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精选】
七年级历史二十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二十课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历史遗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当下的社会和未来的发展。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科是他们必修的一门学科,其中七年级历史就是初步的入门课程,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七年级历史二十课知识点。
第一课:文明的起源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成果。
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一百万年前,当时人类还处于狩猎采集的阶段。
后来,人类开始发明道具和武器,逐渐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人类文明也随之蓬勃发展。
第二课:早期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铜器和青铜器。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国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迭,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特点。
第三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出色的文化之一。
希腊历史上的政治,哲学,文学以及体育等方面的成就都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罗马则在法律和军事方面成就卓著,并最终掌握了全欧洲和北非的领土。
第四课: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是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流派。
这些思想体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课:古代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代为止的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段时间。
封建王朝通过土地、政治权力和社会等级对民众进行统治。
这个社会形态在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课: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崩溃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段。
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基督教教会的定位以及中央集权的国家体系,为欧洲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课:世界上的宗教全球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龙 门 石 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 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 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 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三国两晋南北朝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领域 农学科学家姓 名 源自代主要成就贾思勰 北朝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一、农业成就
《齐民要术》书名含义
“齐民要术” 含义为一般群众 (老百姓)生产 生活的重要方法, 其中心与出发点 则在农业。
《齐民要术》
科学家: 贾思勰
领域: 农学
朝代: 北朝 地位: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
主要内容:
记录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你知道石窟艺术吗?
北朝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建在何地?为什么建于这两个 地方?
雕塑艺术——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 北的武州山北崖上,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现存主要洞窟 53个,大小造像 51000多躯。200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云冈石窟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 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 思想。
19世纪英国著名 生物学家达尔文先 生称《齐民要术》 为“古代中国的百 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 多种外文传阅,在 国际上有着广泛影 响,尤其是日本非 常重视此书。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三、灿烂的文化
4. 文学: 建安文学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南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反映社会现实, 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的文学风格。
三、灿烂的文化 【合作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局面,但为什么 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三、灿烂的文化
3. 石窟艺术: (2)概况:人们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三、灿烂的文化
3. 石窟艺术: (3)特点:石窟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
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 敦煌莫高窟石窟造像
②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
①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测 天文 算的结果相比,相差不到50秒; 历法 ②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
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机械 制造出指南车、水碓(duì)磨、 制造 千里船等。
二、科学家祖冲之 【问题探究】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有何特点?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农学 水利 机械 兵器 化学 轻工
材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 教导,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 富而教之”,即如何让民众生活 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 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二、科学家祖冲之
【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课本知识,归纳祖冲之的成就。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 数学 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西 晋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东晋
宋齐梁陈
隋 朝
南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一、北方政局
(鲜卑族拓跋部) 北魏 西魏 宋、齐、梁
东魏
梁
北周
北齐
隋 陈
梁、陈
政 权 分 立 分 、 裂 混 战 民 、 族 融 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北魏骑马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胡床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平城
洛阳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鲜卑 鲜卑 羌(qiāng) 氐(dī) 匈奴 羯(jié)
西
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淝水 之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归纳总结:
北方
东魏 北齐 北周
你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更替迅速说出来吗?
东 汉
魏 蜀 吴
鲜 卑 姓
拓
跋
邱穆陵 步六孤 贺
独 贺
穆
陆 贺 刘 楼
赖
孤 楼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结汉亲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 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 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 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如“孝武帝”、“孝明帝” 等。这反映了孝文帝的哪一 项改革内容?
