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科洛夫收到家乡来信,妻子和 两个女儿都被炸死,唯一的儿子参军 上了前线……面对痛失三位亲人的巨 大打击,他“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 团,怎么也松不开来”,心灵伤痛难 以言表。
宁可不要上校的奖赏,索科洛夫要 求让他回家看看。回到家乡,“家” 已经成为一个“很深的弹坑”——灌 满黄浊的水,野草长得齐腰高,荒凉 得像坟地。索科洛夫心里难受极了, “感到穿心的悲痛……连一个小时也 呆不下去”。
胜利的当天,儿子牺牲了,“埋葬了自 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的索科洛夫“眼泪 在心里干枯了”,心好象断裂了……在战 争中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索科洛夫,却“决 不”回到家乡去!因为承受不了心灵上的 伤痛,不管到那里去谋生,“这颗悲愁的 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他的心 “震荡得厉害”,“收缩和绞痛得厉害”。 更为痛苦的遭遇是,索科洛夫“差不多天 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白天里“表现 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的俄罗 斯男子汉,每次夜里醒来却“整个枕头总
肖洛霍夫以全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 争”的矛盾冲突。在苏共20大以后,赫鲁 晓夫指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 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 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 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写作的,他说:“任何 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 者。”他还说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反面人物, 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使得 勇敢的战士淌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 泪。”这就是索科洛夫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自始至终参加了四年卫国战争, 同战士们战斗在一起,他饱览战争的残酷、 人民的苦难,深深体会到人民的感情,更 何况他自己也遭遇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他 的母亲就是当敌机轰炸他家乡维约申斯克 镇时在家门口被炸死的。在前线,他曾几 次遇险。有一次他乘坐的汽车遭到敌机扫 射,一颗子弹从左面射过,离他只差二三 十厘米。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有一次他 乘坐的飞机在着陆时坠毁,他辛免于难, 但是受了重伤,导致脑震荡和内脏错 位……
这个故事震撼了肖洛霍夫的心灵,使他久久 不能平静。他回到维约申斯克区委会,对同志 们说,他一定要把这个男人的故事写出来.可是 他没有立即执笔,他似乎在思考什么。十年过 去了,肖洛霍夫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作品以后,似有所感,他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身不离案地迅速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人 的命运》(又译《一个人的遭遇》),并把它发 表在一九五六年除夕和一九五七年元旦的
一个人的遭遇 ? ?
一.索科洛夫的遭遇:
——肉体的摧残与心灵的创伤
索科洛夫的遭遇,作者始终是从两 个方面着笔进行描写的。在写到他身 体上的遭遇的同时,都会照应到这种 遭遇给他心灵上留下的伤害。
课文一开始,侧面写了索科洛夫受 伤被俘,在法西斯集中营挨饿挨打, “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等 到逃回自己的部队里,跟首长谈话的 时候,头总是“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 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这就是法 西斯集中营对人的精神摧残和折磨。
“遭遇”之外的遭遇 ?
作者肖洛霍夫的遭遇:
1939年3月,肖洛霍夫出席了联共党第十八次 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发言表示:如果法西斯敌人 进犯我们的祖国,我们苏联作家一定投笔从戎, 亲赴战场,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发动了对苏的侵 略战争。第二天肖洛霍夫在家乡维约申斯克镇群 众大会上发言,声讨法西斯敌人。七月份肖洛霍 夫应征入伍,以上校的职衔担任军事记者,整个 战争期间都在部队服役,直到战争胜利后,一九 四五年十二月才复员。
《真理报》上。小说发表后受到苏联读者的 热烈欢迎.海明威也从大洋彼岸打电话给肖洛 霍夫,表示祝贺。
二.译者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最早的中文翻译者 草婴曾专门著文,谈他因翻译肖洛霍夫 的这篇著名小说而引来的种种遭遇。
他说,1956年我在《真理报》上第 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就被它深深地感动 了。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苏联人在卫国 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苏联的卫 国战争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使我走上翻 译道路,而翻译工作从此也就成了我的 终身事业。
二.遭遇中的遭遇
——战争孤儿凡尼亚
“一个人的遭遇”,这“一个人” 实在不是仅指索科洛夫;“遭遇”也 不是普通意义层面上的遭遇。这“遭 遇”中的“遭遇”就是凡尼亚。
与索科洛夫一样,这个孤儿的遭遇, 也不止是身体上的受罪,作者着力表 现的是战争给他着颗纯洁心灵的伤害。
凡尼亚的遭遇不是一个孩子的遭
遇!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留下了大 批的孤儿,一度成为很棘手的社会问 题。苏共曾号召党团员实行绝育手术, 以免在战争中给社会造成孤儿。为此, 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放弃生育。中国文 化工作者潘汉年就是在留苏期间响应 苏联政府政策,在苏联做了绝育手术。
一个人的遭遇,不止是索科洛夫
个人的遭遇,他身上折射出了那个时 代的广阔背景,实际上是一代人乃至 两代人、几代人的遭遇,是一个国家 的遭遇,一个民族的遭遇。人类遭遇 了战争,即使战争结束了,也还长时 间地留给人类各种层面、各式各样的 “遭遇”,并且这些“遭遇”大多是 社会问题,是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
三.一个人的遭遇
——也是战俘的遭遇
卫国战争时期,大约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 。
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 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是当过俘虏的司机。 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Fra Baidu bibliotek严格的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 批官兵被俘——当部队还没有展开,还没有进入 战斗岗位,就成建制地大批量被俘的时候,责任 就不一定在个人。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户的现实 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 历尽艰苦,回到祖国,却面临着新的遭遇:冷漠、 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
一九四六年三月,战后的第一个春天, 肖洛霍夫在顿河的渡口,遇见一个领着 一个几岁男孩子的中年男子。这个男 人在等渡船的时候,向肖洛霍夫讲述了 自己艰难坎坷的一生。他在战争中失 去了一切亲人,这个小孩子也在战争中 失去了父母,他认他做自己的儿子,他们 相依为命,重新走上了人生的旅途,去开 拓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