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论实证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证精神》读书报告
【摘要】《论实证精神》是社会学先驱奥古斯特·孔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孔德重新阐述自己“关于人类整个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人类思辨经历的三个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第二部分孔德主要说明了实证精神代替形而上学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孔德阐述了实证秩序创建的方法和建立的目标。
【关键词】实证;社会;哲学
《论实证精神》可以说是社会学学科的开山之作,作者奥古斯特·孔德在这本书中用极其精简的语言阐发了自己关于“实证精神”的一系列观点。现在读起这本书我们可以略微感受到孔德用词表义之晦涩,但不可否认《论实证精神》开创性的作用,以及背后的时代意义。本文作者从全书的三个部分——实证精神与三阶段、实证精神与社会科学、实证精神与方法论,探讨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并分析实证精神的当代意义。
一、实证精神与三阶段
孔德认为,人类思辨可以根据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中的基本学说划分为三个普适的理论阶段。在此三阶段中,神学阶段是临时性的和预备性的;形而上学阶段是作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过渡存在的,是不稳定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具备逻辑性和科学性的。
孔德看来,神学阶段是临时性、预备性的,但也具备飞跃性、必然性。人们在最开始的思辨阶段显示出追求万物本源答案的本能,即“探求绝对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对事物的具体认识,人们只能求助于神学的、超自然的解释——孔德这里将神学发展细分为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与一神教阶段。在由“拜物”向“崇拜一神”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知识增加,人们的理性意识逐渐代替了依靠本能和直觉判断,对“万物本源”这种虚无的问题的探求转向“更有效的、与我们的真正需要更相符的研究”。对于人们的“神学”研究,孔德并不认为这是完全无用的。他认为人类关于神学的思辨提供人以克服惰性、推动探索精神的基础,正是处在神学阶段的人类逐日积累的观察,促成了现代天文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发展。神学的思辨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单一精神权威的建立”,但是在这里孔德无法予以证实。
神学推动人类开始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人类开始过渡到形而上学阶段。在孔德的看来,这一阶段是具有解体性质的过渡阶段。孔德认为,形而上学只能进行摧毁行动,其本
身不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使得形而上学摧毁神学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自我摧毁,最终某种程度上促成实证精神的确立。在这里孔德并没有清晰地解释摧毁的具体过程。形而上学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神学阶段几乎是并行的,并且在这段时间内逐渐支配神学的发展。在形而上学逐渐明确自己在思辨中的地位以后,它本身暴露出纯粹观察、抛弃想象的弊端,从而人们开始寻求向实证阶段的过渡。
实证阶段的研究特点,即是放弃对绝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物本源和终极目的的探究,而要“在一切方面对存在物作系统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或者说生成普遍规律的方式——不能绝对,必须要与我们内在的结构、动态的变化紧密结合。在考量规律生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直接探索,而代之以合理的预测”。这里孔德想说明的是,自己所述的实证有以下四个内涵:真实,即“以关注中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能及的事物”;有用,即“使命都是为了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情况”,而非好奇心;肯定,“自发地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促成精神的一致”;精确。另外,孔德还特意指出了实证的第五层内涵,即将实证作为否定的反义词来使用。这时候实证的建构性就自然凸显了,它的存在目的是组织建构,而非同形而上学一般是过渡和解构的。
在孔德的理论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万物是不可知的,并且由“自然关系不变原则”推论到社会层面的“稳定性”。但是他随后又说“工艺”,即人类活动,可以在实证规律范围内改变自己的性质,似乎看起来矛盾。笔者认为,孔德在这里一味求证“实证主义”的必要性和先进性,但他的理论逻辑层面上是存在谬误的,其关键在于孔德太想将实证的界限划定清晰——客观的世界是固定的,无所实证;主观的人的认识世界又充满“随意性”,人的认识出发点大都基于观念先行的理论,不免偏见——这样就使得我们可见的实证范围反而模糊了。不过不容否认孔德的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先进性,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尚且利用神学来解释理论,孔德在这里试图摆脱神学经验束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二、实证精神与社会科学
在这里孔德提出,精神发展的整体,今后要经过必要的酝酿,最后形成人类理性的真正正常状态,同时要使实证精神具备丰富性和合理性,从而在哲学精髓与普遍良知之间建立一致。可是在真正的社会条件下,决定性的转化因为缺少“一门真正足以为其提供必需精神基础的哲学”而无法实现,从而我们可以推论,进步和秩序都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实证精神可以自行归纳这两个条件,这显示出其高超的社会效能。孔德进一步说到,追求秩序与进步需要和道德联系起来,维护道德即是一种进步。但他反对将维护道德与神学结合,因为神学常常主动损害道德规范。自中世纪以来的道德与神学联系已经造成了“削弱
或动摇其社会基础,引发直接的混乱,妨碍进一步的系统化”三方面的损害。
另外,孔德用到了“社会学”这一词汇。他认为,全面重建是解决神学和形而上学互为矛盾的社会现实所必不可少的。重建在精神维度主要意味着“建立一门足以适当解释整个人类历史的社会学理论”。孔德认为,实证精神“从其性质来说,是唯一能够直接增进社会感情的精神,而社会感情乃是一切健全道德的首要基础”。神学和形而上学都具有过度个体性的谬误,而只有实证所具有的现实性,使其毫不费力地拥有直接的社会性。他还进一步阐述,单纯的人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高度集体化后的人类。人类智慧倾向更健全的哲学,更深入持久的考察,就不难认识到,这一倾向总是源于我们先前解释的,真正的哲学精神与普遍良知直接联系在一起,而普遍良知(或者说是一种普遍的、集体化的自我认识)是真正哲学精神的首要源泉。
围绕实证精神的思想活动集中于人类实际生活,排斥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集中本身会加强人们道德上和政治上对现代真正哲学的拥护,下层阶级必然对实证哲学意气相投,因而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孔德也认为,实证哲学同样需要借助“与各国政府的正常义务直接相通”,从而实现内部秩序与外部和平的持久维持。
三、实证精神与方法论
孔德提到,实证秩序的建立性质上应具备两个条件,学理即历史。前者建构学科学习次序,使每个学科互为次第;后者按时间上的进程安排顺序,使学科遵循由古至今。这两种条件的一致取决于个体进化与集体进化的同一性。
为了阐述实证思辨目标的具体实现,孔德列出三对序列公式:第一对是数学—天文学,第二对是物理—化学,将第三对生物—社会学与第一对分离又连接起来。这种学科结合的序列在孔德看来整体上实现了构成科学体系的必需统一,以及发展上的动态统一。
最后,孔德阐述道,实证精神必须从数学开始过渡到最终的社会学状态,因为“所有的人首先要吸收普遍实证性的真正起码的基本概念”,“同时还要吸收作为其他一切实际思辨之基础的知识”。在初期阶段中,天文学必须尽其所能与数学互补,因为天文学是实证秩序建立的直接推动力。如孔德言,理性一旦在所有人之间,在最普遍和末端的学科当中都达到实证状态,新哲学必定能够推动其继续前进。
笔者看来,孔德将学科互相连接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在他的学科序列体系中并没有具备指导意义的哲学或文学,因此并不利于实证思辨的实践传授。此外,天文学的范围略微狭窄,应该和地理学、微生物学等等结合起来,构成广义上的生物学或狭义的自然科学。但孔德的理论中肯定了社会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将社会学作为三序列中的基础六学科之一,使之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