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灵魂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灵魂概念

马赫在《感觉的分析》中说,休谟是比康德伟大得多的哲学家。当初读到这个论断,思考良久,马赫是维也纳这样的德奥精神领地上的思想家,对康德的先验论有这样的论断,马赫的感觉论与休谟的经验论有什么关系?后来读到舍勒对马赫实证主义的批判,舍勒认为德国哲学的先验论传统优于经验论。我想,马赫对康德输于休谟的论断的原因应该集中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上,马赫内心肯定在思考,对认识论的实质性的推动,康德没有能比休谟说出更多的东西,休谟对实证主义的影响比康德彻底,休谟彻底的经验论比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更具革命性力量,休谟认识世界的态度比康德更具有诚实的品质。在德性论上,我想比较二者不好定论,休谟在伦理上是功利主义的,罗尔斯认为休谟不能算严格的功利主义,休谟的精神气质是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的,在大的方向上是功利主义的。康德这颗德意志的心灵在内心是不会正视功利主义的。再看看黑格尔和尼采的态度,黑格尔没有正视英国哲学,尼采曾借谢林的嘴说出:“我鄙视洛克!”尼采话的意思是洛克缺少力,尼采有点权力意志至上论了。尼采喜拜伦,拜伦有精神力量,但在歌德面前,拜伦就失去意义。尼采的透视主义其实很多直接来源于休谟和施蒂纳,但尼采内心也不会认同英国的功利主义,尼采只在认识论上偏向休谟。认识论在黑格尔和尼采这样注重意志的德意志哲学家心中的地位并不怎么重要。思想成熟时期的尼采对康德也展开了激烈批判,尼采对康德的批判主要对准康德的道德律,尼采与康德的对立,真实的原因就是以后德里达总结后现代精神的一句话,

本能造反逻各斯。康德道德律的思考受卢梭的影响,康德的道德律是卢梭理论一种德国新教虔敬主义的表达。在尼采看来,卢梭和康德实际上是奴隶道德的体现者。

康德的重要性在于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后来由胡塞尔完善了的现象学方法。阿多诺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论断,康德对初期资本主义的原材料进行了加工,胡塞尔将康德加工了的原材料加工得更细,胡塞尔现象学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品。康德和胡塞尔的重要性在于他们的方法,康德的灵魂概念与胡塞尔的纯粹先验自我的概念具有极其相似性。康德应用他发现的方法将那个时代的主要问题严格思考一遍。那么,康德发现的现象学意义何在?康德的德性论与他的灵魂观有什么关系?回答这些问题,要分析康德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康德的灵魂概念。

休谟的认识论困扰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以先验感性论的空间与时间的分析开篇,从感性直观的分析开始写起,接下来进行先验逻辑分析,从先验感性论向纯粹知性的分析过程,是从感性到纯粹理性的循序,似乎是休谟式的经验论思维方式,到后面,发现康德实际上与休谟没有多少关系,他们各说各话。这可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对纯粹理性的先验逻辑的根据的分析,先验辨证论中看出来,在这里,康德直接说出他真正想说的话,康德开始直接表明自己的先验唯心论立场。康德在先验要素的正位论(Topik)中,他

把他的意识的结构说得非常清晰。康德指出灵魂(Anima, Seele)是这样一种实体(Substanz):

1.灵魂是实体

2.就其质而言灵魂是单纯的

3.就其所在的不同时间灵魂在号数上是同一的,亦即单一性(非多数性)

