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2
周围神经损伤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2f96be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周围神经损伤症状引言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发生的损伤,可能是由于创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疼痛、麻木、肌肉萎缩和功能异常等,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1. 疼痛周围神经损伤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疼痛可以是持续的、电击样的或针刺样的。
疼痛可能在损伤部位附近出现,也可以沿着受损神经的分布区域延伸。
受损神经的慢性疼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 麻木和刺痛感周围神经损伤还常常伴随着麻木和刺痛感。
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皮肤麻木,触觉和温度感知减退或丧失。
另外,一些患者还可能会感受到像针刺一样的刺痛感,这种刺痛感常常是周期性的,并且会在夜间加重。
3. 肌肉萎缩和无力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肌肉的萎缩和无力。
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可能会逐渐变得萎缩和无力,患者可能会发现这些肌肉的体积减小,力量减弱。
这种无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站立和手部活动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肌肉力量的活动。
4. 感觉异常周围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感到触觉增强或减退、烧灼感或冷感。
这种感觉异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对于温度、疼痛和触感等刺激的感知产生改变。
5. 运动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造成障碍。
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可能受到限制,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
这种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常的活动和工作。
6.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出汗异常、皮肤红斑或苍白、血压波动等。
这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心悸、下肢水肿等。
7.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周围神经损伤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肌肉抽搐、肌肉痉挛、肌肉震颤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进一步的困扰和不适。
诊断和治疗对于可能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神经学评估,以了解症状的特点、发病机制和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评价标准
![周围神经损伤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2c147358fafab069dc024a.png)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三院
周围神经损伤评定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区住院号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恢复等级评定标准
0级(M0)肌肉无收缩
1级(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所有重要肌肉都能抗阻力收缩
4级(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同的
5级(M5)完全正常
评定结果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恢复等级评定标准
0级(S0)感觉无恢复
1级(S1)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
2级(S2)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敏消失
4级(S3+)感觉达到S3水平外,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5级(S4)完全恢复
评定结果
医师:时间:
1。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和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4ed04681ed9ad51f01df2ef.png)
临床意义:确定有无损伤及程度
有助鉴别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有助于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2)诱发电位检查
临床意义:神经损伤的诊断
神经再生及预后的评估
对神经损伤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牵拉:夹板、支具 3、保持关节活动度 4、物理治疗 5、体育疗法:按摩、电刺激 6、保护伤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池雷霆
概述
四肢的正常神经支配对肢体功能是 必要的,神经损伤如不能恢复,可使四 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四肢神经损伤常见。二次大战战伤 统计,四肢神经损伤占外伤总数的10%, 在火器伤骨折中,约60%合并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
一、开放伤 (1)锐器伤:如刀、玻璃等切割伤 (2)撕裂伤:钝器损伤如挫伤、机器伤等 (3)火器伤:枪弹伤或弹片伤,常合并开
伤 足下垂→腓总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
3、运动功能检查 6级法区分肌力
M“0”级:无肌肉收缩 M“1”级:肌肉稍有收缩 M“2”级:关节有运动 M“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M“4”级:能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较健侧差 M“5”级:正常
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
4、感觉功能检查 6级法
S“0”级:完全无感染 S“1”级:深痛觉存在 S“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S“3”级:痛、触觉完全 S“4”级: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
缺损过大,可转移尺神经近段与正中 神经远程缝合,恢复正中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四)神经移植术
