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痿独取阳明(一)

合集下载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便提及了治疗痿病症状的方法,“治痿独取阳明”,这成为了古代治疗阳痿病的重要理论。

阳痿病是指男性在性生活中出现勃起无力、不能持久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古代医学认为,阳痿病的发生是阳气不足所致,因此治疗阳痿病时需要通过调理阳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而“治痿独取阳明”,则是强调了通过调理阳明经来治疗阳痿病的方法。

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阳明经是脉络系统的主干,它主管人体的阳气。

由于阳明经与身体的阳气紧密相关,因此在治疗阳痿病时,可以通过调理阳明经来增强阳气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目的。

《内经》中还提到了“法以顺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阳痿病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以恢复身体的阳气运行,从而改善阳痿病的症状。

具体来说,治疗阳痿病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饮食调理:根据《内经》的理论,可以采用温补的食物来调养阳气,如姜、红枣、艾叶等具有温补作用的食材。

还可以适当补充蛋类、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阳气。

2. 药物调理:根据《内经》中关于药物的记载,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来调理阳明经,如人参、黄芪等中药材。

还可以配伍一些调理脾胃的药物,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

3. 运动调理:根据《内经》中的理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有利于调理阳明经,增强阳气。

可以通过适量的锻炼来改善阳痿病的症状。

除了以上方法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针对性地采用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来调理阳明经,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效果。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中有一篇关于治痿的章节叫做“治痿独取阳明”。

痿病是指男性因精气虚损而导致阳痿、早泄等病症。

《内经》的治痿理论主张主要以阳明学说为基础,认为阳明是生命活动和体液运行的主要渠道。

治痿的关键是调整和加强阳明的功能。

根据《内经》的观点,治痿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点:强调调理肝脾气血。

肝脾为人体的重要脏器,掌管着气血的生成和运行。

若气血不足,就会导致阳痿病发。

《内经》主张调理肝脾,通过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适当补充营养,增强肝脾功能,提高气血质量。

《内经》强调平衡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们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阳痿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有关,《内经》主张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阳痿病。

具体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

《内经》还强调调理肾气精。

肾脏是人体的根本之一,主要掌管繁衍生殖和身体发育等功能。

阳痿病的发生与肾气精虚有关,《内经》主张通过调理肾气精来治疗阳痿病。

具体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补充营养,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过度性生活等。

《内经》还强调情志调理。

情志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的情绪波动和情感困扰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阳痿病的发生也与情志失调有关,《内经》主张通过调理情志,积极面对压力和困扰,保持正常的心态,来治疗阳痿病。

治疗阳痿病的关键是从《内经》的阳明学说出发,通过调理肝脾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肾气精和情志,来达到治疗阳痿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阳痿病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阳痿病的过程中,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合理调理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阳痿病,即男性阳具勃起不坚硬或无法勃起,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

在《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一章,详细论述了中医传统治疗阳痿病的方法和原则。

本文将对该章内容进行阐述。

治痿独取阳明,这句话表明了治疗阳痿病的方法是以阳明经脉为主。

在中医理论中,阳明经脉与男性生殖系统相连,所以阳痿病治疗的重点是恢复阳明经脉的正常功能。

那么,具体如何治疗呢?首先,要了解病因。

《内经》认为阳痿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阳痿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的药物主要是以温肾壮阳、益气健脾为主,如肉桂、仙茅、枸杞子、人参等。

此外,还需要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多方面手段来改善身体状态。

其次,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轻度阳痿病患者中,可以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如辅助按摩、推拿等方式恢复阳痿患者的阳具功能。

但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采用内服药物的方式治疗。

再次,需要注意药物的搭配及时间的掌握。

《内经》提出,治疗阳痿病需要注意药物的搭配和使用时间的掌握。

另外,药物的使用量也应该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此外,治疗阳痿病还需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通过内服药物调节阴阳平衡。

最后,治疗阳痿病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调养。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阳痿病患者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调养,包括生活习惯的调整、饮食调理、锻炼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阳痿病的问题。

总之,《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一章详细论述了中医治疗阳痿病的方法和原则。

中医治疗阳痿病是一个灵活多变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而不能一刀切。

阳痿病的治疗需要科学严谨的医学精神,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以求最佳治疗效果。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其中有一句名言:“治痿独取阳明”,意思是治疗阳痿病时应该注重强阳补气的方法。

