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构造发展与某地层成因联系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极地区大兴安岭东南部,属于晚侏罗世岩群,是该地区重要的钼矿床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该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一、成矿年代学岔路口斑岩钼矿的成矿年代为139.1±1.0Ma,属于晚侏罗世中晚期。
矿床主要与斑岩体和围岩接触带、构造断裂和变形带有关。
矿体呈层状或肾状,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石英和钼矿石组成,石英中含有大量脉石状钼矿物。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岔路口斑岩钼矿的岩石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高钠、富铝、亏损铁和稀土等特征。
斑岩体中含有大量的钾长石和长石斑晶,常见的铁镁矿物为角闪石和绿泥石,岩石中还有较多的钛、锆和磷等元素。
三、地质意义岔路口斑岩钼矿作为大兴安岭北段钼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地区矿产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矿床成矿年代为晚侏罗世中晚期,也为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北段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此外,通过对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岩石成因,为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岔路口斑岩钼矿的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质构造,同时也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7月19日,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已经超过400万例,而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突破1.8亿。
这些数据凸显了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医疗健康的破坏性影响。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
据统计,在2020年3月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仅为50万例,到同年7月底时才突破1千万。
但是,在2021年5月底,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6亿。
因此可以看出,疫情在2021年依然呈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印度、巴西等国,疫情形势严峻。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摘要: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以下称研究区)位于亲西伯利亚陆块群中蒙古-额尔古纳造山带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中,Ⅱ级构造单元有五个,大地构造环境比较复杂,自元古代至中生代,大致经历了六个大地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火山-岩浆活动阶段是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主要成矿期,目前所发现的大中型及小型矿床主要是这个阶段形成的。
关键词:构造演化;成矿作用;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中。
Ⅱ级构造单元有五个:北部为上黑龙江中断(坳)陷带,南部为中断陷带(火山岩带),东南部为塔河过渡带,西北部为漠河边缘褶皱带,中部为额木尔山中间隆起带。
研究区自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大致经历了六个大地构造发展演化阶段:1 古元古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在活动的陆源裂陷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中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复理石建造,经过兴东运动使其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较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称兴华渡口群(Pt1xh)。
由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磁铁石英岩、大理岩及混合花岗岩等组成。
变质作用的后期及期后,由于深熔作用,形成原地-异地混合花岗岩-巨斑状(混合)花岗岩,变质及岩浆作用,使沉积岩石中金及主要成矿元素活化富集成矿,因此古元古代地块结晶基底是研究区内最古老、最主要的矿源层。
晋宁期基性到酸性岩浆侵入、交代,形成了各类侵入岩。
在侵入交代过程中,岩浆热液涉取了围岩中大量成矿物质,个别岩体具有矿源体特征。
至此额尔古纳地块结晶基底形成。
2 大陆裂谷倭勒根岩群形成阶段前震旦世至寒武世,得尔布干深大断裂形成,呈北东东向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中间,额尔古纳地块南部及北部陆内裂谷发生,形成了倭勒根岩群。
额尔古纳地块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大部分金从岩石中分离和释放出来。
在风化壳中:金吸附于粘土矿物、有机质及腐植质中;在富水条件下,金随成岩物质向水盆地集中-富集,在还原条件下金沉淀、成岩成矿。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最新资料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关健词:天山一兴安地槽褶皱系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不整合界面大地构造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属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东段,以往对元古界地层研究程度低,认识上存在颇多分歧,近些年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获得了一些基础地质资料,系统总通过结分析这些新获得的基础地质资料,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笔者就该地区元古界地层划分及大地构造意义初步探讨。
、元古界地层1.1地层划分沿革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该区开展过1:20 万和1:25 万区调、东北地区区域地层编表、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单元清理项目等研究工作,其对元古界地层划分如下表:本文对原划分的扎兰屯群和兴华渡口群进行重新厘定是因为分布在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扎兰屯一带的原划分为扎兰屯群(兴华渡口群)的岩石地层单位内部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界面,而且不整合界面下部地层为一套区域变质片岩组合,以斜长黑云石英片岩、条带状斜长黑云石英片岩为主;不整合界面上部地层为浅变质砂砾岩、粉砂质板岩夹变玄武岩。
这两套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且变质程度、原岩组合及构造环境明显不同。
