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背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地位和作用:《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有助于把握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及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

3.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四、【教法和学法】

通过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温故而知新,ppt展示“四书”的图片,教师采用问答法,启发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四幅图,有哪位同学知道它们是什么么

生:《四书》

师:很好,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提示:比如说都属于学派)

生:都是中华文化经典,都属于儒家学派

师:没错,《四书》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那大家能不能说出一些四书的名言警句呢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师:好的,非常棒。刚刚同学们对儒学名言信手拈来,可见对它十分熟悉。事实上,儒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扮演着国家统治思想的角色。它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在数千年的潜移默化中已深入到每个华夏子民的骨髓当中。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除了儒家学派,也孕育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学派,比如道家,法家等等,各个学派争奇斗艳,大放异彩,现在,我们统称之谓: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的大爆发,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我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时代,才能同时孕育出如此纷繁瑰丽的文化瑰宝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走进那个文化爆炸时代。

2.新知学习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一、视频导入法

说到儒学,我们一定会提起儒学创始人:孔子。那大家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孔子产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他的主要思想内容又是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到下面的视频中寻找答案。(教师播放孔子相关视频资料:;)

视频归纳:

(1)孔子生活的时代特征

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社会大变革的到来。

(2)儒家主要思想

政治:仁、礼

A.

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

B.“有教无类”;

教育:C.主张全面发展;

D.整理古籍;

E.创立儒家学派

二、图片导入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仅凭孔子一人之力,儒家学派能达到今天的统治高度么显然是不可能的,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有两个人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是谁呢请看大屏幕(展示孟子和荀子的图像):

归纳:

孟子主要思想:A.仁,仁政,民本思想

B.伦理观:性本善

荀子主要思想: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B.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家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比较分析法

一、知识建构法

在战国时代,各国君主们都在积极寻找富国强兵,理想的治国之法他们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在这样开明的文化背景下,诸子百家因运而生。请大家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学派进行分析,填充下表。

二、视频导入法:(诸子百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着《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三、合作探究法

材料: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探究:在诸子百家中,法家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学派,它格外受到君子的青睐,这是什么原因呢视频导入:(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

韩非子思想归纳:李悝法、术、势三派

实践商鞅理论

吴起、申不害道家思想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田=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观:事异则备变

四、情景表演法:教师创设情景,邀请学生上台表演。

一个少年因国家赋税过重,家里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百家评价:

儒家:认为小孩的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开始对小孩进行道德教育,一提高小孩的道德修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道家:认为小孩还小,不懂事,随他去。等小孩长大了,自然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时就能修正自己的行为。

墨家:主张非攻,兼爱,视人如己。认为我们应该把小孩当做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己对自己做的处罚为标准,来处罚这个孩子,不能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法家:主张制定严酷的刑罚,处罚犯罪之人。认为这个小孩罪大恶极,应该对这个孩子做出严厉的处罚,以树立社会风气,维护国家统治。

五、奖励刺激法:表现优秀的同学或小组获得奖励,提高同学们的活动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三)“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影响

讲授法: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一、百家争鸣的概念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着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百家争鸣的原因

1、社会大变革,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带来思想大解放。(根本)

2、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3、兼并战争,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4、私学的兴起,讲学风气的盛行,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

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行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