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职业店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共育学生店长近年来,我学院在围绕如何创新办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逐步走校企一体化的办学路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柒—拾壹天津(商业)有限公司在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基础上,积极探索聘请连锁行业和多家著名企业专家参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先后组建了7-11 订单班、百饺园订单班,培养效果明显,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订单培养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市级示范建设专业在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上逐步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一、合作模式
1、形成共识双向参与人才培育:我校这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依托学校资源,借助企业资源,实施企业化管理,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实现共建共享的人才培育模式。
自2010年,我经贸系与柒- 拾壹连锁集团天津有限公司积极洽谈,通力合作,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确定了“ 2431” 人才共育方案。
即根据行业市场需求和学校基础确定了2 个重点培养面向(连锁便利店、连锁专卖店);依据企业岗位要求和高职教学要求确定了4项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执行课程教学、共同考核学业成果);遵照“入门—初通—精专”的人才培养规律,确定了三个学年的培养标准和培养内容;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高职学生培养定位,确立了1个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店长)。
使学生在校期间知识、素质、能力的分层递进更具操作性,可以更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全程构建素质、知识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2、校企合作争取支持资源共享:依托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校企双方实施了员工“互聘、互培” ,场地互用的资源共享模式。
企业聘请具有连锁经营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教师指导企业工作,学校也聘请企业具有教学能力的企业员工兼任学生的教学、实习教师。
学校教师对部分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教师的培养上,学校通过技术服务、挂职锻练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专业骨干教师轮流进入7-11 企业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
学校成了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员工培训的训练场,企业也成为教师科研、学生实训的基地。
这种使学生直接面对顾客,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训和就业平台,又为企业后备员工的储备和管理干部的挑选提供了广泛的人选,同时,也为“双师型” 教师培养提供了有效载体,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3、产学结合顶岗实践定向就业:
为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实现人才的顺利输出,与7-11 企业对定向就业模式进行了实践,采用“订单班”培养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根据企业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达芙妮天津公司细化了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实
施了“312”工学交替教学方案,即“三个学期校内课堂(第一、第二、第四学期)、一个学期校企交替(第三学期)、两个学期企业课堂(第五、第六学期)”的教学方案。
订单班学生虽还是在校学生,但在学校和7-11 公司的共同教育下,他们已在连锁超市成长迅速,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让学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项目有机融合,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职业道德培养贯穿在平时的教育管理过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开展校企一体化教学,强化岗位意识;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尴尬局面。
二、实施过程:
本专业围绕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 312”工学交替教学方案,即“三个学期校内课堂(第一、第二、第四学期)、一个学期校企交替(第三学期)、两个学期企业课堂(第五、第六学期)”的教学方案。
第一学年,通过企业文化讲座、企业参观见习,学生对企业产生感性认知,完成便利店和专卖店的方向选择,组成订单班。
一、二学期重点是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公共基础课、校本特色课、商贸基础素质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大学生的通用知识、基本素质,特别是在校园特色文化和校本课程的熏陶下,使学生初步具备踏实、敬业、热情的学院人文精神。
第三学期,组织学生分别到柒- 拾壹天津商业有限公司、达芙妮天津公司开展实践教学,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在此期间企业也开出业态知识、业态文化的教学内容。
一个学期的试业练身,让学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开始,在看中学、看中想、看中问,到亲自做,真正掌握典型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四学期企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入校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五、第六学期,学生完全进入企业课堂,按照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开展员工、班长、店长的阶段体系培养,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通过企业实践课堂,使学生完成基本技能、低职位到高技能、高职位的跨越。
这是我院“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它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经实践证明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
三、合作成效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近年来的我院系与企业的艰苦创建,已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融入、资源共建、利益共享”的产学充分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办学之路,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大幅提升,为服务天津区域经济建设,促进高端连锁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几年来,校企合作使我专业的办学定位更准确,办学方向更明晰,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融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我系建立起了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主、涵盖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商贸服务类专业群。
学院对目前开设的200 多门专业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学院聘任企业行业兼职教授?人,超过80%的专任教师具备“既是教师,又是技师”的双师素质。
(二)促进学生成才就业。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柒- 拾壹天津商业有限公司、达芙妮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全面合作意向书和订单培养协议,在共共育人才过程中,搭建了实习就业直通车。
以7-11 订单培养班2013届毕业生为例,在就业岗位上,实现了学生店长的培养目标,该班学员31 人,10人毕业前升为店长,13人毕业前升为副店长,8 人毕业前升为班长;在薪酬方面,平均月收入4200 元,较往届1600 元有着较大幅度提升。
2013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李可萌同学在毕业发言时道出了她充满感动与喜悦的心情,三年的大学历程,在别的同学忙于找工作开始起点的时候,自己已经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店员、班长、副店长、店长的四级跳,因为表现优异,柒-拾壹天津商业有限公司又下了调令,将她调到投资发展部,负责与加盟商的洽谈工作,她说:“我成功了,但我知道我走了捷径,是学校搭建的平台和铺就的道路帮助了我。
”
郝一舒可能是订单班就业的另一个典型个案了。
她曾是学校的困难生,连续两年领取助学金,参加订单培养后,成为7-11 订单班组织委员,如今已是7-11 时代奥城店的店长,不但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赢得生活费,不再需要国家资助,同时手下还带了四、五个员工,给予员工通畅的上升空间。
她说,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就应该与企业联系更紧密,表示面对压力与挑战,将继续努力,认真学习职业技能,掌握更多的本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希望更多地学弟学妹们投入到她管理的门店中来。
(三)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与企业加强合作,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突破。
在多年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探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思路,逐步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寻求人才培养创新点,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四)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
先后与柒- 拾壹连锁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达芙妮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全面合作意向书和订单培养协议,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本专业有95%的学生分别在定向企业工学交替,36%的学生与企业签定了就业协议毕业后留在订单企业,学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企业也获得了所需的员工,降低了员工培训、招聘成本,同时提升了企业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培养的建议从目前我系开展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合作企业,每年都从我校招聘员工,提前进行实习、就业,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但从总体来看,校企合作的范围还比较狭窄,而且合作企业中重视学生素质和职位提升的还为数不多。
同时,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在校内期间的技能指导等方面合作还缺乏经验,学校的课程更新往往略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始终处于紧跟而不是引领的地位。
通过实践证明,实施紧密的“校企一体化”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为此我们建议:
1、建立“1+X'合作模式,即以职校为“1”发挥职校的专业优势,“X”是
我市高端连锁企业,或是行业协会。
学校与企业本着自愿合作、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原则,发挥综合活力,形成整体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我市相关部门要帮助学校和相关企业搭建平台,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先关文件,并给予财政支持以及政策方面的优惠和便利,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
2、实施“双导师”办学机制。
从专业理论水平来看,高职学校师资水平较高,但从实际操作能力来看,企业员工更强,企业的一些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实践和创新。
学生的生产实训,要实施“双导师”办学机制,做到理论与实践同步提升,一进入企业工作就能尽快适应角色。
有关部门要发挥优势,帮助我院建立“校外导师人才库” ,使企业的优秀专业人才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能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骨干作用。
3 、支持学院、企业建立“产业实训基地” 。
实训是专业人才素质提升最重要的环节。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建立“产业实训基地”相关扶持措施的研究、制订和落实,加大我校实训设施设备的财政投入力度,对于院系向企业职工开放培训的,给予一定比例的师资经费和设备补助,进一步重视企业人员参加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4、动态设置、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
学校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
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希望能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和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