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文化概述

合集下载

古滇名城景点

古滇名城景点

古滇名城景点摘要:1.古滇名城景点概述2.古滇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3.古滇名城的著名景点介绍4.旅游指南:如何更好地游览古滇名城正文:古滇名城,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

它见证了滇国的兴衰,自秦汉时期以来,便成为滇族、爨族、南诏、大理国等历史时期的都城,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滇名城,了解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探访那些著名的景点。

古滇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8 年,当时楚国将领庄蹻率领部队来到滇池地区,建立了古滇国。

古滇国历时500 余年,历经了滇族、爨族、南诏、大理国等历史时期。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滇名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研究滇文化的重要遗址。

古滇名城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滇王宫。

滇王宫是古滇国的皇家宫殿,始建于公元前278 年,占地面积约30 余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群巍峨壮观,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滇族的建筑艺术。

此外,还有滇国宰相府、太和寺、金刚塔等景点,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古滇名城的璀璨文化景观。

游览古滇名城,不妨参考以下旅游指南:首先,可以参观滇王宫,领略古滇国皇家宫殿的气派;接着,游览滇国宰相府,了解滇国政治体制和权力运作;然后,到太和寺感受一下古滇国的宗教文化;最后,参观金刚塔,欣赏这座具有神秘色彩的古建筑。

当然,游览过程中,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过桥米线、云南菜肴等,感受滇菜的美味。

总之,古滇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游览古滇名城,不仅能让我们领略滇国历史的辉煌,还能感受到古滇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滇国的传说

古滇国的传说

古滇国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古代国家,其疆域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云南省和四川省西南部。

古滇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古滇国的青铜文化。

古滇国的传说中,有一位名叫庄蹻的王子,他是一位英勇善战、聪明机智的领袖。

庄蹻在古滇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并成为了古滇国的国王。

在他的领导下,古滇国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许多国家和民族前来贸易和交流。

古滇国的青铜文化是该国最为著名的文化之一。

青铜器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使用的一种金属器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古滇国的青铜器制作技艺十分精湛,各种形态逼真的动物、人物和场景等青铜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青铜艺术品不仅是古滇国文化的代表,也是该国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在古滇国的传说中,还有许多神秘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最为神秘的是古滇国的“滇池之谜”。

滇池是古滇国境内的一座湖泊,被认为是古滇国先民最早的定居地之一。

然而,关于滇池的形成和用途,却有许多神秘的传说。

据说,在古滇国时期,有一位神秘的“水神”掌控着滇池的水源和命运,而古滇国的人民则要向他祭祀和祈求平安和丰收。

除了青铜文化和“滇池之谜”,古滇国还有许多其他神秘的文化遗产。

例如,古滇国的墓葬文化也是该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滇国的墓葬中,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古滇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反映了该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古滇国的传说中,还有许多神秘的神话和故事。

例如,“牛虎灵”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位名叫“虎”的神灵,他不仅是古滇国人民的保护神,也是该国农业和畜牧业的象征。

在古滇国的神话和传说中,人们相信通过祭祀和祈求这位神灵,可以获得平安、丰收和幸福。

总之,古滇国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国家,其文化和传说不仅见证了该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些传说和文化遗产将继续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昆明古滇名城古滇之门介绍

昆明古滇名城古滇之门介绍

昆明古滇名城古滇之门介绍
昆明古滇名城是昆明市内一处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景观
区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便是古滇之门。

古滇之门始建于清代,是昆明古城南门之一,也是城墙上唯一一座砖石结构的城门。

古滇之门呈“凸”字形,门楼高约16米,门洞宽8米,门楼上方还有两座瞭望台,整座建筑设计简洁大方,古朴典雅。

门洞内部设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洞为正门,两侧门洞为侧门。

门顶上方嵌有石匾,上书“古滇之门”四个大字,气势恢弘,格外引人注目。

在历史上,古滇之门曾经是昆明城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通往云南其他地区的重要出口,是昆明市内流传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现在,古滇之门已经成为了昆明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昆明城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也能够享受到现代昆明城市的美丽与便利。

- 1 -。

《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

江川路居光坟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抚仙湖向南两千米,便是光坟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漫山遍野的螺壳
众多的文物,经断代属于新石器石器,表现了当时人 王 国的背景。他们极为精美工艺水平极 高其风格和造型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绝 无相同之处,是一种在独立的地域中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毫不逊色的文明。
古滇国文化的界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要求,所有这 些“千古之谜”与现代的联系线索有两个:一个是花 腰傣,两一个就是铜鼓。
铜鼓
铜鼓是古滇文化的一个重要证据 年世界公认中国云南是其起源地。 铜鼓,由实用器具逐步演变成礼 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利和实 力的象征。
李家山青铜文化和三星堆青铜文化的类似之处 三星堆文化目前被认为是长江文明的起源。 李家山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古滇文化
江川路居甘棠箐文化遗址 江川路居光坟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李家山青铜文化 澄江金莲山
江川路居甘棠箐文化遗址
江川路居甘棠菁化石断代迄今大约多少年?
千 年 文 化 古 村 甘 棠 景 区
甘棠箐旧石器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化石、石器,品种丰 富,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呼吸时旧石器时代无证可考的空白, 为云南省在认识早更新世时代的文化遗址增添了不可 多得的实物资料,唯i我国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研究提供 了可靠的实物证据。
古滇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
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
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滇国曾长期藏身 于历史尘埃之中,因此显得更加神秘而离奇。
古滇国文化留给世人无数谜团。
澄江金莲山
金莲山是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东侧的一座小山包,是玉溪 境内青铜器时代最大的古墓群。
墓葬中的出土文物主要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兵器三 大类。

