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专项练习有学案有习题带答案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设计(有答案)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设计(附答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练习1、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写诗人春游的地点和湖上风光。
首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处所,诗人居高临下,俯瞰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次句写初春的西湖,春水初涨,湖面开阔,天空中白云朵朵,远远看去云彩显得低低的。
颔联:借“莺争暖树”“燕啄春泥”描绘早春到来时西湖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景灵韵生动,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颈联:写初春的花草,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表达了诗人游春的丰富感受,喜悦之情溢于文字。
尾联:突出描写了湖东的白沙堤,这里绿杨成荫,为诗人最爱。
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2、赏析中间两联。
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
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
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
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
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
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感受。
3、诗意理解。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欣赏的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山水田园诗试题+答案+解析
联系教材 熟悉题材
///////
(2020·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纪村事 韦 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翻译诗歌: 长得茂盛的碧绿藤蔓,绿影映照门扉;一条小路沿着墙伸向远方,若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 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课前准备:《创新设计》《限时综合强化练》 山水田园诗练习页子
课堂流程:
1.8:00——8:50 学习诗歌专题题材八山水田园诗,按时完成课
堂练习,认真笔记。
2.8:50——9:30 完成《限时综合强化练》第五练、第六练。
注意:做题过程中将会点名抽查做题情况,请各位认真对待!
3.9:30——9:50 对答案,红笔修正,保留做题痕迹,上传本节
目录
联系教材 熟悉题材
///////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写景诗知识、练习与答案
写景诗鉴赏景物作用:(一)内容上的作用翻译解析----(点明时间季节)(二)表达情感的作用运用手法(如:动静、远近高低、色彩、感官、反衬、虚实结合、修辞)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主旨)。
(三)结构作用照应题目、照应上下文、对比(承上启下,铺垫)例:早行陈与义(宋诗)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第二句与第四句具有怎样的作用?答:①内容上: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只听到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交代了天未放亮,突出诗人出行之早。
②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衬出夜之昏暗;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反衬出环境之寂静。
渲染寂静凄冷的氛围,烘托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羁旅漂泊的愁绪(借景抒情—主旨)④结构上;照应题目:天未放亮,星斗纵横,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可见出行之早。
照应题目“早行”。
写景抒情类诗歌问答格式例析。
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1、再现诗歌画面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情感第一步,考生应用描写性的语言把诗歌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优美生动,切忌直接翻译。
第二步,描绘画面后,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或清新明丽,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孤寂清冷,或绚丽多彩,或生机勃勃,或萧瑟苍凉……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剖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剖析时应注意,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诗是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但还有一类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山水田园诗专项含答案
山水田园诗专项含答案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借以表达①对现实的不满,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③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愿望,④或厌倦鄙视污浊社会的思想感情。
南朝的谢灵运东晋的陶渊明盛唐王维、孟浩然(宋词:范成大)★艺术特色: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清新淡远,简朴纯净王维:丰韵生动,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二、常见意象与意境: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三、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三)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景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写景诗鉴赏练习题宋兴树2010-8-1一、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
试举两例分析。
二、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三、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四、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述。
(2).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四、.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写桃花溪借用《桃花源记》的典故,使之富有神秘色彩,说说末句一问透视了诗人怎样的意趣?五、水槛遣心唐·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最传神的是哪一联?联系全诗试作评说。
六、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看全诗,诗人陶醉的“碧山”是怎样的世界?从中看出诗人崇尚的是什么?八、. 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山中留客的理由有几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九、次北固山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景抒情类古诗带练习题
写景抒情类古诗带练习题一、选择题A. 《登鹳雀楼》B. 《望庐山瀑布》C. 《使至塞上》D. 《春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 《凉州词》B. 《使至塞上》C. 《塞下曲》D. 《赋得古原草送别》A. “日照香炉生紫烟”B. “遥看瀑布挂前川”C. “飞流直下三千尺”D. “疑是银河落九天”二、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______”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象。
3.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山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孟浩然《春晓》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2. 请分析王维《使至塞上》中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四、默写题1. 默写杜甫的《望岳》。
2. 默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五、阅读理解题1.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2.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的?3. 你认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匹配题1. “月落乌啼霜满天” __________ A. 《静夜思》2.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__________ B. 《宿新市徐公店》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_____ C. 《望岳》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 D. 《登高》答案:1. D 2. B 3. C 4. A七、改错题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正确诗句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确诗句应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连线题1. 王维 __________ A. 《鸟鸣涧》2. 杜牧 __________ B. 《枫桥夜泊》3. 李商隐 __________ C. 《无题》4. 孟浩然 __________ D. 《春晓》答案:1. A 2. B 3. C 4. D九、判断题1. 《春望》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写景诗知识、练习与答案
