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名家的四逆汤中剖析

合集下载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主治心肾阳虚厥逆证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主治心肾阳虚厥逆证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主治心肾阳虚厥逆证四逆汤是个基础方,也是个代表方。

四逆汤的病机和证候分析:心肾阳虚厥逆证,简称阳虚厥逆。

那作为阳虚厥逆,从主治证候分析来看,有两个大的归类或者说证候特点。

一个既然心肾阳虚,是阳虚的最严重一个层次,所以在由中焦虚寒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到心肾阳虚,或者直接出现心肾阳虚,总之阳虚应该有一定的病程。

当然这类情况在一种阳气短期内急剧消亡时也可能出现,但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当中,往往有一个病程,达到这个阶段为多见。

所以按照层次来讲心肾阳虚阶段,原有的中焦虚寒表现应该说仍然存在。

所以吐、利、腹痛,中焦虚寒的一个基本特点,到心肾阳虚阶段,还是会存在,但是严重了。

呕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这个实际上是由中焦虚寒、脾阳不足发展到脾肾阳虚的表现,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心肾的特征。

那我们刚才说了,脉微细、但欲寐,微细的脉,但欲寐就是神衰失养,神衰欲寐。

具体表现来说,在慢性病后期这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表情淡漠,呼之能应,这种状况。

有些老年人阳虚到后期,一种对外反应表情比较淡漠,一看他像睡着了,又没有睡着,喊他一声能答应,但是反应非常迟钝。

那这个说明阳虚以后不能温养心神,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心神失去温养,就会产生这种心神衰疲的表现。

脉象出现微细的脉,作为肾阳不足热力来源减退,最基本的(是)四肢厥逆,冷过肘、膝。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这里说是阳虚失温,达到厥逆一般认为是肾阳虚的基础见症。

那在临床上往往病人睡了,天气冷一点,睡一个晚上,上面的肘、下面的膝,都温暖不过来,这个用词来区别四肢不温、四肢清冷这个表现。

这是从病机证候分析,达到心肾阳虚,那是阳气的根本衰了,所以治法要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是挽回阳气,相当于极度虚衰这种特点。

这个方里用药虽然少,历代医家在这方面讨论很多。

附子来温壮元阳,在这里温壮元阳、起回阳救逆这个作用。

那附子在这个方里张仲景用生附子,注意他是用生附子。

当然也引起了后世医家的讨论,认为这个方里该用生附子还是用熟附子?熟附子柔和,毒性较小,古人不叫他毒性,当然认识到有毒性,但是认为温燥。

四逆汤的用法解析

四逆汤的用法解析

四逆汤的用法解析制附子20-100克,干姜15-50克,炙甘草20-40克。

方证引用:一:四肢厥逆,身体疼痛,精神萎靡,2便清利,脉微欲绝属于寒甚者。

二:汗、吐、下不当造成津伤损阳而四肢冷,疼痛,畏寒,喜睡,舌暗,苔白腻或白滑而脉沉细微等无力者。

如果没有以上阳虚症状,切不可乱用。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何谓阳虚?全身冷,恶寒,四逆脉微的重要特征,表现在病人全身冰冷,脉微欲绝,鼻中气息变冷,寒入少阴。

也可使病人暴哑,这个时候四逆汤效果极好。

四逆汤治疗寒症,但寒证不等于无热证,有些病人发热无休,头昏神倦,汗出,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此乃元阳大伤。

投清热则误诊,很多病人夏季受凉而腹泻,常用到此方,不可概用苦寒清泻。

但一定要掌握舌淡苔白,脉无力的特征。

不可乱用,四逆汤是急救之方,姜,附子用量一定要大,病人面如白纸,息如游丝,四肢冰冷,元阳衰,阳气不能通四肢,附子用200克也是必然。

现在很多医生,好好的健康之人,孩子,也动不动附子50多克,这样怎么不让人心寒。

不是害人又是什么呢?真正的名医把阳虚看的很清楚,既然看清楚了,也就不怕了,舌红也有阳虚,苔黄也有阳虚,重要的是你能辩证出阳虚的特点。

某病人睾丸疼痛,牵引少腹,常感寒凉疼痛,脉像沉微细,舌淡舌根苔黄腻厚,此乃少阴阳衰,四逆汤用之。

但必须有阳虚特征,脉沉微细,舌淡,虽然苔黄厚腻,但不是主证,如果用湿热方,势必没有效果,本方是温热之剂,面色红润,口臭声粗,便燥,小便短赤,脉数有力,千万不可用。

现在的医生,已经把阳虚这概念更新了。

不辩虚实,都认为老人小孩,阳气决定一切,不辩脉,不辩舌。

入笔就是附子,干姜切重,这不能不违背伤寒论原义。

什么是假热真寒,现在的医生都认为阴虚是假,真寒是真,完全把假热真寒的概念搞的一塌糊涂。

虽然有时候寒热难辨,但可以从面色来判断,四逆症就是阴寒体质。

脸色缺少光彩,多灰暗,苍白,肌肉松,按之无力,嘴唇色暗淡干涸,舌淡胖,多齿痕,皮肤多干燥,晨起多浮肿,目精无神。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作者:陈瑞春《伤寒论》是一部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它的特点是以六经为纲,详析八纲八法。