该不整合面的发现并确定以及上覆地层中存在的微古化石,从根本上查明了本区原划分的扎兰屯群(兴华渡口群)是由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岩石地层混合体,应该解体分称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文认为不整合界面之下的片岩组合应称宝音图群,归属古元古界;不整合界面之上的变质砂岩、变玄武岩组合称艾力格庙组,归属新元古界。
1.2不整合界面的确定及区域延伸宝音图群和艾力格庙组之间不整合面的发现缘于2004 年度的矿点及路线检查工作。
不整合界面位于扎兰屯市卧牛河镇北及刘家崴子后山。
卧牛河铁矿是赋存于艾力格庙组内的一套硅铁质建造,受后期构造及热液作用的叠加和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控制呈脉状、条带状分布。
围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绢云母化变质粉砂岩,纹层状硅质岩、变玄武岩等,特点是:浅变质,弱变形,水平层理发育,前人归入扎兰屯群城基嘎查组。
大兴安岭松岭区北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成因及构造环境
大兴安岭松岭区北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成因及构造环境摘要:大兴安岭松岭区北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主要位于额尔古纳构造岩浆岩带与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的结合部位,通过对其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物源、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认为本期侵入岩该期混合岩化作用于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碰撞拼贴有关,形成时代在晚寒武世。
关键词:大兴安岭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大兴安岭松岭区北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的位于额尔古纳构造岩浆岩带与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的结合部位。
本期侵入岩空间分布主要位于库楚河及大杨气河东岸,该期岩体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联合控制,岩体时代较老,受后期区域构造热流体活动影响强烈,发育条带状或脉状构造,产状整体北西向或北东向展布,在变质深成岩体内部局部可见中-晚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二云斜长变粒岩的捕虏体(残留体)。
一、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晚寒武世混合岩受地壳深层次韧性变形影响强烈,岩石中多见混合岩化形成的条带及矿物拉长定向,局部可见岩石发生韧性褶曲,主要由长英质斜长浅粒质混合岩、长英质角闪斜长质条带状混合岩、黑云条带状混合岩及二云条带状混合岩等组成。
晚寒武世变质深成岩主要出露长英质斜长浅粒条带状或脉状混合岩、黑云条带状混合岩,且与中-上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相伴产出,个别地段呈互层状产出,且混合岩内基体成分与其相邻的兴华渡口岩群的岩石类型基本一致,为变粒岩类及浅粒岩类,说明该期变质深成岩与兴华渡口岩群的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的变质岩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混合岩岩石构造差异反映了混合岩化的强度,下部层位岩石以条带状构造为主,中上部出现脉状混合岩,说明晚寒武世混合岩化作用由早至晚由逐渐减弱的趋势,且混合岩不同的岩石类型很有可能也反映了原岩成分的差异,即下部以黑云斜长变粒岩混合岩化形成的黑云条带状混合岩及斜长浅粒混合岩,向上由斜长浅粒岩混合岩化形成的斜长浅粒混合岩,由于混合岩化强度不大,岩石中多见原岩残留,故依据混合岩中基体特征即可判别原岩的岩石类型。
大兴安岭北段大梁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大兴安岭北段大梁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李占龙;江晓庆【摘要】The orebodies are located in Jiageda Group of Proterozoic, closely related with banded siliceous dolomite bearing py-rite and pyrrhotite. Although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rock outcrops, we discover that strta in the ore district vary intensely throngh carefully observation to prospecting trentches, gallery and exposures. According to this, along with petr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 think this deposit is of exhalative genesis with slight metamorghic reformation, and there most likely exists a syngenetic fault . This type of deposit is found the first time in Da Hinggan Ling. According to its drilling data and genesis, we put forward our suggestions about its further prospecting.%大梁金矿矿体产于元古宇加疙瘩群中,与条带状黄铁矿、磁黄铁矿硅质白云岩密切相关.尽管矿区地表极难见到露头,但通过对地表探槽、坑道及地表偶见碎石的仔细观察,对钻孔资料的总结分析,发现矿区地层产状变化很大.据此,结合岩石学及构造特征,认为矿区存在同生断层的可能性很大.种种证据表明,矿床成因属海底喷气沉积成因,变质作用对其改造不强烈.这种类型的金矿床在大兴安岭是第一次发现.文章依据已有钻孔资料、矿床成因,对矿床的进一步勘查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1(002)004【总页数】8页(P341-348)【关键词】大梁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大兴安岭【作者】李占龙;江晓庆【作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168.51大兴安岭西北部得尔布干岩浆成矿带是呼伦贝尔市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而北段由于是森林—沼泽特殊景观,一直以来地质找矿工作举步艰难。
大兴安岭北段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
大兴安岭北段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孙发杰;杨蓝【摘要】大兴安岭北段的中生代火山岩储量非常大,成岩时期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层内部的岩石类型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其中含有大量的基性-酸性火山岩,最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认知。
其中主要的集中有:太平洋板块的作用;裂谷作用;大陆根-柱构造等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兴安岭北段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以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页(P13-13)【关键词】玄武岩;裂谷作用;塔木兰沟组;大兴安岭北段【作者】孙发杰;杨蓝【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查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黑龙江省地质测绘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以作者的眼光来看,这一地区的晚侏罗基性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基性-酸性火山杂岩在形成机制上和构造环境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兴安岭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有效的依据。
