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停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
2意义原则:
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
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偏正短语,“唐贤今人”做“诗赋”的定语。“唐贤今人诗赋”不能断开,如果把它断开,在“唐贤今人”后停顿,就变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似乎刻的是“唐贤今人”和“诗赋”,这就是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例:
(1)其一|犬坐于前
(2)必以|分人
七、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例:
(1)岸芷|xx,郁郁|xx
(2)有良田|xx|xx|之属
八、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
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按照“而前则前”这个原则划分,朗读停顿就可划分为“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但也有句子,如“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话,怎么划分呢?我们来看看:
“然则”表示一种转折意思,后面的“何时而乐耶”是转折的内容,“然则”前面没有前一种意思的内容,这句话只是下句意思的转折,只有一层意思,属于一种单句,它的划分就只能是“则后”了。
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
例:
(1)而|不知|太守之|xx也
(2)xx|霪雨霏霏
(3)盖|xx|泛赤壁xx
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
例: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
(2)《捕蛇者说》中的“可以”、“生日”
(3)《桃花源记》中的“妻子”
(4)《口技》中的“中间”
例:
a、而|乡邻之生|日蹙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以上就是我对于文言文的朗读停顿的四种划分方法。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如何划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炼就的,它需要学习者的仔细推敲,认真揣摩,付之实践,善于总结,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把这一难关突破,最终使学习者在文言文的朗读节奏的划分这一板块,处于不败之地。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
综合全句来看,这个句子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一种方法是否适用?还是那句话,不急。现在我们再来作一下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在市集上大声讨论我的过错,并能让我听到的,受到下等的奖赏”,动词就是“讨论”、“让……听到”、“受到”这三个,而相对于文言句子中的动词就是“谤讥”、“闻”、“受”三个,介词结构“于市朝”作“谤讥”的宾语,“寡人之耳者”作“闻”的宾语,“下赏”作“受”的宾语,这样的话,“能谤讥于市朝”就是一个动宾结构,“闻寡人之耳者”是一个动宾结构,“受下赏”也是一个动宾结构,那么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我设计了几个提示性的问题:
“爷爷给谁穿上什么?”,引导学生划出“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读出适当的节奏
1.别人认为他的意思是: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萝卜白菜不可少,工钱一个也不要。”
2.他说他的意思是: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萝卜白菜不可,少一个工钱也不要。”“萝卜白菜不可”意思就是,不要萝卜白菜。
句子的停顿
方友生阅读:
445时间:
2010-12-28 19:54:13
古人写文章是没有句读,不断句的,这对于初学古文的初中生来说,如何正确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就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一、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
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
①“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乡邻之生”和“日蹙”是两个偏正短语,都不能断开,“生”和“日”不能连读。
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例:
(1)xx|非不深也
(2)以光|先帝遗德
(3)余将告|于莅事者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例: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殚|其地之出
五、“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
例:
xx之也|久
六、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
如在《借生日》一课中“她正要往外拿,小云跑过来,按住妈妈的手,„„”我先引导学生画出句子中的动词,学生很快找到了“拿、跑、按”,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这些词里的关键词语,因此,学生自然就用重音读出来,同时也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
2抓标点符号停顿。在让学生读句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会读标点符号。
根据标点符号不同的作用,读出合理的停顿,“句子”要读得平缓,“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如“下雪啦!下雪拉!”第二个“下”字读得稍重,强调下雪时高兴的心情,读出喜悦的语调。
二、五个规律
1主谓之间要停顿。如: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
⑥“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3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如:
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
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一句的朗读停顿,在这一句话中“率”是“率领”的意思,是动词,“妻子邑人”是“率领”的内容,作“率领”的宾语,“率妻子邑人”就是动宾结构。“来”是动词,“此绝境”是来的地方,是“来”的宾语,这也是动宾结构。
由此看来,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这是我提出的第四种划分方法。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它的意思是“人常常犯错,但在这之后能够改正”,中间出现了语气的停顿,有了在说话时的歇气、换气,所以停顿也就自然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再如《陋室铭》中的这句“无丝竹之乱耳”,句子的意思是“没有音乐的噪音来扰乱我的清静”,“丝竹之乱耳”是“无”的内容,全都是“无”的成分,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无/丝竹之乱耳”。
课文中出现的长句子,应该如何指导停顿呢?
发布者:
何梅云发布日期:2011-07-15 09:21:31.0
xx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启示我们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更要指导他们“会学”。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在课文中出现的长句子,应该如何指导停顿呢?
1抓关键词停顿。指导学生读出逻辑重音,重音要通过增加声音的力度及强度体现出来。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如《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这句话,“由是”领起下文“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则”领起“可以辟患”,“而”领起“有不为也”,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再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就可划分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抓住句子结构停顿。要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还必须注重分析句子结构,为了读好长句,我引导学生把长句子从课文中找出来,自己试读,接着互相读,指名读,然后大家评析,从而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明白这句话写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等等,再根据句子前后表示的意思来停顿,可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如“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这一句就可以根据所画的停顿来朗读,再如:
⑨“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4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如:
⑩“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11]“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5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如:
[1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1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不要曲解句意才是关键。另外,所在句子的停顿一般只需1~2处,不宜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