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论文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

及文化性格》

论文目录

(一)家乡简介------------------------------------------------------- 页

(二)闲适自足的吉林人------------------------------------------- 页

(三)豪爽热情的东北味------------------------------------------- 页

(四)多民族相融合-------------------------------------------------- 页

(五)民风淳朴,团结一心----------------------------------------- 页

(六)参考文献---------------------------------------------------------- 页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我的家乡是吉林省吉林市,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女孩儿。因为对北国江城深深的热爱,所以很高兴能写这样一篇介绍吉林文化特征的文章。

(一)家乡简介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原名“吉林乌拉”,古代满人居住地。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墙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左青龙”,城西“右白虎”,城南“前朱雀”,城北“后玄武”,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吉林的冬季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人心驰神往,吉林雾淞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

解放初期,吉林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现有满族人口26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6%,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民族色彩。

(二)闲适自足的吉林人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更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的城市之一。所以衣食不愁的吉林人生活自在随性,注重精神享受,自娱自乐也乐在其中。在吉林,不管遇到多大节日,男女老少都喜欢自发地组织到街上扭秧歌。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吉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那红红火火的场面也正是吉林人们欢颂对生活的热爱。

再说起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比起其他大城市,吉林的年味儿可以说是浓多了。古老的过年传统习俗被一辈一辈的老人完完整整的保留了下来,节前大家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旗、窗花和福字;除夕夜全家换上新装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接祖宗”回来后,由长及幼依次向老祖宗叩首,求个来年平安。吃年夜饭时,长辈们坐上桌,晚辈坐一桌,不能乱了次序,家家桌上都少不了排骨、鸡、鱼这几个东北菜,一年难得团聚一家人喝酒谈天,然后一起看春晚。跨年的这一天里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大人围成一桌打打麻将,孩子们自寻欢乐。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压兜钱”。最后,全家吃一顿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据说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事事顺利。

(三)豪爽热情的东北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人注定是粗放豪爽大气的。吉林东有莽莽林海,西有辽阔草原,冬有狂风暴雪,地有高山大河,又加之开发较晚,空间广阔,养成了吉林人豪爽耿直,仗义直性的性格。吉林人吃的是大饼子,大葱蘸大酱,过的是大山大河,说话大嗓门,睡的是大炕,做起事来大手大脚。鬼子来了,吉林人不低头,杨靖宇战死不投降,魏拯民饿死不下山。老蒋来了,吉林人不后退,就是不让敌人过松花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直把红旗插到五指山天涯海角。抗美援朝,吉林省出的志愿军烈士,在全国各省排第三,仅次于山东、四川,而吉林省人口仅居全国第21位!不肯低头的英雄主义,是吉林文化的骄傲。出生和成长在东北大地上的关东儿女,对东北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吉林人们豁达豪放,刚毅勇敢,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不怕死,情义看得比命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优秀儿女中的一支。

(四)多民族相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在吉林这片富饶美丽的黑土地上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了吉林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形成了吉林具有魅力的地域特色。吉林民族文化特色的鲜明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域、各种民族文化都以自己突出的特色形成代表性文化。吉林有35个民族,5个代表性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和回族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展示,朝鲜族农乐舞和长白山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发展。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满族色彩。因为靠近延边,所以吉林也有着明显的朝鲜族风情,许多朝族人世世代代在吉林生活着,所以朝族风味的小吃一点也不少见,种种的这些都增加了吉林的民族特色。

吉林大地多民族交汇,多样式文明合流,作为主要居民的汉族又来自祖国各地。吉林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移民人口。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入使得人们不得不习惯于同各种不同的人群

交往,大批离乡背井的人涌入陌生的土地,使人们无法原封不动地移植故里的文化,不得不接受、学习各种不同的文化。大量的人口要向满族学习渔猎,向蒙古族学习放牧,向朝鲜族学习种植水稻,向汉族农民学习种玉米,向城市里的工人学做工。久而久之,养成了吉林文化的不排外,不欺生,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善于交往的传统。

(五)民风淳朴,团结一心

吉林的经济水平并不算发达,而且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城市。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家乡有着宽厚质朴的民风。在吉林,民间文化土壤深厚,特色鲜明。由于长期处于生产方式不够先进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待到抛家闯关的汉族人涌入,一方面,得到原居民热情接纳很快消除了孤单感,旧的家族观念淡化,新结下的乡情日浓;另一方面,带来了儒家“仁义”、“忠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吉林地域文化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特点就是宽厚质朴、团结互助。

总听老一辈人讲过去的时候,采参、伐木的人在山里搭建小木屋或窝棚,离开时不仅不拆除,还要把粮米油盐留下来,以便后来人进屋就可以做饭、住宿;猎人、渔人有所捕获时,要是路人遇到也要分给一些“战利品”;路上遇到有人车翻了,要竭尽全力相帮,否则会被人耻笑。这些规俗的共同特点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依相济,宽厚待人,并成为他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浓厚的乡土文化深入人心,植根于吉林这片沃土。而这样淳朴的民风也是自古形成的,“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其所有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莝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乡民平素往来均系口头契约,恒数世不爽,贫民到处游食无拒者,盖是时俗固厚”。谦厚待人,勤俭守信,义重宗法,即已形成民风,它便成为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之久远的习俗,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吉林宽宏大度、厚重质朴、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豪爽仗义的品格。

当我去回顾自己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时更深刻的感觉到,比起物质层面的追求,更值得我去珍视的是吉林文化所蕴涵的精神财富。吉林各民族人民以其自己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情感样式、信念理想所创造的文化,反映了世代先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既有刻骨地悲怆,也有铭心地壮丽,凝结在其中的自强不息、坚韧刚健、宽厚质朴的人文精神沉浸在民族的血脉中,传承在吉林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中,成为一种传统融入现代生活,是吉林文化持久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吉林人,我会加倍珍惜。

(六)参考文献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吉林市旅游攻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