研究区处在大兴安岭火山带的北段,这一火山带活动使其是晚侏罗世到早白垩,而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系主要是在晚侏罗世所形成的,它也成为了最初的火山活动产物,其工作区的出露面积比较小。
但是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系可能都储藏在中酸性火山构造洼地的基底部分,这也充分的说明当时的喷出两是十分巨大的。
塔木兰沟组的岩石的类型比较多样化,主要有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一小部分的攒眼及粗面玄武质集眼快。
岩流单位比较显著,红顶绿底出现了明显的发育状况,岩石的气孔发育呈杏仁状,从结构上来说,其呈现出了扮装结构还有基质间粒、间隐相互交织的状态,斑晶主要的成分有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构成,斜长石当中的主要成分是中长石,其中还掺杂了微量的更长石,晶面上有橄榄石暗边发育,还存在着一些绿泥石交代,在基质方面主要是更长石和中长石,其中还涵盖了少量的橄榄石,铁质质点的部分出现了少量的石英砂,岩石中杏仁体的含量达到了6%~20%,这也充分的标明岩浆当中还掺杂着一些上地壳层当中的物质。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
6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祁永恒,罗 岩(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30)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对其地质构造特征及区域成矿条件进行梳理,大兴安岭地区为我国北疆重要的成矿带,地质构造事件复杂,成矿条件极好。
本文以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为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质构造;成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064-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祁永恒,男,生于1990年,蒙古族,青海乐都人,地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按板块构造划分,研究区前中生代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以来,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属滨太平洋构造域。
按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对研究区大地构造的划分,研究区整体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之大兴安岭弧盆系,前中生代隶属于额尔古纳岛弧,南邻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
从构造演化阶段来看,研究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阶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史;晚古生代由于受古亚洲构造域的影响,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景观,并对晚古生代的构造格局进行改造;中生代遭受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双重叠加改造,属于大兴安岭岩浆弧,额尔古纳火山-侵入岩带。
1.1 地质构造事件根据研究区地层的属性及彼此间接触关系,分析构造之间切割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变质事件、构造样式组合,构造形迹间复合关系,变形场特征等因素,研究区共经历12个地质事件和7个地质年代跨度。
D 1-D 2:晚元古代-早寒武世界洋盆裂解、扩张与岛弧-弧后盆地沉积: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在伸展背景下接受浅海相沉积,并伴随弱的火山喷发,形成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陆源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早寒武世的早加里东构造运动使形成的倭勒岩群大网子岩组地层遭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改造,经历拉张剪切、褶皱作用,板理、片理化发育,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局部形成韧性剪切带。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战备村地区早白垩世火成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意义
Abstract:LateMesozoicvolcanicrocksandintrusiverockswidelyoccurredinXinlinZhanbeicunareaof northernGreaterHingganMountain.ZirconUPbdatingusingtheLAICPMSmethodgivestheemplacementage of1210±08MaforZhanbeicunintrusiverocksand1369±13MaforBaiyingaolaoFormationrhyolitesdistrib utedaroundtheZhanbeicunintrusiverocks.Theresultssuggestedthattheintrusiverocksandrhyoliteswereformed inEarlyCretaceous.MoreovertherocksbelongtohighKcalcalkalineshoshoniteseriesingeochemistry,andex hibithighSiO2,K2O,Na2OandlowMg,Ti.Thetraceelementsgenerallyhaveasimilarvariationtrend,eg.en richmentofLILE (Rb,K,Ba) andLREE,anddepletionofHFSE(Nb,Ta,Ti) andHREE,withsignificant fractionationofLREEandHREE( (La/Yb)N =11~2326)andweakmedium Euanomalies(δEu=035~ 082).Thisindicatesthattheintrusiverocksandrhyoliteshavethesamesources.Combinedwithpreviousstud ies,itissuggestedthattheEarlyCretaceousigneousrocksinZhanbeicunareaareoriginatedfrompartialmeltingof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赵丕忠;谢学锦;程志中【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88)001【摘要】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其北段是中国除新疆以外唯一存在地质空白的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程度低.