古滇国青铜文化发展历史

古滇国青铜文化发展历史

古滇国青铜文化发展历史古滇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概述古滇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

1. 起源和初期发展古滇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当时,滇池地区的原始居民开始使用青铜器,并通过冶炼技术的发展逐渐改进了制作工艺。

这一时期主要以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为主要特征。

2. 高度繁荣期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500年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高度繁荣期。

在这个时期,古滇国人民的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

这些器物不仅在形制上独具特色,还融入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展现了古滇国的独特艺术风貌。

3. 影响与传承古滇国青铜文化不仅在当地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对周边地区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它为滇池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共同体,同时也促进了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青铜文化的核心技术和艺术风格在后来的时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提高,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保护和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关机构和学者们积极参与到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保护、考古和研究工作中,为后人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结:古滇国青铜文化经历了起源和初期发展、高度繁荣期、影响与传承等阶段。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展现了古滇国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特点。

同时,古滇国青铜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身份认同和文化共同体,并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

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后人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秀美古滇名城简介

秀美古滇名城简介

秀美古滇名城简介秀美古滇名城简介1. 历史悠久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又名大理镇,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处古镇。

大理古城位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大理古城早在1300多年前就已有人居住,是滇南地区的首府和商贾云集之地。

如今,这里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古朴的白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2. 展现古老文化的建筑大理古城的建筑风格多样,主要有汉、白族和藏族等建筑风格。

这里的建筑多以木材为主,采用石板、灰瓦、青石、竹、木棍等材料建造,整个古镇呈现出一种非常原始的自然风情。

在古城内,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三塔寺、南诏风情园、古城墙等。

三塔寺得名于寺内三座塔,是大理古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古老建筑之一。

3. 传承独特的白族文化大理古城保存了许多白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如白族三道茶、白族舞蹈、白族织锦等,这些都是当地民众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宝藏。

同时,大理古城每年还会举办白族节日庆典和民俗表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4. 深入了解白族文化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大理古城的白族文化,可以前往附近的白族村寨游览。

这里的白族民居非常具有代表性,外观极具白族特色,大多数是木质结构、青瓦黑墙、曲径通幽的小院子。

在白族村寨内,你还可以体验白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欣赏白族舞蹈表演等。

5. 美食之旅到大理古城旅游,怎么能少了美食之旅呢?这里拥有许多独特的美食,如烤乳猪、酸汤鱼、烤菜和百合等,尤其是白族三道茶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你可以在大理古城内的小吃摊上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也可以前往当地的大型商场和餐厅尝试更多美食。

总之,大理古城是一处展现古老文化和传统民俗的瑰宝,来到这里,你可以品味美食、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更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古滇国历史渊源及研究现状

古滇国历史渊源及研究现状

这里是关于古滇国历史渊源及研究现状的简要概述:
古滇国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一个重要的国家,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史书记载,古滇国位于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古滇人是古代百越族的一个重要族群。

古滇国形成的历史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1. 春秋时期,这里居住着许多古代百越族部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

2. 战国时期,居住在滇池、昆明附近的各族逐渐联合,形成了以曲靖为中心的古国滇。

3. 秦汉时期,古滇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是西南地区一个局部强大的国家。

4. 东汉时期,古滇国进入鼎盛时期,范围最大时东至今四川,西至云南大理,南至越南。

目前对古滇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古滇国的地域范围和民族构成。

2. 古滇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

3. 古滇文化的特点,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

4. 古滇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互动。

5. 古滇国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联系。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现的增加,人们对古滇国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

古滇文化作为中
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

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

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作者:王丽华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5期摘要:战国至西汉时期盛极一时,东汉时期却又突然衰亡,古滇国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短暂却又灿烂的文明。

尤其是古滇国的青铜文化,更是成了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在艺术构思及表现手法上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滇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青铜文化在古滇国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中原文明的民族文明,也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多样性及其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古滇国;青铜文化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对古滇国的研究难度较大,所以在其研究问题上存在众说纷纭的情况。

古滇国的研究不仅要对比历史文献,更重要的是结合考古发掘与之相互佐证。

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古滇国的记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群、江川李家山等古墓群的发掘以及“滇王之印”的出土,证明了历史上古滇国的存在,也说明这些墓葬群及发掘的青铜文化与古滇国有关。

对此,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滇文化的研究与古滇国青铜器的发掘一样,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到目前为止,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100余篇论文涉及到古滇国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各个方面。

