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人物分析描写
涟水县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小说阅读——人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2.联系已学课文内容,回顾人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3.联系具体题目,介绍相关的答题技巧;4.运用课外短文对所掌握方法加以运用,提高答题效果。
教学重点: 1.联系已学课文内容,回顾人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2.联系具体题目,介绍相关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课外短文对所掌握方法加以运用,提高答题效果。
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二、导入复习内容:通过九年级学习的几篇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百合花》导入课堂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三、小说知识回顾: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2.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四、了解考点及常考题型:1.“人物形象分析”考点概要: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并概括人物性格。
2)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或精神品质。
3)对精彩字、词、句进行赏析,说说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
2.常见的提问方式: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物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2)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是一个怎样的人?)3)文章(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文中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5)根据语言环境,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展示经典人物描写语段,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语段一: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语段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师版)
2023年秋期九年级语文现代文专题之人物形象分析命题人:陈红班级姓名等级一、聚焦中考1.2020年重庆A卷《赔偿》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2.2018年绍兴卷《飘逝的风筝》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2019年滨州卷《老杨树下》第⑦—⑨段多方面表现了老邵的优秀品质。
请结合其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老邵这一人物形象。
4.2020年襄阳卷《田垄深处》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③段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简要概括“老孔”的形象特点。
二、分析角度性格特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热情爽朗、坚韧顽强、临危不乱……精神品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尽职尽责、大公无私、勇敢坚强……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眷恋故土、关爱孩子、疾恶如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技能特点:医术精湛、武艺高超、技艺高超、教导有方、心灵手巧……外貌气质和处境遭遇:相貌丑陋、气质脱俗、家境贫困、饱经风霜、备受压迫……三、方法分析1.方法一:从原文中提炼词语直接概括(作者或他人对人物评价性的句子)2.方法二:结合人物的事迹分析形象(包括人物的行为表现、习惯爱好等)方法三:.结合具体的描写分析形象(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重点关注细节描写)四、做题步骤1.概括事迹,根据事迹分析人物形象2.在原文中勾画能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3.勾画(细节)描写的句子,从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五、特别提醒1.同时关注人物的优缺点2.注意人物形象前后的变化3.注意人物不同身份的形象特点4.认真审题(1)根据全文内容或部分内容,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方法】按照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直接写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或XXX是一个……的人。
(2)结合全文内容或部分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形象特点 + 内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提问方式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二、解题技巧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从理解标题关键的本义、字面义入手(文章具体只带内容)2.深层含义:(1)修辞义、象征义、双关义等;(2)把握语境义:a.分析概括内容:根据标题找到相关段落,概括主要内容;b.体会人物精神:联系人物形象,体会表现出的精神品质;c.明确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态度。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记叙文阅读专题:01人物形象分析(考点梳理+专项练习)
一、小说专题之——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的在于揭示文章反映的主题思想。
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如果我们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就能顺利分析出主题思想,从而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所以,人物形象分析题一直是近年来中考题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考点和考查方向。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1.描写凸形象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2.环境多衬托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具体包括:烘托人物心理,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分析人物就应该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3.情节造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全在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我们要从人物所做的事件中提炼人物性格。
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常考题型】1. 概括某人形象2. XXX 是一个怎样的人?3.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定性形容词主要事件或情节正 面:人物描写(外语动心神) 4. 作者评价 5. 身份地位外在 +内在次要人物侧 面:环境描写3. 主旨相关把握核心事件,概括人物主要特点;关注细节,分析人物次要特点。
⑴分点作答;⑵关键词(关注内在品质)+分析⑶三点以上(多角度);⑷注意词语的褒贬。
注:1、多角度分析(一个人物不可能只有一个角度,例如:善良、友爱、仁慈,善良和友爱不是一个角度。
)2、采分点在于:内在品质。
刷子李冯骥才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分析与评价人物形象【知识点】(1)小说散文大多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2)其能让人感受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3)此为提高鉴赏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答题思路】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主要事迹表现,在事件中对人物的表现进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侧面烘托,通过他人反映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烘托人物形象。
