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诗与绝句

合集下载

古诗律诗绝句

古诗律诗绝句

古诗律诗绝句1. 《山居秋暝》——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登岳阳楼》——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 《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

绝句 律诗的区别

绝句 律诗的区别

律诗与绝句有什么区别?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首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颔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尾联)*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不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
1、句子数不同。

绝句的句子数是四句,而律诗的句子数则是八句。

2、押韵、平仄与对仗不同。

古绝讲究押韵,平仄与对仗则较为自由。

而律诗不仅讲究押韵,而且平仄、对仗有严格规定。

3、起源不同。

前者起源于汉魏六朝,流行于唐朝。

而后者则起源于南朝。

以上就是关于绝句和律诗的一些区别。

如何理解绝句和律诗?
其实在绝句当中可以大概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也就是常说的五绝和七绝,其实七绝是在五绝上扩充的,所以基本的规律大致相同一些,所以一首合格的七绝就需要掌握好其中平仄方法。

而在对仗上面绝句就会显得不那么看重,而律诗就比较严谨,这也是两者的区分之一。

因为律诗要求中二联是需要对仗的,但后因比较困难就放低了标准,鸽联最后不对仗也是可以。

两者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律诗写法要求首尾联要合,也就是以一联两句为单位,而绝句是以单句的。

最好的理解就是在一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改变,然后能够很大程度的体现出言在诗外的一种意境。

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

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

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其中,绝句和律诗作为两种重要的诗歌体裁,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绝句和律诗的特点、鉴赏技巧以及其中的经典之作。

一、绝句的特点和鉴赏技巧绝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四行诗体,由于字数的限制,使得绝句必须力求简洁明了,凝练言志。

常见的绝句格律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或七个字。

绝句的鉴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突出:绝句需要通过有限的字数表达出独立而完整的意义,因此主题必须得到精心的选择和准确的表达。

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还是讴歌英雄事迹,都需要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句来突出主题。

2. 韵律优美:绝句的音韵律动是其重要的审美要素。

作者需要灵活运用平仄和押韵的技巧,使得每个字在整首诗中既能与其他字形成和谐的音韵对比,又能与整体韵律保持一致。

3. 对仗工整:绝句每两句之间需要有对仗关系,通过对比和呼应来凸显诗意。

对仗既有平行对仗,也有交叉对仗。

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

绝句的经典之作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这些作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将自然景色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律诗的特点和鉴赏技巧律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较长的诗歌形式,它通常包含八个字或者十个字的一个单元,每四个单元为一段。

律诗以其严格的格律和押韵规范而闻名。

律诗的鉴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尺度恰当:律诗的每一句应该有确定的字数限制,通过掌握合理的节奏和韵律,使诗句通顺、具有节奏感,同时做到字数适中,使得整首诗的句长变化丰富。

2. 押韵工整:律诗要求每句末字押韵,不同段落之间还要求句末韵脚相同。

押韵的形式可以是仄韵或平韵,作者在运用押韵时需要注意避免生硬和牵强的感觉。

3. 内容充实:律诗由于长度较长,更适合叙事、抒发情感或记叙事件。

在创作时,作者需要注重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得整首诗的内容紧凑而丰富。

律诗与绝句

律诗与绝句

律诗与绝句一、古体和近体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它有以下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

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二、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二者有什么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律诗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诗,绝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诗。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1律诗和绝句的概念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例: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1、起源不同。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绝句起源于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2、句数字数不同。

绝句一般四句,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诗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3、押韵不同。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只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想要了解律诗和绝句的区别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一、字数要求不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超过八句就是长律,长律多数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

绝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数只有律诗的一半,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

二、声韵、平仄要求不同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律诗非常罕见,基本可以忽略;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这个讲究很多,要学起来得费一翻工夫;律诗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绝句又分古绝与律绝1、古绝是古体诗,也就是自由诗,不管是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都不受近体诗平仄的事缚;2、律绝相当于二分之一律诗,因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诗的一半,不但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也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三、起源不同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

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和绝句的特点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月黑雁飞高
●●●○○
杜甫的五律《月夜忆舍弟》首句入韵:
戍鼓断人行
●●●○○
此外,我们曾经讲过格律诗一律用平声韵,但读者会发现唐人绝句里有用仄声韵的,例如:
杂 咏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歌 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 ●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诗律是严格的,但在个别之处容许有变通,而且若要从唐诗中找出一首诗每字都完全合格式者是甚为困难的。我在上一讲所举杜诗两例,是由唐诗研究专家刘开扬先生翻检杜诗后抄录以示的;李商隐和元谆的诗是我从大量唐诗五律中找出的。现在我再抄录五绝和七绝各一个标本:
听 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以上都是用仄声韵的绝句,不足为法,属于个别变例,所以有学者又将它们称为古绝句。读者初学,只学常例,勿作变体。
读者在读唐诗时还会发现,在五言律诗中某些字声不完全合律,这应是正常的,即在不破坏整体诗律的情形下是容许有一点变通的,例如杜甫的两首诗:
(一)平起式 ○○●●○○● ●●○○●●○
此式的首句可适用“一三五不论”,不影响诗律。
(二)仄起式 ●●○○○●● ○○●●●○○