黄懿陆先生的《滇国史》将各个研究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最终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详尽地叙述了古滇国历史的各种猜测与史实证明[1]。

梁庭望在对《滇国史》的评述中表达了他对黄懿陆先生执着的钦佩和他找到突破口的欣慰[2]。

而黄懿陆在他的《古滇国历史渊源及研究现状》中则是对古滇国的由来及消亡的各种可能性做了对比研究,提出国内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未来研究的一套方法,对今后的研究有重大启示[3]。

张增祺在《滇国与滇文化》中系统地叙述了古滇国的发展由来、青铜文化、民族组成、经济及生活的构成、军事宗教以及其社会特征,让大家对古滇国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4]。

尤中在他的《古滇国、夜郎考》中对古滇国的民族成分、地域范围与其存在时间做了详尽的考证[5]。

怡人古滇名城简介

怡人古滇名城简介

怡人古滇名城简介
怡人古滇名城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文化旅游景区,是以滇池、古滇文化、民族村落为特色的综合性景区。

它占地面积约2000亩,包括滇池风光区、滇池文化区和民族村落三个主要景区。

滇池风光区是怡人古滇名城的核心景区,这里拥有壮丽的滇池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滇池,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此外,滇池还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和水生动物,是鸟类观赏和生态旅游的天堂。

滇池文化区则展示了古滇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这里有多个主题园区,如古滇文化园、古滇乐园等,游客可以了解古代滇池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品味古代滇池人的生活和艺术。

在古滇文化园,游客可以观赏到精美的滇池文化建筑和艺术品,还可以了解古代滇池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民族村落是怡人古滇名城的另一个特色景区,这里展示了云南省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参观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服装、工艺品等,还可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和品尝各民族的特色美食。

怡人古滇名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里融合了滇池的湖光山色、古滇文化的艺术和民族村落的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旅游体验。

无论
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怡人古滇名城都展示了云南独特的魅力。

凋谢的神国:古滇文明宪制简史下

凋谢的神国:古滇文明宪制简史下

凋谢的神国:古滇文明宪制简史下“ 封建体系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的。

大理战国时代那个复杂的封建体系,一直到 1950 年代土改前夜都没有彻底毁灭,这之间又已经经过了接近七百年,几乎和南诏大理存续的时间一样长。

这种延续到 1950 年代的文明余波所带有的法统性,也使这些土司成为今天发明云南民族,必须要视为正统的群体。

”主号被冻一月启动再备用号南诏太和城形势图这之后大约一个世纪,蒙舍诏依靠苍洱间白蛮大族的支持,在皮逻阁的时代统一了六诏。

在 748 年,南诏君主皮逻阁和东爨末代首领合并,东爨归附皮逻阁,从此南诏王室蒙氏和东爨世代联姻。

从中世纪欧洲的标准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关系,并非灭人国家。

南诏并没有强夺爨氏的权力,东爨向南诏出让权力,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延续。

在 652 年和 748 年这两次让位事件中,法统是没有断过的。

实际权力的转换,是靠不断订立契约达成的。

皮逻阁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将滇东的白蛮几乎全部迁到滇西。

这样,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东,就只剩下黑蛮武士了。

后来,南诏又在滇池旁建立了拓东城,又叫做阐善城,也就是今天的昆明,试图通过这个据点控制滇东的乌蛮武士。

这样就形成了乌蛮君主和白蛮公卿据有苍洱一带,以苍洱之间的大理为中心控制滇西,以滇东的阐善城为中心遥制乌蛮武士的二元结构。

滇东的自治武士团体,则形成了滇东三十七部,他们非常像日本历史上的“坂东武士” 。

后来,皮逻阁的继承者阁罗凤,主要就是依靠乌蛮武士的战斗力和与吐蕃的盟约,两次击败唐朝入侵,并向缅甸扩张,一直打到伊洛瓦底江边。

在大理城内,南诏君主虽然可以依靠自己的乌蛮身份,让滇东乌蛮武士效忠于他。

但另一方面,由于有苍洱之间的白蛮大姓公卿存在,南诏君主又很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集权制度。

因为和南诏君主相比,那些白蛮大族是远更熟悉苍洱一带的习惯法的,他们是有很强的法统性的。

如果一个君主胡作非为,这些公卿就可以干掉这个君主。

剑川石宝山二号石窟阁罗凤出巡图剑川石宝山一号石窟异牟寻议政图在南诏中期,果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云南历史