多采用自体次要皮神经修复较大神经,常 用腓肠神经、隐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股外 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可取20-40cm。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001a6329f8c75fbfc77db2c8.png)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时常伴有多种组织损伤,如骨折、血管损害、肌肉撕裂、软组织肿胀、内脏器官损害、脑外伤以及感染等。
其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瘫痪、萎缩、感觉麻木或丧失、关节挛缩和畸形等。
部分性神经根损伤及瘢痕卡压时可有顽固性疼痛。
周围神经疾病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过急性期的治疗,一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而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合并症,预防与解除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合并症】(1)肿胀: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往往是:伤及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血管张力丧失;肌肉瘫痪,肌肉对内部及附近血管的交替挤压与放松停止,“肌肉泵”的作用消失。
静脉与淋巴回流受阻;广泛瘢痕形成及挛缩,压迫静脉血管及淋巴管等。
其后果是加重关节挛缩及组织粘连。
(2)挛缩: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受累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出现肌肉、肌腱挛缩。
其结果是影响运动,助长畸形发展。
(3)继发性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后,患者常有受损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和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无疼痛保护机制,无力躲避外界刺激,其结果是造成新的创伤,且难以愈合。
【运动障碍】表现为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消失,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或消失、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因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如局部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消失或实体感消失等。
【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是一个牵涉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伴发于周围神经损伤,待别是神经撕裂伤。
包括:疼痛、水肿、僵直、骨质疏松、皮肤营养变化、血管舒缩和出汗功能改变。
患者常有情感不稳、痛阈低、恐惧、敌意、依赖个性以及歇斯底里等症状。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急躁、焦虑、忧郁、躁狂等。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62200c14a300a6c30c229f55.png)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范围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
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
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
后者是被体内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
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
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
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
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
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范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内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
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觉迟钝,但不消失;通常无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外科学: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周围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510a88686529647d272852e6.png)
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概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有切割伤、挤压伤、牵拉伤、电灼伤和缺血性损伤等,常与机体其他损伤同时存在。
因此,在处理各类损伤时,应仔细检查神经功能,以防漏诊。
【神经损伤的分类】1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是神经损伤最轻的一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
临床上,有运动障碍而无肌萎缩,痛觉迟钝而不消失,电生理反应仍存在。
多在数日至数周内恢复,无后遗症。
2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断裂,而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
伤后神经远端发生瓦勒(Waller)变性。
临床上该神经支配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肌电反应消失。
但多能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或虽然连续性存在,但有严重的束膜、内膜断裂。
临床上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丧失,肌电反应消失,需要手术修复。
【临床表现与诊断】1运动功能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
2感觉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支配区皮肤早期潮红、皮温增高;后期因血管收缩而出现温度降低、苍白、萎缩发亮、变薄、无汗等现象。
4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再生的神经轴突尚未形成髓鞘时,外界叩击可产生疼痛或放射痛,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又可用于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5神经电生理检查利用电刺激观察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电反应情况。