其中虽无八纲八法之名,而确有八纲八法之实。

四逆汤就是温法之一,兹就其理法方药等略述于后。

一、主证四逆汤是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方,其主证有四肢厥逆、无热恶寒、神疲困倦、下利清谷,脉沉微细(舌色淡红或紫而青滞)或无苔而中心淡黑,或舌质娇嫩而胖大等。

这都是少阴阳气虚馁、寒邪直中或由表入里所致。

阳气不能温煦四末,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四肢厥逆。

少阴病虽有反发热,乃是伤寒的两感证。

而本证阳气不支,阴寒内盛,所以只恶寒而不发热。

如果发热的话就不能与四逆证同语。

由于阳气不能充养头脑,神志困倦而欲寐,次其人似睡非睡,呼唤即醒,醒而旋即又睡,并非实热充斥不识人的昏睡。

少阴主水火两藏,其病非火病即水病;水从寒化则为寒证,火从热化则为热证,但其间必因寒入少阴,火败水盛才能导致为本证,当其火败水盛,水邪趋于肠胃则下利,阳气不运则完谷不化,阳气无力鼓动血脉,则脉沉而微细;沉为在里,微主气虚,细主血虚,虚人感邪,阳不足与之争,反为邪围,凡此诸证,皆属少阴阳虚阴盛所致。

这种阳虚阴盛的四逆证,采用峻温回阳的四逆汤以救其逆,自是理所当然。

四逆汤是姜、附、草三者组成:附于大辛大热,气味雄厚,通行十二经脉无处不到;干姜性味辛温,固守中州;伍炙草之甘,以缓姜、附之急而补益中土,药味虽简,配伍谨严,两用辛温,一走一守,又甘又缓,兵将俱备,何有不败之寇,追溯其源,实即《内经》“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具体运用,故为救逆的首方。

二、病机《伤寒论》用四逆汤者,遍及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诸篇。

有因寒邪直中,有因表邪人里,有因伤阳气致阴寒甚者。

虽然寒邪的来路不一,邪之所伤的深浅有别,而寒者热之的治法则是一致的。

太阳“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1、“四逆汤”治肾阳虚性四肢厥逆、真假寒热、附子慎用、血虚性手...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1、“四逆汤”治肾阳虚性四肢厥逆、真假寒热、附子慎用、血虚性手...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1、“四逆汤”治肾阳虚性四肢厥逆、真假寒热、附子慎用、血虚性手...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1、“四逆汤”治肾阳虚性四肢厥逆、真假寒热、附子慎用、血虚性手脚凉加当归.(视频+文稿)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今天讲肾阳虚,肾阳虚有什么表现?手脚发凉,容易腹泻;小便多,尿清,经常腰酸痛;精神不好。

您是否有以下一些症状1、入冬后,是感觉很怕冷,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热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

2、脐部受凉则易腹泻3、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4、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里要起来好几次,大便经常不成形5、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天稍微暖和点就昏昏欲睡。

或看电视头一粘沙发就呼呼入睡,而到真正睡觉时又反而睡不着。

这就是肾阳虚弱的表现,肾阳不足,脏腑的机能就会随之衰减,人也就衰老的快,中医对此用四逆汤治疗。

四逆汤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物组成,《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虚寒证。

什么是少阴虚寒证呢?就是由肾阳虚衰引起的全身虚寒病症,常表现为手脚、甚至四肢发凉,或冷如冰,犹如赤脚站在雪地里一般(原话称作“四肢厥逆”,四逆汤就是治疗四肢厥逆的,故名四逆汤),恶寒怕冷,大便往往是不成形的,甚至经常腹泻,还有部分病人伴有出冷汗,脉象非常的微弱,精神萎靡不振,《伤寒论》称作“但欲寐”,就是极度没有精神,眼皮抬不开,躺在床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脏腑机能衰弱的表现。

《伤寒论》中所说的这些情况,有一些属于心衰、肾衰、休克的状态。

这些状态较为紧急,治疗应迅速的大补阳气,才能令手脚、四肢回暖,挽救病人的生命。

中医称作“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必须使用四逆汤这些有附子、干姜的方剂,而且须用生附子,才能迅速大力的回升阳气。

但是毋庸讳言,对于急性心衰、休克的急救,中医门诊上很少能做到,因为这样的病人在普通门诊上根本见不到,一般要到急诊,西药点滴急救治疗,因这样给药速度快。

《李可老中医四逆汤处方》

《李可老中医四逆汤处方》

《李可老中医四逆汤处方》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

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

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 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个月。

