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今分配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简析
通常说来,财富有两次分配经过: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进 行,企业获得利润、个人获得工资,政府获得财政收入; 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导,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 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再分配”,以矫正 市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
(一)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社会成员 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基尼系数是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之一, 2006年,世界银行公布我国基尼系数为0.47,已经 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这表明,我国 的社会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为显著。2007年,全国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6元,后者是前者的3.33倍。 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仍在扩大。2000年,行业最高 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 2006年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是低收入行业的5倍。 国际通常值为2倍。
(五)分配关系不合理。可以概括为“两降四大几不顺,四低 一慢两并存”。即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比重两降低,城乡 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四方面收入差距偏 大,不同层级组织和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几 方面分配关系不顺;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私营企业 职工和生产一线员工四类人员收入低,普通职工工资增长 速度偏慢,不少低端岗位人员工资偏低和某些低端岗位工 资不低、部分高端岗位工资偏高与少数高端岗位工资不高 两并存。
(四)分配秩序混乱。在初次分配领域,主要表现在:部分用 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特 殊情况工资支付混乱;部分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一些要素 市场收入分配失范;非法收入占有一定比重。在再分配领域,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一是社会保障不足且在某些方面 不够公平;二是偷税漏税等问题严重;三是第三次分配无序。
1、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大多数居民都是劳动者,其 收入主要是劳动收入,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动报酬, 1999年至2006年,居民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 53.42%下降到44.49%,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劳动报酬总额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在54-65%之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偏低,必然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 低。
(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在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 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985年至2006年,城乡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56.18%下 降到44.72%。这意味着,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 享的成果不断下降。 (三)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
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共同编 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年)》 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 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的10%的家庭相 应比例为1.4%。”我国家庭财富差距呈现“三 角形”或“金字塔”状态,大多数人贫困,中产 阶层规模过小,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社会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生 产 决定 分 配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 决定 分配制度
水不多 平平层 低衡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最早提出按劳分配的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约.弗.布雷,以后马克 思将它规定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或形式。马克思所设 想的按劳分配的“劳”,是指不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直接社会 劳动,劳动者按其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领取消费品。然而,在 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再是直接社 会劳动,因为高度单一的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 的局面已经打破,那种除劳动以外,资本、土地等要素由国家或 相关公有组织占有、支配、使用的情况也随着市场化改革而出现 了很大的变化,按劳分配也由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基础。与此同 时,为了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合理化配置,中央当 局适时地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 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这有利于解决分配问题上的两大难题——激励与 约束。从激励方面看,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 其贡献取酬,改变了过去收入分配制度,尤其是国有经济内收入 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倾向,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避免偷懒与自由散漫。从约束方面看,让收入与所作的贡献挂钩, 减少了过去由于激励机制不足,使国有企业领导人无法得到应该 得到的报酬而损公肥私、谋取非法收入的可能性,有利于理顺收 入分配关系,使国家财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与公平不是中国的独创,它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 目标。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即经济学意义上的以最小的投入 获取最大的产出。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特殊的所有制结构,特殊的城 乡二元经济,特殊的区域经济非平衡的矛盾,发展生产力,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是重中之重,效率便是深化分配制度改 革重要的一极,而公平问题也同样重要。一方面,效率要求个人收 入与其对社会所作贡献挂钩,充分调动行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的积极性,因此受个人在年龄、性别、能力、机会等自身条件及 外部环境的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千差万别,从而收入差距有拉 大的必然,这一点与公平的要求没有矛盾;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 求效率,大量侵吞公产、偷税漏税、走私受贿、非法经营等违法乱 纪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不违犯法律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不少钻政 策空子的投机主义分子,不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严重损害 了社会经济秩序,扭曲了收入分配机制,影响社会公平。因此,深 化分配制度改革要求在认真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同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大力发展生产 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