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新变法

一、维新变法的背景

1、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电气时代过渡;政治上,议会改革、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

2、社会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的进程;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经济、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1、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康有为多次上书,历陈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变法的紧迫性,引起光绪帝重视;

6、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具体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施政纲领

二、新思想的演进

1、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开眼看世界第一步;

2、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下,试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统治

3、早期维新派:振兴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1)、产生时间:l9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产生条件:2、思想来源是即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又来源于林则徐、魏源等的新思想

3、洋务运动表现出种种弊端促使新型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寻找新出路。

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4、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1)代表人物与思想

○1康有为

著作: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特点:“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思想上包含的浓厚的封建色彩。

原因:(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2)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与保守,无力与封建势力正面抗衡。(3)康有为为减少变革的阻力,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

○2梁启超:

思想:《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反对封建官僚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强;宣传“民权论“,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权伦”的核心是“以群术制群”;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

影响: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严复

思想:在天津创办《国闻报》鼓吹变法维新;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翻译《原富》介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影响: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为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教育制度。

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论战;

意义:宣传了维新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三、兴起和发展

1、兴起: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发展:

(1)、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4月康有为建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口号。保国会成立对当时爱国救亡运动有很大推动作用。

(3)、创办学堂:长沙办“时务学堂”

(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四、高潮——百日维新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变法目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

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五、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1、直接原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伊藤博文访华

2、准备: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罢免翁同龢、控制朝廷用人权、提拔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3、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宣布“临朝听政”,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囚禁光绪帝在瀛台。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被害,并废除变法措施。

4、百日维新特点:

(1)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2)推行范围: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民众,没有形成变革合力;

(3)变法过程: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以致过快夭折;

(4)推行力量:维新力量薄弱,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

六、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2)戊戌变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学成为一种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3)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启示:在半殖半封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七、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并破坏变法。慈禧太后掌握实权,地方官员大多反对变法;列强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2、主观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具有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维

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群众基础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支持(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急于求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