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

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

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

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 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2. 乌头 25 5.32 26 10 30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6. 姜炭 22 4.68 36.6 5 90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8. 桂枝 97 20 44.9 9 120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 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 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2. 大枣 157 33.40 18.2 4枚 30枚 12枚3. 白术 150 31.90 74.27 20 125 454. 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5. 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6. 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7. 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 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2. 当归 81 17.23 35.74 6 503. 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4. 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5. 龙骨 76 16.47 30.13 10 45 6. 山萸 74 15.74 75.40 30 1207. 磁石 63 13.4 29.90 10 458. 葱白 61 12.98 4.57寸 3寸 10寸9. 赤芍 53 11.27 41.46 10 45 10. 五味 52 11.06 27.70 6 5011. 白芍 49 10.42 42.20 10 90 45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

李可老中医破格四逆汤

李可老中医破格四逆汤

李可老中医破格四逆汤方剂组成: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方解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着。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审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定有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

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

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

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咣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上,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120~240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四逆汤

四逆汤

四逆汤“四逆汤”原文可能为“回逆汤”。

也即“回阳救逆”的意思。

根据遣唐使带去日本所抄录的《古本康平伤寒论》,年代显然比国内现存的《宋本伤寒论》要早。

且从文理上解读也应是回逆,而不会让药为逆。

药物组成附子(君,一枚,生用,破八片),干姜(臣,一两半),炙甘草(佐使,二两),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剂歌诀温中散寒四逆汤,附子甘草与干姜,脉微欲绝可复元,四肢厥逆可回阳。

方剂主治少阴病。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剂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日本藏版古本康平伤寒论,其中有夹注有旁注,有阙文(凡文字遗阙,或不可辨认,统以作阙文字样),其中四逆汤,都误成回逆汤。

(施启生)[1-2]药理作用①升压、强心、抗休克作用《中成药研究》(1983;2:26):以麻醉家兔的低血压状态为模型,观察四逆汤及其各单味成分所具有的效应。

结果:单味附子虽有一定的强心升压效应,但其作用不如四逆汤,且可致异位性心律失常;单味甘草不能增加心脏收缩幅度,但有升压效应;单味干姜未能显示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

由三药合方的四逆汤,其强心升压效果优于各单位药物组,且能减慢窦性心率,避免单味附子所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提示该复方组方的合理性,也体现了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的科学性。

《新医药学杂志》(1974;3:21):经观察,四逆汤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有以下作用:1.改善休克状态。

当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在80-60毫米汞柱时,经注射后1-20分钟,血压即上升至90-110/60-90毫米汞柱,其特点是作用温和,当血压恢复正常后就不再上升;严重休克血压降至零,可先用西药升压,继以四逆汤维持之。

2.改善微循环。

对四肢厥冷,唇部及皮肤灰白或青紫的患者,药后先是四肢转暖,预示可能系内脏血流灌注在质量上和动力学上得到改善。

心率一般不减少,但力量加强,心音有力,脉搏有力。

3.预防休克发生。

四逆汤

四逆汤

四逆汤四逆汤方歌温中散寒四逆汤,附子甘草与干姜,脉微欲绝可复元,四肢厥逆可回阳。

作用:为温里剂,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

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方解:方中附子辛甘大热,走而不守,能温肾壮阳以袪寒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生用则逐阴回阳之功更捷,是为君药;干姜辛温,守而不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与附子相配,可增强回阳之功,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缓急,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燥热之性,是为佐药。

三药合用,功专效宏,可以奏回阳救逆之效。

处方:甘草6克(炙)干姜4.5克附子10克(生用)药理作用:强心作用《山西医学院学报》 1982(1):18,四逆汤对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心肌收缩振幅明显增加,而对心率影响不明显。

四逆汤对冠脉、心肌的影响,可被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减弱,这证明四逆汤属于肾上β腺受体兴奋药。

《新中医》1981(1):49,四逆汤单用附子时,强心作用既不十分明显,也不持久,且有毒性,若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两者均无强心作用),强心、升压作用显着,且持久,其原因是甘草甜素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提高心肌对附子敏感性的功能,而干姜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促进了血液循环。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迟微细者。

现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失水,以及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强人可将附子与干姜加倍。

备注: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温里祛寒,以加强附子回阳之效为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并缓解附、姜燥烈之性为佐、使。

三味配合,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出处:《伤寒论》第29、69、91、92、225、323、324、353、354、372、377条四逆汤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男,49岁,患者患腹泻3年,呈反复发作,泻下物为清水,无脓血便,无呕吐、腹痛及里急后重,每遇食生冷油腻后发作,日达十几次以上,多次拜访名医诊治无效,经西医常规治疗亦无明显效果。

李可(四逆汤)

李可(四逆汤)

李可(四逆汤)
四逆汤、逆,有违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往上逆冷,直到肘膝以上。

四肢为诸阳之本,三阴三阳之脉相连于手脚。

一旦阳衰阴盛,少阴枢机不好,气血不以应四肢,则产生四肢厥逆之候。

己方解四肢厥逆,使气血伸展而达四肢,故称四逆汤。

己方为回阳救逆的意味着药方。

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舌淡苔白,脉微等全身阴虚内热证主要表现
禄特科技:大辛热门、温发气血、祛散湿邪,主导药;
炮姜:温中散寒,帮助禄特科技回阳之手;
炙甘草:通调气血,并能缓解姜、附之过度燥烈;
四逆汤的作用与功效:
特异主冶生产少阴病。