云南历史

(二)秦朝时期的云南: 开凿五尺道,设置行政机构(道:秦汉时专在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的一种县级行政单位 )
•宜宾(僰)
常 頞 (味县)
(三)汉代时期的云南 汉代
南方丝稠之路 东汉
古滇 王国
汉 习 楼 船
滇 王 之 印
西汉 行 政 区 划 益 州 郡 (古 发 现
2、爨氏据滇: 东晋339年——唐朝748年(400多年) 西爨 味县 (曲靖)
直接领地建宁郡和 兴古郡
东爨大体约
等于过去的 朱提郡
爨文化
分布在中国云南曲靖陆良地区自东晋经南北 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400 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
《爨龙颜碑》高3.88米,宽1.46米,公元458 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多年 。 《爨宝子碑》公元405年,高1.83米,宽0.68 米,厚0.21米
建文帝来滇
漂泊云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常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浦嫩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清朝时期的云南
1、南明小朝廷: 抗清力量与明朝遗臣拥立宗室 亲王为帝建立的政权
4个 小朝廷
南京
绍兴 福州
弘光政权
鲁监国政权 隆武政权
湖广西南 永历政权 (朱由榔 15年 昆明)
阿嵯耶
2010年 从英国到美国,几经周折, 从美国藏家手中购得此尊 造像
南 诏 风 情 岛
剑川石钟山石窟 阁逻凤议政图
细奴逻全家福
异牟寻坐朝图
南诏国佛教建筑
南诏奉圣乐
(八)宋朝时期的云南——大理国 (937-1253)
1、大理国的三个阶段
段思平建立封建农奴制的大理国:937——1094 高升泰建立大中国:1094——1096

古滇文化概述

古滇文化概述

古滇文化概述古滇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在云南两千多年有史可稽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一个古代国家,就是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有一段璀璨的文化,就是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古滇文化。

古滇国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其产生和发展中,与整个华夏民族一样,在祖国的西南边疆繁衍生息,开创了农牧业,冶金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与中原、东南亚、南亚通商的国内外贸易业。

古滇国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古滇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基石,大量史籍说明,古滇国与古滇文化是云南发展史的渊源。

古滇国兴盛的农产品、畜产品、矿产品、工业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古滇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何谓古滇文化(概述)(一)定义古滇文化作为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名片之一,是春秋末期至东汉初期以滇池为中心,劳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边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汉文化、楚文化、外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据考古人员的调查及发掘证明,在晋宁,除石寨山外,金沙山、小梁王山、大湾山、左卫山等四个滇池东南岸小山丘的地下文物蕴藏也极为丰富。

研究资料显示,以上述五座小山为主的滇池东南岸是古滇文化的重点分布区,亦即东南亚青铜文明的中心。

(二)对古滇文化的界定学界对古滇文化的界定有比较相近的认识。

从江川李家山出土墓葬的情况看,古滇文化上至战国,下至东汉时期,历时约五六百年,其地域范围为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等滇中地区,中心地带在滇池南岸至江川星云湖一线,总面积应在1-2万平方公里。

其文化特征是以滇中多民族聚居的古代文明为源,以战国末期入滇的楚将庄蹻带入的楚文化相汇合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看,西汉以前滇池及周边地区已经进入部族社会,有着数以百计的部族和更多的尚无君长的族群聚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池地区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古滇先民以水稻种植和渔猎为生,有比较发达的稻作文化,聚落而居,“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古滇国青铜文化介绍

古滇国青铜文化介绍

古滇国青铜文化介绍有关古滇国的来龙去脉,以前在我国的古代历史研究中几乎属于空白。

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有过对古滇国的片断的记载。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域文明,在今天我们仍然知之不多,李家山古滇国墓地的发掘,让人们对滇文化的了解变得逐步清晰和丰富起来。

江川县李家山墓地分别于1972年和1991年进行两次发掘。

共发掘古滇国墓葬87座,这些墓室大小不一,随葬品种与数量也有很大差别,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其中又以青铜器最多。

埋藏已久失落的古文明一旦被发现,哪怕只是冰山一角,逝去的时代,掩盖了的真相就象潮水一般不可遏制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500年,即出现于战国初期而消失于东汉初年(既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

当时的古滇国范围包括滇池和“三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是具有独立王国形式的地方政权。

一个地区的文化,也必须有自己的支撑点。

“有人认为车水捕鱼、铜锅煮鱼是属于滇文化的一部分,其实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

古滇文化必须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定。

其实所有这些千古之谜与现代的联系线索有两个,一个是花腰傣,另一个就是铜鼓。

顺着这两条线研究下去,滇文化研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成果。

”铜鼓是古滇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证据,世界公认中国云南是起源地。

铜鼓,由实用器逐步演变成礼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力和实力的象征。

铜鼓从云南一直流传向广西、东南亚一带,现在的考古发现当时铜鼓的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

怎样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铜鼓的起源、铸造、演变和传播整个过程还原出来,再现世人的面前,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一大课题。

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我们很熟悉的茶马古道,从李家山墓地发掘出的琥珀珠和贝币来看,更证明了当时与缅甸有商道可通,这些信息反映了古滇国的一种远距贸易。

古滇国文明还直接渗透和影响了越南的东山文化……(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作者不明)古滇国的中心区域在滇池和澄江二处,西达楚雄。

