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件6(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蒙!”
(吃惊,赞叹。)
鲁肃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
吕蒙
东吴大将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陡人。 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 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 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 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 子,名扬三国。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 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 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 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也告诉了 我们“开卷有益、学无止境的道 理!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 《战国策》
断代史(记述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 的史实)——《汉书》
初读课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 告诉,对……说。
同“途”,路途。
推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只,仅。
司编年体通史 )(体裁)巨著, 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 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战国至五代 ) 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 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纪传体(记叙人物传记反映历史事件)— —《史记》
《孙权劝学》(共30张PPT)
《孙权劝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勤奋努力是成功关键
故事中吕蒙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代名将,启示个人成长中勤奋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吕蒙在孙权的劝诫下改变命运,启示个人成长中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孙权劝学》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作为东吴的君主,孙权具有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以身作则、劝人向学,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胸怀。
孙权
吕蒙最初推辞学习,但能够听取孙权的劝告并刻苦读书。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大的一面,也有勇于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吕蒙
鲁肃在与吕蒙交谈后,能够发现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并给予称赞。这表明鲁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公正的态度。
《孙权劝学》对后人的影响
关注个体差异
孙权针对吕蒙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启示现代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启示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启发式教学
孙权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吕蒙主动学习,启示现代教育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孙权的简介
吕蒙的简介
吕蒙,字子明,是东吴的名将,以勇敢善战而著称。
他最初以豪勇著称,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读书学习,逐渐展现出文武双全的才能。
孙权和吕蒙是君臣关系,但也是亲密的朋友和战友。
吕蒙在孙权的信任和重用下,屡立战功,成为东吴不可或缺的将领。同时,孙权也十分关心和器重吕蒙,常常给予他指导和帮助。
孙权与吕蒙的关系
02
CHAPTER
《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情境
勤奋努力是成功关键
故事中吕蒙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代名将,启示个人成长中勤奋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吕蒙在孙权的劝诫下改变命运,启示个人成长中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孙权劝学》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作为东吴的君主,孙权具有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以身作则、劝人向学,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胸怀。
孙权
吕蒙最初推辞学习,但能够听取孙权的劝告并刻苦读书。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大的一面,也有勇于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吕蒙
鲁肃在与吕蒙交谈后,能够发现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并给予称赞。这表明鲁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公正的态度。
《孙权劝学》对后人的影响
关注个体差异
孙权针对吕蒙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启示现代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启示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启发式教学
孙权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吕蒙主动学习,启示现代教育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孙权的简介
吕蒙的简介
吕蒙,字子明,是东吴的名将,以勇敢善战而著称。
他最初以豪勇著称,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读书学习,逐渐展现出文武双全的才能。
孙权和吕蒙是君臣关系,但也是亲密的朋友和战友。
吕蒙在孙权的信任和重用下,屡立战功,成为东吴不可或缺的将领。同时,孙权也十分关心和器重吕蒙,常常给予他指导和帮助。
孙权与吕蒙的关系
02
CHAPTER
《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情境
《孙权劝学》ppt课件(37页)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 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 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 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 他可要刮目相待。
• 5、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 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 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 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 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 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语言〕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
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行动〕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第一小组〕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第二小组〕
虚心好学 大有长进
• 3鲁肃:敬才爱才 文人雅士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 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吕蒙
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方仲永 五岁能诗、文理皆有 少年不学
可观、贤于材人远矣 一事无成 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 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 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 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 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 态和心理。
孙 权
鲁
吕
肃
蒙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共一千三百六十二 年的史事。书名 “资治〞,说明本 书编撰的目的为统 治者治国提供历史 经验和教训的。宋 神宗认为此书“鉴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 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 他可要刮目相待。
• 5、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 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 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 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 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 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语言〕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
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行动〕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第一小组〕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第二小组〕
