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试剂和斐林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效果对比
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效果对比高中生物学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是一个经典且重要的实验。
2019版人教版教材中,所用检测试剂为斐林试剂。
2019版浙科版教材中则使用本尼迪特试剂(也称为班氏试剂)。
斐林试剂是由0.1 g/mL NaOH和0.05 g/mL CuSO4配制而成。
其中O.1 g/mL NaOH 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液,0.05 g/mL CuSO4称为斐林试剂乙液。
本尼迪特试剂的配制方法为l将4.3 g硫酸铜(CuS04·5H:0)溶解在50 mL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加水至40 mL;另将43 g柠檬酸钠和25 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150 mL水中,加热使之溶解。
冷却后将上述2份溶液混合,用水稀释至250 mL,当溶液不澄清时可过滤。
本尼迪特试剂常被认为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避免了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可长期保存。
斐林试剂在储存上具有缺点,而人教版仍选择其作为检测试剂是否存在其他原因?斐林试剂在检测速度和灵敏度等是否具有优势?1、研究背景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原理具有一定共性:都是利用Cu(OH)2,与还原性糖的醛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 沉淀以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
但二者产生cu(OH)2的方式存在差别。
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直接反应产生Cu(OH)2,Cu(OH)2再与还原性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而本尼迪特试剂中Cu(OH)2的产生过程是: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产生OH一,与CuSO4溶液混合时,生成的Cu(OH)2与还原性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从原理分析,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强烈反应产生Cu(OH)2,(OH)2很容易沉淀,浓度相对较高。
因此,可推测其检测还原性糖的灵敏度较高。
而本尼迪特试剂利用柠檬酸钠和碳酸钠水解产生OH一,与CuSO4混合后产生的Cu(OH)2。
因为水解产生的OH一数量较少,产生的Cu(OH)2浓度也相对较低。
解读斐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⑤经济 实 惠 。一 张 6 4开 碳 膜导 电纸 的市 场
价格 约 为 06 .0元 左右 , 而一 张 等大小 碳 素 墨水 导
电纸 的价 格仅 几分钱 。
发 动师生 动手制 作 实验消 耗材 料 。既增 强 了 师生 的实践 活 动 能力 , 为 师生 提供 了创 新 浯 动 又
斐林 试 剂 、 氏试 剂 都是 鉴 定 可 溶 性 还原 糖 班
的试 剂 , 高 中生物 实 验 中常交 又使用 , 在 双缩 脲试
剂是 鉴定 蛋 白质 的试 剂 , 配 方 又与 斐 林 试剂 相 其 似 , 现行 高 中生 物 教 材 及课 辅 资 料 均 未作 相 关 但 介绍 , 致使 许多 师生 深感 疑 惑 。 因此 , 者 就这 3 笔 种试 剂 的配 制 方 法 、 定原 理 、 存 及使 用 方 法 、 鉴 保 实验现 象 和结果 进行 对 比 , 以解读 。 作
《 学仪 器 与实验 》 2 教 第 3卷 2 0 0 7年 第 1 2期
・2 ・ 7
维普资讯
法是 将 等体积 的 乙 液加 入 到 甲液 中 , 合 均 匀 即 混
是。
表 1 裘 林试 剂 与 班 氏 试 剂 配方 比较 表
( ) 缩 脲 试 剂 的 配 制 、 存 和 使 用 方 法 2双 保
1 斐林 试剂 与班 氏试剂 () 1 两种 试剂 的 配方不 同( 表 1 见 )
( ) 种试 剂 的配制 、 存和使 用方法 不 同 2两 保
毛刷 蘸碳 素墨水 刷在 纸上 , 意前后 左右 刷匀 ( 注 如 未刷 匀 , 在纸 晾干后 再刷 一遍 ) 可 。 ④ 待纸 晾干后 , 竹签 从启 口处插 入 , 用 挑开 相 邻 的两边 。用 手揪 住纸 角 , 向拉 动撕 下纸 张 。 反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归纳总结)第一篇: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归纳总结)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
遇淀粉变蓝。
遇糖原变红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16.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班氏试剂与菲林试剂的比较
班氏试剂与菲林试剂的比较班氏试剂的配置取无水硫酸铜1.47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和600ml水共热,溶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再将冷却的150ml硫酸铜倾入即可。
鉴定糖尿的结果沸水浴加热后的现象葡萄糖含量(g/dl)透明蓝色无加热时无变化,仅冷却后有少量沉淀微量,约0.5以下加热1分钟后即出现少量黄绿色沉淀少量,约0.5-1加热10-15秒后即出现土黄色沉淀中量,约1-2加热时很快出现多量砖红色沉淀大量,约2以上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比较:首先,两者的配方不一样。
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
其中0.1g·mL-1的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0.05g·mL-1的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
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②50mL 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Cu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次,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略有差别。
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产生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而班氏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第三,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
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反应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Na2CO3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
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斐林试剂: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费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尿糖试纸