古滇国的文化,军事及经济如何 他们会是单一的民族吗

古滇国的文化,军事及经济如何 他们会是单一的民族吗

古滇国的文化,军事及经济如何他们会是单一的民族吗本文导读:服饰滇人服饰最普及、最常用的是麻织品,毛、皮也是滇人重要的服装原材料。

滇人的服饰有挑花、刺绣装饰。

滇人男女衣着相同,上身穿圆领对襟外衣,不系扣,衣长及膝,袖短而宽,长及肘。

内衣略短,为圆领。

在不同的场合其衣着略有不同,如舞蹈时,穿曳地的长衣,头饰羽毛等。

扣饰是滇青铜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之一,因其背有一个钩状扣,故名。

其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根据所表现的题材形成的自然形等。

据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又有素面型、图案型、贴嵌宝石型、浮雕嵌宝石型、镂雕嵌宝石型等。

佩带扣饰的是滇人中的上层人物。

滇人的扣饰既是一种饰件,又是一种用具,系于腹间,圆形扣饰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长方形和自然形扣饰可能是在祭祀、迎宾、集会或其它特殊场合使用。

饮食滇人对稻作很重视,王后亲自负责,春耕时举行“籍田礼”,甚至杀人祭祀,秋收时节还专门组织人手贮存粮食。

滇人的饮食既有汤羹,也有米饭,滇人最重要的肉食来源是一种巨角隆脊的“封牛”。

滇青铜器中常见到雉鸡、孔雀、蛇等动物,也是滇人口中之物。

因为濒临滇池的缘故,滇人常见食物包含鱼类和贝类。

建筑滇人多滨水而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干栏式建筑分为两层,人居上层而下层用来豢养牛羊。

在后期主要居住在井干或者干阑式建筑中。

其他还有半地穴式的建筑。

此外,石寨山、李家山都出土了铜枕、铜镇等文物。

祭祀滇国民族是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农耕稻作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形成了对超自然力信仰的宗教祭祀仪式,并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巫文化特征的历史遗迹保存下来。

滇族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基于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征以及对节令、历法的需要,产生了一些与稻作民族农事生产各阶段、各环节相联系的神灵祭祀。

滇国巫师称“靡莫”、“卜莫”。

主持或参与滇国祭祀活动的巫师除靡莫外还有“卜莫”。

在巫师的带领下,滇族举行祭祀仪式,猎头以祭谷、献俘以祭社,将牺牲作为礼物献给神灵。

云南古八国的历史

云南古八国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边疆之地,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这里的历史、文化也少见记载。

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

随着金庸武侠小说、以及《三国演义》、《天龙八部》等影视剧的传播,更多目光开始投向这片多民族聚居地上的灿烂文化,近年来的一些科考也慢慢掀起云南历史上“古国”的面纱。

下面我们一起探秘云南历史上的八大神秘古国:古滇王国、哀牢国、勐卯古国、句町古国、南昭国、大理国、自杞国、果占壁王国。

1、古滇王国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

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它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哪里去了,像一个亘古的谜,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史上的这段辉煌。

古滇国现在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迷,因为还没有人找到滇国的古都,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内城可能是滇王离宫,而滇王离宫可能就是后改称的俞元县,俞元古县城也真如百姓所说“澄江湖里有一座沉没的城”,因地震而沉没湖底,它正是现在探测的抚仙湖下残存的古城,这些都是考古工作者们的猜测,古滇国是一个神秘消失的青铜王国。

古滇王国起始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结束于公元1世纪(东汉),曾经达到鼎盛一时的艺术成就,创造了中国西南独树一帜的青铜文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云南品牌”,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哀牢国:在滇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

两汉时期,哀牢王柳貌“内附”,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便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渐次稀释直至湮灭,以致后人往往只能透过一些古代典籍记载的关于哀牢夷和哀牢国的只言片语,去想见那个曾风光过的神秘古国的万般风情。

古滇名城景点

古滇名城景点

古滇名城景点【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古滇名城概述二、古滇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三、古滇名城的著名景点1.世博园2.翠湖3.西山龙门4.官渡古镇5.石林风景区正文【古滇名城概述】古滇名城,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古滇名城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众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滇国的历史风貌,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古滇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古滇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公元前 278 年,古滇国就在这里建立。

古滇国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创造了灿烂的滇文化。

公元1276 年,元朝在云南设立云南行省,古滇名城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朝时期,古滇名城继续繁荣发展,清朝时期则成为对外通商的重要门户。

【古滇名城的著名景点】古滇名城拥有众多著名景点,下面将向您介绍其中五个:1.世博园:位于昆明市区的世博园,是 1999 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

这里有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是游客观赏植物、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翠湖:位于昆明市区的翠湖,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公园。

翠湖公园以湖光山色为主要特点,园内有各种雕塑、亭台楼阁等建筑,还有丰富的植物景观,是游客体验昆明休闲生活、观赏湖光山色的好去处。

3.西山龙门:位于昆明市西郊的西山龙门,是昆明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西山龙门以奇峰、怪石、幽谷、清泉为特点,还有许多道教、佛教寺庙,是游客观赏自然风光、了解宗教文化的好去处。

4.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官渡古镇,是昆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官渡古镇有着 1000 多年的历史,古镇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是游客了解古滇历史文化、体验民间风情的好去处。

5.石林风景区: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风景区,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石林风景区以石林、奇石、洞穴等景观为主要特点,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游客观赏自然奇观、了解民族文化的好去处。