虚心好学 大有长进
• 3鲁肃:敬才爱才 文人雅士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 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吕蒙
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方仲永 五岁能诗、文理皆有 少年不学
可观、贤于材人远矣 一事无成 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 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 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 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 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 态和心理。
孙 权
鲁
吕
肃
蒙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共一千三百六十二 年的史事。书名 “资治〞,说明本 书编撰的目的为统 治者治国提供历史 经验和教训的。宋 神宗认为此书“鉴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ppt课件
《 资 治 通 鉴 》
多层次朗读
朗读要求: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二步:读出句意。 第三步:大声朗读。 第四步:读出语气。 第五步:背诵全文。
小组合作,梳理课文内容。按课文原 句回答。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 蒙推辞的理由是( ) ,孙 权劝学的学习方法( )。 劝的语言是:( ). 吕蒙就学, 鲁肃称赞( )。
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A、请以“由《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 开想像,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 你觉得表达出了你的意思就行。
B、积累背诵课文,说说读了这篇短文有什 么收获,写成一篇小短文。 C、背诵课文,学会翻译重点句子及词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语言)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 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行动)
提问:吕蒙读书后令人刮目相看,是通过 谁的所见所语来写的呢?文中并没有详细 的去写吕蒙是如何读书的,你能加以想象 吗?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鲁肃既吃惊, 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 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当 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 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 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 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 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
不学, 学, 学有所成 五岁能诗, 不使学, 泯然众人
本课思路: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1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多层次朗读
朗读要求: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二步:读出句意。 第三步:大声朗读。 第四步:读出语气。 第五步:背诵全文。
小组合作,梳理课文内容。按课文原 句回答。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 蒙推辞的理由是( ) ,孙 权劝学的学习方法( )。 劝的语言是:( ). 吕蒙就学, 鲁肃称赞( )。
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A、请以“由《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 开想像,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 你觉得表达出了你的意思就行。
B、积累背诵课文,说说读了这篇短文有什 么收获,写成一篇小短文。 C、背诵课文,学会翻译重点句子及词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语言)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 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行动)
提问:吕蒙读书后令人刮目相看,是通过 谁的所见所语来写的呢?文中并没有详细 的去写吕蒙是如何读书的,你能加以想象 吗?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鲁肃既吃惊, 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 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当 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 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 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 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 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
不学, 学, 学有所成 五岁能诗, 不使学, 泯然众人
本课思路: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1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65张PPT)
蒙乃始就学。(承)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转)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合)
点评:起,是事件的开端;承,写出了劝学的结果,是事件的发展;转, 就学的结果,事件的高潮;合,事件的结局,意味深长的补写。文脉明 朗,一气呵成。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人,东汉末 年名将。早年依附姐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 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跟随孙权打仗 有功,官拜虎威将军。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强调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
孙权__语__重__心__长___(神态)地说: “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 了,不可不学习啊!”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看到吕蒙的反应,孙权神__色__冷__峻_(神态), _重__重__拂__袖___(动作),__不__悦___(神态) 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 成为学官吗?”他_摇__摇__头__(动作),又 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 历史罢了。”他_指__着__成__山__的__奏__章__(动作) 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 我的呢?”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稍__霁____: “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经过。
不再是。 吕蒙的小名。
读书人。
另,另外。
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泛指吴地。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
对朋友辈的敬称。
于是。
光看待他。刮,擦拭。
点评:起,是事件的开端;承,写出了劝学的结果,是事件的发展;转, 就学的结果,事件的高潮;合,事件的结局,意味深长的补写。文脉明 朗,一气呵成。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人,东汉末 年名将。早年依附姐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 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跟随孙权打仗 有功,官拜虎威将军。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强调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
孙权__语__重__心__长___(神态)地说: “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 了,不可不学习啊!”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看到吕蒙的反应,孙权神__色__冷__峻_(神态), _重__重__拂__袖___(动作),__不__悦___(神态) 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 成为学官吗?”他_摇__摇__头__(动作),又 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 历史罢了。”他_指__着__成__山__的__奏__章__(动作) 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 我的呢?”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稍__霁____: “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经过。
不再是。 吕蒙的小名。
读书人。
另,另外。
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泛指吴地。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
对朋友辈的敬称。
于是。
光看待他。刮,擦拭。
第4课《孙权劝学》第二课时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品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意语气词)
明确:“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 出,吕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 壑”的自信如在眼前。“大兄”,面对鲁肃的吃 惊和赞叹,吕蒙巧妙接应,对话中有同僚间的调 侃趣味,更显两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谊。
这个环节?