笔者通过对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初步认为本区优势内生金属矿产是钼矿、银铅锌矿,其次是金矿和铜矿,潜力矿种是铀矿;以得尔布干、鄂伦春伊尔施两条深断裂为界,其两侧地球化学背景、成矿环境、矿种及成因类型差异很大,并将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划分为:得尔布干Ⅲ1、大兴安岭西坡Ⅲ2、嫩江Ⅲ3等3个Ⅲ级成矿亚带10个Ⅳ级成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显示,得尔布干断裂、鄂伦春-伊尔施断裂向北延伸进入了上黑龙江地区,查干敖包-五岔沟多宝山深断裂带具有铁族元素及亲氧的Ca、P、Mn、Ba、Sr组合,为典型的幔源成分+深海沉积物元素组合特征,断裂NE延伸至多宝山;元素组合表明大兴安岭东坡主要为岛弧-火山沉积建造,而西坡及得尔布干带中南段主要为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总页数】10页(P99-108)【作者】赵丕忠;谢学锦;程志中【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北京建龙国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6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兴安岭成矿带大型银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预测指标 [J], 申伍军;王学求;聂兰仕2.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化探方法组合与找矿突破 [J], 赵丕忠;程正发;周二斌;涂金飞;盛夏3.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金矿的CSAMT特征分析研究 [J], 刘志学;牛作亮4.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东乌旗-兴安铅锌银铜钼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进展 [J], 黄行凯;李元一;孙少楠;陈伟民;金浚;刘正桃5.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库如奇地区火山岩的地质特征 [J], 李伫民;闫国磊;王大千;沈鑫;陶传忠;段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特征浅析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特征浅析区内主要为中生界火山岩地层,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
本区的地质构造经历了从太古宙至新生代复杂的地壳演化历史,在中生代晚期区内大量的岩浆热事件及强烈的火山活动,使区内华力西期以前的构造形迹多已遭受破坏且残存无几,目前仅可见印支-燕山期、喜山期两个时期的构造形迹。
标签:火山构造火山喷发盆地特征分布岩浆0引言内蒙古1:5万上其尼克其等四福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下达的国大调基础地质调查项目。
测区面积1375平方千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县级市管辖。
区内主要为中生界火山岩地层,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
本区的地质构造经历了从太古宙至新生代复杂的地壳演化历史,在中生代晚期区内大量的岩浆热事件及强烈的火山活动,使区内华力西期以前的构造形迹多已遭受破坏且残存无几,目前仅可见印支-燕山期、喜山期两个时期的构造形迹。
1火山构造的划分本区火山岩隶属大兴安岭侏罗—白垩纪火山活动带(Ⅱ),两个Ⅲ级火山喷发带,即博克图—青顶山—温库图—赛浪格古达火山喷发岩带(Ⅲ-1)和加尔敦山火山喷发岩带(Ⅲ-2)之上。
博克图—青顶山—温库图—赛浪格古达火山喷发岩带(Ⅲ-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青顶山火山喷发盆地(Ⅳ-1),温河防火站火山喷发盆地(Ⅳ-2),温库图南山火山喷发盆地(Ⅳ-3);加尔敦山火山喷发岩带(Ⅲ-2)可进一步划分为依斯其河火山喷发盆地(Ⅳ-1),本区详细的火山构造划分见表1。
2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2.1博克图—青顶山—温库图—赛浪格古达火山喷发岩带(Ⅲ-1)2.1.1青顶山火山喷发盆地(Ⅳ-1)该火山喷发盆地位于测区西南部,主体在测区外部,本区位于该火山喷发盆地的东端。
北侧以满克头鄂博旋回和玛尼吐旋回火山岩系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晚石炭世花岗岩之上为界。
北东侧被年米尼克奇河北西向断裂切割破坏,东端被毕拉河北东向断裂切割。
大兴安岭成矿带
中国典型成矿带内成矿系列及典型矿床实例——以大兴安岭北部区域为例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1. 1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大兴安岭北部位于蒙古—兴安巨型复合造山带北东段,主体上处于西伯利亚地台南缘额尔古纳—兴凯增生带与鄂伦春—喜桂图旗中华力西增生带结合部位。
总体上由“两块一带一盆”组成,即西部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的北兴安地块和中部的鄂伦春晚古生代中期增生带及北部的上黑龙江盆地组成(图1-1)。
前中生代属古亚洲洋构造域,中生代以来属滨太平洋构造域。
额尔古纳地块:于古元古代末形成结晶基底,青白口纪-震旦纪形成早期盖层,古生代构成晚期盖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兴安岭火山岩叠加在地块边缘之上。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建造特征,将额尔古纳地块划分为2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从北向南依次为额尔古纳隆起和满洲里-克鲁伦浅火山盆地。
额尔古纳隆起,为额尔古纳地块的主体,其结晶基底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盖层形成于青白口纪-震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石炭世期间,发育间断性沉积,构成晚期盖层;中石炭世进入隆起阶段。
满洲里-克鲁伦浅火山盆地,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南部,虽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较强,但厚度不大,前中生代地层多出露地表,为额尔古纳地块边缘次级火山盆地。
北兴安地块:于古元古代末形成结晶基底,震旦纪-早寒武世又有裂陷活动发生。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成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
鄂伦春晚古生代中期增生带:位于上述两地块之间,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期形成了岛弧及深海盆地环境中的多宝山组、泥鳅河组、大民山组、莫尔根河组和红水泉组。
中石炭世早期,洋盆闭合,形成了新伊根河组陆相地层,完成了从洋壳向陆壳的转化。
局部出露的兴华渡口群可能为分布于古洋盆中的微小块体。
上黑龙江盆地: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和北兴安地块的北部,主要由早—中侏罗世河流-湖泊-洪积相含煤碎屑岩组成,因分布于黑龙江上游而得名。
盆地内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主要沿得尔布干北延断裂分布,呈北北东向与盆地南部的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相连,侵入岩浆作用受蒙古—鄂霍茨克造山作用控制,而呈近东西向展布。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堆晶辉长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图 !" 塔河地区岩浆岩分布图 ( 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 !#$% ) 修改) &’() !" *’+,-’./,’01 234 05 ,67 ’(170/+ -089+ ’1 :367 3-73( 20;’5’7; 35,7- <=>?@( !#$% ) ) , 沿抓洛古多河两岸出露。该岩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图 !)