肌电图无动作电位引出,表现为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
【治疗】1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及神经轴突断裂者。
多数闭合性神经损伤属此两种类型,因此原则上可非手术治疗观察3个月。
3个月后仍无神经再生表现,或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停留在某一水平功能不再改善,且主要功能无恢复,应采取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针灸、理疗、体疗、电刺激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1) 神经缝合术:适用于神经断裂伤。
切除两断端挫伤段或瘢痕后,精确对合断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f14d8765ec3a87c24128c424.png)
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医疗的目 的和作用
1.早期 鼓励患者正视疾患,振作精神,配 合医护人员争取早日康复。预防受伤肢体 的失用性改变,包括肌萎缩和关节挛缩畸 形等,保持肌肉适当运动,防止并发症发 生。
2恢复期 通过各种训练和治疗促进受损神 经的再生,促进恢复和改善运动及感觉功 能,改善心理状态。
3.后遗症期 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代偿,或 通过使用支具及特殊工具,最大限度地恢
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与评定
(二)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干包含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
纤维和自主神经纤维,故神经干损伤后就 不相应出现主动运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 (1)臂丛上部损伤 C5、C6神经损伤:
肩不能上举、外展,肘能伸不能屈,屈腕 无力,上肢外侧感觉缺失
Sunderland分度
I°:受损局部出现暂时性传导阻滞,纤维 完整性无损,无变形,可完全恢复。
II°:轴突中断,但轴突周围结构完好,故 轴突可以以每日1~2mm的速度再生。
III°:轴突中断,神经内膜管损伤,但神经 束膜改变较少,故神经束的连续性尚完整, 伴有一些轴突缺失。由于神经内膜有不同 程度的纤维化,影响再生和恢复,故可自 行恢复,但恢复不完全。
2.沃勒变性 神经瘤多在一个月后形成 3.轴突变性 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异
烟肼是常见的引发以轴突变性为特征的周 围神经损害药物,此型恢复慢而不完全 4.节段性脱髓鞘 可见于炎症(吉兰-巴雷综 合征)、中毒、遗传或代谢性疾病
周围神经的再生
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很大不同 是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再生部分是指周围 神经纤维,而脑与脊髓内的神经细胞坏死 后是不能再生的,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 维填补,形成胶质瘢痕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0f1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d.png)
定义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结构 或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神经传导 障碍和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运 动障碍。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和性质可分为神经 失用、轴索断裂、神经断裂等类 型。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外伤、压迫、牵拉、缺血、炎症、肿瘤等多种因素。
2024/1/25
危险因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某些药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 疾病等。
2024/1/25
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激光、超声 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 疼痛、促进神经再生。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
12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神经修复术
适用于神经断裂或严重损伤的患 者,通过手术将断裂的神经重新
吻合,恢复神经功能。
2024/1/25
神经移植术
当神经缺损较大时,可采用自体或 异体神经移植,以桥接神经断端。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 件
2024/1/25
1
2024/1/25
目录
CONTENTS
•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 周围神经损伤评估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处理措
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
01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分类
2024/1/25
神经松解术
对于因瘢痕、粘连等导致的神经卡 压,可通过手术松解粘连,解除神 经受压。
13
康复训练与辅助器具应用
运动疗法
根据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设 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关 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功
能的恢复。
人体损伤程度致残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致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0532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b.png)
人体损伤程度致残标准是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制定的,分为十级,其中一级为最严重,十级为最轻微。
具体如下:
一级: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植物状态持续12个月以上。
二级:严重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三级:重度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或者四肢瘫(肌力3级以下)。
四级:严重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且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五级:重度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或者双下肢瘫(肌力2级以下)。
六级:重度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或者三肢瘫(肌力2级以下)。