费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尿糖试纸这三种物质均可用来检验含醛基的有机物的存在,在医学上用来检验糖尿病,其原理均是利用了Cu2+的氧化性把醛基氧化,但成份略有不同:
费林试剂:即硫酸铜、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组成的蓝色混合溶液。
分为菲林试剂A和费林试剂B,A为CuSO4溶液,B为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溶液,使用时将A、B
等体积混合即成费林试剂。
班氏试剂:即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组成的混合液,又叫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它与醛反应的结果是与费林试剂一致的,只是比费林试剂更稳定,所以在临床化验中更常使用。
尿糖试纸:又叫硫酸铜试纸,呈白色, 带兰色斑点,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测试。
每片含硫酸铜20毫克,枸橼酸300毫克, 碳酸钠80毫克,氢氧化钠235毫克。
尿糖试纸法快速、方便,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将试纸条放在尿液中浸湿,一秒钟后取出,在一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根据不同的颜色来确定尿糖阳性的程度。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试剂,它们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酶学研究、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特点、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酶标仪底物,它的化学名称为p-氨基苯甲酸亚甲基酯。
斐林试剂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且在酶催化反应中产生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吸光度。
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测定酶的活性、酶动力学研究以及酶抑制剂的筛选。
斐林试剂在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其与酶催化产物的反应。
当酶催化反应进行时,斐林试剂被酶催化生成对应的产物,该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使溶液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变化,可以间接测定酶的活性。
操作斐林试剂时,首先需要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等。
然后将溶解好的斐林试剂加入酶反应体系中,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物的吸光度变化,从而计算出酶的活性。
二、班氏试剂班氏试剂是一种常用的酶抑制剂,其化学名称为苯胺甲酸。
班氏试剂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抑制酶活性的能力,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一些特定的酶。
因此,班氏试剂广泛应用于酶抑制剂的筛选、酶机制研究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
班氏试剂的抑制机制主要是通过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阻碍酶底物的结合和催化反应的进行。
班氏试剂与酶之间的结合是可逆的,一般情况下,班氏试剂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成正相关。
因此,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班氏试剂的浓度来研究酶的抑制效果。
操作班氏试剂时,首先需要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等。
然后将溶解好的班氏试剂加入酶反应体系中,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酶活性的变化来评估班氏试剂的抑制效果。
总结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主要用于测定酶的活性和酶动力学研究,而班氏试剂主要用于酶抑制剂的筛选和酶机制研究。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将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加入酶反应体系中进行实验。
还原性糖的问题
还原性糖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都会出现这样的颜色变化的。
蓝色就是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
棕色是从蓝色到砖红色的过度颜色,不是某种物质的颜色。
用美术观点理解。
砖红色就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显色反应的颜色。
其实还原糖都是这个过程,书上说的砖红色沉淀是最终结果。
糖里面多羟基遇到Cu(OH)2会变蓝色沉淀,而且试剂本身是氢氧化铜悬浊液也是蓝色,然后生成了Cu2O(与醛基反应),混在一起棕色,最后都变成Cu2O砖红色。
概念斐林试剂以及由柠檬酸、硫酸铜与碳酸钠配制的本尼迪特试剂常与醛糖及酮糖反应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即试剂本身被还原,所以凡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还原糖(reducing sugar),凡不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非还原糖(non reducing sugar),糖苷不能发生上述反应。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核糖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性质能够还原斐林(H.von Fehling)试剂或托伦斯(B.Tollens)试剂的糖称为还原糖,所有的单糖(除二羟丙酮),不论醛糖、酮糖都是还原糖。
大部分双糖也是还原糖,蔗糖例外。
斐林试剂是含Cu2 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后得到砖红色Cu2O的沉淀。
托伦斯试剂被还原后能生成单质银,在试管壁上可看到“银镜”。
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基)的糖,叫还原糖。
如葡萄糖。
果糖含有游离的酮基,所以果糖也属于还原糖。
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单糖的还原能力主要来自它的醛基,如葡萄糖,而多糖则大多因为半缩醛羟基的存在。
还原后,自己会变成糖酸。
如葡萄糖就会变成葡萄糖酸。
如该糖是一酮糖,酮基就会断裂,分解成两个较小的分子,如果糖。
2023年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
高中生物试验试剂归纳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使用方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旳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旳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使用方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展现紫色。