那么,如何从《内经》中找到治痿的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内经》的角度来探讨治痿独取阳明的道理。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内经》中关于痿病的相关内容。

痿病在《内经》中被归类为“阳痿”,即阳气不足而导致的病症。

《内经》指出:“阳气者,天之中之精,主治诸色,化酩酊,暖五脏,使之各得其所,乃能生长。

生长则精明,精明则神聪,神聪则不忘,不忘则久视,久视则聪以知远,聪以知远则足以知守四海。

”可见,阳气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节脏腑功能,增强精神和免疫力。

而阳痿病就是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包括勃起无力、性欲减退等症状。

在《内经》中,提到了一些可以调和阳气的方法,例如食疗、药疗、针灸等。

食疗是最为简单、安全并且易于实施的方法之一。

《内经》强调了饮食的调理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指出“调摄饮食,无过饱饫,无过劳倦,致使阳气充盛,血气和平,则平生寿考。

”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阳痿病,选用一些阳气充盛的食物,如肉类、坚果、山药、枸杞等,可以起到补益阳气的作用。

在药疗方面,《内经》中也提到了一些可以调和阳气的药物。

比如《素问·五气通禅论》中提到了“甘草辛温而能散寒,实阳而能散阴”。

甘草具有温阳补气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阳痿病。

还有一些中药如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黄等也有补益阳气的作用。

除了食疗和药疗,针灸也是《内经》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内经》中提到:“调元气者,灸之。

丸者,饮汤药。

”这说明针灸可以调节元气,增强体内的阳气。

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治疗阳痿病。

《内经》中还提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久慢乃为积滞,卧者血气流注,不得表荣,则形痿少气”。

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阳气,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中提到“治痿独取阳明”,是指治疗阳痿这种病症时,可以采用阳明经中的治法。

下面是一篇2000字的论文,探讨《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阳痿病的病因和病机。

阳痿病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多由各种原因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导致睾丸分泌睾酮减少,进而影响勃起功能。

在《内经》中,阳痿病被归为“气虚”、“肾亏”、“血虚”等病机范畴中。

针对这些病机,阳明经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阳明经强调增强生命力和阳气的运行。

在治疗阳痿病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阳气的运行。

饮食上应多食寒凉性食物,如梨、西瓜、草莓等,以清热解毒、补充体内阴阳平衡。

还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过度饮酒,以免损伤阳气。

阳明经强调调理肾脏和补充精气。

阳痿病多与肾脏功能不足有关,调理肾脏是治疗阳痿病的关键。

《内经》中提到,可以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如服用经方“补中益气汤”,以补益肾气,并增强勃起功能。

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房事过度,以保护肾气的消耗。

《内经》还强调调理心脉和补充精血。

阳痿病与心脉功能障碍和血液循环不畅有关,调理心脉,增强血液循环,对于治疗阳痿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健身锻炼、中药调理等方法,增强心脉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也可以通过补充精血,以增强勃起功能。

可以服用经方“四物汤”,其中包括当归、补骨脂、熟地、川芎等药材,具有补血养气的作用。

《内经》还提到使用针灸和按摩等物理疗法治疗阳痿病。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增强阳气。

按摩可以刺激阴茎周围的神经,增加血液供应,促进勃起功能。

这些物理疗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阳痿病的方法。

《内经》强调治疗阳痿病时应该以阳明经中的治法为主导,主要包括增强阳气的运行、调理肾脏和补充精气、调理心脉和补充精血,以及使用针灸和按摩等物理疗法。

这些治疗方法互相配合,能够有效地治疗阳痿病,恢复男性勃起功能。

对《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认识与探讨

对《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认识与探讨

对?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认识与探讨【关键词】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依据?内经?“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首先翻译原文,按其原文意义,分三个方面逐一进行探讨:〔1〕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2〕治痿独取阳明与各补荥而通其俞的关系。

〔3〕治痿取阳明是否专在补?从而说明了治痿与取阳明的辩证关系。

1原文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那么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那么病已矣。

2语译医论上认为治疗痿病,应该独取阳明,这是为什么呢?歧伯说:阳明就像五脏六腑的大海一样,它摄入饮食,化生气血,以供养五脏六腑,并滋润营养全身的筋膜。

筋膜的主要功能是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

冲脉犹如经脉的大海一样,它是十二经气血会聚之处,能渗灌肌肉关节,与足阳明经会聚于前阴。

阴经、阳经会聚于前阴,再会合于气街。

诸筋虽都能滋润众筋,但阳明经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诸经都连属于带脉,而系络于督脉。