绝句与律诗的平仄及对仗要求

绝句与律诗的平仄及对仗要求

绝句与律诗的平仄及对仗要求现代诗可分为绝句和格律诗。

绝句共有四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绝句共有八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所谓五个字,是指每句话中的五个字;所谓七言,就是每句话七个字。

押韵的一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排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绝句只有首联和尾联。

另外绝句对对仗没有要求,严格要求押韵诗和项链的对仗。

在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平调)、两个(升调)、三个(升调)和四个(降调),一个或两个被称为平调,三个或四个被称为连音。

绝句和格律诗对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绝句的水平要求与格律诗的前四句一致;五言诗的要求和七言诗每句最后五个字的要求是一样的。

所以本文只讨论七言律诗,其他情况都包括在内。

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为: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律诗的四种形式都是由四种基本句式构成的。

首先,近体诗韵脚(即入韵的句子的末尾字)为平声,不入韵的句子末尾字为仄声。

二、四、六、八句必须入韵,三、五、七句必须不入韵,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例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首句皆是不入韵的。

再如“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旬”、“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首句皆入韵。

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以五言诗更为多见,首句入韵的情况以七言诗更为多见。

其次,每一联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分别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平仄相反,称为“对”,相邻两联的相邻两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则要求平仄相同,称为“粘”。

综上所述,便产生了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可以看出,第一种格式和第二种格式只有第一句不同。

[绝句律诗格律]律诗和绝句

[绝句律诗格律]律诗和绝句

[绝句律诗格律]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篇(一):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诗歌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

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

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

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

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古体诗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

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

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

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

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

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律诗和绝句是中国古代的两种诗体形式,它们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在欣赏或创作古诗时,往往会对律诗和绝句之间存在的不同感到困惑。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并且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几个主要差异。

一、音律规则的不同律诗在写作上有一定的音律规则,要求每一句诗的字数、韵脚、押韵以及对仗都要符合特定的规范。

典型的如“排律”和“律诗”都有特定的音律要求。

而绝句则没有明确的音律规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作需求随意发挥,并不受约束。

二、字数限制的不同律诗在每一首诗的长度上需要严格控制,要求每一首诗的字数要符合特定的格律。

比如,五言绝句的每首诗需要正好有20个字,而律诗则根据其格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而绝句并没有强制性的字数限制,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和创作灵感来灵活调整。

三、题材和内容的差异律诗在写作时常常借助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注重抒发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思想情感。

相比之下,绝句通常更加简洁明了,重视意境和画面感,往往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出更深远的含义。

四、表达方式的差异律诗追求声音的和谐和节奏感,注重句与句之间的对仗、平仄和音调的呼应,以期达到韵律和美感的最佳结合。

而绝句则更关注形象的鲜明和情感的表达,往往通过简短的句子将令人回味无穷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综上所述,律诗和绝句在音律规则、字数限制、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律诗注重格律和音韵的处理,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而绝句则更加自由灵活,注重意境和情感的抒发。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诗歌,了解并区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诗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

古诗绝句和律诗

古诗绝句和律诗

古诗绝句和律诗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

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1、《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逍遥乘坐月,王轼无时夜腋花。

2、《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洗,蓬门今始为君上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吕普县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3、《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觑不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短并使英雄泪满襟!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就是,烟波江上并使人恨。

5、《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爱好者蝴蝶,望帝春心塞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缅怀,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看妻子恨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尼里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等,凤回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后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唐·刘长卿生涯不料承优诏,世事觑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居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上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苦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律诗与绝句的区别

律诗与绝句的区别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平明寻⽩⽻,没在⽯棱中。

七绝类型⼀平起、⾸句不押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例诗:南游感兴窦巩伤⼼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类型⼆平起、⾸句押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例诗: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类型三仄起、⾸句不押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九⽉九⽇忆⼭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类型四仄起、⾸句押韵⊙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

(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从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律类型⼀⊙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送友⼈李⽩青⼭横北郭,⽩⽔绕孤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

类型⼆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间重晚晴。

并添⾼阁回,微注⼩窗明。

越鸟巢⼲后,归飞体更轻。

类型三⊙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春望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类型四⊙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一、古诗的特点。

1. 形式较为自由。

2. 内容丰富多样。

3. 年代跨度大。

4. 用韵较灵活。

二、律诗的特点。

1. 格律严谨。

- 平仄有规定,平仄在律诗中就像是一种韵律的密码。

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讲究,一般是交替出现的,这样读起来就会有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是律诗平仄的基本格式之一。

如果平仄用错了,就像唱歌跑调一样,会让懂行的人觉得很不舒服。

2. 押韵严格。

3. 内容表达讲究起承转合。

三、绝句的特点。

1. 短小精悍。

2. 格律要求相对律诗较宽松。

3. 意境深远。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律诗和绝句的关系:1、共同点:律诗和绝句都是格律诗。