七级:轻度智力缺损(智商7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八级:轻度肢体畸形,运动功能障碍。
九级:轻度智力缺损(智商70以上)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但工作和学习能力明显受到影响。
十级:瘢痕畸形,影响美观;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
交通事故伤残级别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级别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a1ddb40b4c2e3f56276345.png)
交通事故伤残级别鉴定标准一级伤残:(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植物状态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头面部损伤致:1、双侧眼球缺失2、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二级伤残:(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完全性失语2、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很多交通事故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对伤者进行伤残级别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赔偿。
对于很多人来将交通事故伤残级别鉴定标准是很陌生的,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
一级伤残(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植物状态;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头面部损伤致:1、双侧眼球缺失;2、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三)、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四)、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五)、胸部损伤致:1、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2、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六)、腹部损伤致:1、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七)、肢体损伤致:1、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2、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3、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4、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5、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6、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八)、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57a73f12581b6bd97f19ea6c.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1、开放性损伤,手术损伤和药物损伤 尽早探查 2、闭合性损伤 3个月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手术探查 根性撕脱伤,尽早行神经转位术 部分损伤,肌肉转位术,或关节融合
正中神经损伤
1、支配肌肉: 前臂掌侧除指深屈肌尺侧半,尺侧屈 腕肌,肱桡肌外所有屈肌和旋前肌 手部除拇收肌外的所有大鱼际肌,1、 2蚓状肌 2、皮肤感觉:手部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和 PIP以远背侧皮肤
神经损伤分类
3、神经断裂(neurotmesis): 神经完全断裂,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须经手术修复神经。
神经损伤的变性和再生
1、Waller 变性: 神经断断远近侧轴索和髓鞘伤后数小时 即发生结构改变,2-3天逐渐分解成小 段或碎片,5-6天后,吞噬细胞增生, 吞噬清除碎裂溶解的髓鞘和轴索。与此 同时,schwann细胞增生,伤后3天达到 高峰,持续2-3周,schwann鞘形成中空 的管道。
迟钝而不消失。数日、周内功 能可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
神经损伤分类
2、神经轴索中断(axonotmesis): 轴索断裂致远端的轴索和髓鞘发生变性,神 经内膜管完整,轴索可沿schwann鞘管长入 末梢。 临床表现:神经分布区运动、感觉功能丧
失,肌萎缩和神经营养性改 变,多能自行恢复。神经内瘢痕, 需神经松解。
神经损伤的变性和再生
2、轴索反应: 神经断裂伤后,细胞体肿大,胞浆尼氏体融解或消 失。损伤部位越靠近胞体,反应越明显,甚至引起细 胞坏死。
3、神经生长速度:2-4mm/d
4、假性神经瘤:如果神经两断端不连接, 近端再生的神经元纤维组织,迂曲呈 球形膨大。 5、神经胶质瘤:远端schwann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增生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十级伤残划分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十级伤残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e3ec87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7.png)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十级伤残划分一级 1.植物状态; 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级 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2.完全性失语; 3.双眼一级 1.植物状态; 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级 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2.完全性失语; 3.双眼一级1.植物状态;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级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2.完全性失语;3.双眼盲目5级;4.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5.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三级1.重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2.严重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七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三次以上;3.双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4.严重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5.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6.偏瘫或截瘫(肌力3级以下);7.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四级1.中度智力缺损(智商49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2.严重运动性失语或严重感觉性失语;3.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4级以下);4.偏瘫或截瘫(肌力4级以下);5.阴茎勃起功能完全丧失。