明确:“拜蒙母”“结友”,极其郑重,是因为鲁肃为 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从侧面烘托了吕蒙的惊人长进,也证实了孙权劝学的结 果是成效显著的。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感悟启示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本文中,每个人物都有我们学习的闪光点。请同学们想想
孙权劝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刘备(蜀)
孙权(吴)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品读孙权规劝之言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注意语气词)
明确:“邪”表示反问语气,隐隐可见孙权对吕 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提示:品读人物语言时可从特殊句式、语气词、称谓语等角度 分析语气语调,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品读孙权规劝之言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注意句式和称谓语)
明确:双重否定的句式,语气坚决果断,郑重严 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 课件(共22张ppt).ppt
||
朗 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后作业|
诵读《伤仲永》,理解词句意思,并就学习问题与《孙权劝学》进行比较。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
结乎,日”,惊寻始大孤言涉经权蒙事曰
友!大,蒙非曰阳就有常多猎为曰辞,:
”
:,
,
:
||
趣 读
拜见刮曰非惊寻始为孤耳但卿多不今初 孙 蒙事目士复曰阳就大孤卿当治务学当权 权 母之相别吴卿与学有常言涉经权蒙涂谓 劝 结晚待三下今蒙及所读多猎为曰辞掌吕 学 友乎大日阿者论鲁益书务见博孤以事蒙 而肃兄即蒙才议肃蒙自孰往士岂军不曰 别遂何更蒙略大过乃以若事邪欲中可卿
②阖[hé] :关闭。 ④竟日:整天。
|微剧本|
第三场 鲁肃赞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鲁肃:( 大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 窃喜、调侃状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 欣喜、调侃状)吾当与大兄为友!大兄老母在屋? 蒙母:( 开心地 )鲁肃,蒙儿以汝为师才可! 鲁肃:( 恭敬地 )伯母在上,请受鲁肃一拜。 蒙母:( 急忙地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汝二人从此当为友互助!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
朗 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后作业|
诵读《伤仲永》,理解词句意思,并就学习问题与《孙权劝学》进行比较。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
结乎,日”,惊寻始大孤言涉经权蒙事曰
友!大,蒙非曰阳就有常多猎为曰辞,:
”
:,
,
:
||
趣 读
拜见刮曰非惊寻始为孤耳但卿多不今初 孙 蒙事目士复曰阳就大孤卿当治务学当权 权 母之相别吴卿与学有常言涉经权蒙涂谓 劝 结晚待三下今蒙及所读多猎为曰辞掌吕 学 友乎大日阿者论鲁益书务见博孤以事蒙 而肃兄即蒙才议肃蒙自孰往士岂军不曰 别遂何更蒙略大过乃以若事邪欲中可卿
②阖[hé] :关闭。 ④竟日:整天。
|微剧本|
第三场 鲁肃赞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鲁肃:( 大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 窃喜、调侃状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 欣喜、调侃状)吾当与大兄为友!大兄老母在屋? 蒙母:( 开心地 )鲁肃,蒙儿以汝为师才可! 鲁肃:( 恭敬地 )伯母在上,请受鲁肃一拜。 蒙母:( 急忙地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汝二人从此当为友互助!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孙权劝学(共24张PPT)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别
人,要看到别人的进步。 再试一试用“刮目相待 ”造句。
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 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 文体、字数不限,表达出本人 看法即可。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冰心
五、体验感悟 1、说一说:本文的三个人物各具 特点,你最欣赏谁? 2、小练笔:比较学过的《伤仲 永》,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孙 权 吕 蒙 鲁 肃
吴下阿蒙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形容人学识浅薄。 现在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 或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 而攀高,或穷困而至富有, 都可以用此语。 试一试用“吴下阿蒙”造句。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 年的史事。书名“资 治”,说明本书编撰的 目的 是为统治者治国提 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宋
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 事,有资于治道”。
一、检 查 预 习
1、了解作品作者:
本文选自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 一部 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 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 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1019-1086),字 君实 ,北宋 政治 家,史学 家。