所以阴阳亏虚,气血衰少,宗筋失养那么缓纵松弛,带脉无力约束收引,便会出现两足痿弱,不能随意运动。

黄帝说:该怎么治疗呢?歧伯说:十二经脉各有其荥穴和腧穴,应该针刺其荥穴以补气,针刺其腧穴以行气,到达调整虚实,和其顺逆的目的。

无论痿病发生在筋、脉、骨、肉,只要分别以各脏所主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病就会好的。

3探讨3.1为什么治痿独取阴阳导致痿疾的原因有很多,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正如?素问·痿论?44条曰:“肺热叶焦,那么皮毛虚弱急薄,著那么生痿也。

心气热,那么下脉厥而上,上那么下脉虚,虚那么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也。

肝气热那么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那么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脾气热,那么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内经》中提到“治痿独取阳明”,意思是说治疗阳痿病,重要的是通过调理阳明经
治疗。

阳痿病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性欲减退或无性欲,勃起不能或勃起
力不足,导致性生活不能如常进行。

阳明经是人体的一条经络,主要负责运行体内的阳气,如果阳明经出现了问题,就会
导致阳气不足,从而引起阳痿病。

因此,《内经》提出在治疗阳痿病时,应该通过针灸或
药物调理阳明经络,以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

具体来说,针灸是治疗阳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的流动,
改善阳明经的运行状态,促进阳气的运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足阳
明胃经”上的“足三里”、“四白”、“合谷”等穴位,以及“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迎香”等穴位。

使用针灸治疗时需要尽量遵循中医经脉的知识,对穴位进行准确
的定位和针刺,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另外,中药治疗也是治疗阳痿病的有效方法。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调
节人体经络的运行,从而改善阳气不足的问题,并且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人参、黄芪、枸杞子等,需要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
的处方。

此外,《内经》还提到要注意平衡阴阳,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心情愉快、适度运动,调节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治疗阳痿病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治疗阳痿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具体的调理,中医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

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

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痿证以肢体筋肉痿软无力,自主运动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为主的一类病证。

其病因除创伤外,多由五脏受热,导致有关的筋骨、肌肉、皮毛、血脉失却濡养而成病,但正虚邪盛(阴虚与湿热之邪蕴蒸)是发病的主要病机,而病之成又与阳明经气失调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因阳明胃腑为水谷之海,是生气化血之处,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盛则气血充盈,宗筋润;胃气衰则宗筋弛纵。

故有“阳明无病不成痿”之说。

《内经·痿论篇》正是根据脏生理病理变化而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法。

这对指导临床实践,很有现实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因湿热蕴蒸阳明、肺热熏灼或肝肾亏虚而致痿的三个主要证型的治疗,主要是参照《内经》治痿的原则。

个人认为,治痿除注意调理阳明气机的同时,应按照不同证型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地运如病痿热用。

如热象仍存,属肺热所致,宜先清热养阴;胃热则需清热化湿热;邪已尽可用调胃与养阴并进。

而对肝肾亏损致痿,则可治以调胃与滋补肝肾。

在施治过程中,应结合健脾、养血通络法,针药并施,这对调和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促进痿疾康复,很有裨益。

病案1973年,余治一黄姓男孩,12岁。

因咳嗽、发热5天而成痿。

诊见:神情怠倦,面色白,仍低热,咳嗽,咽痛,右足痿软,不能站立、提举,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溏,舌尖红,苔薄黄腻,脉濡数。

症脉合参,病由温热之邪灼烁肺金,阴液耗损,致筋脉失于濡润而成痿躄。

投以养阴清肺汤加减,滋肺金之阴而清阳明之热,针刺孔最、足三里穴,用平泻手法,以疏通手太阴与足阳明经络气血。

三诊热退,咳嗽与咽痛除,食欲增进,患足则稍可提举,苔转薄润,脉稍数。

热象已除,肺阴得养,阳明气机始复,仍旨原意续治二天后,改用健脾胃、养阴血之剂,补针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交替用梅花针叩刺肺俞,脾俞,肾俞,肝俞及足阳明经下肢循布区,隔日治疗一次。

