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降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降水的观点,掌握降水的类型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

3. 了解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特点,培养举世观念。

4. 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降水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降水差别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案例等。

2. 准备地图和地球仪,用于展示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情况。

3. 准备相关视频和图片,用于诠释不同地区的降水特点。

4. 设计教室讨论题目和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稳固提高和教室小结。

底下我会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

1. 导入新课:引入一些实际的天气情况,如降雨和降雪,引导学生思考降水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 新课教学:(1)起首,我们将介绍降水的观点和类型,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基本知识。

(2)然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图表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包括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分布等。

通过这些图表和数据,学生将能够理解降水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洋流等。

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4)最后,我们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模拟实验。

学生将分组,模拟一个地区的降水变化,并诠释原因。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稳固提高:为了进一步稳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公开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公开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2. 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3. 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 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2. 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2.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2.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板书: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

板书:一、降水的变化1. 降水的概念及形式师:什么是降水?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归纳。

大家思考: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

《风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气象知识。

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风和降水的气象预报。

风和降水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风的产生?雨水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通过本次学习来深入了解风和降水的奥秘。

二、探究风的形成1. 风是由什么引起的?风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气流运动引起的。

当大气中一部分空气受热膨胀后产生低压,而另一部分受冷收缩后产生高压,两者形成气流运动,就会造成风的产生。

2. 风的方向和速度会受到什么影响?风的方向取决于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位置关系,风一般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风的速度则受到温度、地形、纬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热带气候的风速会较大,而极地气候的风速则较小。

三、探究降水的原理1. 什么是降水?降水指的是在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后,由云层中下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通常表现为雨水、雪、雹等形式。

2. 降水是怎么形成的?降水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而水汽的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中的湿度足够高、温度足够低等。

在这些条件下,水汽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并逐渐增多,最终形成降水。

四、风和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 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风可以带来新鲜的空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气候的变化。

但是强风也可能引发风灾,对建筑物、植被等造成损害。

2. 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降水是维持生态平衡、补充水源的重要方式。

适量的降水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维持土壤湿度,但过多降水也可能引发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五、小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气象知识。

风和降水是大自然的重要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并善用它们,同时也要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六、讨论与思考-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感受到风和降水的存在?它们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你对气象学有兴趣吗?你认为气象学有哪些重要应用价值?- 你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何看法?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七、作业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风和降水的情况,并就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进行思考,写一篇心得体会。

人教版8年级地理 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8年级地理 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案 教学设计
2、降水量多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湿润区,降水量少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干旱区,为什么?
3、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和我国的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经过什么山,什么河?
4、描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完成课件上的连线题。并介绍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6、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哪一个干湿区?
7、介绍我国四大干湿区的植被。
等降水量线和哪条等温线重合,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各经过什么地区。
5、阅读图2、18的高度表。
6、找出我国城市:火烧寮、武汉、兰州、托克逊并确定其降水量,并用一条直线将其连接起来。
7、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板书
7、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
8、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什么的影响?
8、总结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生:和夏季风有关系。
生:阅读课本查找。
把握关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课本上写等降水量的数字
和本地区对比理解。
齐读
共同总结,可以做到5线合一
重点使学生对干湿图形成深刻印象
渗透乡土地理。
学会总结归纳知识
四、习题演练
四、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理清思路。
五、当堂完成习题
复习等值线的绘制过程。
会举一反三。
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先读图名,后图例,后看图。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过渡:中国的降水不均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在时间分布上也有差异。
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话。
过渡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1、中国降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
2、通过什么图可以直接看出来中国的降水时间分布差异?如何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找到100mm刻度线并描出来。并找出四个城市超过100mm的月份。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5篇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5篇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5篇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把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把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把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安排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力量。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

课时 2课时。

讲授提纲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二、降水的时间安排规律1.我国降水的季节安排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三、干湿地区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2.干湿地区的类型3.干湿地区的分布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问] 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柔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

今日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根本特点。

学习新教材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板书]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 [板书][提问] 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教师归纳]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严寒枯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暖和潮湿。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第4节 风和降水 拓展课 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第4节 风和降水 拓展课 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用纸飞机测风向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将帮助我们获得下列问题的答案:1.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指向还是箭尾的指向?2.如何用纸飞机测风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应该能:1.学会利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2.设计几种不同的观测风向的方案进行实际运用器材电风扇,指南针,纸片,铅笔准备1.了解风向:风吹过来的方向叫风向。