二、初读课文
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个人物各自说话时 的口吻、神态、心理,尤其是鲁肃、吕蒙的 对话。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gèng)∕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 )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PPT课件【精美版】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一句 句末也是一个感叹号,表现了鲁肃的吃惊, 惊讶于吕蒙的才略与以前判若两人。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这里也用了一个感叹号结尾, 表现了吕蒙内心的自豪、骄傲、自得。
分角色(一个旁白,三个人物)朗读课文。
好的朗读不仅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 还要读准字音,读对语气,读出文字背后的 深意。需要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读出角 色应有的语气。全班再次齐读课文,记得一 定要读出人物的心理和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 权
关心下属、善于培养人才的君主。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心胸开阔、善于劝说的君主。
蒙乃始就学。
吕
蒙
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导。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毅力、能吃苦的人。Biblioteka 鲁肃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重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善于结交有才之士。
蒙辞以军中多务。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 多务辞”。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古代的官位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研究儒家经典。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历史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句末语气词, 可译为“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品味语言
在大家入情入景的朗读中,我们似乎 又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 国时代。宋代文豪苏轼云:“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时期的东吴,就 是这样一个群英荟萃之地。他们是……
孙权:英勇果断,胆略过 人。东汉末,继承其兄孙策之 位,据有江东六郡,后联合刘 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 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 一。《三国志·吕蒙传》属于人物传记。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 一部编年体史书,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 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 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 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 《资治通鉴》。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课文《孙权劝学》是根据史 书改写的。《三国志·吴志·吕 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已 经对这个故事有较详细的记载, 而且当时也没有新的史料可以补 充。所以司马迁根据从略的原则 对有关记载进行了改写。
1.你喜欢司马光做这样的改写吗? 2.汇报准备:
1人做记录员,记录组员发言要点 1位汇报员,根据记录员的记录,润色发言 1位展示员,黑板书写汇报员要点 1位思路员,提炼改写评价的标准
▲梁启超说:“司马温公《通鉴》, 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 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 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 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 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 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
初,权谓
曰:“卿今
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
。权曰:“孤
卿治经为 邪?
但当 ,见 耳。卿言 ,孰若 ?
孤常 ,自以为
。”蒙乃始 。及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
非复
!”蒙曰:“ ,即更
,
大兄
!”肃遂拜 ,
而别。
初,权谓吕蒙曰“
!”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曰“ 。”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孙权劝学》ppt课件(32页)
三读 读懂情节
孙权劝学 详
劝 吕蒙就学 略
鲁肃赞学 详
1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委婉的批评:
卿言多务,孰若孤?