五级1.中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指导;2.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三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3.严重失用或失认症;4.单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5.偏瘫或截瘫(一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共3页:一级 1.植物状态; 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周围神经损伤医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6d9e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7.png)
周围神经损伤医学PPT课件目录•周围神经损伤概述•解剖生理基础与损伤机制•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治疗原则及手段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01周围神经损伤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分类根据损伤部位和性质可分为神经根损伤、神经干损伤、神经丛损伤和神经末梢损伤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包括外伤、压迫、缺血、炎症、代谢障碍、遗传等多种因素。
危险因素高龄、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是周围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可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具体症状包括疼痛、麻木、肌无力、肌肉萎缩、皮肤营养障碍等。
诊断依据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体感诱发电位等。
02解剖生理基础与损伤机制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束与神经干周围神经的分支与分布周围神经解剖结构特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树突和轴突)及包在其外面的髓鞘构成的,依据传导方向和功能可分为传入(感觉)神经纤维和传出(运动)神经纤维。
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即为神经束。
若干神经束集合成粗细不等的神经干。
周围神经从脊髓和脑干发出后,不断发出分支,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周围神经将感受器接受的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纤维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识别。
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将运动指令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传导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等效应。
周围神经还参与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030201生理功能及传导途径损伤机制与病理变化损伤原因周围神经损伤可由外伤、压迫、缺血、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
病理变化周围神经损伤后,可发生华勒变性、轴索断裂、神经元死亡等病理变化。
《周围神经损伤》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ec38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6.png)
坐骨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或其他脊柱疾病引起。该 病例将介绍坐骨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早期治疗等 方面的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试验与案例研究
开展临床试验和案例研究,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和 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基因治疗
0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有益基因转入受损的神经细胞或相关细
胞,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神经调节技术
02
研究应用电刺激、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技术,调节神经功能
,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症状。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 护腕、护膝等,以减少意外伤 害对周围神经的损伤。
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检查工作 场所的安全状况,及时排除安 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性。
定期检查与早期干预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高 危人群进行周围神经损伤的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
对于已经发生周围神经损伤的患 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与生物材料研究
研发新的药物或生物材料,用于促进神经再生、减少炎症反应和提 供神经生长的支持结构。
临床研究进展
1 2 3
手术治疗进展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包括神经松解、移植、吻合等手术技巧的改进和 优化。
非手术治疗进展
研究非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如物理治 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以提高神经再生和 功能恢复的效果。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 麻木、疼痛、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
![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ab780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b.png)
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