如从东方吹向西方的风叫东风,西北风就是从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在气象观测中,风向是由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来判定的。

2.如何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把指南针圆盘放平,待指南针的磁针稳定后再轻轻转动圆盘,使刻度盘上的北方与磁针的N极指向一致。

然后根据刻度盘上所标的方向来判断实际的方向。

怎样做步骤和记录1.折一架纸飞机,中间用铅笔穿过。

用手握着铅笔,将纸飞机放在开启的电风扇前,观察纸飞机的机头和尾翼的指向,借助指南针判断风向。

2.用这个纸飞机装置到操场上实地观测一下今天的风向,需要借助指南针。

活动指导1.折纸飞机的纸X最好轻而又弹性,折的时候要注意对折,铅笔穿过处最好是飞机的重心,要转动灵活。

如果转动不够灵活,也可以采用在铅笔的橡皮头上插入大头针来做飞机的转轴。

或者用吸饮料的吸管,两端割开一条一厘米长的缝隙,插入用彩色卡纸剪成的箭头和箭尾,用大头针穿过吸管的平衡点,另一端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做成一个简易的风向标来代替纸飞机。

观察时任要站在纸飞机的后方。

注意台式电风扇的用电安全。

2.。

选择风稍微大一点的天气。

回顾与反思1.纸飞机用什么质地的纸片,折成怎样的形状更有利于测风向?2.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定风向?进一步的研究用纸飞机测风向的实验使你明白了风向标指示风向的方法。

你是否在想:这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呢?为什么风向标会有一定的指向呢?阅读下面的内容,会帮助你了解风向标的原理。

简介风向标外形可分为尾翼、平衡锤、指向杆、转动轴四部分。

风向标和风向是分别利用磁感风速杯和风向标来量度。

磁感风速杯通常有三个对称风杯,固定於垂直轴上,令每个风杯的直径面都是垂直。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2.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2.降水)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新课导入】读图观察福建和新疆两地民居的屋顶有什么不同?【讲授新课】【活动1】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这是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比较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个城市年降水量大小,总结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提问】先看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

在图中描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年降水量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哪个方向的降水多?哪个方向的降水少?可以看出我国的降水是由哪个方向向哪个方向递减的?【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提问】我国降水的空间差异那么大,那降水量最多和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在哪里?【阅读】台湾东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深圳的近3倍。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毫米。

【提问】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呢?【总结】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夏季风、地形因素【活动2】读图,比较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总结】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于夏季。

主要是因为我国夏季受夏季风影响较大,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我国降水夏季较多。

【活动3】读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请同学们找出四个干湿地区,对比教材34页“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总结】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之间,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

10《风的形成》(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0《风的形成》(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原理。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风的分类和特点。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风的形成原理,掌握风的分类和特点。
答案:地方风受局部地形和气候影响;季风随季节变化;台风是热带气旋带来的强烈风暴。
例题5:风对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答案:风对气候的影响包括调节气温和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塑造地形和地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
-风的模拟实验:指导学生进行风的模拟实验,如使用风扇模拟风的形成,观察风对物体的作用。
-风的利用与控制:引导学生思考风能的利用方式,如风力发电、风帆运动等,并探讨如何控制和利用风能。
内容逻辑关系
1.风是由大气压力差异引起的
2.风向和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
3.风的形成与地球自转有关
二、风的分类和特点
1.地方风:受局部地形和气候影响的风
2.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3.地图和模型:利用地图和模型展示风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的地理意义。
4.实验材料和工具:提供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风的形成PPT和视频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难点:解释风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风的形成过程,并运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等温线图的判读。

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归纳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哈尔滨遇到高温天气:看视频,哈尔滨遇到极端高温天气。

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本次高温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2.我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2024年3月13日夜间至15日,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15日夜间至17日,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想一想,低温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3.“我在北半球瑟瑟发抖,你在南半球大汗淋漓”,近来地球两头冰火两重天的模式,让遭受极端天气肆虐的民众叫苦不迭。

撒哈拉沙漠飘起了大雪,“炸弹气旋”冰封美国,同时,澳大利亚多地出现极端高温,悉尼气温创79年来最高……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讲授新课】一、气温第一个板块——议一议: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一)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那么,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课件展示气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个板块:读一读,测一测——气温的测定。

