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完美版)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 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 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 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 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 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 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 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 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 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 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 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 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 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 《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 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 欺侮的典型。
2.懂地理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 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 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 喊。” 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位 置,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 箭。”
3.识人心
吴承恩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 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 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 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空城计”,广为流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 文、地理知识。 课文还有哪个地方显示诸 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 测准确的句子?(第7节找)
自读故事结果
自读结果部分,请思考: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 、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 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我真比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 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 瑜自叹不如。小结: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妒忌dùjì 姓曹cáo 都督dū 甘gān愿 姓鲁lǔ 迟延yán 幔màn子 私sī自 水寨zhài 擂léi鼓 呐nà喊 支援yuán 丞chéng相 瑕不掩瑜yú 弓弩nǔ
诸葛亮是一个 胸有成竹、有胆有识 人。
默读起因部分,请你思考:
1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 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 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 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 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 出他的险恶用心。
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
诸葛亮鲁肃在船内饮酒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 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 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 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 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 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 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 乐,天亮了就回去。”
整体感知课文
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 还讲到了什么?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 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 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 借箭准备。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派诸葛亮
东吴(周瑜) (鲁肃)
北
曹
吴
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曹操
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年杰出 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三国 中曹魏政权的 奠基人。
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lángyá)阳
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 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 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 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 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 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 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 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 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 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 主要谋士。
步步紧逼、险恶 人。
周瑜是一个
分析人物的心理:
填词:将计就计 态度坚决 笑了笑 胸有成竹 脱口而出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 笑了笑 )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 将计就计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 胸有成竹 )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 态度坚决 )说:“…我愿立军令状…”
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 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不顾个人恩怨, 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才答应三天造十 万支箭,并且愿意立下军令状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 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 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 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 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为借箭所做的准备
借箭的准备工作 1、二十条船,每条船三 十名军士。
2、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 排在船的两边。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 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 为了增大受箭面积。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 · · · ·
鲁肃
借箭
曹操
故事起因
表面起因:周瑜借战事紧急,请诸 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实际起因: 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 干想加害于他。
故 诸葛亮借助鲁 事 肃的帮助,施妙 经 计用草船向曹操 过 “借箭”。
故事结果
表面结果: 诸葛亮神机妙算,周密 布置,如期交箭。 实际结果: 挫败了周瑜加害自己的 阴谋。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 好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 军令状:接受军令后的保证书,表示如不 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 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 略。
1.读读课文,分析人物关系
神 机 妙 算 周瑜 借 造 箭 加 害 诸葛亮 派
二人在对话时,各自是怎样想的?
分析人物的心理: 填词:试探 心中暗喜 威胁 迫不及待 明知故问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 心中暗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周瑜( 迫不及待)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 周瑜(
试探 威胁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谢箭回营
连船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 不上他!”
周瑜到底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呢?
诸葛亮
智商 胸襟 “借”箭 宽厚待人 把握全局
周瑜
造箭 心胸狭窄 嫉贤妒能
才能
运筹帷幄 神机妙算
• 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原因: • 诸葛亮成功有四个原因:①熟悉气象。 能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归来时顺风 顺水,曹军来不及追赶。②熟知地理。能 于大雾中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③擅 长识人。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 露借船的机密,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料定 他不敢在没有弄清虚实的情况下轻易出击。 ④谋划周密。用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各种 有利条件。如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 大雾,归来时顺风顺水等。
诸葛亮笑谁?他算到了什么?
10
领悟诸葛亮的笑
诸葛亮的笑很有深意。
他是在笑曹操,因为他太了解曹操了。 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他是在笑鲁肃,笑他忠厚老实,不知底 细,是宽厚友善的笑;
他是在笑周瑜,笑周瑜计策落空,拿他 无可奈何; 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出了英雄 本色。从诸葛亮的“笑”中,可以看出他胸 有成竹,神机妙算。
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
推却。”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
么时候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天造得好吗?”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只要三天。”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 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自读故事经过
自读经过部分,请你思考:
1 、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 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3、谁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说说借箭经过:
再受箭 调转船头
受箭
擂鼓呐喊
一字摆开 靠近曹营
谢箭回营
连船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 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
1、谁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 2、他为什么要借箭? 3、他为借箭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4、借箭的结果怎样?这些箭他怎样
还回去?
草船借箭
•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 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 【 的 •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 他人的力量。
我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
施耐庵
红楼梦
西游记
曹雪芹
介绍背景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 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 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 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 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 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 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 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 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
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一字摆开
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虚张声势)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 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 时候去借箭?
为了使敌人不明真相。
“诸葛亮下令……,又叫船上的 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
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 做?
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 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 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还, 省去掉头的时间。足见 诸葛亮的过人智慧。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
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顺风顺水”说明什 么?
(1)识曹操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 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 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 请你认真思考体会。
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4.计划周密:
再受箭 调转船头 受箭 擂鼓呐喊
一字摆开 靠近曹营
不上他! ”
神机妙算
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妙: 巧妙;算:谋划。惊人的机智,巧妙的 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判断情势, 决策高明。
诸葛亮巧妙安排:
一妙:青布幔子遮船,曹军看不清虚实。
二妙: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吓唬曹营军士,
还可以保护自己。
三妙:二十只船一字排开,两面受箭,面
积大。保证了借箭的数量,保持了船的平 衡。
四妙:二十只船来去顺风顺水,曹军望船
兴叹。
五妙:船上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1.知天文 “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 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 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 里。” 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 这场大雾。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和神机妙算。 “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 不清。”
默读故事起因
默读起因部分,请你思考: 1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 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 看出来?
2 、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 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 令状?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 器最好? ”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
诸葛亮 妒忌 惩罚
水寨 擂鼓 呐喊
丞相
都督 神机妙算
d ù jì 妒忌
cáo 曹操
dū 都督
gān 甘心
lǔ mǎng 鲁 莽
yán 迟延
màn 幔子
推却
sī zhài léi nà yuán chéng 私自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探听 调度 弓弩手 军令状 自有妙用
饮酒取乐
顺风顺水
神机妙算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 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 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 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 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 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 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 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 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 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 屈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