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一、病因病机1.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及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①牵拉损伤。
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②切割伤。
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③压迫性损伤。
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④火器伤。
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⑤缺血性损伤。
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
⑥其他损伤:如药物注射、麻醉等医源性损伤。
2.根据损伤的程度分Ⅰ度:神经失用:神经受伤轻微,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神经可发生节段性脱髓鞘改变,但不发生轴突变性。
表现为暂时传导功能丧失,常以运动麻痹为主,感觉功能仅部分丧失,电生理反应正常,营养正常。
大多可以在数日内自动恢复。
Ⅱ轴突断裂:神经受伤较重,神经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仍保持完整,损伤的远侧段可发生瓦勒变性。
表现为神经完全性损伤,但近端再生轴突可沿原来远端神经内膜管长至终末器官,因此可自行恢复。
Ⅲ度:神经轴突、髓鞘、神经内膜损伤,但神经束膜完整、正常。
Ⅳ度:神经轴突、神经内膜、神经束及束膜均损伤断裂,仅神经外膜连续性存在。
Ⅴ神经断裂:神经损伤严重,可发生完全断裂或不完全断裂。
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完全丧失并有营养性改变,不完全断裂者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早期亦可表现为完全性瘫痪,日后部分恢复。
神经断裂,不能自动恢复,必须修复神经,方能恢复功能。
3.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神经断裂后,近端出现近距离的逆行性变性,4~10日后,开始再生;神经远端在伤后12~48 h,出现沃勒变性。
髓鞘收缩碎裂,神经细丝和细管排列混乱、断裂;48~72 h整条轴突同时断裂,大量吞噬细胞浸润,清除轴突和髓鞘碎片,需2~4周。
神经损伤后,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感觉末梢(如感觉小体)等萎缩。
若神经在1~2年内未恢复,肌纤维和感觉末梢最后被纤维组织代替,功能难以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与康复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与康复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6b8946d1eb91a37f1115cfe.png)
三、治疗
➢ 保守治疗(康复治疗和药物) ➢ 手术(松解术、缝接术、移位术) ➢ 手术后康复治疗
23
康复治疗
(一)预防肌萎缩的康复治疗 (二)肌力增强训练 (三)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 (四)感觉障碍和疼痛的康复治疗 (五)运动协调性训练 (六)矫形器和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七)心理康复 (八)全身状态的保持 (九)肿胀防治 (十)作业治疗和ADL训练,社会环境改造
个体化给药方案。 可选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
9
2) 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损伤多数发生在前臂部, 以切割伤或腕管综合症较多见。 其典型的损伤表现为桡侧三个半指不能 屈曲( 称之为猿手) ,桡侧三个半指感觉障 碍,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外展及对掌能力 减弱。
10
3) 尺神经:尺神经多因前臂切割伤或尺神经沟 受压所致。尺神经主要支配手内在肌,损 伤后对手部完成精细动作影响很大。 其典型的损伤表现为环指和小指的掌指 关节过伸而指间关节不能伸直( 称之为爪形 手),小鱼际肌萎缩。
36
2 感觉脱敏治疗 感觉过敏表现为正常情况下不
引起疼痛的刺激在受累的区域引起疼痛。常见于 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末梢损伤后再生神经的皮肤 感觉区。 形成错误姿势或因长期废用而致残。 脱敏疗法以提高疼痛阈值为基础,通过连续不断 地增加刺激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逐渐增加,从 而使患者去除各种不愉快的感觉,逐渐适应和接 受该刺激强度。
第二阶段 让患者先睁眼看着刺激患区的皮肤,然 后闭上眼睛,继续在同一部位以同样强度的刺激 去刺激皮肤,要求患者努力去比较、体会。或者 先让患者闭上眼睛,刺激患区皮肤,然后睁眼看 着医护人员继续重复刚才同样强度的刺激,要求 患者努力去回忆、比较。
第三阶段 让患者闭上眼睛,同时刺激健、患两侧 肢体皮肤,要求患者去比较、体会。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fb226a146edb6f1aff001f13.png)
感觉检查
(1)触觉、痛觉 (2)温度觉 (3)二点辨别觉 (4)皮肤图形辨别觉 (5)实体觉、运动觉和位置觉试验
叩击试验(Tinel征) 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检查神经修复 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检查和体感诱发电位对于判断神 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帮助观察损伤 神经再生及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反射障碍 浅反射和深反射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刺激性病损时,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1 潮湿、角化过度及脱皮等。 (2)破坏性病损时,皮肤发绀、冰凉、 干燥无汗
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
1.观察畸形、肌肉萎缩、肿胀的程度及范 围 2. 2.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
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级:在无重力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3级: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 力运动 4级:能抗重力,并能抗一定阻力运动 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康复
一、存在的问题