( B- ) _BPC-_PO !BBB_BOCD N #BBO N B#!
;.+) E%+*#$#&/.) -/0/.)" 岩石学报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堆晶辉长岩体的形成时代、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
周长勇! " 吴福元# " 葛文春! " 孙德有! " $%&’( )$*+$, $ $
!, -
" 张吉衡! " 程瑞玉!
TNB
图 !" 塔河辉长岩锆石 #$%& 谐和图解 ’()* !" +,-.,/0(1- #$%& 0(1)/123 ,4 567 8167 )1&&/,
图 9" 塔河辉长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 9" :(/.,- +156,0,;<2(-73.7-.73 ( +=)(21)73 4/,2 567 8167 )1&&/, 素均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完成。其中主量 元素采用 >?’ @ ABCC 测定, 分析精度一般优于 ! D 9E ;微量 元素和稀 土 元 素 是 用 874;,- 熔 样 罐 进 行 熔 样, 然后采用 ’(--()1- FG8 公司生产的双聚焦高分辨 H+% @ FI 进行测定, 检测限优于 C* B J AC @ K , 相对标准偏差优于 BE 。 为进行锆石 #$%& 定年和 L4 同位素测试, 挑选了两个新 鲜全岩样品经破碎、 淘洗、 磁选和重液选后, 分离出锆石。在 双目镜下挑选透明、 无裂纹、 晶形较好、 粒径较大的锆石置于 双面胶上, 灌上环氧树脂制靶, 固化后磨至一半并抛光, 使锆 石内部暴露, 进行阴极发光照相。锆石 #$%& 分析在西北大 学地质学系 “ 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完成。将 AK9-2 的 G/’ 准分子激光与 M;1- NACC O?+ 型 H+%$FI 仪器 连接, 采用 L7 作为剥蚀物质的载气, 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 究院研制的人工合成硅酸盐玻璃参考物质 PHI8 I?FNAC 进 行仪器最佳化, 采用 KABCC 标准锆石外部校正法进行锆石原 采用激光束斑直径为 QC !2。详细实验测试过 位 #$%& 分析, 程可参见袁洪林等 ( !CC9 ) 。锆石 L4 同位素测试是在中国科 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引进的 P7R5<-7 多接收电感耦 合等离子质谱仪和 AK9-2 激光取样系统 ( F+ @ =G @ H+%FI ) 上进行的, 分析流程见徐平等 ( !CCQ ) 。
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地质的构造演化
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地质的构造演化摘要: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大地构造为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地质以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燕山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地质构造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本文首先论述了根河区的总体地理特征,其次重点分析了根河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各阶段具体情况。
关键词:地质构造根河特点演化阶段研究地质构造特点可以科学地判断出该地区地壳运动规律,同时可以详细描绘出该区地壳运动的历史阶段,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大兴安岭地区在地球历史上的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洋里只有古老的菌类生物,没有生命,经过二十几亿年的不断演化形成了如今的山岭地形。
我们惊叹于沧海变桑田的同时,更想深入了解整个地质演化过程。
先来分析什么是地质构造。
1 地质构造的内涵通常意义上的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构造运动共同作用下,产生变形和错位后所形成的几何体或者残留下的形迹。
由于形成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原生构造与地质构造次生构造。
原生构造一般是组成地壳的岩体最初形成的样子,地壳运动没有让其形成错位和变形。
次生构造一般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这些都是经过地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对来说,原生构造一般用来初步判断岩石是否变形,以及变形方式的基准。
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根据作用力强度和范围的不同,大的有上千公里的,小的有以毫米甚至微米来计算的,差别很大。
范围特别大的地质构造往往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并利用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例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范围特别小的地质构造则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才能清楚地观察到,例如观察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的程度等。
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勘探石油、铁矿,探测地震,建设水文工程等实际项目和生产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保证和依据。
还可以进一步深究该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保护生态和谐做出贡献。
大兴安岭北段察哈彦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
科技论坛1概述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结合部位附近,自古生代到中生代,在各微陆块或小地块的碰撞拼贴作用下,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较为频繁[1][2],研究区内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是研究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域构造演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前人陆续对大兴安岭北段的花岗岩进行了研究报道,并对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其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3-7];部分学者认为该区处于板内造山带,与大洋板块的俯冲没有直接的动力学联系[8];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兴蒙造山带的造山后演化有关[9-12]。