4、苏丹Ⅲ:使用方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旳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旳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旳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8、75%旳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旳酒精能渗透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低于这个浓度,酒精旳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阻碍酒精透入,减弱杀菌能力。
75%旳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旳酒精溶液:冷却旳体积分数为95%旳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旳盐酸:和95%旳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一般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12、20%旳肝脏、3%旳过氧化氢、3.5%旳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旳催化效率。
(新鲜旳肝脏中具有过氧化氢酶)13、3%旳可溶性淀粉溶液、3%旳蔗糖溶液、2%旳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旳作用试验。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以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生化试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
它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试剂,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样品中的浓度。
斐林试剂基于洛杉矶方法,利用蛋白质与试剂中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的原理进行测定。
斐林试剂的原理是基于蛋白质与铜离子的络合反应。
在试剂中,铜离子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和精氨酸残基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这个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在低浓度下准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将待测的蛋白质样品与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斐林试剂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
而班氏试剂是一种常用的糖类定性试剂,主要用于检测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班氏试剂可以通过与糖分子中的羟基反应,产生蓝色或红色的沉淀物,从而判断糖的存在与否。
班氏试剂的原理是基于糖与试剂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反应。
在试剂中,铜离子与糖的羟基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物进一步与试剂中的蛋白质和酸性条件下的羟基反应形成蓝色或红色的沉淀物。
根据沉淀物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或非还原糖。
班氏试剂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将待测的样品与班氏试剂混合均匀,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然后观察样品的颜色和形态变化,根据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或非还原糖。
班氏试剂的结果直观可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常用的生化试剂,分别用于蛋白质和糖类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它们的原理基于与特定分子的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或沉淀物的形成来判断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的存在与浓度。
这些试剂的使用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
无论是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还是检测糖类的存在与否,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比较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成分原理、及保存方法有区别;还原糖的鉴定于蛋白质的鉴定所使用的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也不尽相同。
下面就从这几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1.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1)成分不同:班氏试剂的配置方法:400mL水中加85g柠檬钠和50g无水碳酸钠;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
制成CuSO4溶液;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溶液-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斐林试剂的配置为:斐林试剂甲液为0.1 g/mLNaOH的溶液。
乙液为0.05 g/mL CuSO4的溶液。
使用时,将4~5滴乙液滴入2 mL甲液中,混合后立即使用(2)原理不同: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CHO)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而斐林试剂则是CuSO4于NaOH发生反应生成Cu(OH)2。
当然,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CHO)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3)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产生较多地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为-Na2CO3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2.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1)浓度不同:斐林试剂甲为0.1 g/mL 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为浓度为0.05 g/mL 的CuSO4;双缩脲试剂A为0.1 g/mL NaOH溶液(与斐林试剂甲完全相同),双缩脲试剂B为0.01 g/mL的CuSO4溶液(与斐林试剂乙液浓度不同)(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 O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
【高中生物】常见试剂及变色反应大全,学霸都在看!