分析评价人物要注意:一、首先看文中记叙主要人物什么事,分析人物性格,从细节入手,分析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热点。
二、从侧面描写中看主要人物思想性格。
通过他人的言论行为,或环境描写分析,总结出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三、从作者对人物的直接介绍或议论评价中,分析提取有关人物特点的一些信息。
【答题方法】文章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某某……的形象(特点)。
本文的人物具有……性格特点,通过……具体事例看出。
【例文1】含泪奔跑的少年布衣粗食⑴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⑵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⑶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⑷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现代文的人物分析
现代文的人物分析在现代文学的广袤天地中,人物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通过对人物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人物的塑造往往是多维度的。
首先,从外貌描写入手,作者通过对人物容貌、身材、服饰等方面的刻画,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初步的形象。
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段外貌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
人物的语言也是展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人物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直率豪爽,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尖酸刻薄。
在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语言泼辣粗俗,“你这小子不懂好歹!”充分体现了她的强势和蛮横。
人物的行为动作更是能反映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表现出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态。
除了这些外在的表现,人物的心理描写则能让我们直接窥探其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许多现代文学作品会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例如,在巴金的《家》中,觉新在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通过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人物所处的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茅盾的《子夜》中,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的资本主义经济环境,造就了吴荪甫这样的民族资本家复杂的性格和曲折的命运。
家庭环境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成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礼教束缚对他的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分析现代文人物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有些人物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从一个顽皮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成长历程令人动容。
此外,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分析的重点。
人物之间的冲突、合作、爱情、友情等关系,都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女性形象分析
1.何满子的奶奶,人人管她叫丈青大娘;大高个,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堂亮,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何满子奶奶的形象容易让人联想起《水浒》中的女英雄“一丈青”,实际上她本来是《水浒》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
在对一丈青的描写中,作家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通过人物的行动显现了一丈青嫉恶如仇、刚烈正义的性格特征。
2.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她会扎针、接生、接骨、看红伤。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一丈青断喝一声“站住”……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阻挡在几个纤夫前面,手戳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扇了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乍棚,转了转三圈,口鼻出血……一丈青大娘对坏人张口敢骂,动手敢打,种地、撑船、打渔、扎针、拔罐、接骨、接生、治红伤,行行里手,对穷人体贴入微,是一位本事超群的菩萨心肠又性格刚强的婆婆。
3.一丈青大娘把满子看成“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怕被狗咬了,被鹰抓了,怕掉进土井子里,怕被给拍花子的拐走”何满子等到天黑才回家去,奶奶操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脑袋;何满子一动不动,奶奶只得把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屋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
这“一扔”扔掉了所有的担心,这一“叫”叫出来积久等待的焦灼和盼望,这一细节充分的流露出奶奶对顺子的疼爱。
这不正是传统文学中慈祥的老祖母的形象吗?4.流连忘返的玛丽娅在山坡草地上远眺群山,她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她有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身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修女玛丽娅显然是一个不太“和谐”的音符。
记叙文阅读----第四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九年级下册)
记叙文阅读----第四课时(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掌握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理解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的方法。
复习过程:一、真题回放:阅读《风》中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4分)(1)“爷爷,那是什幺?”“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二、方法指导:(一)基本考点:1.归纳人物的特点。
2.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3.比较不同人物之间的异同。
1.先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
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
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方法分析人物特点。
3.通过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人物。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4.通过环境、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5.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三、当堂练习:望柳庄①不少人都是通过我的笔知道了格尔木城的这个望柳庄。
可是,有谁知道格尔木城起始于望柳庄,有谁知道望柳庄的第一棵柳树何时栽下,又有谁知道一位将军在飞雪的戈壁滩播种春天的故事。
②五十年前的那个初春。
昆仑莽原上弥漫的风沙卷着雪粒石子在狂吼,格尔木混沌一片。
现代文阅读专题八:分析人物形象
现代文阅读专题八: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所展示的有关此人物性格、内质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