本次工作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早中生代察哈彦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兴蒙造山带东段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演化提供新线索。
2地质概况及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位于金山乡北黑龙江江畔,区内主要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兴华渡口岩群是研究区最老的地质体,是额尔古纳地块南缘变质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一套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黑云片岩、大理岩等[13]。
察哈彦岩体于羊草沟岛至李花站村一带出露,总面积约48.2km2。
二长花岗岩新鲜面呈灰白色,风化面浅灰色,中粗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组成。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行宽板状,粒度大小2-6mm,含量30-40%。
钾长石,浅灰色,半自行板柱状,粒度大小2-6mm,含量约20-30%。
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大小2-7mm,大于8mm为斑晶,含量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2-1mm,成集合体出现,含量约5%,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磷灰石等。
3同位素分析结果D2131点粗中粒二长花岗岩中U-Pb年龄为240±1Ma(22/25),样品中锆石形态多呈短柱状,岩浆振荡环带发育(图1),锆石打点位置均在锆石核部或靠近核部的位置,同位素比值中Th/U均>0.1,多数在0.2左右(表1),具有岩浆锆石特点。
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
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的报告,600字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的报告
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报告,是根据大兴安岭地区地质环境数据,提出的学术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的变形特征,以及构造层划分诸特征。
一、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
1、变形呈大规模的伪原地形,原有的山谷、山丘、冷板块陷落、褶皱等,都发生了变形;
2、上古生界构造特征显示,变质岩体间以及变质岩与斜坡状复形岩之间仍存在若干变形带;
3、地表以及地下仍发现若干断层,其中有贯穿性断层,断层多呈拉张性及折合性;
4、实测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广泛发育断裂破碎带,断裂的倾斜角在30°~50°范围内,断裂深度可达3000m以上。
二、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层划分
1、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层划分根据变形特征,将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划分为三个层次,由上而下分别为燕山—白马—苏鲁淮三层;
2、燕山层由原有的山谷、山丘、冷板块变形破碎而成,其中原有变质岩体仍存在,变质岩体之间及变质岩体与复形岩之间仍存在若干变形带;
3、白马层由斜坡状复形岩及片带状单斜变质岩组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若干变形带;
4、苏鲁淮层由折合性变质岩及岩浆岩组成,其中变质岩可能存在若干变形带。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是有若干变形带,分层结构为三层,由上而下分别为燕山、白马、苏鲁淮三层,从而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报告,
600字
报告标题: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摘要:本报告研究了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研究发现,此金(银)矿床含有丰富的金(银)、铜、硫、硒、氯等元素,这些元素均以活跃状态存在于矿石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稀土元素。
此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形成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表生代含矿液的流动而形成的,并属于热液型金(银)基性热液元素组合特征。
第一节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集中在金(银)、铜、硫、硒、氯等元素,它们以活跃状态存在于矿石中,而稀土元素则以次要成分存在。
金(银)矿床中铜、硫和硒的含量远高于其它元素,它们在矿石中以不同比例含有,硫在矿石中的含量也较高,与金(银)、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矿床中Hg、Pb、As、Cu、Cr、Ni、Co、Cl、Br等元素
含量也较高,且其比例也不断变化。
第二节矿床成因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此矿床是由深部的热液型金(银)基性热液元素组合而形成的,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表生代含矿液的流动而形成的,也就是说,
此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由热液和富硫源的混合作用而产生的。
结论: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认识到了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它是由深部的热液型金(银)基性热液元素组合而形成的,并以活跃状态的矿石中的金(银)、铜、硫、硒、氯以及稀土元素为主要特征,其形成主要是由热液和富硫源的混合作用而产生的。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的报告,600字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是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非常重要的岩浆发育区,与此同时,也是该地区极其少见的流纹岩。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1)结晶度低,大多数岩石成分具有不规则结构。
(2)元素组成较复杂,富集程度较高,包括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碳元素等。
(3)总碱度、氢氧磷硫比特别高,属于高碱性抑
制岩浆。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成因可以追溯到早白垩世的伊尔库车盆地,即人们所说的古造山带。