4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四读 读出语气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 、对吕蒙要求严格。
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助动词,应当 动词,担当,掌管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词,了解 动词,知晓
三、古今异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推托
今:文辞,言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研究
今:治理)
3.及鲁肃过寻阳 (古:等到
今:以及)
4.即更刮目相待 (古:重新 今: 更加)
5.但当涉猎 (古:只是
一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二读 :读懂文意
知识链接——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文言单音节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调)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今:转折连接词,但是)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称)
7.见往事耳 (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独自,孤独 )
文言句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应为“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ppt课件共21张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资料链接
吕蒙,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
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 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 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 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 羽后不久病死。
资料链接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 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 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 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 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SŪN QUÁN QUÀN XUÉ
孙权劝学
资料链接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
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 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 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 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2.百姓的称谓:白衣、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3.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朕、孤、孤王、寡人。 4.臣子对自己的称呼:臣、微臣、下臣、老臣、末将、下官、奴オ。 5.老人对自己的称呼:老朽(男子)、老身(女子)。 6.和尚对自己的称呼:贫僧(男子)、贫尼(女子)。 7.女子对自己的称呼:妾、贱妾、妾身、奴婢、婢子、民女、小女子。
1、文中写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吕蒙的句子: 2、孙权用反问否定吕蒙事务繁多的句子: 3、孙权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4、鲁肃赞扬吕蒙才学长进的句子是: 5、文中表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的句子是:
SŪN QUÁN QUÀN XUÉ
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
资料链接
吕蒙,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
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 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 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 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 羽后不久病死。
资料链接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 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 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 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 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SŪN QUÁN QUÀN XUÉ
孙权劝学
资料链接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
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 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 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 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2.百姓的称谓:白衣、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3.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朕、孤、孤王、寡人。 4.臣子对自己的称呼:臣、微臣、下臣、老臣、末将、下官、奴オ。 5.老人对自己的称呼:老朽(男子)、老身(女子)。 6.和尚对自己的称呼:贫僧(男子)、贫尼(女子)。 7.女子对自己的称呼:妾、贱妾、妾身、奴婢、婢子、民女、小女子。
1、文中写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吕蒙的句子: 2、孙权用反问否定吕蒙事务繁多的句子: 3、孙权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4、鲁肃赞扬吕蒙才学长进的句子是: 5、文中表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的句子是:
SŪN QUÁN QUÀN XUÉ
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张PPT)
孤常读乎书,!自以为”大有所肃益。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再读课文,读准读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吕蒙)
深感自豪 14
收获盘点
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与 成长也很具有启发作用。文中哪个人物是你 的偶像?你从他身上获得了哪些做人或学习 方面的启迪?畅谈收获。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课外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书目,感受名著魅力。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 《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关于史书的小常识
• 通史:连贯的记叙各个时代的事实的史书。如 《史记》。
• 断代史:不连续的记载朝代历史。如《汉书》 《三国志》。
蒙何日阿“陽蒙書言但“蒙當初 母見,蒙卿,乃,多當孤辭塗, ,事即!今與始自務涉豈以掌權 結之更”者蒙就以,獵欲軍事謂 友晚刮蒙才論學為孰,卿中,呂 而乎目曰略議。大若見治多不蒙 別! 相 : , , 及 有 孤 往 經 務 可 曰 。” 待 “ 非 大 魯 所 ? 事 為 。 不 :
再读课文,读准读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吕蒙)
深感自豪 14
收获盘点
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与 成长也很具有启发作用。文中哪个人物是你 的偶像?你从他身上获得了哪些做人或学习 方面的启迪?畅谈收获。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课外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书目,感受名著魅力。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 《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关于史书的小常识
• 通史:连贯的记叙各个时代的事实的史书。如 《史记》。
• 断代史:不连续的记载朝代历史。如《汉书》 《三国志》。
蒙何日阿“陽蒙書言但“蒙當初 母見,蒙卿,乃,多當孤辭塗, ,事即!今與始自務涉豈以掌權 結之更”者蒙就以,獵欲軍事謂 友晚刮蒙才論學為孰,卿中,呂 而乎目曰略議。大若見治多不蒙 別! 相 : , , 及 有 孤 往 經 務 可 曰 。” 待 “ 非 大 魯 所 ? 事 為 。 不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小事件,说明了读书对人的真实改变,一介武夫 最后成为历史上的名将。
2.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历史细节。 ①我接着这位同学的话继续讲。吕蒙本是一 介武夫,但是通过读书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 雄,吕蒙后来打败了谁?