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结汉亲 用汉制
1语言上 2服饰上
3姓氏上 4血统上 5制度上 6风俗礼仪
学汉礼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总结了农、林、 牧、副、渔等方面的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 丰富;
强调农业生产要 遵循自然规律,种植 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 ,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 和工具,还提出了多 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 宝贵思想。
《齐民要术》
“齐民”指一般群众, 一般老百姓;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 般群众(老百姓)生产 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 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 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 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指南车
水碓 (duì)磨
千里船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粮食加工工具 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
谷类去皮 磨面
日行千余里
后世对祖冲之的肯定和纪念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 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 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书法 __东__汉__以后,书法成为艺术。 __钟__繇__和_胡__昭_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钟胡 氏氏 小豪 巧放
钟繇(yáo) 锺繇
胡昭
钟繇(151年- 230年),字元 常。今河南许昌 人。三国时期曹 魏著名书法家、 政治家。推动了 楷书的发展,被 后世尊为“楷书 鼻祖”。
“钟繇书法,高古纯 朴,超妙入神。”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961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部编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知识点
部编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知识点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姓名:贾思勰
朝代:北朝
代表作:《齐民要术》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主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观点: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
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学家祖冲之
姓名:祖冲之。
朝代:南北朝。
成就:
数学: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天文学:创制出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机械制造:制造出了指南车,水推磨,千里船等。
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
曹魏时期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书)和胡昭。
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北魏时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留下来碑刻书体。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雕塑: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补充:北魏的郦道元素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
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
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展了改进,主要是改
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
南朝时盛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少数民族贵族的服饰有什么 特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 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 先进生产阅历,成为农业居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胡床 方凳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适的坐姿;
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
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 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鼓舞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 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 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
你能做对吗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阅读以下材料: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制服中,比较野蛮的制服者, 在大多数状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制服后存在的比 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制服者所同化,而 且大局部甚至还不得不承受被制服者的语言。 请答复:
(1)列举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一次中国古代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你知道这场改革的前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0课《战略大决战》
翠屏中学 史祖莲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 部队 意义 歼敌 人数 历史意义
• 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 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上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分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合作探究: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1948.9 1948.11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平津 战役
林彪 解放东北全境 东北 47万 国民党军队 罗荣桓 的主力基本 刘伯承 上被消灭, 奠定了解放 邓小平 中原 陈毅 长江以南各 55万 大大加速了 华东 人民解放战 粟裕 省的基础 谭震林 争在全国的 胜利 林彪 东北 华北全境 罗荣桓 华北 基本解放 52万 聂荣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3)史料二中的两幅作品分别是什么? 【答案】图(c):《兰亭集序》。图(d):《女史箴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6:33:2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七年级上第20课ppt课件.ppt
在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中,假若你是当时的统治
者,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1、我要将鲜卑文化推行于北方地区,壮大鲜卑 族的实力。
2、我要改用汉族的文化来改造鲜卑文化。 民族状况比较表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北方少数民族 (胡)
以农耕 为主
以游牧 为主
定居 封建社会 先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 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 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 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
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 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是一种历史 的进步。
北魏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 尊老、养老的风气。
材料一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 说法一:同意,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确实会产 生很大的影响。他从小就领略了汉文化的博大精 深,他肯定对汉文化非常的崇拜,所以以后进行 的全是汉化改革。
• 说法二:反对,孝文帝之所以能在民族融合中起 了那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民族融 合的趋势,孝文帝主要是顺应了这种趋势,进行 了改革,是时势造就了这位改革的“英雄”。
学完这节课,你会发现在我们今天 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汉族和少数民 族相互影响的例子,找找看!(从衣 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02
音律、考据
……
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圆周率的准确程 度,可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祖冲之利 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仅依靠算筹完成庞大的计算量;
《大明历》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定一个回归年为 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采用391年置144 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
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
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D )
A.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B.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C.要注重法律的制定
D.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3.顾恺之博学多才,沉醉于艺术文学,淡于名利地位,以“痴黠参 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下列 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女史箴图》是他的原创代表作 B.他画作中的人物传神并富有个性 C.山水画是他最为擅长的绘画类型 D.他的处世哲学受到了法家的影响
北魏流传 下来的碑 刻书体, 苍劲厚重, 粗犷雄浑。
为什么汉代以后书法快速发展?
汉 隶 名 碑 《 曹 全 碑 》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变得便捷,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张华云: “胡昭善 隶书,戊先与荀勖共整 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 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可谓宿士矣。”
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 能通过研读《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掌握魏晋南北朝科技发 展(史料实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2021/8/19
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子, 以孝治国,提倡尊老, 养老,爱老。
2021/8/19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 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 融合?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出现了
大量新的景象
• 匈奴贵族刘渊熟读儒家经典,精通?孙 子兵法?