①神经的损伤; ②运动功能障碍; ③感觉、知觉功能障碍; ④关节肿胀、僵硬; ⑤其它器官系统的损伤、合并症,如糖尿病、骨折、感染等; ⑥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⑦有压疮的可能,皮肤溃疡迁延不愈; ⑧心理障碍; ⑨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 ⑩职业、经济上的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 在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康复目标主要是及早消除 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在损伤的 恢复期,康复目标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矫正 畸形。 2.长期目标 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功能,恢复正常的 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损伤2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混合型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病因因感染、缺血、外伤、代谢障碍、中毒、营养缺乏,以及一些先天性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运动功能的障碍感觉功能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障碍分类神经细胞障碍神经纤维障碍效应器(肌纤维)、受容器(知觉末端、肌肉固有感受器)障碍神经损伤程度一过性传导障碍(Neurapraxia )轴突断裂(Axonotmesis)神经纤维及被膜损伤(Neurotmesis)组织不发生变化——一过性传导障碍粗的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比细的神经纤维(知觉、自主神经纤维)抵抗低传导发生一过性停止或延迟电生理检查未见变化轴索变性24-48小时后发生变化3天后完全丧失传导功能变化在神经纤维切断后两周内完成因变性伴随着运动障碍、知觉障碍、出汗障碍神经纤维及被膜损伤神经干损伤断裂神经束与神经外膜均断裂神经干完全破坏,失去其连续性机能恢复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效应器:肌纤维、受容器评价问诊:一般问诊、受伤原因、体位、经过视诊:创伤性质,状态,又无感染,浮肿程度,皮肤状态,有无肌萎缩等。
触诊:皮肤温度,又无疼痛,Tine氏征MMT:防止代偿运动感觉检查:触觉、痛觉、振动觉植物神经检查:血管运动障碍(皮温、浮肿、皮肤颜色)汗腺分泌检查:电抵抗检查营养障碍检查:手的形状皮肤有无干燥评价ROM-T电生理检查(1)直流感应电检查法(神经受损15- 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2)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法(神经受损3天可获得阳性结果)(3)肌电图检查法(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神经再生及恢复的情况。
)(5)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其他:定量平价法:捏力、压力计周径、四肢长、动作分析、ADL其他治疗预防合并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预防合并症:预防浮肿:弹性绷带、抬高患肢、按摩、温热疗法、被动运动预防挛缩预防外伤预防废用性肌萎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神经剥离术神经移位缝接术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周围神经损伤种类面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分娩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绕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神经损伤面神经损伤组成面神经为混合神经:运动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种类贝尔氏面瘫(占50%以上)感染性面瘫:Hunt综合征(占20.4%)、急慢性中耳炎、恶性外耳道炎外伤性面瘫(占9.6%):肿瘤性面瘫(占3.2%)、中枢性面瘫(占3.2%)、手术损伤、颜面外伤其它全身疾患(占6.8%):格林-巴利综合症、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增大,患侧眼睛会流泪,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现象;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或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由于颊肌瘫痪,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漱口时,水常从患侧流出,患者可能吃饭和说话困难。
功能评定瘫痪评分法(满分40分)安静时的对乘性、闭眼程度、脸颊彭出度、吹口哨运动、额纹检查、鼻唇勾检查、发“一”字音、发“啊”字音功能评定电诊断检查:ENOG(电神经生理)NET(神经兴奋性检查)SDD(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残留障碍永久性面瘫,面肌阵(痉)挛,出现联带现象,如鳄鱼综合症:咀嚼后流眼泪和耳颞综合症:颞部出汗、发红。
预后预测无随意收缩阶段1)眼的保护:药物、眼罩、湿润济禁用化妆品、禁烟、防风刺激2)预防肌萎缩:电刺激部位:前额部、言轮砸部、口周边部强度:一日数次,感觉刺激:皮肤、味觉治疗方法有随意收缩阶段1)肌力增强:颜面肌:扬眉训练、皱眉训练、闭眼训练、扩鼻训练、咧嘴训练、嘴角向上、向下运动训练注意事项:不要向健侧运动,用健手遮住健侧眼,集中患侧运动。
治疗方法2)肌协调性训练利用镜子、肌电图3)改善因疾病造成的连带运动预防挛缩:用手牵拉易引起挛缩的肌肉4)连续训练与反馈臂丛神经损伤概念支配上肢的重要神经,由C5、6、7、8及T1组成,有时C4、T2也参加组成臂丛神经。
损伤原因牵拉损伤:最多(80%)分娩损伤手术意外:全麻下上肢外展外旋位牵拉损伤神经根向心部:上位型、下位型障碍上部胸髓交感神经节的障碍:TI(T2)神经根,脊髓神经障碍时,伴随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眼球后移、瞳孔缩小、上肢出汗障碍等现象脊髓神经后支障碍:锥间孔内的中枢神经脊髓神经节障碍:节前损伤时轴突反射残存硬膜损伤:损伤初期,损伤的硬膜部可露出造影剂。
评价运动机能检查感觉机能检查上肢生活活动检查植物神经机能检查一.运动机能检查1.安静时上肢手指及腕关节的肢位及ROM上位型:肩胛带下垂,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位,腕关节掌屈位。
检查肩肱关节有无脱位下位型:爪形手,MP关节的ROM检查2.肌力检查上位型:前锯肌、冈上冈下肌、小圆肌、肱二头肌、三角肌、旋后肌、肱桡肌下位型:第一背侧骨间肌、拇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外展肌,握力及捏力的检查3.电生理检查(神经、肌肉兴奋性)发病两周临床检查没有发现运动感觉有恢复时,可做电生理检查,具体项目:强度-时间曲线,低频电刺激等二.感觉机能检查触觉痛觉两点识别觉:DIP指腹部振动觉位置觉立体觉部位上位型:三角肌、上臂外侧、两腕和手的外侧下位型:上臂、前臂、两腕内侧T inel征:沿末梢神经走向叩打,检查是否有放射痛三.上肢生活动作检查更衣吃饭整容入厕入浴四.交感神经检查出汗:手掌、手背的皮肤皮肤温度治疗方法R OM及肌力训练电刺激疗法支具矫正训练ROM及肌力训练上位型:耸肩运动肩外展、外旋运动肘关节屈曲运动前臂旋后运动腕关节背屈运动ROM及肌力训练腕关节掌屈运动MP关节屈曲运动IP关节伸展运动电刺激疗法低频电刺激:受伤一周后开始做10天电刺激:感觉和运动开始出现开始肌肉收缩域值以上,用强电流,2-25Hz/分,电流:15-25mA,5-10分钟注意事项胸1神经根损伤后,出现Horner综合症分娩损伤原因:分娩时过度牵拉上肢,导致牵拉性臂丛神经损伤,有时合并锁骨骨折、肌原性斜颈、横隔膜麻痹、肱骨骨折等诊断:体位观察: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位,拿起远端后松开,很松弛地落下,与健侧上肢相比,患侧活动明显减少分型:上位型、下位型、混合型治疗目的预防挛缩的发生促进肌肉活动治疗方法基本手法一.预防挛缩:出生一周内保持安静,几天后开始训练。