吕蒙打败了关羽,整个三国的历史都 被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因此被 改变了。
鉴于往.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
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站在 长江边吟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国东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 他们是……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 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 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 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 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 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 外交家和军事家。
孙权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 用。
——诸葛亮 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 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吕蒙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 己让人,有国士之风。
孙权劝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 一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小处着眼,探究人物的英 雄之气及《资治通鉴》的写 二 作目的。
聚 笑 评导 焦 谈 点入
目
历 英 标诗 史 雄 点词
录
, , ,,
探 理 体重
究 解 验回
写 人 人三
作 物 物国
目 形 心历
的 象 理史
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
——宋神宗
宋神宗认为,司马光编纂的这本书能够“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取名为《资治通 鉴》。从这样一件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当中,我 们可以获得许多历史或者人生的借鉴。
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 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 点不也能读吗?
加了标点既方便我们朗读,又方便我们理 解,使我们理解文意变得更快更顺。人物的 对话中加了标点,就能把人物的语气、情感 表达出来。
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 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联系文中语境, 谈谈 你的理解。 “不可不学!”在“不可不学”后,加了
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 《临江仙》,它还可以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 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 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这些英雄身上的一个 小故事——《孙权劝学》。
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
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式朗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 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英雄 吗?能看到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请从文 中找,从句子里、词语里面找。
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 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而当吕蒙用“军中多 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 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继续耐心地开导他。如果没有 孙权的慧眼识人,没有孙权的耐心引导,吕蒙就 不可能发奋读书,也不可能成为智勇双全的名 将。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会 培养人的君主,他既有开阔的胸 襟,又有长远 的眼光。
一个感叹号,更强调了孙权的要求。这话说 得有点重,也有点严厉,但联系句中的一个 “卿”字和“当涂掌事”,可见孙权对吕蒙 的关爱和器重。所以,这个感叹号,其实是 语重心长,满怀期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 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偏偏用了一个 感叹号,这个感叹号很好地传达出孙权的 心理和语气。孙权的目的在于劝导吕蒙学 习,而不是命令吕蒙学习,所以这一句话 看似反问,但却带着安慰、亲切的口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 得好,“耳”是“罢了”的意思,本来语 气比较强烈,但用了句号,可见孙权说话 的口气极其平和。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感 叹号,可见鲁肃的吃惊。鲁肃惊讶于吕蒙 的才干、谋略,吕蒙与之前已判若两人。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是不一般的。 按照意思来看,这里应该用问号,但用了 感叹号,语气就亲切平和了许多,也表现 出吕蒙对鲁肃的称赞是颇为自得、坦然接 受的。
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就可以看出,一个“遂”字,可见他的果 断;“拜蒙母”,可见他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 重。拜见蒙母之后,他与吕蒙就成为如兄弟般的 好友了。由此可见,鲁肃这个人不会因为他人有 才而心生嫉妒,他非常尊重人才,非常善于结交 有才之士。
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 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同一般。从前文我们可以得 知,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但经过 劝导之后,他就开始学习了,而且在“三日”之 后,就能令他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 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功才有此成就的。一 个人,能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彻底改变自己,真是 令人敬佩。这种精神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 品质,吕蒙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
——孙权
鲁肃 (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三国门•鲁肃》
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 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雄。
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
1.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课文故事。 ①今天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英雄故事, 还得感谢一本书,这个故事出自哪里?是谁编 纂的?
《资治通鉴》,司马光
②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小朋友,对不对?编书 的时候,他早已是一个“老朋 友”了。《资治通鉴》是 一部气势恢宏的史书,可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历史的小 插曲、小故事来记录呢?
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比如不要以固定的眼光看别 人的道理。
从小事件中看见大英雄的品质,比如孙权、鲁肃、吕 蒙的英雄之处,就体现在一些历史的小细节上。
2.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历史细节。 ①我接着这位同学的话继续讲。吕蒙本是一 介武夫,但是通过读书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 雄,吕蒙后来打败了谁?
