击打击乐器,感受节奏和音乐的力量。
三、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将会:
1.对声音产生了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
2.通过听、说、看、拼等多个动作,加深对声音的理解和接受;
3.提高了幼儿的听力和沟通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将声音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微观的探究,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声音,激发他们对声音的兴趣,真正实现了课程目标。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声音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声音来进行学习和交流。
让孩子们成为掌握声音艺术的小专家。
奇妙的声音大班科学活动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奇妙的声音大班科学活动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
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
通过学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
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关的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时,有的幼儿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让幼儿能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考虑幼儿对声音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目标1和目标2综合了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所以重点目标定位在认知和能力两方面。
其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目标3是社会情感目标,通过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集锦9篇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集锦9篇奇妙的声音说课稿1一、说设计意图1.教材分析: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到处都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声音这个内容可以选择很多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声音的由来、奇妙的声音等等,声音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选择的活动就是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是为了给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上有个提升,是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主动探索自然界中的声音。
2.教育价值: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幼儿运用观察、、探索、实验验证等多种科学方法来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奇妙的声音产生探究的兴趣。
另外在幼儿操作中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也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
3.年龄判断: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已有了认识,而且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着好奇心,这种兴趣为本次活动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另外,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探索能力逐渐发杂很难,这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保障。
因此我将本次活动放在大班开展。
二、说教育目标根据所选内容,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我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1.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响。
(知识目标: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原有经验来谈谈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里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进行验证,声音是相互碰撞而产生的。
了解声音为探索声音大饿产生做铺垫。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声音是有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
(能力目标:探究声音的产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这是在幼儿原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
虽然幼儿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声音的产生幼儿好奇心,这里我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来丰富自身知识,了解声音的产生。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你们知道吗?声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多彩。
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声音的奥秘吧!我们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这些声波会向外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到声音。
所以说,声音就像是一条无形的河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淌着。
我们来谈谈声音的分类。
你们知道吗?声音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说:自然声音、人类声音、机器声音等等。
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自然声音了。
比如说: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的声音、水流的声音等等。
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除了自然声音之外,人类声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声音。
你们知道吗?人类的声音是非常多样化的,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女孩子的声音通常比较柔美、温柔;男孩子的声音则比较浑厚、有力。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说话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小孩子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老年人的声音则比较低沉、有力。
所以说,人类的声音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声音。
我们来谈谈机器声音。
你们知道吗?现在很多机器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比如说:汽车的喇叭声、手机的提示音等等。
这些声音虽然没有自然声音和人类声音那么美妙动听,但它们也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比如说:汽车的喇叭声可以让人们知道前方有车辆需要避让;手机的提示音可以让人们知道有新的消息或者通知。
所以说,机器声音虽然不如其他两种声音那么重要,但它们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的大班科学活动就到这里结束了。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次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声音这个神奇的存在。
谢谢大家!。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并说出它们的来源。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敏感度。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他们的认知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声音的教具,如各种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听声音。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3.2 主体活动:3.2.1 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的教具,让幼儿听声音并猜测是什么。
3.2.2 教师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幼儿听声音并找出对应的物品或动物。
3.2.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声音接力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总结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他们对不同声音的认识。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听声音的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察和辨别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4.2 亲子活动:家长带领幼儿进行声音探索活动,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价他们的听力和观察力。
5.2 教师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声音探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幼儿受伤的声音教具。
6.2 在让幼儿听声音时,注意音量适中,避免声音过大对幼儿的听力造成损害。
6.3 针对有特殊需求或过敏症状的幼儿,提前做好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第七章:活动步骤详解7.1 导入阶段:通过展示声音教具或播放音频,引导幼儿关注并思考声音的来源。
7.2 主体活动阶段:7.2.1 声音辨识: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的教具,让幼儿听声音并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
7.2.2 声音匹配:教师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幼儿找出与之相匹配的物品或动物。
大班优秀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声音》
大班优秀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教学背景•学校名称:XXX幼儿园•班级名称:大班•学科名称:科学•教学主题:奇妙的声音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分辨能力;2.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3.让幼儿认识到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判断声音的大小和高低;2.通过比较差异,培养幼儿分辨各种声音源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增强他们对奇妙事物的探索欲望;3.让幼儿体验并感悟声音在生活中的美好和欣喜。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声音的定义和来源;•声音的大小与高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为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可通过唱歌、说故事等各种方法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展示环节1.用语言和图片引领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如鸟叫、汽车响、风声等;2.用乐器模拟不同大小和高低的声音,并让幼儿感受和辨别不同声音的差异。
•实验环节1.与幼儿讨论实验的目的,即通过实验研究声音的大小和高低;2.实验工具:长短不同的木棍、玻璃杯、水等;3.实验过程:将木棍放在杯口上,并用手击打,听听声音大小;将水倒入杯子中,再击打,听听声音高低差别;4.分析实验结果,让幼儿总结声音大小和高低的实验规律。
•应用环节1.让幼儿思考和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喇叭、火车、音乐等;2.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的声音,如自然风光、乐器演奏、动物叫声等,让他们感受并表达对声音的好感。
四、教学评价•参与评价: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参加大班活动等;•作品评价:观看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知识及能力评价:通过测试幼儿对声音知识及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教具:板书、图片、乐器、木棍、玻璃杯、水等。
•教材:幼儿园科学课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活动目标:1 通过学习,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 通过观察,知道自然界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有乐音,有噪音。
3 乐意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声音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饮料瓶豆子尺子乐器活动过程:1 导课师幼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生活中体验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师:小朋友,刚才儿歌中的各种声音好听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2)幼儿讨论声音的产生。
(3)幼儿自主玩耍为他们提供的器材,感知声音的产生。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发出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没有震动就没有声音。
3 师幼一起听声音,感知声音的多种多样。
(1)他们是什么声音呢?好听吗?(2)小朋友喜欢哪种声音?小结:自然界的声音各种各样,有些声音听起来很好听,也很美妙,它会使我们心情舒畅精神好。
但有些声音听起来不好听,会使人烦躁,那就是噪音,我们小朋友应少听噪音,更不要去制造噪音。
4 幼儿用能发音的器材为歌曲打节奏。
师:好听的声音能为我们的歌曲伴奏,我们来试试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2)【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通过触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音叉、响板、钟摆、空心钢珠等发声工具。