很大程度上,人物形象有旁人的主观成分,也有特定人物的客观成分,可以说它是主观元素和客观元素的集合体。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赏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品析人物的正面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入手。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其中,外貌描写不仅能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衣着打扮,也能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人物的言行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而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总之,人物描写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例如:朱志清的《背影》一文中,通过写父亲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走路蹒跚,为远行的儿子爬铁道买橘子,表现出父亲在连遭遇不幸的情况下,还时时牵挂着儿子,更表现出父爱之深沉。
二、从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入手。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记叙文常通过描述旁观者的述评、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
三、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
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初三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三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在初三语文的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以及作者的意图。
那么,如何有效地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我们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这些直接的描写能够为我们展现人物最直观的特点。
比如,一个人物总是穿着整洁得体,这可能暗示他注重形象,做事有条理;而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粗俗、简单,可能反映出他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性格直爽。
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文中对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的外貌描写,就直观地展现出他生活的贫困和潦倒。
他穿长衫却又站着喝酒,这种矛盾的行为表现了他既想保持读书人的身份,又处于社会底层的尴尬境地。
其次,我们要留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可以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生活背景。
比如,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可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自然环境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比如,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人物的心情可能会变得焦躁不安。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这使得他的梦想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击碎。
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再者,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和事件来分析其形象也是关键。
人物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比如,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勇敢面对,不退缩,这表现出他的勇敢和坚韧;而如果一个人总是逃避责任,那么他可能是一个胆小怕事、缺乏担当的人。
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战争中他英勇无畏,在建设时期他艰苦奋斗,一次次的艰难抉择和实际行动,塑造了他坚定、勇敢、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看法。
作者在文中可能会直接表达对某个人物的赞赏或批判,这能为我们提供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线索。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通常是故事中的英雄,担负着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的责任。
主人公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性格特点、外表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方面。
例如,在记叙文《勇往直前的小鸟》中,
主人公小鸟要面对风雨洗礼,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这是小鸟形象的
鲜明特点。
2.反派形象:反派是主人公的对立面,通常是故事中的恶人,用来制
造冲突和紧张感。
反派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狡猾、阴险、残忍等负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危机在前的母狐狸》中,母狐狸的形象就是一个反派,
它虽然是母亲,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它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其他动物,直
到它的孩子得到食物为止。
3.朋友形象:朋友是主人公的忠实支持者和帮助者,在故事中起到扮
演辅助主人公解决问题的角色。
朋友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善良、忠诚、乐
于助人等正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初次见面的好友》中,主人公初到
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一个善良热情的小伙伴,他帮助主人公了解这个
城市的情况,并一起度过了难关。
4.伙伴形象:伙伴是和主人公一同经历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有着共
同的目标和使命,共同努力、奋斗。
伙伴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聪明、勇敢、乐观等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螃蟹找队友》中,螃蟹要找到一支足够强
大的队伍一起打败敌人,最后它找到了一只智慧过人且勇敢无畏的小鱼,
两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以上是对中考记叙文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人物。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赏析(最新整理)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赏析(最新整理)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赏析【常考题型】1.试分析文中X X的人物形象。
2.画线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3.X X是怎样的一个人?4.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哪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5.谁是文中的主人公?请分析他的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XX是一个XXXX的人物形象,他做的什么事(或者说的什么话)表现了他的XX性格(品质)。
【方法点拨】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思想性格分析两个方面着手。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语句用词。
1、正面描写包括人物肖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作用: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容等,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以环境描写和他人反应来烘托表现人物形象。