四肢厥逆,畏寒蜷卧,呕吐口不干,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超微粒;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见四肢厥逆,脸色苍白,脉超微粒者。

辨证论治剖析:
寒为阴邪,易伤气血,湿邪深层次少阴,伤到肾气,肾气为一身气血之压根,《素问芒果厥论)说:“气血衰于下,则为寒厥。

”阴虚火旺衰,全身及身体失于温煦,故见四肢厥逆,畏寒蜷卧。

脾主运化水穀精准,取决于肾气的温煦,肾气衰则不可以温煦脾阳,脾失消化吸收之职,致清阳不升,反倒凹陷,浊阴不减,反倒上逆,故呕吐
下利。

阳虚寒盛,寒凉郁滞,故见腹痛。

《素问芒果举痛论》曰:“凉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好,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堵塞,故卒殊不知痛。

”气血丰富,精神才可以充沛,今阳气虚衰,神失所养,则见神衰欲寐。

太阳光误汗,气血随汗泄露,损害心肾之阳。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原文及释义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原文及释义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方剂组成】炙甘草9 克,干姜8 克,附子(生用)6 克【用法】水煎温服。

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29 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 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

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 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

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 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

《伤寒论》第324 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见瓜蒂散方。

《伤寒论》第353 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

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

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

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之。

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

倪师方剂讲解「当归四逆汤

倪师方剂讲解「当归四逆汤

倪师⽅剂讲解「当归四逆汤三六七:⼿⾜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姜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是中医治疗冻疮的主⽅,处⽅还是桂枝汤的加减,⼿⾜厥寒,脉细欲绝者,实际上⼼脏极度的衰竭了,所以加护病房裹⾯,靠维⽣机的病⼈都是当归四逆汤证,摸他的⼿脚都是冰冷的,⼼脏的⾎没有办法运⾏到四肢的末梢,四肢就缺氧,会坏死掉,这就是造成冻疮,除了冻疮外,紧急的时候也在⽤的,桂枝和⽩芍等量,由于动脉和静脉两个相等长,⾎液就会加速,平常胖⼦开三钱,⼈都昏迷了,靠维⽣机的时候⽤三两都不过份,因为⾝体⾥⾯完全没有功能,完全要靠药⼒,桂枝和⽩芍⼀定等量,如果桂枝少⽩芍重,会造成⾎管爆裂,因为出去的⼒量不够,⼈已经极虚了,肠胃的功能不够了津液也不够了,怕⾥⾯的东西梗到,所以⽤通草,通草是很轻的润肠剂,连⿇⼦仁对病⼈来说都太强了,可是不攻⼜不⾏,因为怕⾥⾯有脏的东西,所以⽤通草,同时再加炙⽢草、⼤枣,把津液都补回来,平常张仲景很少⽤补药,因为病⼈需要,病⼈在失⾎的状况下,所以⽤当归,把⾎补⾜,细⾟壮⾥阳,让下焦的阳往上升,下⾯的阳往上⾛,整个⼈能循环起来,为什么不⽤⽣姜?⽣姜是散胃⾥⾯的⽔,病⼈有恶⼼呕吐的时候才会⽤⽣姜,现在要把⽔补回来,所以不⽤⽣姜。

(当归四逆汤为寒凝⾎滞温经散寒活⾎通脉之⽅治疗寒邪直中厥阴引起的⼿⾜发冷尤其是那个很多⼥孩⼦⼿脚常年冰冷的 . 冻疮少腹拘急疼痛甚⾄牵引前阴经期腹痛等⾎虚寒凝症状)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三两⼤枣⼆⼗五个⽢草⼆两炙通草⼆两右七味,以⽔⼋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升,⽇三服。

如果遇到病⼈很危险的时候,就照上⾯的剂量开,⽤两计,平常⽤钱计,晚上睡觉脚冰冷的,就是当归四逆汤证。

还有⼀个地⽅⽤当归四逆汤,就是疝⽓,疝⽓时可加上升⿇来升提阳⽓。

所以只有疝⽓和冻疮⽤到当归四逆汤,还有就是急救的时候⽤。

若其⼈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姜汤」主之。

中国汤药之古中医·论四逆汤

中国汤药之古中医·论四逆汤

中国汤药之古中医·论四逆汤
真正在救逆的时候,是用生附,霍乱、疟疾、上吐下泄都是四逆汤证。

一颗生的附子,还没有晒干之前,大约五铙;晒干或烘干以后,大约三钱。

生附于表面有纤维很多,必须用棉布包起来煮,纤维才不会刺激到喉咙。

生附子专门去里寒,炮附子专治表虚。

病人表虚而汗流不止,我们用炮附子,这时用生附子反而没用,因为生附子不走表。

如果是开刀或意外车祸,病人失血过多而且怕冷,有里寒的时候,我们用生附子让阳气回头。

喝到生附子,嘴唇舌头会麻, 虽然是一种中毒现象,但是因为病人需要这个药,所以病人觉得很舒服。

四逆汤又称为『回阳汤』,麻黄汤称为『返魂汤』。

东涧翁曰:本方治四肢厥逆,身体疼痛,下利清谷,或小便清利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于此方中加「乌梅」、「蜀椒」,名「温中汤」,治虫蚘厥。