【高中生物】常见试剂及变色反应大全,学霸都在看!高中生物常见试剂大全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使细胞分离开来。
“有丝分裂观察”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15%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洗去卡诺氏液8%盐酸:(1)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2)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11.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比较
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比较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有关实验中用到了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二者都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但两种试剂的配制、反应原理及使用方法均有所不同,教材只介绍了斐林试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对班氏试剂的配制和反应原理没做任何解释。
班氏试剂是如何配制的?与斐林试剂的配制、反应原理有何不同?学生对此有较多疑问,现解释如下。
1.斐林试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及反应原理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NaOH)和乙液(0.05g/mlCuSO4)组成,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使用时将等量的甲、乙液混合均匀,取适量加入待测液,此时溶液呈蓝色。
沸水浴加热2min左右,即可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
甲、乙液混合时,生成了Cu(OH)2,而新制的Cu(OH)2在还原性糖的作用下,被还原为Cu2O砖红色沉淀。
实验过程中,必须先把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使Cu(OH)2充分生成。
如果先后或者分别把NaOH和CuSO4溶液加入到含有还原性糖的组织提取液中,其中的有机酸会与NaOH迅速反应,使反应物中没有Cu(OH)2或者Cu(OH)2量不足,从而使还原性糖与Cu(OH)2的反应不能进行或现象不明显,影响还原性糖的鉴定。
2.班氏试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及反应原理班氏试剂一般用于尿糖的测定,有时也用于其他实验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配制方法:取柠檬酸钠86.5g和无水碳酸钠50g放入1000ml锥形瓶中,加水350ml,加热至溶解。
另取100ml锥形瓶加入硫酸铜8.65g,加水约50ml,加热溶解。
待二者冷却至室温,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前液,随时搅匀,并补足水量至500ml。
使用时,取1ml班氏试剂加入试管,加入糖尿病患者的尿液0.1ml,混匀后沸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开始为蓝色,后来出现黄绿色、土黄色或砖红色沉淀,分别反映出患者尿液中糖含量的多少,结果见下表。
班氏试剂在配制过程中,当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由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制的溶液中时,硫酸铜与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相遇,能产生出一种可溶性的又能离解出Cu2+的可溶性络盐,即柠檬酸钠此时能防止氢氧化铜沉淀的形成,做了一种亲水性掩蔽络合物形成剂。
班氏试剂和斐林试剂
班氏试剂和斐林试剂
王士朝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04()5
【总页数】1页(P14-14)
【关键词】班氏试剂;斐林试剂;高中;生物
【作者】王士朝
【作者单位】河南镇平第一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小议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和检验醛基实验的改良 [J], 陈军
2.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班氏试剂三者之比较 [J], 张卓鹏
3.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班氏试剂三者之比较 [J], 张卓鹏
4.解读斐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J], 岳显兵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班氏试剂的使用 [J], 苗树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斐林试剂和班氏糖鉴定试剂
斐林试剂和班氏糖鉴定试剂
王玉龙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05()12
【摘要】斐林试剂和班氏糖鉴定试剂(简称班氏试剂)都是可溶性还原糖的常用检测试剂。
由于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必修和选修)和一些教辅资料中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交叉使用,但却没有解释二者的区别,致使许多师生为此而产生疑问。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试剂的配制方法、反应原理、保存及使用方法、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对比,并作一解释。
【总页数】1页(P26-26)
【关键词】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鉴定;检测试剂;生物教材;配制方法;反应原理;实验现象;高中;师生
【作者】王玉龙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O652.3
【相关文献】
1.小议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和检验醛基实验的改良 [J], 陈军
2.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班氏试剂三者之比较 [J], 张卓鹏
3.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班氏试剂三者之比较 [J], 张卓鹏
4.解读斐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J], 岳显兵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班氏试剂的使用 [J], 苗树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班氏试剂与还原糖用不用加热
班氏试剂与还原糖用不用加热?答:要加热具体操作如下:(重点看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原性糖的鉴定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尽相同。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区别,下面就从这几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1.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由溶液和溶液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点不同:(1)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双缩脲试剂中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
(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
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
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反溶液和溶液混合(将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溶液(2mL),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
2.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关于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可用下面的例题引出其异同点:例:你可用什么方法,检验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糖?答案:方法一:在试管中加入人的尿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2min,若试管中溶液在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糖。
方法二:取少许尿液加水稀释后,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沸水浴加热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氏试剂和斐林试剂的比较
李佑勇2006-6-23搜集整理
高中生物选修本第一章“血糖的调节”一节有一演示实验——尿糖的鉴定。
该实验所用试剂为糖定性试剂——班氏试剂。
由于该实验在现象和结果上与必修本“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完全一样,因此有的学生误认为该实验中的班氏试剂就是必修本中的斐林试剂。
其实两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两者的配方不一样。
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和质量
浓度为0.05g·mL-1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
其中0.1g·mL-1的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0.05g·mL-1的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
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Cu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次,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略有差别。
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
反应产生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而班氏试剂中Cu(OH)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2
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第三,两种试剂的反应的灵敏度和保存方式不同。
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反
应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灵敏度较高,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在实际中通常用于研究或者针对个别病人采用;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Na2CO3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灵敏度较低,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在实际中通常用于生产和大多数病人检验采用
当然,同学们在学习中要着重掌握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反应,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
无论利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两者反应现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