十诊后足可步行,食欲佳,神态活泼,面色转红润。

此乃经治后肺热清则阴液能下荫肝肾,肝得血则筋舒,肾得养则骨强,脾胃气机得复则血气生化有源,宗筋得润而流利关节,脏腑阴阳得调,经络气血和顺,故痿疾已除。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对于治疗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其中关于治痿独取阳明的内容,是对于阳痿病的治疗方法的阐述,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来了解一下阳痿病的特点。

阳痿病是指男性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表现为勃起力减弱或完全无法勃起,从而导致性行为障碍。

《内经》指出,阳痿病主要是阳气不足,而阳明为手太阳经的经络,主治阳气,因此治痿独取阳明就是通过调理和壮阳明,来治疗阳痿病。

具体来说,《内经》中提到的治痿独取阳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调整饮食。

《内经》指出,治痿独取阳明,还要从平时的饮食入手,应当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的营养均衡。

节制饮酒,因为过量饮酒会损伤阳气,加重痿病症状。

其次是调整生活作息。

《内经》强调了调整生活作息对治痿独取阳明的重要性,包括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保持阳气的充足和流畅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者是按摩治疗。

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也是治痿独取阳明的重要方法之一。

《内经》中指出,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加强阳气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目的。

还有一些药物治疗的方法。

《内经》中提到了一些药物方剂,如参附丸、金匮肾气丸等,这些药物都具有温阳壮阳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阳痿病,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生活作息、按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治疗来调理和壮阳明,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因此在治疗阳痿病时,应当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对于治疗阳痿病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我们的解读,大家对于阳痿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一篇名为《厥论》的章节中论述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方法。

下面将从中总结出治疗阳痿病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阳痿病是指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而导致不能进行正常性交的疾病。

《内经》指出,阳痿病的主要病机在于肾虚和阴虚,治痿的关键在于补益阳气和阴精。

《内经》中提到治疗阳痿病应该“独取阳明”。

阳明是人体五脏之一,具有阳气旺盛的特点,因此治疗阳痿病时可以着重调理阳明脏腑,以增强男性阳气的功能。

治痿独取阳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精神调理:因为阳痿病往往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所以精神调理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患者排解压力、调整情绪,增加自信心。

二、饮食调理:饮食对人体阴阳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调理饮食也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方面。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等,以补益阳气。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过多寒凉性的食物,如生冷、辛辣等。

三、药物治疗:中药对于治疗阳痿病有一定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些具有温补肾阳、固精益气的中药可以用于治疗阳痿病。

如何冬虫夏草、人参、枸杞等,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四、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以起到治疗阳痿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五、按摩推拿:按摩推拿对于治疗阳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刺激局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阳气的功能。

《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方法主要包括精神调理、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和按摩推拿等。

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可以有效调理阳痿病的病机,达到恢复男性正常性功能的目的。

在实际治疗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治痿独取阳明

治痿独取阳明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睢目候》云:“目是脏腑之精华,肝气之外 侯,然则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 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复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 侵风”,这也是重症肌无力中眼睑下垂的描述。巢氏明确从外感内伤两 方面分析病因,《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即论述其主因是外 受风邪,内由脾胃亏虚,并运用脏腑经络理论,对其病理作了阐发。 阳明者,肠与胃也。法当滋补肠胃,俾饮食日加,脏腑有所禀 受,荣卫 流行,气煦血濡。调养至春,君火主事之时,宗筋润而机关可利也。五 加皮、薏仁、甘草、苍耳子、 枸杞子、琐阳、人参、杜仲、黄柏、黄 、防风,服二十剂而精神壮,腰膂健,饮食加。夫治痿独取阳明,而脾 主四肢,肝主筋,肾主骨,则足三阴宜并重焉。--《续名医案类·痿》
病例
易思兰治一妇人,年十九,禀赋怯弱,庚辰春因患痿疾,卧榻年余,首 不能举,形瘦如柴,发结若毡,起便皆赖人扶,一粒不尝者五月,惟日 啖甘蔗汁而已,服滋阴降火药百帖不效。有用人参一二钱者,辄喘胀不 安。 其脉六部俱软弱无力,知其脾困久矣。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而 人参更加倍焉,服二剂遂进粥二盏,鸡蛋二 枚。后以强筋健体之药,调 理数月,饮食步履如常,全愈。或问曰∶诸人皆用滋阴降火,公独用补 中益气,何也?易曰∶痿因五内不足,治在阳明。阳明者胃也,为五脏 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痿由阳明之虚,胃虚不能 生金,则肺金热不能荣养一方,脾虚则四肢不能为用。兹以人参为君, 白术为佐,皆健脾土之药也。土健则能生金,金坚而痿自愈矣。又问∶ 向用人参一二钱,便作喘胀,今倍用之,又加诸补气药 而不喘胀,何也? 曰∶五月不食,六脉弱甚,邪气太盛,元气太衰,用参少则杯水车薪, 不惟不胜,而反为所 制,其喘胀也宜矣。予倍用之,如以大军摧大敌, 岂有不剿除者哉?加减补中益气汤方∶人参一钱,黄芪八分,归身八分, 陈皮六分,白术八分,炙甘草五分,泽泻六分,黄柏五分,丹皮六分。