经方很多治疗打虫的药,乌梅、蜀椒都是,蜀椒就是花椒巴椒,蜀椒取开口的才没有毒。

【医林集要】曰:「干姜附子汤」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及诸虚沉寒, 这就是溺水,在水里面昏迷了,救溺的时候,扎「公孙」、「内关」、「中脘」,然俊趴过来,扎「会阴」,让心脏跳起来,水排出来了。

附注:生附子如何泡?拿十比一的明矾,用冷水泡附子和明矾,泡一晚后,上面的盐跑出来,水变成黑的,附子又黑又咸,咸入肾,黑也入肾,泡完一次后把残渣冲掉,换水再泡第二次、明矾没了再加,小心明矾会切手,泡三次,附于表皮的黑油都出来后再「晾干」,晒到干掉,约五天就可以了。

这就是「生附」,生附去皮后切片,放在铁锅上干炒,就是「炮附」。

(学习笔记)四逆汤解析

(学习笔记)四逆汤解析

(学习笔记)四逆汤解析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救逆之方。

四逆汤的三味药中,附子、干姜都是大温大热,用以温里、壮火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疑问。

有疑问的是甘草这味药,甘草在四逆汤中排在首位。

大家知道,《伤寒论》方剂中药物的排列次序是有规矩的,不容乱来。

这有些像当今领导出场,谁走先谁走后是有严格规定的,这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所以,经方里排列在前的往往是君药、主药,排列在后的则为辅药、臣使药。

炙甘草虽是中土药的王牌,但其性究属平和,与四逆汤之温里、壮火、救逆似乎无关紧要。

但,恰是这样一味无关紧要的药却置于四逆汤之首,这便引出许多争议来。

部分医家因甘草在此方中的排列位置,坚持以甘草为君,如成无己云:"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医宗金鉴》亦云:"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

"而大部分医家究因甘草性味平和,于温阳助火剂中不应占主导地位,故应为佐使,起到调和姜附,使其性勿过燥的作用。

炙甘草究竟是佐使药还是君药呢?我的看法应该偏于君药。

但是,为什么是君药?这个道理得说清楚。

四逆汤是温阳、壮火、逐寒、救逆之剂,这一点是有定论的。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过在太阴的阶段抓住时机用四逆辈,具有防微杜渐的意义。

可是四逆汤的正用还是在少阴及厥阴病里。

这个时候阴寒很盛,不仅上中二焦的阳气亏虚了,而且下元的阳也不行了。

如果阴寒盛,而阳气进一步亏虚,就很容易产生一个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寒不藏龙”,龙一旦藏不住,这个龙雷之火,这个生气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就要飞越。

龙火飞越起来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这个时候尽管很寒,尽管阳很虚,可是却会出现少阴篇通脉四逆汤证的“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龙火飞越此乃性命攸关之大事,此时尚有一线生机,就是看你的治疗能否把飞越的龙火重新送回原位。

为什么方书把四逆、通脉四逆这一类的方子称为回阳救逆呢?所谓回阳就是使“龙归原位”,所谓救逆就是使龙火不再飞腾。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始载于《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用于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

本方仅由附子、干姜、甘草三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方剂。

本文对作为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的附子,和四逆汤中可助附子回阳之功效的干姜及既能缓解附子、干姜的暴烈,又能协助附子、干姜的回阳救逆之功效的佐使药甘草三药的性能与作用、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以及现代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討与分析。

标签: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始载于《伤寒论》,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成方。

本方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配伍极为精简严谨。

其功效为回阳救逆。

主治少阳病。

症见阳虚欲绝、冷汗自出、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等症。

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均收到良好的疗效。

其方剂也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首选之一。

1三种中药的性能与作用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m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在四逆汤中为君药,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用于亡阳虚脱,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干姜在四逆汤中可助附子回阳之功效,为臣;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

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

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四逆汤的组成就是“附子,干姜,甘草”。

这个证治这个“证”——我们知道《伤寒论》里边有几个病呢?它就是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等等等等这“六个病”。

这“六个病”好治?还是“成千上万种的病”好治呢?很显然,“六个病”好治!但是这“六个病”就是一个框架性的一个大的范围。

那么这“六个病”它的名称,例如:辩太阳病脉证治(病,脉,我们都知道了),这个“证”,我们现在写成证明的“证”,实际上这个“证”和症状的“症”在古代的时候是通假字,是通用的。

所以说在《伤寒论》里边,有什么症状(就)用什么方法,这是很简洁的。

它的这个“内在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病的根本的部位”在哪里?这,就是我们这个书要讲的“证治本位”。