所谓格律,就是在声韵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规范。

(1)讲平仄,在声韵声调上有音乐的节奏和美感。

比如哪个地方要用平声字(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一、二声调,用A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现在略与不同),哪些地方该用仄声(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第三、四声调,用B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今也略有不同,还有古语中有入声,用C表示。

今普通话则无)。

举个例子来说。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声调上看:BB/AAA/BB,CA/BBB/AA。

AA/AB/AA/B,AB/AA/BB/A。

可以两字或三字划出一个音块来,而且音块相互交替。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如果换成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B/AAA/BA,BA/BBC/AA。

AA/CB/BA/B,CC/AA/AB/A。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AB/AAA/BB,BA/BBC/AA。

CA/BC/AA/B,AB/AA/BB/A。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这里讲得有点深了,不必在意,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格律。

以上讲的只是一个模式的格律,格律按以上这种两字或三字的音块彼此交替,有的地方可以通融,有的地方必须遵循,不能随意变动,否则就不合规范。

2、两者的区别:先认识一下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结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有四行(四句)。

逗句也算一句,与今之语法不同。

律诗: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根本知识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

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

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

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似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

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

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首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唐诗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它在题材上有田园山水诗、边塞军旅诗、送别怀乡诗、咏史诗,有宫廷生活诗、边塞征战诗、游仙诗、闺怨诗、恋情诗等。

形式上则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中国诗歌到了唐代,已发展成一种相当完备的体裁形式。

唐诗不仅是中国人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灿烂夺目的明珠。

关于律诗和绝句的分类,还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从结构上说,可分为四类,即格律诗、自由诗、混合诗和散文诗;从内容上来说,则可分为三类,即写景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从作者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作家诗、边塞诗、宫廷诗。

所谓的“诗家”,就是指从事创作诗歌的人,他们不属于任何派别,例如陶渊明、杜甫、李白、苏轼等,都可称为“诗家”。

《旧唐书》说:“自开元、天宝之后,迄于国初,号为盛世。

文章道德,以昌于前。

其诗则李杜优为伟望,王孟端其楷模。

”《新唐书》也说:“唐兴,诗律尤尚严。

”意思是说,开元、天宝年间是唐代最兴盛的时期。

其时的诗歌艺术是极高的,尤其是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诗歌艺术更是无与伦比。

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歌传统,而且大大地拓展了诗歌的题材领域,充实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促使唐诗达到了它的高峰。

这是诗坛上空前未有的繁荣局面,同时,也为宋词元曲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在对仗方面,有一些人认为,“近体诗的平仄声韵有一定规则。

”例如《中原音韵》说:“押韵…平仄声各有上去入。

”这样说似乎太简单了。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它还包括着声调高低的问题。

古人认为,汉语的四个声调,只有平声高,仄声低,上声和去声都是低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律诗和绝句讲究严格的平仄声韵是由其特定的表现内容决定的。

因为律诗和绝句多是借助某些特定的形象来表现某些抽象的精神内容,不可能像散文那样具有很宽的取材范围。

我们要把握住这一点,就不难理解绝句和律诗在体裁上的不同要求了。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在对仗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连是指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要一致,即平粘平,仄粘仄。同样的,这个粘连也是主要看“二四六分明”,例如首句仄起入韵式的首联对句和颔联出句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其中首联对句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颔联出句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
四、对仗
前面提到过,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分为工对,宽对,借对等等。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为了后文叙述方便,可以暂且将绝句看作律诗中的首颔两联,一定注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二、平仄
古诗词具有韵律艺术之美,首要的一点在于平声仄声对声调的调协,使之和谐而浑然一体。我们学习创作比较地道的近体律诗和绝句,就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平仄一说源于古音——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通称仄声。其中的平声分为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两声,即一声和二声;上声,去声则分别对应于三声和四声,入声情况复杂,就不赘述了。
七律七绝中,每句第二、四、六字要平仄相间,即“平仄平”或“仄平仄”;而第一、三、五七字平仄比较自由,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通俗口诀,虽然不甚全面,但是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却是必要的。相对于五律五绝,就演变成“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
三、相对与粘连
相对是指各联中,出句与对句平仄要相对,这个相对主要看“二四六分明”,即句中二四六字是否一一相对。例如首句平起不入韵式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其中出句中的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这就体现了“一三五”的“不论”。
总之,对于我们初学者,如果想创作较为地道的近体诗歌,做到平仄对粘和“宽对”范畴内的对仗就可以了。但是,毕竟时代有所不同,再加上文字只是形式,而形式是要为诗意这一诗歌的灵魂服务的,有时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大家作诗,兴尽为上。
工对,须用同类词性相对,即名对名,动对动,副对副,助对助……,同时词类也必须一致,即天文、地理、花鸟鱼虫等等都要相对。例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宽对,即工对的“简化版”,只要求词性相对就可以了。
借对,指使用多意字,诗中使用此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其中,“寻常”还有长度之意,借来与“几度”数目相对。还有一种是借音,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首字借“沧”为“苍”,与“蓝”相对。
一、律诗与绝句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出句可押可不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