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论实证精神
《政治传播学引论》读书报告
《政治传播学引论》读书报告《政治传播学引论》通过批判性地探讨了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当代社会中政治、媒体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考察了政治家、工会、压力集团与恐怖组织如何利用媒体,还考察了政治媒体与它们的影响,政治广告、政治市场营销和政治公关的作用,以及各层次机构组织的传播实践。
全书分为四讲,阐述了传播学创立与发展、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批判学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篇导言,概括了人类传播活动发展阶段,阐述了"传播"、"信息"、"传播学"等重要概念,分析了传播学的三个起源、两大学派和5位先驱者。
最后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论,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概括为:"我们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同时又绝不能忽视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在辩证运动中的独立性与能动性"。
当代意义最为重在的革命不是经济革命或是政治革命,而是一场在被统治者中制造同意的艺术的革命——在新一代掌权者的政治生活中,劝服已然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与大众政府的常规器官。
如果有一个组织斗胆闯入当代政治领域,却缺乏对媒介动作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公共关系机器如何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政治优势的认识,那么勇气可嘉之余,失败似乎命中注定。
如今所有的政治行动者,从总统到首相到工会领袖甚至恐怖分子,都已经意识到这种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是他们涉足政治讨论与政府决策的先决条件。
政治行动不再是由一群理智、富有且受过教育的精英分子发起,并由他们的集体意愿决定。
广大群众可以通过他们手中的选票做出决定,并且以公共舆论影响政治过程,而公共舆论可以被构建、制造和引导,为那些有兴趣这样做的人们所操纵。
被施拉姆誉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拉扎斯菲尔德就是一位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而著称的社会学家。
作为一个应用数学的博士,他将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用于传播研究方法中。
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只注重数据,拘泥于实证资料,在我看来,缺少了最重要的人文主义精神。
反复实验,实证精神的作文
反复实验,实证精神的作文首先,在这里孔德提出,人类思想会经历三个阶段,被称之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第二个阶段是过渡性的,第三个阶段才是完全正常的状态。
我们的思想的开端,往往是神学性质的,我们的智慧,在最简单的科学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试图把握万物的本源,去探求现象的基本原因,一句话探求绝对知识。
这一点颇费解,但是实际上与我们的智力发展是相符的,我们认为,凭借着各种现象的直觉就可以对现象有所认识。
我们对神学阶段进行一个基本特征的描绘。
其一、是拜物教。
拜物教认为,一切外部物体仿佛有一种精神性,他们奉行一种万物有灵论,这种神学状态是最源始的。
其二、多神教。
人们在此时不再把精神性赋予实在的事物,而是转化为不可见的虚构的存在物。
这一阶段影响巨大,很多民族就停留在这个阶段。
其三、一神教。
在这里,理性制约着想象力,把全部自然现象,试图服从于某种不变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一神教就出现了。
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即使是我们现在,一旦探讨某种我们未知的现象,我们还不能解释他,人们就倾向于用神灵来解释他。
而我们,越来越排斥神学解释,是因为他所追求的神秘解释,不能为我们的理性所排斥。
我们理性试图找到与我们真正要求更相符的研究。
在人类思维的发展早期,我们不得不服从于神学的解释,他是通过我们直接本能推动而成,尽管他们的解释是虚幻,但是没有他,我们的思维会处于更加混沌的情况。
原始哲学是特别追溯那些无法求解的问题的。
我们只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之后才能对其作出衡量并由此而明智地规定其使命。
我们并非是一味地排斥神学的作用,相反我们要说的是,神学精神对于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结合起来,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人们承认,古代人不遵守神学模式,就无法对于简单问题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却不承认,对于社会思辩也必然无可避免才有这样的描述。
事实上,神学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他,我们的社会关系是不能稳定。
《走向实证》读后感
《走向实证》读后感
《走向实证》是朱镜湖先生撰写的一本重要的实证社会学著作。
这本书通过系统地介绍和阐述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过程,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性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在阅读《走向实证》后,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系统地梳理了实证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使我对实证研究的理念和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给出了实证研究所要追求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定义和标准,并提出了实证研究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理论、数据和验证。
这让我认识到,实证研究需要建立在明确问题、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数据基础上,通过验证来检验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
其次,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实证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他指出了实证研究的独特优势,如能提供客观、科学的事实依据,验证理论和政策的有效性,为社会决策和改革提供支持等。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实证研究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方法,更是为社会发展和问题解决提供支持和指导的重要手段。
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实证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作者通过实例和案例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实证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与解读等。
这让我对实证研究的实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综上所述,阅读《走向实证》让我对实证社会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识到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明白了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本书不仅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有益,也对任何对社会现象感兴趣的读者都具有借鉴和启发的价值。