方法:1.被动ROM训练(耸肩运动肩外展、外旋运动肘关节屈曲运动前臂旋后运动腕关节背屈运动),肩关节外展时,另一手固定肩胛骨外侧缘,防止内收肌的代偿治疗方法方法:2. 由于生后18天开始挛缩,因此早期开始被动让患手触摸嘴及脸颊治疗方法二.促进肌肉活动1.刺激皮肤:2.防御反应3.晃动疗法4.手膝位治疗注意事项患手长时间保持“敬礼位”,易引起挛缩向患儿家属充分说明,充分进行被动活动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原因肱骨骨折肌腱、骨等外部持续性压迫感染代谢障碍脱髓鞘支配的肌肉不同病变的运动、感觉障碍评价检查、测定原则感觉检查肌力检查R OM检查职业能力评定检查、测定原则将患手放在面前的小桌上进行问诊,视诊,观察皮肤状态。
有无运动障碍有无压痛,肿胀,肿瘤等感觉检查S0 单神经支配范围感觉丧失S1单神经支配深感觉障碍S2 单神经支配范围内浅感觉障碍程度是正常的50%,或两点识别觉为11-15mm S3 单神经支配范围内浅感觉障碍程度是正常的50%,S4单神经支配范围两点识别觉6mm以内肌力检查旋前园肌:抑制肱桡肌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腕关节在掌屈检查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分别检查拇长屈肌肌力检查握力检查捏力检查ROM检查作业能力评价肌力训练预防内收挛缩(猿手)低频电刺激主动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法抵抗运动预防变形(利用支具)感觉再教育利用视觉反馈睁眼闭眼再睁眼注意:不要用触觉正常的手指接触物体痛觉过敏:用自身的身体柔软坚硬关节活动度训练维持掌侧外展:对掌练习使用短支具:防止MP关节代偿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的一组症状病因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大,慢性损伤引起的拇指或肢屈肌腱炎、滑膜炎和肌腱水肿、增生或纤维化,使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大,压迫内容物。
临床表现手活动笨拙,拇、示、中三指有感觉障碍大鱼际萎缩和拇指无力检查屈腕试验T inel征检查拇短展肌诱发电位治疗保守PT支具疗法维生素B等长收缩交替浴治疗术后PT腕关节水平的正中神经损伤病因:前臂、腕骨骨折合并屈肌腱损伤、(Colles)骨折神经缝合术后理学疗法术后1周腕关节掌屈位固定1-2周背侧支具固定(掌屈30-400)拇指对掌固定,手指主动运动第3周将支具角度改为中立位第4周腕关节ROM训练,10-20次第5周只在夜间带支具第7周感觉再教育第9周以后感觉检查每周一次尺神经损伤支配肌肉病因外伤:刃物扎伤、骨折卡压性神经损伤:脱臼疾病:变形性关节炎检查及评价1.问诊:2.观察:1)浮肿、皮肤干燥度、萎缩、变形2)触诊:皮温、压痛、Tinel征、肌紧张、皮肤干燥3.机能检查a.MMT检查:易混淆的运动,代偿运动b.ROM检查:由于变形、肌力不平衡产生c.感觉检查:浅、深感觉d.植物神经检查:皮温、发汗、干燥度、营养障碍、血管运动障碍e.电生理检查1)神经传导速度2)强度-时间曲线3)肌电图训练方法1.ROM训练:小指、环指的DIP、PIP2.肌肉在教育:利用生物反馈抑制拮抗肌3.肌力增强运动4.低频电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5.支具疗法6.肌腱移植术后的理学疗法1)装着支具较强弱化的肌力2)改善皮肤、关节等挛缩并发症3)维持肌腱的紧张度,改善手的机能7.预防合并症1)浮肿:抬高患肢、弹力绷带2)挛缩:ROM训练、支具3)感觉障碍:外伤、烫伤、血液循环障碍—保温、温热疗法桡神经损伤神经走向及支配肌肉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下垂手损伤分类检查及评价问诊视诊:皮肤颜色、紧张度、湿度、肿胀、肌萎缩、手的支位MMT握力:握力低下ROM:感觉周胫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时间-强度曲线MMT的代偿运动检查肌运动代偿运动肱三头肌肘伸展坐位肩90外展位利用重力肘伸展旋后肌前臂旋外肩外旋位内收指总伸肌MP关节屈曲腱的作用拇长、短伸肌MP、IP伸展拇短展肌、拇短屈肌ROM检查a.量角器在手指外侧b.量角器在手背侧侧c.之间到手掌线距离感觉检查桡神经支配的领域在手背侧,损伤后对手机能影响不大,可出现痛觉、触觉消失、痛觉、触觉钝麻、过敏等感觉检查用具治疗ROM肌肉在教育生物反馈MMT物理治疗支具疗法手术:神经缝合术、神经剥离术、技能再建术(神经移植术、关节固定术、肌腱移植术)治疗方法1.预防合并症:a.保护感觉有障碍的皮肤b.预防麻痹肌的过伸展c.注意肌腱的的作用治疗方法2.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运动主动借助主动运动治疗方法3.肌肉在教育肌力在0-1级的肌肉一边在肌腹刺激,一边被动运动治疗方法4.EMG生物反馈治疗方法5.肌力增强训练徒手抗阻运动器具抵抗运动防止代偿运动6.物理疗法:蜡疗、热疗治疗方法7.支具疗法:目的:防止过伸展预防关节挛缩抑制代偿运动促进机能的使用治疗方法8.日常生活指导9.术后理学疗法桡神经缝合术后理学疗法术后立即腕关节伸展位石膏固定2周:拆线,MP关节、腕关节伸展位,DIP、PIP关节的主动屈曲,伸展运动,瘢痕处按摩4周:指伸展位腕关节ROM训练7周:戴防止关节挛缩的支具9-12周:肌力强化运动治疗目的:ROM的恢复;肌力的恢复;感觉的恢复注意点:不能超过肌弹性的界限预防感觉障碍的二次损伤防止再生肌的疲劳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植术后术前:移植肌的肌力强化,预防挛缩、维持机能术后立即石膏固定:肘关节90度屈曲,前臂最大旋前,腕关节30-45度背屈位4周:装着支具,到术后7-8周保护性主动的ROM训练瘢痕处按摩、温热疗法全手指屈曲,腕关节从中立位开始到屈曲30度以内各关节ROM10/次,6-8次/天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植术后6周:肌再教育EMG生物反馈疗法7周:全手指屈曲,腕关节从中立位开始到屈曲30度以内8周:移植肌腱的抗阻运动治疗目标:ROM的恢复;移植肌腱的恢复注意点:移植肌腱的过度伸展浮肿移植肌的过度肌力强化MP关节挛缩移植肌腱疲劳胫神经损伤胫神经的走向及支配肌肉:腓肠肌、足底肌、比目鱼肌、胫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跟管综合征被胫骨内踝、距骨、跟骨和屈肌腱包绕的骨纤维性管道发生原因踝关节外伤:骨折、脱臼、捻挫局部卡压:屈肌韧带、拇趾外展肌肥大、胫后静脉瘤、肌腱滑膜炎神经腱鞘肿临床症状感觉障碍:足底痛、麻感,夜间烧灼痛压痛:跟管部和足外展肌压Tinel征阳性临床症状运动障碍:足底肌的肌力低下、萎缩,进行性障碍足底变形:足外翻-由于拇指外展肌紧张度增高诊断电诊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末梢传导时间局麻济后:由于压痛点的神经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1.保守疗法:安静:停止体育活动消炎镇痛剂和V b局麻济的侵润足底板:矫正足内翻温热疗法:改善血液循环、疼痛电刺激疗法:减轻疼痛2.手术疗法:具体方法经皮电刺激使用足底板具体方法足内翻的训练腓神经损伤腓神经的走向及支配肌肉病因外伤骨折后固定不良肢位病因N eurapraxia(一过性神经障碍)A xonotmesis(轴突断裂)N eurotmesis(神经断裂)症状神经支配领域肌肉迟缓性麻痹感觉障碍植物神经障碍(出汗、血管运动营养等)合并RSD(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肌萎缩)评价1.问诊2.视诊及触诊3.MMT4.ROM5.ADL6.感觉检查7.植物神经机能检查8.Tinel征检查9.电生理检查治疗方针急性期恢复期1.良肢位保持 1.肌肉在教育(FNF生物反馈)2.ROM的维持 2.ROM扩大3.肌肉在教育 3.ADL的扩大(徒手、低频) 4.感觉再教育 5.支具疗法治疗方法急性期1.良肢位2.ROM训练3.肌肉在教育(拍打、主动借助)治疗方法恢复期1.肌肉在教育(PNF等抵抗运动、机能电刺激)2.ROM扩大训练3.ADL扩大训练治疗方法4.感觉在教育5.支具疗法注意事项防止烫伤、皮肤损伤心理指导:恢复时间长,有残存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