从治治痿独取阳明谈治痿

从治治痿独取阳明谈治痿

从治治痿独取阳明谈治痿治痿独取阳明”是《内经》中治疗痿病的治法之一。

阳明此指中焦脾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焦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肺经得以滋养。

肺痿乃肺叶痿弱不用之意,与痿有相似之处。

故“治痿独取阳明”亦可作为肺痿的治法。

中医对肺痿的认识肺痿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肺痿是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形成的一种慢性肺脏虚损性疾患。

由于阴虚内热、津气亏损、肺叶失于濡养,或肺中虚冷,以致肺萎弱枯槁,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吐唾涎沫、心悸气短等。

“肺痿”之名是仲景采用病位和病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经》和《难经》论述的基础上而命名的。

仲景所论肺痿有虚热、虚寒之分。

虚热肺痿或因肺热气躁,灼伤肺阴,或因他脏津伤,肺失濡养,致肺叶焦萎。

虚寒肺痿可因虚热肺痿失治,阴损及阳而致,也可因素体阳虚,肺气虚冷而成。

《素问·痿论》提出痿乃内因五脏虚损而致,但注重于肺脏,故以“肺热叶焦则生痿躄”为首论述,强调肺热叶焦为痿病发生的首要病因。

所以说五脏皆可致痿,而诸痿始之于肺。

因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为华盖,居五脏之上,能输布气血津液,以濡养脏腑,滋养四肢百骸。

若肺有邪热,则肺气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亦可灼伤津液,使脏腑五体失养,以致四肢痿废不用。

这就为仲景提出“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奠定了理论基础。

“治痿独取阳明”对治肺痿的启示《内经》首先提出了治疗痿疾的基本方法,“治痿独取阳明”。

《灵枢·根结》云:“痿疾者,取之阳明。

”提示调理中焦脾胃对治疗肺痿的重要性。

“阳明”不专指足阳明胃,还应包括脾。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为后天精微化生之源,五脏以胃为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胃同属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所谓独取阳明,是强调要重视对脾胃的调理,尤其对于肺热叶焦所致肺痿,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主行气血,而气血的产生依赖于脾胃。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关于治疗阳痿病的方法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内容。

这部经典中有一句话说“治痿独取阳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疗阳痿病的关键在于调养阳明经络。

下面我们详细来论述一下如何根据《内经》的原则来治疗阳痿病。

要了解阳痿病的病因。

《内经》指出,阳痿病是由于肾气不足或是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治疗阳痿病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和调和脾胃功能。

要找到治疗阳痿病的具体方案。

《内经》中提到了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针灸、草药和调理饮食。

针灸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从而改善阳痿病的症状。

在治疗阳痿病时,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关元、气海、命门等。

草药在治疗阳痿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内经》中提到了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如补肾益气汤、四物汤等。

这些方剂可以帮助补肾益气,调和脾胃功能,从而改善阳痿病的症状。

调理饮食也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内经》中强调了饮食调理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治疗阳痿病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核桃、花生、海参等,来改善阳痿病的症状。

根据《内经》的原则,调节情绪也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治疗阳痿病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这对于恢复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内经》中指出,治疗阳痿病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和调和脾胃功能。

针灸、草药、调理饮食和调节情绪都是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阳痿病,恢复身体健康。

我们也要注意,治疗阳痿病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尝试。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有一篇名为《灵枢·痿论》的章节,阐述了治疗阳痿病的方法。

根据《内经》中的论述,“治痿独取阳明”是治疗阳痿病的关键。

阳痿病是指男性由于阳气不足导致的性功能障碍病症。

《内经》指出,阳痿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而阳明是人体的阳气之源,治疗阳痿病就要直接补充阳明的阳气。