引领科学论证培养实证精神———基于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探索篇•教学研究作为基础学科,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任,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引领学生进行科学论证,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真态度和实证精神,有效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一、善用问题“抛锚”,营造轻松民主的科学探究氛围科学探究活动通常从现象出发,在发现问题中提出问题。
作为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巧设问题情境,善于运用“抛锚”的方法,营造轻松民主的科学探究氛围,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如:《磁铁的两极》课堂伊始,以“巧立硬币”的游戏引入教学,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硬币只能立在条形磁铁的两端,继而产生疑问:条形磁铁是不是只有两端才有磁性?是两端的磁力强、中间的磁力弱吗?运用游戏巧妙“抛锚”,使学生主动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聚焦核心问题,渗透科学的论证方法,培养实证意识1.汇总形成大数据表格,用数据说话《机械摆钟》教学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是研究“摆的等时性”的重要依据。
如下表:摆动次数\时间0~10秒11~20秒21~30秒31~40秒第一小组8889第二小组11111011第三小组12121212第四小组8988第五小组7777第六小组8888第七小组109109用数据说话,更能体现理性的科学思维。
从各小组实验数据的汇总表中很难一下子找出单摆的规律,须引导学生先从表格的横向进行观察:对同一个摆来说,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有什么相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个别小组4个相同时间段测量得到的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形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哪?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既能找到共同点,又能找出误差的原因,形成共识。
2.科学分析,求同存异科学探究需要实证,在数据的科学分析中“求同”,学生明白了对同一个单摆,摆是具有等时性的。
论实证精神
《论实证精神》读书笔记在正文的前面有这样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关于真正哲学精神的性质及使命的基本见解。
没错,孔德在这本书中阐明了他不同于以往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在《论实证精神》一书中,孔德把人类思辨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分别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这种阶段历程从我们开始上西哲课时就可以看出来。
在孔德看来,这种阶段是由人类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而在他著书的年代,他认为人类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即实证阶段,而这一阶段在孔德眼中才是唯一完全正常的阶段,并给出了他的理由和对整个认知过程进展的详细叙述。
在叙述过程中,孔德也确定了实证主义的内涵和观念。
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里我就要着重说一下我在看完《论实证精神》后理解的实证主义了。
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
而在书中,孔德对实证主义的理解是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
简言之,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尤其在文中,非常清晰的说明了形而上学和实证主义的区别。
孔德认为形而上学哲学是一种否定的哲学,“其目的在于破坏旧秩序,而并不能告诉人们在破坏旧秩序后应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而实证哲学的使命是组织,而不是破坏,也就是说实证哲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肩负起“重新组织由于革命动乱和战争而分裂的社会,给其奠定精神的基础”。
因此,实证哲学,“由于通常不偏不倚,对每一种见解都更公正,更能宽容”,在从历史角度去衡量不同见解的影响、条件和衰落缘由时,都不会做出任何绝对的否定,即便那些学说与人类理性的现状不相容。
换言之,“实证哲学要做的只是提出理由——理论之为科学的建设性理由与理论之为非科学的批判性理由,而非利用其强势来肯定或者否定某种理论,即便有某些事实证明这种理论是科学的或者不科学的”。
《论实证精神》读书报告
《论实证精神》读书报告摘要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奥古斯特·孔德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
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论实证精神》是孔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于1844年。
在该书中,作者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曾明确提出的关于人类整个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认为人类思辨的发展先后经过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与这三个认识阶段相适应的,在宗教上则是拜物教、多神教和一神教,在哲学上则是神学哲学、形而上学哲学和实证哲学。
通过拜读《论实证精神》这本书,我们可以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孔德,认识他的思想,尤其是他在社会学、宗教论上的思想。
关键词:孔德,《论实证精神》,社会学,宗教思想一作者简介奥古斯特·孔德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普通家庭中。
由于孔德的父母热切地希望他们的长子今后能成为优秀的基督徒,就把几位圣人的名宇加在他的名宇上,使他有了一个冗长的全名:依西杜尔·奥古斯特·玛丽·弗朗索斯·格莎维埃·孔德。
然而孔德却并没有因在对上帝的信仰中渡过一生,而是选择了对社会的思考问题,在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中释放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爱。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他是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并深入对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其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和《实证宗教教义》。
从他的著作来看,他的思想是由自由主义转向精英论和极权主义。
《论实证精神》是孔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于1844年。