Fpg寫景詩鑒賞景物作用:(一)內容上の作用翻譯解析----(點明時間季節)(二)表達情感の作用運用手法(如:動靜、遠近高低、色彩、感官、反襯、虛實結合、修辭)渲染氛圍;奠定感情基調;表達作者怎樣の感情(主旨)。
(三)結構作用照應題目、照應上下文、對比(承上啟下,鋪墊)例:早行陳與義(宋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幹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第二句與第四句具有怎樣の作用?答:①內容上: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只聽到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交代了天未放亮,突出詩人出行之早。
②情感上:主要運用了反襯手法。
星斗縱橫,分外明亮,襯出夜之昏暗;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反襯出環境之寂靜。
渲染寂靜淒冷の氛圍,烘托詩人孤獨寂寞の心境,羈旅漂泊の愁緒(借景抒情—主旨)④結構上;照應題目:天未放亮,星斗縱橫,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可見出行之早。
照應題目“早行”。
寫景抒情類詩歌問答格式例析。
第一種類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の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の思想感情?提問變體:這首詩歌描繪了什麼樣の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の情懷?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の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の情感?正確解答:這類問題,解答思路分為三步:1、再現詩歌畫面2、概括意境特點3、剖析作者情感第一步,考生應用描寫性の語言把詩歌展現の畫面描繪出來,儘量優美生動,切忌直接翻譯。
第二步,描繪畫面後,用一句簡潔の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の意境の特點,或清新明麗,或恬靜優美,或雄渾壯闊,或孤寂清冷,或絢麗多彩,或生機勃勃,或蕭瑟蒼涼……第三步,根據這首詩歌の情境氛圍の特點再來剖析詩人の思想感情。
剖析時應注意,大部分の寫景抒情詩是以樂景寫樂情(如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或哀景寫哀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但還有一類是以樂景襯哀情の,如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及答案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1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景物描写(诗歌)参考答案
景物描写辅导(诗歌部分)参考答案:一、村行1.He\2.拟人、比喻;把山村的野景描写的色彩斑斓,有声有色有香。
3.七言律诗、秋、山野、我、对山野风光的无限喜悦和自己早贬谪的愤慨苦闷。
4.从听觉(有声。
晚籁)角度展示动态美,从视觉(万壑、数峰、夕阳)角度展示静态美,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构成优美的秋日山野图。
5.尾联首句;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6.比喻对偶句、写出了山野风光迷人。
7.先景后情。
8.对山野风光无限的喜爱和对故乡无限思念的感情。
9.翻译:菊花刚刚开放的季节,?骑着马穿过山间小路前行。
任马由缰,听凭马随意漫步而走,这山村的自然景色引起我浓厚的游兴。
千山万壑,在晚风的回荡中发出了清幽的响声,几座高耸的山峰却默默无语地立在斜阳之中。
经霜的棠梨树叶像胭脂般红得可爱,秋风吹来,吹落了片片殷红的红叶;田间荞麦花开了,雪白的一片,晚风送来阵阵清香。
为什么吟过诗后忽然又有惆怅的心情呢,因为那村边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太像我家乡的了。
10.(.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 处处鸟语花香生活充满阳光大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质还天地之本原传人类之文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开发与环保同步生产与治污并举失去生态平衡人类寸步难行珍惜水土资源实现持续发展一人一年一棵树绿山绿水绿山河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草木皆有生命爱护方显真情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二、山居秋暝五言律诗、颔联;景、情、主次;秋天、秋天的晚上、山野、新雨后;静景(物)、视觉;动景(人)、听觉。
明月、松、清泉、竹。
高洁的人格。
对偶和拟人、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官场生活;浣女归来,渔舟出去。
喜欢自然厌恶官场。
空山秋雨图、清泉映月图、浣洗晚归图、月夜采莲图、王孙归来图;动静结合,视听并用。
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写景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写景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
2. 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城春草木深”。
3. 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的下一句是“天气晚来秋”。
二、选择题1. 下列哪句诗出自苏轼的《赤壁赋》?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C. 烟波江上使人愁。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D。
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A. 疑是银河落九天。
B. 疑是银河落九重。
C. 疑是银河落九霄。
D. 疑是银河落九川。
答案:A。
三、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在外地作为异乡人,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
远远地知道兄弟们登上高处,遍插茱萸时少了我一个人。
2.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的睡眠不知不觉就到了早晨,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
夜里听到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所描绘的景象。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京口和瓜洲两地仅一水之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两地距离之近的感慨。
2. 描述一下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所表达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通过“小雨润如酥”形象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细雨滋润大地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描绘了洞庭湖在秋夜月光下的______。
3. “潭面无风镜未磨”中,“镜未磨”比喻的是湖面的______。
4. “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的______之情。
5.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青螺”指的是______。
# 答案:1. 刘禹锡2. 宁静与和谐3. 平静如镜4. 向往和赞美5. 湖中的小岛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望洞庭》中所描述的景象?A. 湖光秋月B. 潭面无风C. 洞庭山水D. 长江落日2.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白银盘”指的是什么?A. 湖面B. 月亮C. 洞庭山D. 长江3. 《望洞庭》一诗中,诗人刘禹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悲伤B. 愤怒C. 宁静D. 激动# 答案:1. D2. A3. C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望洞庭》一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如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答案:1. 《望洞庭》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
诗中通过对湖光、秋月、潭面、山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艺术特色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将湖面比作“白银盘”,将湖中小岛比作“青螺”,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洞庭湖的宁静和美丽。
2. “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通过“湖光”和“秋月”两个自然元素的结合,展现了洞庭湖在秋夜月光下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用“两相和”来形容湖光与月光的相互辉映,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之情。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望洞庭》全诗,回答以下问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 诗中“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如何理解?2. “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诗人是如何描绘洞庭湖的?# 答案:1. “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形象地描绘了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
