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与界壕考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代考古

第一节城址与界壕

一、上京城

参考文献:景爱《金上京》1988年,三联出版社。

1、位置:上京城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在哈尔滨之南。阿什河畔(安出虎水),《金史》中记载称“金源”。

2、历史背景

《大金国志》:“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

《金史》记载在太祖陵上建宁神殿,曾经在太祖陵周围发现建筑构件,来源于夯土台上。金人驱逼宋宫俘虏一千馀人“肉袒于庙门外”,曾经在太祖庙前举行献俘仪式。

金上京城是金朝早期都城,始建于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年),称会宁府。天眷元年更名为上京。

金熙宗皇统六年扩建。

海陵王贞元元年迁都至中都,削上京之号,正隆二年毁上京宫殿及大族府邸。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

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

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复上京之号,大定二十一年陆续复宫殿和住宅。

3、主要遗迹

[1]平面布局与规模

上京城址由南北两城组成,平面呈曲尺形。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3米。两城合计外围周长21.5华里。城墙夯筑,残存马面,马面间距80—130米。腰垣无马面。有门5座。南城偏西部有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皇城内中轴线上有五座宫殿址,前四重殿有左右廊基址。

宫殿图:中轴第1 个是皇极门,第2个是皇极殿(典礼用),3是延光门,4是敷德殿(处理朝政用)。再往后是寝殿。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就是在这里的寝殿内进行的。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金上京北城发现了很多作坊遗址,可基本确定北城为工商业区,南城则主要为女真贵族居住,体现了女真人建国之初更容易接受辽代契丹人建国初期“两城制”的都城设计理念。金上京北城相当于辽上京的南城,金上京南城相当于北宋汴京的内城,金上京宫城则相当于北宋汴京的皇城和宫城。

[2]城东郊的宫殿址——可能是“朝日殿”。

2002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对绥满公路进行基建考古时发现刘秀屯金代皇家建筑基址。

刘秀屯建筑基址坐落于阿什河右岸约1公里、阿城市亚沟镇刘秀屯东南100余米处,周围金代重要遗址密布,西距金上京会宁府3.6公里,东南距金代亚沟摩崖石刻8.5公里。经发掘与钻探得知,刘秀屯建筑基址朝向正东南,由主殿(前殿)、过廊、后殿、正门及回廊组成,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刘秀屯建筑基址的主殿面阔9间,进深5间,后来又钻探找到宫门,朝向为东南方,气势宏大。

据《金史》记载,太宗天会四年(1126)于上京皇城乾元殿“始朝日”,熙宗时期又建新殿郊祀祭日,即当此殿。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于正隆二年(1157)下诏书毁弃上京诸殿,该殿当废于此时。

刘秀屯金代皇家建筑基址是我国传统礼制建筑的罕见实例,它的发现与发掘,对研究宋金时期政治体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建筑风格等,提供了翔实而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金中都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外廓城的西南部。唐代为幽州城。辽代改为燕京城,但只是利用唐城,没有改建。

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灭辽,占领燕京城,海陵王时决定迁都到此,并进行扩建,重筑宫城。贞元元年(1153年)宫城建完,从上京迁到燕京,更名为中都。

北京大学59年作过调查,社科院考古所66年又进行勘测。

经勘查,外城西墙长4530、东墙长4510、南墙长4750、北墙长4900米。井字形街道,中轴对称布局。

宫城位于外城中央偏西处,宫城内有大安殿,面阔11间。

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北墙利用了宫城的南墙壁。

宫城的应天门和皇城的宣阳门、外郭城的丰宜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外城的端礼门内大街到丰宜门内大街之间,横向排列街巷。辽南京城内的部分仍然保留唐代街坊的形式,而新扩建的部分采用街巷的形式,是金中都的规划特点。

《大金国志·燕京制度》称金中都皇宫中“内殿凡九重,殿凡三十有六,楼阁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后曰皇后正位。位之东曰内省,西曰十六位,乃妃嫔居之。” 金中都皇宫内的正殿是大安殿,在大安门内,即所谓皇帝正位,其地位相当于清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金帝在此举行各种盛典。大安殿遗址在今北京宣武区白纸坊西街与滨河西路交叉点处以西不远的大土台,这里残存着兽头形瓦当和各种直纹残砖,是金中都城范围内最大的一处遗址。

大安殿之北是常朝便殿仁政殿,乃辽南京旧殿。金帝平日在此上朝,召见群臣和外国使臣。

东宫在大安殿东北,是皇太子居所,内有承华殿。

三、金界壕

(一)金界壕,是金代为了防止蒙古族骑兵的攻击,在北部边境地带修筑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金界壕又称金长城。

长城的性质与名称解释。

名称是多种称呼,主要看实质的功能。

(二)长城的历史作用与功过。

1、长城怨——孟姜女的传说。中国著名民间传说,和“梁祝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说”组成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传说,从春秋时已见端倪,孟姜女的原型是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左传》(齐庄公)大将杞梁战死,齐侯班师回国时,在郊外遇见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她不以为然,说道:“殖(杞梁字)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听了她的话,便到他的家里吊唁了。

到了战国时期,杞梁妻的故事添加了感情色彩,突出哭的情节。

唐代以后,经过宋、元到明、清的近千年的时间,孟姜女的传说继续演变发展。故事的主要情节基本相同,不外是孟姜女出世,范(万)郎逃役,花园相会,婚后夫被捕修长城,累死后被筑在长城里,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倒长城数百里,秦始皇逼嫁,孟姜女提出造坟或秦始皇帝祭的条件,祭毕孟姜女投水自杀等。表现人民对繁重劳役的切骨怨恨。古代修长城已经成为暴政代表。

2、长城赞

今天长城的作用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作用。文化遗产,民族不屈服的象征,团结与友谊的象征。

【居庸关】明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地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县西北部,建在一条崇山夹峙、长达15公里的沟谷之中,这条沟谷就是著名的“关沟”。

居庸关城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唐代边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