在该书中,作者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曾明确提出的关于人类整个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认为人类思辨的发展先后经过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与这三个认识阶段相适应的,在宗教上则是拜物教、多神教和一神教,在哲学上则是神学哲学、形而上学哲学和实证哲学。
语文探究活动不能忽视实证精神的培养——以《曹刿论战》教学中探究“庄公鄙吗”为例
( 三 )语 文教 学 中开 展探 究 性 教学 活动 ,培养 创 新
楼 阁 。没有 科学 的实 证精神作 基础 ,培养 出来的所 谓创新 精 神 ,切 忌 不 分 体 裁 。 不 同 文 体 的 课 文 ,应 该 从 不 同 的 方
式 的 自由 发 挥 , 不但 允 许 , 而 且 鼓 励 。 笔 者 认 为 , “ 见 仁 得偏 离到讨论科 学 问题 。历 史题材 的课 文笔者 以为最有探
见智 ”可 以, “ 作者未必然 ,读者 未必不然 ”也不错 ,但 讨价 值,前辈 学者治学 问,一 向有文 史不分家 的说法 ,语
在 讨 论 问 题 的 时 候 , 不 能 仅 仅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提 出观 点 ,而 文 教师 如 能在探 究论 题 的设计 上 贯 穿文 史 , 打通 学科 联
且必须要 求学生努 力在科 学的实证 上下一点功 夫:凡事 说 系 , 帮助 学生 基 于文 本 ,多 方 阅读 ,增长 见 闻 ,深入 思
内涵 来说 ,性价 比实在太低 ;所谓培养创新 精神这一教 学
目标显 得非常空泛 ,其实教 学指导思想大有 问题 。表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一 是从课文到课 文,缺少对背景 材料 的补 充 ,显得 苍 白无力 :二是从观 点到观点 ,没有 充分的 多角 度论证 ,讨论无法深入 ;三是从扯 皮到扯皮 , 学生只是为 支撑 各 自观 点在 课 文 中找一 点所 谓 的论 据 ,实证 精 神缺 如 。尢其 糟糕 的是 ,这位 老 师在 讨论 中支持 了 “ 鲁庄 公
精 神 不 仅 无 益 , 而 且 可 能 有 害 , 尤 其 是 把 创 新 错 误 地 等 同 面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文 学类 课 文 , 以形 象 取 胜 , 以 审 于 标 新 立 异 、 任 意 一百 个读者有 一百个哈姆雷特 ”,弹性 相对
《2024年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范文
《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篇一一、引言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是科技进步的灵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分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现象,并提出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指以实证、理性、创新、开放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
它要求人们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理性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科学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及开放精神。
(一)实证精神实证精神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真理。
它要求人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获取准确、可靠的知识。
(二)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指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时,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信仰。
它要求人们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理性思考为指导。
(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探索未知领域,寻求新的发现和发明。
它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四)开放精神开放精神是指在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尊重多元观点和不同意见,乐于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
它要求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现象尽管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但在科学精神方面仍存在一些缺失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证精神的缺失部分人缺乏实证精神,轻信谣言、迷信等现象仍存在。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的信任度及科学文化的传播。
(二)理性精神的不足一些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容易被情绪左右。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
(三)创新意识的欠缺虽然我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但在整体上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强培养创新精神。
四、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现象,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论实证精神》课件
科学方法原则
总结词
推崇科学方法作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详细描述
科学方法原则是实证精神的核心,它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获取知识和验证假设。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多个环节,旨在确保知识的客观性和准 确性。
怀疑主义原则
总结词
倡导对已有知识和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详细描述
怀疑主义原则要求人们对已有知识和观点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不断进行反思和质疑。实证精神鼓励人们不盲 从权威和传统观念,而是通过实证证据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践的创新。
实证精神对社会信任的塑造
03
实证精神倡导公开透明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建立社会对科学研
究的信任,提高科学研究的公信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精神的局限性和挑战
实证精神强调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 现实世界中很多现象难以完全符合这 些标准。
实证精神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过于 简化,忽略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 果关系。
实证精神往往关注可量化数据和短期 效果,而忽略主观感受和长期影响。
对实证精神的批评和反批评
批评者认为实证精神过于注重物 质利益和短期效益,忽视人类情
02
实证精神的核心在于以事实为依 据,以证据为支撑,通过科学的 方法和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反 对主观臆断和盲目信仰。
实证精神的历史发展
实证精神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强调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探究事物的 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实证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 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