治疗阳痿病的第一步是补充肾气。

《内经》认为,肾气的主要来源是饮食,饮食调节对于补充肾气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以免伤害肾气;其次要适当增加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等,以促进肾气的生成和恢复。

《内经》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用的草药有人参、仙茅、黄精等,这些草药都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内经》还提到了针灸疗法,认为通过针灸可以刺激和调节人体的经络和脏腑,提高阳气的运行和循环,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病的效果。

除了补充肾气外,《内经》还给出了一些其他的治疗措施。

适当的体育锻炼被认为是提高阳气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机能,促进阳气的生成和循环。

《内经》还提到了心理调节对治疗阳痿病的重要性。

阳痿病往往伴随着心理压力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会加重病情。

《内经》建议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以促进治疗的效果。

《内经》认为治疗阳痿病的关键是补充阳明的阳气。

通过调节饮食、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阳痿病症状,提高阳气的生成和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治疗方法不仅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而且符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于阳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治四肢无力的痿证独取阳明胃

治四肢无力的痿证独取阳明胃

治四肢无力的痿证独取阳明胃
一个人,三十多岁,形体壮实。

皮肤黑,一向怕热,平时酷好喝酒。

这天,突然发病,出汗如雨,四肢无力,并且怕冷;小便少而短,发红;大便要么是泄,要么是干燥秘结;饮食相比于从前也减少了很多。

医生当作风证治,治了一段时间之后毫无效果,于是请汪石山医生来看。

汪石山诊断后说:“这是痿证。

朱丹溪曾说过,痿证断不可当作风证治,所以前面的医生以风证治,是没有效果的。


《黄帝内经》说:“痿有五,皆起于肺热。

”就是说痿证是因为肺热引起的,这样,便知道如何治疗了。

《黄帝内经》又说:“治痿独取阳明”。

阳明就是指的胃,胃属土、肺属金,金依赖土而生,土亏金就失去所养,进而不能生肾水。

肾水干涸,肺热就愈重。

而且,胃主四肢、肺主皮毛,病人四肢无力是明显的胃土亏损;病人出汗如雨是典型的肺金受灼。

汪石山按照《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方法,给病人开了药,不久便痊愈了。

/完/。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

在《内经》中,有关阳痿病的治疗方法被提到,“治痿独取阳明”,这是指治疗阳痿病需要专门取阳明之气来调理。

下面就从《内经》中的这一论述来探讨阳痿病的治疗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阳痿病。

阳痿病是指男性因性功能障碍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表现为勃起不能或勃起不坚,影响性生活质量和生殖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阳痿病是由于肾气不足,阴阳失调,导致精气不能上达所致。

在治疗阳痿病时,需要调理肾气,平衡阴阳,使精气得以调畅。

《内经》中提到“治痿独取阳明”,指的是治疗阳痿病需要取阳明之气来调理。

在中医中,阳明之气是指人体内的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阳明之气的调理对于治疗阳痿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内经》中关于阳明之气的论述,主要是指导人们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和调节生活作息来调理阳明之气,以达到治疗阳痿病的目的。

在饮食方面,《内经》提出了许多关于调理阳明之气的方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太阳之会于目,目为之痿,是为壮阳”,指的是太阳之气会聚于眼目,如果眼目得以保养,则可以壮阳。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阳明之气,比如多吃一些对益气壮阳有益的食物,如黄豆、花生、鸡肉、羊肉等。

也可以通过按摩头部、面部、穴位等方法来刺激阳明之气的运行。

运动也是调理阳明之气的重要手段。

《内经》中提到“久立伤阳明”,指的是长时间的站立会损伤阳明之气,导致阳痿病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阳明之气的运行,有利于治疗阳痿病。

可以通过散步、慢跑、太极、气功等运动来调理阳明之气,使阳气得以疏畅,达到治疗阳痿病的效果。

《内经》还提到了调节生活作息的重要性。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气存则阳明充满”,指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可以有利于阳明之气的充盈。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过度劳累,有利于调理阳明之气,对于治疗阳痿病有一定的帮助。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

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论治阳痿病《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有关治痿的内容颇具独特性。

