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文学活动《渔歌子》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最能突显汉语文字的美。但是一提到古诗教学,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机械的诵读,就会罗列出种种弊端。其实旧式的古诗教育只是形式上的机械,古诗本身并不机械。我们不能以难以理解作为将其置之于幼儿教育大门之外的原因。古诗诵读活动是我们石梅幼儿园的一个特色教育。在我们看来,古诗与儿歌应同属幼儿文学教育的范畴,就如同安徒生童话和故事大王,前者经典,后者通俗,但都是孩子喜爱的文学作品。我们的古诗诵读活动不认字,不强背,不求量,而以欣赏感受诗词所表现的美感而作为重点,在诵读活动中让孩子爱上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针对古诗遣词造句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和优美韵味很难被孩子感悟的现象,我们寻找到了多媒体课件这种教学手段,使孩子跨越千年时光,进入诗文意境,触摸诗文脉搏,倾听诗人情思,体味古诗神韵。可以说多媒体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发挥了它最大的功效,所以本次赛课活动我选择了一首词《渔歌子》作为教学内容。二、分析教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短短27个字的《渔歌子》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光水色,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词中前两句写自然景色: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后两句写景中之人——渔夫。而这个渔夫本身又是风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与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雨垂钓图”。本次活动突出词与画相结合,让孩子们将词化解为一幅图,再由图提升对词的意境的把握。这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态的图画,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营造出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效果,为孩子自主理解诗词内容创设一个平台。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取舍。选取寻找词中的景色、颜色、动态作为活动的重点,把从“蓑衣、箬笠”想象出渔翁垂钓以及从“不须归”判断出渔者乐而不归的情感这两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而以下3点则不作为本次活动内容。
1、诗词体裁不同、形式不同,但在这首词中表现得不明显,所以不涉及对诗词体裁的辨别以及对词的特征的了解。
2、逐字逐句的理解。这种方式更适合年龄再大一些的小学生,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从整体上去理解可能更加合适。
3、诗人的生平以及作词的背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所以也只是简单的提一下。
三、活动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孩子展示立体的“春雨垂钓图”,让孩子在反复赏析的过程中自主把握作品内涵。
2、运用绘画美术这一艺术手段,表现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
3、感受古典文学的美,激起关注、学习诗词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渔歌子》的多媒体课件,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载体。
2、蓝色的纸、水笔、蜡笔若干,供幼儿进行绘画。
五、教法学法
1、倾听理解词义法
对于诗词的理解,多听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义自通”。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反复倾听诗词朗诵的机会,其方式也是多变的。
2、画面展示意境法
抓住“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特点,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事物联系起来,并罗列在画面上,组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美景。这个画面并不是呆板的,而是动态与变化的,并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实现。
3、音乐感受意境法
诗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在教学中,古琴版的《渔歌唱晚》传达出了诗人雨中垂钓那份悠然自得的闲情雅致,辅助幼儿感受词中“情”,体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六、活动流程
七、活动过程
(一)赏画吟诗
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往往同时也是大画家,他们以诗词寄情于山水之中。这些诗词犹如一幅幅国画,素雅、清淡而不失生动。我分别给孩子欣赏三幅图片,让他们联想起对应的古诗。对这三幅画的要求及提问的要点是有层次递进的。这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孩子看图吟诗,引导他们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一个概念,为下面词画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
进行铺垫。
(二)词画相融
古诗词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是幼儿能够近距离把握诗意的关键点。从幼儿思维能力的特点考虑,将内容形象生动的《渔歌子》化作实际的景色,应当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词画相融这一环节,我共设了四个小点:画景、布景、品景、读景。此处的景即是词,词即是景。
1、画景——画出词中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播放《渔歌子》的朗诵,同时配上《渔歌唱晚》的古琴声,让孩子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自主辨别理解作品的内容,完全发挥孩子的能动性。多年的实践证明,多听是孩子自主理解词意的关键。当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有了各自的理解,就请他们在纸上画下来。绘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听与画、画与听相互交替,增进对作品的理解。此外绘画的方式能够表现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展现不同的认知水平。
2、布景——展示词的整体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相应的图片。(白鹭、西塞山、桃花……)在这一环节中,提问要视孩子的回答而定,同时要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青箬笠、绿蓑衣。
可能一:如果有孩子由此画出了“渔夫”,那就要追问:为什么你会画渔夫?
可能二:如果没有孩子画出来,那就突出“青箬笠、绿蓑衣”,请孩子猜一猜,是什么?
由于孩子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还要辅以实物图片,解释箬笠、蓑衣是什么,并可播放“渔夫”钓鱼的动画。
然后课件自动朗诵诗歌,补充孩子没有提到的内容。最后教师总结出整首词的大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桃花盛开,水中的鳜鱼肥嫩。钓鱼的人戴着青色的斗笠帽,披着绿色的蓑衣,微风小雨乐而忘归。
评析:在布景这一环节中,多媒体手段发挥了整合孩子经验的作用。Flash 和ppt技术的有机结合,将幼儿不完整的绘画内容和对作品零散的认识综合在一整幅大图上,并通过视频手段解决了活动难点之一:对“青箬笠、绿蓑衣”的涵义的把握,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3、品景——把握词中的颜色、动态和情感
(1)寻找词中的色彩
就如同画面上的景色是简单的黑白水墨画一样,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也仅是单层面上的。其实词中蕴藏着丰富的色彩,需要孩子们去发现。
此时老师再次朗诵作品,强调词中有颜色的地方(念一遍词),请幼儿找一找。然后根据幼儿回答点击相应的景物,添上色彩。瞬间的变化一定会激发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兴奋不已。(展示各种颜色)