总结词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科学理论,以及通过实践来检 验技术成果。
详细描述
在自然科学领域,实证精神要求研究者通过实验设计和观察来收集数据,并运用这些数 据来验证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实证精
《法律的概念》读后感(4)
《法律的概念》读后感[摘要]本文尝试用展开的方式考察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即联系个人生平、相关概念、历史背景甚至是写作方式来解读该书。
所以读者可能无法找到在以往介绍该书的资料中总结的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来否定前人的知识总结,而是要在那些耳熟能详的观点中发掘哈特提出它们的原因,告诉我们为什么那个时代诞生了这本书,作者希望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象。
我希望用尽量严谨的文字,告诉大家《法律的概念》文字背后或者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哈特实证主义法学法律故事服从意象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读书方法的标准就是对阅读者而言文本的重要性,以此出发才有了精读和略读的区别。
《法律的概念》这本书就个人而言有精读的必要性,原因大致如下:研习法理学绕不过的几本书之一赫然就有哈特的《法律的概念》,这点毋须多言,此其重要性一也;分析实证对于我们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再日渐显现,无论是语义实证还是逻辑实证,都具有纯化某些粗糙的理论的作用,此其二也;除了以上这些客观因素,个人口味的转换也驱使着我把目光从当初本科的《为权利而斗争》们投向了一些理性冷静而又不乏睿智的文字。
读书一般是带着问题开始的,这个过程能回答很多以前的问题,也会产生很多新问题。
产生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是互动过程,二者此消彼涨,似乎无穷尽矣。
在这一过程中达致了知识在质和量上的增长。
读《法律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的典型。
因而这篇读后并不是“谈收获”的老套路,谈得更多的是体悟,收获和不解兼而有之。
收获需要的是分享和检验,不解需要的是思考和回应。
《法律的概念》并不是一本畅销小说或者文坛经典,读一本学术书籍的过程期间的最考验人的就是兴趣的不间断。
硬着头皮往下看固然可行,但是痛苦和郁闷也随之呈几何级数增长。
我没那份定力沿着这个进路看完这本重要的书,而且我认为重要的书也不能这样对待。
于是我开始尝试用一种调动起兴趣的方式阅读,这种方式不光要求“知其然”,更要求“知其所以然”。
论实证精神读书笔记
论实证精神读书笔记
1、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起过渡作用,存在对抽象物的思考又发展了思辨逻辑)实证(对事实的观察、抽象规律、通过预测未来而修正理论;由于人类理智的局限和科学的局限无法建立统一的唯一理论,放弃虚无的神秘因素的唯一实体和绝对知识,实证超越了一神论)。
2、拜物教(通过不把生命赋予存在的实体而转移到虚构的存在物到达)多神论(通过将不同实体归结于唯一的实体而达到)。
3、实证科学的定义:是真实、肯定、有用、精确、否定的反面;
4、如果我们的任何观念都应视作是人类现象,那么此类现象就不纯粹是个人的,而主要是社会的。
这样,我们的知识便不是与宇宙、而是与人或毋宁说人类发生关系,这样的知识倒反而明显自发地趋向科学上和逻辑上的全面系统化。
归根到底,人们当时只应当设想一门单一的科学,即社会科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阅读书目1.孔德:《论实证精神》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5.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或《社会学方法的准则》)6.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分工论》7.迪尔凯姆(或涂尔干):《自杀论》8.迪尔凯姆(或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或《社区与社会》)10.齐美尔(或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11.齐美尔(或西美尔):《货币哲学》12.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3.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5.韦伯:《儒教与道教》(或《中国的宗教》)16.韦伯:《支配社会学》或《支配的类型》(二选一)17.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20.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21.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22.库利:《社会过程》2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2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25.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26.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27.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28.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29.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30.米尔斯:《权力精英》31.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32.Ralf Dahrendorf(达伦多夫).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3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34.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35.柯林斯:《互动仪式链》3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37.George C. Homans(霍曼斯).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38.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39.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40.米德,乔治:《心灵、自我与社会》41.Herbert Blumer(布鲁默).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42.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43.Harold Garfinkel(加芬克尔).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44.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与康华德合著)45.布迪厄(或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46.布迪厄(或布尔迪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与帕斯隆合著)47.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帕斯隆合著)48.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49.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感》50.Pierre Bourdieu(布迪厄).