统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同步练习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赠刘景文》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2.“荷尽已无擎雨盖” 中“擎雨盖” 指的是()。
A. 雨伞B. 荷叶C. 荷花D. 莲蓬3.“一年好景君须记” 中“君” 指的是()。
A. 苏轼自己B. 诗人的朋友刘景文C. 君王D. 君子二、填空题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这句诗中描写的两种植物是______和______。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这句诗中描写的两种水果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句诗的意思。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四、拓展题1. 除了《赠刘景文》,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诗词?请写出一首并背诵。
2. 请你再找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写下来并说说它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2. 答案:B。
解析:“荷尽已无擎雨盖”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所以“擎雨盖” 指的是荷叶。
3. 答案:B。
解析: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诗中的“君” 指的是刘景文。
二、填空题1. 答案:宋,苏轼。
解析: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2. 答案:荷花、菊花。
解析:诗句中明确提到了“荷尽” 和“菊残”。
3. 答案:橙子、橘子。
解析:“最是橙黄橘绿时” 表明描写的水果是橙子和橘子。
三、简答题1. 答案: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解析:这句诗通过对荷花和菊花在深秋时节不同状态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特点。
“荷尽” 表明荷花已经凋谢,“已无擎雨盖” 说明荷叶也枯萎了;“菊残” 指出菊花开败了,“犹有傲霜枝” 则突出菊花残败后花枝依然挺立,不畏寒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专项练习及答案《三峡》1.自三峡七百里中,,;2.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
4.或王命急宣,,,5.其间千二百里,,。
6.春冬之时,,。
7.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8.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故渔者歌曰:“,!”10.《三峡》中描写群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是:11.《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句子是:12.《三峡》中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13.《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14.《三峡》中描写春冬时期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是:15.《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
高峰入云,。
2.两岸石壁,。
,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4. ,,实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乐以来,。
6.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7.《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8.《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9.《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10.《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记承天寺夜游1.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是:5.《记承天寺夜游》中点名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豁达情怀的句子是:与朱元思书1.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水皆缥碧,。
,直视无碍。
4.,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5.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6.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7.《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8.《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9.《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山之“奇”的句子是:10.《与朱元思书》中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的两组对偶句是:11.《与朱元思书》中写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其爱慕自然,鄙弃名利的句子是:野望1.东皋薄暮望,。
山水田园诗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山水田园诗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哪句诗描绘的不是山水田园风光?()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B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的是边疆大漠的雄浑风光,而非山水田园风光。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自()A.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B.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C.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D. 王维《山居秋暝》答案:A解析:这句诗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描绘了田园的丰收景象。
3. 以下哪句诗是王维所作?()A.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C解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
4.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对偶答案:B解析:诗句把山水拟人化,说“水护田”“山送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表达了诗人()A.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B. 对故人的思念C. 对菊花的赞美D. 对重阳节的期待答案:A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期待再次前来相聚。
6. 下列诗句中,体现出宁静清幽的山水氛围的是()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A解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描绘了极其寂静、寒冷的景象,体现出宁静清幽。
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的是()的景色。
A. 早春B. 仲春C. 暮春D. 初夏答案:A解析:桃花初开,水暖鸭戏,是早春的典型景象。
8. 王维的《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引导语:《钱唐湖春行》这首诗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学完这首诗,我们需要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这样才不会忘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做题吧!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堂练习一⑴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
⑵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课堂练习二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案1.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可),“早春美景”2.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练习题三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答: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附加题答案1.(3分) 行春杭州西湖2.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诗歌描写景物题型专练带答案 (1)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诗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江大风袁枚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呜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释]①鼍(tuó):即扬子鳄,鸣声如鼓。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江边。
◆诗人从哪些角度描绘了风中渡江的场面?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5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
(5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5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①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
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
4《江南春》练习及答案
.'