古滇国历史概述

古滇国历史概述

古滇国历史概述滇是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古王国。

滇国出现的时代最迟不晚于战国中晚期,战国末至西汉中期为其鼎盛时期,西汉后期走向衰落,西汉末至东汉初为中原王朝设置的郡县所取代。

此后,滇国及滇文化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滇池东岸晋宁县晋城镇的一个叫石寨山的小山岗上发现了后来被证明是古滇王国王族墓地的古墓群。

在一个墓中发现有四个篆字的金印------滇王之印。

蛇钮。

古滇国的青铜文化,艺术精湛,地域鲜明。

如牛虎铜案,雕铸有战争场面的青铜储贝器,持伞铜俑等。

近几十年考古,结合古文献。

滇国的疆域并不广阔,大致包括今昆明市和东川市全部,曲靖与玉溪地区大部,昭通及红河,文山自治州部分地区。

滇在当时西南夷中是一个很小的王国。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滇王者,其众数万人。

滇小邑,最宠焉。

”滇国的农业生产发达,渔猎和畜牧业生产也有一定规模。

滇国的手工业生产很发达,特别是青铜器铸造技术,可以和任何青铜文化媲美。

扩展资料:古代滇池一带生活着昆明(今彝族先民)部落。

21世纪,考古学者在今云南偏远地区某些少数民族发现同古滇王国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相似的人群。

特别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发现了一个名叫巴达人的部落,该部落所住的房子及生活文化和习俗都与古滇王国极为相似。

在汉朝以前,滇池、抚仙湖一带建立了古滇国。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

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两千年后出土于石寨山)。

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

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铁器文化之中了。

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

大约在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

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最后的青铜王国--滇国

最后的青铜王国--滇国

最后的青铜王国--滇国一、滇国的历史概述“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主要分布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和东部地区。

考古资料证明,滇国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初为全盛时期,西汉中期后开始走下坡路,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代替,从此在史书中神秘消失。

由于几乎没有文字,所以滇国怎样建立和消亡就成了一个未解之密。

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来推测,滇国存在的时间大约有500年左右,为公元前5世纪中至公元1世纪初。

二、滇国青铜文化的发现与发掘关于滇国青铜文化的正式发掘工作,是在1951年云南省博物馆建立后开始进行的。

1955年——1960年,首先在晋宁石寨山进行过四次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文物4800余件。

其中6号墓发现蛇钮金印一枚,篆文“滇王之印”。

这一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滇王降汉后,汉武帝“賜滇王王印”令其“復長其民”的记载正确。

由此,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滇国开始被人们发现与发掘。

古滇国在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分布以滇池为中心,在昆明、晋宁、江川、呈贡等20多个县市的40多个地点共发现万余件青铜器。

“滇王之印”的发现,确认6号墓为一代滇王之墓。

石寨山古墓群是滇国上层贵族墓地。

墓内出上的青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枕、伞盖、啄、狼牙棒、各种扣饰等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判断系少数民族先民的文化遗物。

1996年,又在晋宁石寨山滇工族墓群发掘古墓葬36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如贮贝器、铜跪俑、装饰动物的青铜兵器等,其风格与20世纪50至60年代发掘的器物完全一致,这36座古墓也应属滇国贵族墓葬。

1972年发掘的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大大地丰富了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加深了我们对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

共发掘27座占墓,出上各类文物1300多件,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

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又在江川李家山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发掘58座墓葬,出土金、铜、铁、玉、玛瑙等各类文物2066件。

长江文化(一)|灿烂的“滇文化”

长江文化(一)|灿烂的“滇文化”

长江文化(一)|灿烂的“滇文化”“敲黑板!划重点!”从今日起,“红果记忆”将推出系列栏目,系统介绍中国底蕴深厚的传统地域文化,每期一条内容,希望果粉儿们长期关注。

在5月份,小红果推了一期“长江文化”主题的内容,然而长江文化之源远,三篇文章怎能讲完。

所以第一个系列的主题我们继续之前的内容,讲一讲长江流域的各个文化体系。

今天,小红果带果粉儿们走近美丽的云南,以及云南特有的“滇文化”。

云南——滇文化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云贵高原的母亲湖”——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内,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并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特点闻名于世。

古滇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不同的时期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东方人''和元谋猿人的发现,表明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云南地区就有原始人群活动。

而近年来该地区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出土,则有力地推翻了云南地区在史前时期是''茫荒异域''的传统偏见。

而这一时期生活在洱海区域''稻作民族'',还创造了非常发达的、丰富多彩的稻作文明,以至国外的''照叶树林文化论''者认为''以刀耕火种为基础的杂粮栽培(包括陆〈旱〉稻和薯类栽培农耕)最早起源于''照叶树林文化带''的中心——云南地区''。

此后,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云南文化史的新篇章。

表明大约在公元前1150年左右,云南剑门地区已走近文明社会的大门。

而晋宁、江川、安宁、楚雄、祥云、大理、永胜等地相继发现的大批青铜器,表明云南古代存在一个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其青铜器的技术水平较之中原和长江流域并不逊色。