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5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5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5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54.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55.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56.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57.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58.福柯:《知识考古学》59.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60.福柯:《性经验史》(或《性史》)61.福柯:《疯癲与文明》6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6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6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或《沟通行动理论》)(2册)6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66.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2册)67.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68.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2册)6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3册)70.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71.贝克:《风险社会》72.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73.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4.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论实证精神
此外,孔德的论述还说明了实证的道德是种社会性的道德, 可以抑制个体的自然欲望,从而产生一种“公众理性”, 有利于消除社会混乱。
孔德的这种设想对社会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正如孔德 所说,在当时,神学精神与形而上学精神在社会上仍占统 治地位,这两种精神任然束缚着当时人们的思辨习惯,特 别是在广大的底层大众中,他们对实证学派甚至表示各种 抗拒。P56因此想要建立一种具有实证精神的社会科学, 就需要实证精神对人民大众予以直接的思辨支持。
实证阶段:反对追求绝对知识,发现各种现象间的关系,使知识从属于 观察,使之产生正确的逻辑状态。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阶段。
参考: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p36-37
D、接下来,孔德探讨了思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科学与工艺”
孔德认为当时的实证思辨只局限于有直接效用的研究上,这 是源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视上。因此科学与工艺(泛 指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关系未被人们所正确认识。实证精神 还未与社会科学相联系。P20
结合上面的论述,用一句话来总结第二部分,就是孔德希望 有步骤地适度推广主要面向无产者的普遍的实证教育,这种 普遍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而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健全的 社会学说。
第三部分
主题与线索:具体论述了这种“普遍教育”的普及 与安排,那就是建立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实证的 自然哲学体系。
孔德想要致力于建立一套具有实证精神的百科全书体系,用 是真的精神来统一各门科学。他认为百科全书体系不是一般 的科学体系,而且还是一种“实证教程”。而且社会学也包 含在内,完善了以往的科学体系,使科学体系彻底实证化。
因此,孔德指出,应该将科学与工艺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安排, 这样就可以赋予思辨以大大高于实际效用的最终职能。如果 科学与工艺和谐发展,能使健康的哲学(实证哲学)的社会 影响巩固与发展。P20-22
“实证主义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孙文恺
“实证主义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文恺实证主义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都是科学精神付诸于法学研究的产物。
科学精神在蜕变为哲学领域的“实证”精神后,与法学研究结合造就了两个结果:破坏性的结果是摧毁了法学研究的自然法理路;建构性的结果是催生了独立的法学(法理学)学科。
频现于各类法学作品中的“实证主义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是一对貌合神离的概念。
二者虽均与实证主义存在血缘关系,但其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
有人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简称为“实证主义法学”——一如国人惯于称呼“邓小平同志”为“小平同志”那样,但以此种中国式的简称方法机械地对待“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却是错误的。
毕竟,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更为正确的简称似应为“分析法学”而非“实证主义法学”!那么,“实证主义法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只能从方法论上寻找:它是指以实证方法开展法学研究的法学派别。
为厘清“实证主义法学”的大体轮廓,“实证”的意蕴至关重要。
“实证”方法是近代“科学”精神滥觞的结果;是对传统学术强调形而上的“哲思”式研究套路的一种反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以后,发端于欧洲的“科学”精神在法国思想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那里得到了哲学和社会学理论上的升华,并成为一种新的“实证哲学”。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孔德认为实证哲学是一种优于人类历史上曾存在过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全新思维方法。
在《论实证精神》一书中,孔德认为“实证”就是与虚幻相反的真实、与无用相对立的有用、与犹疑相对的肯定、与模糊相对应的精确。
此外,孔德还特别指出了“实证”精神的建构性特质:“人们把实证一词作为否定的反义词来用。
从这方面来看,它表示着现代真正哲学的一个突出的属性,同时表明,就其性质来说,它的使命主要是组织,而不是破坏。
”概言之,实证精神一方面意味着真实、有用、肯定、精确,另一方面还是建构性的,而非破坏性的。
“实证”精神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组织世界、改善世界的工具。
《论实证精神》经典摘抄
《论实证精神》经典摘抄我们的实证研究基本上应该鬼节为在一切方面对存在物做系统评价,并放弃探求其最早来源和终极目的,不能成为任何绝对的东西,而应该始终与我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状况息息相关。
——引自第40页因此,真正的实证精神主要在于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变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以便推断未来。