2.幼儿喜欢的音乐。
3.白纸、细面纸、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把一块木板放在桌子上,并在木板上敲击几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声音?”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实验探索(25分钟)(1)实验一: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老师出示音叉、响板、钟摆等发声工具,让幼儿用手抓住发声工具的一端,轻轻摇摆。
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声音吗?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2)实验二:声音的传播老师让一名幼儿将手掌放在木板上,另一名幼儿用木板敲掉,并观察结果,然后再换两名幼儿进行实验。
幼儿园奇妙的声音的教案(7篇)
幼儿园奇妙的声音的教案(汇总7篇)幼儿园奇妙的声音的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乐意用完整的语言叙述探究的结果。
3、进展听觉辨别本领,激发探究四周世界的爱好。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古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乐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本身的心得。
活动准备1、幼儿阅历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动听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1、通过探究,感知声音(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老师:今日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当怎样演奏他们呢?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究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老师小结: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老师介绍小试验方法: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老师: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请小伙伴用手摸本身喉咙,喊啊——。
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究声音(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本身的操作及发觉。
老师:小伙伴,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用的什么方法?激励幼儿大胆叙述他的探究以及探究结果。
(3)老师小结: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1)老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2)老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
奇妙的声音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
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
通过学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
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关的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时,有的幼儿甚至喜欢成心大声尖叫。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让幼儿能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开展和提高,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拟强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考虑幼儿对声音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开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1、能区分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目标1和目标2综合了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所以重点目标定位在认知和能力两方面。
其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目标3是社会情感目标,通过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导读: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
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说教材分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
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
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
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
通过学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
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
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
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
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
得相关的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说话
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时,有的幼儿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
叫。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
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让
幼儿能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
中真正的主人,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
都比较强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一定的
导向作用。
考虑幼儿对声音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
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目标1和目标2综合了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
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所以重点目标定
位在认知和能力两方面。
其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本次活动的
重难点。
目标3是社会情感目标,通过大胆表述自己探
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
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索的经
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
合性和层次性。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
动中材料的结构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
问题情境的探究点,有时甚至影响到活动的成败。
我为
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
一是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
二是物质准备:
1、录有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珠子
4、录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磁带
5、录音机
四、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
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
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活动操作法:所谓操作法是
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
学习,是幼儿建构经验的基本方法。
本次活动,我为幼
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
过程中,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
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
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
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的设计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发兴趣,
感知声音。
让幼儿听一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如动
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
第二部分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我提供了多种废旧
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从而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中
得出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此结论是由幼
儿自主探索得出的,更易被幼儿接受。
第三部分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此环节通过让幼儿听听乐音和噪音两种
声音,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
声音,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
儿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
的说话习惯,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声音的认识。
下面,
我具体讲一讲活动的过程。
一、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
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请
孩子们来听一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如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以激发孩
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
)
二、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1、幼儿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老师这里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
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
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自由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
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
着重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探索,让幼儿在玩中知道当物体
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首先,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
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任意选择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们操作兴趣非常高,每位孩子都在认真地探索,并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和成功的喜悦,
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我有意识地鼓励他们进行多
种尝试:除了这种材料,你还能使桌上的其他材料发出
声音来吗?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吗?通
过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我提出了在此次活动中最先需要
解决的问题声音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下面教师的实验操
作作了铺垫。
2、教师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
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小珠子是真个奇怪舞蹈家,她跳
舞要用大鼓做舞台,还要有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鼓面上跳动的小珠子,使
孩子们感知振动,从而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师的直观演示,引导幼儿感知鼓棍必须和鼓面发生碰撞,鼓面才会震动而且会发出鼓声,从而让幼儿了解声
音产生的原因。
)
3、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
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自主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教师小结。
(本次操作是幼儿运用获得的已有经验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知道只要通过振动就能让物体发出声音,进
一步巩固了声音产生的原因。
)
三、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
自己的嗓子,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服务于生活,作为教
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将科学带到生活中。
我把声音引
申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帮助孩子们了解我们身边的噪音
与乐音,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声音的认识。
通过比较,
让幼儿知道噪音有害身体健康,从而养成说话轻、走路
轻的良好习惯。
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用刚刚找
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使孩子们的兴致更是达到了最高点。
)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
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要使一个科学活动获得成功,需
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