3、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或环境场面等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4、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5、语句用词:通过用词的感情色彩来赞扬或贬斥某一人物。
(2)人物思想性格分析方法1、典型事例分析法在生活中或作品中,典型事件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情趣、性格以及思想品质。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或小说,作者往往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搞清文章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情、是怎么做的,这些事例反映了他有怎样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例如:《孔乙己》这一文中通过酒店小伙计的回忆,将小说的主要片段集中在镇口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
利用情节的巧妙裁取,逐步完成了对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
比如,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排出九文大钱”时的神气,最后一次盘着被打残的腿,喝完最后一碗酒的凄惨。
一个迂腐穷酸、潦倒落迫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记叙文阅读中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等方面,可以获得对人物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包括: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然后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最终表述出来。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物形象的例子: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孤身一人在山路上行走,遇到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告诉他公交车已经停运,但他可以在迎宾旅馆住一晚,第二天再搭车走。
但主人公却决定继续前行,因为他有事要赶回去。
他走了很长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还是得以回到家中。
这个故事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性格特征通过主人公的言行和经历得以体现出来。
但是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跳广场舞,下午则会去图书馆看书。
但是,她最大的爱好是乘坐公共汽车。
她认为这是一种了解城市、接触人民的好方法。
每次我陪她坐公共汽车,她总是会挤到最后一排,因为这里比较宽敞,可以放下她的书包和手提包。
但是,等到车上人越来越多,她总是会把书包挪到座位下面,给其他人让出空间。
她还会主动帮忙给年纪大的人和孩子让座,这时她的声音总是很温柔:“小朋友,快坐这里,这里有座位。
”有一次,我们在公交车上,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小孩挤了上来,但是其他乘客都不肯给座位。
我母亲看到了这个情况,就主动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妇女。
她说:“小孩子还是要坐着的,我可以站着。
”其实,我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健康,但是她总是会挤在人群中,享受着公共汽车带给她的乐趣。
4、苏教版中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4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我们做到:(1)要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分析。
①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即外貌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从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即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
因为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
③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描写,特别是要分析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进而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④要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分析心理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2)要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能对环境起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
(3)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只有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言行、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4)要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
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社会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
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所能体现出来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二)“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思路引导:通过对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的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检查古诗文默写情况,及时订正巩固。
2,重点把握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默写检查。
(为迎接中考,在中考前两个月开始,每一节课上课前进行默写检查。
)
1.(),中间小谢又清发。
2.辛苦遭逢起一经,()。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山光悦鸟性,()。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我寄愁心与明月,()。
8.潮平两岸阔,()。
9.晨兴理荒秽,()。
10.今夜月明人尽望,()。
11.客路青山外,()。
12.戎马关山北,()。
13.乱入池中看不见,()。
14.僵卧孤村不自哀,()。
15.春蚕到死丝方尽,()。
16.浩荡离愁白日斜,()。
17.半卷红旗临易水,()。
18.飞来山上千寻塔,()。
19.高竹笼前无伴侣,()。
20.闲来垂钓碧溪上,()。
21.竹外桃花三两枝,()。
22.(),亲射虎,看孙郎。
23.此中有真意,()。
24.从今若许闲乘月,()。
25.(),志在千里。
26.纷纷暮雪下辕门,()。
27.持节云中,()?
28.毅魄归来日,()。
29.戎马关山北,()。
30.最爱湖东行不足,()。
二,学生默写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随机查看学生默写情况。
学生默写结束后,交换批改,老师集中点评。
三,检查昨天布置的作业答题情况,重点点评答题思路。
四,引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二,赏析环境描写,明晰人物形象;
三,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形象;
四,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形象。
五,学生用这些方法,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计划》P120《雪花的心跳》第四题;P121《含泪奔跑的少年》第三题)
六,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一如既往地检查古诗文背诵默写情况,这是针对中考语文默写的8分而设定的教学环节,从效果看,学生们默写的正确率都得到了提高:差的错得少了,全对的多了。
在进行人物形象分析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讲解了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及时用题目让学生进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后的教学,一定要方法与练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