其中有一句经典论断:“治痿独取阳明”,意思是治疗阳痿病时着重考虑阳明经络的调理。

本文将从《内经》的角度探讨治痿病的方法与原则。

我们需要了解痿病的病理特点。

《内经》中指出,“阳气不足则痿”的观点。

也就是说,阳气不足导致阳痿病。

阳气是保护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气血,如果阳气不足,则会导致身体虚弱,从而引发阳痿病。

《内经》的治痿方法主要是调理阳气,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阳痿病时,《内经》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理阳明经络。

《内经》认为,阳明经络是人体的主要阳气之府,是调动阳气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治疗阳痿病时需要着重调理阳明经络。

具体方法包括针灸、药物和饮食调理等。

首先是针灸。

《内经》中提到了很多治痿的针灸方法,比如“上隧”、“气海”、“关元”等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动阳气,促进阳气的运行。

《内经》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经络调理方法,比如“刺一血分”,“发针于海”等方法,都是针对阳痿病的具体疗法。

这些疗法都是通过针灸来调理阳明经络,以恢复身体的阳气。

其次是药物。

在《内经》中提到了很多治痿的药物方剂,比如“猪肾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固肾气汤”等。

这些方剂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具有调理阳明经络的作用,可以帮助阳痿患者恢复阳气,从而康复。

《内经》中还提到了一些单味药物,比如黄芪、肉桂、仙灵脾等,都是调理阳明经络的良药。

《内经》中对治痿病的论述是非常有价值的,其治痿方法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调理阳气的原则。

我们在治疗阳痿病时可以借鉴《内经》中的方法,着重调理阳明经络,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们也要注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阳痿患者康复。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
【 关键词】 痿证; 治痿独取阳明; 浅论阳明; 内经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 /j.issn.1674-1749.2014.09.015
“治痿独取阳明” 是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最常用治疗法 则,语出枟黄帝内经枠 [1] 。 “ 痿” 指中医“ 痿证”,系指因由外 感抑或内伤,致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肢体弛缓、软弱 无力, 甚至 日久不 用, 引 起肌 肉萎 缩 或 瘫 痪 的 一 种 病 证。 枟内经枠最早设专篇对“ 痿证” 加以论述,详陈其病因、病机, 并确立了“ 治痿独取阳明” 治疗法则,被推崇沿用至今,后世 医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挥完善,使这一理论更加完 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掌握经典著作的含义,还是一 较为复杂的难题。 以下谨结合临床跟诊经验,浅谈对“ 治痿 独取阳明” 的体会。
2006: 279. [7] 黄满玉.“ 治痿独 取阳明” 之 我 见 [ J] .天 津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1995, 11(4) : 8. [4] 徐成坤.质疑治痿独取 阳明 [ J] .光 明 中 医, 2010, 25 ( 2 ) :
291 -292 . [5] 张仲景.伤寒论[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67. [6] 明 · 李 中 梓.医 宗 必 读 [ M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之意[12] ;徐成坤[4] 认为痿病与津液阴血,精髓不和,湿热浸 淫经脉肌肉失养有关,故治法当审因求证;欧阳晓勇[13] 认为 不能拘泥于“ 热病致痿” 还应重视“ 阴寒致痿”;黄满玉[7] 则 认为“独取阳明” 不仅适用于痿证还可用于中风后遗症,从 临床实际看,痿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 阳明” 而言, 不仅有虚,而且有实,故“ 取阳明” 不能单用补法,还要辨证 用泻法,如触冒暑湿,中焦脾胃为湿所困,湿邪浸淫,固可致 痿;中焦腑实,热邪困阻,气血津液运行之道路为之壅遏,亦 可致痿等。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中可大胆使用泻阳明的思 路,或通腑泻热,或燥湿祛邪。 因此可见“ 取阳明” 是治疗痿 证的基本思路,但究竟该补该泻,仍需要视具体病情而定,辨 证用药。 如由“ 肺热叶焦” 所致者,当养肺益胃,清热润燥; 由肝肾亏虚所致者,应补益肝肾,兼补后天;由湿热内蕴,扰 动络脉,气血凝滞而成者,多属虚实夹杂,当以清热化湿,使 湿热去,气血复,脉络得养,功能自复;若兼有阴虚内热者,还 须酌加滋阴之品;病久阳虚者,则应温补阳气,如兼瘀血者, 应加活血通络之品,如因气血亏耗所致,应大补气血,益气健 脾。 故治痿无论是处方用药还是针灸治疗,均需在辨证论治 的基 础上 重 视顾 护胃 气, 调 理脾 胃, 分 证 施治, 方 为 万 全 之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治痿独取阳明(一)
【摘要】痿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早在《内经》中对其病因病机就有详细论述,而独取阳明被许多医家推崇为治痿之重要原则,但片面地理解其含义并非《内经》治痿之宗旨,笔者认为治痿要掌握辨证论治,充分发挥“治痿独取阳明”在治疗痿证中的独到之处,运用中药、针灸予以施治。