就是说: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它的根本的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我们用药治疗的这个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你的药进去之后在哪儿起作用了?——它是“根本的,我们看不到的,一个起作用的”机理。

所以有很多的药物,我们现代医学尤其现代的中医,他是用了什么药之后,产生什么效果了,那么他就以为这个药物“真正地”就是治了这个病了。

但是这样子的就短(缺)了一个“内在的原理”。

比如说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那么有四逆汤的药物——比如说有附子理中丸,大家也都知道了,前边有理中汤,就是白术、干姜、党参、甘草——这是理中汤,加上附子,就是附子理中汤。

所以这个附子理中丸里边,既有理中汤还有四逆汤。

那么附子理中丸——有的人胃口容易上火,如果我们用了附子理中丸,甚至能治疗有一些脾胃上火的现象,尤其是慢性的、体质是虚寒的这些人,吃了附子理中丸居然火降下来了(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火更热了)。

也就是说“火降下来”的这一部分的人,吃了“热药”为什么还能把“火”给灭了呢?在我们(中医界)过去李东垣也讲“甘温除大热”,为什么用“甘温”的药能够把“热”给退掉呢?它的机理在哪呢?就是说我们要把疾病的病机有一个认识:当我们的脾胃虚寒的时候,脾胃的运化的功能减弱了,减弱之后,这个食物吃到你的胃里之后,它运化不了、运化不走,它停留到你的脾胃这“郁而化热”。

通脉四逆汤解

通脉四逆汤解

通脉四逆汤解【组成】炙甘草二两,生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两。

【功效】回阳通脉。

【方解】我们先看看在《伤寒论》里的以下条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服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是在通脉四逆汤的基础上加猪胆汁半合(约十毫升)而成,它与白通加猪胆汁汤可以说是处理最危急证候的方剂,就是一般所说的戴阳证。

就是阴盛隔阳,体内阴寒过盛将阳气阻隔于外而出现的真寒假热证,可见久病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游移不定,是阴阳离绝的一种危险证候。

而白通加猪胆汁汤方则是在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的基础上再加猪胆汁一合与人尿五合而成。

比较条文可知,前面两条的“脉微欲绝”比下面“无脉”的情况要好,而用药的力度,确实也是白通加猪胆汁汤比较强,毕竟通脉四逆类汤有炙甘草,是比较温和的用法,而白通加猪胆汁汤就没有炙甘草且加葱白四茎来通肺。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这其实也是太少合病的问题,只不过情况比麻黄附子细辛汤要严重,因为这里出现了下利,所以用白通汤,用附子处理少阴的问题,干姜制约附子同时处理太阴的问题,所以通脉四逆汤就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将干姜的量加大一倍,因为四逆汤里面没有“下利”这个太阴的证,而葱白就像细辛那样来回沟通于太少之间。

用葱白四茎,这是肺金的象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所以这里的葱白其作用点在于肺肾之间且着重于肺。

其实,在通脉四逆汤条下,仲景曾示药物加减法,里面有提到“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这个九也是肺金的象数,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仲景用葱白,是基于考虑其在手太阴肺经的作用。

一般认为这里是以微微的发汗为用,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就与“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相违背,那么在通脉四逆汤证里面也见“脉微欲绝”,为何还会提到“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很明显,这里加葱白并非发汗为用。

吕英论四逆汤

吕英论四逆汤

吕英论四逆汤此分析立足于本人参悟到的生命之本源与宇宙之本源是“一”不是二。

即理无二致,不二法门。

宇宙之本源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个状态,称为天一真气,它是纯阳之物,就人类目前的认识它是集有形和无形于一身,但目前现代技术尚无法证实它,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呼吸之气,我们肉眼是无法看到、无法触摸到的一样,但人人皆知呼吸之气的存在。

正因为有此真气,才有今天人类可视的宇宙和万物。

这样治病究本,天一真气才是医者所求的这个本。

若立足天一真气,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病皆为本气自病。

就人的生命而言,是天一真气这一本源在人身上的现象而已,呼吸之气也是在人拥有天一真气的前提下才能建立和体现的。

对生命的参悟我结合物种起源之论,提出一个八级元神的说法:如果说每一个今天的我是Ⅷ级元神的话,Ⅶ级元神是我的父母,Ⅵ级是万物,Ⅴ级是地球这个行星,Ⅳ级是太阳系,Ⅲ级是银河系,Ⅱ级是宇宙,Ⅰ级就是天一真气。

就先后天八卦而言,每一个今天的我这个生命体对应的是易经的后天八卦,四季四方对应东春震、南夏离、西秋兑、北冬坎,根据一年四季阴阳消长规律,四季中北方坎卦的一丝真阳乃是人之立命之本(清代·郑钦安学术思想),所以治病的关键必是立足北方分析四季四方元气的强弱及其运行规律。