在这一构造阶段,因激烈的构造运动,造成地层碰撞,形成古地壳隆升,地壳的的复杂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伊尔库车大陆碰撞带,从而促进了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形成。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晶度低,元素组成较复杂,富集程度较高,总碱度、氢氧磷硫比特别高。
流纹岩的形成是由于早白垩世伊尔库车盆地激烈的构造运动所致,地层碰撞造成古地壳隆升,并形成伊尔库车大陆碰撞带。
因此,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是地层碰撞带构造条件下的火山熔岩和深部沉积物的混合演化的结果。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大兴安岭北部是中国的矿产富集区之一,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金、铁、铜、银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存在与区域的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兴安岭北部的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以鄂尔多斯运动为基础,建造了大规模的弧后盆地,进而使亚洲大陆东部的地壳发生抬升,形成了北东-南西向的拉张构造体系,为下一阶段的成矿活动创造了有利环境。
在成矿系列中,岩浆活动、烟煤火山爆发、热液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成矿系列的不断发展和演化,大兴安岭北部在长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大兴安岭北部的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是指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矿床类型及其成矿规律的总称。
它是由于不同矿床类型的成矿规律、成因作用、地质背景以及成矿流体等不同,而在不同地质环境下形成的。
在大兴安岭北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变质岩型、黑色岩系型、火山岩型、沉积岩型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矿床成因不同,矿物组合和区域布局差异较大。
其中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的金矿。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的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后还需要沿着成矿系列和谱系展开深入的研究,深入理解大兴安岭北部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为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由于没有明确的数据来源和具体的矿种,无法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这里,提供一些大兴安岭北部矿产资源的相关数据和分析思路。
根据公开资料,大兴安岭北部是中国重要的铁、金、铜、银等多金属资源区之一。
在金矿方面,大兴安岭北部金矿资源储量超过3000吨,占到全国金矿储量的7%以上。
银矿储量超过2600吨,占到全国银矿储量的3%以上。
在铁矿方面,大兴安岭北部铁矿储量超过12亿吨,占到全国铁矿储量的2%以上。
此外,大兴安岭北部还拥有丰富的铜、锌、铅、钨、锡等多种金属矿物资源。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成因及地幔富集作用
内容提 要 : 本文报道 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 区塔 木兰沟组玄武岩 样品锆石 U — P b定年结果 和岩石地 球化学 分析 ,
探讨 了塔木 兰沟组玄 武岩的成 因及 中生代岩石圈地幔 的性质 。锆石 U — P b定 年结果显示 , 塔木 兰沟组玄 武岩形成 于
橄榄岩 与尖 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 的混 合形 成 , 含 富含挥发分 的金云母 和角闪石等 , 暗示 岩石圈地 幔经历 了交
代作用 的改造 , 交代类 型以俯冲板 片流体/ 熔 体交代 为主。结合 区域 已有研究 表明 , 本 区地幔交代 富集作用 来源于 蒙古一鄂霍茨克洋 的向南俯 冲 , 塔木兰沟组火 山岩形成于蒙古一鄂霍茨克洋 闭合造 山后 岩石圈伸展 背景。
晚侏罗世 (一1 5 3 Ma ) , 该 玄武 岩样 品的 S i O 。 含 量介 于 4 9 . 9 6 % ~5 9 . 0 6 % 之间 , 全碱含量 介于 5 . 2 1 % ~ 7 . 4 4 % 之间 ,
Mg { 1 0 0× n ( Mg “) / [ ( ( Mg “ )+ n ( F e ) ] } 值介于 5 0— 9 4之 间。该 玄武岩相对 富集 轻稀土元 素 ( L R E E s ) 、 亏损 重稀土元素 ( H R E E s ) , L a / Y b 值介于 1 0 . 7~ 2 0 . 0之 间 , 具有轻微 的 E u异常 ( 8 E u=0 . 8 0~1 . 0 9 ) , 结合 区域 研究成 果, 认 为塔 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蒙古一鄂霍茨克洋 闭合造 山后岩 石圈伸展环 境 , 源区岩浆起 源于石榴子 石相二辉
大兴安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大兴安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大兴安岭(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大兴安岭地区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质带。
上元古代时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属早期地质构造中'五台运动'的产物。
古生代时期,在'加里东'地壳激烈运动中,区内出现海陆交汇地层。
至石炭纪和二迭纪,经过'海西运动',海水东泄退出,全区上升为陆地,形成大兴安岭褶皱带与伊勒呼里山系雏形,呈北东、南西走向。
中生代时期,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初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出现强烈褶皱、断裂和火山喷发,加之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挤压、相撞,大兴安岭褶皱带进一步上升,形成新华夏隆起带和阶梯式断裂带,主轴呈北北东向展布。
新生代时期,早期第三纪大兴安岭隆起带和区域断裂带,继续稳步上升。
受长期侵蚀和剥蚀,出现'兴安期夷平面'。
'喜玛拉雅运动'使本区出现新褶皱、大断裂,火山喷发激烈,出现黑龙江、呼玛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盘古河等多处断裂带。
至第四纪及其尔后,大兴安岭继续缓慢上升,发育成大兴安岭山脉和断裂带及河谷地带大兴安岭地区中国最北端,冬长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带,冬季长达7个月以上,而日照时间非常短,夏季只有2个月左右,然而从每年的6-8月份,日照时间长达17个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北段构造发展与某地层成因联系