其实,从一方面来说,工业生活毕竟直接有背于任何天命的乐观,因为它必然以此为前提,即:自然秩序并不完善,需要人类的不断干预。
而从逻辑上来说,神学只求助于超自然力量的支持,而不承认其他变动办法。
——引自第40页科学和神学必然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各种现象的实际的动向的。
——引自第40页无疑,没有任何人曾从逻辑上证明阿波罗,弥涅尔瓦等神的不存在,也没有谁证明过东方仙子或各种诗歌人物的不存在;而当古代胶条终于不再适应整个形势的时候,这却一点也不妨碍人类智慧毫无反顾地将其抛弃。
——引自第40页今天政治家倾向于尽可能防止一切重大政治运动,这种相应的倾向自然符合实际情况的基本要求;只要全部真正的哲学还未充分争取到知识阶层,现实状况就能拥有临时性的制度。
这种本能的抗拒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同时将这无结果的政治骚动变为活跃的哲学进步,从而终于走上按最后重建的性质本身所规定的道路,这是目前政权机构所未知的。
重建应当首先在观念上进行,然后过渡到习俗,最后转向制度。
——引自第40页无论在任何问题上,实证精神都总是趋向于在存在观念与运动观念之间建立正确的基本和谐,从而导致结构观念与生命观念之间的持久关系,特别是对于生命体而言更是如此。
……新哲学认为,秩序向来是进步的基本条件。
而反过来,进步则成为秩序的必然目标。
正如在动物力学中那样,平衡与前进,作为基础或作为目标彼此不可或缺。
……正如逐渐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所有术语一样,实证一词在我们西方语言里也有好几个不同含义,即便排除了首先存在于见识短浅者之中的粗俗意义也是这样。
但是这里应当指出:所有不同含义都同样适合于新的哲学,各个含义都分别表示了信哲学的不同特性。
科学实证精神
科学实证精神
《科学实证精神》
科学实证精神是指基于实证和理性思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精神。
它强调通过实证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强调科学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事实和实验数据上。
科学实证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之一。
科学实证精神的核心是实证主义,即以实证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
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来验证假设和理论,从而建立科学知识体系。
而科学实证精神也促使科学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接受新的证据和观点,以推动科学的进步。
在科学实证精神的指导下,科学家们进行实验和观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创新并提出新的理论。
科学实证精神也要求科学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以确保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和科学研究的真实性。
然而,科学实证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实证精神也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例如,现代科学强调跨学科研究和合作,倡导开放式科学和公众参与,这些都是科学实证精神的新发展和拓展。
总之,科学实证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也是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支撑。
只有恪守科学实证精神,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home.php?do=blog&id=272857&mod=s pace&uid=276084 2014年9月2日浏览论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今天,科教兴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若能对陶行知这位“党外布尔什维克”几十年科学教育实践加以总结,一定会对今天的科学教育产生有益的启示。
陶行知从2 0 年代开始倡导科学教育,3 0年代提倡“科学下嫁" , 4 0年代创办育才学校,立志为新中国培养科学人才,以普及科学,创造富的社会。
陶行知从事科学教育数十年,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亦即科学精神。
在陶行知科学教育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些科学精神: 实证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创造精神,自由探索和追求真理精神。
一、陶行知的科学精神及教育思想(一)实证精神实证或实验方法是近代科学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基本的科学方法,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陶行知考察了近百年世界范围科学发展的状况,随即指出:“试验之精神,近世一切发明所由来也”。
人们自从掌握了科学实验之方法,“思想日精,发明日盛”。
具体说来,“试验之法,造端于物理、生物、生理、浸假而侵人人群之诸学,今则哲理亦受其影响矣”。
他指出了实验精神从自然科学发端,并且开始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渗透的趋势。
科学向人文的渗透,首先大量地表现在科学的方法被应用于研究人文现象,其次表现在人文探求的领域中,也注重以“实验事实”来说服人,通过增加科学性的含量来取得“合理性”、“确实性”的身份”。
陶行知在近代中国率先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教育领域,使中国科学教育有了一种全新的概念。
反观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人,对于世界近代科学进步也很少贡献. 陶行知从思想方法论上究其原因,指出“数千年来相传不绝之方法,惟有致知在格物一语”,缺乏实证精神,实为唯心论的思想方法。
陶行知认为,只有倡导求实精神,以实验为主,改变思想方法,“则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万事而万事新”。
浅谈孔德: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浅谈孔德: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14金融01班20140270 贺佳琦
摘要:孔德提出人类精神发展有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以及实证主义阶段。
关于神学与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认知的特点、缺乏审查自己的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强制地追求对知识、事实的根源的解释;而实证主义精神的中心是:一切知识均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知识局限于感性知觉。
然而,我们现在所学习或运用的科学,是否完全符合实证精神的理论?超出了经验事实的认识必然会失去科学性吗?
关键词:实证精神、经验事实、科学性、认知
在关于神学及形而上学阶段的观点上,我十分赞同孔德的观点,无论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审查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对事物根源的追寻到想象出某些带有神化色彩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就我看来,曾经的人类就是这样,万物是神造的(神创论),亦或是女娲造人的故事,无不是追寻对事实的一个根源解释,然而无端的猜想确实没有科学性,同时也对科学性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于是,随着科学性思维的不断深入探究,人类步入实证主义阶段。