• 居住在边境的汉族从事畜牧业 • 少数民族〔游牧〕开场农耕生活 • 少数民族妇女身着汉族服装 •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二、孝文帝改革
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 元宏,他四岁继皇位,继 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 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 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2021/8/19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2021/8/19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③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 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 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 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 前提,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021/8/19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2021/8/19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 译为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 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了吗?你想 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改 革吗? 2021/8/19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商] [商周] [秦][秦汉][三国两晋][北魏]
(2)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① 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3)代表人物
①锺繇、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
(3)机械制造
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 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
称谓 人物 朝代
主要成就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
科学家 祖冲之 南北朝 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推算《大明历》。
农学家 贾思勰
北朝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 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魏
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②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东晋
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兰亭集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 为“书圣”。
③北魏:魏碑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4)地位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兰亭集序》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 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 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 有较强的经验性。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 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 遍的生产力。
1.书法
三、灿烂的文化
(1)汉字的演变 草书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割圆求周”的方法。 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 十四等分……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 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精品课件(共63张PPT)
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时代:
北朝
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2、简历: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3、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
(1)作者:
贾思勰
齐民要术
(2)内容:
总结了生产经验 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3)地位和影响: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 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绘画
(1)特点: (2)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
宗教画占主要地位
东晋顾恺之最具代表,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局部
《洛神赋图》
以曹植《洛神 赋》为脚本,绘曹 植于洛水遇美丽的 仙女洛神的浪漫故 置比例都反 映了魏晋画风。
数学
天文历法 书法 绘画 雕塑 地理学
祖冲之
祖冲之
南朝
南朝 曹魏 东晋 东晋
钟繇 胡昭 王羲之 顾恺之
郦道元
北魏
擅长行、草、隶书 学生学习书法的标准字体 代表作《兰亭序》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水经注》(小字)
历史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楷书
隶书 草书 行书
小篆
甲金篆隶楷草行
2018/12/6
(1)书法的发展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曹魏时期,钟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 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书法,规定用钟、胡书法为标准书体。 东晋王羲之将书法提到新的高度。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书圣 北魏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 浑。 (2)地位: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七年级20历史课件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 合的是(D )
A 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B 迁都洛阳 C 官吏按 季度领取俸禄 D 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练习:
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 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 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7、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D ) A、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 B、280年,西晋灭亡东吴
C、439年,北魏结束十六国分裂局面
D、577年,北周灭亡北齐
8、列举: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名 称及时间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 公元208年,赤壁 之战 ;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作用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大融合
动脑筋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 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 帝’‘孝明帝’ 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 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 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 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 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字。
孝文帝早年受到的文明太后的教育, 对于他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有影响。许多 的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反对汉化, 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更深刻的原因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 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自从北方地区进入十 六国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 区,各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各民 族间的差距日益缩小,民族融合已成为历 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魏书》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 姓 拓 跋 元 丘墓陵 穆 步六狐 陆 鲜卑姓 汉 姓 贺 赖 贺 独 孤 刘 贺 楼 楼
北魏孝文帝改革
3、影 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
政治制度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服饰的汉化 (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 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 记》 翻译: 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正式命令:“不 能在朝廷中说鲜卑话,如有违反的,就罢免他的官职。”
从普通百姓到皇帝、大臣的服饰均已汉化
姓氏与礼法的汉化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北魏王朝的第六 位皇帝,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 五岁。公元490年亲政。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
北魏平城
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时期都城
迁都原因: 平城自然条件恶劣 平城地理位置偏北
北魏平城遗迹
北魏都城洛阳
洛阳的发展: 设施—宏伟壮观 人口—五十万左右 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2、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 各民族大量进 入中原地区,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技术、生活 习俗上日益接近,差距日益缩小。
魏晋南北朝的更替
魏 三国 蜀
吴 220—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北魏 宋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朝 北周
齐
梁
420—589
陈 南朝
北方民族 大融合
北魏和这四个王朝统称为什么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1、禁用鲜卑语。在朝中必须使用汉语。 2、禁穿胡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 3、禁用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皇族由拓跋改姓元。 4、鼓励联姻。要求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5、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 6、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尊老养老。 意义影响 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北魏
北魏(386~557)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 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拓跋魏,元 魏。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拓跋部起源地—嘎仙洞
从大兴安岭走 出来的民族
嘎仙洞
民族融合的趋势
生活习俗 服饰 裤褶服的流行 饮食 农产品成主食
生产技术 北方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 业生产技术
北朝裤褶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讨论活动
• 1、北魏孝文帝何时将都城从哪里迁到洛阳? • 2、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 3、洛阳城又是如442~490),汉族人。14岁时被选为北 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
拓跋濬死后,冯 氏临朝听政,执 掌北魏政权二十 多年。北魏孝文 帝尊冯氏为太皇 太后,在冯氏的 指导和辅佐下, 把“太和改制” 推向了高潮。冯 太后被史称为 “文明太后” 。
南方经济 大发展
课时小结
时间
大事记
386年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
439年 鲜卑族拓跋氏统一黄河流域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
1、穿汉服。
2、说汉语。
3、改汉姓。
4、与汉通婚。
5、采用汉的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
课堂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谢合作 再见
汉姓 元 穆 陆
鲜卑姓 贺赖 独孤 贺楼
汉姓 贺 刘 楼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 倡以孝治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合中能够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原因是:
1、早年受到文明太后的教育,对于他积极推行改革, 促进民族融合,有重要影响;
迁都原因:
洛阳“居天下之中”有“九州腹地”之称,自然条 件优越,地理位置适中。
在洛阳能够更好地接受汉族文化,更好地加强对中 原的统治。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讨论活动
• 1、北魏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 2、这些改革有何意义? • 3、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到如此
大的作用,原因何在? • 4、后来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哪四个王朝?
亚明课件
YAMINGKEJIAN
中国历史
yccym@
复习
时间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大事记
263年 魏国灭蜀 266年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316年 匈奴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317年 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350年 383年
前秦建立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习的重点; • 3、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是本课的难点。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主要内容
•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讨论活动
• 1、北魏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时候统一 了黄河流域?
• 2、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是如何在生产、生活 上相互影响的?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 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 本史实;
• 2、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 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 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重点难点
• 1、本课的主题是民族大融合; • 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本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