大兴安岭地区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古亚洲洋在该地区经历了多地块拼接之后闭合,构造格局复杂,包括大量由俯冲作用形成的增生杂岩、岩浆弧以及夹杂着的海底高原、洋岛和微陆块。
中、新生代叠加了环太平洋构造域的改造作用,大量的中生代火山岩构成了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的主要地层单位。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海拔高度在500m- 1200m,相对高差较大。
区内交通情况极差,可通行汽车,但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道路,行车十分困难,工作展开受到了阻碍。
调查区内昼夜温差较大,雨季降雨量大。
调查区植被覆盖茂密,属于浅覆盖区,覆盖物主要为腐植土层加残坡积碎石层。
1 、大兴安岭北部构造发展史中晚侏罗世之前,区域上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建造、岩浆岩类及多期次的韧- 脆性构造形迹,但这些地史及形迹均被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所掩盖。
中晚侏罗世,鄂霍次克海发育到收缩阶段,而此时滨太平洋板块构造域活动正盛,受鄂霍次克海收缩和滨太平洋板块构造域的影响,本区处于隆起背景下拉张裂陷的构造环境,给基性岩浆喷溢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在NWSE向主?河a Ts饔孟拢?地幔岩浆上涌,基性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形成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强烈的火山喷发,使地壳深部积累的能量得以大量
放出,地壳暂趋稳定。
在短暂抬升后,研究区进入了晚燕山运动,太平洋板块持续向大陆俯冲,造山运动和地壳活动继续加强,大陆活化处于鼎盛时期,构造应力场由NWSE向主压应力转化为NEHSW佝主压应力。
应力场的强烈转换,引起地幔上隆,NE向基底深大断裂活
化,表现为伸展和脆性剪切断裂系,控制了满克头鄂博期火山构造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使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离开源区沿构造薄弱部位向上运移,在火山构造盆地中大规模喷发,形成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玛尼吐期酸―中酸性火山岩带,即大兴安岭北东向火山岩带的主体。
之后,构造岩浆活动渐趋微弱,来自上地幔的残余岩浆在断裂交汇部位及满克头鄂博―玛尼吐期火口处上升,喷出形成早白垩世白音高老组(K1b)火山岩;同时,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熔地壳物质,在进一步的分异结晶作用下,尽管能量减低,还是形成了早白垩世正长斑岩及花岗斑岩小侵入体。
进入第三纪,区内整体进入抬升剥蚀阶段,一直到第四纪全新世,测区内地壳活动开始加强,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形成复活断裂等,构造运动具有新生性和继承性特点,河流蛇曲、牛轭湖发育,河谷开阔平坦,沼泽化普遍,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2、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本文以早白垩世某地层岩浆岩为对象,对其进行野外取样和
室内分析,进行了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手标本特征:风化面颜色为浅黄褐色,新鲜面为紫色,结构为斑状
结构,构造为流纹构造。
斑晶主要由钾长石(5%)和石英(3%组成。
钾长石为宽板状,粒径一般1-3mm左右;石英为它
形粒状,粒度小于0.5mm,基质为隐晶质。
SiO2 含量70.0%〜76.3%, AI2O3 含量11.4 〜15.1%之间,碱含量较高,K2O含量为4.0〜6.5%, Na2O含量为0.9〜4.1%, 具有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特征。
稀土元素总量刀REE=131.{〜182.9 X 10-6 , LR/HR=4.6 〜14.3 , LaN/YbN=3.8〜17.2,由数据可得轻稀土元素较富集, 并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 存在微弱的Eu 负异常(5 Eu=0.4〜0.7 ),源区可能有斜长石残留。
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Th、U、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 等),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Gill , 1987;Wilson , 1989; Kelemen et al. , 2003)。
3、地层成因与构造背景对于该地层成因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根据中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方面的某些相似性,认为区内大面积分布的酸性火山岩是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兴安岭地区酸性火山岩是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不是幔源基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然而大兴安岭地区酸性火山岩规模巨大,中基性岩石只占较小部分,因此酸性火山岩的成因显然难以单纯用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模式来解释,所以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岩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另一方面,本区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火山岩在岩石化学上均属于准铝质- 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这也说明这些火山岩应来源于下地壳火成岩物质的部分熔融。
酸性
火山岩与中基性岩石在稀土、微量元素及同位素方面的某些相似性,可能表明二者源区上的成因联系,即中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源区形成于相同的增生事件中。
前人对于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的构造背景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与地慢柱的活动或相关的板内作用有关。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一鄂霍次克洋闭合作用以及闭合后的造山带伸展作用有关。
第三种观点认为,古太平洋板块( Paleo-Paci?c plate )的俯冲作用及俯冲后的伸展作用是大兴安岭乃至整个中国东部中生代- 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根本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具有同造山和后造山火成岩的特征,来源于岩石圈分层导致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