【关键词】痿证;阳明;辨证论治
痿病,《内经》称之“痿”,是泛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痿废,手不摄物,足不任地,甚则肌肉萎缩的一类疾病。

《内经》中对痿病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五种:肺热熏灼、五脏气热、感受湿邪、脾胃气虚和肝肾亏虚。

对于痿病的治疗古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

养阴学派代表人朱丹溪认为:治痿只宜补养为主。

而张景岳认为:治痿独取阳明者,治在阳明之火邪。

他们片面地解释了原文之意,非《内经》治痿之宗旨〔1〕。

首先“独”字在此仅为一个语气助词,其义同“其”,作用在于强调,如果用现代词语解释,“独取”有两层含义:一是“需取”,二是“须取”。

“阳明”乃统指仓廪之本,是营血谷气化源之处〔2〕。

故治痿重在阳明,而又要辨证论治,如清代叶桂论治痿证密切结合病证实际,“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他治痿分型虽多,均不离阳明脉空这一总纲,精妙之处实窃《内经》治痿之要旨〔3〕。

近代内外科名医余听鸿先生将痿证因肉之削与不削,肌肤润与不润分为干湿两型,提出湿痿当以“利湿祛风行气”,干痿当以“养血润燥舒筋”之法,简洁明快,又不失经义,指导意义深远,当引起重视〔4〕。

笔者认为对“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解应遵叶桂之解,可采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调理胃肠功能。

调理胃肠之法,并非专用补益后天或清泻阳明之火,而是辨证施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补或泻,或补泻并用,视临床而定。

现就笔者临床收治病例予以讨论。

1个案分析
例1,患者,男,43岁,工人。

2004年6月初诊。

患者于1年前双下肢时觉麻木,用手揉按后即有好转,两个月前双下肢痿软无力并逐渐加重,伴疲劳,乏力,大便溏稀,食纳不香等症。

查体:形体消瘦,双下肢肌肉无萎缩,感觉存在,膝反射正常。

舌淡、苔白。

证属脾胃虚弱,宗筋弛缓。

予以参苓白术散作汤剂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

配商丘、公孙、血海、阴陵泉、三阴交针灸并用。

二诊:食欲好转,大便成形,精神较好,双下肢较前稍有好转,舌淡、苔薄白。

改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陈皮,加补血活血之牛膝、川芎。

连服半月后双下肢基本恢复正常,其余诸症好转。

按:本例平素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脾主四肢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患者所兼各症皆属脾胃虚弱之症。

初诊见便溏腹泻,故投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参苓白术散;脾虚湿盛,故配用足太阴脾经穴位平补平泻。

二诊腹泻已止,食欲正常,改用补中益气汤加牛膝、川芎等补血活血药,意在补气健脾,气血双补。

例2,患者,女,45岁,干部。

2004年8月初诊。

患者于1年前始觉右上肢麻木不仁,上举无力,而后逐日加重,经多方求医服药后麻痹症状稍有好转,但双手仍萎弱无力,有时持物不稳而来诊。

自诉兼有食少,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月经前后无定期,量多、色淡,手指握力低下。

舌淡苔白,脉细。

证属脾胃虚弱,气血双亏。

治用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阿胶、茯苓,连服20剂后,除右上肢软弱无力如前外,其余诸症均有明显好转。

并配以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上下巨虚穴,两个月后患肢完全与健侧一样,月经亦恢复正常,其余各症消失。

按:此例与例1基本相似,均属脾胃虚损,但例1初诊时见足痿兼大便溏稀湿不运化之症,故治应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兼和胃化湿,而选用两者兼顾的参苓白术散,待湿去泻止之后改用补中益气汤。

而例2脾胃气虚,兼见崩漏,气虚下脱之症,所以始即选用补脾益气、升阳固脱的补中益气汤。

两者都以补益脾胃为主,治疗本同标异,气血亏虚,故兼以补血之
品,针灸扶阳明之正,针用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