(一)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出示气温计,观察上面的单位,学会读数。

(二)说明: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

观察百叶箱的构造,百叶箱外表是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光。

如果没有百叶箱,要把温度计放在哪里测量?第三个板块:算一算——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一)读87页活动,解决以下问题:1.一天中的日平均气温通常要测量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示课件,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2.读出课本87页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和降水,在前面学习了气温的基础上,降水知识的学习既与气温有着密切联系,又是学习气候特征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气候,了解自然环境,并且降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从降水的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降水以及降水的主要形式。

接着介绍了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使学生对降水量的获取有初步认识。

然后重点讲述降水的变化,通过降水量柱状图来直观展示一个地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最后阐述降水的分布,通过等降水量线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气温的相关知识,对气候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也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读图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但对于降水的相关知识,如降水量的测量原理、降水变化的分析以及降水分布规律等较为陌生,需要逐步引导学习。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但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地理规律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课堂上应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降水的概念、主要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学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能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能够在世界等降水量线图上指出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并理解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5课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5课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风的作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风的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程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形成原因、风的力量、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利用等核心知识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风的现象。
2.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学生能够提高观察风的现象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观察风的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风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5.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课后作业
1.观察并记录本周内每天的风速、风向和风力等级,分析天气变化对风的影响。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风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吹风机吹动小车前进。
3.查阅资料,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撰写一篇小短文进行分享。
4.观察并记录校园内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讲解风的形成原因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对风的影响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这说明我们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透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4风和降水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4风和降水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浙教版八上科学§2.4风和降水教学设计课题 2.4 风和降水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的第4节内容,教材主要由风、空气温度和降水等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风的成因、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测量等知识。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的大气压强、物态变化能及气温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气压和气温知识点的延伸,更是后续学习天气预报等内容的起知识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风,介绍风的形成和风的基本要素;第2课时主要介绍空气湿度、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测量等。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的湿度;知道降水的成因;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科学思维:会使用相对湿度表,并利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理解降水的形成原因;态度责任:形成积极动手和参与实践的习惯,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并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重点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温度查算表算湿度值;降水的形成;湿度与降水的关系;难点相对湿度的查算;降水的形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1、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2、风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什么是风向,怎样测定?4、测定风速的仪器是什么?5、天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过渡:风向和风速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量,湿度和降水是怎样测量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讨论交流:我们知道空气成分中含有水蒸气,你能举例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吗?一、空气的湿度1、水蒸气是空气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2、空气的湿度:(1)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2)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含有的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3)地面湿度,一般指离地面1.5米高度上百叶箱中测的空气湿度。

《风和降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 掌握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3. 能够分析风和降水的作用和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导学内容:1. 风的形成原理;2. 风的分类及作用;3. 降水的形成原理;4. 降水的分类及作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气象科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风和降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进修风的形成原理:讲解大气压力的观点,介绍地球的自转和气压分布对风的形成影响,引导学生理解风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挪动的空气流动。

3. 进修风的分类及作用:分别介绍地转风、地形风和季节风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风的作用,如调节气温、湿度和影响气候等。

4. 进修降水的形成原理:讲解水蒸气凝结成云和降水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降水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后形成的。

5. 进修降水的分类及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如雨、雪、霰等,让学生了解降水对植物发展、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等的重要性。

6. 实验环节: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风速和降水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7.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总结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加深他们对气象现象的理解。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分类及作用;2. 安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风向、风速和降水情况。

五、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站参观活动,深入了解气象观测和预计的原理;2. 邀请专业气象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认识,培养他们对气象现象的钻研兴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4风和降水(教学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2.4风和降水(教学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普遍具备较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对课程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不够浓厚,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另外,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风和降水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和降水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降水的基本原理。
-风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导致的科里奥利力,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气压差异。
-降水的形成原因:水蒸气凝结成云,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
④风和降水的影响:
-风的影响:气候带的形成,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
-降水的影响:决定植被类型和分布,影响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
⑤我国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2.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风和降水的形成原因,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地理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新观点,创新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5.地理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降水类型及形成原因:讲解雨、雪、冰雹等降水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不同等级划分,掌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策略降水是气候的要素之一,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两方面内容,这节课主要从降水的变化来讲解,分为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本节课围绕三个要点展开:1.什么是降水;2.降雨的不同级别;3.降水的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通过活动完成“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指降雨B.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C.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没有差别D.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2.天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580毫米,它的含义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降水量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了解到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150mm B.25mm C.5mm D.530m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D.该地当月降水非常集中答案:D;A;A;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降水的概念及测量1. 降水的含义2. 降水量观测方法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三、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2课时四、教学目标1.能够判读等降水量线模式图,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2.能描述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教案应该包括课堂活动和任务的详细说明,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仔细的研究和计划,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云量和降水量教案及反思