五牛铜枕但由于种种原因,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尚处于''编发左衽,随畜迁徙''的原始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滇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在云南两千多年有史可稽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一个古代国家,就是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有一段璀璨的文化,就是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古滇文化。

古滇国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其产生和发展中,与整个华夏民族一样,在祖国的西南边疆繁衍生息,开创了农牧业,冶金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与中原、东南亚、南亚通商的国内外贸易业。

古滇国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古滇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基石,大量史籍说明,古滇国与古滇文化是云南发展史的渊源。

古滇国兴盛的农产品、畜产品、矿产品、工业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古滇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何谓古滇文化(概述)(一)定义古滇文化作为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名片之一,是春秋末期至东汉初期以滇池为中心,劳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边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汉文化、楚文化、外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据考古人员的调查及发掘证明,在晋宁,除石寨山外,金沙山、小梁王山、大湾山、左卫山等四个滇池东南岸小山丘的地下文物蕴藏也极为丰富。

研究资料显示,以上述五座小山为主的滇池东南岸是古滇文化的重点分布区,亦即东南亚青铜文明的中心。

(二)对古滇文化的界定学界对古滇文化的界定有比较相近的认识。

从江川李家山出土墓葬的情况看,古滇文化上至战国,下至东汉时期,历时约五六百年,其地域范围为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等滇中地区,中心地带在滇池南岸至江川星云湖一线,总面积应在1-2万平方公里。

其文化特征是以滇中多民族聚居的古代文明为源,以战国末期入滇的楚将庄蹻带入的楚文化相汇合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看,西汉以前滇池及周边地区已经进入部族社会,有着数以百计的部族和更多的尚无君长的族群聚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池地区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古滇先民以水稻种植和渔猎为生,有比较发达的稻作文化,聚落而居,“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史记·西南夷列传》),而滇池地区西南面的广大地区则有游牧为生的昆弥等游牧民族。

这种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古滇文化的本土之源,是古滇的原生态文明,也是古滇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相区隔的重要标志。

庄蹻入滇后,将古代中国南方的楚文化带入滇池地区,建立了有封建意义的古滇政权,庄蹻本人由此称王并世袭之,滇池地区从此开始与华夏文明的主要支系开始融合。

我们将古滇文化的点定于庄蹻入滇,基本的依据就是两种古代文明由此而汇合,并共同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

古滇文化的终结点定于东汉、三国,其史实依据是此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内地的战乱和衰落,中原政权自顾不暇,对云南等西南边地的管控和联系较前大为削弱,云南大部地区逐步进入到由地方士族大姓自为自治的状态,其文化特征有别于古滇时期,也不再具有古滇文明的特征。

二、古滇文化的发源与形成过程(历史发展进程)晋宁是古滇国的都邑治所,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

据考古研究推断,古滇国约于公元前5世纪即已形成存在。

滇国时期,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等方面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史记》记载:“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

”可见古时的滇中地区真的非常富饶。

“郡土大平敞,有原田,多长松,臬有鹦鹉、孔雀、盐池田渔之饶,金银蓄产之富”,古滇国在历史上曾一度辉煌。

公元前286年,楚人庄蹻率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用武力降服了“靡莫之属”各部落。

这时,秦军攻下了四川、贵州,截断了他回楚国的路,庄蹻便“变服,从其俗”,加入了当地民族社会行列,史书称其为“滇王”。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请置吏入朝”。

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并赐给“滇王”金印,仍令其为“长帅”。

1955——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晋宁石寨山先后进行了共5次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至东汉年初的古墓86座,出土文物5000余件。

这些出土文物以青铜器居多,种类有兵器、生产、生活用具、乐器、宗教器物、装饰品等。

文物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反映了古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内容十分丰富。

这使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地了解到了古滇文化,古滇国的历史之谜也将随着古滇文化遗物的不断涌现而越来越真相大白。

更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枚金质的“滇王之印”,有力地印证了司马迁在其《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

滇王始首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

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的记载。

这就使得古滇国的中心范围基本得到确定,也使得扑朔迷离的古滇文化变得清晰起来。

三、古滇文化的形态与价值(一)基本形态云南的古代文明与中原内地的古代文明各有其源。

庄蹻带来的楚文化虽然将滇池地区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并没有从总体上改变滇池地区古代文明的基本形态,反而是庄蹻本人连同所部“变服从其俗”,接受了古滇的本土文化,以至到了司马迁的时代,从内地来到古滇国的人带回去的古滇印象依然是“异俗殊风”(《史记·西南夷列传》)。

因此可以推定,古滇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就是古滇先民的文化。

从出土的古滇青铜器上可以看到,古滇先民多环湖而居,占水利条件,以种植水稻为生,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出现了便于水田劳作的“魋结”发型和腰扎宽带的短袖贯头衣、方便傍水而居的杆栏式建筑、便于水田锄掘的宽口铜锄;有与水田生产生态密切相关的牛神、蛙神、蛇神崇拜等原始信仰;与渔猎生活相关的虎崇拜和骑射狩猎的尚勇精神等。