孔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是关于现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可以用来解释各种事实,同时可以证之以实,即可以用观察到的事实来证明;实证阶段一切知识均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超出了经验事实的认识必然会失去科学性;知识局限于感性知觉,关于现象的知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那么,是否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所了解、运用的科学就只是事实的知识吗?如果不只是基于事实本身的知识,那科学是否失去了科学所必须的特性——科学性呢?比如,我们都知道1+1=2,然而“1+1=2”在数学上未能被证明,而且我们认为数学即科学的分支,那么一个无法证明的定理,既是科学有不具有科学性吗?这值得我们去好好想想。
《数学史》读书报告
《数学史》读书报告——以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为例本学期我选修了陈静安教授的“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一共选读了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与钱佩玲《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两本书,以下对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作一个读后的总结。
一、《数学史概论》简介及其特点《数学史概论(第2版)》以重大数学思想的发展为主线,阐述了从远古到现代数学的历史。
书中对古代希腊和东方数学有精炼的介绍和恰当的分析;同时充分论述了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数学的演进与变革,尤其是20世纪数学的概观,内容新颖。
《数学史概论(第2版)》中西合炉,将中国数学放在世界数学的背景中述说,更具客观性与启发性。
《数学史概论(第2版)》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介绍了人类在蒙昧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数与形的概念,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计数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书写计数以及相应的计数系统。
在灿烂的“河谷文明”中,重点介绍了埃及数学和美索不达米亚数学。
第二章“古代希腊数学”,介绍了雅典时期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其中重点对数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阿波罗尼奥斯及其成就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三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从古代著作《世本》中提到的黄帝使“隶首作算数”,殷商甲骨文中使用的完整的十进制计数,到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介绍的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和他在面积、体积公式推证的成就,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在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时提出了“出入相补”及“祖氏原理”;第四章“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第五章“近代数学的兴起”,讲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从代数学、三角学、透视学、射影几何等方面的发展向近代数学的过渡,以至解析几何的诞生;第六章“微积分的创立”,分别介绍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微积分原理;第七章“分析时代”;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以代数、几何、分析这三大领域的变革为主要线索,介绍了19世纪数学的发展;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20世纪数学概观”,分别介绍了纯粹数学的主要趋势、空前发展的应用数学、现代数学成果十例;第十四章“数学与社会”,第十五章“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证精神》读书报告【摘要】《论实证精神》是社会学先驱奥古斯特·孔德的一部重要著作。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孔德重新阐述自己“关于人类整个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人类思辨经历的三个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第二部分孔德主要说明了实证精神代替形而上学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孔德阐述了实证秩序创建的方法和建立的目标。
【关键词】实证;社会;哲学《论实证精神》可以说是社会学学科的开山之作,作者奥古斯特·孔德在这本书中用极其精简的语言阐发了自己关于“实证精神”的一系列观点。
现在读起这本书我们可以略微感受到孔德用词表义之晦涩,但不可否认《论实证精神》开创性的作用,以及背后的时代意义。
本文作者从全书的三个部分——实证精神与三阶段、实证精神与社会科学、实证精神与方法论,探讨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并分析实证精神的当代意义。
一、实证精神与三阶段孔德认为,人类思辨可以根据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中的基本学说划分为三个普适的理论阶段。
在此三阶段中,神学阶段是临时性的和预备性的;形而上学阶段是作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过渡存在的,是不稳定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具备逻辑性和科学性的。
孔德看来,神学阶段是临时性、预备性的,但也具备飞跃性、必然性。
人们在最开始的思辨阶段显示出追求万物本源答案的本能,即“探求绝对的知识”。
但由于缺乏对事物的具体认识,人们只能求助于神学的、超自然的解释——孔德这里将神学发展细分为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与一神教阶段。
在由“拜物”向“崇拜一神”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知识增加,人们的理性意识逐渐代替了依靠本能和直觉判断,对“万物本源”这种虚无的问题的探求转向“更有效的、与我们的真正需要更相符的研究”。
对于人们的“神学”研究,孔德并不认为这是完全无用的。
他认为人类关于神学的思辨提供人以克服惰性、推动探索精神的基础,正是处在神学阶段的人类逐日积累的观察,促成了现代天文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发展。
神学的思辨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单一精神权威的建立”,但是在这里孔德无法予以证实。
神学推动人类开始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人类开始过渡到形而上学阶段。
在孔德的看来,这一阶段是具有解体性质的过渡阶段。
孔德认为,形而上学只能进行摧毁行动,其本身不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使得形而上学摧毁神学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自我摧毁,最终某种程度上促成实证精神的确立。
在这里孔德并没有清晰地解释摧毁的具体过程。
形而上学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神学阶段几乎是并行的,并且在这段时间内逐渐支配神学的发展。
在形而上学逐渐明确自己在思辨中的地位以后,它本身暴露出纯粹观察、抛弃想象的弊端,从而人们开始寻求向实证阶段的过渡。