4.灵魂与空间中可能的对象相关。

该实体仅仅作为内感官的对象,就给出了非物质性概念;它作为单纯的实体,就给出了不朽性的概念;它作为智性实体的同一性,就给出了人格性;所有这三项一起则给出了精神性(Spirtualität);在空间中的对象的关系给出了物体的交感(Kommerzium);因而这种关系也把能思的实体表现为物质中的生命原则,亦即把它表现为灵魂(Anima),并表现为动物性的根据;灵魂被精神性所限制则给出了不死性。[1]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的影子清晰可见,分析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到康德的人学建构的根本出发点,人是纯精神的又有肉身,康德有一个从精神性到肉身的分层,可以看到这样的三个层次:1.精神性(Spirtualität),2.灵魂(Anima, Seele),身体/肉身(Leib),3.肉体(Körper),动物性(Animalität),器官(Organ ,Materie)。身体Leib表达的是精神Spirtualität与器官性肉体Körper互相内在化一体的状态,身体Leib不是肉体

Körper。康德界定精神性概念的特点:非物质性,不朽性,人格性。那么,精神性就是无肉身的部分了,这一点只能理解为康德对圣灵的表达,不如此精神性Spirtualität是不可能得到理解的。康德的这个精神性还有人格性,康德面临这样的追问,康德把人不仅仅靠面包活着变成人仅仅靠精神活着,有无肉身的人格否?康德的精神概念是人格神的镜像。精神性在康德就是神性的层面,脱离肉身的纯精神,圣灵。灵魂就是精神进入器官、质料的状态的有肉身的精神。康德倡导的理性启蒙是一个没有肉身的纯精神性之内的启蒙,一种什么样的启蒙!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只是心理学事件,经验自我与先验自我的矛盾,柏拉图理念的分有问题。那么,什么是康德的灵魂概念?肉身是什么?灵魂与肉身的关系?动物性的器官是什么?这样一些复杂问题的解答需进一步分析康德的神学立场。

康德论证上帝存在的三种形式:自然神学、宇宙论神学和本体论神学,康德写道:“我们为了这一目的的所可能选择的所有途径,要么是从确定的经验及由这经验所认识到的我们感官世界的特殊性状开始,并由此按因果率一直上升到世界之外的最高原因;要么只是以不定的经验、即经验性地以任何某个存有为基础;要么最后抽调一切经验,并完全先天地从单纯概念中推出一个最高原因的存有。第一种证明是自然神学的证明,第二种证明是宇宙论的证明,第三种证明是本体论的证明。没有其他的证明,也不可能有其他的证明。” [2]康德的神学批判可归结到古希腊的自然神论与犹太-基督教的创世说,

康德的分析无论怎么复杂,也是这两种神学的变种。实际上,康德的神学证明也就是对自然为何存在的外因与自因的思考,自然神论者相信有一个上帝,内在于自然中的神,自然是自因也是他因,自在自为的神;一神论者则相信一个活的上帝,一个外在的创世的神,自然的产生与运行依附外在的神。自然神学奠基在宇宙论神学之上,宇宙论神学奠基在本体论神学之上,三种证明方法的基本形式归结到本体论神学证明,就是笛卡尔的证明方法,笛卡尔认为只有上帝诚实不欺才能保证我思的真实不欺。笛卡尔将心中的观念等于客观实在,要冒妄断的风险。康德对这三种上帝存在的证明持批判态度,神学的本体论证明不可从现象中得来,纯粹理性不能证明其存在,但作为调节性原则又是必要的,又在观念上回到笛卡尔的立场,中间加了一个休谟的批判过程。这就是康德的应该到命令,从调节性原则到构成性原则的思路,显示出康德折中的性格。

下面要分析,康德的神论其实植根于德国新教的虔敬主义之中,康德理解的虔敬主义以莱布尼兹作为参照,莱布尼兹信奉综合了天主教了的新教。天主教将教会建立在磐石彼得之上,新教遵从保罗因信称义的解释,双方在奥古斯丁精神中达到和解。康德在情感类型上与莱布尼兹没有什么多大区别。康德的灵魂这个概念留下了经院神学与马丁·路德的性格印记,莱布尼兹的巴洛克唯灵论的单子如果是德国宫廷贵族的理想,那么,康德的哲学就是德国式的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个体性哲学,康德有严谨的市民道德的操守,哲学的行文风格是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