这些都是古滇文化的源头要素和重要标志,也是今天发掘弘扬古滇文化必须坚持的重要形式和基本内容。

那么,庄蹻入滇对古滇文化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哪里,古滇文化的特征在哪里?古滇青铜器记录了这种发展与贡献。

在石寨山、李家山出土的滇王墓青铜器中,多组有关祭祀活动的场景和器物透露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一组滇王庙的祭祀场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周礼》中规定的祭祀礼制。

滇王庙的功能结构都按周制的左祖右庙形制而设,配有祭祀广场、祭柱、观礼台等。

这种具有鲜明政治功能的广场的出现,标志着西周以来的中原政治文化对古滇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渗入与融合(易学钟《滇王庙的功能结构》)。

正是这种自战国末期而起,延绵不断的文化内核层面的长期融合,使古滇王国与同是以楚文化为承继的汉王朝具有相互亲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表现为自汉武帝起,就对滇国给予了最优的礼遇和特殊的关照,“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滇小邑,最宠焉”(《史记·西南夷列传》)。

(二)表现形式(物质载体)古滇青铜器是古滇文化存在和表达的重要形式。

古滇文化之源的滇池地区的古滇族群,都以农耕和游牧渔猎兼有的方式生产生活,特点是农牧渔业相融合。

特别是以水稻种植为根本的农耕文明,在耕作方式、建筑理念、祭祀对象等方面均显示着南方地区水利资源较好的特征。

但古滇文化有着明显异于南方其他文明的特点,有源于自身资源禀赋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理念。

云南是有色金属的王国,而滇中和滇东北则是铜与铅的富集地。

科技考古的大量成果已间接证明,早在商周时期,云南中东部的铅、铜采掘、冶炼、铸造技术就已高度发达,技艺娴熟。

据云南学者李晓岑报告,早在1983 年,中国科技大学就从河南商丘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原料中,检测分析出产自滇东北一带的铅铜原料。

此后,中、美、日科学家又联合对保存于中国、美国的部分商周青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检测,证明其原料均含有滇中和滇东北特有的同位素异常的铅。

而后来的三星堆青铜器原料分析也发现,其原料也来自上述同一地区。

这说明,远在商周时期云南就有发达的采矿与采掘业,产自会泽、永善等地的青铜原料,通过现在还未发现的青铜之路,源源流入中原。

由于有丰富易得的铅、铜资源,古滇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就有自己的特征。

古滇地区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高超,从铸造难度较大的大型铜鼓,到写真度极高的“八人猎虎”、“牛虎铜案”等群雕造型,以及大量高度写真的人物、动物的生动造型,展显着古滇在经济、文化、科技已达到的水平,使我们在没有文字文献资料的条件下,仍能通过古滇青铜器了解古滇文化的概貌。

古滇国孕育了独特的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古滇青铜器,它是开启古滇文化神秘大门的钥匙。

古滇的青铜文化,是云南古代文化史上充满神奇色彩的灿烂篇章,是云南古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寨山滇国古墓群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滇国神秘的面纱,滇王金印及大量青铜器物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它和安阳的殷墟、陕西的秦俑成为了被国际公认的三大出土奇迹。

考古界认为,“石寨山文化”以青铜文化为核心,是古滇青铜时代文明的标志和代表。

此外,元代观音洞壁画、石将军山北方天王石刻像、佛教圣地盘龙寺等文物古迹也充分印证了晋宁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

(三)文化特性古滇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开放的世界性。

在其产生、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因此最终形成了一种包容性强、博大恢宏的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之后产生的南诏文化、大理文化,乃至今天云南境内2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都深受古滇文化的影响和滋润。

从云南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的轨迹来看,没有古滇文化,就不可能有后世的南诏文化、大理文化以及今天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

因此,古滇文化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龙头、纽带与桥梁作用。

古滇文化深厚的底蕴,也成就了晋宁一大批的杰出人士。

如被称为“一王、一帅、一大师”的古滇王庄跷,明朝七下西洋的海军统帅郑和,清朝诗、书、画“三绝”的担当大师。

此外,还有晋朝替父代兵平叛的“古滇花木兰”李秀,明朝“杨门六学士”之一的题书黄陵的唐琦,清代一门三代四翰林的李因培以及被袁枚赞誉为“一代闺秀之冠”的才女李含章等。

追溯古滇青铜文化谜一样的源头,可以认为,古滇文化是以云南本土多民族的原生文明为源起,以与楚汉文明的汇入融合为流变,形成的古代中国西南边地与内地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文化典范。

这是华夏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古滇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我们今天弘扬古滇文化应坚持和强调的核心价值。

四、古滇文化的历史地位古滇国是云南历史上重要的一段时期,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华章,是云南两千多年来发展的基础。

古滇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源头和基石,后来的爨文化、南诏文化、东巴文化以及其他地方文化都是在古滇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滇文化的历史地位或者说历史价值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到认定。

(一)古滇国是云南发展的社会基础两千多年前云南处于氏族社会后期和部落割据的时代,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民族先人在部落基础上成立了奴隶制国家,这是巨大的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