; . 《江南春》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水乡,洒店,小旗,寺庙,春雨。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
你认为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不要。
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
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
“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是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
4.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或“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鉴赏学案一、考点阐述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也是历年高考命题选材的一个热点。
这类诗歌,或勾勒意境,或写景言志,或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识别与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与品析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
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考生的诗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二、知识梳理(一)、一般来说,写景诗涉及以下知识点:1、传统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意境所展示的画面及其凸显的情感氛围和主题思想,3、情和景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些表达技巧、写景的方式方法,4、与主旨相关的炼字、炼句及修辞的辨认分析,5、诗话材料中对情景关系的评点等等。
(二)、鉴赏中常用语主要有:1、思想内容方面,如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方面,如借景抒情、白描、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相生)、浓墨渲染……3、语言特点方面,如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三)、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名师传真)问1:考试中容易出现哪些诗歌题材答:考试中常出现的诗歌按题材可分成三类,咏物诗、叙事诗、写景诗。
咏物诗是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因而在表达技巧的分析上主要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象征,拟人等。
叙事诗在表达技巧上要分析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具体事物的描写方法如细节描写等。
较为复杂的是写景诗,从情与景的两种关系看,一种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一种是反衬关系,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前者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代表,后者以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为代表。
问2:写景诗情景交融的方式有几种答:写景诗情景交融共包括:一是触景生情,即诗人心中早有某种情感,由于看到某种景象而触发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如杜甫的《登高》,正是秋风呼啸,落叶飘零的景象触发了诗人悲秋的情感。
诗人从描写景到抒发情,完成了情景交融的创作。
二是借景抒情(也叫以景结情),即诗人通过最后一处饱含情感的景物描绘来结束全篇,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无言秋月照长城来表现听不尽的边愁。
三是缘情布景,即为抒发某种情感而渲染描绘景物,以白居易的《忆江南》最为典型,“江南好”开篇便直抒情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鲜明的色彩对景物加以渲染,“能不忆江南”作情感收束。
四是寓情于景,即全篇为景物描绘,而每一处景物都融入诗人的情感,景中有情。
以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最为典型,这里一句一景,景物描写具有安静闲适的特点,也正能看出诗人内心的安然状态。
问3:如何区分写景诗情景交融的四种方式答:这四种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触景生情是由景到情;借景抒情是由情到景;缘情布景是由情到景再到情;而寓情于景是景中含情。
对于难以区分四种方式的考生,如果考题是辨析情景关系,莫不如直接说情景交融。
以上是对情景关系在整篇中的分析,对于具体景物描写的技巧分析有绘声、绘形、绘色的写法,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对比、渲染与白描等写法。
三、方法点播写景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理解诗词的主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意象)明确:问题2:通过一系列蒙太奇式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附古诗中常用意象:月亮:思乡的代名词;杨柳:常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流水: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夕阳: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梅花:纯净洁白、坚贞不屈的榜样;等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1)、意境鉴赏可分三步去答:一看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景象、物象;二看用了哪些技巧,展开联想、想象再现画面;三要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指明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题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明确:问题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3、知人论世,准确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切忌不加分析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这首诗是诗人经受颠沛流离之苦,定居成都草堂后所作。
问题1: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如:虚实结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动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点面相结合: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外,诗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值得注意。
例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问题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明确:问题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明确:(4)把握重点字词,体会所炼之“意”。
古人在炼字炼意方面留下了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名句。
我们既要学会欣赏诗人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至于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通过不断地体味、剖析,从而领会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技巧。
例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明确:写景诗鉴赏学案“方法点播”参考答案例1:问题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个分,全对得5分)问题2: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6分)曲中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例2:问题1: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
(3分)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分)问题2: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6分)例3:问题1(1)、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2)、表现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也表现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例4:问题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共6分,每种修辞2分)问题2(6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2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例5:问题1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3分)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分)[参考答案] (步骤一)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
(步骤二) “侵”字实际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
“拂”字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