吕蒙打败了关羽,整个三国的历史都 被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因此被 改变了。
鉴于往.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
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站在 长江边吟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国东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 他们是……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 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 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 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 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 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 外交家和军事家。
孙权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 用。
——诸葛亮 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 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吕蒙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 己让人,有国士之风。
孙权劝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 一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小处着眼,探究人物的英 雄之气及《资治通鉴》的写 二 作目的。
聚 笑 评导 焦 谈 点入
目
历 英 标诗 史 雄 点词
录
, , ,,
探 理 体重
究 解 验回
写 人 人三
作 物 物国
目 形 心历
的 象 理史
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
——宋神宗
宋神宗认为,司马光编纂的这本书能够“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取名为《资治通 鉴》。从这样一件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当中,我 们可以获得许多历史或者人生的借鉴。
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 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 点不也能读吗?
加了标点既方便我们朗读,又方便我们理 解,使我们理解文意变得更快更顺。人物的 对话中加了标点,就能把人物的语气、情感 表达出来。
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 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联系文中语境, 谈谈 你的理解。 “不可不学!”在“不可不学”后,加了
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 《临江仙》,它还可以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 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 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这些英雄身上的一个 小故事——《孙权劝学》。
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
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式朗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 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英雄 吗?能看到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请从文 中找,从句子里、词语里面找。
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 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而当吕蒙用“军中多 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 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继续耐心地开导他。如果没有 孙权的慧眼识人,没有孙权的耐心引导,吕蒙就 不可能发奋读书,也不可能成为智勇双全的名 将。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会 培养人的君主,他既有开阔的胸 襟,又有长远 的眼光。
一个感叹号,更强调了孙权的要求。这话说 得有点重,也有点严厉,但联系句中的一个 “卿”字和“当涂掌事”,可见孙权对吕蒙 的关爱和器重。所以,这个感叹号,其实是 语重心长,满怀期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 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偏偏用了一个 感叹号,这个感叹号很好地传达出孙权的 心理和语气。孙权的目的在于劝导吕蒙学 习,而不是命令吕蒙学习,所以这一句话 看似反问,但却带着安慰、亲切的口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 得好,“耳”是“罢了”的意思,本来语 气比较强烈,但用了句号,可见孙权说话 的口气极其平和。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感 叹号,可见鲁肃的吃惊。鲁肃惊讶于吕蒙 的才干、谋略,吕蒙与之前已判若两人。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是不一般的。 按照意思来看,这里应该用问号,但用了 感叹号,语气就亲切平和了许多,也表现 出吕蒙对鲁肃的称赞是颇为自得、坦然接 受的。
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就可以看出,一个“遂”字,可见他的果 断;“拜蒙母”,可见他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 重。拜见蒙母之后,他与吕蒙就成为如兄弟般的 好友了。由此可见,鲁肃这个人不会因为他人有 才而心生嫉妒,他非常尊重人才,非常善于结交 有才之士。
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 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同一般。从前文我们可以得 知,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但经过 劝导之后,他就开始学习了,而且在“三日”之 后,就能令他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 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功才有此成就的。一 个人,能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彻底改变自己,真是 令人敬佩。这种精神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 品质,吕蒙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
——孙权
鲁肃 (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三国门•鲁肃》
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 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雄。
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
1.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课文故事。 ①今天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英雄故事, 还得感谢一本书,这个故事出自哪里?是谁编 纂的?
《资治通鉴》,司马光
②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小朋友,对不对?编书 的时候,他早已是一个“老朋 友”了。《资治通鉴》是 一部气势恢宏的史书,可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历史的小 插曲、小故事来记录呢?
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比如不要以固定的眼光看别 人的道理。
从小事件中看见大英雄的品质,比如孙权、鲁肃、吕 蒙的英雄之处,就体现在一些历史的小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