因以元气立论,四季阴阳变化均是元气这一气的变现,即六气归为一气。

而立足北方以元气立论的中药方就是仲景先师《伤寒论》中少阴篇的四逆汤。

临床难点是天地、宇宙、自然、生命之理的到位理解和药量,吾之参悟亦是立足河图洛书之数理。

就先后天八卦而言,先天八卦是体,后天八卦是用;就河图洛书而言,河图是体,洛书是用。

不论是河图还是先天八卦,相对天一真气而言,天一真气是体,先天八卦与河图是用。

这就是我参悟使用四逆汤的理论依据。

一、四逆汤之附子药量的分析附子的用量关键是如何理解河图北方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第一种:1、6肯定代表了这两个数本身;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和六两个数后面的道理在医者开处方时能否理解其意。

灵兰诵读77四逆汤解析

灵兰诵读77四逆汤解析

灵兰诵读77四逆汤解析宋本《伤寒论》第225、323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5)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3)第225条解析:【成无己】浮为表热,迟为里寒。

下利清谷者,里寒甚也,与四逆汤,温里散寒。

【柯韵伯】脉浮为在表,迟为在脏,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脏寒。

未经妄下而利清谷,是表为虚热,里有真寒矣。

仲景凡治虚证,以里为重,协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疼,脉沉迟者,便加人参。

此脉迟而利清谷,且不烦不咳,中气大虚,元气已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烦躁,且以人参,况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因本方之脱落而成之耳。

此是伤寒证。

然脉浮表热,亦是病发于阳,世所云漏底伤寒也。

必其人胃气本虚,寒邪得以直入脾胃,不犯太少二阳,故无口苦、咽干、头眩、项强痛之表证。

然全赖此表热,尚可救其里寒。

【尤在泾】脉迟为寒,而病系阳明,则脉不沉而浮也。

寒中于里,故下利清谷;而阳为阴迫,则其表反热也。

四逆汤为复阳散寒之剂,故得主之。

第323条解析:【成无己】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不云急温;此少阴病脉沉而云急温者,彼虽寒甚,然而证已形见于外,治之则有成法;此初头脉沉,未有形证,不知邪气所之,将发何病,是急与四逆汤温之。

【尤在泾】此不详何证而但凭脉以论治。

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然苟无厥逆、恶寒、下利、不渴等证,未可急与温法。

愚谓学者当从全书会通,不可拘于一文一字之间者,此又其一也。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拓展阅读:娄绍昆:解构四逆汤刘力红:“四逆汤”背后隐藏的两种大法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名家的四逆汤中
四逆汤是用来排除体内寒邪的。

寒邪排除了,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才谈得上养生。

所以,并不存在“养生的“四逆汤,只有”排病“的四逆汤,也就是说,四逆汤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养生“的。

李可先生推荐大家服用四逆汤,是看到大多数现代人寒邪入少阴,病得不轻,而发了慈悲心。

四逆汤没有“大剂”、”小剂“之分,按照《伤寒论》的标准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5克,生附子5-10克(或炮附子20-30克),六碗水,用小火煎1-1.5小时,煎成2碗,一天内服完。

平时就可以按这个剂量服用。

但是,这是药汤,不是菜汤,可“常常”服,不可“久久"服。

也就是说,可以隔三差五地服一两剂,但绝不能误以为这是”养生汤“,而天天喝,一喝就是大半年。

【主治】少阴病。

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功用〗回阳救逆。

〖病机〗
寒邪入里伤及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生化五脏六腑─→周身虚寒,恶寒踡卧。

清阳实四肢,阳气不得温养─→四肢厥冷
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釜底无薪”,故其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清阳不升,浊阴
不降─→呕吐不渴,腹痛下利。

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充实,精神才能旺盛,今阳虚,神失所养
─→神衰欲寐
阳虚脉气鼓动乏力─→脉沉细而微,舌苔而滑。

为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壮阳,祛寒救逆。


├助阳散寒
臣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固护阴液,缓姜、附的燥烈之性。


佐使炙甘草┤制附子毒性。


└伍干姜温健脾阳。

【运用】
1.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

除四肢厥冷外,应以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微为证治要点。

2.现代常用本方作为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出而见休克,属亡阳虚脱者的急救方剂。

【注意事项】
1、真热假寒者忌用。

2.热厥及阳郁厥逆之证,禁用。

3.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冷服法
空间精彩,专业日志,为百姓健康、助
中医同道成功!
中医技术殿堂QQ:754500650
点击进入[中医技术殿堂]浏览更多专业中医诊疗、中医养生保健精彩文章
【中医中药】一个解决脚所有问题的秘方
【养生保健】黄瓜籽粉及各种菜籽粉的用处
【中医产品】中医祛痘!三小时见效,七天痘痘消无踪!出口韩国的明星产品!【健康器械】请个中医走进家,治疗养生全靠她
【养生产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技术成果推广部系列产品---虫草灵芝丸【技术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技术成果推广部中医特色诊疗、保健养生绝技系列【中医殿堂】中国网刊登:体液调控疗法实现人体健康自愈
【中医殿堂】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牛皮癣、肿瘤、各类肥胖、疼痛不再是不可能
【中医殿堂】体液调控疗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医殿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培训学校2012年度开班简章
【中医殿堂】高血压三次治疗(7-10天一次)停降压药,糖尿病最多六次停西药的体液调控疗法
【纪实专访】他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牛皮藓、肿瘤、肥胖、疼痛。