云量和降水量教案及反思

1.4《云量和降水量》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和支持条件分析等……本课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在研究过风向和风力两个有关于风的天气问题后,本节课着手于云量和降水量。

教材引入一段对话,分别从观察云和观察降雨的角度提出问题:今天是晴天还是多云呢?怎么知道下了多少雨呢?要解决引入的问题就需要了解到云量与降水量,教材的第二部分是阅读,分为云量与天气和降水量两个部分,分别用图片、示意图、表格等方式介绍了云量、云量与天气之间的关系、降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级表。

学习了云量和降水量之后,最后一个部分是制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雨量器,并且准备好用自己制作的雨量计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水量做以测量和统计。

学生对于降水量的概念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云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云量的观察较少,有时更多的关注云的形状,对于云的多少,特别是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并没有太多关注。

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晴天、阴天、多云这样的描述天气的词汇,但是更多的是用这些词来描述整体的天气状况,而不是根据云量来进行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区。

本节课由于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来记录户外降水量数据,需要学生将制作好的雨量器带回家,教师提前考虑好材料准备和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降水多少的数据。

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计的制作4.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5.通过动手制作工具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每人:塑料小筒,透明塑料尺,双面胶2.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教学过程】1.引入师: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里的一些词语,比如:晴、阴天、多云,这些词是什么含义呢?生1:晴天就是不下雨,阳光很好;阴天一般看不到太阳。

师:那晴天和阴天就是以看不看得到太阳为准?生2:我认为不是,不是还有一个多云吗?可能是和云有关。

2.阅读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到底这些词语是什么含义。

《风和降水导学案》

《风和降水导学案》

《风和降水》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掌握风和降水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风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提高环境珍爱认识,珍惜自然资源。

二、导学内容:
1. 风的形成和作用
2. 降水的形成和类型
3. 风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4. 风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有关风和降水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激发进修欲望。

2. 观点讲解:起首向学生介绍风的观点及其形成原理,然后讲解降水的观点和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

3. 实践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风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这两种自然现象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5.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珍爱环境,提高环境珍爱认识。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反思进修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四、导学延伸:
1. 指挥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风和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
3.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深入钻研风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五、导学评判:
通过教室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评判内容主要包括对风和降水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对环境珍爱认识的培养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和和降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第4节,主要讲述了风形成的原因,风向、风速以及降水的形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因此对于风的形成的气压说并不感到陌生,同时之后将学习天气预报的内容,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风和降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本节知识并不感到陌生,另外之前的大气压等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降水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展现其抽象的过程,方便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2、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湿度。

3、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2、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

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

3、学会测量降水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湿度,降水量等的测量,养成实践活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风的形成原因
2、风速,风向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降水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1)风
【引入】视频播放风的灾害,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风可以产生巨大的灾害,那么什么是风,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风的概念及原因。

【讲解】强调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垂直运动为对流。

类比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风是从高压到低压的水平运动。

【学生活动】讨论城市热岛效应,风是从郊区吹响城市的。

【讲解】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有八种。

强调是风吹来的方向而不是风吹向的方向,一些简单的描述让学生判断风向。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有:米每秒,千米每时。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67页表2-4,了解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

【过渡语】我们已经了解了风向和风速,那么气象观测中用什么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学生活动】观察风向标和风速仪
【讲解】重点讲解风向标指示的方向。

简单了解风与动物的行为息息相关。

【提问】风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2)降水
【提问】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水吗?如果有则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活动】有,水蒸气
【提问】那如何证明他的存在?
【学生活动】打开冰箱会有雾出现等
【讲解】空气中到处存在水,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晴天还是雨天,海洋上空还是沙漠里。

任何地方都有水汽。

【提问】那是不是各个地方的水汽都一样多?
【学生活动】不是
【提问】既然不一样,那怎么比较两个地方的水汽多少?
【学生活动】用湿度比较
【讲解】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

【展示】图片展示常见的湿度计,并讲解干湿球湿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强调我们一般测出的是相对湿度(书本70页阅读材料扩展),并教会学生查阅书本的相对湿度表。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水汽,那么当这些水汽在什么情况下会凝结?
【展示】视频播放水汽凝结实验。

【提问】看了云形成的原因,那么雨又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小组讨论
【展示】动画展示降水的形成
【总结】降水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提问】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会是雪或者冰雹?
学生小组讨论
【讲解】降雨量的概念及计算。

六、板书设计
2.4风和降水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