实证阶段的研究特点,即是放弃对绝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物本源和终极目的的探究,而要“在一切方面对存在物作系统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或者说生成普遍规律的方式——不能绝对,必须要与我们内在的结构、动态的变化紧密结合。
在考量规律生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直接探索,而代之以合理的预测”。
这里孔德想说明的是,自己所述的实证有以下四个内涵:真实,即“以关注中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能及的事物”;有用,即“使命都是为了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情况”,而非好奇心;肯定,“自发地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促成精神的一致”;精确。
另外,孔德还特意指出了实证的第五层内涵,即将实证作为否定的反义词来使用。
这时候实证的建构性就自然凸显了,它的存在目的是组织建构,而非同形而上学一般是过渡和解构的。
在孔德的理论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万物是不可知的,并且由“自然关系不变原则”推论到社会层面的“稳定性”。
但是他随后又说“工艺”,即人类活动,可以在实证规律范围内改变自己的性质,似乎看起来矛盾。
笔者认为,孔德在这里一味求证“实证主义”的必要性和先进性,但他的理论逻辑层面上是存在谬误的,其关键在于孔德太想将实证的界限划定清晰——客观的世界是固定的,无所实证;主观的人的认识世界又充满“随意性”,人的认识出发点大都基于观念先行的理论,不免偏见——这样就使得我们可见的实证范围反而模糊了。
不过不容否认孔德的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先进性,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尚且利用神学来解释理论,孔德在这里试图摆脱神学经验束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二、实证精神与社会科学在这里孔德提出,精神发展的整体,今后要经过必要的酝酿,最后形成人类理性的真正正常状态,同时要使实证精神具备丰富性和合理性,从而在哲学精髓与普遍良知之间建立一致。
可是在真正的社会条件下,决定性的转化因为缺少“一门真正足以为其提供必需精神基础的哲学”而无法实现,从而我们可以推论,进步和秩序都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
实证精神可以自行归纳这两个条件,这显示出其高超的社会效能。
孔德进一步说到,追求秩序与进步需要和道德联系起来,维护道德即是一种进步。
但他反对将维护道德与神学结合,因为神学常常主动损害道德规范。
自中世纪以来的道德与神学联系已经造成了“削弱或动摇其社会基础,引发直接的混乱,妨碍进一步的系统化”三方面的损害。
另外,孔德用到了“社会学”这一词汇。
他认为,全面重建是解决神学和形而上学互为矛盾的社会现实所必不可少的。
重建在精神维度主要意味着“建立一门足以适当解释整个人类历史的社会学理论”。
孔德认为,实证精神“从其性质来说,是唯一能够直接增进社会感情的精神,而社会感情乃是一切健全道德的首要基础”。
神学和形而上学都具有过度个体性的谬误,而只有实证所具有的现实性,使其毫不费力地拥有直接的社会性。
他还进一步阐述,单纯的人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高度集体化后的人类。
人类智慧倾向更健全的哲学,更深入持久的考察,就不难认识到,这一倾向总是源于我们先前解释的,真正的哲学精神与普遍良知直接联系在一起,而普遍良知(或者说是一种普遍的、集体化的自我认识)是真正哲学精神的首要源泉。
围绕实证精神的思想活动集中于人类实际生活,排斥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集中本身会加强人们道德上和政治上对现代真正哲学的拥护,下层阶级必然对实证哲学意气相投,因而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孔德也认为,实证哲学同样需要借助“与各国政府的正常义务直接相通”,从而实现内部秩序与外部和平的持久维持。
三、实证精神与方法论孔德提到,实证秩序的建立性质上应具备两个条件,学理即历史。
前者建构学科学习次序,使每个学科互为次第;后者按时间上的进程安排顺序,使学科遵循由古至今。
这两种条件的一致取决于个体进化与集体进化的同一性。
为了阐述实证思辨目标的具体实现,孔德列出三对序列公式:第一对是数学—天文学,第二对是物理—化学,将第三对生物—社会学与第一对分离又连接起来。
这种学科结合的序列在孔德看来整体上实现了构成科学体系的必需统一,以及发展上的动态统一。
最后,孔德阐述道,实证精神必须从数学开始过渡到最终的社会学状态,因为“所有的人首先要吸收普遍实证性的真正起码的基本概念”,“同时还要吸收作为其他一切实际思辨之基础的知识”。
在初期阶段中,天文学必须尽其所能与数学互补,因为天文学是实证秩序建立的直接推动力。
如孔德言,理性一旦在所有人之间,在最普遍和末端的学科当中都达到实证状态,新哲学必定能够推动其继续前进。
笔者看来,孔德将学科互相连接的方法是有缺陷的。
在他的学科序列体系中并没有具备指导意义的哲学或文学,因此并不利于实证思辨的实践传授。
此外,天文学的范围略微狭窄,应该和地理学、微生物学等等结合起来,构成广义上的生物学或狭义的自然科学。
但孔德的理论中肯定了社会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将社会学作为三序列中的基础六学科之一,使之在当时颇具先进性。
四、实证精神的当代性现代西方法律很好地体现了“实证精神”的重要作用,这反映在法官审理案件时通过切实的证据、科学的检验以及合乎逻辑的归纳推理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过程中。
还有一些法学专家通过实证主义检验,为立法提供依据。
张步峰的《强制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程序法研究:基于国内六部地方性法规的实证分析》就是通过合理的实证分析,敦促我国建立《精神卫生法》,以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
然而,也有人认为实证精神在当代社会存在矛盾性和不适用性。
王现林在《选择性假设、碎片化研究与逻辑谬误——以均衡分析为例论实证精神的缺失》中提到,实证主义者以选择性假设作为实证研究的逻辑起点,预设了研究局限性,体现为理论研究狭隘性、碎片化和逻辑谬误三方面的缺陷。
笔者认为,孔德之实证精神创立以来,被社会和个人广泛引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构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实证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自己给自己定量的情况,如果实证主义者无法全面地考量社会、个人的结构与变迁,仅仅断章取义,那就极有可能陷入不可知论与逻辑矛盾的谬误当中去。
诚然,真正的实证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发扬的,但实证并不是个人品质的全部。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在规律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应被所谓的“实在有用性”所阈限。
正如,航天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宇宙的想象,想象的有用性也许无法即时印证,但其中也许蕴藏着人类进步的关键。
总而言之,《论实证精神》这部篇幅不长的大作虽然结构不甚完整,逻辑也并非无懈,但实证的基本要义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而且,该书结合作者孔德的个人背景及社会背景读起来更有层次感。
最重要的部分还是把握孔德关于社会学建设的思考,对比今天的社会学,其中的差异和类似点。
参考文献:[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 黄建华译.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2] 王现林. 选择性假设、碎片化研究与逻辑谬误——以均衡分析为例论实证精神的缺失.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3]张步峰. 强制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程序法研究:基于国内六部地方性法规的实证分析. 行政法学研究. 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