体液调控主讲专访--《揭秘余粮》
【中医殿堂】神奇的黄氏整脊疗法!一分钟治愈肩周炎颈椎病腰突!更有拿手绝活百分之九十以上治愈股骨头坏死!
【中医殿堂】股骨头坏死的家庭调理方法
【中医殿堂】冲阳穴治疗网球肘立竿见效
【中医殿堂】后溪穴让肝血充足眼睛亮,颈、肩、腰病一起收。

【中医中药】五红水抗癌制作方法。

中医技术殿堂提醒:适合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疾病还是要求医。

【养生保健】教你如何清肠,教你早晨清肠、除口臭、色斑、大肚腩
【中医殿堂】一针治愈疾病的针灸绝技
【中医殿堂】排湿毒有奇穴
【中医殿堂】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堪称史上最全!原来肩周炎就i这么简单!【经典方剂】彝医大师治疗乳房肿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保密配方公开
【中医古典】十二经泻补用药歌
【怪手中医】久咳盐敷疗法
【中医中药】高血压特效:永远断根,屡试屡爽,还有减肥方法
怪手中医】久咳盐敷疗法
【中医中药】高血压特效:永远断根,屡试屡爽,还有减肥方法
【中医殿堂】全身360穴,精取10要穴
【怪手中医】夜间腿抽筋的秘方—几乎神效
【养生保健】学会打通经络上的交通黑点
【亲子教育】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精髓
【中医保健】拉筋拍打治百病,简单有效不花钱
【科学食疗】萝卜怎么样吃能治百病
【中医殿堂】刮痧不传之秘法:内脏病淤滞开锁法
【中医殿堂】清晰手诊图谱
【偏方治病】治疗血液三高偏方(血粘稠、血脂高、血糖高)
【养生保健】可治百病的神奇拍手锻炼法
【养生保健】脾胃养生
【自我调理】人体几大窝的特效功能
【美容养颜】脾虚夺走你健康穴位饮食调理脾胃
【强身健体】喝什么补血汤补血最快,一生24小时的补血秘籍
【中医经络】治身是表,调心是本,经络可以身心同治
【中医中药】征集有确切疗效的家传秘方
【养生保健】推荐健康妙法:失眠的自我点穴调理
【中医中药】骨质增生者敷之,无一不愈,且起效神速,除表除根
【中医殿堂】刺血拔罐后的辩证方法!特别提醒:刺血仅仅只是体液调控疗法的组成部分,感兴趣可以查阅顶置日志相关介绍
【健康园地】观手知健康,让你长命百岁的好方法
【中医殿堂】痔疮要从大肠调,孔最穴让痔疮不再扰
【经络穴位】坐骨神经痛是肝肾不足,秩边穴气血要打通
【中医养生】几个穴位拔罐的好处
【中医经典】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的问题,学习完了,就不再晕头转向了!【中医理疗】特殊刮痧法
【经典再现】脾经大药房-----化掉任何慢性病
【中医殿堂】疏通经络有技巧
【经典重现】----各经疼痛部位分布图及治疗方法!搞疼痛的朋友要好好学习。

【针灸技术】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针灸学员牢记心间!
【经典理论】中医治病的实质
【中医殿堂】治疗糖尿病不复杂:健脾胃,转吸收,再用体液调控疗法来帮忙!【中医诊疗】手诊的密码
【中医中药】天麻填肚脐,乳腺不增生
【针灸技艺】针灸中各类疾病常见“反应点”最全收集!
【整脊按摩】人体按摩特效穴!
【针灸绝技】运用手足三针动态治疗颈肩腰痛腿绝技
【经典穴位】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
【中医养生】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针灸减肥】针灸减肥穴位图针灸减肥穴位图
【整脊正骨】引起手麻的常见原因
【中医诊疗】特效穴位治疗身体常见病有奇效(中医绿色疗法)
【中医养生】『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中医诊疗】神奇的四缝穴
【养生保健】养生奶奶的招术很草根很省钱
【中医基础】人体穴位大挂图
【中医诊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中医诊疗】耳尖放血治病多
【中医诊疗】八髎穴的体表定位及男女科病治疗
【养生保健】认识我们身体上的三斑——黑斑、白斑、血痣
【中医诊疗】全息背诊入门
【养生保健】夏季养生-好雨知时节,良方度酷暑
【中医殿堂】十四经脉阻塞以后的表现
【养生保健】生姜就是“还魂”药
【中医殿堂】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养生保健】好多人的烦恼-脾胃湿热吃什么药?体内湿气重有何表现?怎样去除?
【中医殿堂】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殿堂】膝关节疼痛的傻瓜治疗方法--一针解决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