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集锦:《病梅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教案集锦:《病梅馆记》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
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
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友情。
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谅解、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
下面是带来的高一语文教案集锦:《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
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n)诏(zho)
鬻(y)诟(gu)遏()暇(xi)
2.学生对照原文书*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
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主义思想
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病梅馆记教案二】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
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
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
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
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
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
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
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形象思维及比较阅读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章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1.自制人物挂图,范进、孔乙己肖像画。
2.多媒体投影。
3.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4.准备一两盆梅花盆景或照片。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了解龚自珍及其作品。
2.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一)
教师:同学们,我有两张人物肖像画,大家谁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出示范进、孔乙己人物肖像画)
学生纷纷回答:范进、孔乙己
教师: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他们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
学生表演: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
多也。
(其他细节也可)
教师:同学们,谁来谈谈作者描绘这两个人物的意图?或者说,这两个典型的动作和他们各自的名言体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教师:是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千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给予揭露、抨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向科举制度宣战的檄文--《病梅馆记》。
导语设计(二)
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
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才的现实极其不满。
正如他在《乙丙之际着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
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
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解题
1.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
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以*知识分子。
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他既对清王朝的*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
因此,他的进步思想就表现在对封建王朝黑暗*的揭露和批评,及坚持理想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中。
2.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投影)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
清代着名思想家、文学家。
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
后辞职南归,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要求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文学上主张更法改图,把诗看成批评社会历史的工具。
他的诗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满清政府的*无能,充满爱国热情,具有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风瑰丽清奇,有龚派之称。
散文奥博纵横,气势充沛,笔力遒劲;亦工词。
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文学界是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
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影响。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全文一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龙蟠(pn)欹(qī)枝斫(zhu)直
D.鬻(y)梅遏()止孤癖(pǐ)
C.诟(gu)骂稚(zh)枝广贮(zh)
D.抖擞(sǒu)恃(s)倚喑(n)哑
参考答案:
D(恃sh;喑yīn)
3.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课文,然后学生讨论疑难之处。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则无景景:景致
B.斫其正,养其旁条斫:用刀斧砍
C.毁其盆,悉埋于地悉:全
D.安得使予多暇日安:平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3)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以的词性和意思相同的句子()
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D.以其智力为也
E.有以文入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参考答案:
(1)D(安应释为怎样)
(2)A(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④为动用法)
(3)AC(A句中的以与为组成以为的格式,为后是形容词,以是动词,拿的意思。
B句中以前表动作,以后表这种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种格式中的以是连词。
C句格式与A句相同,只是为后是名词。
D 句是以+动词的格式,以后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种格式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E句格式同D句,以也是介词,但意思是把)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读出情感、气势。
教师指导: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是一组排比句,读时要一气呵成。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锄其直,遏其生气要读出悲愤之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要加重语气。
最后一段要读出深沉感慨的语气。
四、口译课文,疏通文意
1.投影显示口译要求。
①口译时,实词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夭、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必须落实。
②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2.学生口译,教师指导,要做到口译准确。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那些倾斜、稀疏、弯曲等畸形的梅树,并不是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地只求挣钱花的农民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做到的。
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理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
3.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
(见下面板书)
揭病梅之根源
病梅馆记写疗梅之行动
表疗梅之决心
显疗梅之意志
4.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品味文章之意蕴。
五、学生自由谈整体感受
明确:①文章写疗梅,其实是挽救人才。
②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腔愤激之情。
③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抨击。
(解说:对学生所谈感受,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下节课的深入探究作准备)
六、课堂小结
经过讨论发言,同学们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意义,但你们是否注意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且受诟厉却终不改疗梅之志,并发出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呼唤,这又说明了什么?希望同学们结合课后作业思考。
七、布置作业
分发资料,完成资料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